藏水覓趣 蘭博水下考古虛擬體驗

宜蘭縣長林姿妙、文資局長陳濟民等人親自為「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開展揭幕。(記者林坤瑋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文化部文資局以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台灣博物館、蘭陽博物館等3個博物館共同合辦的《藏水覓趣─水下文化資產多媒體互動特展》在蘭陽博物館展出。12日由縣長林姿妙、文資局長陳濟民等人共同揭幕開展,展期至明年3月1日。 該展透過360度環景攝影紀錄片、VR和AR等多媒體設備,呈現台灣近年的水下考古成果,還有蘭陽平原水下文化重要資產「淇武蘭遺址」文物。 展覽內容包括「海底時空膠囊」、「探索海洋台灣」、「重返水下遺址」、「科技水下考古」、「揭開沉沒的真相」及「永續與推廣」等六個主題,邀請大家到蘭博體驗虛擬實境的水下考古新生活。 林姿妙縣長等人嘗試撐著一把水母雨傘,隨著水下考古員的浮空動畫,深入海底虛擬實境。(記者林坤瑋攝) 「藏水覓趣」取自台語「藏水沫」(意即「潛水」)的諧音,以多媒體科技打造水下沉船情境,營造讓觀眾猶如潛入水下世界的感受,揭開水下考古神秘面紗,也藉此提升水下文化資產的趣味性及可親性,同時在寓教於樂中,宣揚水下文化資產保存需要全民攜手維護的核心理念,進而希望在地民眾能了解先民們胼手胝足的奮鬥歷史。展覽前兩站分別於高雄科工館及馬祖民俗文物館展出,廣受各界歡迎,共吸引近四萬人次參觀。 陳濟民致詞說,展覽亮點之一為台灣博物館典藏的珍貴標本「德氏水牛」,由於長期待在水底下,因此屬於水下文化資產的範疇。 林姿妙說,蘭陽博物館開館11年以來,首度以「水下文化資產」為主題策展,感謝文化部文資局、科工館,以及台博館的支持,讓民眾對在地文化及歷史有更深入了解,實屬難得。

Read More

宜蘭傳藝19日恢復踩街 推新戲

隨著疫情趨緩,宜蘭傳藝園區將自19日起恢復踩街表演。 記者游宏洋∕宜蘭報導 因疫情趨緩,宜蘭傳藝中心19日恢復踩街,並邀請悟遠劇坊、無獨有偶劇團、藝想台灣劇團3團聯演《傳藝白鷺鷥》,這是破天荒之作,全劇以台語歌謠《西北雨》貫穿,融合傳統歌仔戲、當代偶戲、特技,呈現父母對子女全力支持的溫馨親情、少年展翅高飛的勇氣以及台灣農村純樸情懷,跨域融合的藝術表現,令人耳目一新。 《傳藝白鷺鷥》一開場,色彩繽紛的大型動物戲偶就在《江湖調》、《五工工》、《車鼓調》中輪番上陣,小白鷺鷥在學飛時遭遇風神(獅)、雷神(豹)、雨神(虎)形成的猛烈西北雨,特技演員的甩鞭爆響與武術,絕對讓觀眾驚呼連連。 宜蘭傳藝園區《傳藝白鷺鷥》劇本取材自台灣民謠《西北雨》,演員操偶同時還要快速切換。(宜蘭傳藝園區提供) 宜蘭傳藝中心指出,值得一提的是,這場歌仔戲、偶戲、特技三合一共同創作演出,歌仔戲唱念兼顧操偶群舞演員功力大考驗。巧妙融合當代偶戲、歌仔戲與舞蹈特技,跨域多元、懷舊又創新,為宜蘭傳藝園區帶來全新駐園表演形式。 然而平時各擅勝場的劇團要在台上共演,最大的挑戰就是語言和工作模式快速切換,為了讓遊客輕鬆欣賞且易懂、創造更多歌仔戲新觀眾,演員講對白用國語、唱歌仔戲用台語,還要一邊操作戲偶一邊跳群舞,對演員功力可謂一大考驗。 宜蘭傳藝中心19日恢復踩街,並推出《傳藝白鷺鷥》全劇取材豐富、編曲動聽,曲調包含《江湖調》、《都馬調》、《錦什》、《七字》、《藏調》等,並融入《西北雨》、《白鷺鷥》、《丟丟銅》、《牛犁歌》等台灣民謠,還串入了摸春牛的吉祥話,讓民眾重溫耳熟能詳的歌謠,喚起農村生活的記憶,勾織您我共同的生命體現,讓各年齡層的觀眾都能在劇中享受溫馨、趣味、共鳴與感動。

