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城遭炎上 胡瓜滅火:道歉就好

許效舜(左起)、澎恰恰、胡瓜、陳亞蘭、歐漢聲。除夕特別節目聚在一起搞笑。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華視耗資百萬打造除夕特別節目《金蛇守歲迎新春》,由胡瓜、陳亞蘭、許效舜、澎恰恰和歐漢聲(歐弟)共同主持,27日開錄。被問及曾國城近來的失言風波,胡瓜認為,如果有讓對方不舒服,那就道歉就好了。 《金蛇守歲迎新春》開錄氛圍很歡樂,除黃金主持群外,還有許多重量級嘉賓參與,胡瓜說,這樣的主持陣容很難得,都是過往合作過的老朋友。尤其胡瓜與澎恰恰睽違10多年再次合作,仍有絕佳的默契。 先前傳出因為1萬元鬧翻的澎恰恰、許效舜師徒2人,有默契地自嘲師徒常常不和,「每次別人都是告訴我們說我們不和。」許效舜笑言,看到報導2人不和的新聞已經司空見慣,「很激烈的是說,他欠我1萬,我是他的債權人,真的太看不起我,1萬塊就可以翻臉嗎!」 說到師徒情,身為胡瓜徒弟的歐漢聲自爆,22歲在台灣買7000萬房產時,因為預備金不夠,找胡瓜當保人還借了500萬元,「我36歲都還掉了,瓜哥一毛利息都沒拿,他後來好後悔。」 胡瓜解釋,因為歐漢聲過去在大陸工作,與台灣方面的銀行往來不夠頻繁、稅金也不多,因此很難借貸,「他很爭氣,在短時間內就還光。」胡瓜加碼洩漏,歐漢聲目前持有5棟房產,少說總市價超過5億。陳亞蘭笑虧,胡瓜是收對徒弟,而不是跟澎恰恰為師徒關係,這讓突遭遇無妄之災的澎恰恰哭笑不得。 《金蛇守歲迎新春》於明年1月28日晚間8點華視主頻播出。

Read More

盧秀芳接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

中視26日發出聲明表示,主播盧秀芳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視26日召開董事會,宣布將由盧秀芳接下中視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 盧秀芳從事新聞工作30多年,歷經無線三台、有線電視到網路媒體,一路從基層做起,知性專業、形象良好,如今她卸下主播身分接下新挑戰,盧秀芳表示,中視是一個有歷史、有制度的電視台,也是有規模的上市公司,在既有的基礎下,未來將致力幫股東創造最大收益,同時也會提升整體收視表現。 今年中視新聞及中視綜藝都交出漂亮成績單,一直以來秉持做民眾最關心的新聞,讓中視新聞深受信賴,每日晚間7點的《中視新聞全球報導》,收視更屢創新高,25-49歲分眾收視更領先所有新聞頻道。 另全新自製大型歌唱節目《綜藝一級棒》,開播後贏得觀眾好評,收視表現更時居所有頻道節目之冠。感謝觀眾一路的肯定與支持,中視會持續努力產製更多元優質的內容。

Read More

楊哲寒冬探望李炳輝提前歡聚過年

歌手楊哲日前特地到淡水探訪李炳輝,提前歡聚過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芒果歌王楊哲才剛成功舉行高雄個唱,日前在寒冬中特地到淡水探訪李炳輝,提前歡聚過年,楊哲分享感謝炳輝哥給我許多的演藝幫助,希望大家多多到淡水看李炳輝的演出。 楊哲說受到好友康康照顧長輩許多善舉影響,也想向他學習,康康時常關心李炳輝,他也常遇到炳輝哥,此次公益演唱會有盈餘,特送上紅包與相關補品,與炳輝哥歡敘拜年,想說拋磚引玉,希望大家能多到淡水欣賞李炳輝演出。 對於楊哲的造訪,李炳輝則開心的直說:「很感謝你,之前你也有模仿我,我都知道」兩人除了寒暄敘舊外,李炳輝還好心情地與楊哲哼唱成名曲《流浪到淡水》,楊哲開心表示,只要有空一定會常來找炳輝哥歡敘。 楊哲開心宣布農曆大年初一起,連續9天將在發跡地紫南宮舉行感恩粉絲見面會,期待跟粉絲老友們敘舊,迎接活跳跳的金蛇年!

