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小吱兒說故事

瑪麗媽和小吱兒 文/張燕風 圖/蔣軍  我是一隻小老鼠。家住在台北市鬧區中的一棟全新商場大樓內。  在那棟建築裡,樓上、樓下、直向、直向、左邊、右邊,用水泥牆分隔出許多店面。而各面牆裡,都留有大小不一的夾層和縫隙,其中又佈滿了各式各樣粗細不同的公用管道。  其實,這個結構正好給了我們鼠輩一個絕佳的生存空間。我們各自找到了自己可以落腳的角落,逐漸建立起小家庭、大家族、各個社區、學校、醫院、市場、娛樂等場所。周圍陳列有序的公共設施管道,粗看起來像一張交錯複雜的地下鐵地圖。但如果想去誰家串個門子,GPS一查就可以很容易沿線找到想去的地方。  人類總說老鼠精靈古怪,身手敏捷。這可說的一點兒都沒錯。鼠們很快就學會了人類社會中所有管理學上的那些招兒。在這棟大樓裡的鼠輩們各司其職、各盡己責,建立起一個井然有序的鼠族村落。說真的,鼠輩們的社區管理,比起人類來,絕對是更上層樓哩。就舉一個「垃圾不落地」例子來說吧。鼠輩們白天休息睡覺,夜裡商場關門之後,才出來到各處覓食,飽餐一頓後,立即將垃圾分類,迅速統一拖往大樓地下室冷凍垃圾房內依類丟棄。偌大鼠村裡,午夜之後就沒有一丁兒食物殘渣剩餘,到處清潔溜溜。  當然,鼠村內鼠族繁雜,我們需要各方面的管理鼠才,來執行和監管各項活動和任務。鄉親們看我年少力壯,聰明活潑,點子又特別多,就公推我做鼠村的康樂部長。  這康樂部長的職位聽起來輕鬆有趣,但實際上卻太不容易擔當了。  我們寄居於鋼筋水泥的縫隙之間,終日不見天日,只能靠在各處牆角根上偷偷挖掘的小洞透露進來的微弱光線生活。在如此晦澀昏暗的環境中過日子,溫飽雖可無虞,但精神生活是很貧乏的呀! 老鼠過街 鼠輩們雖有年齡、大小、胖瘦之分,但在微弱光線下,看起來都是清一色的灰不溜丟!若不靠個別的聲音和氣味,很難分辨出誰是誰呢!所以偌大鼠村裡,大家往來並不多,普遍情緒低落,到處顯得暮氣沉沉。  設想,在這種環境中,當個康樂部長,想拉拔起全村鼠們的快樂氣氛,何其難哉!哎,何其難哉!  我雖是隻小老鼠,但絕對有大志向,從來不會遇到困難就揚言放棄。我時時刻刻想著用什麼法子,能讓鼠村的鄉親們能夠過上快樂的日子,甚至可以揚眉吐氣的爬出鼠洞,走過街時,不再被人人喊打。  整棟大樓中,讓我最常流連忘返的一個鼠洞,是在一家美容院的牆角邊上。那位老闆娘名字叫做「瑪麗媽」,桃紅色的染髮高高梳起一個髮髻,她精明幹練、身材姣好、心地善良、又美艷動人。她的顧客永遠川流不息,店裡總是香噴噴、熱烘烘、嬌聲笑語不斷。  我躲在店中洞門口內觀察「瑪麗媽」怎麼做生意,怎麼能讓她的客人各個滿意、各個美麗又快樂?我偷偷學著,拿出筆記本,一一記下「瑪麗媽」如何調配出各種顏色的染髮劑,如何吹剪出各式各樣的新潮髮型。  一個人的成功絕非偶然。「瑪麗媽」除了人漂亮、手藝好、玲瓏八面,把生意做的熱熱呼呼。其實她背後付出許多的努力,卻是只有我在牆洞內才觀察得到的。  每當夜幕低垂,商場內曲終人散,各個商店都關門後,「瑪麗媽」會端出許多頭部模型和各式假髮,調配出不同顏色的染髮劑,做著各種模擬、修剪、配色和不斷改進。等這些都忙完後,「瑪麗媽」才會坐在高腳椅上,端詳著她的練習作品,一邊啜飲著咖啡,一邊等待著她的老相好,也就是商場警衛「皮特遜」全場巡邏完畢,再來接她一起關門上鎖離去。  一天夜晚,「瑪麗媽」好整以暇的端著咖啡杯,翻閱著一本最潮髮型雜誌,眼皮都沒抬一下的說,「出來吧,小吱兒,別鼠頭鼠腦的貓著了,我老早就知道你在那兒。」  我吃了一驚,環顧四周,誰是「小吱兒」?只聽「瑪麗媽」說道:「就是你啦,出來吧!」  我戒備著走出洞口,小心翼翼的朝「瑪麗媽」走去。  「小吱兒,過來,跳到桌上,咱倆聊聊」,性格爽朗的「瑪麗媽」奪過我手中緊握的筆記本翻看著,開門見山的問:「小吱兒,我注意到你挺用功的,告訴我,你想學一門手藝是不?」  冰雪聰明的「瑪麗媽」呀,您這可說到點上了。能掌握一門手藝,而揚名國際,一直是小老鼠我,噢,不,小吱兒我的志願。  