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20年 周杰倫發行黑膠圓夢

周杰倫在出道屆滿20年之際,將推出集結14張專輯的黑膠唱片供歌迷珍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從實體專輯到音樂串流的20年,周杰倫的音樂有著青春、夢想、感動與愛情記憶,在出道屆滿20年之際,今年11月6日將推出集結14張專輯的黑膠唱片供歌迷珍藏,其中更預留第15張專輯空位,自6月30日起於各大唱片行及線上通路展開預購。  黑膠唱片的音質與魅力,一直令樂迷深深著迷,認為是最具臨場感的聆聽體驗,一直希望周杰倫的專輯也能夠出版黑膠唱片的願望,如今這個願望就要在周杰倫出道屆滿20年之際實現了。  周杰倫說:「這是我第一次推出黑膠唱片,今年的11月6日是我第一張專輯推出剛剛好滿20年,公司一口氣把過去14張專輯都製作成了黑膠唱片,我想這對我及對歌迷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我自已其實也很期待!」  喜歡收藏老東西的方文山,也收藏黑膠唱盤機及一些老唱片黑膠,對於周杰倫即將推出20年黑膠大碟,直呼「杰倫的音樂本身就是一個指標、一個經典,所以夠資格列入聽覺美學的範疇內,就好像『時空膠囊』,把聽覺記憶鎖在黑膠唱片裡面,值得收藏。」 周杰倫20年經典專輯變身黑膠唱片 黑膠迷認為把黑膠唱片放在唱盤上,再擺上唱針,一連串的動作很有聽音樂的「儀式感」,方文山說:「杰倫的音樂陪很多人成長,旋律裡有很多人的青春和成長的記憶,把他的音樂用黑膠的型式去保存,在聽覺美學基礎上重溫記憶的儀式感就很強。」  周杰倫20年經典專輯黑膠唱片在包裝上也是煞費苦心,手提箱造型的「Jay Chou 20蒐藏箱」,為了能夠乘載28張黑膠的重量,特別使用強韌耐衝擊的PC及鋁合金原件來製作黑膠蒐藏箱,減低外包裝的重量之外,更有保護黑膠唱片的功能。  此外,周杰倫剛推出最新單曲「Mojito」,官方YouTube上線7天即突破1000萬點閱次數,新專輯也呼之欲出,因此,全套黑膠大碟珍藏套裝裡預留的第15張專輯的空位,不僅預告了新專輯即將誕生,也預告了新專輯除了發行CD之外,更將推出黑膠唱片,供喜愛黑膠的樂迷朋友收藏。

Read More

何潤東執導新作 讚台中好好拍

金鐘導演何潤東最新力作《誰在你身邊》,女主角由徐若瑄、張鈞甯擔任。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金鐘導演何潤東最新力作《誰在你身邊》在台中取景拍攝。電影取景霧峰光復新村、南屯文心森林公園、大甲松柏港北堤沙灘等知名地標,何潤東大讚「台中好好拍」。  台中市新聞局副局長陳佳君說,台中有景、有補助、有資源,更有濃濃的人情味。《誰在你身邊》劇組於大甲區松柏港北堤沙灘拍攝徐若瑄殺青戲,陳佳君率領台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執行長林盈志等人探班,為劇組加油打氣。  何潤東在松柏港北堤沙灘拍攝,當地居民主動協助維護片場秩序,拍片過程格外順利。  新聞局表示,電視影集《誰在你身邊》由金鐘導演執導,男主角由金鐘視帝莊凱勛,及曾入圍電視金鐘獎最佳男配角陳恩峰擔綱;女主角由徐若瑄、張鈞甯兩位女神級演員擔任,徐若瑄首度身兼製作人,她表示,身為台中人到老家拍戲有種安心感,壓力頓時降低不少。  《誰在你身邊》劇組自三月在台中拍攝,取景地包括霧峰區光復新村、南屯區文心森林公園、大甲分局、大甲區松柏港北堤沙灘等知名景點,因劇情需要,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的辦公室也作為電影場景。劇中呈現人性多面向,帶領觀眾進入有別傳統戲劇的感受。

