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藝術巡迴展揭幕 巷弄美學開抵新化林場

 台南生活美學館今年度的社區藝術巡迴展二十七日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登場。(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文化部台南生活美學館今年度的社區藝術巡迴展二十七日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登場,以「巷弄美學」為主題,展出由李森禮、區海智與陳弘庭等三位畫家精選的六十幅畫作,讓遊客在悠閒的自然生態環境中,優遊畫中。  台南生活美學館館長黃瓊瑩表示,人們開始願意走入自己的社區,尋找在地的記憶,也建構彼此之間的關聯性,甚至用文字、用鏡頭、用畫筆等,來記錄這些感動的故事。  黃瓊瑩指出,以往的藝術展演活動,多在都會地區的場館舉行,對於偏鄉的民眾較為不便;希望透過藝術巡迴,帶領大家走入不同的巷弄裡,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黃瓊瑩說,從三位藝術家的話中與筆下,看見了不同城市裡的巷弄風景,如寧靜的歲月,或者熱鬧吵雜的生命活力,也許只是被遺忘、被忽視的角落;透過作品,讓人了解到,走在巷弄這沒有邊界的空間裡,要帶著探索的心與眼,找尋被忽略的美感,並用心感受生活的況味。  社區藝術巡迴展二十七日揭幕,首站新化林場展出持續到六月十二日,接下來還將前往屏東市復興圖書館、嘉義縣竹崎鄉圓崇國小、台南市鹽水國小、高雄市鳳山區中崙國小、高雄市內門區金竹國小、台南市黎明中學圖書館、嘉義縣大林國小,最後回到台南生活美學館。

Read More

高雄代天宮 名師墨跡逐步修復

高雄代天宮聘請名襄文化彩繪修護團隊進行修復工程,要讓綺麗畫作重見天日。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哈瑪星地方大廟歷史建築「高雄代天宮」,為妥善修復文化資產與傳統匠師作品,廟方去年啟動修復工程,以最高標準進行建築、彩繪、剪黏等繁複細膩修復作業,在專業師傅細心巧手下,彩繪已見初步修復成果,名師墨跡逐步還原。  高雄代天宮表示,為保存廟宇精湛的工匠藝師作品,聘請「名襄文化」彩繪修護團隊,以紅外線攝影機進行作品修復,一筆一畫仔細還原作品細節。看見隱蔽在油煙與塵埃中的綺麗畫作重見天日,參與修復團隊及廟方都相當感動;修復過程雖然漫長且備極艱辛,但修復再啟之日,將呈現最瑰麗成果。  高雄市文化局期許代天宮此次修復工程透過彩繪修復師的巧手,讓廟宇承載的文化價值延續下去,與興濱計畫重現的各時代建築群一起構築多元豐富的文化地景。  名襄文化表示,團隊修復需針對各彩繪作品逐一判別分析其類型、位置、用料、保存情形等各項因素,方能視保存情形進行細膩的清潔。如彩繪缺失面積過大,嚴謹考證作品背景脈絡後,進行精緻的仿作。  高雄代天宮已近七十年歷史,於民國九十八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內有眾多的傳統藝術作品。本次修復的主要內容包含剪黏、泥塑、大木構架、彩繪、灰作等,工程預定一一二年底竣工。

Read More

中巿演藝場館全面解封

台中市中山堂修繕工程即將完工開放演出。 (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文化局各演藝場館即日起規劃全面開演,包含中山堂、葫蘆墩文化中心演藝廳、港區藝術中心演藝廳、屯區藝文中心演藝廳及圓滿戶外劇場等,遵守「實名登記、健康控管、座位間隔」等原則解封開放。中山堂安排六月二十八日修繕工程後開演。  文化局演藝場館解封開演,主辦單位在規劃階段需依衛生局發布防疫規範,進行風險評估並訂定防疫應變計畫,民眾進出演藝場館採實名制登記、佩戴口罩、量體溫、梅花座間隔座位及需維持社交距離,妥善規劃動線。只要遵守相關原則,可不受室內一百人、室外五百人之限制。  中山堂歷經十年來最大幅度的修繕工程,六月二十八日起邀請台中市演藝團隊戶外公演,包含原住民舞蹈、陣頭技藝、傳統民俗念歌戲,以及青年舞蹈與樂團演出,室內規劃音樂會演奏,採梅花座間隔座位規劃。

