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 Fm年度十大專輯 韋禮安盧廣仲上榜

蔡健雅《DEPART》入選Hit Fm年度十大專輯。 蔡健雅因疫情「出走」一把吉他完成 魏如萱盼站上頒獎典禮唱給歌迷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Hit Fm年度十大專輯」21日出爐,從2021年發行的一百多張華語專輯中,選出韋禮安、魚丁糸、蔡健雅、盧廣仲、魏如萱等10張作品推薦。 「Hit Fm年度十大專輯」由Hit Fm DJ群以獨到的聽覺敏銳度,票選出10張最值得推薦的音樂作品,分別是:Karencici《99%Angel》、YELLOW黃宣《BEANSTALK》、icyball冰球樂團《我好斯文》、李權哲《愛情一陣風》、馬念先《Mama Jeans and Daddy Shoes》、韋禮安《I’m More Sober When I’m Drunk》、魚丁糸《池堂怪談》、蔡健雅《DEPART》、盧廣仲《勵志論》、魏如萱《HAVE A NICE :DAY!》。(依歌手姓氏筆劃排序) Karencici表示,專輯概念以天使跟惡魔的光明與黑暗面呈現,從女性角度出發,希望大家可以跟她有所共鳴,一起當個99%Angel。 出道好多年,馬念先表示,首張發行的個人專輯,很開心也很榮幸入選了年度十大專輯,裡面的歌曲值得繼續玩味,每次聽都有不同領悟跟體驗,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好音樂! 韋禮安以全英文的音樂作品入選年度十大專輯,很高興歌迷至今給的回響都很棒,讓他很感動,會繼續創作好音樂給大家。 蔡健雅表示,這張專輯因疫情爆發而開始出發,每個人都要跟世界隔離,她在跟世界沒有接觸的自我空間裡,嘗試自己是否還能進行創作,甚至完成一張音樂作品,這是一項巨大挑戰,最後她將一切複雜變成簡單,用一把吉他訴說內心故事。 盧廣仲表示,《勵志論》專輯的管樂樂器都是邀請國外樂手錄製,期望有一天,他專輯裡面的管樂都是自己吹奏的,雖然也有可能辦不到,但就是要立志才會勵志,這就是人生! 魏如萱表示,小小心願就是今年的hito流行音樂獎頒獎典禮可以再次順利重啟,她很想站到舞台上唱歌給每晚陪伴她節目的聽眾粉絲們聽! 魚丁糸表示,《池堂怪談》紀錄他們這幾年來遇到的很多酸、甜、苦、辣,猶如他們人生的「原聲帶」,能獲得年度十大專輯意義非凡,最重要的,謝謝浮萍們一路以來的支持與陪伴。

Read More

馬力歐挑戰台語劇壓力大 郁方給讚

公視台語台電視電影「天字第二號」導演吳宗叡(右2),偕演員郁方(右)、李亦捷(左)、馬力歐(左2)一同開鏡,俏皮地用人形比出天字,手比YA表示2號。(公視台語台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公視台語台推出的電視電影新作「天字第二號」,由馬力歐、郁方和李亦婕主演,全片以遠端拍攝、手機拍攝呈現隔離實境,上演一場疫情中的正宮小三攻防戰,致敬經典台語愛情諜報片。 公視台語台今天透過新聞稿分享,「天字第二號」在新北模擬隔離旅館開拍,由「女孩上場」金鐘編劇得主陳南宏、吳宗睿分別擔任製作人、導演,全劇已於20日殺青。 製作團隊表示「天字第二號」是一部現代愛情諜報作品,結合了疫情期間因隔離產生對檢疫結果的恐慌與想像,以及導演張英的經典台語電影「天字第一號」元素;至於拍攝手法上,參考了近年美國電影「人肉搜索」或日本電視電影「雙重預約」運用的遠端拍攝與多重螢幕,用獨特的敘事方式,讓觀眾一窺疫情下專有的影像風格。 擔任全片男主角的馬力歐,飾演想擺脫過去形象、力求突破的男演員。他在參與名導選角的壓力下,距離功成名就只差臨門一腳時,卻夾在正宮郁方與小三李亦捷的攻防戰之間,想盡方法想將每件事搪塞過關。 馬力歐表示,每次接到台語戲劇邀請都覺得壓力很大,因為台語並不是他的母語,總擔心無法非常道地有韻味,接演台語戲都會長白頭髮,晚上睡覺還會磨牙說夢話,緊張到像要赴刑場,連老婆都覺得他很可憐。 郁方與馬力歐年輕時同為「憲憲家族」師姊師弟關係,兩人認識20多年,看著對方成長,彼此都非常熟悉,很容易帶入這次久婚的夫妻角色。師姊郁方更對馬力歐的演技打包票說:「台灣找不到第2個人比他更適合演志誠(男主角名)」。 郁方憶起當年馬力歐第一次走金鐘紅毯,就是因為自己入圍陪她參加,想不到後來馬力歐卻比自己更早得獎。這次再度合作,郁方信心滿滿,希望能藉本片問鼎金鐘,再一起走上金鐘星光大道。

