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鹿美仁里長出資 拍防疫片宣導

沙鹿區美仁里長陳建良自掏腰包拍影片宣傳防疫,並由藝人許孝舜擔任導演。 (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沙鹿報導  台中市沙鹿區美仁里長陳建良自掏腰包,請來藝人好友許孝舜贊助拍攝防疫影片,透過詼諧的角頭拚賭劇情,告訴民眾如何正確防疫,希望傳遞正能量。 沙鹿區美仁里長陳建良自掏腰包拍影片宣傳防疫,除有朋友客串演出,互相討論劇情,並請來藝人許孝舜擔任導演。(記者陳金龍翻攝) 該支防疫影片由許孝舜執導全劇在台北士林神農宮拍攝一天,許孝舜及友人友情贊助,斥資約三十萬元。影片透過兩派人馬坐在一起拚賭,黑道出口成髒的髒話,頓時成為笑料百出的話語,用詼諧方式展現正式防疫方法,令人印象深刻,網友看了忍不住稱讚「這位里長也太強了」!還有人說比政府的防疫宣導影片還厲害,連華視總經理莊豐嘉看了都說「太厲害了,阮故鄉ㄟ里長有夠讚」。  陳建良表示因疫情社會氣氛緊張,也希望透過詼諧的表現方式,幫民眾減壓,而且讓民眾印象深刻,更能正確防疫。

Read More

鍾欣凌黃姵嘉婆媳過招 場面火爆

金鐘雙視后鍾欣凌與黃姵嘉在公視《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劇中婆媳大車拚。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金鐘雙視后鍾欣凌與黃姵嘉在公視《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劇中婆媳過招,前導預告及主視覺曝光,預告影片裡鍾欣凌與黃姵嘉扮成「女皇武則天」,火藥味濃厚。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以誇張但又貼近你我的生活議題,轉為以詼諧方式呈現,同時也可以感受到金鐘鬼才導演鄧安寧、金鐘常客的製作人陳慧玲,及金鐘編劇溫怡惠三個人合作的能量,由鍾欣凌、黃姵嘉、張書偉、許傑輝、Darren、王少偉、楊銘威、蘇晏霈、于子育、劉品言、楊小黎、林筳諭等聯合演出。 6日釋出前導預告以及海報主視覺,影片中看似和諧的一家人卻不計形象的扭打、將彼此壓制在地,輕鬆幽默的節奏引起熱議。 黃姵嘉在劇中飾演一個富有正義感又不輕易屈服的女強人,在面對飾演婆婆的鍾欣凌對她百般刁難時,總是不畏懼與婆婆「槓上」,還直呼:「我想挑戰她一下」,預告影片裡鍾欣凌與黃姵嘉扮成「女皇武則天」,婆媳兩人之間火藥味濃厚準備就此開戰,讓人不禁好奇這段婆媳關係究竟會如何發展。 鍾欣凌表示,婆婆的團隊很厲害,可以從戲中玩到戲外。黃姵嘉則是以肢體表情展現小辣椒性格,拍攝當天黃姵嘉挑選了桿麵棍,意欲作勢要教訓鍾欣凌的兒女們,從背後拉著她的張書偉說:「黃姵嘉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常常是很有殺氣的!連我都不敢惹她。」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心無罣礙的午覺

