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點閱破億單曲 鄧紫棋追上周董

鄧紫棋成為YouTube華語樂壇首位擁有3首點閱破億MV女歌手,追平周杰倫紀錄。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G.E.M.鄧紫棋再創樂壇紀錄,繼《光年之外》、《再見》後,新歌《倒數》成為YouTube破億點閱,讓她成為「華語樂壇首位擁有3首破億歌曲MV女歌手」,追平周杰倫紀錄。  繼去年《光年之外》及《再見〉在YouTube成為破億金曲後,鄧紫棋所演唱的《倒數》於6月3日在YouTube亦正式成功突破1億觀看次數大關,成為她個人第三首破億金曲,讓鄧紫棋成功晉級YouTube「華語樂壇首位擁有3首破億歌曲MV華語女歌手」 。  以唱作起家的鄧紫棋出道12年,創作的音樂作品一直高踞各大華語樂壇流行榜,成績斐然,實力有目共睹。當中於去年打破2億觀看次數的《光年之外》,截止今日仍是YouTube觀看次數最多的中文音樂影片,累計超過2.1億次觀看次數。  除了3首破億MV外,鄧紫棋亦有2首作品在YouTube擁有超逾8千萬觀看次數,當中大熱歌曲《來自天堂的魔鬼》亦有望挑戰成為破億金曲。  對於再次有作品成為破億金曲,鄧紫棋說:「自己創作的歌曲能受到大家喜歡,我真的很開心。未來我會繼續努力寫歌,用音樂陪伴大家!」正在忙於拍攝新綜藝節目的她亦透露,將會於6月底推出新MV,「今次MV是有一個很特別的男主角,希望大家到時會喜歡!」

Read More

做工的人 李銘順重摔落地不用替身

李銘順在《做工的人》中修繕鐵皮屋卻重摔落地,結局催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做工的人》第五集勇奪HBO同時段境外頻道收視之冠,本週日將播出完結篇,剝開洋蔥謎底。李銘順親自上陣修繕鐵皮屋重摔落地戲分,自嘲擔心太胖會害屋頂塌下來。  《做工的人》播出五集以來,口碑持續被推爆,男主角李銘順在第五集謊稱搞丟200萬發票,事實上把發票送給了更需要錢的工人遺孀,卻在獨自修繕鐵皮屋頂時,突然昏倒重摔落地,最後這一幕令觀眾超揪心。 李銘順在《做工的人》中修繕鐵皮屋卻重摔落地,結局催淚。 李銘順看完播出也很不捨,透露原本劇組有安排替身,但他在現場向導演鄭芬芬提議,「不如我自己來摔吧!」最後親自上陣演出,「因為我也沒有懼高症,劇組現場的安全措施也很完善,所以我認為OK的,就直接來。」李銘順不改「阿祈」愛開玩笑的模樣說,「這場戲難度不高,只是擔心那時候的我有點胖,踩在人家鐵皮屋上會不會害屋頂塌下來。」  《做工的人》全劇共6集,劇情所埋的主角兄弟情伏筆,將於本週日最終回剝開洋蔥謎底。製作行銷團隊特別於誠品書店南西店舉辦「我們都是做工的人」最終回映前座談會暨特別放映活動,邀請觀眾在結局日進書店追劇,除了可以一次看完前5集,晚上8點至10點更開放限定幸運粉絲與主創團隊及演員一起座談分享、迎接大結局,陪伴噗嚨共走完這奇幻又寫實的旅程。

