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之畫北影首映 最初想邀黃信堯參演

電影「惡之畫」26日晚間在2020台北電影節舉辦世界首映,導演陳永錤(左3)率主要演員黃河(左起)、東明相、林志謙(右起)王真琳、劉品言出席。(台北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電影「惡之畫」今晚於台北電影節首映,導演陳永錤與監製林仕肯率演員東明相、黃河、劉品言、林志謙和王真琳接受媒體聯訪,分享拍攝花絮,並說最初想邀請導演黃信堯參與演出。  「惡之畫」為導演陳永錤首部劇情長片,探討無差別殺人犯、MeToo、監獄、藝術炒作等議題,聚焦藝術與人性,男主角東明相飾演不得志的藝術家,進入監獄教導受刑人畫畫卻發現黃河飾演的殺人犯有驚人的天分,但一切卻在一場「受刑人畫展」後變調。  陳永錤指出,一開始就選擇黃河演出,但東明相的角色一開始其實是希望邀請「大佛普拉斯」導演黃信堯,「因為我需要是個藝術家,而且他上相又有趣」,且見面對談後,黃信堯也說有興趣,但最後因拍攝檔期無法配合只能婉拒。  陳永錤也分享,「當初有聽雅喆導演說過,東明相很好拍,加上他也會畫畫,那也是個加分」,於是訂下東明相的角色,並將「聽力受損」元素加進劇情,因為「那就像是個標籤,更符合我想說的標籤或是偏見」。  由於東明相與黃河都有繪畫背景,陳永錤表示,兩人演戲起來更真實,「真的會畫畫的筆觸不一樣」,但考慮到東明相與黃河的畫風跟電影不同,因此找來3名畫家創作,不過印在海報上及電影片頭的「惡之畫」3字則為黃河的真實創作。  此外,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獎項」今年有12部來自國內、外作品將角逐「最佳影片」、「評審團特別獎」,另還有「觀眾票選獎」及再次與「台灣影評人協會」合作的「台灣影評人協會推薦獎」,得獎名單預計30日公布。

Read More

名畫變身桌遊 郭雪湖手稿展出

張倚奇和她的桌遊作品《南街殷賑》。(取自張倚奇IG)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繪畫作品也能成為桌遊遊戲?南美館目前正展出「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其代表作《南街殷賑》,化身為桌上遊戲,讓桌遊成為傳遞文化的新媒介,這樣的創意,讓桌遊設計師張倚奇獲得美國權威商業雜誌《富比士》亞洲卅歲以下傑出青年肯定,也帶動民眾認識這位一代繪畫大師。  桌遊近年來興起,被定位為玩具或教具,然桌遊設計師張倚奇則將台灣經典藝術融入其中,成為傳遞文化媒介。張倚奇的父母是桌遊代理商,她從小就是玩桌遊長大,從國外設計學院學成歸國後創業,以桌遊作品《咕啾咕啾》進軍美國最大連鎖書店,世界其他各國也都買得到其作品。 郭雪湖的作品成為桌遊作品,讓民眾可以透過遊戲,認識藝術作品。(記者林雪娟攝) 在文化部分,她和郭雪湖基金會合作出版《南街殷賑》桌遊,這幅膠彩作品是郭雪湖的知名大作之一,畫中許多招牌仍在,店家至今也尚在迪化街營業,經由田野調查,她拼湊出當時人們買賣貿易方式及商品類型,玩家可以透過不同牌卡,進一步認識大稻埕,藉由桌遊,不僅可神遊大稻埕,也能讓人一窺郭雪湖為何依戀大稻埕的原因。  為期三個月的大展,即將於七月五日落幕。南美館表示,展覽展出郭雪湖的手稿、繪畫原作、文獻資料,此次更嘗試以多元展示手法,透過和動畫團隊合作結合數位科技的VR、AR作品,讓所有人得以探索郭雪湖的繪畫世界。