 文、攝影/托里  午後,路過一處河邊小橋,小橋旁的警示交通石墩上安睡了一群麻雀,有的親密地相互輕輕挨著,有的如害羞似地背過身子,有的似乎正在做個美夢般的微微搖晃著尾巴,有的就站在石墩露出的鋼條上打盹,唯一共同的姿勢就是縮著脖子,彷彿把自己藏在毛茸茸且柔軟的毛大衣中,即便附近有陸陸續續匆忙路過的單車和運動者發出輪轍喀拉喀拉聲,和重重步履踩踏在地面的唰唰聲,偶爾遠遠響起的孩子嘻笑尖叫的聲音,以及激烈跑步的短促赫赫喘息聲,,甚至是天空中低低掠過飛機轟轟轟強烈運轉的引擎聲,和總是三不五時到處喧鬧不堪的外來種八哥的嘰嘰嘰嘎嘎嘎聲,但這一群麻雀牠們卻彷若不受任何影響,仍舊安然若素地埋頭就睡。  我不敢趨前太近,而生怕稍微有近在咫尺尺的異想會干擾到牠們的清夢,只好盡可能壓低身子躡手躡腳悄悄靠近,連抓出相機按下快們的聲音,也以另一隻手掌掩住,以防可能的驚嚇到牠們。但很顯然,牠們大概是聚集在石墩上安睡慣了,對牠們而言,即便那些輪轍喀拉喀拉聲等等身邊響起的各種聲音,都或許是如同晨昏出現的天籟一樣,都感覺習以為常了吧。  這讓我想起打坐。現代人更喜好在戶外打坐。  這小橋附近的草地上,就經常有人在魚肚白時就席地而坐,無視來來去去散步或運動等等他人的眼光,和各種外來的聲音干擾,就獨自面向一汪清境的河水盤腿打坐起來,朝陽逐漸燦爛的金黃色光線就由河的對岸渡水而過來,在閉眼養神的打坐者背後拉出長長影子,在那種光影氛圍中卻也有一種出世的況味。麻雀們當然不打坐,但牠們也在世間各種聲氣噪音中宛如打坐般超脫,日常印象中那種啁啁啾啾,飛飛跳跳,一副充滿野性活潑的小小身影,這時似乎都隨著午後的酣然入夢,而婉淑嫻靜下來。  即便在那一刻裡身子依然站立,卻不傾倒,牠們只想美美的毫無懸念的睡上一覺。  是的,牠們只需要好好睡上一覺,養神。  看看牠們滿足的睡意模樣就讓人覺得很幸福。  我沒有任何打擾牠們睡眠的權利,就算僅僅未經牠們同意偷偷只拍幾張照,也不能有過度的侵擾,所以我又偷偷地退了出來,退到十步開外才輕輕鬆開而喘了一口氣。  牠們,為何成群地無憂無慮的聚在一起安然入睡,是因為這樣做對團體來說比較安全,還是牠們都累了?午後的風的確有點懶洋洋的,當它又醉醺醺地吹過河面,再吹過小橋後,吹到牠們這些小小麻雀的臉上時,就醺得雙眼惺忪迷矓了。  午後,總是幸福好眠的時刻。  也許,如此的幸福好眠不是因為能吃上一頓美美的午餐,也許不是因為在附近能洗一回美美的沙浴,更不是因為住在樹屋裡的日子可以美美的過得逍遙自在,和一切看似美美的宛如衣食無缺的生活,而是因為心無罣礙,即便是在人來車往的路邊小橋石墩上,也能在紛紛擾擾的世間聲氣噪音中,絲毫無有恐怖的美美的睡上一場幸福的午覺。  這樣無罣的午覺,令人稱羨。

Read More

澎恰恰挑戰狼人殺 小豬秒露餡

澎恰恰、孫淑媚攜手挑戰八大綜合台「娛樂百分百」熱門單元「凹嗚狼人殺」。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澎恰恰、孫淑媚攜手挑戰「凹嗚狼人殺」,由於錄影現場燈光幽暗,搭配澎恰恰說話語氣,彷彿重現他經典「鬼話連篇」節目,一度讓所有人回憶湧現,連羅志祥都難招架。  澎恰恰、孫淑媚攜手挑戰八大綜合台「娛樂百分百」熱門單元「凹嗚狼人殺」,開始錄影時,羅志祥擔心澎恰恰不理解遊戲規則,好心提醒:「看牌不要給旁邊的看到喔!」澎恰恰聽後傻眼並作勢K他:「我又不是笨蛋!」反而老神在在分析各玩家,對羅志祥點評:「我看他靠著三寸不爛之舌一直講別人,通常講別人是非,就是是非之人!」讓發言時還講不到10句話的羅志祥一臉錯愕。  澎恰恰還開玩笑說:「我們先來看一張靈異照片,這張靈異照片三人後腦勺沒有跳動,代表沒有靈異現象的存在,但依據他們的談話內容,兩位主持人身份需要仔細再確認!」讓「娛樂百分百」瞬間變「鬼話連篇」大家笑成一片並讚好! 另外,愷樂努力證明自己好人身份,澎恰恰竟化身包青天回應:「包青天辦案,沒有在聽辯解的。」最後甚至模仿愷樂,讓來賓小馬不禁讚嘆:「澎哥雖然是60歲以上玩家,但他在綜藝界身經百戰,這種遊戲難不倒他,而且他發言等於撿到槍、狂踩人,還能完美帶出綜藝梗,真的看不出他身份。」 有趣的是,澎恰恰及孫淑媚首度出現,竟讓其他來賓使出本領,爭取上歌唱節目機會。小馬表示:「我剛馬上報名,連歌單都直接開出來!」不會台語的嘻小瓜現場用台語腔唱蔡依林「大藝術家」,沒想到卻讓澎恰恰傻眼:「剛剛是在唱歌嗎?」讓節目笑點不斷。