Read More

防疫期心繫歌迷 蔡琴療癒開唱

疫情期間,歌手蔡琴(左)心繫歌迷,一收到音樂節目的邀請馬上就答應。右為節目主持人馬世芳。 (公視提供,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久違螢光幕,蔡琴日前現身公視《音樂萬萬歲4》,以演唱會規格開唱暖疫情,電視首唱心頭好歌單「一生都給你」,道盡「不要把我當大牌看,大牌是觀眾」心境。  天后蔡琴出道40年,唱過無數好歌,也透過歌聲療癒了四代人。《音樂萬萬歲4》主持人馬世芳介紹蔡琴出場時,說她不需要天后或女神的封號,只要講出她的名字大家都會心頭一暖。蔡琴卻俏皮制止,「馬世芳把我講得太清高了,我非常喜歡,我也需要被稱讚。」  疫情期間,蔡琴心繫歌迷,想為大家做點什麼,「我覺得最棒的還是用我的歌聲。」而她也大讚《音樂萬萬歲4》是精緻做音樂的節目,「我一收到邀請,二話不說,馬上就答應了。」也請製作單位不要有壓力,「不要把我當大牌看,大牌是觀眾,如果你們認為我是大牌,疫情期間就應該要多出現,給大家安定,安慰的感覺。」  蔡琴長期擔任自己演唱會的製作人,這次在節目中帶來自己長期合作的團隊以演唱會規格,親自規劃了四首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外面的世界」、「你的眼神」以及「一生都給你」,蔡琴說:「我不要你一打開電視機,就覺得會猜到」是這次的選歌標準。  其實,蔡琴的「一生都給你」竟然從來沒有在台灣電視上唱過。而這首歌也像是她歌唱生涯多年的心情縮影,她透露,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我把生命深埋在你的懷裡,落下了滾燙的淚,一滴一滴,是我是你。」就像是她與長期支持她的樂迷之間的關係一樣,每次想到都讓她滿心感激。  公視《音樂萬萬歲4》節目將在6月28日星期天晚間9點播出。

Read More

愛情長跑13年 許書豪宣布脫單

黃金單身漢許書豪24日和相戀13年女友Amy公證結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黃金單身漢許書豪24日和相戀13年女友Amy公證結婚,宣布脫單,原7月沖繩婚禮暫緩,將趁端午衝花東來個小蜜月。  曾獲金曲獎最佳男歌手提名的許書豪(Haor)24日與愛情長跑13年的未婚妻Amy,手牽手赴南港區戶政事務所,由上行娛樂老闆陳威全擔任證婚人,完成終身大事。  新郎倌許書豪喜氣洋洋說:「愛情馬拉松會繼續跑下去,我倆個性都外放、像小孩子,愛往戶外跑,下幾個13年,我們都會攜手並肩,走一輩子!」  許書豪去年6月於夏威夷的遊船上,當女方親友的面求婚,讓Amy噴淚say yes迄今1年,被問是否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後婚期,許書豪說:「其實,該算是提前!」因為原本是7月要到沖繩來個海島婚禮,但看來無法成行,很怕疫情有第2、3波,乾脆提前公證,等到疫情安穩下來了,再來計畫婚禮。」  完成終身大事的小倆口也透露,在4天端午連假前領證,剛好計畫來個公路之旅(Road Trip),將驅車至美麗的東海岸,來個蜜月小旅行!

Read More

果陀《我的大老婆》 疫後台南首演

防疫解封,藝文活動大躍動,果陀劇場推出兩性舞台喜劇《我的大老婆》,演出陣容卡司堅強。(果陀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疫情解封,藝文活動大甦醒!果陀劇場推出兩性舞台喜劇《我的大老婆》,先前規劃的場次延期,七月四、五日於台南文化中心的演出,則成為該齣戲劇在疫情解封後首演。演出陣容堅強,也是金鐘影后許瑋甯出道以來,首度公演的舞台劇。  《我的大老婆》由導演梁志民執導,金鐘帝后曾國城、許瑋甯、王琄和姚坤君、范乙霏主演,戲中探討兩性關係與女性自我追尋。許瑋甯在學時曾參與校園大小公演,出道後,改接觸電視劇、電影,如今重新回歸舞台劇,對她而言,猶如找回初心的感動。  曾國城在該劇中,分飾三角,跳脫以往暖男身分,演出負心漢角色,面對三種完全不同個性的「大老婆」,直喊辛苦,也強調現實社會中,絕對不敢!該劇先前曾由李立群、黃韻玲、姚黛瑋等人詮釋,如今重製經典,所有人都戰戰兢兢,李立群還特地前來加油打氣,讓曾國城矢言不負使命完成「負心漢」任務!而范乙霏也將扮演「地表最強小三」角色,一人分飾三角。  梁志民指出,近來社會瀰漫兩性、婚姻話題熱潮,舞台如真實世界縮影,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希望帶給觀眾多樣思考可能、選擇和處理方式。而除鍍金演出陣容,流暢的舞台設計和演員角色變換,更是此戲看頭。果陀表示,《我的大老婆》對白和台詞直接又犀利,醜聞揭發相當露骨,強調全劇「讓男人看懂女人心、讓女人讀懂男人腦」,購票請上兩廳院系統。