Read More

亞洲怪談2送煞首映 6成台中取景

製片人鄒中介(左起)、演員小薰及台中市新聞局主秘陳瑜。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HBO亞洲原創選集影集《亞洲怪談》第二季-台灣篇《亞洲怪談2:送煞》,即將旋風登台。全片由台灣《粽邪》製作團隊自製拍攝,描述台灣傳統習俗「送煞儀式」以及背後牽扯的感情故事,超過6成以上於台中取景。12日於台中文心秀泰影城舉辦首映會,製片人鄒介中、甫獲金鐘獎肯定的主演小薰(黃瀞怡)及新聞局主秘陳瑜出席特映會。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補助《粽邪》製作團隊拍攝的《亞洲怪談2:送煞》,約有60%於台中拍攝,該製作團隊多年來致力於台灣恐怖電影的開發與拍攝,多次前來台中取景拍攝,屢獲觀眾好評;導演廖士涵曾執導過同類題材《粽邪》、《馗降:粽邪2》取景於台中海線地區及梧棲老街等地,深刻親情結合恐怖驚悚的故事情節,喚起廣大台灣電影粉絲熱烈回響,台中印象躍上大銀幕;製作團隊此次再度將作品的主場景設定在台中,分別於南區、北區、北屯區民宅及街景取景。 《亞洲怪談2:送煞》逾6成取景台中,昨在台中舉行首映會。(記者徐義雄攝) 製片人鄒介中說,這次跟著《送煞》劇組在台中各地勘景時,意外發現許多極具魅力的建築,包含一處外表古樸典雅的西式洋房,屋內卻採用日式貴族居所的裝潢,是台灣少數保存如此完善的歷史建物,劇組團隊大讚下次拍攝相關題材,一定要來台中取景。 鄒介中表示,《送煞》屬於恐怖驚悚類型,許多場景都必須在夜間進行,在拍攝劇中主角對峙的戲碼時,甚至遇到寒流來襲,劇組頂著夜色在寒風中繼續拍攝,附近鄰居卻反而提著暖心的薑茶來慰問工作人員,劇組感受到台中鄉親濃厚的人情味。 新聞局指出,《亞洲怪談2:送煞》將於本週日晚間10點在HBO GO及HBO頻道播出,熱愛影集的粉絲密切鎖定。

Read More

首獎10萬 竹縣客家新曲獎明揭曉

12組參賽作品將輪番演出角逐首獎,帶來精彩表演,歡迎民眾進場為他們加油。(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2021新竹縣客家新曲獎」決賽14日下午2時於新竹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行,免費入場,歡迎所有愛好客家音樂的舊雨新知一同沉浸在這場客家音樂的年度盛事,為他們加油打氣。 竹縣府表示,決賽後下午4點舉行頒獎典禮,邀請曾在「巴塞隆納黃金之聲」國際合唱藝術節獲得佳績的在地傑出演藝團隊「揚音樂集」演出;以及唱作俱佳的客家音樂人林鈺婷、劉道文現場演出。 竹縣府指出,徵件期間逢疫情嚴峻,但客語音樂創作人仍不減創作熱情,計有50件參賽作品投稿,經過評審委員審查後,最佳創新歌曲獎有9件作品入圍,而今年新增的最佳合唱歌曲獎有3件作品入圍,投件非常踴躍。 新竹縣長楊文科說,除了首獎獎金高達10萬元外,今年特別加碼發給最佳創新歌曲獎入圍獎金,每位入圍者1萬5千元獎金。希望能藉此豐富參賽者的演出質量,用嘹亮的客家歌曲,一起衝破疫情的陰霾,歡迎大家到場為參賽者加油打氣。 文化局長李安妤說,本次最佳創新歌曲入圍作品部分,曲風多元揉合客家歌謠與現代流行樂元素,題材百變不拘泥於傳統客家印象,呈現各式各樣的人生百態;而最佳合唱歌曲的入圍者,不約而同的選擇兒童合唱團在決賽時演繹作品,除了顯示客語教育向下紮根成果豐碩外,且來看看這兩團分別來自台灣南北兩端的台北及屏東兒童合唱團,如何來演繹作品,南北大拚場。 此外,本屆最佳作詞獎從最佳創新歌曲入圍作品中,分別頒給陳弘洋作詞,以海陸腔編寫的「一首無聊个歌」;以及陳美燕作詞,韻腳意境皆美的「單單一蕊打碗花」,謝謝他們持續為客家音樂創作。