Read More

墾丁國家公園慶祝成立41週年 發表「南岬・逆時光」新書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6日舉辦41週年處慶活動。(墾管處提供) 記者蔣謙正/屏東報導 墾丁國家公園—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26日歡慶成立41週年。自民國73年設立以來,墾丁國家公園不僅在保護台灣獨特的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景觀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也成為了全球旅客及台灣當地居民心目中極具魅力的旅遊勝地與生態保護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26日舉辦41週年處慶活動,包括《南岬・逆時光》新書發表會、「仰望大尖山的我們」首映會及回顧40年來墾丁在生態保護及環境教育積極推動的成果。  《南岬・逆時光》新書的緣由 近年來因鵝鑾鼻公園賣店與停車場更新工程,墾管處辦理搶救性考古挖掘,2019年鵝鑾鼻第一遺址發掘出4千年前史前考古遺跡,不僅是屏東縣的第一處縣定考古遺址,更讓墾丁的歷史價值得以被看見,成為我們文化與自然遺產的重要見證。為使這些珍貴的台灣全民文化資產能夠廣為流傳,成為台灣歷史與文化生態環境教育的範本,委託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系邱鴻霖副教授及中研院歷史研究所李匡悌研究員出版鵝鑾鼻考古遺址與人文史蹟科普書籍。墾丁・逆時光的概念不僅代表了過去、現在及未來,更讓這塊土地蘊含了豐富的故事。 墾管處陳乾隆處長與作者邱鴻霖副教授合影。(墾管處提供)  新書亮點1:南岬寶藏 千年魚鉤考古 埋藏四千年之久的南岬遺骨封存在鵝鑾鼻珊瑚礁層土地之中,因近年工程計畫的擾動,才發現了這些珍貴的人文資產,進而開始搶救挖掘工作,其出土了為數可觀的陶片群、貝器、石板、骨骸等遺物,也因龐大的考古資源,現今得以窺探鵝鑾鼻環境所形成的新石器時代遺址聚落。此外,以豐富的遺物中僅僅是一小片貝器就可拼接出古代人類的生活型態以及對各類自然資源的利用能力;就如出土的精緻魚鉤展現出人們對於貝類加工已達到淋漓盡致的程度,更呈現了漁獵活動的成熟技術。  新書亮點2:再現琅嶠王國 大航海時代下的琅嶠(恆春)即為原住民王國的世代,在這土地上的統治者隨著歷史潮流而更迭。琅嶠百年來就已經活躍於國際的舞台,然而對於琅嶠文史的紀錄,時光脈絡總停留於17 世紀至今,往前推移幾乎毫無史料可循。透過本書或了解遠古時代的生活與海洋文化。文中將艱澀枯燥學術報告,轉化為淺顯易讀的科普文章,以及搭配精美繪圖與文字講解,讓普羅大眾深入瞭解千古年前的人類在鵝鑾鼻海岸的生活方式,同時也看見四千年前臺灣的鵝鑾鼻如何跨向南島世界的國家寶藏。