Read More

<中華副刊>十一份

2020年四月所拍活魚街 四十年前活魚街文/攝影 邱傑  山城九份名氣響叮噹,往南而行桃園龍潭境內的十一份比她還多了兩份,平常卻大都靜悄悄而無法和終年人潮如水的九份相提並論。  其實十一份有十一份的美,是一種和九份大不相同的出塵離世之美。十一份可眺遠山連綿,親週邊茶園環抱,核心處是寬闊的大草坪,春來流蘇盛開如雪,堪稱桃園「巷仔內」家庭旅遊第一秘境。「到十一份吃活魚吧!」也曾經是多少饕客不辭路遠的一種饗往。  熟門熟路的內行人及在地鄉親們對她才會直呼十一份,外地人則大多稱呼為「龍潭石管局」,由來是早年台灣興建石門水庫在這裡為工程人員興建宿舍,後來設立石門水庫管理局,又因附近的中山科學院引進大量外籍顧問,又在這裡建造許多外籍人士宿舍,兩種宿舍都是雅緻的花園平房,前者格局較小,有如中上官階居住的國軍眷舍,後者建成美式住宅,庭院相對寬闊,外觀有如美式社區因而又被暱稱美國村。兩座宿舍群的共同園區被經營得花木扶疏,綠地極其寬闊。這些年來外籍人士皆已撤離,石門水庫落成許久而石管局也已經改成經濟部水資源局,這個地方卻依然維持著一種出俗的清幽,而園區最膾炙各方的活魚街則似乎已經盛況不再。  日前一個傍晚時分我和家人路過十一份,想起四十年前常由朋友、同事召引前來活魚街大啖活魚八吃、活魚十吃的往事,忽然好奇心起,當年那些經年座無虛席的店家如今可好?憑著記憶,決定前往當年最常光顧的一家活魚店,好奇的是GPS居然還真的把我們帶到了店子門前。一下車更簡直要驚呆了:四十年歲月流逝,這家老店不但還在,而且和當年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這或許牽涉到建築物產權或建築法令規範,導致一小排街屋沒有改建增建,卻教我們有如闖入時光隧道重回數十年前的場景。  所謂活魚八吃十吃,展現的是師傅的廚藝本事。客人進了店先在廚房裡的魚池選魚,魚種大致有草魚、大頭鰱、烏鰡等,每尾至少都是六台斤以上的魚,說是六斤以上的魚才肥美鮮甜,選好魚秤出重量收取基本價,再按每一種吃法另加料理費,同一條魚若只做成一道料理便只收一筆料理費用,做成六種八種則收六到八種料理費,十分公道。  一般常見的料理方式是清蒸、豆瓣、糖醋、油炸等,魚頭則大多做為砂鍋魚頭。有些大廚師還真有辦法把一條魚做成十道以上,道道口味不同,令人歎為觀止。  我們在店裡享用的是七斤草魚的六種吃法,另外還叫了幾道小菜,吃得齒頰生津,吃不完還打包,成了第二天的午餐,價美物廉物超所值太多。只惜店家外觀看來老舊簡陋,只適合我這種懷古客,進了店裡,字畫、陳設、桌椅幾乎與四十年前一個樣,這樣的古舊,除了老客人真難以想像還能有什麼對一般觀光客的吸引力。而教我們驚奇的,店裡依然客人滿座,顯示老主顧還真是不少。  我拍了寥寥只剩幾家活魚店的小街區,回家翻箱倒櫃好不容易找到一張當年的照片,不能確定是多少年前所拍,四十年肯定跑不掉,兩相比對,果真時光凍凝,相差無幾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黑森林幸福華爾滋〉原來我離0號那麼近