Read More

故事工廠再見歌廳秀延期 無觀眾演出行銷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故事工廠舞台劇「再見歌廳秀」宣布延期。 (故事工廠提供) 中央社/台北6日電  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故事工廠舞台劇「再見歌廳秀」宣告台北、台中場次延期,但台北原檔期將做「無觀眾正式演出」,現場會安排錄影,作為後續行銷之用。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多場演出延期或取消,故事工廠劇團新作「再見歌廳秀」原定台北國家戲劇院5月1日到3日場次將順延至6月26日至28日,台中原定5月9日場次將順延至8月22日,都在原場地演出,觀眾可直接持原票券入場。  故事工廠執行長林佳鋒表示,雖然不對外演出,故事工廠仍向國家兩廳院保留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3天檔期,團隊將依照原定計畫,技術人員提前進場裝台,並同演員進行後續的技術排練與彩排,也將在國家戲劇院進行2晚的「無觀眾正式演出」,演出期間也會安排導播與5台攝影機同步進行高規格錄影,以利後續宣傳及行銷運用。

Read More

<嘉南藥理大學專題>台灣缺水問題與再生水資源開發(二)

 嘉藥校區環境中具有多個中水回收生態池,除美化校地外更是仁德地區動植物良好的棲息環境。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永續學院院長林瑩埊、教授荊樹人、副教授李得元  一、解決台灣缺水問題刻不容緩  水資源攸關國家及地區的經濟民生發展,而在氣候變遷劇烈、全球人口增加、工業持續發展、經濟消費型態改變的情勢下,對水資源的掌控若不能及早因應,缺水問題將無法避免。  興建水庫及攔河堰工程以開發地表水源,可能影響環境生態而普遍遭受國人反對,已不可期待,因此推動防災水井建置及開發新興水資源,如伏流水、再生水、海淡水等計畫,刻不容緩,以達南部區域供水穩定目標。  嘉南廣場上的生態景觀池具有綠地草皮澆灌功能。 二、再生水可以是缺水問題的解方  所謂「再生水」,又稱為中水或回收水,指廢水或放流水,經處理後可再利用之水。作為替代性水源,它的優點是供水量穩定,不會受豐枯水期及季節影響,生產成本較海淡水低;缺點是再生水畢竟源自於人的排泄,由於衛生疑慮,使用再生水多有限制,不建議使用於直接飲用及跟人體接觸如洗澡、洗手。  產出的次級再生水可就近回收於校園內使用,節省校園自來水用量達每天320噸。 但是,在許多缺水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以色列、澳大利亞、美國加州等,再生水早已普遍使用於非直接飲用,與地表水或地下水混合後供自來水廠水源、生活用途如沖廁、景觀、街道地面灑水、工業製程、農業灌溉、地下水補注等。聯合國發刊的「2017年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即聚焦於『廢水-未開發的資源』 (Wastewater - the Untapped Resource),該報告指出,廢水若未適當處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不僅污染河川、湖泊、地下水等水體,對人類健康、經濟生產力、水資源可利用量、生態系統都將產生嚴重的危害;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廢水除了可成為穩定的再生水水資源外,也可以經濟有效地產出能源、營養物及其他有用的副產品,因此透過有效的管理措施、技術創新及適當的法規政策,將廢水管理模式從「處理及排放棄置」轉為「再利用、循環及資源回收」,廢水將不再是個亟需解決的問題,而是人類面臨缺水挑戰的解方良藥,這其實就是循環經濟的概念。  校園中研究再生水。 國內計畫性推動再生水資源開發起自於102年,總經費約152億元,由內政部負責推動,規劃於全國興建6 座示範再生水廠,包括臺中市豐原廠與褔田廠、臺南市永康廠與安平廠、高雄市鳳山溪廠與臨海廠等,大規模的收集公共污水處理廠放流水進行高階處理淨化,全部完工後預估每日總計產生28萬噸的高級再生水。預計到民國120年,再生水資源的使用量將成長到每日132萬噸的規模,屆時約佔全國總供水量的10%。  校園中再生水類產線工廠提供電腦自動化水質處理。 三、嘉南藥理大學    培育水資源從業人才的搖籃  嘉南藥理大學自81年起便投入水資源的回收處理,除了在校園內建置人工濕地、五座污水處理廠、改善透水鋪面及收集雨水利用來建構海綿校園外,興建校園中水道管線,有效將再生水回收利用於沖廁、綠地澆灌及景觀生態池之用,整體的再生水使用量可達每日320噸,不僅減少對自來水的使用,更有助校園內自然生態的平衡與發展。  嘉藥再生水資源物聯網及監控中心環境。 民國107年嘉藥獲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的經費補助,耗資數千萬建造了一座高級再生水廠,與前述國家6座示範再生水廠相同的標準化產線,配置了高階的過濾單元:介質過濾、超過濾薄膜組(UF)、逆滲透薄膜組(RO),雖然主要做為學生實作課程的實習工廠,但平時也做為再生水類產線工廠,每日可產出200噸UF再生水供校內使用,水情吃緊時也可計劃性生產每日100噸的RO再生水供半導體產業純水使用,支援鄰近南部科學園區科技廠,為南部水資源提供彈性調度。同時也建置再生水資源物聯網系統暨監控中心,可將污水處理廠及再生水廠操作運轉情況、中水道回收再生水的監測數據,進行紀錄、儲存、運算及警報,讓再生水資源的利用發揮到最大效益。  嘉藥綠生活教育館讓學生實作污水處理場所。 掌握水資源相關技術研發及人才培育的需求將日益吃重的趨勢,嘉藥陸續設置水質分析實驗室、生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下水道設施操作維護之技能檢定考場、廢水處理專責人員訓練班等場域。另外,援依教育部「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的經費補助,在建立再生水廠時,同步設置了機電設備實習工廠、配管配線實習工廠,訓練學生機電設備維護及輸水配管維護的技能,為嘉藥的學子提供一個完美的實習場域,在產生高級再生水的同時,也孕育優秀產業人才。嘉藥不僅是水資源循環利用的實踐者及先行者,108年12月揭牌成立了「再生水類產線及人才培育基地」,更將成為培育再生水及下水道工程技術人才的重要搖籃。  配管配線實習工廠。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以往在這個日子,從民間團體到政府部門,經常以辦理活動、行動劇來提醒社會大眾對水資源保育的關注。嘉南藥理大學的污水淨化、回收、再生使用的相關設施,持續不停的運轉,並等待時機創新升級,與國家的水資源永續經營管理目標同步發展。

