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書瑤禾浩辰 未來媽媽挑大梁

藝人郭書瑤(左)與禾浩辰(右)在全新華劇「未來媽媽」中飾演一對新婚夫妻。 (三立電視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三立推出新華劇「未來媽媽」探討時下婚姻及生育問題。今天公布主演卡司,女主角郭書瑤、男主角由禾浩辰擔任。郭書瑤在劇中有流產戲,受訪時哽咽表示:「感受很真實」。  郭書瑤與禾浩辰在「未來媽媽」飾演新婚夫妻。郭書瑤飾演的高家妃是位生殖中心諮詢師,新婚過程中意外懷孕又流產。郭書瑤謙虛地表示,自己演技沒有很好,必須投入角色讓演出自然。  提到劇中因故流產,郭書瑤當場哽咽,「寶寶流掉好像是真實發生的事」,對於流產媽媽的痛苦感同身受。郭書瑤表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苦與經歷的痛,當我們能了解別人的痛時,就能幫助別人。」  沒有結婚與懷孕經驗的郭書瑤,為詮釋劇中角色,只要沒拍戲,就會去找有嬰兒的朋友學習照顧嬰兒。另外,她也特地去上表演課,想像自己如果變成母親,會如何以這個身分面對生活中的事,還邀請劇中「老公」禾浩辰一起訓練,想像彼此成為父母。  郭書瑤認為,「有沒有孩子不是夫妻兩人能決定的事,必須看老天怎麼給。」至於未來自己想不想要孩子,郭書瑤表示一切隨緣。  「未來媽媽」探討女性對於「母親」的定義,描述3段婚姻故事,3種關於「婚不婚、生不生」的想像:新婚流產的年輕白領族、不婚凍卵的女強人、已婚不孕的豪門媳婦,其他參與演員包含,劉品言、夏騰宏、馬志翔、李至正等人。  劇組表示,根據調查,每7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這次劇情不少是由真實案例改編。

Read More

520發單曲 麗絲Liz陪伴粉絲成長

「麗絲Liz」莊家盈520發表個人全新單曲。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麗絲Liz」莊家盈有「獨麗歌姬」外號,脫團單飛後,特別選在520這天,發表個人全新單曲「誰來帶走我的哭泣」,希望透過不同的歌曲,傳達更貼近的情感和互動,陪伴粉絲們一起成長。  過去曾是二個知名女團的最強人氣擔當,現在的麗絲Liz,除了是浪Live的超級主播之外,今年也自立門戶,在歌唱事業上積極轉型,她坦言,結束女團生涯,以個人歌手身分繼續闖蕩演藝圈,的確不容易,想起過去在女子團體時期,為了演出跑遍全台、跑通告、參加活動都有團員一起陪伴,覺得自己在女團中太安逸,所以才會想跳離舒適圈嘗試不同的演藝路。  獨自推出單曲,麗絲Liz坦承,真的是很緊張,除了新歌「誰來帶走我的哭泣」成為紅心字會關懷心納家庭(受刑人家庭子女)傳善公益歌曲,其他歌曲「卡在情關」、「變成你的人」也會陸續推出,6月下旬也將舉辦生日音樂會。  麗絲Liz說,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想要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希望成為獨立又具有獨特風格的麗絲,也希望透過不同的歌曲,傳達更貼近的情感和互動,陪伴粉絲們一起成長。  此外,麗絲也希望社會大眾一起關心納家庭裡的孩子,避免衍生幼童營養不良或生活需求嚴重缺乏等問題。

Read More

對戲遇裸男 蘇晏霈笑稱有衝動

蘇晏霈在《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飾演單親媽。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蘇晏霈坦言對同劇男演員的裸體有衝動,但也表示,憧憬一心一意感情,如果對象太自私,就不考慮。  蘇晏霈在公視「熊促咪」家庭生活劇《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簡稱《我的婆婆》)飾演鍾欣凌小女兒蘇秉愛,是位離婚的單親媽媽,為了養家,創立一家按摩SPA館,帶著一個7歲的兒子獨自生活,與幼齒的健身教練男友艾力克(陳禕倫飾)同居:「這個角色認為只要你愛我、可以滿足我的需求,我就可以把一切都給你。」 蘇晏霈 蘇晏霈與陳禕倫是第一次合作,有一場戲剛好碰到陳禕倫只剩一條內褲,幾乎全裸,她笑說:「那場戲看到他真的會有衝動,很想觸碰他的好身材!」直呼和陳禕倫對戲感受很舒服,就像一對真的男女朋友,「很好的福利,製作公司對我真好。」  不過,如果現實生活出現像是艾力克這樣的男生,蘇晏霈坦言,「我可能會直接略過,因為他其實蠻自私的,只鍾情於健身這件事,可能愛吃、愛健身的程度還勝過於愛我!」並表示會選擇許傑輝輝哥飾演的角色,因為他一心一意愛著婆婆鍾欣凌;或是Darren的角色,雖然怕老婆,但也是因為很愛對方才會如此珍惜,「偶爾展現出大男人的一面,這樣的可愛會很吸引我。」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將於6月6日起,每週六晚間9點將於公視頻道首播。