Read More

吳怡霈愛運動 保持年輕好體力

外型甜美的主持女神吳怡霈喜愛運動健身。 (記者陳建興攝)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外型甜美的主持女神吳怡霈27日出席活動,最近這1年來她勤於運動,她說,發現要維持體態、保持年輕好體力,運動真的是不二法門,但一雙好穿的鞋子是很重要,尤其之前常出外景,要走很長的路,保護好腳才能走的長久。  吳怡霈從體育主播轉戰演藝圈,在主持跟戲劇都交出亮眼成績單,去年擔綱女主角演出《天之蕉子》,精湛演出打動人心。39歲的她熱愛運動,練出迷人好曲線,積極保養抗老維持少女感。  這1年來,吳怡霈每週維持3、4天的運動量,運動項目很廣泛,健走、爬山、滑板等,讓她身體曲線有所改變。  吳怡霈表示,主持節目常常有出外景的需求,但往往只是穿運動鞋出門,一整天下來,小腿和腳底會還是會感受到痠痛,過去很少接觸健康鞋,覺得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有需求,鞋子造型也很呆板,不適合節目主持穿搭。  吳怡霈說,年初去日本滑雪,在雪地摔倒受傷,膝蓋積水,醫生斷定膝蓋可能會提前老化,有一陣子走路會影響到,高跟鞋也不能穿,剛好有次試穿德國健康鞋子,覺得好穿又好走,蠻實用性的鞋子,當下真的還蠻開心的。

Read More

周杰倫東京行 大鬧五月天

周杰倫《周遊記》全新一集「東京(下)」,先大鬧五月天演唱會後台。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周杰倫《周遊記》全新一集「東京(下)」,先大鬧五月天演唱會後台、出神入化地調包五月天專輯封面主唱,還以卡丁車代步,前往涉谷感受萬聖節熱鬧氣氛,再度化身「加藤」。  《周遊記》全新一集開場周杰倫先是秘密直擊亞洲第一搖滾天團五月天的演唱會後台,身為兄弟的魔術師陳冠霖,為了一圓杰倫組成「周五組合」的夢想,特別現場施展新招、讓周董登上五月天專輯《自傳》封面,看到專輯封面的主唱阿信被冠霖施法變成周杰倫,五位團員全體驚呆傻眼。 周杰倫 周董也有備而來,準備了符合演唱會後台現場環境條件的近距離魔術連環秀,拿出撲克牌給阿信做記號,沒想到阿信在撲克牌寫下“We love Jay”,被周董開玩笑說原來五月天滿感性的,更意想不到的是,撲克牌竟先變成阿信出道早期的超萌西瓜頭青澀照,引發眾人驚呼不可思議,阿信則是笑回「怎麼是這一張?」看到周董連續施展魔術神技,看過大風大浪的五月天也掩不住驚訝神情。  在《周遊記》節目中經常展現童心未泯一面的周杰倫,這趟來到東京正好遇上一年一度的萬聖節,看到街上路人身穿各種奇裝異服,讓周杰倫靈感迸發,特別為兄弟們準備街頭卡丁車體驗,一行人穿著奇裝異服,在澀谷街頭展開瘋狂刺激的飆車大賽,重現在電影《頭文字D》中的甩尾飆風英姿,也再度化身《青蜂俠》片中「加藤」角色參加萬聖節遊行,帥氣破表,讓苦心變裝的固定班底們紛紛大呼「太犯規啦!」