Read More

手塚治虫佛世界 宗博館展出

永和世界宗教博館廿五日起「遇見神佛9號—祈福漫畫特展」,其中日本首度來台的大型〈ReReRe千手觀音〉立體模型,相當吸睛。(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世界宗教博物館,將於明天(廿五日)起至十月十八日推出「遇見神佛9號—祈福漫畫特展」古往今來篇,由一0一名台、日漫畫家聯合展出一一七件作品;包括一件大型的〈ReReRe千手觀音〉立體模型首度海運來台展出,機會難得,精彩可期。  永和世界宗教博館廿五日起「遇見神佛9號—祈福漫畫特展」,其中台灣新生代漫畫家左萱展出《神之鄉》作品。 (世界宗教博物館提供) 這項特展為世界宗教博物館與日本「漫畫家筆下的佛世界展執行委員會」及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合作,網羅日本六十四名漫畫家八十件作品,台灣卅七名漫畫家卅七件作品,包括手塚治虫、赤塚不二夫、水木茂、浦澤直樹等知名日本漫畫家的佛像作品,不只弘揚佛教教義,也盼能消除疾病,心靈平安。  策展人王彬全表示,特展分「漫畫家筆下的佛世界」與「祈願.台灣」兩大展區,前者與日本「漫畫家筆下的佛世界展執行委員會」合作,由日本六十四名漫畫家與插畫家,展出八十幅作品;這是源自援助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重建而發起的援助漫畫巡迴展,這次應宗博館邀請來台。  其中赤塚不二夫首度來台展出的〈ReReRe千手觀音〉漫畫作品,以「我們一起來打掃吧!」為核心,將ReReRe大叔與千手觀音巧妙結合,蓮花座上的觀音手持多樣清潔用品,在全球遭遇COVID-19疫情危機之際,不只提醒防疫期間衛生的重要性,也為消弭地球上的天災人禍疫病祈福、洗滌心靈。  宗博館表示,「祈願.台灣」展區與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合作,由卅七名漫畫家、插畫家展出卅七幅作品;展覽也提供漫畫家與觀眾對話的空間,感受並思考神佛形象與時代性的關係。