Read More

魚丁糸攻蛋成功 寫下許多第一次

「魚丁糸」連續兩晚合體在台北小巨蛋開唱,笑淚交織。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樂團「蘇打綠」因版權官司更名為「魚丁糸」,睽違5年多,日昨週末連續兩晚合體在台北小巨蛋開唱,台上台下有歡笑、有淚水情緒滿載,主唱青峰說:「有這麼多觀眾聽我們的歌一起變老,是很珍貴的事情。」 魚丁糸合體正式回歸攻蛋,首場演出,6人共同寫下了很多的「第一次」,把小巨蛋變身《池堂影夜》,並設置打卡景點「森林步道」,成為演出前觀眾們猛拍照留念的最美麗風景;舞台上更有池塘台、漂浮橋等,打造沈浸在音樂裡的「魚宇宙」讓觀眾們讚爆。青峰唱到「小情歌」時,忍不住落淚。 團員們首度挑戰劇場式演出,各自的獨白,心裡有話大聲講;阿福、家凱分別用木吉他、電吉他手的身分PK到底誰「先說先贏」;小威、阿龔也不甘示弱,敘述各自的多重身分,小威首次扮演饒舌歌手就登上小巨蛋舞台,阿龔除了中提琴、鍵盤手,更是舞王,以及首次在舞台上吟詩;青峰則化身馨儀內心的一股聲音,全場笑瘋。 連續兩晚演出,超強寒流也澆不熄滿座觀眾的熱情,在慶功會上,青峰表示,「我們有這麼多觀眾聽我們的歌一起變老,是很珍貴的事情。」 青峰在第1場落淚,第2場有忍住,他笑言,「淚水有時候真的跟靈感一樣突然。」而第2場的歌迷讓他感覺有備而來,點的歌都很不簡單。至於超時演出罰款,還霸氣表態要獨扛,但團員堅持分擔。 以前滿怕高的家凱,這次完全沉浸音樂中,在漂浮橋上都不覺得高;展現多重身分的阿龔,用力演奏、盡情跳舞,愛犬的離開,讓他更珍惜現在的一切。, 小威表示,隔了5、6年再回歸,從各種彩排到真正站上小巨蛋,音樂下去的那一刻,很久沒有聽到台上Live的聲音,從耳機傳出來,每個人的樣貌,從腦海中再度浮現、構築。 由於這次很多技術層面來自外國團隊的構思,馨儀笑說很多專業的英文單字聽不懂,要查、要問;團長阿福則表示,不管傾斜的池塘舞台,還是漂浮橋,其實原本外國團隊的提案更瘋狂!

