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王徵吉黑琵明信片 送家齊師生

拍鳥俱樂部舉辦第五屆瞬影永恆聯展,三日起移師家齊高中藝廊展出。生態攝影家王徵吉(右)、拍鳥俱樂部發起人黃蜀婷(中)、家齊高中校長張國津(左)出席開幕茶會。(記者羅玉如攝) 鳥類生態攝影家組成的拍鳥俱樂部舉辦第五屆瞬影永恆聯展,新化場圓滿落幕,移師家齊高中藝廊展出。開幕茶會,有黑琵先生美譽的生態攝影家王徵吉,將自己拍攝的黑面琵鷺作品製成明信片送給家齊師生,場面溫馨。  拍鳥俱樂部發起人黃蜀婷是家齊高中校友。家齊高中校長張國津本身也是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其熱情邀約下,黃蜀婷返回母校策展。希望透過鳥類生態攝影,向師生宣導減塑、愛護生態等環境友善理念。  第五屆瞬影永恆聯展,五月在新化楊逵文學館登場。主辦單位邀國內知名鳥類生態攝影觀察家,拿出壓箱作品參展。展期結束後,隨即安排在家齊高中展出。 昨日在家齊舉行的開幕茶會,高二語文實驗班學生以「我們沒有家」rap說唱創意開場,展現青春活力。王徵吉表示,曾為了拍攝一張照片等了二十八年,耗費人生大半青春歲月,得來不易的作品彌足珍貴。希望透過鳥類生態作品展出,讓社會大眾關注、積極保育鳥類。  黃蜀婷透露,攝影家可說是第一線的生態觀察者,只要發現非法獵捕或生態汙染,都會立即通報。此次校園聯展,盼能達成生態保育、生態觀光、生態攝影的三贏目標。 (記者羅玉如)

Read More

吳卓源樂與兒時偶像威廉出外景

「鄉民老婆」吳卓源與兒時偶像威廉合體出外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鄉民老婆」Julia吳卓源與Chrisflow唐仲彣日前現身士林夜市,與威廉、風田一同錄製「食尚玩家熱血48小時」,意外透露兒時偶像就是威廉,讓威廉也直呼被打動。  Julia和Chrisflow首次參加外景節目錄影,「食尚玩家熱血48小時」選在士林夜市出外景,原因是Julia很喜歡逛夜市、射氣球。眾人才到士林夜市就有不少群眾圍觀,一行人逛夜市、啖美食吸引粉絲跟隨,紛紛要求合照,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不愧為「鄉民老婆」。  Julia與Chrisflow也為「食尚玩家熱血48小時」量身打造片尾曲「玩家」,一開場就先請兩人現場清唱一段,沒想到,威廉在旁搗亂,讓Julia直接忘詞,幸好再來一次後,Julia與Chrisflow正常發揮扳回一城。  參加完「食尚玩家」外景後,Julia說:「這次是第一次出節目外景,節目沒有在開玩笑,都是專業術語形容食物,好佩服!」對於能夠跟鄉民老婆一起錄影,威廉直呼:「很難得,Julia性感又可愛,已經打到我的心。」  倒是從小在澳洲長大的Julia也透露:「我小時候都看『黑糖瑪奇朵』,『棒棒堂』紅到澳洲欸。」意外透露兒時偶像就是威廉,沒想到,威廉卻搞笑說:「還好這麼低智商的節目,沒有影響到優質的歌手。」惹得眾人捧腹。

Read More

李相侖不自限 挑戰渣男不怕被罵

李相侖在「VIP」劇中挑戰渣男,絲毫不擔心輿論遭抨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李相侖在「VIP」劇中挑戰渣男,自認演員不能自限一種角色,也絲毫不擔心遭輿論抨擊,但「真的要結婚的話,絕對不要外遇!」  八大戲劇台正在熱播韓劇「VIP」,劇情以近期深受關注的「小三與渣男」為話題,李相侖與張娜拉飾演夫妻,但他卻突破以往暖男形象,在戲裡大膽與公司部門組員搞不倫。  對於接演爭議角色的看法,李相侖表示,尤其外界評論這部分他不會擔心,「我認為演員不是只能詮釋一種角色,只要故事有張力、有說服力,就完全不會被評論所影響。」  李相侖在「VIP」劇中挑戰渣男,不擔心遭抨擊。 對張娜拉受訪問時形容,「VIP」劇情會令人不敢結婚,李相侖也認同指出,整個劇組都說過這樣的話,但他認為「真的要結婚的話,絕對不要外遇,外遇就是走上自我毀滅的路。」李相侖甚至不否認地說:「對我個人來說,也真的是最大的領悟。」 談到與張娜拉的合作,李相侖說,很驚訝私下的張娜拉本人是很內向的,還透露:「實際上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她非常害羞,甚至我們兩人也沒什麼交談。」但一對著攝影機演戲時,張娜拉立刻展現完全不一樣的面貌,李相侖笑稱,再度感到驚訝之外,更覺得她是很厲害的演員。