世紀病毒當前,溪水潺潺如常,卻倍覺幸福而珍惜。文/攝影 李燕瓊  終於體悟了中醫朋友說的:養生只是學修「放鬆」而己。  2020年一開春,「0號」成了熱搜關鍵字之一。  肺炎病毒橫掃全球,歐洲也淪陷,德國的確診數字居高不下,為何死亡率不高?諸多專家研究原因之一是:早期確診治療,同時也阻止了病毒的傳播。  德國1月底確診了第一例(「0號」是從中國出差到德國的湖北籍女子),但在接到WHO通報「中國出現神秘肺炎」一星期之後的1月6日,就成立了永久性監測委員會。  回想1月9日我急診的點點滴滴,合理懷疑我是被視為「準0號」病患檢診的。  我應該在去年十月左右就有輕微流感,有一搭沒一搭地小咳,依往例的「天然療法」喝蒸洋蔥汁,這處方對我有效。因為感覺不太嚴重,也沒特別不舒服,也就拖著。  當天早上醒來,咳出一點血絲痰(醫生研判可能咳太過用力),同時暈眩到想起身卻天旋地轉,但喝了熱牛奶後就恢復正常,所以,我確定是因為「餓壞了」引發的。  家醫建議我們去隔壁市Freiburg大學醫院急診,下午快四點到達急診室。主治醫生慎重問了三個問題:妳是中國人嗎?二年內的旅遊史和有去過中國嗎?二個月前有接觸過中國人嗎?之後我們就做了每半小時量一次體溫、長達六小時的檢測。  除了多次聽診,我被抽取了8針筒血(我已經超級貧血了),採了二次唾液檢樣,身上披披掛掛了十幾根檢測線,食指扣上心率檢測儀,最後照了X光片子。  實在等太久了,先生走出去晃二下,被很嚴肅地趕走說:這裡不是散步的地方(台灣絕對不會這樣趕人)。十點,醫生說我們可以離開了,查不出任何病症,也不需要用藥,但囑咐我們如果繼續咳再去看家醫。當下只有感動醫療團隊的縝密檢查。  走出醫院,街上冷清清,先生問我冷不冷,我說:太好了,女兒下星期就要來德國過年了。一整個下午,我只擔心:如果我萬一怎麼樣了,女兒和女婿來了如何過年?  再去看了家醫,服了百日咳罌粟花草本藥水,還是繼續咳,然後歐洲開始封城鎖國,再求助家醫,再一次精密的檢測結果,我的血液和肺部非常健康,建議我多用氣管蒸氣療法,以潤澤柔軟氣管,使更容易咳出淤痰,這提醒了我更該溫柔對待自己的身體的。  絕非心理作用,放下心防後,食慾大開,而且居然咳嗽減輕了一半。  最後家醫用胃酸過多(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緊張和壓力是主因)用藥,終於不咳了。  面對無形的天敵和不確定安全的大環境,不自覺地過於緊張和擔心了,很「隨遇而安」的我卻渾然不察這無形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正點滴侵蝕我的健康而不自知。  半年多的醫診經驗感想:對症下藥多麼重要(原來胃酸可以引發久咳),在未明病症前不用藥是對的(這是我在過程中頗有微詞家醫之處);更要「相信專業」和讓心安定,正視且適度紓解壓力,我著實上了寶貴的一課:聽身體的聲音,愛惜自己。

Read More

再會吧北投登場 凱道擠爆

綠光劇團25日晚間演出「再會吧 北投」端午凱道限定版,滅火器樂團主唱楊大正(中)擔綱演出。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綠光劇團歷經月初倉庫大火後,不到一個月時間,導演吳念真帶著劇團重新再出發,今晚在凱道演出「再會吧北投」端午限定版,吳念真化身為說書人,超過2000名觀眾到場。  綠光、紙風車劇團位於八里的工作室,6日慘遭無情大火吞噬,劇團近30年心血付之一炬,從服裝道具至音響器材無一倖免。  不過劇團沒花太多時間感傷,除了對觀眾承諾「人間條件六」8月如期演出,今晚在凱道舉辦的「端午謝平安,藝文大匯演」,綠光帶來「再會吧北投」音樂會端午限定版,也是劇團在大火後的首次演出。  包括總統蔡英文、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伉儷、文化部長李永得、衛福部長陳時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等都到場觀賞。 「端午謝平安 藝文大匯演」系列活動,唐美雲歌仔戲團25日晚間帶來「天官賜福慶端午」演出,團長唐美雲(中)率領團隊演出。(中央社) 現場排了1800張椅子全都坐滿,還有不少民眾席地而坐,在座椅區後方吹著微風看螢幕欣賞,沒能到場的觀眾,也能透過直播平台觀看。  今晚「端午謝平安,藝文大匯演」由唐美雲歌仔戲團「天官賜福慶端午」開場,主辦單位表示,這段「扮仙」演出為傳統戲曲中相當重要的開場戲,透過福祿壽三仙帶來祝福,尤其上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藉由這段演出為大家祈求平安。演出尾聲,演員們也走入觀眾席發糖果,分享喜氣。  接續「再會吧北投」端午限定版,開場隨著音樂人陳明章自彈自唱的樂音,走進戰後50年代北投的繁盛興衰。由於演出道具都被燒毀,背景多半以投影方式呈現,所幸演員的戲服都放在劇團,今晚限定版著重在歌舞演出。  吳念真化身為說書人「吳樂天」,以台語旁白配音方式,用音樂與戲劇道出台灣人在苦難歷史生活中,人們渴望愛情、渴望溫暖依靠以及內心的真正願望,只要不放棄希望,未來不論如何改變,都能走向幸福。

