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鎮洋油畫展 大墩藝廊亮相

方鎮洋油畫展以印象派表現風格為主的油畫創作精品。(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即日起至六月十七日展出「二0二0方鎮洋油畫展」。從事油畫創作四十年的方鎮洋,於大墩藝廊展出以印象派表現風格為主的油畫創作精品。  方鎮洋早期畫風偏向鄉土實寫,近年以半具象的印象派表現風格為主。作品獲臺陽美展銅牌、中部美展優選、台中縣美展第三名及台灣省美展入選等,獲邀「藝術薪火相傳-第十屆台中縣美術家接力展」,並於全台各文化局個展近二十次。  展出主題分為花卉、奔騰、風景及鄉土等系列,「花卉系列」充滿浪漫情懷,彷如嗅到花香飄來;「奔騰系列」可見駿馬在草原上四蹄翻騰,長鬃飛揚的奔騰壯美;「風景系列」繪下遠眺青山美景,觀者如身入其境享受那山嵐氛圍,呼吸到芬多精的舒適;「鄉土系列」以早期農業社會家禽火雞作為代表,見那咕咕的聲音正在敘述著鄉土的情懷。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家齊園藝治療 溫暖家人獨老

家齊高中結合華山基金會,為獨居老人創作園藝盆栽。(記者施春瑛攝) 家齊高中圖書館攜手安平與中西區華山天使站站長與志工,利用英文多元選修時間,從經典童書《小兔彼得的故事》切入,延伸繪本中出現的故事場景,創意融合閱讀文本和園藝,融入生活情境與公益關懷,以各色新鮮花材創作園藝盆栽,與家人和華山獨居長輩分享祝福的溫暖與祈福心意。  活動一開始,中西區站長吳品儀先向家齊師生說明華山關懷的對象與關懷服務,再由安平站長李濰禎解說如何進行盆栽DIY,並邀請高中生們發揮美感創意,利用顏料與手工小飾品裝飾花盆。  李濰楨表示,「園藝治療」可廣泛運用在長青、失智族群、一般大眾、專業助人領域等,這次與吳品儀站長一同回母校帶學弟妹做園藝植栽,希望能激發學弟妹的同理心,為獨居長輩整理裝飾植栽,讓園藝盆栽可以為長輩們帶來笑容和希望。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校友鄭詠紜返母校當業界教師

崑大環工系校友鄭詠紜(中)回母校擔任業師,與環工系主任許蕙琳(左二)等系上老師合影。(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碩士專班一0一年畢業的六年級生鄭詠紜,為台灣大學環工所博士候選人,不僅創立富鈞水資公司,更以「富鈞雲端智慧水環境監測記錄器」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她並回母校擔任業界講師,將蓬勃的科技能量傳承下去。  鄭詠紜高職時期就讀商科,畢業後進到崑大二專環工就讀,為挑戰一個全新的求學領域,她課後不斷地花時間進修,才追得上進度。環工系是培育國內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重要搖籃,在紮實的課程訓練下,鄭詠紜把每一步功夫都學得紮實,並具備完整的專業技能,在二專畢業多年後,考上母校環工碩士專班持續研修。  鄭詠紜精進所學,所研發的作品「富鈞雲端智慧水環境監測記錄器」,二0一八年榮獲經濟部第二十五屆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同年,水利署邀請她參加「二0一八新加坡國際水資源週」及「中小企業商機創造展示交流會」,向世界展示台灣創新的能量。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部早在二0一六年出刊的《科學發展》第五二五期,即以「產業界的女科技人:走入環工的雲端世界」為題專訪鄭詠紜,她不僅成功披上工程師的戰袍、完成創業之夢,更展現崑大環工系女性畢業生的科技力量,讓環境工程走上雲端。  崑大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系上對於學生在校期間安排有完整的技術訓練與輔導,包括廢水處理廠操作實務、機電設備、產業水汙染防治、廢水處理專業證照輔導、產業水汙染防治與專業實習等課程,就是希望學生在畢業後就能投入職場,與業界接軌。  崑大傑出系友鄭詠紜除回母校擔任業界講師,她所創辦的富鈞水資公司也將進駐崑大育成中心,提供學弟妹實習的機會,持續追求卓越與創新,透過科技讓環境更好,為永續環境做出宏大的貢獻與努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新市國小快閃演出 自娛娛人