Read More

謝金晶觀落陰 自爆豬哥亮常到夢裡

「匠紫也可以」主持人謝金晶(右)、賀少俠(左)到屏東東港的東隆宮觀摩打屁股改運等,分享宗教親身體驗。 (三立電視提供) 中央社/台北4日電  三立街頭實境節目「匠紫也可以」本期挑戰中西實測台灣信仰。由「秀場天王」豬哥亮么女謝金晶和德籍藝人賀少俠擔綱主持人體驗觀落陰,謝金晶表示,父親逝世後常到她夢裡。  兩人前往台北無極慈善堂體驗觀落陰,謝金晶向製作單位表示,「這3年來不只一次被爸爸託夢」,平常只要重要的宣傳或事件,也都會在內心默默跟爸爸說明,顯示豬哥亮溝通管道暢通。  為了這次節目,她特地前往基隆跟爸爸報告擲筊。謝金晶觀落陰過程不僅回到小時候成長的街道、還原客廳廚房、神明廳,更抱到剛過世的狗狗,在摘掉紅眼罩的那一刻,謝金晶淚濕眼眶表示「感覺真的很真實」。  德國人賀少俠在房子裡看到未來的老婆,雖然形象很模糊,但他跟製作團隊強調「我老婆很漂亮」,唯一可惜的是,沒有達成預期目標看到已故外公。賀少俠對鏡頭說:「很想念你,希望你看到我現在在台灣很努力,謝謝你這麼愛我。」

Read More

林美秀長尾巴 盼著要敲鐘

林美秀慶生許願有機會能夠敲響金鐘,「希望能給辛苦的製作單位同仁們鼓勵」。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好人緣的林美秀6月6日長尾巴,《這事有影嘸》和《孟婆客棧》都提前為她慶生,她笑說,人生最大希望就是生日要低調,但總不能如願,乾脆為節目喊聲催收視,希望有機會能夠敲響金鐘。  為了替林美秀慶生,《這事有影嘸》製作單位安排驚喜慶生橋段,但林美秀笑說:「錄影錄到最後,大字報一直不出最後一段的結語,我就知道有問題。」雙子座超聰明又細膩的林美秀也是「超難騙」一族,收到美麗花束、看著蛋糕插18歲,還不忘搞笑說:「這是慶祝我81歲生日嗎?」

Read More

府城巷弄之美 躍上U畫會畫布

U畫會於台南生活美學館推出「巷弄之美」主題展,帶領民眾探訪各地巷弄奧妙。(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的巷弄之美,除了親自走訪,如果時間不允許,那就至台南生活美學館第一展覽室,跟著U畫會的會員腳步探訪,除了府城,會員還深入至澎湖、金門甚至國外等地,了解各地的巷弄奧妙。 U畫會成立至今二十八年,會員都是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專研繪畫創作,創作內容涵蓋油畫、水彩、版畫及多元媒材等,畫會目前已在全台各地舉辦近四十次的展覽。 此次展覽主題為「巷弄之美」;畫會會長楊得崑表示,成員至全台各地取材,除包括台南中西區算命巷、安平等地區的巷弄,會員也走訪外縣市和離島,如澎湖、金門甚至是國外的巷弄地區,讓喜好藝文的民眾,可以透過他們的畫筆,神遊各處。 此次共展出四十五件作品,作品有寫實風格或抽象意象,也吸引畫壇大老林智信前往欣賞,對於會員即使退休後,仍孜孜不倦的作畫,相當讚嘆。楊得崑說,會員的作畫作品風格截然不同,觀賞畫作,猶如在閱覽一段西洋美術發展的斷代史,由印象主義到近代的前衛藝術,讓畫會展現多元豐富樣貌,展期至二十四日(週一休館),歡迎參觀。