Read More

〈中華文薈〉窩在書店中間的人

文/圖 石芳瑜 或許這輩子,離不開書店了吧? 雖然,2019年我曾經收掉了「永楽座」,距離我開業的時間(2011年7月)已經超過了七年。七年不癢,只是疲憊,像薛西弗斯推石頭上山,感覺書店產業始終下滑,這個月推上去,下個月滑下來,彷彿一切徒勞。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產業整體下滑,我只要打平甚至業績上揚,就是成長,當時我是這麼激勵自己的。加上創業的動機在於追求自我成長,重拾安逸但苦悶的主婦生涯中流失的自信,金錢收穫少,精神收穫大,這不正是那幾年我需要的?痛苦且快樂著,像卡謬寫的《薛西弗斯的神話》,堅持,其實感覺到充實且幸福。  開書店的契機主要是想改變單調的主婦生活,而在那之前我已經開始寫作,2000年初期,我從一個從事翻譯、代筆的文字工作者,慢慢開始嘗試創作、投稿以及比賽。只不過起步太晚,等到幾個文學獎落袋,此刻「中間的人」已經來到了中年。當時整理了得獎與發表的作品,想要出版,卻乏人問津,某家出版社甚至建議我:再多寫一點、再多寫幾年。可是我懷疑自己寫作的天分和氣力,把建議當成打擊。後來投了一次國藝會創作補助後,總算順利出版,可是心中卻打算就此「停筆」。與其寫書,不如讀書;與其讀書,不妨賣書。出來交交朋友,增廣見聞,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 書店的生活加快了腳步,我開始大步追趕。我這才發現時間沒有所謂的浪費。 時間是一個中性的物質,即便你覺得自己曾經暫時擱淺,或是轉了彎。時間依舊往前,經驗依舊會累積,只要你不自我放棄,只要你依舊在路上。 書店生涯於我是一段高轉速的歧路風景,苦與甜都因此濃縮,為了書店,我被迫做了各種努力。而那些努力,包括搬家和展店,卻讓人覺得我精力旺盛、企圖心十足或是口袋很深,但其實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書店活下去。奇妙的是,在如此疲憊的情況下,因為生活充實飽滿,以至於填補了許多養分,我又開始想寫作了,而且不覺得太晚。而這時也開始有人來跟我談各種合作。為了躲避別人找我談生意,確認自己更想要讀書與寫作,我做了個瘋狂決定:乾脆報考東華華文創作所,2014年秋天,正式回頭當起學生。 伊豆的舞孃 中年老學生,彼時,花蓮成了我換氣的桃花源、青春的大力丸,而在羅斯福路三段283巷的「永楽座」也漸成了許多文青心中的「知名書店」,因為每年我都辦三到四季的「永樂座文學季」,再加上許多出版社在此辦新書發表,不少NGO單位也來商借場地,每年上百場的活動成為常態。我在283巷一待就是四年多,彷彿和台大學生一起讀了四年的大學,那真是我和「永楽座」的黃金年代。 2017年,我完成我的小說,也完成我的學業。因為2014年318太陽花運動成了我人生中一個重要節點,於是我把它當成我的小說起頭。《善女良男》還莫名入選了2017年,亞洲週刊十大華文小說。這一年,我已經經營書店六年了,六年來「永樂座」成了一家活躍的書店,多少也不在我的預期。六年來,除了前兩年的虧損,後四年倒是可以勉強打平。但是經營十分辛苦,反覆推大石上山的心情,不免讓我有了倦意。 「如果不要負擔房租,我開書店應該可以輕鬆許多吧?」於是我賣房買了一間小店面,位在大安國宅、市圖後面,就是俗稱的「永樂座4.0」,心想就這樣頤養天年好了。 人生有失便有得,生意不好做,小說也賣得很普通,但卻稿源不斷,這時,我的寫作者和書店老闆的身分並行,甚至,我更認同「寫作者」這樣的身分。書店變小了,我才發現有點施展不開,每天和店員獨坐、發呆。加上獨立書店也漸漸多了起來,寫稿賺錢養書店,好像沒什麼道理,於是我正式萌生了退休的念頭。結束了書店經營,讓永樂座暫停在2019年2月28日。開始了寫作、讀書、旅行的樂活生活,而且還意外發現自己畫畫的天分。 只不過「退休」沒多久,疫情爆發了,旅行被迫中止,專欄也隨著時間一個個暫停。同時也發現自己並不是寫作慾望和毅力堅強的人。加上那兩年始終有人跟我說:「永樂座收了好可惜。」這句話聽久了,也起了一些作用,終於在2021年六月,忍不住和「失戀排行榜」合作,原因是唱片比書還難賣,負負或許得正,我們可能再創奇蹟! 誰知才剛簽了租約,疫情馬上升三級,苦撐多月,並沒有什麼奇蹟,只有二樓鄰居時不時因為店裡的音量而潑水。再加上我對音樂市場不是真了解,不如重新振作,好好經營我的「永樂座書店」。 可惜這兩年,不知道是大環境持續下滑,或是我自己體力和鬥志都不行,生意一直上不來,又加上頻頻搬家,以至於虧損連連,成為我經營書店以來最失敗的兩年。 這段日子過得有點煎熬,“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我仍不想放棄,也多少捨不得在患難時依然支持我的員工。然而去年底老天爺給了我一個「訊號」,發現我自己罹患乳癌零期,今年元月手術後確定是一期。雖然不嚴重,但彷彿是告訴我:不必掙扎,好好休息吧。  三月份我忙完手上的創新市集專案後,才正式宣布了歇業的消息,沒想到成了新聞。「中間的人」好像成了重要的人,也算是這兩年多來辛酸的慰藉。 「書店關門我就走。」我本想這麼灑脫,重新接上2019未完的旅程。可惜原本答應接手的書店突然喊停,我只好重新找人接手。這時,「底加書店」正好打算搬遷,尋覓新店點,於是找上了我,沒想到兩句話,一拍即合,他們並且希望我還留下一角。當時拍胸脯保證一定不留戀的我,改成分租一塊與「底加」共榮共存。 「永楽座」就這樣繼續「底加」了。 我這輩子走過很多歧路:公關公司、家庭主婦、書店老闆,每一次都是大轉彎,連想把書店收了,都這麼曲折。這次鐵了心,卻還是意外留了下來,不免讓我懷疑:或許這輩子,離不開書店了吧? 不過我不再是書店的主力,「底加」才是,但這對我正好,不管是年齡或是身體。正如前幾年我出版《中間的人》裡面寫過:「我已經到過自己的小山頂,這是年輕時的我到不了的地方。我已經不那麼怕痛了,而且我也不怕走下坡。」加上生病畢竟只是初期,真是萬幸,我並不怎麼擔心,反而覺得是老天爺給我休息的下台階。更何況,我還在舞台邊留張椅子,沒有真的離開,繼續看著台上的人發光發亮。 實體書店是創造人與人、人與書相遇的空間。活動,則給了一些創作者和讀者接觸的舞台。妳站在舞台邊,自然會被照亮,這是書店多年,我最感到幸運的事。 經營書店似乎越來越困難,但對我而言,它是我小時候的樂園、是這十幾年來的心靈歸宿,我希望有人更有心或更有創意地繼續把書店開下去。我不知道我和「底加」的緣分未來會有多長,或許有一天我終究或熄燈或轉身,專心在家畫畫、讀書與寫作,也可能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但書店永遠存在我心裡。我希望我所在的城市,始終有著各式各樣的書店,而我們可以在書店,遇到各式各樣有趣的書和人。只要有緣,我們總會相見。  石芳瑜簡介      輔大圖館系,美國西佛羅里達大學傳播藝術碩士。任職過公關公司、有線電視及電台。之後繭居家中,有時撰稿,有時翻譯,並開始思考創作的可能。2011年夏天突然轉念開了「永楽座」書店,後又赴花蓮讀東華華文所創作組。著有《花轎、牛車、偉士牌》、《就這樣開了一家書店》、《善女良男》(獲選亞洲週刊2017年度十大小說)、《中間的人》。