Read More

<中華副刊>屈原何以自處

 王鼎鈞  又到端節,又憶屈原。屈原的故事家喻戶曉,他是投水自殺的,可是他不該自殺。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最後自殺,因為國王「開除」了他。他之所以被開除,因為國王犯錯,不聽他勸告,他急了,說話不知道拿捏輕重。國王之所以不聽他的話,因為國王相信他的政敵,那人叫靳尚。歷來忠臣有一個毛病,為了打擊政敵,去打擊國王。「國王是犯錯的動物」,這是人性,「匹夫不可面斥其過」,這也是人性,焉可只知其一,把自己推上絕路?屈原本來不必自殺。  忠臣大都想不通,他忠誠為國,怎麼還有人反對,那人明明害了國家,怎麼還能得到國王的信任。他不知道,或者不願意知道,國王不能讓任何人有絕對的權力,他一面把權力給你,一面要安排另一個人來分權奪權,使你不能為所欲為。你屈原不需要政敵,國王需要靳尚來做你的政敵,靳尚是你的政敵,你也是靳尚的政敵,在國王眼裡,你們兩個並沒有什麼賢愚之分。國王這一套,古人叫帝王術,今人叫遊戲規則,屈原應該接受規則,大家一同遊戲,眼底只見廣場,怎麼會是絕路?他本來用不著自殺。  人生在世,禍福成敗要看他遇上甚麼樣的人。每個人有他的個性,有他的人格,你自殺也不能使他變成另外一個人。俗話說大丈夫有三聲無奈,妻不賢,子不肖,麻將不上張。  可能需要解釋一下,麻將是中國的牌戲,你盲目拿十三張牌,然後隨機摸牌吃牌碰牌,把雜亂無章的十三張牌組成某種格式,不上張,就是你得不到你需要的牌。到了屈原,這三句話可以改成君不賢,臣不忠,麻將不上張。西方人打梭哈,好牌不來,他可以把手中的爛牌往桌子上一丟,這一局我退出。打麻將不同,旡論如何你得一直打下去,竭盡所能組織你的牌,不計成敗,這是中國人的哲學。這才說,屈原不該自殺。  秦滅楚國是屈原的大恨,但是在文學史上,屈原統一了六國。他創造了一種叫做「騷」的體裁,繼詩經之後居中國文學的主流,騷影晌漢朝的賦,賦又影響了六朝的駢文,駢文又影響了唐朝的律詩,唐律又影響了宋詞,直到梁啟超,胡適之,余光中,余秋雨,筆下猶可見騷賦的加持。這才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相較之下,楚國一世的政權算不得甚麼。屈原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死後五十五年楚國滅亡,楚國的殘山剩水還有足夠的時間讓他吞吐開闔,文學史為他再添幾頁,那又是何等光景!「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他居然就這樣自殺了!  程奇逢  屈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的詩人,第一個以個體形象出現在歷史上的詩人,一個獨唱的靈魂。  「風騷」,「風」是「國風」,「騷」是「離騷」。屈原自己佔了一半,一個幾百年的詩人群體佔了另一半。  楚辭是中國文學史上僅有的幾座高峰之一,而且是屈原自己一人獨撐的。楚辭語言之美,攝人心魄,影響了兩千多年來的中國文人。英國人在評論莎士比亞時說,他創造了許多英語辭語,使得英文大大地豐富了。屈原也創造出許多色澤艷麗,情思馥郁的辭語,大大地豐富了漢語,「衣被詞人,非一代也」。我們想到年歲更迭,「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感到人生苦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詩人似乎需要有不同於常人之稟賦,詩人命題用詞造句用的都是神來之筆,並不是得力於技巧,而是憑藉天賦。屈原在他的詩中使用神話的思維,他喜愛夢幻神遊,喜愛人神交會,筆下的東皇太、雲中君、湘夫人、東君、山鬼如此引人著迷。他把日月風雲天神鬼怪都召喚入詩篇中,辭彩絢爛,意象飛騰。他那個時代,黃河流域已進入「宗法社會」,而楚地仍有「巫風」,不為禮法所拘,思維活躍,與自然更貼近。  屈原的詩中也經常用隱喻的手法表現他對於死亡的理解與闡釋。「佩繽紛以繚轉兮,遂萎絕而離異」,「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死亡本是一種哲學命題,由於屈原的神話思維,由於他滿懷情感地上天下地探索追問,使得屈原有了一種獨特的領悟。《離騷》中上扣天閽,令羲和彌結,令鳳鳥飛騰,使望舒先驅,使飛廉奔屬。詩人在這境界壯闊,氣勢恢宏的神遊中,實現了對死亡的超越。  現實生活中,屈原忠而被謗,見疏遭貶,流放江北,繼而放逐江南達16年。傳統的說法,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他悲痛絕望,自沉汨羅江。那時離楚國滅亡還有55年。  毋寧說,是由於屈原浪漫的神話思維及獨特的生死觀,他自主地選擇了一個時刻作為此生的終點,而進入另一個他相信的浪漫境界。他當然可以等,但他沒有。那裡有他喜愛的香茅蘭草、杜若蕙芷、紛紛總總、斑斑陸離。  楚地先民,繼而華夏後裔,便也以浪漫的方式紀念他們浪漫的詩人,他們記得香草美人,記得春蘭秋菊,記得他的正直,記得他的求索。於是他們在有江河的地方划龍舟,在有村落的地方包粽子。在當時,楚國人民把對神的祭祀轉為對一個他們崇拜的人的祭祀,似乎沒有太大的困難,他們一經決定祭祀,就信守不渝。在一個又一個五月來臨時,他們從未忘記過。這不,又到端節,又憶屈原。

Read More

<中華副刊>「粽」於等到妳

 ■張貴春 去年匆匆一別 萬分思念 妳那獨特的體香味 讓我日思夜念 今年的妳更加熟成美麗 蛋黃的香與Q軟的肥肉 使妳更加圓潤而飽滿 為妳 寬衣解帶不後悔 今夜我的腸道只為妳停留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月桃美麗風采

