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雕繪阿中部長 陳逢顯展功力

毫芒雕刻家陳逢顯表示,將米粒當成畫布是不容易的事,需學會吸氣閉氣才能在方寸間創作,且不能失誤,否則就得重新來過;他並以衛福部長陳時中頭像為題材進行米雕,米粒尺寸長0.5公分、寬0.3公分,並寫上15個字。(陳逢顯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新北13日電  毫芒雕刻家陳逢顯以衛福部長陳時中的頭像創作米雕作品,長0.5公分、寬0.3公分的米粒上,寫「抗疫英雄陳時中指揮官、台灣陳逢顯」15個字,展現厚實書法、素描繪畫能力。  陳逢顯今天表示,他近日以10個工作天完成這件米雕作品,在武漢肺炎疫情期間,陳時中擔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帶領國人共同對抗疾病,藝術家也想以作品記錄歷史。  他說,將米粒當成畫布是不容易的事,須學會吸氣閉氣,才能在方寸間創作且不能失誤,否則又得重新來過。這件以陳時中的人頭像為題材的作品,米粒尺寸長0.5公分、寬0.3公分,並且要寫15個字。  陳逢顯說,40多年來,他喜歡在白米上繪畫,也因為繪畫可用圖案記錄當下的想法,顯現藝術的涵養。米雕最困難處是要同時寫字及創作圖案,無論是先畫圖或書法,兩樣都須完美呈現,其中有一樣失誤就要放棄。

Read More

鈕扣計畫10週年 異鄉、故鄉舞者聯手視訊創作

「鈕扣計畫」每年邀請旅外舞者帶著自己的舞作返台,在家鄉舞台上演出,這項計畫今年邁入第10年,旅英舞者董柏霖將回台參與節目「雙排扣」演出。(何曉玫MeimageDance 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帶著浪跡天涯旅外舞者回台灣演出的「鈕扣計畫」今年邁入第10年,發起人國家文藝獎得主也是編舞家何曉玫表示,今年要將異鄉人與故鄉人結合,透過視訊共同創作。  何曉玫說,她希望能有一條線,「將旅外舞者與台灣在地打拚的舞者緊緊串在一起,一起發光發熱」。  10年前,何曉玫發現,台灣的舞蹈人紛紛揹上行囊,出國追求國際視野與經驗,在海外有了光與熱,但在家鄉的藝壇,卻感受不到他們的能量,於是發起了「鈕扣計畫」。  「鈕扣計畫」每年邀請旅外舞者帶一支自己的舞回台灣,在家鄉的舞台上跳舞。今年將推出「雙排扣」與「扣作伴」2套節目。讓故鄉與異鄉的11名編舞家,組成6組創作組合,透過「視訊」共同創作。  2020「鈕扣計畫」將於8月29日~9月6日演出,地點分別在華山烏梅劇場和兩廳院實驗劇場。

Read More

留給未來的殘影驚豔富川影展 登北影

導演陳芯宜(右)與編舞家周書毅(左)合作作品「留給未來的殘影」,將在2020台北電影節推出特別展演版。(台北電影節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由導演陳芯宜與編舞家周書毅融合VR打造的「留給未來的殘影」特別展演版,驚豔富川國際奇幻影展。兩人應台北電影節之邀,將舞台搬回台灣,今天接受媒體訪問分享拍攝過程心得。  「留給未來的殘影」日前接受「富川國際奇幻電影節」邀請延伸創作,打造融合VR與現場舞蹈的沉浸式表演,當觀眾透過VR觀賞如夢境殘影的影片作品,也被舞者包圍,模糊虛擬與現實界線。陳芯宜回憶,當時就有觀眾太融入在影片中,做出嚇到或是扶著牆壁等動作。  陳芯宜表示,拍攝VR作品和一般不同,許多想像會直接被技術總監否決,劇本因此一再更改,目前演出則為第6版本的劇本。她並舉例,畫面中舞者拿起火柴在觀眾眼前燃燒,其實光距離就討論許久,希望找出讓觀眾覺得夠近、夠真實卻又能夠完成拍攝的距離。  周書毅則分享,有一幕一群舞者戴上VR頭盔跳舞,但戴上頭盔之後,舞者其實找不到方向,「他們就會問我這樣跳舞能量要投射在哪邊,後來就找了架子擺在一個地方跟他們說就是這裡」。  周書毅拍攝最後一幕跳出窗外動作戲同樣吃盡苦頭。他說當時要兼顧動作優美,跳出及肩高的窗外。原本窗外有軟墊保護,但周書毅認為反而會站不穩,「我覺得自己像武打明星,拍完還可以去當個臨時演員」。  陳芯宜則補充,周書毅這場動作戲是唯一鏡頭跟著移動的畫面,其實拍攝很困難,「因為它不是一個傳統攝影機在拍,是要背著巨大機器跟著跑,還有收音跟拉電線的,共5、6個人要維持一樣的距離跟著跑,共拍了8次才完成」。