Read More

數位故宮奪休士頓影展14大獎

故宮博物院在美國第53屆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表現亮眼,一共抱回14項大獎,其中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力推出的「海錯奇珍-新媒體藝術展」,獲得新媒體互動–兒童金獎肯定。 (故宮提供)(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日電  故宮博物院今年參加美國第53屆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抱回14項大獎,其中囊括5座白金獎、5座金獎、3座銀獎、1座銅獎。  休士頓影展為北美三大獨立影展之一,此次參賽作品來自74個國家,有超過4570件影音媒體作品角逐影展獎項。  此次故宮獲獎作品類型廣泛,正在北院210書畫數位展間展出的「經典之美─新媒體藝術展」,以數位媒體與沉浸式互動裝置展陳文物鑑賞美學,榮登新媒體互動─兒童教育類金獎,該展網站與由各界名人共襄盛舉所拍攝的「經典之美系列影片」,也分別獲得最佳首頁銀獎與網路影片類銅獎。  此外,另一展出中的「實幻之間─院藏戰國至漢代玉器特展」展覽網站,則獲得網站類白金首獎。  故宮運用5G虛實空間整合,讓觀眾親臨古代文人雅集盛況的「雅集鏡遇AR導覽」,獲得新媒體互動-成人/專業類白金獎的最高榮譽,該展覽「以文會友─雅集圖特展」網站,也獲網站首頁類金獎。而受到親子喜愛的「文物3D再現行動劇場」,拿下新媒體互動─兒童教育銀獎。  故宮的形象影片「未來,不期而遇」則獲得電視廣告及公共服務廣告白金獎;「龍藏經文物知識影片」也在此次競賽中獲得影片和錄像製作─文化類金獎。  故宮與其他場館合作的展覽,也於此次競賽獲得多項獎項肯定。  結合藝術與生態教育的跨領域合作展覽「生態想想-故宮x蘭博x台博聯合特展」榮獲新媒體互動─兒童類的白金首獎;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合力推出的「海錯奇珍-新媒體藝術展」獲得新媒體互動─兒童金獎。  故宮和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合作,融合清明上河圖虛擬實境與高雄愛河的「上河藝影:故宮x衛武營新媒體藝術展」摘下新媒體高清晰科技金獎;利用數位科技打造沉浸式美學場域的「國寶新境-故宮x高美館新媒體藝術展」獲得高清晰科技類銀獎。而「文獻行旅-從清代文獻漫遊歷史中的水沙連」獲得高清晰科技項目中最高榮譽的白金獎。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萬物靜觀皆自得