Read More

<社論>民進黨內派系大戰,無非為了卡位爭權

函送警政署長陳家欽一事,內政部長徐國勇(圖)表示尊重法律,但被視為民進黨內鬥。(中央社,資料照片) 正當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民進黨的派系大戰也悄然展開,二者目標固然不同,但「超前部署」、預先卡位的作法則完全一致。可以預見,五二0之前,明爭暗鬥必然層出不窮。  依照民進黨黨章規定,現任總統為民進黨員時,「自其就任之日起,為本黨主席,至其卸任之日止」,蔡英文因為二0一八年敗選,循慣例下台,由卓榮泰接任;如今,五二0將屆,蔡英文勢將回任黨主席,兩年一度的全國黨代表、地方黨部主委選舉,隨之登場,中執委、中常委等黨職改選,也將在七月的全國黨代表大會進行,民進黨各個派系無不卯足全力,希望擴大版圖。  這種狀況並不奇怪,因為民進黨雖然在中央全面執政,立委占約五成五,但在地方層級,民進黨直轄市長僅占三分之一,直轄市議員占約三成六,縣市長占兩成五,縣市議員、鄉鎮市區長不到兩成,鄉鎮市區民代表、村里長更不到百分之五,足見還有很大爭取空間。  由於中常委與中執委,都屬進入權力核心,可以與黨主席同場開會,非但「直達天聽」,還可能入閣,自然是派系必爭;而全代會選舉中常委、中執委與中評委,黨代表也成為各個派系布局與拉攏的重點;至於地方黨部主委,更牽動直轄市、縣市長、議員、鄉鎮市長的提名,只要掌握黨部,就有利於派系的擴張,因此連日來,各地硝煙四起。  除了傳統的新系與非新系對抗的戲碼之外,由三立董事長林崑海主導的「海派」,不但積極布局多個地方黨部,也多方部署中常委執委的選舉,儼然已取代謝長廷的地位;而素以「黨員大戶」著稱的綠色友誼連線,也全力固守原有地盤。可以說,每個縣市都可能出現激烈競爭。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幾年來新潮流系、蘇系與綠色友誼連線結盟的「新蘇連」,一直是各種黨職選舉的贏家,現在卻出現裂痕。  從今年二月開始,前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前桃園航勤公司董事長郭榮宗、前華儲公司董事長陳宗義、前華夏航科董事長趙麟、台灣自來水公司董事長魏明谷,都在蘇貞昌主導下去職;這些人多半是新潮流「大阿哥」、桃園市長鄭文燦推薦的人選。  這樣不留情面的做法,當然引起新系反彈。前新系總召、前立委段宜康就公開表示:「當你以為聲望高到可以不講是非,當你以為權力大到可以為所欲為,當你忘了這個位子也是別人給的,我們就等著你來道別」。外界普遍認為,這段話是新系對蘇貞昌的警告。緊接著,內政部長徐國勇將警政署長陳家欽函送法辦,被蘇貞昌痛斥,不僅牽動民進黨內「海派」與陳菊的「菊系」的新仇,也挑起蘇貞昌與謝長廷的舊恨。  另外,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三月初通過台數科集團申請旗下頻道變更案,同意成立新聞台;卻引起蘇貞昌震怒,要求NCC收回決議,創下史上首次新聞台「復議」的紀錄,也被外界解讀是蘇貞昌與「正國會」的角力。  雖然這些人事的異動或事態的發展,未必都是派系鬥爭,但卻不免讓人有此聯想。事實上,民進黨內派系惡鬥,行之多年。新潮流過去一直是眾矢之的,現在又擁有最多政經資源,早就是其他派系的公敵,但在蔡英文已無連任壓力下,眼見蘇貞昌日益坐大,英系會不會聯手新系將蘇貞昌換掉?如果蘇貞昌留任,會不會繼續鏟除新系勢力?新系與非新系對抗是否會加速或變型?在在都值得關注。可以確定,這場派系鬥爭的結果,最後必然還是蔡英文掌控。

Read More

算命斷言活不過18歲 郭彥均被改名

「WTO姐妹會」主持人郭彥均在節目中自曝小時候去算命,說他活不過18歲因此改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八大綜合台「WTO姐妹會」看姓名辨國籍,主持人郭彥均自曝因算命可能活不過18,直接「被改名」經驗。  郭彥均透露,小時候名字其實是叫「郭維昭」,猜測因兒時喝較多配方奶,導致成長過程中身體比弟弟郭彥甫來的虛弱,「當時只要一曬太陽就很容易流鼻血,於是媽媽就帶我們找民俗老師算命。」殊不知,老師算了算直接建議換名字,因為他說:「不換的話可能活不過18歲。」  現場來自葉門的少迪突發奇想,要替主持人莎莎改名叫「李雅琳」,聽得莎莎一頭霧水。原因是少迪有次作夢,夢到在健身房舉啞鈴時,突然有個漂亮的女生向他求教學,「因為我希望那位女生是莎莎,就把她取名是『雅琳』。」莎莎好奇反問:「那為什麼我姓李?我有自己的姓耶?」對方則回:「因為我姓李,你要跟我姓啊!」浪漫告白讓眾人驚呼,莎莎則直接打槍對方回應:「謝謝你的喜歡,我會繼續加油,讓更多人喜歡我。」