Read More

鍾肇政追思會 總統將頒褒揚令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14日將在桃園市龍潭國小舉行追思禮拜與音樂會,以文化形式追思一代文化國寶,感謝「鍾老」對台灣文學及民主的貢獻。 (中央社) 中央社/桃園13日電  「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5月16日辭世,追思禮拜與音樂會明天於桃園市龍潭國小舉行,總統蔡英文將出席,並頒發褒揚令,表彰「鍾老」對台灣文學的崇高貢獻。  桃園市新聞處今天下午發布訊息表示,鍾肇政追思音樂會明天上午9時到10時40分於桃園市龍潭國小舉行,蔡總統將出席追思禮拜,並頒發褒揚令。  鍾肇政5月16日辭世,享耆壽96歲,近一個月來眾多海內外的文壇等各界朋友,都先後前往龍潭武德殿弔唁。  桃園市政府表示,鍾肇政不僅開創台灣歷史小說、大河小說的先驅,作品展現客家人反抗硬頸、追求夢想的精神,成為台灣文學典範,經與鍾家人聯繫後,市府協助辦理追思會,以文化形式追思一代文化國寶,感謝「鍾老」對台灣文學及民主的貢獻。

Read More

文化ya總會開播 黃子佼來坐檯

由中華文化總會與寶島聯播網共同製播的廣播節目「文化ya總會」13日開播,首集邀請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右2)與藝人黃子佼(左2)暢聊台灣文化的精彩能量。 (文化總會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由中華文化總會與寶島聯播網共同製播的廣播節目「文化ya總會」今天開播。首集邀請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揭開文化總會的神秘面紗,與藝人黃子佼暢聊台灣文化的精彩能量。  「文化ya總會」由主持人安欣、湯欸以深入淺出方式將文化議題以輕鬆方式分享給聽眾。第一集單元「名人坐檯」邀請李厚慶與黃子佼以「文總搞什麼」為題分享經驗,黃子佼更讚許台灣藝術家創作能量充沛,軟實力不遜於其他國家。  黃子佼不諱言過去沒聽過文化總會,直到2017年發現「Hello, Miss Lin」媽祖文化特展,才第一次踏進文化總會位於重慶南路的展場。他笑說:「原本覺得是棟詭異的大樓,但沒想到裡面這麼精采。」黃子佼認為那次展覽將台灣傳統信仰文化包裝的充滿潮流感,因此留下深刻印象。  李厚慶則認為,雖然文化總會有歷史背景,但不應該守舊,若傳統靜態展覽離民眾太遙遠,就試著讓文化「動」起來,主動貼近大家。這些想法也孕育出「嘻哈故宮」、「討拍」等跨界活動。  黃子佼也說,台灣創作能量強,不遜於日本、韓國,只是缺乏舞台。這幾年他除了大型主持活動會穿上台灣設計師衣服外,也會看展買畫鼓勵台灣藝術家。他笑言,有時用自己的臉書到藝術家粉絲團打氣,因為對方沒想過會有藝人留言,還曾經被當假帳號。  「文化ya總會」節目除有「名人坐檯」單元外,還有「文化很有事」、「ya總會上檔」單元。首集節目將於今天下午4時播出。

