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砸2億 攜手陳意涵 簡嫚書創業

林心如再扛製作重任,攜手陳意涵、邱澤、簡嫚書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飆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打造華劇新格局,林心如再扛製作重任,集結呂蒔媛、許肇任金牌編導陣容,再攜手陳意涵、邱澤、簡嫚書在《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飆戲,全劇以4K拍攝,共耗資近兩億,製作費創下台灣都會時裝劇新高。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描述三個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女生創業故事,全劇在台中拍攝,集合了金鐘編劇呂蒔媛,加上金鐘導演許肇任和「台灣偶像劇之父」馮家瑞一起執導,並搭配陳意涵、林心如、邱澤、簡嫚書、李立群、藍心湄等超強卡司。  其中,李立群、藍心湄也在劇中扮演陳意涵的離婚爸媽,一家三口在戲中擦出不少火花,這也是李立群25年來第二次在台灣拍戲,上一次是10年前的《就是要香戀》。  同時,林心如除主演外,也擔綱製作人一角,幫戲加分不少,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黃金組合。  《她們創業的那些鳥事》共24集,劇本創意來自於日本名漫畫家柴門文的《女強人俱樂部》,由馮家瑞和可米傳媒、時創影業總經理賴聰筆前後共花了5年時間籌備,希望可以讓台劇走向國際,斥資近2億台幣,以電影規格、4K拍攝,用心打造高規格華劇。

Read More

胡瓜61歲生日 盼7月重返戶外

綜藝天王胡瓜6月4日過61歲生日,《綜藝大集合》3日在棚內奉上「壽麵豬」,提前慶生。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綜藝天王胡瓜6月4日過61歲生日,《綜藝大集合》3日在棚內奉上「壽麵豬」,提前為胡瓜慶生,胡瓜也許願「疫情受控、大家平安、收視高升」,期盼7月重返戶外錄影,歡喜會鄉親。  為替屬豬的胡瓜慶生,製作單位送上會發光的金豬大麵線,祝福平安健康,胡瓜也表示,節目19年來,收視長年冠軍之外還節節高升,真的得來不易,要感謝宮廟主委來賓與鄉親,「沒有他們的參與不會有這樣的收視率,一定要繼續維持下去」。 綜藝天王胡瓜6月4日過61歲生日。 胡瓜也許願祝福所有人平平安安,更提到最感謝藝人來賓們來參與,坦言節目要烈日曝曬,又要挑戰高難度遊戲,連外國人看都覺得很厲害,還不忘調侃搞笑說:「小禎棚內來了2集不敢來」。  節目常客馬國畢也認證,收視成績真的是大家用生命拚出來的。舞蹈老師藍波也笑說:「本來以為都是節目效果,後來發現在錢面前,根本不需要效果。」  至於何時重回戶外,胡瓜表示,疫情已經確認好幾天都零確診了,希望能在7月重返戶外,但也會等完全確認後,以免來來回回,更不忘感謝醫療人員,呼籲政府給醫療人員加給獎金多一點,「他們的犧牲帶來我們安定。」

Read More

相隔35年 游安順方文琳再續戲緣

演員游安順拍戲期間雙眼一度短暫失明,還擔心自己會不會「就這樣完了」。 (大愛電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3日電  金鐘影帝游安順今天替大愛劇場新戲「我在你心裡」宣傳,分享拍戲期間雙眼一度短暫失明,一度擔心自己會不會「就這樣完了」。  大愛劇場新戲「我在你心裡」由演員方文琳、游安順、米可白、黃迪揚、梁佑南、方琦等人主演。  游安順和方文琳在劇中飾演夫妻,也是兩人繼35年前合作電影「我們的天空」後,再度攜手演出。方文琳開玩笑表示:「怎麼會這麼沒緣分,這麼久才能再次合作,希望下次別再隔35年,到時候都不知道幾歲了。」  游安順在「我在你心裡」劇中的角色設定是高度近視,有揉眼睛的習慣動作。拍攝期間,有天晚上突然覺得眼睛不適,點了眼藥水後,不但沒舒緩,反而越發嚴重,雙眼紅腫,甚至視線模糊,游安順回憶:「幾乎看不到,一度以為自己失明,想說完了,我孩子還那麼小。」  這讓向來鐵齒,很少做健康檢查的游安順,三更半夜急忙掛急診,後來得知感染急性角膜炎。游安順笑說:「那天剛好是4月1日,原本想和劇組請假,但怕大家以為我在開玩笑。」  事後游安順回想,應該是在拍片現場隨手抓起蠶豆酥吃,吃完沒洗手就往眼睛揉,回家還亂點過期半年的眼藥水,才會導致眼疾。游安順說目前眼睛已經好了,感謝只是虛驚一場。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天韻.心景.張伸熙水墨創作展