新市國小以課間的快閃表演,來取代往年的成果發表會。(記者林相如攝) 新市國小每年都會舉辦社團成果發表會,今年卻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無法舉辦大型的群聚活動,只好停辦成果發表會,但為了讓學生依舊有表演的舞台,特別利用課間時段,舉辦快閃演出,包含弦樂團、合唱團、直笛團、絲竹樂團等,接力快閃演出,雖然規模不若以往,但下課還有表演可以看,讓學生相當開心。  新市國小校長李智賢說,該校社團活動發展得相當完善,不論是音樂或者傳統技藝、體育、藝術等社團,應有盡有,每年學校都會在下學期配合校慶,舉辦大型的社團成果發表會,邀請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一起見證孩子在特殊才藝方面的表現,每年在活動中心舉辦的社團成果發表會,也總是吸引爆滿的人潮,成為新市區的年度盛事。  但今年受到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不論在室內或者戶外,都不能舉辦大型的活動,聚集大量的人潮,以免造成防疫的缺口。李智賢說,但社團的孩子需要表演的舞台,大家也都有表演的慾望,經校內集思廣益後,決定在每天上午第二節課下課二十分鐘的課餘時間,在學校行政大樓的的穿堂,舉辦快閃表演活動,包含小提琴演奏、合唱團、絲竹樂、打鼓等,接力上場演出。  且每個社團也都分拆好幾個小組進行表演,演出的內容也都有所變化,也因此第二節下課後,穿堂總能吸引不少小朋友聚集,觀賞社團的才藝演出,雖然規模縮小了,但李智賢說,演出的水準依舊維持,自娛娛人,大家都相當投入且快樂。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遠東下鄉成立衛星學習基地

後壁國小已於今年五月正式掛牌,成為遠東科大衛星學習基地。(記者翁聖權攝) 後壁國小五月正式掛牌成為遠東科大資訊應用培力與機器人跨域共享計畫的衛星學習基地,未來除了有學習程式設計課程的機會外,並且可串連到後壁國中、後壁高中及遠東科技大學,從中習得重要的數學與電腦概念,以及如何做有創意的思考與有系統化的推理。  校長吳建邦表示,後壁國小機器人社團成立於一0四年十月,由遠東科大教育部資訊志工計畫的蕭佳明博士擔任社團指導老師,透過程式設計來訓練思考邏輯,讓後壁區的孩子有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社團是利用星期六上午開班義務授課,並結合教育部資訊志工計畫,讓大學生入班擔任助教,提供小朋友更多協助。  社團成立不久後,後壁國小傑出校友陳東欽董事長贊助三十萬元經費購置機器人設備,另名校友廖淅壎董事長也每年贊助十萬元供社團運作。在四年多的持續耕耘下,逐步吸引後壁區其他學校,甚至新營區的小朋友跨區來上課。  近年來機器人社團對外參賽,成果相當不錯。包括二0一八年參加南科管理局主辦的南科遠大機器人創意與創新競賽,後壁國小郭承恩與廖偉辰獲得騎士賽國小第一名。二0一九年遠東科大主辦的亞洲機器人運動競技大賽,在國小組輪型機器人足球賽包辦前三名。  社團指導老師蕭佳明博士更於今年提案,以遠東科大~台南市偏鄉資訊應用培力及機器人跨域共享計畫的「在地關懷~協助偏鄉資訊應用培力」與「機器人教育發展」為主軸,協助偏鄉國中小學與高中職學校發展資訊科技應用、運算思維與機器人科學跨域應用,攜手夥伴學校成立衛星學習基地。 (記者翁聖權)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與身體對話 新化高中主題書展

新化高中舉辦書展、講座,邀請物理治療師指導教職員做禪柔運動。 (記者黃文記攝) 國立新化高中圖書館日前辦理主題書展—「與身體對話」,展出一系列與身體健康、運動相關的書籍。搭配書展,校方突破傳統講座模式,邀請物理治療師邱眉齡到校辦理講座課程,示範指導近年引進台灣的脊椎螺旋運動(又稱禪柔運動),讓參與學員舒展筋骨。  書展主要介紹「與身體對話」相關的書籍,舉凡3D人體透視、人體解剖、日常生活的物理治療、筋膜伸展、健走、壺鈴運動、核心肌群訓練、脊椎姿勢調整、下班運動學等書籍。講座開放全校教職員工限額報名參加,一開放報名即秒殺額滿。  講座由物理治療師邱眉齡示範禪柔運動的動作,再由參加者實際操作禪柔運動的基礎動作,藉由這次活動讓參與的教職員離開平日久坐的辦公桌、走下久站的教室講台,透過講師的帶領,一起體驗這項歐美近來最夯的禪柔運動。 參加的教職員表示,一個半小時左右的課程很紮實,在和緩的伸展與身體律動中搭配有節奏的呼吸,筋骨肌肉獲得充分伸展,既能放鬆平日緊繃的神經,又能達到運動效果。並且在有國際認證的專業治療師清楚講解、耐心指導下可避免受傷;重新充電後,將更有能量重新面對平日繁重的教學與行政工作。 校長許宏明表示,這次主題書展讓醫學領域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和校內教職同仁進行一場跨領域的交流對話,希望圖書館未來能繼續嘗試辦理這類有別於傳統的講座。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誠品敦南熄燈 人潮徹夜聚集