受到「瑪麗媽」溫暖眼神的鼓勵,我開始滔滔不絕的向她傾訴。  「瑪麗媽,您還記得十幾年前有一部倍受矚目的電影『料理鼠王Ratatouille 』嗎?那影片中的主角老鼠小米,其實是我遠在法國的堂兄呢。長輩們說,堂兄小米曾和他的家族住在法國一間老房子的閣樓裡。房子的主人酷愛烹飪,常常觀看電視中的美食教學節目,廚房裡存有滿箱滿櫃的各式調味料,還有法國名廚Gusteau的各種食譜。堂兄小米每晚等待房屋主人睡覺後,就躡手躡腳的在廚房中認真研究、照譜學習。這樣孜孜不倦經過長久的努力,後來終於離開侷促狹小的閣樓,而成為法國著名美食餐廳的大廚,再後來,甚至自己開設了餐廳,雇用老鼠家族成員共同經營,現在已變成國際知名的家族企業啦!」  「瑪麗媽」擺擺手,示意我打住。她說:「小吱兒,你堂兄可以在法國成為國際美食家,那你為什麼不可以在台灣成為國際美髮家呢?」  她接著說,「我看得出來,你是一隻有抱負有理想的老鼠,我願意幫助你達成願望。這樣吧,每天晚上我離店後,你可以繼續用我拿出來的模型、假髮、染料......揣摩練習,等你練出心得之後,就可以給你們鼠村的老鼠做造型、染毛髮啦!等你完全掌握到這門技藝竅門後,你也可以在外面創業,若做的受歡迎,一樣也能揚名國際、造福鼠群的呀!」  「不過」,「瑪麗媽」說:「你得答應我,你在我店內的活動,只限於夜晚無人的時間,天亮之前,一要收拾清潔,不留任何痕跡。」  這時,傳來皮靴嗝噔嗝噔響聲,「皮特遜」由遠而近走來。他一看到我這隻小鼠,居然膽敢站在「瑪麗媽」桌上,立刻拿出警哨,朝我舉起警棍。「瑪麗媽」一扭腰,抱住「皮特遜」,嬌嗔道:「巡警是巡人的,不是巡老鼠的,放過他吧。」  從此之後,白天我都躲在洞口觀摩、做筆記。當「瑪麗媽」試做新花樣時,也會向小洞口眨眨眼,示意我用心學著點兒。每晚「瑪麗媽」離店前,也都會擺放好要我當天做完的「功課」。  如此這般過了幾個月。有一天晚上,「瑪麗媽」對我說:「小吱兒,你很努力,我想你火候夠了,可以出師啦。你看看在鼠村裡,能不能找到一隻,嗯,白...白老鼠,給你試試手藝?」  其實鼠村的鼠兒們對我都很有意見。我這個康樂部長做的毫無成績,每天就只知道窩在美容院洞口看「妞兒們」。晚上還溜進店裡塗三抹四的,特沒出息!  「誰要給他做什麼?哼!」  「什麼來著?白老鼠?」  忽然,耳邊響起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小吱哥哥,我願意做你的白老鼠,請你幫我把這身灰毛染個亮點兒的顏色吧!」  我低頭一看,正是村裡那個人見人愛的胖鼠小妹,她嘹亮的笑聲是灰暗鼠村中唯一的天籟之音。我欣喜萬分的謝過胖鼠小妹對我的信任,開始小心仔細的將灰毛一吋吋染成閃閃發光的深棕色,看起來既亮麗又健康。我給胖鼠小妹戴上長長的假睫毛,在她翹的高高的長尾巴上繫上一個紅蝴蝶結。  當她挺身露齒笑著走過時,村裡鼠哥鼠弟們全看呆了,鼠姐鼠妹們因此都湧進店內,紛紛要求美容、染色、戴假髮、假睫毛。  幾個星期下來,鼠村內每一隻老鼠都改頭換面了,各有各的特色,色彩繽紛、星光燦爛!就連最保守的鼠爺爺鼠奶奶也都笑呵呵的戴上銀藍色假髮,染黑了鬍鬚,看起來至少年輕了十歲!  晦澀的鼠村開始變得生氣勃勃,鼠兒們個個抬頭挺胸、快樂自信。我這康樂部長自然而然的得到所有鄉親們的讚許和認可了。  「瑪麗媽」拍著我的肩膀,微笑著說:「做得好!這全是你的堅持、信心和努力的成果。你不是還有一個想名揚國際的夢想嗎?我們現在就可以試試看!」  「瑪麗媽」帶著鼠兒們走出商場大樓,來到大馬路上魚貫過街。這兒是台北最熱鬧的街道,國際遊客出現最多的地方。看到五顏六色的鼠兒們有序過街時,人人都用不同的語言,驚訝的歡呼!  太美啦!  Beautiful!  Si beau!  とても美しい!  Tan Hermosillo!  So moi!  Napakaganda!  Cosi bello!  ......    「瑪麗媽」回頭向我嫣然一笑。  「小吱兒,你終於和你堂兄小米一樣,現在,也揚名國際啦!」