Read More

吳克群走出焦慮症 克服突發性失聰低潮

歌手吳克群(左)走出焦慮症,在個人YouTube頻道推出「你說我聽著呢」社會影音小說,邀歌手謝震廷(右)分享如何與憂鬱症共存。 (何樂音樂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7日電  歌手吳克群推出新歌「咁有風在吹」,YouTube也推出憂鬱症相關影片,他更邀請歌手謝震廷和知名作家H在節目暢聊如何克服低潮,吳克群也分享走出焦慮症導致突發性失聰的過程。  謝震廷分享2007年參加「超級星光大道」爆紅,只是學生的他卻在學校被霸凌,加上酸民評論和爸爸的家暴行為,讓他罹患憂鬱症。一路透過家人朋友陪伴、專業治療及音樂創作才找回自己。  謝震廷表示,目前仍與憂鬱症共存,拍攝前也需要服用鎮定劑才能上場,但他仍希望傳遞出「活著固然很辛苦,可唯有活著,才是我們推翻一切不幸的籌碼」的信念。 歌手吳克群(右)走出焦慮症,在個人YouTube頻道推出「你說我聽著呢」社會影音小說,邀請作家H(左)上節目對談,分享個人故事。 (何樂音樂提供,中央社) 作家H則說,30歲那年遇上人生風暴,經歷離職、離婚、母親輕生,生活重心一夕崩毀,一度讓他有輕生念頭直到決定走進醫院接受專業協助。他說,「每天活下去的動力就是想到明天要去喝一杯珍珠奶茶、看一部期待很久的電影」,也體會到生命沒有什麼是應該的,當不去預設這些應該時,所有獲得的快樂就是賺到的。  吳克群曾罹患焦慮症導致突發性失聰,雖然目前已痊癒仍喪失少許聽力。他表示,「不再去想回不來的那些失去,反而專注我擁有的」,強調透過專注於擁有的事物,加上朋友陪伴與改變作息,克服焦慮症低潮。  對於各自分享的經歷,吳克群認為,身邊有很多面臨痛苦的人,要試著不要用同情心而是同理心,「試著和他感受同一陣風、理解他的苦痛,也許他能感受到有人在陪著他」,希望能給正在面對苦痛的朋友一些啟發。

Read More

李又汝拍泳池戲 大姨媽來搗亂

民視八點檔《多情城市》拍攝泳池戲,李又汝、翁家明跟江俊翰下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民視八點檔如火如荼拍攝中,日昨拍攝一場泳池戲,李又汝穿著性感泳衣出場,倒是翁家明跟江俊翰水中騎馬打仗,笑翻全場。  翁家明在《多情城市》劇中飾演的「枯一蘇(邱醫師)」,一出場就爆笑不斷。日前劇本安排翁家明、江俊翰及李又汝到游泳池游泳,翁家明表示,本來劇本輕描淡寫,但他心想已經要下水那就跟導演討論增添許多趣味性,自己還帶很多逗趣的道具,讓現場人笑到噴飯。  翁家明表示,看到這一場戲就靈光乍現,把劇中道具的水槍還有蛙鞋都帶來現場,還跟江俊翰玩起水中騎馬打仗,重點是劇組竟然選了一條有超人圖案的泳褲,讓翁家明說,現在已經不會在意形象了,只要讓觀眾會心一笑,要他犧牲都沒問題。 李又汝拍泳池戲 敬業的江俊翰為了演出殘疾人士下水游泳的樣子,還上網做功課看了許多影片,他說,沒想到只靠上半身來游竟然耗費體力,來回游了數十趟的他,直說這已經是他一週的運動量,十分累人,連中午便當還嗑了兩個才滿足。  李又汝則大喊莫非定律,原來拍攝當天又是他經期的第一天,讓她不得不先吞了止痛藥再上工,還非常有誠意,穿著布料跟比基尼差不多的泳衣,性感模樣讓導演開玩笑說:「妳這樣吳醫師(江俊翰飾演)很難不愛上你喔!」翁家明也說,這一場大家耗盡體力跟腦力拍攝,畫面呈現會非常逗趣,觀眾一定會喜歡。