Read More

楊瑾華曝荒唐高中生活

楊謹華現身母校育達高職,回憶校園生活,閨蜜許茹芸驚喜現身合體,說她作弊招數「澎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楊謹華現身母校育達高職,回憶時隔許久的校園生活,坦承作弊、違規騎車樣樣來,還數度落淚。連高中偶像兼閨蜜許茹芸驚喜現身合體,都說她作弊招數「澎湃」。  黃子佼主持的八大綜合台實境外景綜藝節目「一個都不能少」,14日開放媒體探班錄影現場,主揪大來賓楊謹華現身母校育達高職,回憶時隔許久的校園生活,數度落淚。  楊謹華高中偶像兼閨蜜許茹芸擔任特別嘉賓,製作單位事前秘密安排這段驚喜,許茹芸一走進教室,全場暴動,尖叫聲響遍校園。  談起與許茹芸間的友誼,楊謹華說,早在高中時與同學們最愛唱的歌就是「淚海」,現場兩人美聲合唱,楊謹華開心表示:「以前和同學常去KTV報到,可以說是KTV的股東之一,而『淚海』也是我和同學每次去KTV的必點歌曲。」令一旁許茹芸倍感驚喜:「妳真的很有品味。」  楊謹華透露,在聽到節目企劃是找同學們一起返校辦同學會後,就一口答應上節目。形容自己屬於乖學生,只是成績沒特別好,也大方自曝高中時期曾與同學在考試時作弊,且無論是傳紙條、將答案偷寫在桌上,或隔壁同學將考試卷給她看,她都曾做過,「重點是我還嫌我同學字太小看不到!」讓一旁許茹芸聽後笑著表示:「學生時期免不了都會作弊,但楊謹華的招數『澎湃』多了。」  除了考試作弊,楊謹華也坦承高中生活的荒唐事表示,曾在進校園後會故意將裙子一直往上摺短,甚至違規騎機車上學,「就像電視劇劇情一樣,我們會騎車上學,然後把機車停在學校的巷子後面,甚至我還載過老師跟我們一起去唱KTV。」楊謹華也被派去當糾察隊,笑說:「因為不想被別人管,老師只好讓我去管別人,這樣我就必須要以身作則了。」  談起學生時期戀情,楊謹華大方聊起初戀男友是快遞員,且兩人戀情從國中一直維持到高中,「他就白天送貨,晚上送我。」高中時雖然常有追求者,卻都不為所動,被讚超專情的楊謹華也坦言:「因為我國、高中都是女校關係,我很會跟女生相處,卻不知道怎麼跟男生相處,是一直到拍戲後,才慢慢學會的。」