Read More

文資處記錄台南陣頭瑰寶宋江陣

台南宋江陣多達兩百陣,居全國之冠,圖為西港刈香中之八份開基姑媽宮之宋江陣。(文資處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是文化之都,經文資處普查,單宋江陣陣頭就多達兩百陣之多,無論是數量或型態種類,都居全台之冠,在台南大小廟會中都可見其身影,文資處正整理相關資料,讓這一地一特色、一庄一故事的護庄護神的台南陣頭瑰寶「宋江陣」,能永續傳承。  宋江陣是南部地區重要的傳統陣頭,從早期護衛家鄉,到農村社會的休閒、健身,兼具在迎神賽會中,成為神明護駕。  「輸人不輸陣」,無論再小的庄頭,都會自組庄頭陣,即使至今日,宋江陣仍是南部廟會遶境中幾不可缺角色,不僅榮耀神威,當地方有邪佞作祟,經過請神降駕與兵器開光,正式出陣的宋江陣,亦具有驅邪除煞功能。  根據文資處普查,台南宋江陣頭約兩百陣之多,無論數量或型態種類,居全國之冠,而宋江陣人數,多為三十六人;每個地區的宋江陣,因師承、歷史、地理文化等差異,傳承迄今,在表現型態、陣頭儀式、陣法與兵器稱謂、陣頭發展與運作方式等,略有不同,也因此發展出一地有一地一特色、一庄一故事。  經文資處訪查,發現表現型態上,依領頭成員角色差異與陣法變化,分為宋江陣(以頭旗及雙斧領頭)、金獅陣(以獅頭及獅旦領頭)、白鶴陣(以白鶴與童子領頭)、五虎平西(以狄青五虎將領頭);其中曾文溪南北兩岸及南關線一帶,皆為這些陣頭大本營,如國家重要民俗「西港刈香」。  除這「宋江四陣」,尚有宋江龍陣和宋江鹿陣,其中鹿陣活躍於六甲地區的龍鳳寺與玄武殿,以大刀及鹿杖領頭,象徵著本地漢人與西拉雅族文化融合。文資處表示,庄頭陣代表台南旺盛的民間活力,希望除代代相傳,更能被各界認識。

Read More

氣功結合書法 82歲林寬文開展

林寬文八二高齡,仍努力勤寫書法,在台南文化中心首開個展。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念的是機械、在電力公司上班,然林寬文骨子裡卻是道地的藝文人,熱愛書法、勤練氣功,八十二歲的他,孜孜不倦,如今首開書法展,就獻給台南文化中心,目前在第二藝廊舉辦書法展,歡迎喜愛書法朋友前往參觀。  林寬文畢業於成大機械系,後至台電工作,五十多歲跟著老師學習書法,並在十餘年前出版《林寬文行草千字文》一書。  林寬文勤練太極拳氣功八段錦、太極拳及書法。林寬文說,行氣打太極拳,以打太極拳的要領「虛靈頂勁、腰胯帶動、浩然氣能行乎手」與及「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還虛合道」,以此進入神靈境界來寫書法;八二高齡的他,完全看不出歲月在其身上留下痕跡,他也實踐活到老學到老,首開書法展,歡迎各界前往參觀,其以不生一念、以無我無人及清淨的心,寫出來的書法作品。展期即日起至七月十二日。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線上直播 港尾秀藝文成果