Read More

新北古蹟Podcast 淡博名利第2季上線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有很多趣事都收錄在淡古Podcast「淡博名利」第二季節目中。(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用耳朵逛古蹟,聽軼聞,認識更多歷史的趣事!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推出古蹟Podcast「淡博名利」第1季廣播節目獲得5星好評,第2季節目已上線,勁爆內容與時事哏保證讓你笑開懷;即日起至3月31日再加碼贈送聽眾最新上架古蹟文創商品,免費收聽又有機會拿小禮物。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推出的新北唯一古蹟Podcast「淡博名利」現正熱播第2季,以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淡水木下靜涯舊居及滬尾礮台為主題,分別製作「當地人認證的鬼屋,還有外星人遺跡這到底是個什麼神祕的地方?」、「戴著粉紅色太陽眼鏡走在淡水街上的高帥男」及「打不出去的礮台?認真?」。 淡水木下靜涯舊居有很多趣事都收錄在淡古Podcast「淡博名利」第二季節目中。(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提供) 淡古館長黃麗鈴表示,第2季節目比第1季更活潑有趣,穿插著類脫口秀橋段,例如在小白宮這集談到滬尾關,接著講到基隆關、安平關、打狗關或「犯車關」,不經意地讓聽眾噗嗤大笑。在舊居時介紹木下靜涯的世外莊,也聯想到農莊、錢莊、康莊和不放槍的安全下莊,非常生活化。 黃麗鈴表示,為回饋支持淡古的聽眾,即日起至3月31日在淡水古蹟博物館粉絲專頁指定貼文底下,上傳訂閱(關注)「淡博名利」頻道的截圖,並寫下最喜歡哪一集,就有機會獲得《福虎生風招財錢紋墊》、《古藝GOOD EAT》系列調色刷、畫布巾及《多彩淡古-日日手提袋》等「餐桌上的古蹟」文創商品。

Read More

共融藝術展 生命的力量座談淚水交織

薛伯輝文教基金會搖籃咖啡舉辦共融藝術展,並且召開親師座談會,大家盡情述說,場面極為動人。(記者楊淑芬攝) 楊淑芬/美濃報導 薛伯輝基金會美濃搖籃咖啡正推出「共融藝術展─生命的力量」,展出5位身心障礙畫家的作品,並且舉辦親師座談會,畫家們強烈色彩,天馬行空畫作,再搭上來自媽媽們淚水交織,細述陪伴他們成長的過程,交織出精彩絕倫的會談內容。 國立師範大學特教系兼師培學院院長洪儷瑜(右)主持座談會,楠梓特殊學校校長黃國書(左)對原生藝術也力挺並且全力支持。(記者楊淑芬攝) 座談會由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院長洪儷瑜和薛伯輝基金會執行長鍾蔡瑛珠主持,楠梓特殊學校校長黃國書、原生藝術老師葉世原和4組原生藝術畫家力政文、黃啟禎、高進宇、蘇亦禾的親子共同進行,另一位畫家王耀樟因故沒有出席。 黃啟禎(左)詳細說明他的畫作。(記者楊淑芬攝) 鍾蔡瑛珠表示,搖籃咖啡推動共融藝術,「共融」一詞的起源來自聖經,概念是「悅納」相互喜悅接納,搖籃咖啡文創中心以「藝術」為主題,「共融」為形式將藝術創作與欣賞的邊界延展,開放觸動社區平等對待、多元群體相互欣賞 進行社區藝術共融創作跨領域的美學工程;共融藝展將會有不同的原生藝術畫家參與,將持續到五月。 王耀樟畫的老虎。(記者楊淑芬攝) 原生藝術老師葉世原說身心障礙者的內心世界,如同一個神祕的花園,每一個身心障礙者都有特殊的藝術天份,他保守估計全世界應該有超過86萬個原生藝術家;他們很難「指導」,只能透過深刻理解,慢慢發展出屬於每一位學生最適性學習、順性發展、隨性創作的教學法,用最適合的方式逐步「引導」。 黃啟禎充滿想像力的畫作。(記者楊淑芬攝) 洪儷瑜院長則耐心的引導每一位畫家,讓他們陳述自己的創作理念,媽媽們則從陪伴的角度,觀察孩子們的變化,今年34歲的高進宇,他是自閉症的嬰兒式退化症,他喜歡畫鳥,用大膽濃烈的色彩畫出獨飛的鳥或是天上群飛的鳥;高媽媽稱進宇以前是不會表達的「木偶」,因為繪畫藝術獲得很多獎項和鼓勵,她期望進宇未來能自力更生,並且得到社會肯定。 高進宇彩筆畫鳥。(記者楊淑芬攝) 黃啟禎是中度自閉症,他的畫充滿線條,極其複雜,每一幅畫都有滿滿的故事,神奇的是他都在腦中完成了畫作,拿起畫紙毫不猶豫,因此他又極會創造新的國度,從未聽聞過的星球、從未被創作的天使英雄,都一一在畫布上呈現,他極其專注,一年會創作出上千張的畫作。 力政文所畫的楠梓特殊學校的校歌。(記者楊淑芬攝) 力政文是自閉症兼過動症的創作者,他這次展出是文字畫,黑白線條的藝術字,顯現他規律的尋求內在世界。 蘇亦禾是小胖威利症,對食物永遠不滿足,肌肉無力,茫然無助的蘇媽媽,緊緊跟隨葉世原老師的腳步,一面在游泳中訓練肌力,一面帶著孩子跟隨老師創作,蘇亦禾鍾情於蟲魚鳥獸,他擅長畫躲藏於大樹間的小動物,還有細微的昆蟲世界,都非常動人。 蘇亦禾的昆蟲世界。(記者楊淑芬攝) 沒有出席座談會的王耀樟,是一位重度自閉症,家中媽媽也是身心障礙,不擅於溝通,這次王耀樟展出多幅應景的老虎,在斑斕色彩中,老虎睜大溫柔的眼神,祝福大家「虎哩快樂」。 2022年是搖籃咖啡「陪伴力量大」年度,5位畫家的「生命的力量」,將展至二月底,接下來共融藝術展還有「心靈奇蹟」、「一樣的美」、「白與黑」等展覽。