Read More

林岱縈化身耶誕女郎 關懷長者

林岱縈耶誕節送餐關懷社區獨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零死角女神」林岱縈25日化身耶誕女郎,到紅心字會受託經營管理興隆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陪爺爺奶奶歡度耶誕,還送餐關懷社區獨老,讓長輩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收到熱騰騰的耶誕大餐及禮物,感受充滿愛的耶誕佳節。 林岱縈一早就到紅心字會提供餐食服務的中央廚房,協助負責料理長輩餐食的廚師準備食材,希望長輩所吃到的每一口餐食,不止吃得到營養健康外,還有暖暖的愛。 除了為長輩送餐、親切問候之外,林岱縈還貼心帶來了毛毯、圍巾等保暖物資,她還將長輩家裡的客廳布置成耶誕主題風,掛上應景的耶誕襪,陪長輩用餐聊天合拍拍立得,讓即便是獨居在家沒人陪伴的長輩,也能夠看到照片時想念彼此。

Read More

侯怡君演技爆發 好運來開紅盤

《好運來》開播收視稱霸,劇組狂歡慶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侯怡君雙面女神魅力爆發,《好運來》開播收視稱霸,平均收視2.98,最高1分鐘更飆升至3.91,落在侯怡君跟藍葦華穿梭在陣頭中,體力活展現滿滿的大場面。 《好運來》首播即掀起收視狂潮,25日狂歡慶功。民視董事長王明玉、總經理廖季方為全體演員及工作人員送上「好運連連包」,感謝大家共同努力,創造出亮眼成績。 劇中,侯怡君1人分飾2角,將正義感十足的秋如與充滿女力的好運詮釋得淋漓盡致,精湛演技深獲觀眾好評。侯怡君表示,非常感謝觀眾的支持,接下來雙胞胎的際遇非常扣人心弦。 不僅如此,藍葦華逗趣的角色、陳慕義沉穩的中醫師形象、倪齊民帥氣爆棚的表現、楚宣的美人心計、高群與高欣欣的輕鬆逗趣、霸氣角頭龍天翔和氣場爆棚的賴慧如,以及天資聰敏的童星蕭晴曦,都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