Read More

米其林主廚返台傳承 江振誠故事躍上大銀幕

新加坡導演黃程瀚耗費2年完成紀錄片「初心」,以台籍名廚江振誠(前中)的「八角哲學」為篇章,展現他身為料理人、餐廳經理人、藝術家、創意總監、丈夫、兒子等不同面向,拍下他的傳奇故事。(牽猴子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台籍名廚江振誠2018年將新加坡米其林二星餐廳Restaurant ANDRE結束營業,返台傳承經驗。這段過程引起新加坡導演黃程瀚好奇,歷時2年拍攝,完成紀錄片「初心」。  江振誠在新加坡開立餐廳Restaurant ANDRE後,2016年獲得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二星的殊榮,成為史上唯一摘星米其林又獲「亞洲50最佳餐廳」終身成就獎的台灣主廚。  江振誠卻選在慶祝開店7週年的晚上,在員工毫不知情的情況下丟出將收店回家鄉台灣的震撼彈。對於外界的好奇,江振誠認為,「人生目標在我們手中,不需要其他人來幫我們打分數,我們自己定義屬於自己的成功。」  這個突然的決定引起黃程瀚好奇,取得江振誠同意後,黃程瀚從2018年初餐廳正式歇業數週前跟拍,並訪問與江振誠共事10餘年的妻子,還有朝夕工作的員工們。  黃程瀚也隨著江振誠的腳步回到台灣,跟著走訪童年回憶裡最重要的士林夜市,也記錄下江振誠如何受到母親的影響愛上烹飪。  紀錄片以江振誠的「八角哲學」為篇章,展現他身為料理人、餐廳經理人、藝術家、創意總監、丈夫、兒子等不同面向。黃程瀚認為,紀錄片揭示一般人對於「功成名就」的執念,也關乎一個人追尋自我認同的過程。  「初心」將於8月21日上映。

Read More

解封攻蛋第1人 田馥甄緊張

歌手田馥甄25日宣布將在台北小巨蛋舉辦「一一」巡迴演唱會,並公開前導視覺照,整張照片以灰黑色調呈現。 (何樂音樂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5日電  歌手田馥甄今天宣布將展開新巡迴演唱會,將於9月唱進台北小巨蛋舉辦「一一」演唱會。對於可能成為疫情解封後首名攻蛋歌手,田馥甄笑稱:「心情就像新生入學。」  田馥甄過去曾展開「如果世界」巡迴演唱會,去年加盟何樂音樂後,不斷被粉絲敲碗推出「5磚」(第5張專輯)、「2蟳」(第2次巡迴演唱會),新專輯「懸日」陸續曝光新歌後,今天宣布將於9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小巨蛋展開巡迴演唱會首站。  相隔4年將再推出新巡迴演唱會,田馥甄表示:「心情就像新生入學,充滿未知好奇和一點緊張。」尤其呼應9月開學季,演唱會也像新生訓練,將在熟悉又陌生的期待中展開。  今天除了公布新巡演資訊外,田馥甄同時在臉書粉絲專頁公開前導視覺照,照片中她戴著極大頂的帽子,將臉部幾乎遮住,整張照片以灰黑色調呈現。許多粉絲除留言表示期待外,也寫道:「等疫情過後,希望有全球巡迴演唱會。」  因應疫情須配合政府機關相關規定,何樂音樂表示,購票細節與相關配套措施,將於田馥甄與何樂音樂官方社群、拓元售票系統公布,並於7月11日上午11時正式售票。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淺談青花瓷史