  本文作者/黃宗義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大學兼任教授 ‧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臺南市美術館典藏委員 ‧臺南市傑出藝術家  清晨陽光破曉,百鳥爭鳴,展開一天的希望;夜深萬籟俱寂,大地歸於寧靜,美好的心情則持續浮現。美,一直存在,偏偏老子卻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書法之美,是人類藝術創作舞台上最具有文化底蘊的美;看似單純的黑白藝術,卻也是高深的人生哲學。取筆醮墨畫在素潔的宣紙上寫個「一」,便是「筆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字一撇一捺,道盡無限酸甜苦辣。唐代張懷瓘稱書法藝術為「無聲之音、無形之象」,他發現書法美與音樂美的共通性。杜甫說:「張旭善草書,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描述張旭揮毫時:「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爲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羣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他發現書法美與舞蹈美的共通性。今天我們都知道,藝術無非是透過作品表現作者內心的感情,讓欣賞者產生曾經體驗過的審美印象。 彩色書法〈旦〉80×70  我的彩色書法〈旦〉,先用圓厚的大篆書寫太陽,再用雄渾的隸書表現大地,成功大學測量所邱教授立刻指出:「早晨太陽和黃昏落日光譜應該不一樣。」我請他閱讀落款:「朝暾夕日,容君自況。」暫時消解了科學家與文學家之間的歧見。另一幅文字畫〈二寮日出〉,我先用水墨寫一個大大的太陽,再用圓曲的篆隸造形寫月世界山丘陵線,構成一幅日出的畫面,再寫「草山月世界看日出」作為畫題,最後以五言絕句「長宵終有盡,昧旦佇平臺,天際霞光蔚,人間氣象開」加落名款鈐印。古代書法家以讀書人為最大族群,主張書畫同源,崇尚詩、書、畫三絕;現代社會分工精密,各行強調專業,最後追求跨界。這種現象印證了天地之間萬物分合的道理。  黃永武先生把美的範疇歸納為「天地的自然之美,文化的藝術美,人倫的社會美。」他說:「人們對自然美或藝術美的追尋,最後都得歸結到人倫的社會美。追尋人倫社會之美的十原則—出類拔萃即是美,和諧即是美,寧靜即是美,貞潔莊重即是美,愛即是美,追求光明即是美,單純樸素實在即是美,令人難忘即是美,適當即是美,物欲私欲愈少即是美。」情動於中而發於筆,是書法藝術美學的核心要素,俗話說:「要感動別人,先感動自己。」一切藝術如此,書法自然不例外。 文字畫〈二寮日出〉90×45

Read More

<文化藝術專刊>思墨客校園展期5/29南大登場

 「思墨客」展覽主題名稱是透過smoker的諧音而來,「思」帶有懷思之情,與「墨客」做連結,以日治時期臺南地區的詩社「南社」為主軸,展現出20世紀初臺灣文人透過詩文所描繪的摩登景象。  而「南社」是日治時期由臺南詩人蔡國琳、連雅堂、趙雲石等十餘人號召同好而創設的詩社,與臺北瀛社、臺中櫟社並稱台灣三大詩社。該社活動以擊缽吟為主,一年有春秋兩次佳會。其中社員所作的作品,多刊於中華日報的前身《臺南新報》及《臺灣日日新報》等報刊上。  其中我們挑選的詩作和臺南地景相關,如赤崁樓、竹溪寺等;也有美食類的擔仔麵、虱目魚等,讓人除了在欣賞詩作外,亦能感受到台南的生活。我們將他們的詩作結合書法,並利用篆、隸、草、行、楷等不同書體來進行創作,希望能讓人從濃淡、粗細變化中,感受線條的藝術,亦訴說出當時臺南的風土人情以及文化特色。 思墨客展期: 地點:南大文薈樓B1、1F 時間:5/29(五)-6/8(一) ☆開幕茶會:5/29(五) 上午10:00

Read More

學童巡演閩南舞台劇 生動逗趣

新市國小學生勤練閩南語戲劇,巡迴各校演出推廣。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新市報導  往年台南市的閩南文化戲劇巡迴表演,大都安排布袋戲演出,為了讓學生有不一樣的閩南文化體驗,今年承辦的新市國小,自行打造一齣舞台劇「恁厝阮兜」,由學生擔綱演員,透過生動的肢體動作及逗趣的閩南語對話內容,讓閩南文化推廣更活潑有趣,也讓小朋友更喜歡閩南文化。  市府教育局每年都會舉辦閩南文化戲劇巡迴演出,今年由新市國小負責承辦,十九日開始,巡迴七所國中小表演,對學校來說,是一項挑戰,對學生而言,則是一種對閩南文化的磨練。  新市國小校長李智賢表示,這次的閩南文化戲劇巡演,是小朋友口說結合表演藝術與文學,成為戲劇的首次嚐試,朗朗上口的唸謠、在地童謠,一首一首的歌謠,孕育故事的產出。  李智賢說,這次演出的特色,延續校園微電影素材,透過走讀認識家鄉建築及飲食文化後,產出一本在地兒童文學本土語有聲繪本「恁厝阮兜」,加上動聽的歌曲「心肝仔囝」,感受家人互動的愛。懷古兼具創新的劇情,讓人耳目一新。  為了這次的閩南文化戲劇巡演,參加的學生利用課餘及假日時間練習,大家對閩南語都能朗朗上口,對新市的在地歷史,也都有深刻的體驗,雖然練習過程相當辛苦,但希望七場巡演能獲得熱烈的迴響。