Read More

鍾肇政追思音樂會 總統頒景星勳章

蔡英文總統親自頒發追贈一等景星勳章,由鍾肇政先生之子鍾延威及媳婦蔣絜安代表家屬受贈。(文化部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14日出席「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追思音樂會,親自頒發褒揚令及追贈一等景星勳章,使鍾肇政繼二000年獲李登輝總統頒二等景星勳章、二00四年獲陳水扁總統頒二等卿雲勳章,成為首位同時獲三位總統頒發勳章之非公職人士。  蔡英文指出,鍾老的創作裡面,「魯冰花」是台灣人共同的記憶,「濁流三部曲」和「台灣人三部曲」開啟了台灣的「大河小說」,更讓我們敬佩的是,早在威權統治時期,鍾老無畏無懼,承襲前人的基礎,致力於組織本土作家,提攜後進,用手中的筆,耕耘出台灣文學的沃土,撐出屬於台灣人的空間。  蔡英文也表示,鍾老的勇敢和堅持,也表現在對族群文化的關懷上。他是一九八八年「還我母語」客家運動的重要人物。他首開全球先例,爭取成立「寶島客家電台」,也出面擔任電台的董事長,以及台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的理事長。終其一生,鍾老都持續為台灣文化和本土意識奔走,也不斷為客家族群的權益努力。  行政院長蘇貞昌強調,鍾老不僅為打開台灣民主大門而努力,他力貫紙背、如椽巨筆描述著台灣這塊土地,無論是浩蕩的大河裡,或在千年的高山中,他一筆一劃,一字一段述寫這一代一代台灣人如何篳路藍縷,努力建立自己家園、國家。鍾老以其努力及榜樣,為自己精彩了一生,也讓台灣豐碩、豐富。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鍾肇政先生一生筆耕不輟,以《濁流三部曲》、《台灣人三部曲》開創台灣「大河小說」之先河,並不遺餘力提拔後進,為台籍作家拓展創作空間,帶動台灣本土文壇成長茁壯,作品中不時融入客語,讓社會大眾透過文學認識台灣客家語言文化。  包括行政院長蘇貞昌、文化部長李永得、內政部長徐國勇、客委會主委楊長鎮、桃園市長鄭文燦、前文化部長鄭麗君及前台灣省主席林光華等人都出席。