港尾國小今年的成果發表會沒有開放家長進場,改以視訊讓家長觀賞,學生仍表現得相當亮眼。(記者林相如攝) 學習成果發表會,原本是學生與父母最開心的時刻,學生展現才藝,父母掌聲鼓勵,歡樂互動,一起見證孩子的成長。但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國小的成果發表會也受到衝擊,麻豆區港尾國小為了延續成果發表會的傳統,改以「線上直播」方式,學生依舊在舞台盡情演出,父母則遠端透過手機或者電腦觀看,換個方式,同樣見證孩子的成長。  港尾國小為了提供學生展藝的舞台,培養上台的膽識與勇氣,每年都會舉辦學生藝文成果發表會,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採全程線上直播,讓家長同步觀賞。  校方表示,今年的成果發表會,從幼兒園到國小一至六年級,或以班級為單位,或採跨年級合作方式,藉以呈現社團練習成果,每位學生都有上台機會,內容則涵蓋音樂、戲劇、舞蹈、律動、英語發表等,都是學生平日學習成果的展現。  且發表會中不論是舞台劇或者音樂劇,更分別用國語、台語、英語、越南語和印尼語等,以多國語言的方式來呈現,尤其內容除了學校學習點滴外,還穿插日常生活與父母親互動的情形,藉以呈現學生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內容相當精采。  港尾國小校長李啟榮說,該校每年的成果發表會,原本都選定母親節舉行,讓學生展現才藝之餘,也作為獻給母親的禮物,更利用這樣的機會,表達對母親的感謝之意,雖然今年的成果發表會延後舉行,家長也無法參與,學生更無法當面向母親表達謝意,但透過視訊直播,仍引來不少家長觀看,看到孩子的表現也相當感動,更感謝學校排除萬難,以視訊的方式讓家長還是能看到孩子優異的表現。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龍崎農園 竹炭堆肥沃土 小五生荷鋤挖堆肥坑 依序放入果皮有機肥竹炭粒 填平澆水等待分解

龍崎區農會推廣部主任林森態(右)帶領學生以鋤頭、鏟子挖出堆肥坑。(記者林偉民攝) 位處偏遠的龍崎區龍崎國小推動教育農園,在龍崎區農會人員協助下,帶領五年級學生在校園角落,以農會生產的竹炭粒製造竹炭堆肥改良土壤,並指導學生澆水、觀察,從做中學,將來還可在農園中種植蔬果,體驗農民的辛苦。  龍崎國小全校只有四十二名學生,但全部是四健會員,為了在校園推動教育農園,校長徐至賢在校園一角闢出農園,帶領學生從改善土壤做起,在農會推廣部主任林森態等人帶領下,展開製作竹炭堆肥作業,希望將來種出健康的蔬果。  林森態等人先向參與的五年級學生說明土壤改良的方式及好處後,學生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展開土壤培力工作,先在地上挖出一個堆肥坑,再依續放入一早掃起的落葉、農會竹炭故事館前擺攤果農削下來的鳳梨皮、有機肥料、竹炭粒等,覆上泥土,再重複上述過程,逐漸將坑洞填平,最後再澆水,讓土壤分解這些物質,完成了堆肥初體驗。  看似簡單的動作,小學生在家沒有幫忙農務的經驗,拿起鋤頭、鏟子挖堆肥坑還是有點吃力,大家輪流上場,慢慢體驗鏟土的技巧,也了解改良土壤的重要性,期待將來在農園種出健康好吃的蔬果。  徐至賢表示,堆肥初體驗只是個開端,未來還需要再堆上幾層,然後每天澆水,以天然方式改良土壤,再帶學生種植蔬果,讓學生從無到有,學到自己改良土壤、自己種蔬果到最後採收,達到教育農園的目標。 (記者林偉民)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推廣數位教學 台糖舊電腦再生捐仁和