誠品敦南自31日凌晨舉辦系列活動,現場湧進了大量人潮。(中央社)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誠品敦南店31日熄燈,自31日0時開跑的講座活動,湧入大批民眾,徹夜參與活動。  此次搭配誠品敦南熄燈前舉辦的系列活動「18小時馬拉松講座」,由31日凌晨起跑,一路舉辦到31日18時,在1樓大廳也有媒體「潮人物」自發舉辦的音樂會。清晨的誠品書店中,除了聽講座的人群,還有許多民眾在書店內翻閱書籍。 PChome董事長詹宏志在凌晨4時30分開講。(中央社) PChome網路家庭集團董事長詹宏志說,台灣從1970年代開始產生巨變,而誠品敦南店就能看到台灣社會能量。提到誠品敦南,作家陳芳明說:「誠品書店是我寫作的恩人。」  表演工作者馮翊綱分享當年趣事,坦言排練前空檔,最喜歡到誠品看書。出版人許悔之及作家高翊峰則表示,流連在誠品敦南店的夜晚是無法忘懷的美好時刻。 誠品敦南店31日熄燈結束營業,邀請作家馮翊綱(左)、廖玉蕙(右)與讀者座談。 (中央社) 作家廖玉蕙說,誠品敦南店熄燈是件時代大事,她能親自到場也算是躬逢其盛。「當年誠品敦南店在1989年開始營業時,我已經是少婦」,當時的她在學校教書,已有消費能力,她開玩笑地說:「那時我有錢買了,所以如果誠品因為虧損熄燈的話,我是不用負責任的。」 作家陳芳明分享與誠品的記憶與故事。(中央社) 作家黃麗群說,她最常深夜前往誠品敦南店的時間,是在她25歲至31歲期間,不喜與陌生人社交的她,因連鎖書店裡人與人不會緊密的接觸,會有社交空間,所以當時常常待到天明、凌晨4時左右。  黃麗群也推崇誠品敦南店的廁所,她說:「在方圓百里找不到廁所時,誠品真的是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放』所在。」她解釋,誠品書店對於各種族群的包容性很強,在書店中看書也能不受拘束地自在席地而坐、甚至躺下休息,這是誠品書店與其他公共空間最大的差異。

Read More

北市歌仔戲圖書館揭幕 陳亞蘭挖出壓箱寶

陳亞蘭31日為台北市「歌仔戲圖書館」揭幕。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歌仔戲「忠孝節義」喚回戲迷,也吸引新的觀眾,陳亞蘭31日為台北市「歌仔戲圖書館」揭幕,期許能把歌仔戲文化持續傳承下去,也希望新戲「嘉慶君遊台灣」再創新里程。  「歌仔戲圖書館」在龍山文創基地揭幕,未來歌仔戲迷可在圖書館內交流,也將推出一系列的歌仔戲講座、座談會等活動,圖書館內陳列了陳亞蘭珍藏的歌仔戲書籍,和新歌仔戲「忠孝節義」的劇本手稿,讓龍山文創基地能有更多人潮。  身兼台北市歌仔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亞蘭說,協會成立2、3年來,除致力於推廣歌仔戲,每年年終前也會辦歡喜圍爐,邀請獨居老人來看野台看戲、一起吃團圓飯。  這次選在龍山文創基地,透過圖書館方式推廣歌仔戲,陳亞蘭也挖出不少壓箱寶,包括劇照、採訪照和唱片封面,聽到自己以前的歌,讓陳亞蘭直呼,覺得聲音好嫩。看到有一張霸氣坐姿打四色牌的劇照,也透露是當時候跟長輩學的,「練到抽筋NG拍很久!」  目前正忙著新戲「嘉慶君遊台灣」,陳亞蘭提到新戲獲得文化部3千5百萬元補助,開心地表示,歌仔戲雖是古老戲曲文化,但這次也有特效,還是要跟潮流並行,但也大嘆劇本不好寫。  倒是楊麗花會不會再演,陳亞蘭笑說,「楊阿姨上次真的累到,有一點嚇到了,這次就當一個精神領袖,有空就來看一看。」  陳亞蘭表示,歌仔戲圖書館讓大家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了解歌仔戲,也歡迎大家有空可以來這走走看看互相交流,並預告今年下半年還有漫畫工坊、電影工作室登場,希望疫情過後,讓大家的新生活更好更豐富。