Read More

<中華副刊>雙城歷劫記

hoes:多瑙河畔的皮鞋紀念碑悼念慘遭納粹槍決的受難者  文/攝影 張純瑛  1989年初從波蘭開始,歐洲共產國家相繼爆發內部改革訴求,宛若震天驚雷頻頻迸發,終於在11月9日落下傾盆大雨──推倒柏林圍牆。東德共黨是第一張傾頹的骨牌,隨後一干歐洲共產政權,從老大哥蘇聯到諸附庸國,短期內相繼土崩瓦解,歐洲大半壁江山為之改色,是歷史上空前絕後的政治劇變。  三十年後,2019年11月,我們走過匈牙利和捷克,在「蘇東波」三十週年慶的熱潮裡,重溫兩國的歷史軌跡,著實驚訝二者的命運驚人的類似,宛若難兄難弟,寒風中不由深思長嘆。  令人佩服的是,匈牙利人樹立憑弔血淚過往的紀念碑,形式上卻輕巧而具藝術性,簡約空靈足以顯示受害者的弱小無助,反倒令人感受格外沉重。例一,距離宏偉典雅的匈牙利國會三百公尺的多瑙河畔,散放著一列鞋子,面對著浩浩湯湯的河水,觀者無不納悶﹕它們的主人翁呢? 第二次大戰初期,匈牙利本與德義日同屬軸心國;一年半後,匈牙利鑒於傷亡慘重而想與同盟國私下議和,為德國察覺,加上俄國已攻佔匈牙利東部,德軍乃於1944年3月大舉入侵匈牙利。佔領期間,扶植了傀儡政權箭十字黨(Arrow Cross Party) ,授意該黨執行殘酷的迫害行動,包括將匈牙利境內六十萬猶太人送往集中營處決,對二十八萬匈牙利人施以各種凌虐。  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期間,箭十字黨下令三千五百位匈牙利人(包括八百位猶太人)面向多瑙河,脫掉鞋子,然後予以槍決,屍體墜入多瑙河中逐流而去。  2005年4月,雕塑家Gyula Pauer根據電影導演Can Togay的構想,以鐵鑄造了六十雙銅褐色的鞋子,男鞋與女鞋都有,置於河畔,稱為「多瑙河畔的皮鞋紀念碑」,重建當年的髮指冤屈現場。 Bullets:農業部牆上的一顆顆銅球,象徵俄軍槍殺示威者的子彈  另一座「舉重若輕」的紀念碑,則位於匈牙利國會背向多瑙河的另一面,隔著廣場矗立的農業部大樓底層轉角處,牆面上不規則地安插了一顆顆乒乓大小的銅球,裸露出另一段匈牙利人的隱痛。  1945年2月,俄軍將凶神惡煞的德軍趕出匈牙利,旋即露出豺狼虎豹的真面目。匈牙利被迫成為蘇聯的衛星國,舉凡發生在史達林統治下蘇聯的一切恐怖慘事,諸如祕密警察、私下審判、大規模的逮捕/行刑/勞改,同樣複製於共產黨統治下的匈牙利境內。財產收歸國有,經濟日趨惡化,人民苦不堪言,終於在1956年走上街頭表達他們的憤怒。可這場「匈牙利革命」只持續了短短兩週(10月23日到11月4日),十五萬俄軍和兩千五百輛坦克強行入境鎮壓,血腥扼殺了剛剛點起的自由火焰和將近兩萬條匈牙利性命。  10月25日(後來稱為血腥星期四),俄軍和匈牙利祕密警察開槍射擊國會前抗議的上千民眾,很多人躲到農業部的巨大柱子後面,牆上留下了斑斑彈孔,爾後匈牙利人於彈孔上置放一顆顆銅球,象徵子彈。銅球下方的地上,擺著尚未凋謝的鮮花和蠟燭,於2019年11月的寒風裡,追念著六十三年前的十一月,多少人曾經在這裡永遠離開了他們摯愛的家人。  安德拉什大街(Andrassy ut)宛若巴黎的香舍麗榭大道,寬敞氣派,兩旁佈滿雍容貴氣的樓房,60號那棟灰色的建築是其中異數,它曾是聞之令人色變的恐怖之館(Terror Haza) 。改建為博物館後,屋頂兩邊頂著巨大的TERROR(恐怖)字排。納粹的傀儡箭十字黨和共產時期的祕密警察組織,都在該樓內對人民施以種種不忍聽聞的嚴刑峻罰。裡面的展覽呈現了匈牙利歷史上最黑暗的兩個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捷克(包括當時尚未分離出去的斯洛伐克)的屈辱更早於匈牙利。1938年9月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在慕尼黑開會,英法為了綏靖正在擴充軍備的希特勒,簽訂了慕尼黑協定,將捷克靠近德國的蘇台德(Sudetenland)地區擅自割讓給德國。說起這段往事,捷克人迄今憤恨難平﹕「完全沒有徵詢我們的意見耶!」  七個月後,德國全面佔領捷克,扶植了為虎作倀的傀儡政權,在泰瑞辛(Terezin)建立迫害猶太人的集中營。1945年5月,美軍抵達布拉格城外,卻礙於波茨坦協定不能進入,將它拱手讓給俄軍處理,爾後捷克淪為蘇聯集團的一個共產國家。 TerrorHouse:恐怖之館是納粹和共產黨對人民施以嚴刑峻罰之處  和「匈牙利革命」齊名的「布拉格之春」,展現了捷克人民對共產高度集權的反抗。始於1968年1月5日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cek 1921-1992)出掌共產黨,以「帶有人性面孔的社會主義」為號召,展開一連串較為開明寬容的政策,引起蘇聯不安,終於在同年8年20日率領華沙公約附庸國武裝入侵,二十萬大軍和五千輛坦克,輾碎了捷克才剛冒起的自由幼苗。  這弱小的國家再度瞠目結舌面對外國強權粗魯的侵略,能做的大概只有忍氣吞聲吧。蘇聯坦克輾過布拉格大街的當日,電台不知道如何措辭,乾脆不播報任何新聞,全天只放國歌。接下去的整肅和收緊措施,讓學生們忍無可忍爆發抗議怒潮。1969年1月16日,年僅21歲的查理斯大學學生楊‧帕拉赫(Jan Palach)以自焚表達他的沉痛天籲,一個月後十九歲的Jan Zajic繼之。  帕拉赫寫給家人的絕命書中說道﹕「我自焚並非因為倦於生存,相反地,我十分珍惜生命。希望我的行動會使人生更美好…我為你們和每一個人著想更多,因此得付出更大代價…你們不可接受任何形式的不正義,我的犧牲會讓你們團結。很遺憾再也無法見到深愛的你們,請諒解我為你們如此奮戰…代我向男孩們、河流與森林問候。」信中對家國江山流露的無私大愛,驚天地泣鬼神,直與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東西輝映。  帕拉赫出殯當天,布拉格萬人空巷,靈車所經之處,街道兩側站滿一層又一層的市民,表達他們對年輕殉國者的痛心哀悼和對蘇聯霸權的無聲抗議。  五十年後,我站在帕拉赫當年自焚的Wenceslas廣場上,五彩變換的聖誕節燈飾掛滿行道樹,兩旁店家燈火通明,街道中央的聖誕市集人潮洶湧,布拉格夜景燦爛炫目,一派城開不夜的盛世氣象,捷克人終於等到了民主、自由與繁榮。  帕拉赫如果迄今健在,應該已是七十出頭,兒孫滿堂的老人了。地下若有知,他對當年自焚報國的抉擇會有怎樣的感懷呢?