台糖公司將三十二台舊電腦整理再生後,捐贈給南市仁和國小。圖為該校數位教學課程上課情形。(記者羅玉如攝) 台糖公司年初將三十二台舊電腦整理再生後,捐贈給鄰近總管理處的南市仁和國小。台糖應邀前往,觀摩師生進行數位教學課程,副總顧孝柔表示,數位教學是時代趨勢,但並非所有學校都有足夠經費添購完善的電腦設備。台糖分享資源協助學校推廣數位教學課程,呼應落實循環經濟理念,盼社會各界共襄盛舉。  以往台糖超過使用年限的逾齡電腦,多在報廢後以廢棄物料處理,論重標售。不過這些電腦並非完全無法使用,稍加整修後仍可順暢運轉。基於循環經濟理念,近年來台糖不再依循過去的作業模式,而是將電腦系統整修後,以資源分享方式讓設備循環再生。  去年台糖資訊部門再度盤點出可運作的逾齡電腦,經修復並將其作業系統回復初始狀態後,主動與鄰近學校及公益團體聯繫。獲悉仁和國小有推廣數位教學的需求,年初新學期開始即捐贈二十七台桌上型電腦、五台筆記型電腦、二十二台螢幕、一台物料架。近三年台糖已陸續捐贈逾六十台再生電腦及周邊設備給多所鄰近學校。 (記者羅玉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進學國小舞蹈班 訪苓和展演

進學國小舞蹈班學生到外校進行舞蹈展演。(記者施春瑛攝) 進學國小舞蹈班學生日前到將軍區苓和國小進行校際交流,透過「藝術到校」的方式,到外校進行舞蹈展演,增加藝術欣賞與交流的機會。一行人還參訪棉被工廠,認識台南在地的傳統產業文化。  這次進學舞蹈班與苓和國小交流,特別準備了〈棋逢對手〉、〈「頑」具總動員〉、〈Dream a dream〉和〈苗山小妹〉四首舞碼,包含現代舞、芭蕾舞與民族舞蹈形式,受到苓和國小師生熱烈歡迎,並對進學舞蹈班學生精湛的演出表示讚賞。表演後更由進學小小舞蹈家指導苓和國小學生體驗各種舞蹈動作,透過學生間的互動與交流,將舞蹈藝術自然融入,讓大家寓教於樂。  苓和校長周國民與進學校長周生民親自帶著舞蹈班學生參訪棉被窟故事館、冠和傳統手工棉被廠,了解手工棉被的製作過程,並邀請大豐製棉廠指導學生背包DIY彩繪;下午則由隆美窗簾董事長也是進學校友會理事長郭麒麟,進行窗簾製作的參訪,讓學童認識窗簾的製作流程。  進學國小表示,由於疫情的關係,先前跨縣市戶外教育取消,學生們心情上難免失落,透過這次的交流,學生不但可以展現才藝,也可以認識台南在地傳統產業文化。學生們皆開心地表示,這次的校外展演活動非常有趣,還學到很多新知。  學生陳姿璇說,參觀棉被工廠後才知道一件被子要透過開棉、鋪棉、彈棉和壓棉等過程才能製作完成,製作手工棉被實在很辛苦。學生周秀芬則說,苓和國小的小小解說員將棉花與棉被知識,以生動活潑又清晰的方式解說,讓她一聽就懂,令她很佩服。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產學合作 崑大環工系就業率96%

崑大環工系執行勞動部計畫,開設產學合作課程,歷年來學程學生就業率逾九成六,畢業後立刻成為即戰力人才。(記者汪惠松攝) 一0九學年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補助大專校院辦理就業學程計畫公告審查結果,崑山科大環工系連續十五年獲得補助,開設三百六十六個小時產學合作課程,內容包含實務專精及職場體驗等,歷年來學程學生就業率逾九成六,畢業後立刻成為即戰力人才。  崑大環工系教授周信賢自九十三學年度起,以廢水處理實務、專責人員等學程,相繼申請勞動部就業學程計畫,規劃以就業、實務學習及廢水處理專責人員證照訓練為導向,安排「專精」、「職場體驗」及「共通核心職能」等課程項目,落實理論與實務結合,提升準畢業生廢水處理操作實務技能,並輔導學員考取廢水處理專責人員相關證照,增加就業競爭力。  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過去幾年就業學程執行成果豐碩,計畫主持人周信賢曾榮獲優良學程及優良主持人獎,輔導學生考取勞動部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職類乙級技術士,累計超過兩百五十張,環保署甲級廢水處理專責人員三十餘位,學程學生就業率達九成六以上,並有多人留任於合作之事業單位,亦有學員已擔任汙水處理廠主管職務,也有學程學員考取今年度經濟部工業局所屬工業區汙水處理廠操作維護公職人員考試。  此外,因與永康工業區合作之關係,衍生了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計畫-「永康工業區綠色需求和永續發展」,協助解決永康工業區空氣汙染、節水、節電等問題,共同肩負起大學社會責任的重擔,而就業學程帶來給環工系學生極大的效益,讓學生就學即就業,是企業的最愛人才。  周信賢表示,一0九學年度學程在專精課程規劃上安排有「產業水汙染防治」、「廢水處理專業證照輔導」、「廢水處理廠操作實務」及「廢水處理廠機電設備」等四門課程,引進十一位業界專業師資及產業職場體驗,能帶給學生與時俱進知識與技能。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董至成送氣球蛋糕 胡瓜生日驚喜變驚嚇