 本文作者/張伸熙教授 .曾獲全省美展、全國美展優選及前三名多次,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章、中國畫學會金爵獎、中興文藝獎章、吳三連文藝獎章。 .多次個展於省立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各地文化中心,應邀聯展於美、法、韓、東歐等地。  經歷近六十年的努力,終於能實現從小的夢想,成為一個深具自我風格的藝術工作者,如願在國家最高殿堂,國父紀念館中山國家畫廊舉行水墨創作展,水墨創作展,展現了期間經過歷練、體驗生活、創造生活,從寫生、寫景、而寫意造境、嘔心瀝血而成的創作成果。精作超過百幅,題材豐富、多樣,山水、人物、花卉、各有其特色,其中尤以長卷巨幅更屬難得,「鯤島山海勝境圖卷」寫的是寶島高山、雲海、林木、溪澗、流水變幻之美。「靈山松雲勝攬」長達43公尺,將黃山、三清山,兩地的雄秀極景、岩石奇峻多變、山徑蜿蜒、松林、雲海,盡入畫中,不論整體或分段,細細品讀,引人入勝。  天韻、心景的創作觀點,主要是從生活中宏觀的山川景物,季節變化,近觀的草木花香,四時景物風華,以傳統的筆墨精髓,印證眼中所見,心中所感,深刻、精準、完美的表現於尺素之間,如此方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善、畫中有情、畫中有美。而美感的元素,則是以各種狀態呈現於此次畫展中。 2008千山煙嵐-水墨絹本 (一)雄偉、豪壯之美:是作者長時間歷覽世界各地名山大川、台灣百岳,感受其四時更迭、風情雨雪、霧迷雲揚,面對崇山峻嶺、巨崖峭壁,矗立於眼前、震攝於心的豪壯之美。  (二)奇巧險峻之美:黃山、桂林、雲南石林、美國布萊斯峽谷、大峽谷,台灣的奇萊連峰、太魯閣、佳洛水、龍洞等,怪石林立、崢嶸孤高、天工雕鏤、質實氣暢,尤其南湖大山、雪山特有之高山圓柏枝幹,或矗立直衝雲霄、或翻騰蟠曲強仞之姿,更讓人驚嘆造物之神奇。  (三)清幽秀麗之美:西湖、武陵勝境、台灣阿里山、杉林溪,山色豐潤、秀美華滋、湖山映翠、水媚山青、層巒疊彩、清流漱心,處處幽中藏奇、幽中藏秀。  (四)舒曠之美:高山雲海、草原、湖光山色、登高望遠、層巒疊翠、千山競秀。西部平原碧波稻浪、環島望海,極目所視無盡無窮,讓人心曠神怡。 1995春風澤雨-水墨絹本 (五)色彩之美:自然景觀中四季皆有不同色彩,春花齊放姹紫嫣紅,夏則林木蓊鬱,千山積翠,秋則層林盡染絢麗多姿,冬則林蕭疏、素裹銀粧,而在台灣的處亞熱帶,四季色彩雖不明顯,但晨昏日夜細緻之處,猶有一些變化,反而更見細緻,青綠、淡黃、嫩紫、嫣紅,微微轉換,相映相托,耐人尋味。  (六)節奏變幻之美:則是畫中的動態之美,山中觀瀑如素練排空,溪流中曲水蜿蜒、潺潺水聲如歌如訴,瀑落深潭、驚濤拍岸、泉瀉出壑、雨打芭蕉、風拂松濤、幽林鳥語、風遇竹林、百鳥歸巢,皆是節奏極美的大自然交響樂章。  (七)親切高古之美:其美感源自朝夕相處,日復一日歲月的歷練,留下多變的斑痕印象,讓人見得親切,於是村屋、古樹、小橋流水人家和諧融洽,古院籬牆斑剝色彩,巨蔭成林,幹老枝清,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青山綠樹、魚躍鳶飛、看雲聽水、登高望海、自然的生活著,集結數十年來心中理想的天地之美,生活中的點滴,瞬間的感動,一一融入筆墨中,記錄生活,享受生活,一切順其自然,則心境畫境也何其自然,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會心不遠,則明月也在掬水之間,心不著境,走過生命的落花也有滿身花香。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老夫偶發少年狂