Read More

<古董藝術賞玩專刊>汪文有先生的收藏心路歷程

台南市文物協會成立至今已歷34年,在歷任理事長及全體會員的努力下,對文化的傳遞及發揚不遺餘力,也歡迎對中華古文物有興趣的同好一起加入,加入方式請洽本會蔡秘書0982789095。 ◎汪文有口述/劉振漢整理  我是在民國70年左右開始收藏古董,最早入手的是高古玉器,當時是跟朋友購買,因為早期的資訊並不充足而朋友是地質科學相關背景,所以基於這樣的概念就跟他一起收藏研究,但是收藏多了總會有些疑惑之處,因此我們也透過關係跟專家請教,但因為跟專家的認識不深,專家也不好當場表示太多的意見,還好最後透過自身的學習與研究總算能夠撥開迷霧,雖然早期的高古玉器收藏遇到挫折,但並沒有澆熄我對收藏中華古文物的熱情,我仍然持續收藏瓷器、玉器及宣德爐等,也慶幸後來加入協會有了同好相互的砥礪,並於1995年參加紐約佳士得拍賣會開始進入拍賣市場,早期知名的拍賣場東西好少有仿品。  對於收藏方向,我個人喜歡系列化的收藏,因此在瓷器、玉器方面有些可觀之處,也由於自身的收藏經驗,我認為收藏文物重點要多看少買,多找資料多參加拍賣會,重點是不能買到贗品,有不了解之處一定要找朋友多做參考。最後則是應該要不斷充實自己專業的知識,因為最後下決心買的一定是自己,唯有自己是最後的一道防線 明代瑞獸硯滴 汪文有先生介紹 ◎劉振漢  汪文友先生為台南市文物協會第五任會長,現擔任協會榮譽理事長,收藏涵蓋瓷器、宣德爐及玉器等,為中華古文物藝術收藏的先驅者,在提攜後學及古文物的研究上不遺餘力,先生認為唯有不斷地增進自己的專業素養及藝術眼光,方能在收藏的路上一路順行。提醒想進入收藏的朋友們,務必多看少買,一定要培養相當的專業鑑賞能力,古董收藏路上最可靠的人就是自己。