Read More

<中華副刊>想起霞客遇見的疫情

 筆者登纜近觀雲開霧散後的雪山峰,向天崢嶸。 文、攝影/羽嚴  年初整理徐霞客遠遊,在外鄉過年的資料。徐霞客 (1587-1641) 生長於明朝,是樂於遊覽山川,並探索山脈江源的旅行家;他留下的《徐霞客遊記》,除了生動的描述天然景致、地理形勢,也包涵多方面的人文實錄。  彙整到一月下旬將近鼠年的春節時,我也隨霞客進入雲南雞足山、登上絕頂、度過除夕;重讀霞客「猿猴」似的攀升、登至高處彷彿快被山風橫捲而「擲向空中」,精彩的意象再度湧起。而此時,我每日看的晚間新聞,卻開始不斷播報一些國家和地區受到一種新型病毒感染而引發疫情,直至目前,全球都受到嚴重影響。  每晚聽著新冠病毒的疫情訊息,讓我想起霞客在雲南,也曾遇見一樁疫情--「畏出豆、避山中。」  霞客於元宵燈節後不久,應麗江知府木增邀請,離開雞足山北上麗江。霞客一路考察遊訪,八天後到達麗江城西北的解脫林,在其南岡上的別墅中,受到木增以最隆重的禮節殷勤接見。兩人敘談很久,換了三次茶,霞客才起身告辭;木增命通事,帶霞客寓居藏經閣右邊的廂房,款待八日後,霞客南返經過麗江城。  明朝的麗江府城,就在如今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麗江古城。霞客日記中敘述,那一帶的人極怕出豆,一到地支的寅年就人心惶惶,每十二年出一次豆,互相傳染,體弱染豆而死的人相繼不斷。霞客那年代的「出豆」,或說是出水痘,或說是出天花。那時代無論東方、西方的醫生,都混淆著水痘和天花,直到十九世紀,才將兩種疾病區分開。水痘、天花,都是極具傳染性的病毒,所以還沒出過的人都想避豆,縱然已五、六十歲,仍「惴惴奔避」。  筆下有情。細讀霞客的遊記,不只寫景物如此,寫人事也常常心生同感。霞客聽說很多人躲進深山窮谷,不與人知,期望能避開免受傳染;至於府城和郊外一發現有被感染的人,就遷往九和。九和是麗江府南部邊境的小鎮,在一座文筆峰南山大脊的外面。霞客也聽說,「染豆者」一進了九和,便「絕其往來、道路為斷、其禁甚嚴」。  每次讀到這裡,就很同情那冷峻的情況,心想霞客落筆間也這麼感受吧。沒想到庚子鼠年全球防疫,我們採用的措施與霞客所處的晚明麗江府禁令,如此相似,居家隔離、封道封城鎖國等。新聞除了放映病毒那囂張火紅立體球的模型圖、封鎖之後的清冷城區,也播放感人、溫馨的畫面:醫護團隊不辭疲累地照顧病人呼吸、喝水,女孩給祖父看手上的訂婚戒、對著養老院的大窗相望、然後蒼老的手與明亮的手歡喜地隔窗對掌拍、透過玻璃交融著祖孫情。  霞客隨後見聞更多的疫情,緣起麗江知府對霞客的敬重、仰慕。木增心儀中原文脈以及霞客不隨俗的自在風格,曾與霞客面論天下人物,冀望能請益受教;也讓小兒子木宿,寫信問候霞客,邀請霞客去木家院教他寫文章。