Read More

<中華副刊>新田園生活

文/圖 李憲祈  我的血跡地在嘉南平原的一個小村落,青少年時熱愛文藝,後來才知道我的故鄉─佳里是鹽分地帶文學重鎮,鹽分地帶著名的北門七子,其中六人皆出身或活躍於佳里,我住的村落叫子龍廟,是全台唯一供奉三國名將趙子龍,並以其名字作為庄名的村落,吾村的聞人林芳年先生是北門七子之一,其兄長林金莖先生更曾出任我國駐日代表,是顯赫的子龍世家。  我初中就讀省立北門中學,開始著迷文藝創作,當時學長黃勁連、羊子喬等人在南瀛文壇已嶄露頭角,他們創辦的主流詩社是我最喜愛的文藝社團,後來家兄在府城創業,舉家搬至市區,因緣際會加入森林詩社。這些陳年往事,都在不知不覺中,牽動了今生的命運。  我25歲創業,受家兄印刷廠客戶慫恿,加入其出版社為合夥人,因不內行導致吃虧很大,最後以失敗收場,把一生最精華的青春時光都賠掉了。在慈母的關懷下,回歸家族後,慢慢止痛療傷,結婚生子後正邁向幸福人生時,1985年暮春,四歲的長子卻被醫院診斷罹患白血病,陪病期間寫了一篇《生命的邊緣》投稿華副,刊登後收到數百封讀者來信,鼓舞打氣讓我勇敢面對逆境,攜愛兒赴台大醫院就診,確診罹患神經母細胞瘤,陪愛兒奮鬥五個多月,散盡家財仍挽不回一條幼嫩的小生命,後來只能靠宗教和加入公益社團療癒傷痛,1995年參加台灣省政府舉辦的志工樂徵文比賽,榮獲首獎。我與好友籌組府城工商青年藝文服務隊,和中華日報合辦暑期創意編輯研習營長達十五年,與中華日報結下不解之緣。  寫作方面我斷斷續續投稿華副,常有作品刊登,惟後來忙於工作和社團活動停筆近十年,2008年因參加府城大廟興學社大寫作班,有感而發寫了一篇《尋找一棵生命樹》投稿華副,發表後得到很大的激勵,從此勤奮創作和投稿,2013年五月出版《尋找一棵生命樹》散文集,並以出書做公益,獲得約四十萬助印款,扣除印書成本,捐了二十萬給弱勢團體。  後來,我從印刷製版業,轉行至教養界服務。民國百年,好友在下營區開辦護理之家,我應聘前往服務,並回到祖厝居住,家母原本一直住在鄉下,後因年事已高,體力漸差才答應到市區與兒孫同住,我又錯過侍奉慈母的機緣。2015年我隨教養院搬遷至北門鹽鄉,就暫住機構宿舍,2017年家母與內人先後確診罹癌,我為栽種憂遁草和紅甘薯葉等抗癌植物,又搬回祖厝居住,可惜無功而終,次年我失去了兩個今生最親愛的女人,這對我打擊很大,甚至感覺人生無趣,也減低了對工作的熱忱,勉強熬到今年四月,即辭去工作完全回歸田園,回到春暉草堂。  2019年母親節,將祖厝訂名為春暉草堂,母親曾在堂前留下珍貴影像。  暮春四月田園將蕪,前庭的一棵小葉欖仁落葉滿地,後院雜草及腰,最主要有雞屎藤和俗稱赤查某的鬼針草,動手除草時帶刺的小花球及像小針般的黑刺,常沾滿褲管。  三合院四周栽種的果樹都已開花結果,每天黎明迎著晨曦,採擷玉蘭花和桑葚,別有一番況味。芭樂、芒果熟果時,需套包紙袋以防蜂蟲蜇傷,做好這工作才能吃到甜美的果實。  我又在後院除草整地,開闢一畦畦菜園,種了各種蔬菜,期能自給自食並分享朋儕。我更向花農鄉親請教,預約秋天在東籬下栽種菊花,為田園新生活增添一些情趣。

Read More

<中華學園>海底世界  

台南市龍崗附幼草莓班◎陳昀欣

Read More

<中華學園>魚兒水中游

台南市海佃國小四年十班 ◎李其儒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