黃宗義大狂草〈94狂〉  本文作者/黃宗義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大學兼任教授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 .臺南市傑出藝術家  新冠疫情管制一鬆綁,戶外萬頭攢動歡樂景象更勝前,差堪用舉世若狂來形容。靜極思動本是人性,孔子說:「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書法也是有靜態與動態之美,有人喜歡篆隸楷,更愛飛揚流動的行草;有人像子貢,對著老師說:「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為樂也。」  誰願終日勞苦不得閒?誰又寧願離群不出戶?看膩了楷書換草書,寫久了顏筋柳骨換顛張醉素,來個〈狂來輕世界,醉裡得真如〉也不錯,再來個〈94狂〉更歡喜。十幾年前SARS過後不久,我仿懷素狂草連綿筆意,以輕膠礬水重複連續書寫錢起詩句,再以戰國楚簡文字,混和草書水墨寫楚簡。從筆墨的鬆緊徐疾、濃淡潤燥、開合對比、色彩造型…探討書藝美學變相之可能。前陣子舉世滔滔,人人都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我用阿拉伯數字結合狂草寫現代流行語「就是狂」的諧音,都是個人筆墨生涯中的一種調濟。 黃宗義草篆〈狂來‧醉裡〉  狂有「膽大、積極進取、敢於作為」的意思,如同兩千五百年前孔老夫子的感嘆:「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That’s savage!正面解讀「厲害,不可思議」,相反的是「任性、逾越理規、漠視道德規範。」把「狂」視為理所當然,負面影響所及,使得這個社會越來越多人沈溺於淺層思考、行事衝動、一切以個人為中心,急於向全世界展現膨風的自我形象,變成理性文明社會發展的逆流。我選擇衝突又互補的紅綠兩種顏色表現熱情與冷靜,用大狂草橫式書寫,凸顯這一類當代流行語轉變成為關鍵字的荒謬無理與不可思議。陳明德老師形容這幅作品如「地書」,是挑戰生理極限與視覺張力之作,與〈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有異曲同工之妙。於同生老師認為此作品將各種美學對立元素和諧統一於畫面,阿拉伯數字融合漢字絲毫沒有任何違和感,色彩與內容的組合直擊觀者內心深處,產生無窮盡的共鳴。兩位好朋友的美學素養顯然比兩千五百年前的子貢進步多多。  長期處在緊張的壓力下,生命之弦繃得失去韌性,偶爾抒發悶氣,鬆狂一下也不妨。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水墨創作理念