Read More

林予晞首錄有聲書 1人分飾多角

林予晞首次擔任有聲書聲音主播,獻聲經典文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林予晞首次擔任有聲書聲音主播,為經典文學《惡童三部曲(I)大筆記本》獻聲,貼心的她為了讓聽眾融入故事內容,在錄製過程中下了不少的功夫,像是小男孩的對話、與外婆的對話,她演繹時特地改變聲線。 《惡童三部曲》不僅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版本,在全球多項大獎中獲得殊榮;也曾改編成電影,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林予晞經營podcast超過3年,對聲音內容製作並不陌生,她平時在開車時也有收聽podcast的習慣。在擔任此書的聲音主播當中,迎來不少挑戰,由於本書有許多非常直白的對話,包含了一些不雅的罵人詞彙,「剛開始錄製的時候要講出髒話並不是那麼順利,隨著我逐漸熟悉文本的表現方式後,就能更加投入角色,自然演繹文本裡的對白」。

Read More

「與動物共享大自然」 張弘欣漂流木創作展

張弘欣漂流木創作展,讓民眾了解大地資源經過精心設計亦可打造成藝術品。(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南投環保藝術家張弘欣巧奪天工的漂流木創作,將漂流木化身為不同的動物,這次舉辦環美特展再生藝術篇「與動物共享大自然」展覽,即日起至明年三月二日於新竹生活美學館廣場開展十二件作品,期望能以此啟發人人動手做,從做中學成為藝術家,獲得人人嚮往的生活美學。 新竹生活美學館表示,張弘欣利用空閒時間,把年幼家住濁水溪畔撿拾漂流木的經驗,並運用長大後學習的木藝技巧,尋找特殊造型漂流木,一點一點拼接成維妙維肖的雉雞、小牛、鴕鳥、長頸鹿、兔子、公雞、鵜鶘及臺灣黑雄等可愛動物。 新竹生活美學館館長葉于正表示,雜木從大樹誕生出來,經由大地滋養又遭遇戲劇性變化,從深山經過一路的漂流,最後回到人類的手中,藝術家張弘欣利用漂流木的自然曲線、紋路反應在作品上,每一件成品都充滿有趣的故事,不僅讓木頭中的藍碳或綠碳保留起來,也變成一件漂亮的藝術品,更讓環保理念能深植人心。 展覽期間將於明年二月四日至十二日辦理「與美學館有約,打卡送禮寫生活動」,邀請民眾於美學館與喜愛作品拍照上傳美學館Facebook並打卡、點讚、追蹤等步驟後,在新竹公會堂服務台出示貼文,即贈筆記本一本,民眾現場在筆記本中完成寫生,還可另外獲得新竹公會堂相關宣導品一份。

Read More

出道40年 林憶蓮官宣明年巡演

  林憶蓮24日正式官宣「迴響 Resonance」2025巡迴演唱會開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林憶蓮24日正式官宣「迴響 Resonance」2025巡迴演唱會開啟,並公布巡演首站深圳。 在官宣前一日,林憶蓮已經在個人社交平台無預警發布新照片,並配文「過往的交織,只為了和你相遇」,引發了廣大網友和歌迷們的好奇與討論。果然,未讓大家久候,24日直接官宣開啟「迴響 Resonance」2025巡迴演唱會。 如今出道即將滿40週年,無論是經典情歌《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至少還有你》、《為你我受冷風吹》,還是《傷痕》、《不必在乎我是誰》等經典歌曲,都深深烙印在聽眾的心中。林憶蓮的歌聲如同她的性格一般,堅韌而獨立,溫柔而有力,每一次歌唱都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觸碰到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此次「迴響 Resonance」2025巡迴演唱會將涵蓋林憶蓮多年來的經典曲目,不僅在曲目上精心安排,在舞台設計、燈光音響、舞美編排等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力求為歌迷們打造一場深入人心的視聽盛宴,讓大家既能重溫經典,又能感受林憶蓮在音樂上的不斷探索與突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