Read More

戒毒癮秀巧手 更生人走進文創人生

更生人小周的文創商品。(記者黃文記翻攝)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更生人小周(化名)出監後,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永康就業中心的評估及建議,目前除了是照服員的身份外,也在文創商品上找到一條道路,讓他覺得人生築夢而踏實,也更能抬頭挺胸地走向未來的人生道路。 四十八歲的小周,年輕時誤交了一些損友,因為吸毒多次進出監獄、戒毒未果,直到在台南監獄明德戒治分監接觸到宗教戒治的課程,才讓他重新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出監後經永康就業中心的評估及建議,讓他重新再出發。 小周出獄後一直借住東山區教會,因為長期在監獄,與社會脫節許久,加上當地偏遠求職不易,故待業了半年之久;永康就業中心就服員在小周求職的過程中發現他在設計方面的天份,建議他參加「創意商品網路行銷」課程。 小周利用在職訓所學創作出許多作品,分享給教友;耶誕節期間,教會向他訂購五百份的手作鑰匙圈送給教友,他用壓克力及木頭做的雷雕作品大受歡迎,讓他有繼續創作下去的勇氣。  後經由教會友人推薦,小周取得一份居家照顧、陪伴長者的工作,這工作得以養活自己。工作之餘,小周持續朝文創商品的創作路邁進,更定期到高雄大寮女子監獄做反毒宣導志工,希望藉由自己的悔改,貢獻一己力量。小周的父親看見他的改變,也慢慢相信他的決心。小周希望用實際行動向家人證明,他要變得更好,讓父親對兒子感到驕傲。

Read More

<中華副刊>水鄉北京

 文/攝影 王新偉  水鄉北京,無疑是一種詩意的誤讀。  風沙、竭澤、乾旱…才是真相吧。  但從老北平留傳到今天的很多地名,又令人困惑。  海淀、北海、什剎海、玉淵潭、釣魚臺…甚或「密雲」這樣的地名,水的元素似乎從天而降。  但祈雨不也是這個皇城,幾百年社稷的大事。  逐水而居,千年前的北京也不脫這個自然法則。據說從周口店人,到古燕國,北京的確是個水鎮。  如同長城成為京畿鎖鑰,水在歷史歲月中一點一點的流失,直至今天,地名變成了一種懷舊。  分明,上善若水;分明,弱水三千。  於是,水鎮不再是北京的絕緣體。而城與池,本就是不分的。  水鄉尚遠。  但,有水的北京,才有源源流長的故事。