本文作者/陳建發博士 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忍別

 確實,愛是心靈的嗎啡劑!在末期當你因為疼痛與壓迫而細聲呻吟或急促地喘息時,我就像往常那樣輕撫你的額頭,並且對你說,我永遠愛你!你的呼吸就暫時恢復成勻緩的了。  ■白家華  與你緣厚情亦深,此世可為證。對你的印象豈只是清晰如昨?猶覺得你還活著。若說你的靈性已隨火齊滅,已化為烏有,這怎能教我信受呢?靈性豈非能夠獨自留存嗎?就讓我向你說一句,僅此一句:魂兮歸來!  你留下來的事物都還能夠讓我們想起你,包括你蓋過的保暖的被子、你穿過的衣物、你用過的食盆。  若說你是死去了,不如說你像是永久地沉睡,而沉睡的只是你的肉體而已。即使是死去,亦非永遠斷滅,因為死是生之延續;不如說你已完成你此世的任務。  一個鐘頭前我還親吻你因病而瘦削的臉龐,放心地走出家門去奔赴工作;現在只能用另一種形式陪伴你,在休假的時候,來到你的骨灰的歸處,陽台上,一個種植小桂花樹的盆栽。  當我發現你的身心已經嚴重老化,皮垂、肉縐、嗜睡且無食欲的時候,我就有了預感,而更加珍惜我們相處的僅剩的不多時日;更頻繁地親吻你的臉頰,擁抱你,也對你說親密的話,以稍微減少你的病痛;確實,愛是心靈的嗎啡劑!在末期當你因為疼痛與壓迫而細聲呻吟或急促地喘息時,我就像往常那樣輕撫你的額頭,並且對你說,我永遠愛你!你的呼吸就暫時恢復成勻緩的了。  透過你的死亡,上天又出了一道考題給我,要我參透它的答案。你的生命在死前已遭受過一番病苦,我希望,因此你已償清了累世的業障,而免再受同樣的罪。  你這一輩子的生命功課,包括在最後兩個月飽受脊椎骨刺與內臟腫瘤轉移的嚴重惡化之苦的折磨,全已做完;而我幾度驚覺自己此身猶在,還在修我未竟之生命課業。  我在車禍腕傷大致痊癒以來,健康開始有起色;但你的痼疾卻惡化得很明顯。當你站立時,你挺拔的弓足已不復可見,代之的是萎靡的精神(整天昏睡)與無力的雙腳,甚至會疲弱地向地面趴下去,我便有了心理準備。感覺上,你離死亡比我更近,我希望我能分擔你的病與痛,基本上卻是不可得。  在你死前,我的胃口極佳,由於運動與工作而消耗熱量、氣血暢通及筋骨柔軟的緣故;而你卻無法進食,必須由旁人用灌的方式餵你。後來你對其他事情更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鎮日臥床不起,即使渴望再到我的臥房去做最後一次的巡視,也需要旁人攙扶。  我觀照我自己的恐懼,面對你即將死亡而生起的,是因為害怕失去你,才會有的。但你卻不理會死亡的嘲弄,仍然是那麼盡責地想要顧家,稍有體力時,就掙扎著要起來巡視家裡,看看你所熟悉又喜愛的這個地方。儘管癌細胞已經攻佔你的全身器官,你的腸胃依然工作到最後一刻;在早上七點鐘,當奶奶發現你的胸腹已因為無氣息而不再起伏時,也發現你留下了最後的六顆屎粒,形狀渾似湯圓,儼然告訴我們功德已圓滿!偏黑色的它們是如何滾出被包在你臀部的紙尿布之外,來留給我們的呢?直到現在,我們仍覺得不可思議,而答案仍是個謎。  終於,你已過完了你的一生,即使受到了病痛百般折磨,你的面容仍保有著美,神情裡有幾分安詳;而未亡的我,日子還是得繼續過下去;對你的不捨與想念,會獲得昇華。畢竟你的天命如此,目前我仍無法做到捨離,只能忍別!我除了對你忍別,除了不拘縛汝靈之自由,還能如何呢?  總有一天,我也會像你這樣老去;但當我面對逐漸迫近的死亡時,是否我能夠做得像你那樣好呢?  16年半的共同生活時光,6000多天的晝夜,雖說「無不散之筵席」;但無論你是死是活,已不影響家人對你的愛,我們對你的愛,早已超越了生死局限──你是我心中永遠的Nene。  你的心靈,更像是一位善解人意的小女孩。善解人意的你,想必也不希望我們過於悲傷吧!  奶奶對於生離死別,比我看得開,幾次在我跟她討論到這方面的這種大事時,她的回答總是:「動物就是這樣啊,該死就得死,人都這樣了,狗也是同款!」  我們曾經私心地希望,讓你活更久一些,且愈久愈好;但天命豈是我們所能違背的?但我相信,那不是結束,此世之生死,是過往無量劫的屢生屢死之延續。  家人們討論該把你的骨灰安置何處,想起你生前的點點滴滴,只要我們在的地方,就是你最喜歡的所在,買了一個盆栽,將你的骨灰撒在裡頭的小桂花樹下,讓你回歸自然,且暫時擺在陽台上,那地方,我常伴著你一同享受暖陽的照耀。  你頭七過後的第二天,你的遺體就要依照禮儀火化成灰了;而你的所有日常用具,就暫時留在原地吧,我們不忍馬上收起它們。  這幾天我一直念佛號與經文迴向給你,也一直遲疑著,還不知道該如何結束此文,無意間在工作之際卻發現一隻飛蛾,它的身軀與你的毛髮同樣具有褐色,不知何時竟棲身於我工作服的下肢的褲管上,大不足以妨礙我的視線,小不到能被忽略;我用指尖三次想要輕輕地撥開它,它卻不想離開,然後飛到我工作時佩戴的防疫口罩上,棲息在我左眼的下方外側;它所帶來的溫馨融洽的感覺,跟你生前給我的陪伴是一樣的,使我心稍感慰藉。我任它停留在那裡,難道是你捎來訊息,向我做最後的告別嗎?直到我用面紙擦拭我為你流下的幾行難捨之淚,它才驚動而飛開去,就此不復回來,難道是你希望我莫再為你落淚嗎?  在你火化當日,我繼續為你念佛號,還有一部阿彌陀經,到了大約完畢的那一刻,我心頭突然一震,預料你已成灰!我下班回到家,透過轉述,得知家人燒了七朵紙蓮花給你,望你於彼界受用!奶奶說你在火化前仍一如生前那般美麗,雖然在冰櫃裡已藏了九天。「七」是奶奶最喜歡的吉祥數字,之所以那樣選擇「七」的朵數,是她對你的好意。  在你火化翌日,我看見飛燕護巢情景,心想,如果你還活著,仍會為此一景象而興沖沖,且告訴我們說,你也看見了。  你就是這麼善體人意又討人喜歡,我吟詠成句: 候鳥南飛,遺舊巢於北簷; 汝今死別,留新傷在我心。  你火化後的第四日,你哥哥,也就是我侄兒,帶回來了兩樣物品,是用你生前老年的照片做為圖案,印製而成的抱枕。  你的奶奶,也就是我母親,說你過世之後她在家裡獨處時感到有點落寞;當你哥哥提回來這兩樣紀念物時,她老人家把它們抱在懷裡,緊緊地擁著,說那柔軟的質感就像在你生前抱著你那樣。  你火化後的第五日,我下班回到家打開大門時,猶習慣性地從玄關望向你生前的臥眠處,直到我的意識一下子醒轉過來,才又面對你已離世的事實。  參悟你的死亡所留給我的課題,雖說陽壽之長短受到諸多變數之影響,而非一個定數,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今後我活得愈久,你死去的那一天,你的忌日元年,就離我愈遠;但我與你重逢的日子卻是愈接近的。  續為文再記你時,你羽化已經過了八天,家附近的森林公園裡的梔子花,仍然合乎時節地開放了,野生鯛魚仍然在城市溪流的污水中艱苦地求生存,而曾經令你過敏以致臉頰浮腫的那一叢不知名的花,又盛開了;這世界的運作依舊,但你已做完此世的功課,你的進度是比我們超前了。  情深則念切;但願此別乃是下一次重逢的開始。再相見時,我們當有似曾相識之親切感,無論各自換成哪種形體!