Read More

你正看著世上第一副能做成堆肥的口罩!利用設計兼顧環保和防疫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口罩自 2020 年開始成為了幾乎天天要用到的必需品,但大眾鮮少會去想像我們每日丟棄的口罩最後都怎麼被處理。基於公衛上的考量,廢棄的口罩幾乎都會被送進焚化爐當中。但數量龐大、沒有被正確回收的口罩,則可能造成跟吸管及塑膠袋等塑膠製品一樣嚴重的生態浩劫。 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 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 以設計和科技為本的公司 Pentatonic 旗下的口罩品牌 Masuku,發表了一款新的口罩—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由 Natalia Vodianova 設計,它不僅是保護力完全的醫療用口罩,還主打它的降解等級是可做堆肥(Compostable)。通常降解的標準可粗略分為: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ale)及可做堆肥(Compostable),能夠作堆肥的物料除了必須包含能被各類微生物分解的條件外,還要能提供土壤及植物生長的養分。 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 自然分解只需兩個月 每個 Masuku Daily 口罩均由專利奈米纖維過濾織物製成,這種織物是 AirLab 工廠在過去四年中開發的。比起一般以不織布製成的口罩需數百年才能被自然分解,Masuku Daily 在理想條件下僅需兩個月就可分解完成。連亮眼跳色的耳掛都是以天然橡膠噴射製成的可生物降解紗線編織成的,也僅需三至五年即可降解。即便擁有比起其他口罩更為環保的特性,Masuku Daily 仍是它們旗下最輕巧的口罩系列。 Masuku Daily Surgical Face Mask 但當然,即便不在疫情期間,也不太會有人想真的會把口罩拿去自家的菜園或花圃作堆肥吧?Masuku 其實也建議用完 Masuku…