Read More

上節目遭圍攻 青峰坦言害羞怕生

創作歌手吳青峰上節目,遭主持人炎亞綸、唐綺陽、吳姍儒圍攻。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炎亞綸、唐綺陽、Sandy(吳姍儒)聯手主持公視全新實境談話節目《36題愛上你》,首集邀來創作歌手吳青峰,一來一往的訪談笑聲不斷,青峰坦言自己個性「害羞怕生,但是只有一層紗」。  被炎亞綸、唐綺陽、Sandy圍攻,被唐綺陽問到點頭上談話節目原因,青峰直爽回答:「覺得你們三個應該滿好聊的」,還被爆大學畢業時曾在幼幼台打工做道具過,自己加碼說曾誤認為是該台內的「西瓜哥哥」,當場還有警衛叫他「瓜哥」就放行過門,青峰還狐疑說「他以為我是胡瓜嗎?」  好友路嘉欣透過影片爆料青峰「洗澡洗太久」,青峰坦承在浴室「可以一個多小時」,但解釋是在清理浴室,而且「我要一視同仁」,直到每個角落都乾淨了才舒服,還搞笑說「我洗這個罐子,就覺得其他罐子也在呼喚我」,讓唐綺陽大呼:「他處女座的啊!」  遇到情緒不好時會在社群上發文,也常因此引起關注,青峰笑稱自己「一PO完就忘記了,然後等我再回過神來就天下大亂了」,同在網路上很活躍的炎亞綸心有戚戚焉說「你好!我知道」;不過青峰認為自己近來「有稍微比較溫柔一點」,還勸炎亞綸說:「你下次PO文前先跟我溝通一下,我幫你潤稿或我幫你PO」。  一來一往的訪談笑聲不斷,青峰坦言自己個性「害羞怕生,但是只有一層紗」,而且有點「人來瘋」,讓吳姍儒讚他「好可愛,聊完可以明白為什麼他人緣很好」。  吳青峰透露自己與父親「有一段時間處得非常不好」,父親一度曾被醫生宣布僅剩半年壽命後,但是「結果很幸運地,我們還有4年的時間」,兩人卸下心結相處,青峰說:「後來我們有講開,所以它其實是一個很美好的經驗」,也有感地說:「我最後對他完全的釋懷」。  最後被問「三位主持人來邀歌,會想寫給誰?」,吳青峰說:「我直覺想寫給唐老師」因為「我喜歡挑戰未知的感覺,綺陽的歌聲讓我感到最未知」,讓唐綺陽直說:「不要因為我像家家就覺得我有肺活量」。

Read More

<中華副刊>偶遇湖光水色

 文/攝影 林清雄  周休悶熱的空氣,午後昏沉的我,不想窩在冷氣房裡,又在假期耍廢了。走,到山裡,去享受清涼的山風綠蔭。就隨興地,開車往山郊去尋幽探爽。途經桃園大溪,看到『大艽芎古道』的指標,毫不思考,就隨意的順著初次造訪的鄉間小路進入。  沿路幽靜無人,車窗將不遠處的山坡景致,以不同的焦距、角度和光影,一格一格慢速播放到眼前。尤其是,暈染在山腰間,似成一堆一堆白雪的五月油桐花,怒放在枝頭搖盪,搖下車窗,這顆躁熱的心,隨著山風花舞緩盪,清涼了不少。  繼續行駛,發現湖中央,有一座小小的「水中土地公廟」。倏忽,被這一幅湖光山色的美景給吸引下車。我沿著湖畔,悠悠漫步,湖面無痕如鏡,倒映的白雲,鋪展如棉,空氣被山風過濾的很清新、很清涼。對岸的數棟大樓,靜止在這透明的藍天碧水間,如在打坐;而我在湖旁,也似入定了。  只是偶然的經過,卻能坐擁如此的湖光山色、水鏡花韻相伴,真是平凡生活裡的奢華享受。美,很簡單,就在平凡的四周、在生活的知足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