Read More

<中華副刊>百年磚橋尋幽

 ■張子筑  聽聞一座逾百年的磚砌小橋,位於娘家后里,於是趁這天風和日麗前去探訪。  沿著寬敞的后科路北上方向駛去,一路春風輕拂,綠野生姿,花香鳥語,甚是賞心悅目。按導航指引彎進永興路繼續前行,未幾,快到目的地,見路邊停了幾部車輛,想是有志一同,看來好奇者不乏其人。  停妥車,步下一處頗為陡峭的斜坡,我以S型走下坡,緩解膝關節不適,約莫兩百公尺後右轉小徑,兩旁草木繁茂,路面微微崎嶇不平,就像早年山間小徑一般。正小心翼翼踏行在落葉石塊間,忽聞潺潺水聲,睜眼張望四周,滿是古意盎然,一彎流水淙淙的溝渠、一野雜草叢生的岸堤、一樹枝椏遮天的老樹,一座殘破老舊的磚橋就橫在水圳上。  左側有一簡介牌,敘明磚橋的由來:西元1909年日人開發后里圳,1913年完成,引大安溪水源灌溉后里台地大部分地區,1913年,又在后里成立蔗苗養成所,后里圳水源更形重要。水圳遇山鑿洞,部分沿著山脈流貫,沿岸林木茂密,景色宜人。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第八號隧道北向,一出隧道即通過后里圳水道,由於鐵路行駛火車,人員無法通行,特於隧道左方岡哨後面以磚砌小橋一座,即后里圳磚橋,供站岡哨兵通行,小橋流水綠意盎然,富國歷史建物百景。  年久失修的古橋,橋面沉積沙泥,層層疊疊覆蓋其上,印證了歲月的痕跡;兩旁鏤空砌磚的護欄猶如殘垣斷壁,但依稀窺探出其建築工法,斑駁的橋身裹著片片青苔,更增添幾許古樸樣貌。水圳岸邊或而雜草橫生,或而落葉堆疊,或而石塊零落,再再承載了它的歷史。而水圳兩側的水泥面經日月風霜滌洗及河水沖刷,濃密不均的漬垢、苔紋,呈現深淺不一的色樣,看來髒穢不潔,但形構出多端的圖形,映入眼簾卻覺得是一款另類的美,更彰顯了源遠流長百年的翹楚。  走在橋上,驚訝、讚嘆不已,思古幽情旋旋湧入,雖然時空已變,但橋下淙淙水聲依舊不變。