唐茂福先生 唐茂福先生介紹  唐茂福先生為台南市文物協會現任會長,收藏涵蓋瓷器、錢幣、宣德爐及玉器等,唐先生約在四十年前即開始收藏中國古錢幣,之後陸續涉獵瓷器等其它項目,收藏資歷甚深,為中華古文物藝術收藏的先驅者。  早期由於資訊較為匱乏,因此收藏家必須透過自身的歸類建立一套系統,唐會長對提攜後學及古文物的研究上不遺餘力,提醒想進入收藏的朋友們,除了量力而為也可參加同好組成的正向團體,共同研究一起成長。  唐茂福主述/劉振漢整理  中國的青花瓷在唐宋開始發端,但一直到了元代後期才有了快速的發展,這是由於發生兩個因素所促成:  1.當時中國的瓷器技術一枝獨秀及國際上對青花瓷的需求。  2.得到了來自於波斯的優良青花料蘇麻離青。  到了明洪武時期,因為蘇麻離青的青花原料中斷,青花瓷生產一度衰退。明永樂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了優質的蘇麻離青,加上永宣瓷器雄健豪放的風格,造就永宣青花瓷的黃金時代。  正統、景泰、天順三朝,由於戰爭及政治紛擾造成社會動盪,景德鎮制瓷業受到了很大衝擊,這段時期的青花瓷發色灰黑,瓷質惡化,在明代瓷史上被稱為「黑暗期」或「空白期」。  進入成化朝後大部分瓷器使用國產「平等青」也稱「陂塘青」,這種國產青料據考證是江西樂平出產的一種含鐵量少的青料。平等青發色呈灰藍,襯以潔白溫潤的胎釉和纖細的紋飾,使得成化青花成為明中期青花瓷的代表。  嘉靖、隆慶至萬曆前期,青花料使用藍中泛紫的回青料,青花瓷產量大,但工藝較粗糙,瓷質有所降低。萬曆後期至康熙前期,是國內市場和對外輸出的繁盛期。由於浙料和珠明料的大量採用,明末清初是中國青花瓷的鼎盛期。到乾隆以後,中國青花瓷的生產由極盛開始走向衰退。 清 青花釉裡紅獅戲球天球瓶 甚麼是青花料?  青花瓷生產的過程中青花料是重要且必需的材料,所以青花料可說是青花瓷的靈魂。  所謂的青花料指的是,描繪在青花瓷器上圖案的原料-氧化鈷料,就研究瓷器者的角度可分為兩類三式,第一類天然鈷土礦,大致上可分成1.含錳量低含鐵量高的進口青花料。2.含錳量高含鐵量低的國產青花料兩式。第二類則是經過現代化學製程的青花料(又稱洋藍),清朝末年歐洲人發明經日本傳入中國。  進口料主要來自古代波斯的蘇麻離青(也叫蘇料)和回青料(產地可能是現在的新疆地區)。  國產的青花料主要有:珠明料、浙料、石子青、平等青(又稱陂塘青)等。國產料因為來自中國本土,因此較易掌控,不會因戰亂外交等因素而有斷料的風險(但仍有原礦枯竭的問題),主要產地有雲南、江西、浙江、廣東、廣西、福建等。 甚麼是青花瓷? 素胚勾勒出青花 筆鋒濃轉淡 瓶身描繪的牡丹 一如妳初妝 冉冉檀香透過窗 心事我了然 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圖 韻味被私藏 而妳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妳的美一縷飄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煙雨 而我在等妳 炊煙裊裊昇起 隔江千萬里....  這是周杰倫傳唱甚廣「青花瓷」裏的歌詞,雋永美麗的詞彙正印襯中國瓷器名門~青花瓷,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礦物做為繪圖顏料,先在瓷坯上繪製圖案,之後再施以一層透明釉,入窯後經過攝氏約1200度左右高溫燒製而成;而青花瓷使用的原料--氧化鈷經高溫反應後會呈現藍色調,這就是大家所見的青花瓷了。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4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漫談清代瓷器青花用料