Read More

<中華副刊>漫步在山海鐵馬道

台東山海鐵馬道 文/攝影 林明理  這一天早晨,黎明如閃電般,從對面山巒上出來。我走進熟稔的木棧道,夏風像是調皮的小孩,潛進樹枝的空隙,引起花兒的笑聲。  記不清在這裡走過多少回,從不曾感觸到北宋詞人周邦彥所寫的「春歸如過翼,一去無跡」的對景傷感之情,只是覺得日子過得好快。那些不經意間綻放的花兒,又再一次開花結籽。經過了暴雨的洗刷,殘花綴在細枝上,卻變得更加堅強了。  在我耳旁響起的,除了自己的腳步聲,還有風聲,鳥聲。我不時回望這片蔥綠的樹林,呼吸著熟稔無比的新鮮氣息,心頭湧起一股深深的眷戀。這條環繞臺東市區的環狀自行車道,它是利用廢棄後的舊火車站與所屬的鐵道空間所構築而成;而長長的小徑,也是我心靈永遠的棲息地。  從舊站的鐵馬道入口望向前方,看沿途公園、河流、海濱、田野和隱於遠處的山林,景象萬千。無論漫步於青枝綠葉間,或是騎鐵馬於紅綠相染中,一俟夏季,蟬鳴四起,這裡的花兒就會跟著繽紛起來。 巴西鳶尾花 我感覺到,現存的舊鐵道難得保存良好的,唯有這條有八十餘年歷史的臺東舊站,完整地保留了日治時期車站的素樸風貌,始終留著一段悠閒的時光空白任由旅人去打撈。它是過往歲月停靠的驛站,也是市民心中難忘的圖騰。  走入綠色,走到臺東縣警察局民防管制中心前,那一片優美的白鶴芋已在黎明的晨曦中若隱若現。還有早起健走的年輕人、推著輪椅的老人也紛紛出來,品味晨光的美好。彷彿中,我也是自然的寵兒,徜徉在大地山水間。  是啊,人是無法戰勝回憶的,而故鄉的風景,永遠是最美的。瞧,鳥兒飛走了,天空又漾出了霞光。那些沿著鐵道的記述文字,從軌道、枕木,還有火車的故事或愛情,也一一掠過……猶如拂過綠樹的清風。

Read More

林嘉欣為戲犧牲 增肥又扮醜

恐怖驚悚電影「死因無可疑」改編自日本人氣小說「黑暗之家」,演員林嘉欣為戲吃胖5公斤扮醜。(華映娛樂提供) 中央社/台北12日電  香港導演袁劍偉執導的電影「死因無可疑」由影帝后黃秋生及林嘉欣聯手演出。林嘉欣為角色變胖5公斤,她笑稱,「增胖很容易,天天吃宵夜,一個月就達成目標了」。  電影「死因無可疑」改編自日本恐怖小說「黑暗之家」,袁劍偉表示,當初會選擇「死因無可疑」這個片名是因廣東話語意上,「黑暗之家」會偏離小說原意。  袁劍偉於是換方向思考,因故事是一宗懸案,加上他曾在報紙看過「死因無可疑」5字,袁劍偉認為,「對我來說,死一定有個原因,因病厭世、人生壓力、夫妻爭吵,怎麼也該有一個理由」,因此訂下電影名稱。  林嘉欣此次演出犧牲扮醜,演出眼盲又瘸腿的中年大嬸。原想靠假肚皮喬裝,可惜效果不佳,讓她決定把自己吃胖,林嘉欣笑說:「其實增胖真的很容易啊!我只要天天很晚吃宵夜,一個月就胖足了5公斤。」  除了增胖,林嘉欣還和香港知名劇場導師甄詠蓓上課,更3個月不染頭髮、不擦護手霜,讓白髮及手紋更明顯。  林嘉欣分享,雖然特殊化妝能製造白頭髮,但高清鏡頭下會被看出來,還是真正的髮色效果最好。林嘉欣回憶當初與陳家樂對戲時,對方還驚訝問:「為什麼你的白髮那麼真實?」林嘉欣則笑回:「因為真的是我的白頭髮。」