 文/攝影 潘憲榮  初夏,偕內人登新店和美山,在山徑旁邂逅幾株盛開的月桃,成串白色花朵如小鈴鐺在風中搖曳,飄送著淡淡花香,讓人不禁要多看幾眼。月桃是大家相當熟悉的植物,不論在山間、田野或公園,經常都能發現它的身影,駐足觀賞,饒富逸趣。  月桃連結童年的記憶。看到月桃,總會想起小時候,每逢端午節,母親包粽子的畫面。「包粽子囉!」家人一起分工合作,先洗淨月桃葉,水煮約二十分鐘,晾乾後就可用來包粽子。母親包粽子的手藝十分精巧,雖然月桃葉梗較粗硬,但母親都能包出有稜有角的粽子;用月桃葉來包粽子,淡淡葉香十分誘人,尤其是下鍋水滾時,滿室生香,令人垂涎。「好了沒有?」大家守著大鍋子,期待品嚐可口美味的月桃粽。  歲月流轉,包月桃粽和母親的身影依稀緊密連結,時隔三、四十年,雖然母親已辭世,但這種幸福的滋味依然在記憶裡飄香。有一回旅遊台南,看到一位阿嬤在賣月桃粽,趕緊買了兩個,品嚐那份迴盪在腦海中的美味,心中滉漾著難以言喻的小確幸。  看到日光浴中的月桃莖,讓人格外親切。旅遊屏東霧台。有一家石板屋外的庭院曬滿月桃莖。「我家阿嬤已九十幾歲,從年輕編製月桃包到現在,越編越有興趣……」「真是漂亮!」仔細端詳,每一個包包的編工都非常精緻,由於月桃莖頗為強韌,是編製涼蓆與包包非常好的素材,內人挑買了幾個。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品項是阿嬤自己收藏用,非賣品,只供觀賞,不販售。這種逐漸消逝的手工藝品,真是難得一見,月桃製品散發著古樸的鄉土風味,絕非奢華的時尚物品所能比擬。  功能決定存在的價值。隨著科技的進步,月桃的效用廣泛被開發,旅遊嘉義,特別去造訪「月桃故事館」,探看植物觀光工廠之美。「嗨,你好!」入口處月桃仙子、月桃勇士公仔,熱情迎接眾人到來。「請用茶!」入口處提供月桃茶,啜嚐一口,淡淡芬芳融合著鄉野風味。「好精美的繪圖!」入口大廳,繪製有月桃生態圖,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勾勒出月桃從幼苗、含苞、結果……等過程,月桃的用途真廣泛,幾乎整株都有價值,除了葉子可包粽子,莖可作為編織素材外,花朵亦能萃取香料……;館內洋溢淡淡芳香,讓人彷彿遊賞在田野間。  植物的世界充滿奧祕,看著一株株生意盎然的月桃,彷彿訴說著:「生命的可貴在創造被利用的價值……」。月桃,值得人類珍惜的好朋友!

Read More

無主之子首映 漁工F4苦學越南話

細膩刻劃外籍移工在台處境的戲劇「無主之子」23日舉辦首映會,主要演員群皆出席宣傳。 (民視提供)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民視金鐘系列電視電影「無主之子」23日下午舉行首映會,受邀出席的嘉義縣長翁章梁指出,「無」片幾乎都在嘉義縣拍攝,縣府也編預算大力贊助協助,就是要宣示嘉義是最熱情、最友善、最有人情味的地方。  將角逐今年金鐘大獎的「無主之子」,忠實呈現移工在台灣的現實處境,描述越南移工和台灣女子生下的孩子,因無法取得身分證,淪為更底層的黑工;劇中人物設定,幾乎都是真實個案改編,詮釋越南移工的演員,學習越南話、讀越文、大量說越南語、仿越南口音講中文,「漁工F4」黃鐙輝、孫 綻、余思達及方大緯做足功課,寫實演活移工角色,令人激賞。  演活台灣堅毅女性的李又汝,坦言拿到劇本的時候,會對劇中的「王小蘭」生氣,覺得小蘭怎麼可以這樣子丟下孩子,但真的開拍親身體驗才發現,「小蘭真的太慘了,非常多的身不由己」,很多時候導演都等她哭完讓情緒收一點,才繼續拍攝。  翁章梁表示,過去縣府僅提供行政協助,今年特別編列影視協拍補助預算,除「無主之子」,今年還有其它三、四個劇組向縣府申請影視協拍,縣府將從中挑選合適的題材或劇本給予補助,希望吸引更多影視業者以嘉義縣為劇情場景,業者不但能降低拍攝成本,嘉義縣也能藉由影視的專業宣傳,強化城市行銷,創造嘉義縣與影視業者雙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