木增的長子、三子都不曾出豆,而去年正逢戊寅年,過了除夕兩人還在山中避豆;次子和木宿都出過豆了,木宿剛考進縣學、成為生員,寫的文章清晰通暢。  木宿以滇西隆重的禮節接待霞客:前搭松棚、地鋪松毛;學文章、觀茶花之後,設宴款待霞客。霞客見席上多當地的佳餚美味,品嘗飽醉,也喜歡聽木宿介紹特色菜餚,講的詳盡細緻,生動好聽。席間木宿問霞客將遊訪何處。那時霞客打算南下九和轉往劍川州,木宿說這條路雖險倒是近,但此時都把出豆的人遷往九和,處處是死穢之氣,道路上行人絕跡,不如走鶴慶府過去,比較穩便。霞客自然聽了木宿的建議。  霞客往返麗江的路上一直關注雪山、及山腳下奔流的金沙江。當初麗江知府派了通事上雞足山,全程接待霞客北來;因此霞客寓居木增別墅解脫林的先後,經過麗江城時都住宿通事家。霞客記述避豆疫情時,就坐在通事小樓,那日時時陣雨,向北眺望的雪山「隱現不定」。雪山或隱或現、變幻不定的山景,我親訪體驗的那回,深刻難忘。  多年前我旅遊麗江,發現古城裡非常整潔,石板巷土木樓,滿城怡悅。巷道旁,兩排二層樓建築,我一一望去認不出有哪個小樓的窗可遠瞻北方,導遊小鄧讓我耐心等待,說「雪山必看、近的遠的、愈看愈美!」果真接連兩天,他先帶我們上雪山,再遊黑龍潭;小鄧領大家繞到潭的南邊,欣賞幽潭、亭閣後,抬望眼北方,呵呵,白雲依偎著雪痕皚皚的雪山頭,遠眺之美。  那雪痕都是常年懸掛的冰川。雪山十三峰,宛若一條玉龍橫臥天際,又稱玉龍雪山。那天起早小鄧帶我們去古城北邊,搭乘「雪山大索道」由海拔三千多米直上一千餘米,到達主峰扇子陡的正下方,海拔4506米,是冰川公園索纜能到的最高點,因此人手一罐氧氣瓶。一出索道站,只見湛藍的天空,瑩白的冰川,和煦的陽光,多麼舒人胸懷的雪山。那時雲霧賴床還圍繞扇子陡前後,我走一段棧道,在冰川中看見了幾處晶瑩的藍冰;邊走邊仰望主峰的狀況,雲氣飄動的很快,我剛舉起相機雲霧就飛回山頭,我放棄拍照往上走,雲兒又精靈一般飛離山峰朝我飄來,好呀,我輕舉相機,再度失算,他們飄回山坳處。這麼捉迷藏了幾回,我真是哭笑不得,一心二用得不償失,走的不安全,拍的一場空。回到公園平坦處,選好角度、站定後專心等待,看那隱現不定、變化無盡的山景,非常有趣;前後三刻鐘,總算拍到幾張雲開霧散的雪山頭,近觀之美。  小鄧看著影像點頭微笑。我們趕上纜車時,遊伴說我的嘴唇發紫,趕緊用氧氣瓶吧。無怪剛才在藍天下觀賞雲氣飄盪時,愈站愈冷,愈等愈僵,但是回味無窮。  聽一些早年住在SARS傳播厲害地區的人說,那時候每天吃過早飯就坐庭院裡,望著天空發愣,還有明天嗎?  聽著心酸。回看當今,感觸甚深。  時下疫情讓人惶恐,每在感歎之餘,想起霞客紀錄出豆時北眺雪山、隱現不定;然浮現我眼前的,總是雲散後山峰崢嶸朝天的景象。