《綜藝大集合》為胡瓜慶生,請來董至成當超級神秘嘉賓,特地帶來驚喜氣球蛋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大集合》為胡瓜慶生,請來董至成當超級神秘嘉賓,特地帶來驚喜氣球蛋糕,當壽星一刀切下,刮鬍泡跟上面的咖啡粉爆裂紛飛,嚇得群星四散。  被封為「假摔王」的小董,玩遊戲「關關都不能過」,但曾經是「一炮三響」的霸主,為了歡迎董至成,也讓他難得在節目上展現帥氣英姿,製作單位特安排小董與藝人許得瑋PK,兩人左右手以及雙腿各夾一顆氣球,在哨音吹響時同時夾破就是贏家,果然小董不失霸主本色,立馬PK掉許得瑋,讓現場所有人瘋喊歡呼崇拜聲,胡瓜也笑說:「難得看到董至成囂張一下,但怎麼連過關都不覺得帥氣還是很搞笑!」  小董也為感謝胡瓜的照顧以及支持,不忘為胡瓜的生日暖壽,帶來驚喜蛋糕,沒想到,居然是一顆超級大的氣球塗滿刮鬍泡蛋糕,一推出來,竟讓胡瓜「臉都綠了」。  由於深知蛋糕這一切下去,刮鬍泡跟上面的咖啡粉會爆裂,一唱完生日快樂歌,每個人都驚恐的要逃離現場,胡瓜也認命的收下這份禮物,一刀切下果然泡沫炸得滿天飛,讓大家哭笑不得說董至成的蛋糕禮物真的不知道是驚喜還是驚嚇!

Read More

章家瑄坦承耍心機釣到老公

章家瑄坦承靠耍心機,釣到老公實踐20年前諾言。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感情世界裡壞壞才會有人愛?藝人章家瑄坦承,曾被渣男騙得團團轉,但也靠耍心機,才釣到老公實踐20年前諾言。  章家瑄在衛視中文台《一袋女王》分享愛情經歷表示,曾經透過好友認識一名從新加坡來台灣進修的男生,當時用早餐加關心攻勢,讓她有了好感,有天章家瑄在臉書上發了抱怨文,對方知道後特地打電話來關心,她因為太累聊到睡著,沒想到睡了兩個小時,醒來發現對方電話都沒有掛,一句「妳需要我都會在」,再進一步擄獲芳心。  沒想到,交往快一年時,好友告知對方在進修班上,好像跟同學也會有曖昧,甚至已經在新加坡籌備婚禮。此話一出,連曾國城都說:「妳很明顯就是他在台灣的備胎」,也覺得對方真的是個壞男人。  不過,雖然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但女人不耍點壞,男人也不愛。章家瑄也說她跟老公是高中三年同班同學,兩人雖沒有交往,但章家瑄當時有跟老公說:「我們40歲時,如果都還是單身,那就在一起」。  高中畢業後,兩人整整失聯20年,到了40歲那年,在同一檔戲工作才又相遇,但章家瑄感覺不到以前的情誼。於是她決定耍一點心機,請同劇組的男演員幫忙演戲,又是買咖啡、又是噓寒問暖、又是溫馨接送,就為了看老公的反應。  就在章家瑄已不爽老公都沒有反應時,老公問她,跟那個男演員倒底如何?章家瑄還故意賭氣問「管這麼多幹嘛」,這時老公突然說了句:「不是說40歲要當我老婆」,話中明顯吃醋,之後也開始主動幫章家瑄買咖啡,看她累的時候還會幫忙按摩,也會開車接送她回家,最關鍵的是老公因為廚藝很好,有次還主動要求要去她家煮飯給她吃,一連煮了3天,最後一天老公喝了一點酒後,終於開口說很想照顧她,還問說:「我們20年前的諾言還算嗎?」最後順利結成良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