Read More

<中華副刊>真善美的情鎖

情侶的鎖橋,鎖住愛情,扔下鑰匙,付諸遠方多瑙河。 文/攝影 張至璋  薩爾斯堡群山環抱,青翠草原上鏡頭縮近,茱莉安德魯絲張開雙臂,放情高歌。從這一刻起,The Sound of Music創下了世界最受歡迎歌舞電影紀錄,也是僅次亂世佳人的最賣座影片,多年後才被星際大戰打破,維持第三名至今。影片在各國電影院總共賣出二億八千六百多萬張票,電視機,電腦前,飛機上,觀眾當超過此數。多半人把成就歸功於女主角茱莉安德魯絲,但也有人說男主角克里斯多佛普魯麥功不可沒,更多人說製片兼導演勞勃懷斯才是大功臣,但是,真實故事的原著,瑪莉亞馮崔普Maria Von Trapp才是幕後催生者。然而所有人都無法否認,這動人溫馨的故事背景,如果不是發生在當時就要被納粹鐵蹄蹂躪,山明水秀的奧地利薩爾斯堡,不會打動億萬人心。  The Sound of Music中文名字很有趣,台灣取名「真善美」,香港叫「仙樂飄飄處處聞」,中國逐字直譯為「音樂的聲音」。三者各具特色,可以看出取片名的文字和文化背景,但如把三者放一起,意境就是「這聲音是仙樂,到處傳頌真善美」。本欄上月談藍色多瑙河作曲史特勞斯的家鄉維也納,今天談真善美家鄉薩爾斯堡,其實在薩爾斯堡出生的還有莫札特。奧地利何其有幸,擁有多瑙河,維也納,薩爾斯堡,誕生如此多音樂家,還有可歌可泣,令人動心的美麗故事,即使維也納和薩爾斯堡兩個城市屢次被敵人蹂躪,然而,「國家不幸音樂興」呀!  1938年,薩爾斯堡實習修女瑪莉亞,被修道院派赴喪偶的海軍上校馮崔普家,擔任失去母親的七個孩子家庭教師。大宅院裡男主人嚴謹,孩子調皮,經過一番努力,熱情可愛的瑪莉亞深受孩子喜愛,也贏得馮崔普垂青。在修道院住持修女鼓勵下,瑪莉亞還俗,回到大宅院與馮崔普結婚,成為七個孩子的繼母。納粹佔領奧地利,徵召馮崔普入海軍,馮崔普不願為敵人效命,夫婦兩人帶領七個孩子,在修女協助下,深夜徒步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中立國瑞士,戰後移居美國。馮崔普去世後,瑪莉把 亞全家的可歌可泣故事,撰寫出版成書,百老匯改編為歌舞劇,非常轟動。大導演兼製片勞勃懷斯把真善美搬上銀幕,1965年獲得五項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以及音樂攝影等技術獎,茱莉安德魯斯得到女主角金球獎。美國電視台每年重複播映,人們一看再看,全家一唱再唱,真善美在擾攘的塵世中永遠受到歡迎。今年病毒破壞很多家庭,真善美也撫慰許多人心。  那次去薩爾斯堡,除了親歷馮崔普的家鄉景緻,並且品嚐了「真善美大餐」,整整兩小時的西餐,伴隨著影片中的所有歌舞,大家邊吃邊欣賞表演,雖然過癮,但商業氣氛濃厚。比較之下,薩爾斯堡最「純情」的地方,是貫穿該市,多瑙河的支流Salzach河上的一座人行橋Makartsteg,橋欄杆鎖滿了各式各樣花花綠綠的鎖。相傳情侶將一把「情鎖」鎖在橋上,象徵鎖緊彼此情意,把鑰匙扔進河裡,誰也開不了鎖,兩人的愛情就會天長地久。Makartsteg橋長近100公尺,兩旁不鏽鋼欄杆上的金屬鎖密密麻麻總有幾千上萬把,可想見橋欄杆的負荷多重,但是千萬情侶在世界各角落信守誓約,誠愛不渝,自是人間美談。那天毛毛微雨,但是不減橋上遊客觀賞和拍照的遊興,我走到旁邊另座橋上,欄杆清潔溜溜,一個鎖也沒有。這時雨停了,國旗飄揚,雲霧低漫,遠山露臉。  Salzach河上其實有好幾座橋,都是鋼欄杆,只有這條Makartsteg橋被人上鎖,甚麼原因,有各種浪漫傳說,莫衷一是。我猜想一來因為別的橋上車水馬龍,不方便上鎖和照像等動作,Makartsteg橋是行人專用橋,不准車輛通行。此外,既然情侶都選這座橋,大家覺得一定有他的道理,便趨之若鶩。常見鄉野電線桿,有許多條電線,群鳥飛過,都整齊地排在一條電線上,不去光顧旁邊的電線,未必是這條電線有什麼地方受鳥喜愛,只能解釋為動物喜歡群棲的心理,情侶愛在Makartsteg橋上鎖,也有電線上鳥的心理。然而如此以理性分析感性,不一定恰當。  我理性地細看那些鎖,都是體積大的鎖,沒有旅行箱上那種不起眼小鎖。鎖的樣式和顏色都很別緻,紅色或粉紅色最多,其次是金色,銀色,綠色,藍色,沒有黑色。許多鎖上刻著兩人名字,甚至詞句,顯示情侶早就有心上橋,有意鎖住彼此。橋兩頭有幾家鎖店,想來是為那些臨時起意,突然覺得有此必要的人服務的。橋頭豎立個牌子,要求除了鎖以外不要鎖別的東西。難道會有什麼別的東西?仔細看,有人鎖上戒指,耳環,或一縷頭髮。當地人說還有人鎖內褲,或更為私人的污物,市政府會定期清除。上鎖的情侶中,很大比例不是當地人,他們來自奧地利其他地方,或接壤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義大利,德國,瑞士,乃至北歐,英國,美國,以及亞洲各國,薩爾斯堡是世界情侶的聯合國。  我有個想法,薩爾斯堡市政府不但應該清除鎖上面的污物,也該剪開鎖污物的鎖,把鎖扔進河裡,讓這一對破壞環境的情侶的愛意,付諸東流,作為懲罰。然而小汙點無損於薩爾斯堡的真善美,瑪莉亞和馮崔普不需要鎖,他們早已破鎖遠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