Read More

品味花蓮的藍:45度角畫家金根鴻與藝術家們共同展出

四十五度角畫家金根鴻與藝術家們共同展出「品味花蓮的藍」。 (記者林有清攝)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灣待用課程協會以藝術教育展現花蓮人的勇氣與力量,六月三日至三十日於花蓮縣文化局美術館展出「品味花蓮的藍」。由「花蓮豐濱部落癱瘓的勇士」金根鴻、花蓮縣文化薪傳獎得主沈廷憲、攝影師阿沐依達露絲‧馬耀及吳春黎等四名藝術家,並由陳欣婷、許俶瑛及陳世賢三名擔任策展人,呈現藝術與堅毅生命交融下產生的動人力量。  花蓮豐濱部落癱瘓的勇士金根鴻,十五歲車禍全身癱瘓,只有脖子與手腕可動,癱瘓至今快二十五年,因金根鴻咬著筆只能用四十五度角創作,故有「四十五度角畫家」之稱,金根鴻今年決定回到家鄉花蓮辦展,為其繪畫生涯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也期待往後的藝術之路能夠邁向另一個高峰。  此次參展的另一名藝術家沈廷憲除了是花蓮縣文化薪傳獎得主之外,亦是教導金根鴻繪畫的老師。另還有兩位長期拍攝與記錄金老師的素人攝影師花蓮阿美族阿沐依達露絲‧馬耀與吳春黎,共同分享金老師近五年來學習與創作的成果。  除邀集以上藝術家的作品外,亦透過英國 ST ARTE 策展藝術公司策展人陳欣婷及兩位年輕的策展人許俶瑛與陳世賢共同策畫以花蓮大海藍色力量的「花蓮藍」為主題,開拓一條結合創作與公益的藝術之路。  台灣待用課程協會是一個於偏鄉部落辦理藝術陪伴為主的公益團體。其理念是:「只要有適當的教育及關懷,每個學員都是等待發掘的鑽石。」相信教育的力量是可以撫平不平等、個體差異的關鍵,也相信教育是促使每個人發揮生命價值的不二法門。特別是以教授一技之長為目標的藝術教育,它所帶來的影響與震撼超越言語、文字。希望待用課程的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的才華,並運用自己的才華自立自強,回饋社會。

Read More

台藝大畢業聯展古蹟創意KUSO適闔家觀賞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一0五級畢業聯展的「雙鳳朝牡丹」木雕作品連創意KUSO作品介紹都跳脫傳統模式而別具巧思。(記者何國榮攝) 記者何國榮/鹿港報導  成立將滿二十年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昨起至二十一日應鎮公所之邀在老街公會堂聯展出一0五級畢業生聯展作品,鎮長許志宏也非常歡迎鎮民與全國遊客,來鹿港賞古蹟、嘗美食時,也到公會堂欣賞台藝大學生用木雕、交趾、剪黏及彩繪等創意KUSO四大主軸所並締「開花」而成的成果,非常適合闔家觀賞同樂。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一0五級畢業聯展的「雙鳳朝牡丹」木雕作品連創意KUSO作品介紹都跳脫傳統模式而別具巧思。(記者何國榮攝) 為傳統盡一分心,也為文化出一點力的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老師陳文俊,昨率學生在鹿港老街公會堂聯展出木雕作者黃俞雯的雙鳳朝牡丹、林珈瑄交趾陶的博古、謝璨如鰲魚吐草的剪黏與黃琦的彩繪等數十位一0五級畢業生的聯展作品。 在鹿港公會堂展出的台藝大生畢業聯展古蹟創意非常適合闔家觀賞同樂。 (記者何國榮攝) 鎮長許志宏表示,台藝大同學一0五級畢業聯展,除展現出不同於以往的純粹藝術創作,而能邀請到在古蹟歷史建築聞名的鹿港來展出,可說是相得益彰,從展出的創作中,可看出年青人在校四年所學辛苦所創作出來KUSO作品,呈現出除了傳統的工藝技法,還內含同學對於不同材質工藝的理解與嘗試,展現在傳統風味濃郁的鹿港,可看出連作品介紹都跳脫傳統模式而別具巧思,也採俏皮活潑的對話與吉祥圖案,吸引觀賞者好奇與易懂,體驗到一場非常精彩的藝術饗宴,確實非常適合闔家觀賞同樂。