Read More

台韓男神 劉以豪李昇基寵粉之旅 造訪亞洲7城市

台、韓男星劉以豪(右)和李昇基(左)跨國合作旅行真人秀節目,走訪亞洲7座城市,共同克服語言隔閡挑戰不同任務。 (Netflix提供) 中央社/台北電 台灣和南韓2大男神藝人劉以豪和李昇基,跨國合作Netflix綜藝節目「Twogether:男神一起來看你」,耗時一個多月探訪亞洲7座城市,克服語言隔閡展開寵粉之旅。 這次跨國合作節目,由韓國綜藝節目Running Man和「Busted!明星來解謎」製作團隊打造。 有台灣「國民男友」之稱的劉以豪和南韓「國民歐巴」李昇基將造訪包括印尼雅加達、峇厘島,泰國曼谷、清邁,尼泊爾波卡拉和加德滿都,最後到南韓首爾。 旅途中,他們必須克服語言隔閡,親自體驗當地粉絲推薦的旅遊景點,並在完成指定任務後,與等待著他們的粉絲見面,完成寵粉療癒之旅。 在節目最新的預告中,劉以豪與李昇基突破偶像包袱,睡覺、跳舞的逗趣模樣歡樂又可愛,2人的「豪基情」,被韓國媒體譽為是「湯姆貓與傑利鼠」相愛相殺的有趣組合。 「Twogether:男神一起來看你」,25日下午3時將在Netflix平台上線。

Read More

羅琳疑歧視變性人 艾瑪未挺挨批

「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日前發表疑似歧視跨性別者的言論遭到抨擊。 (中央社圖取自facebook.com/JKRowling) 中央社/倫敦11日綜合外電報導  「哈利波特」小說作者JK羅琳日前發表疑似歧視跨性別者的言論遭到抨擊,靠「哈利波特」系列電影走紅的英國女星艾瑪華森和邦妮萊特選擇加入戰局,挨批忘恩負義。  這起爭議要追溯到去年12月,1名女性因發表推文而被雇主以歧視跨性別人士為由開除。JK羅琳當時曾為這名女性抱不平,並因而招致批評。  JK羅琳昨天表示,跨性別維權人士的指控與威脅,自此就一直出現在她的推特上。她昨天加碼自曝從與葡萄牙籍電視記者亞藍特斯(Jorge Arantes)的「暴力婚姻」中脫逃,也透露自己年輕時曾遭嚴重性侵。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JK羅琳發文數小時後,艾瑪華森和邦妮萊特分別在社群媒體上貼文,宣布她們對跨性別女性的愛,貼文時間點遭外界痛批。  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飾演「妙麗」的艾瑪華森在推特上告訴她的2190萬推特粉絲,「跨性別者是誰,他們自己說了算」。她表示,跨性別者應享有不會經常遭受質疑的情況下過自己的生活。  身為聯合國女性親善大使的艾瑪華森寫道:「我希望我的跨性別追蹤者知道,我和世上許多其他人一樣看見你們、尊重你們、愛著你們。」  在「哈利波特」電影中飾演「金妮」的邦妮萊特昨晚也推文寫道:「如果哈利波特對你來說是愛和歸屬感的來源,這份愛沒有極限,也毫無批判和質疑。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我看見你們,也愛著你們。」  JK羅琳上週末推文暗示只有女性會來月經,遭網友指控歧視跨性別者,「哈利波特」電影主角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為此特別在防止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青少年自殺的「崔佛生命線」網頁上發文強調「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外婆是個奇才

 ■蒜泥  去年流行一句話:「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但是我要說我的外婆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拜拜奇才。」;因為每年三大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我的外婆都有拜拜而且拜的非常豐盛;另外就是清明節,外婆更是全場指導。清明節的時候,外婆會輕聲細語地祈禱祖先保佑我們家族的大人們賺大錢、蓋樓房,小朋友會讀書、成績好,最重要的是保佑大家平安健康;至於準備拜拜的菜色,都要分成兩區,一邊是父系祖先,另一邊是母系祖先,外婆都會分門別類,有條不紊地整理好,然後金紙和銀紙、美金、人民幣、台幣,這些大鈔應有盡有,還有金元寶等等, 都讓祖先能夠在天上過好日子。  除了拜拜之外,外婆還有很多專長,外婆參加鄉公所的媽媽教室,因為表現良好,擔任媽媽長的職位,曾經帶團去參加土風舞的比賽,得到優勝獎;外婆還擔任義工,打掃鄉村街道,也得到鄉公所的榮譽獎狀一張,真是無所不能啊!  我的外婆年輕的時候開雜貨店兼賣檳榔,業績也是很好,堪稱是鄰里的冠軍;外婆年輕的時候也會種鳳梨、甘蔗、橘子;外婆的一生非常精采,幾乎可以說是十項全能的奇才,是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沒有辦法想像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