圖一 清 乾隆八吉祥青花賞瓶 唐茂福主述/劉振漢整理  由於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青花鈷料,而每當一種原礦鈷料使用耗完以後,就不得不再尋找另一種新的替代青花礦料,致使青花顏色每個時期都有其特色,最後甚至鈷料枯竭而不得不使用化工料替代,所以每個年代使用的青花料是不可複製和再生的,因此青花料成為瓷器鑑定的關鍵,其他胎質、畫工、包漿、器型等可以作為鑑定的輔助來綜合判斷。以下就清朝各時期的青花料提出說明,以供讀者參考。 圖二 清 雍正三多青花卉罐【順治至雍正時期】  1、順治仍沿用崇禎時期浙料,也稱「浙青」。國產料中此料為上乘  2、康熙青花也使用「浙青」。康熙青花用「分水」法將青鈷料調製成不同濃度,因而能繪出深淺不同的色澤,立體感極強,人稱「青花五彩」,層次多的達七至九層。 圖三 清 青花釉裡紅獅戲球天球瓶 3、雍正:採用浙江青料的上等青料為主,後期選用雲南珠明料混合,沒有太多的深淺濃淡的層次。  4、乾隆青花總體風格有別於雍正,發色已有區別,由簡至繁,極少量使用浙料遺留庫存,大量使用雲南珠明料,呈色穩定、渾厚、沉著。而使用浙料摻入珠明料的青花藍中泛黑,紋飾層次強,色調穩定純正,鮮艷明快。 圖四 清 青花纏枝花卉開光大缸【嘉慶至宣統】  1、嘉慶時期青花瓷器仍延續乾隆朝的風格,使用珠明料,造型、尺寸、紋飾與乾隆青花基本一致(但胎料不同)。到嘉慶後期青花發色已明顯與乾隆朝不同,部分器物已顯清淡漂浮,紋飾層次欠清晰,釉面稀薄泛青。  2、道光、咸豐、同治三個時期的青花大體相近,使用國產青料(珠明料為主),青花發色較乾隆嘉慶相比有飄浮感,有的還會給人發乾、死板,圖案有機械感,不靈動。發色有藍淡也有黑灰或淡青。胎質粗松,釉稀薄,胎釉結合不緊密,紋飾以吉祥圖案為主。 圖五 清 青花釉裡紅雙龍搶珠香爐 3、光緒早期少量使用國產青料(珠明料為主),後期珠明料用盡,所以不得不改用當時由西方傳入我國的洋藍青料,洋藍為化工鈷料,藍如墨水,無雜質也不見礦渣,色澤明快鮮艷,有青中泛紫者,民國後已能國產。所以這時期青花用料有洋藍、珠明料、土料,可以混搭使用。發色較多,呈黑色或淺藍色,也有明艷泛紫者,青花明亮輕快,鮮艷濃翠,有小康熙之稱,唯釉色漿白過死,紋飾脫離不了本朝風格。  4、宣統:由於國產鈷料枯竭,除少量使用國產青料外,不得不大量使用化工料,色調明艷青翠,但發色呆板,層次無變化。  以上以清朝瓷器為範疇,簡單說明青花料的變化,並附上六件個人收藏的器物(圖一至六),期望能給讀者初步的概念。 圖六 清 福祿同春青花鳳尾瓶

Read More

東華大學秋野芒劇團公益兒童劇 中南部巡演啟程

東華大學秋野芒劇團公益兒童劇在壽豐鄉平和國小的演出,受到小朋友的喜愛。 (東華大學提供)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暑假將至,民眾與業者都在規劃如何使用安心旅遊方案環臺旅遊,由國立東華大學師生們組成為全臺偏鄉學童而演的秋野芒劇團,在花蓮縣壽豐鄉平和國小演出後,昨日整裝啟程前往中南部,將展開為期十八天,總計十四場的「夏風巡演」之旅。  秋野芒劇團以「為最少的孩子,走最遠的路」為宗旨,希望能以公益兒童劇巡演的方式,平衡城鄉戲劇教育的落差,將藝術的種子播撒到孩童心中。五年來,劇團建立學期間在花蓮縣內演出,寒、暑假到外縣市演出的規律步調,已巡演超過二百六十場,足跡可環臺二十二圈,服務學童超過二萬名。  第一次參與劇團巡演的大學生鄭淮方表示,在現場看著孩子們專心看戲的神情,讓他突然找回小時候父母帶自己看兒童劇的久違記憶。團員楊采昕也說,身穿動物服,每場演出都汗如雨下,全身像泡在水裡般,且巡演不可能天天洗動物裝,噴噴酒精、曬曬太陽又穿上了,在這辛苦的過程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跟團隊一起走進這些小小的學校,看見孩子們開心看戲的表情。  接下來十八天的巡演,秋野芒劇團將正面迎接中南部的熱情陽光,前往臺東、臺南、嘉義、屏東等地演出。九月份,劇團更規劃要辦理本年度唯一的離島演出行程「金門公益巡演」,將金門的五鄉鎮都走遍,為離島的孩子演出。  團長許子漢教授表示,劇團「帶著戲去旅行」,過程就像早年的戲班子一樣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辛苦,但每當孩子看完戲後問著:「你們還會再來嗎? 」對劇團來說就是不可輕慢的承諾。七月份開始,政府發放三倍券來鼓勵消費,秋野芒是有立案的公益組織,所以也很歡迎大家將三倍券捐給秋野芒,支援接下來的巡演旅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