Read More

大陸石雕大師蔣杰雄贈漢白玉媽祖浩天宮 成鎮殿之寶

大陸石雕大師蔣杰雄親自操刀所雕製而成三尊漢白玉媽祖、千里眼、順風耳將軍,將贈送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梧棲報導  由大陸崇武「福建日晟園林古建公司」董事長也是石雕藝術大師蔣杰雄親自操刀所雕製而成三尊價值不斐的漢白玉媽祖、千里眼、順風耳將軍,歷時半年創作己告竣工,將贈送台中市梧棲區大庄浩天宮,預計七月中空運來台後,舉行開光啟靈大典,成為浩天宮鎮殿之寶。 漢白玉媽祖高二台尺,豐滿而俊秀,端莊祥和,充滿慈善之美。(記者陳金龍翻攝) 浩天宮重建委員會主委王經綻表示,現年四十九歲大陸石雕藝術大師蔣杰雄出生於崇武五峰石雕世家,是福建省優秀人才,也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精湛雕刻技藝,大陸、金門、日月潭文武廟等,都有蔣杰雄大師親自操刀所雕製而成的石刻精品。  王經綻說,蔣杰雄大師為了與台中梧棲大庄浩天宮結緣,決定親自操刀雕製三尊漢白玉媽祖、千里眼、順風耳將軍,歷時半年創作己告竣工,造價約三百萬元,要捐贈浩天宮,預計七月中空運來台後,舉行開光啟靈大典,成為浩天宮鎮殿之寶。  蔣杰雄採用整塊漢白玉雕成的媽祖神尊,高二台尺,千里眼、順風耳將軍高一點六台尺,漢白玉媽祖神像,線條明朗,衣褶分明,法相慈祥善良,笑容和藹,具有唐代女性形象,表現古典美態,配以漢白玉石雕塑,全身純白,更顯普慈聖潔。

Read More

陶藝學會推出南陶世代聯展

南陶會展出「南陶世代」學會會員聯展,圖為王國雄的柴燒作品《噤聲勿語》。(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陶藝學會即日起推出「南陶世代」學會會員聯展,展出上百位會員、今年別出心裁推出主題展方式,呈現陶土的多樣性,現場也將擺設茶席,讓所有人體驗陶土的百變風情。 南陶會目前成員約一百四十人,有專業者、業餘者及玩賞者,而陶的創作更是多元,有拉坏創作、手捏塑造、釉彩表現或各式窯燒技法等,透過會員聯展,除彼此交流切磋陶藝技法,提升創作能量,更能夠讓愛陶人士品味掬一把泥土的芬芳。 理事長王國雄表示,今年聯展採主題展方式,包括茶席組合、茶器具、陶盆花器、茶碗、雕塑、裝飾陶等六大類組。王國雄指出,陶土是所有創作素材中,最能展現多樣性表現者,可以和民眾生活相關的生活陶,也可以是怡情養性的花器休閒陶,更能是充滿藝術創作風格的藝術陶。 此次展出結合老、中、青三代的創作品,王國雄的創作品《噤聲勿語》,即透過柴燒展現昇華的藝術,透過柴燒自然、純樸的燒成方式,讓陶藝融入生活中,也希望透過展出,呈現美學平台,讓所有人一窺陶的繽紛世界,展期即日起至六月十四日止,地點於台南文化中心文物陳列館。

Read More

村落藝文扎根 「戲說三共」述說潮州百年老宅故事

印尼籍藝術家I Wayan Sadera與南漂青年樂雅琪,陪伴潮州三共社區推動社區劇場計畫,推動村落藝文扎根。 (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駐點屏東潮州的印尼籍藝術家I Wayan Sadera與南漂青年樂雅琪,陪伴潮州三共社區推動社區劇場計畫,以百年老宅為故事基地,帶著居民一起製作大偶面具,讓社區阿公阿嬤及小朋友透過「戲說三共」活化老建築,也串起跨世代的生活記憶。  位於東港溪畔的三共社區,不僅是潮州最具自然生態環境之地,也擁有歷史悠久的百年古厝及豐富人文。原本的老宅經過改造,變身為潮州古農村暨生態教室。今年社區在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社造計畫補助下,辦理藝術工作坊及社區劇場,從踏遍一世紀的老宅慢慢說起,喚起居民參與熱情。  半年前進駐老宅的I Wayan Sadera與樂雅琪,成立努瑪工作室,兩人也一同參與計畫,由I Wayan Sadera指導人偶工藝,樂雅琪則與居民共同發想戲劇題材,他們希望透過文化與藝術在這裡打造夢想社區,讓三共變得不一樣。  三共社區理事長程文科指出,藝術融入社區,藉由戲劇傳達「共存、共享、共勉」三共意涵,也讓年輕一輩認識社區的過往面貌。  縣府文化處表示,今年縣府補助二十六個社區、學校及團體推動社造,分別執行社區刊物(繪本)、藝術創作與文化保存、社區劇場、社群學習、青銀共創等多元文化議題,盼引動居民共同參與公共事務,推動村落藝文扎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