Read More

陳淑芳3天哲學 快樂過日子

體悟無常「明天能張眼活著就好」 自曝家裡開礦場 從沒自己洗過頭髮 金馬影后陳淑芳(右2)上實境談話節目暢談人生觀,與主持人炎亞綸(左1)、吳姍儒(右1)、唐綺陽(左2)合影。 (公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近期演藝圈憾事接連,81歲時才雙擒金馬影后、女配的國民阿嬤陳淑芳正視無常。她分享「3天哲學」,直言「昨天很好、今天開心,明天能張眼活著就好」,只盼快樂度日、把握當下。 陳淑芳近日參與節目《36題愛上你》錄影。出道逾一甲子的陳淑芳小時候家庭富裕,爸爸是九份礦場老闆。主持人唐綺陽問:「聽說妳從小到大沒有自己洗過頭髮?」陳淑芳打趣笑回應:「沒有!我不會洗啦。」 陳淑芳說小時候是姑姑幫她洗頭;到了念國立藝專(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時,每週就跑到板橋的美容院。主持人Sandy(吳姍儒)忍不住說:「從今以後誰再說我是公主,我給你巴下去…我還要幫我弟洗,氣死。」 陳淑芳自小即是美女,節目中也曝光她清秀大眼的初中照片,以及剛出道的劇照,一展現她年輕時的窈窕身材。陳淑芳自豪表示:「那個腰是16吋。」 陳淑芳16歲在西門町演出話劇《漢宮春秋》,合作演員從資深演員王玨、常楓到曹健都有。她描述當時穿古裝演妃子、跳宮廷舞,被服裝師讚嘆說:「陳笑(陳淑芳本名)腰這麼小!」也因話劇演出被星探挖掘,就此登上大銀幕。 得到金馬獎後,陳淑芳強調自己「絕不漲價」,戲約不斷的同時,壓力卻也倍增,「現在只要一個鏡頭、一句話都不能講錯」。她也曾公開表示:「我是演員,我不是明星,哪怕是一場戲、一句話,我都會演。」她也透露最近接到一個貧苦女乞丐的角色,自己相當喜歡,「只有一集、一場戲,我也去了」。 越過多個人生的坎,陳淑芳在節目分享:「我今天晚上睡覺,明天眼睛有沒有張開不知道。」她更進一步闡述自己的人生觀,認為「我們不能跟無常賽跑,它隨時要來我們都不知道,所以在世的時候,就要開開心心」,指出「昨天很好、今天開心,明天能張眼活著就好」,快樂度日、把握當下的「3天哲學」也讓主持人頻頻點頭。

Read More

陳亞蘭古裝走秀 嘉慶君變時尚

上百粉絲冒雨力挺 宣布師父楊麗花將站台首映會 陳亞蘭19日和新劇《嘉慶君遊台灣》主要演員們一同換上戲服公開亮相。(欣湉國際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9日電 藝人陳亞蘭與台北時裝週設計師王彥熙合作,為新戲《嘉慶君遊台灣》打造最潮歌仔戲服。她今天在台北舉辦古裝時尚秀,吸引上百名粉絲冒雨力挺,更宣布師父楊麗花將站台首映會。 陳亞蘭今天和主要演員紀麗如、林佩儀、何佩芸、陳怡真、陳美玲、黃亦潔換上戲服亮相。有別於一般傳統戲曲服裝,陳亞蘭指出,戲服款式保留清朝服裝的特色重點,例如立領、馬蹄袖、長袍馬褂、女子的衣襟、圍裙造形等基礎輪廓,設計手法上則採用不對稱剪裁,讓長袍馬褂呈現不同傳統的服裝造型設計,融入現代的時空視覺中。 在《嘉慶君遊台灣》中,演員陳怡真和林佩儀為陳亞蘭飾演的嘉慶君爭風吃醋,一人嬌弱、一人豪放,王彥熙分享設計概念,形容兩人像白、綠孔雀互相爭艷,服裝色彩也刻意運用不同素材刺繡網紗,以及亮面緞布的互相剪接搭配,凸顯對比。 林佩儀回憶與陳亞蘭合作過程,直呼對方是工作狂,「亞蘭姐對工作有特殊的要求,她的水準訂得特別高,也像工作狂,24小時不睡覺都能精神抖擻」。紀麗如補充,儘管戲劇去年9月就殺青,但陳亞蘭根本沒休息,每天一早都會跑去電視台或錄音室,確認後製進度,很擔心陳亞蘭累出病來。 陳亞蘭則表示,有抓中藥吃,請大家不要太擔心,更透露歌仔戲國寶楊麗花也將出席《嘉慶君遊台灣》首映會,為自己站台。