Read More

<中華副刊>赤崁樓守護之神—日治台南末代市長 羽鳥又男

赤崁樓是羽鳥又男市長生命共同體。文/圖 潘元石  3月21日應邀前往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參加「紅瓦厝三傑藝術家陳錦芳、林智信、林榮德聯展」開幕式。黃偉哲市長到場向三傑藝術家致敬之外,並鼓勵大家共同與觀賞藝術的喜悅心情,做好肺炎的防衛措施。本人對陳錦芳說繪畫百號大的「赤崁樓憶往」作品,感觸良多,注目許久。對優雅含蓄的色調、奧衍的意境,沁入心脾,勾起我的懷思與感恩之情,而觸動我撰寫這篇文稿的動機。  日治台南市末代市長羽鳥又男先生是我所崇敬的政治與宗教家。隨著年齡與閱歷的增長,內心裡對於羽鳥又男市長產生更加尊崇,又濃厚的感恩情懷。  羽鳥又男生於1892年4月20日,在日本群馬縣勢多郡富士見村大字石井出生。父親羽鳥多三是第二代富士見村長。又男從石井尋常高等小學畢業後,曾到東京私立正則預備學校就讀。後來因病只取得了中學校第2學年修了證反鄉。16歲通過檢定取得準教員資格,並當上母校石井小學的準訓導老師。  當小學邀請共愛基督教學校青柳新米校長,來開辦修養會時,又男開始對基督教有所認識,並對其產生信仰的萌牙。又男從海老名彈正牧師在講道時說的經文「有人強迫你走一里路,你就從他走二里路」,這種積極向上的生存觀,影響又男往後重要人生處世的指針。  後因父親羽鳥多三在政治方面失敗,1916年夏天,又男到台灣投靠親戚羽鳥重郎。羽鳥重郎是位名醫學博士,在台灣的醫療貢獻成就卓著,是第一位「痢疾桿菌」發現者,名聞中外。  又男因對基督教義深受感動,到了台灣後定期在台北教會做禮拜,25歲受洗正式成為基督徒。作為基督徒的又男平日過著嚴格規律的生活,也不喝酒,克己修身。  1917年又男被聘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職員,1934年晉升為台灣總督府祕書官室理事官兼人事科理事官,並擔任官長。對官吏的任免、異動、待遇等人事關係處理公正,被民眾讚揚為「羽鳥人士」。  1942年長谷川清總督信賴又男的崇高人格及清廉作風,榮升為台南市長,擔任了3年的市政,直到日本戰敗為止。在擔任台南市長期間,正值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國家處於安危的非常時期,國家的財政吃緊的面臨快破產的窘境,身為市長的又男不畏懼環境的險惡,發揮基督教的博愛精神,克服困難積極施展市政建設,獲得預期的成果,其功不可滅。茲將其功績簡述如下:  一、台南市有很多基督徒,也有教會學校,在發生長榮女校的學生不願意去參拜台南神社等各種抗日的問題,又男利用下班的時間積極到各區域巡查了解民情及歷史遺跡,相互溝通關懷,被讚譽為「愛的行腳」。  二、當時台南的環境衛生不佳,特別是下城區都是垃圾,豬肉、魚骨或菜餚等都丟棄到下水道,由於下水道工程未完整,排水困難,惡臭非凡,又男市長為了改善環境,實施清潔競賽,由於又男的堅持,加上「愛的行腳」,水道局的職員,各區區長和全市市民都緊張起來,因此大大改善了下城區的衛生環境。  三、保護戰時下的文化財,這是又男在台灣留下了最大的政績,直到現在還受到民眾的頌揚與感恩。  1、台南孔子廟為台灣最高學府,又男看到正殿放著日本神棚,認為不妥下令撤除。當時孔廟老舊,市民很心痛,又男知道這件事之後,撥經費整修。並讓表現傳統禮儀的祭祀典禮回復,同時也修護孔廟裡祭祀的用具、樂器的文化財等等。展現維持禮敬大成至聖先師的傳統精神。  2、台南開元寺,1680年由鄭成功嗣子鄭經為奉養母親所蓋的別墅。1800年改名為開元寺,寺院裡的吊鐘是1695年鑄造的。為台灣最古老的吊鐘,被稱為古鐘。戰爭末期軍隊急需金屬製作槍砲,這古鐘也不得不被提供,又男知道此事後,認為古鐘作為寺院的象徵是貴重的文化遺產,所以我們必須尊重台灣人的信仰。因此命令下屬把古鐘歸還給寺院。迄今仍懸掛在開元寺裡,定時敲鐘,鐘聲圓融莊嚴。  3、修復赤崁樓,展現又男無比的耐力,甚至不顧生命的危險,負責到底的毅力,是又男做事的精神象徵。赤崁樓不只是台南市重要的古蹟,也是全台灣最重要的國家級古蹟。是荷蘭人作為普羅民遮城而建。鄭成功攻下普城之後,改稱為承天府作為他的行政機構。  赤崁樓已多年失修,四處剝落破損,特別是文昌閣已搖搖欲墜,隨時有傾倒塌陷的危機,決意在任內修護。但戰爭正進入酣戰之際,日本相關機構及總督府都表示反對,甚至還懷疑又男是叛國賊,被視為非國民,而遭憲兵隊拘留。由於又男不拔的決心誠意,北上向章長谷川總督樸素說:「如果不能掌握大多數市民的人心,就像抱著一顆炸彈的戰鬥一樣。」終於同意並撥款,又男向媒體發表此事,終於平息所有反對者的反對舉動。而順利進行修護工程。修護期歷經一年10個月,台南市政府支付一半的費用,剩餘由台南市民合力捐款。美侖美奐的這座代表台南市民的心靈,終於保留下來。現赤崁樓立有ㄧ座「赤崁樓修護記」的石碑,以資紀念感銘。  民國85年間,時任台南市胡主任秘書劉阿蘇先生對我表示,現赤崁樓是台南市重要旅遊的景點。每年觀光客達百萬人次之多,對羽鳥又男市長修護赤崁樓而冒「叛國賊」之謙的偉大功績,有被了解認知的需要,建議在赤崁樓陳列羽鳥又男的銅像,讓參觀者瞻仰,因當時時空背景,市府不便做主,由民間的團體發起而較為妥善。  當時我任奇美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隨即向許董事長文龍先生稟告,許董事長表示這是一件很有意義,值得歌頌感恩圖報的動人事蹟,盡力配合完成羽鳥又男市長銅像之塑造,早日陳列出來。(我商請南瀛獎得主林坤銘先生,負責完成塑像的工程。)  今日羽鳥又男市長的塑像,矗立陳列在文昌閣裡,多年來一直無時無刻與他所心愛的赤崁樓,相依為命,直到永遠而恆留青史。  現台南市長黃偉哲真正推動主持「赤崁樓文化園區」旗艦計劃工程進行,秉著一脈傳承的精神,睿智的眼光,將再現府城文化的風華與榮耀。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外澳日出

 詩/攝影 琹川 在太平洋裡潛泳了一夜 微曦中終於起身 紅著臉微喘地來到我窗前 紛落的水珠猶帶著昨日鹹味 火焰般眼神點燃擱淺的初眠 夜貓的瞳孔閃映海水碧藍 於是黎明中起身 追隨你 看浪上飛舞的一行行雪亮字句 尋索沙灘上被銜走的那枚紫貝 終究 你一躍而上 揮別的身影熾烈的眸光 回首 奔向天空 留下足踝邊喃喃的沙語低迴 以及蹲在不遠處那隻靜默的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