Read More

陳子鴻3千萬打造 PER6IX大勢降臨

全新女團「PER6IX」平均年齡18歲,首波唱跳主打「不讓」6日於HitFM全台首播。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從上千名女孩脫穎而出,培訓3年,歷經淘汰機制洗禮,喜歡音樂全新女團「PER6IX」大勢降臨,平均年齡18歲展現輕漾魅力,首波唱跳主打「不讓」6日於HitFM全台首播,唱出女孩們的灑脫。  全新六人女子團體「PER6IX」(唸法:PERSIX,寫法是將S改成6)是金曲製作人陳子鴻啟動「獵星計畫」選秀,進而至少投入3千萬元重磅培訓3年的團體,六位成員:彭名慧、王加瑄、申力安、林采婕、李紫嫣、馬瑋伶,從上千名新星女孩中千挑萬選,歷經無數次的驗收與淘汰機制脫穎而出。 平均年齡只有18歲的「PER6IX」,被公司下達「禁愛令」,平常除了要兼顧課業,週末假期全都得在培訓課程中度過,舉凡唱歌、跳舞、化妝、肌耐力訓練、表演等都要上課,尤其每天早上更要繞著國父紀念館晨跑三大圈,更成為女孩們心中的魔鬼課程之一。 在拍攝首張單曲的主視覺照片時,成員加瑄跟采婕都表示:「終於有身為一個團體的感覺了!」隊長名慧更是眼泛淚光說到:「拍6個人團照的時候很感動,經過3年的培訓真的要出道了!」名慧也是唯一一位在南部唸書的成員,只要有工作就得南北奔波的她特別有感觸。 兩位年紀最小的成員紫嫣及瑋伶目前就讀高中一年級,面對龐大的課業壓力與工作,兩人都很感謝學校包容,也很感謝團體中姐姐們的照顧! 力安因為參加「聲林之王」節目優異的表現受到矚目,從比賽後持續培訓到準備出道,「這一刻真的太像夢了!」PER6IX 6人在現場專注地完成拍攝,亮眼的成果也即將展現,要為華語圈開創華語流行音樂的新時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