Read More

竹縣三場書畫藝術展覽盡顯在地風情

書法名家羅際鴻(中)與來自企業、學術、政界的學生,舉辦「茶甘墨香、戀戀風城 - 一茶一墨書友聯展」。(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即日起至三月六日推出「虎虎生風二0二二新竹縣書畫藝術學會會員聯展」、「醉墨淋漓二0二二新竹縣書畫教育推廣協會會員聯展」和「茶甘墨香、戀戀風城」一茶一墨書友聯展共三場展覽,邀請民眾相約看展覽,讓新春更有藝文味。 文化局表示,「虎虎生風二0二二新竹縣書畫藝術學會會員聯展」共有卅人展出水墨、書法、油畫、水彩及複合媒材等五大類、共計五十三件作品,為讓大家在疫情期間安心觀展,首開文化局科技賞畫首例,只要透過手機掃描QR碼,就可看到畫家介紹自己的作品及創作歷程。 「醉墨淋漓二0二二新竹縣書畫教育推廣協會會員聯展」,展出五十幾件會員近期的創作,除了水墨、書法,也有老師帶領學生寫生寫景的作品,竹縣著名的地標透過藝術的眼、筆,勾勒出在地的一物一貌、歡迎大家來參觀。 「茶甘墨香、戀戀風城,一茶一墨書友聯展」,展出羅際鴻老師和書友六十多件作品。書友其實是羅老師的學生,當中有多位科技公司董座、清大知名教授,前工研院長史欽泰、前立委張蔡美也有參展。這些社會賢達、企業中堅鍾情藝文,發揚書法文化,除了自己獲得裨益,同時也影響周邊朋友、提昇社會風氣。

Read More

高流系達人導聆講座 25日揭序幕

吉力文化公司總經理與創意總監袁永興將在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達人導聆」講座開講。(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簡稱高流)持續推動《高流系》系列講座,2022年啟動第3期的超營養學分,將進行整年度的「達人導聆」講座,由StreetVoice街聲頻道陳弘樹總監,以及金鐘獎常勝軍,同時也是吉力文化公司總經理與創意總監袁永興,分別於2月25日及3月17日「開學」,帶領大家音樂賞析,從電子音樂與Disco開始玩味各種音樂類型。 高流執行長李欣芸表示,自己在過去進入古典音樂領域時曾害怕被定型在單一領域,後來發現只要掌握不同類型的訣竅,跨界既有趣又可行;因此想讓更多人更簡單地理解各種音樂類型,特策劃本次高流系「達人導聆」系列講座,並廣邀各界名家共襄盛舉。 由「行走的音樂資料庫」陳弘樹於2/25揭開序曲;廣播企劃、音樂專欄及品牌經營三棲的小樹老師,將為大家做「電子樂」的導聆,讓這種因為千變萬化而常被用來做襯樂的類型現出原形,大家能直接感受電子樂的奇幻魅力。 緊接著是過6座金鐘獎的袁永興,引導大家聆聽變化多端,又融合Funk、Jazz、Rock等諸多元素的「DISCO」音樂類型。雖然DISCO音樂的內容十分複雜多元,但有袁永興娓娓道來,相信能讓大家輕鬆掌握奧義。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達人導聆」講座,邀請街聲頻道總監陳弘樹帶領大家音樂賞析。 《高流系:達人導聆》系列講座,將選出多種經典音樂類型,於2月份陸續舉辦,透過各類型音樂的達人們直接傳授箇中三昧,讓有心想了解不同音樂類型的觀眾們透過達人們的導聆,享受不同音樂類型的底蘊及變化。也歡迎追蹤高流網站或是Facebook粉絲專頁,獲得後續《高流系》講座資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