Read More

台灣終於能是台灣人的台灣 活出台灣力量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文化部在今天(11/11)舉辦「文協獎章」頒獎典禮,向長期支持、協助推動臺灣文化藝術發展的90位守護者致上最崇高敬意。 行政院長蘇貞昌、李永得部長李永得及文化部文協獎章得獎人合影。 2021年,是台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成立100週年,當年林獻堂、蔣渭水、楊肇嘉、蔡培火等台灣仕紳,開啟了台灣文化意識,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一百年前蔣渭水在《臨床講義》診斷臺灣是世界文化的低能兒、智慮淺薄、罔顧衛生,沒有永久大計,但百年後的臺灣,因為醫療進步、公共衛生做的好,已經不是不識字又不衛生,更因為許多人在文化的方方面面努力,出錢出力、協助保存,讓臺灣文化多采多姿、豐富而美麗。 蘇貞昌院長指出,文協獎章除了表達政府的肯定和感謝,也代表政府的最高敬意,期盼藉由得獎者的典範,讓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盡力,「讓臺灣真正就是臺灣人的臺灣,讓臺灣是世界的臺灣」,世界因為有臺灣更有魅力、更美麗。   文化部長李永得鞠躬代表文化界向所有的得獎者致上最高的敬意,李永得部長指出,臺灣仕紳百年前成立臺灣文化協會,奠定臺灣文化運動的重要里程,開啟臺灣文化自主的新頁。在文協百年之時,文化部從「進步時代-臺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策展;順天許鴻源博士一路不計價錢購買收藏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並全數捐贈予國家,只為支持藝術家及為臺灣留下重要文化資產的心意,以及參考法國騎士勳章的國外經驗,規劃訂定「文化部文協獎章頒給要點」,以頒贈文協獎章及證書,向長期支持、協助推動文化藝術的臺灣文化推動守護者,致上誠摯的感謝。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先生致詞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致詞時數度感性的表示「非常感動」,他首先提到池上的社區居民揮毫書寫,讓池上的街道上呈現多樣路名牌的特殊風景,正是代表文協百年前的呼喚,經過一代一代人的奮鬥,終於在今日生活裡落實「做自己」的渴望。林懷民說,文化推動者透過長期的努力,影響大眾的思想與行為,塑造族群的美學、氣質、生活方式,乃至於共同的意志,而這群文化推動者常常沒有即時的掌聲,且往往藏在幕後,把掌聲讓給別人。林懷民指出,「歷史告訴我們,政治審查壓力壓抑思想表達,政治正確會讓文化的路越走越窄」,文化部的文協獎章高度肯定民間自主發展的文化志業,期許未來文協獎章也能夠表揚有新創意的非主流文化推動者,呼應當年文協青年飛揚叛逆、開拓新局的精神。   文化部表示,本次獲獎名單共90名,涵蓋多元藝文領域,包括「文化資產與綜合組」、「博物館、地方文化館及社區營造組」、「工藝及文創組」、「影視及流行音樂組」、「人文及出版組」、「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傳統藝術組」及「文化交流組」7個類別,評審方式採分組初審、複審及決審3階段進行,評審委員合計56名,審查作業程序嚴謹。頒獎典禮以「百年追求.世代傳承」為主題,闡述經過「百年追求」,臺灣文化精神得以「世代傳承」,迎向下一個百年。典禮上,由文化部長李永得一一為得獎者配戴文協獎章及致贈證書,感謝90位文協獎章得主,透過支持音樂、美術、電影、設計、工藝、出版、社造、文資保存等各種方式,延續文協前輩的信念,與文化創作者協力攜手前進,帶給臺灣文化的多元面貌,也帶領臺灣迎向璀璨光明的未來。 開場影片回顧百年來文化耕耘的背後有一群人默默的支持,且透過世代傳承,承繼了臺灣人「敬天、愛人、惜物」的精神,更共同譜寫了臺灣文化的美好未來;表演節目包括NTSO臺灣青年交響樂團《臺灣音樂百年組曲》、旮亙樂團《歡樂的一天Kalipahakan a romi’ad》,以及陳明章、精靈幻舞舞團與福爾摩沙淡水走唱團、臺北愛樂合唱團《您是我們永遠的寶貝》等,呈現臺灣豐富多元文化、族群共融的風景,以及自信立足於國際的成就。