Read More

余思達蓄鬍曬黑 挑戰金鐘劇

余思達首次演出金鐘劇《無主之子》,蓄鬍扮外籍漁工。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跨欄紀錄保持人」余思達首次演出金鐘劇《無主之子》,蓄鬍扮外籍漁工,不但要扛上百斤漁網,還要 民視金鐘戲劇《無主之子》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描述越南移工與台灣女子在無婚姻狀態生下孩子後,當父親被迫遣返,母親被迫拋下孩子遠去時,他們的孩子便成了沒有身分、沒有國籍的「無主之子」。  劇中,黃鐙輝、孫綻、余思達、方大緯飾演的漁工,在拍攝中也引起嘉義鄉親的追劇旋風。其中首次演金鐘戲的余思達表示,為了演出漁工的形象,除了為戲蓄鬍並曬黑演出,在拍開前還跟朋友相約去海釣,搶先感受在海上工作的模樣。  余思達平常在民視綜藝節目《綜藝大集合》中,有「宜蘭最速男」稱號,還是100公尺及400公尺跨欄紀錄保持人,在節目中有亮眼表現。  這一次接到金鐘劇《無主之子》的邀約,讓熱愛演戲的余思達直呼夢想成真,他表示這一次可以跟演黃鐙輝及孫綻的學長,在戲裡可以對他們頤指氣使,下戲後還黏著他們對台詞,讓余思達表示拍了金鐘劇讓他多了幾位兄弟,真的非常感動。  首次挑戰金鐘劇,余思達表示,拍戲困難重重,除了要克服在漁船上暈頭拍戲,還要實地整理超過上百公斤的漁網,尤其現場教他們的移工朋友們,也是收工後拖著疲憊身軀還打起精神一一的教導他們,讓余思達非常感動,也希望這社會上能有多一點的愛,尤其是台灣有數十萬名的移工,希望大家能多點微笑多點善意。  《無主之子》全劇共3集,從6/28起,每週日晚間10點於民視無線台播出。

Read More

出道30年演唱會 萬芳明年6月攻蛋

歌手萬芳原訂13日要在台北小巨蛋舉辦出道30週年演唱會,不料因疫情延期,她2日宣布明年6月12日重返小巨蛋與歌迷同樂。 (何樂音樂提供) 中央社/台北2日電  歌手萬芳原訂13日要在台北小巨蛋舉辦出道30週年演唱會,不料因疫情延期,她今天宣布明年6月12日將重返小巨蛋與歌迷同樂;同時在13日晚間,也將進行線上直播談唱會。  演唱會主辦單位表示,明年的演唱會,已購票觀眾可保留原票券原座位入場,針對屆時無法參與的購票歌迷,會公布相關退票辦法。  萬芳表示,2020年對自己與樂迷都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是她出道邁入30週年的新里程,雖然這回無法面對面與大家相聚,但她決定換一個方式與樂迷見面。  萬芳將在原演唱會日期(13日)晚上8時30分,相約樂迷在LINE MUSIC平台,進行「今天誰都可以來」線上直播談唱會,萬芳幽默表示:「原本相約小巨蛋有票才能來,今天只要打開LINE MUSIC,誰都可以來!」  萬芳說,演唱會總是擔心話太多會超時,這回直播沒有時間限制,很久沒和樂迷聊天,所以這次定調為「談」唱會。  另外,萬芳表示,這回演唱會延期,讓自己多出許多生活時間,也有持續製作新專輯與新歌MV拍攝。13日直播談唱會,她透露除了會演唱精心挑選的私房歌單,還預告將曝光不只一首新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