Read More

狄玫復出演名伶 緊張到潰瘍

演員方宥心(左起)、唐美雲、狄玫11日合體為新戲「孟婆客棧」宣傳,分享拍戲甘苦談。(公視台語台提供) 中央社∕台北11日電 多年沒演戲的61歲資深演員狄玫為電視劇「孟婆客棧」再現螢光幕,飾演戲曲名伶,卻緊張到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和腸沾黏發作,她說:「搞得肚子像懷孕4、5個月的孕婦。」 資深歌仔戲演員唐美雲今天攜手狄玫、方宥心出席「孟婆客棧」茶敘,在新單元「師父駕到」中,方宥心被嚴師狄玫逼得要會蹲馬步、吊嗓等歌仔戲基本功,不僅客棧成員心疼,連網友也直呼「當鬼還要練功,太辛苦了吧。」 由於「孟婆客棧」融合現代版音樂劇、歌仔戲、連續劇,狄玫又要飾演戲曲名伶,儘管擁有資深戲齡,狄玫也緊張出病來,甚至壓力大到夢到年輕時學戲的過程。 狄玫自曝小時候很皮,外號是「野馬」,9歲開始學戲,13歲就當主角,老師對她期望很高,「以前老師打人比我這次演得更兇,藤條直接打下去,我曾經被打到腳骨折,以前藥膏貼一貼就上去了。」

Read More

火神兄弟再聚 抗壓各有一套

《火神的眼淚》打火兄弟林柏宏與溫昇豪再重逢,攜手為戲宣傳。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火神的眼淚》打火兄弟林柏宏與溫昇豪10日重逢,攜手為戲橫跨1949年到2049年,暢談心理創傷,溫昇豪預告新戲《茶金》催淚「要準備衛生紙」;林柏宏則因《2049》壓力爆棚、情緒低落。 由瀚草影視製作的《2049》正在台視、myVideo熱播,時代劇《茶金》也將重磅播出,兩劇男主角林柏宏與溫昇豪攜手為戲造勢,其中溫昇豪穿越百年,在這兩部「時代劇」中都有精彩演出,在《茶金》化身為充滿時代包袱的美軍戰俘,在《2049》飾演資深心理諮商師,一出場開口就點出全劇宗旨:「人類是不是很原始?!」但也透露私下沒找過諮商師,「我都自己排解,去運動、跟朋友聊天,我自己一人會滿憂傷,但群體的時候我不會表現出來,但我有自己一套的解決方式。」 林柏宏在《2049》為情緒問題尋求心理諮商師林子熙的協助,溫昇豪則飾演林子熙的同事,林柏宏和溫昇豪此次雖然沒有共演,但在劇中也算是「客戶」和「諮商師」的關係。 林柏宏在《2049》飾演的角色原本是陽光暖男,卻因有了孩子顯現出暴力的一面,即使仰賴科技儀器和藥物也不一定有解,「所以拍這部戲的時候總覺得情緒很低落。」他雖然相信基因遺傳,「但是也相信教育或者是生活經驗帶來改變的力量,相信愛吧!」 提及接下今年金馬獎頒獎典禮主持人,林柏宏笑說:「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會找我。」透露製作單位一開始用很輕鬆的方式和他聊天,讓他卸下心房,總監陳鎮川也一直告訴他,會有充足時間準備,團隊都會一起幫忙,讓他點頭答應,也說以前從沒想過能夠跨足大型典禮的主持工作。

Read More

暌違4年 A-Lin出新輯打掉重練

天生歌姬A-Lin全新造型,引爆歌迷和網友討論。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天生歌姬A-Lin日前無預警的撤下官方IG中的所有照片,僅留下令人眼睛一亮的全新造型圖,引爆歌迷和網友討論,果然在10日宣布,暌違4年的新專輯已倒數計時,並將率先發表第一首全新單曲〈盡情旋轉〉,從視覺到聽覺都要帶來全新體驗。 A-Lin新專輯已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階段,攜手最懂她的老東家索尼音樂,傾全力打造天后全新樣貌!在視覺上,A-Lin全部「打掉重練」,啟用全新的創意、造型、妝髮和攝影團隊,打造出不同以往的時尚氣場,公布的新造型讓各方驚豔,連A-Lin在拍攝時看到照片,都忍不住說:「今天我好美!」 在聽覺上,今年邁入38歲的A-Lin說:「非常滿意這個年紀,新作品的靈感都來自於身為38歲女人的感受和觀察角度!」保證新歌能聽到更成熟、更多元的A-Lin,從全新單曲〈盡情旋轉〉開始,透過音樂為A-Lin開啟與世界的嶄新Link(連結)! 即將再次發片,霸氣回歸的A-Lin一口氣公布兩款全新造型,一切都是新嘗試的新鮮與刺激,讓她在拍攝前一天興奮到失眠。拍完第一組照片,一直開心地忍不住發出「今天我好美」的讚嘆聲,還馬上傳給黃媽媽看,與家人分享,媽媽也立馬回訊:「很時髦、很有國際感」,讓她十分開心。

Read More

量聲打造 林玲慧音樂會分飾4角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為女高音林玲慧(左)量「聲」打造歌劇音樂會「大家都叫我咪咪」,林玲慧在音樂會中分飾4角,詮釋4名性格分明的女性。(雲門劇場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0日電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為女高音林玲慧量「聲」打造歌劇音樂會「大家都叫我咪咪」,林玲慧在音樂會中分飾4角,盼用歌聲與肢體描繪作曲家浦契尼筆下女性的堅韌與對愛情的執著。 雲門劇場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大家都叫我咪咪」歌劇音樂會中,將呈現浦契尼作品「波西米亞人」、「托斯卡」及「蝴蝶夫人」等3部歌劇作品動人的詠嘆調。女高音林玲慧將詮釋4名性格分明的女性,有體弱的繡花女咪咪、氣勢萬千的大牌紅伶托斯卡,轉眼又變成痴情的長崎藝伎蝴蝶夫人以及為愛無懼前路艱險的柳兒。 林玲慧說,這幾個角色自己最像「杜蘭朵」中的柳兒,因為一旦認定了方向,不管身處任何環境也不畏艱難、專注一致地往前走。 林玲慧認為,雖然這4名女性角色個性與時空背景各有不同,但身為女性的堅韌與忠於追求愛情的執著卻是一樣的。此外,林玲慧對於浦契尼能在百年前就寫出與現代毫無違和、堪比八點檔劇情的作品深感敬佩,「也難怪浦契尼歌劇至今仍是義大利歌劇院的票房保證。」 導演林懷民表示,舞台上只有極簡的「一桌一椅」,希望台上的人成為關注焦點,觀賞人與音樂的完美結合。 歌劇音樂會「大家都叫我咪咪」將於11月27日在淡水雲門劇場演出,12月19日在台東藝文中心加演,林玲慧將搭配韓國男高音崔勝震及鋼琴家王佩瑤演出,資深樂評人焦元溥現場導聆。

Read More

全明星3首錄 賀小美成亮點

《全明星運動會》第三季首錄,賀軍翔笑稱「被騙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運動實境節目《全明星運動會》第三季10日首錄,包含賀軍翔、邱勝翊(王子)、楊奇煜、陳勢安、無尊、焦曼婷、艾薇、宇宙林思宇、林昀希等選手,進行百米賽跑與跳遠等各項體能測試。賀軍翔自認體能狀態還不錯,有機會來挑戰是很棒的。 《全明星運動會》第三季明星陣容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人選,賀軍翔說,自己平時很愛運動,平常就有在跑步跟打球,對於自己的體力很有信心,強項是球類運動,但游泳等水上運動就不這麼擅長。他也認為,在38歲體能狀態還不錯的年紀,有這個機會來給自己挑戰是很棒的。 至於會不會擔心受傷,賀軍翔說:「多少都會有點擔心,但現在已經很有經驗,知道怎麼保護自己,而且家人都滿支持的,尤其湊到這麼多人可以一起運動,在疫情期間真是難能可貴。」 小煜則爆料,賀軍翔開錄時以為節目一週只比賽一天、練習兩天,後來才發現其實是「比一練五」,其實只有一天能休息,讓賀軍翔笑說自己太天真,「被騙來了!」 楊奇煜和邱勝翊曾經同屬偶像團體「棒棒堂男孩」,楊奇煜希望回歸《全明星運動會》,把之前沒完成的賽事圓滿完成,還自費花了十幾萬做復健,就是要讓自己快快恢復。但話鋒一轉,居然笑說最不想跟邱勝翊同一隊,因為兩人太熟了,希望未來會分在不同隊,彼此競爭應該更有火花,而且即使互嗆也會緩和兩隊對峙的火藥味。 邱勝翊也說,早就看不慣弟弟邱宇辰(毛弟)的囂張的樣子,故意擺了兩座MVP獎座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讓他看得心癢癢,也對自己這季的表現很有信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