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國不分區立委提名應兼顧多角度需求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前左三)表示,不分區立委名單是經黨內嚴謹程序決定。(中央社) 全國不分區立委提名,最近成為明年選戰的焦點話題,不僅國民黨一變再變,民進黨也出現派系亂鬥。如今雖然兩黨名單都已底定,但許多人對不分區仍然存在一些正反兩極的想法,有待探討。  全國不分區制度最早是因為資深中央民意代表退職,有人擔心未來中央民代可能全由台灣地區選出,大陸各省籍代表從缺,將使國會失去全國代表性,因此建議設置全國不分區代表;但後來認為如此形同保障外省籍,未盡公平,因此採納歐陸比例代表制精神,在區域選出立委外,另增全國不分區及僑居國外國民名額,不以省籍為考量,而以在一般選舉中較難脫穎而出的學者及弱勢團體為優先,藉其專業性與代表性,使國會更能反映多元民意,也使國會議事論政可以更加宏觀。遺憾的是,不分區制度實施未久就成為兩大黨政治人物的「疏洪道」和立委選舉的「調節閥」。  二OO八年開始「單一選票兩票制」,不分區委員不再依附區域選舉,而是經由另一張政黨選舉票產生,但仍以政治人物為主,專業人士及弱勢團體代表只是點綴;一直到二O一二年,兩大黨才開始真正重視專業組及弱勢組代表的甄拔,並將其做為不分區名單的亮點。但一直以來,各個政黨都是將不分區視為鐵衛軍,必須貫徹黨的使命,支持黨的政策。  不過,除了部份學有專精的學者和弱勢團體的委員表現傑出外,不分區委員在國會的份量和影響多數普遍不如區域選出的委員,原本具有號召力的不分區委員,儼然變成國會的「二等委員」。不分區委員固然流於有志難伸,對選民也是極大的震撼。因為選民寄望甚高的不分區委員進入國會之後,非但表現不如預期,甚至根本就沒有發揮功能。  正因為如此,現在許多人對不分區名單的苛求,就與現實出現反差,因為名單中有沒有年輕人、新面孔夠不夠多等問題雖然關乎門面,但未必與不分區的角色和功能有太大關係。事實上,一份亮麗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並不代表選舉勝利。  例如,二O一六年國民黨不分區名單裡,前十名除了有代表教育界的柯志恩、代表醫界的陳宜民、更首次納入新創代表許毓仁、新住民代表林麗蟬;而且前十五名中,五十歲以下就有五人,其中二人更在四十歲以下,一改過去常以政治組掛帥的積習和年齡偏高的形象,媒體更讚為「歷來評價最高的一次」。然而,當年不分區的政黨票中,國民黨僅獲得百分之二十六點九一,不但比二O一二年的百分之四十四點五四,和二OO八年的百分之五十一點二三差了一大截,也不及同期總統選舉的百分之三十一點零四。  相反的,二OO八年國民黨提名的不分區中,前十名全部是政治組,而且都是年齡偏高的老面孔,但不分區選舉結果卻大勝民進黨將近十五個百分點,總總統選舉得票率更高達百分之五十八點四四。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不分區選舉與總統選舉有高度的連動性,當總統候選人支持度高的時候,即使不分區名單不如理想,仍會獲勝;可是一旦總統候選人聲勢很低,就算不分區名單再理想,也很難受到選民青睞,畢竟「分裂投票」的選民只是少數。  毫無疑問,不分區的提名當然應該重視形象,並且拔擢新血,但就政黨而言,也應考慮的是:這些不分區委員進入國會之後能否發揮戰力?敢不敢為黨的政策辯護?否則找了一堆很有號召性的人進入立法院,結果卻功能不大,豈不是浪費名額?

Read More

一定要幸福喔!

 第一名模林志玲十七日回到台南家鄉舉辦婚禮,引發舉城騷動。她和日籍夫婿Akira 在全台吳姓大宗祠依照台灣禮俗舉行婚禮儀式,隨後在台南市美術館一館與親友一起進行慶賀饗宴,眾人爭睹。但結婚是私事,新人小倆口優雅親民,南美館前不負眾望,彼此輕吻,分享幸福甜蜜。(圖與文/記者趙傳安)

Read More

<校園廣角>和中學生玩桌遊 培養媒體素養

和順國中辦理媒體素養講座,透過桌遊加強學生對媒體的識讀。(記者施春瑛攝) 一提到新課綱的科技教育,大家一定會先想到寫程式、機器人,但其實「媒體素養」在新課綱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為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和順國中特別結合桌遊辦了一場「媒體素養」講座,來加強學生對媒體的認識。  和順國中辦理「媒體素養」的學生講座,講座前半場由資訊組長林信廷老師,帶領孩子認識生活周遭的「漫畫、卡通」、「娛樂節目」、「FB」、「電影」等媒體,並藉由案例,認識這些媒體在發送資訊後面所帶有的價值觀、立場或行銷等等的隱藏訊息。  由於媒體的亂象不斷影響著許多人的認知與生活,一定要有能力辨別具有瑕疵的新聞資訊,不能被動接收。後半場就由圖書館推動教師蔡怡婷,運用「抓誑新聞」桌遊,以遊戲的方式,帶領大家找出新聞潛藏的問題,學習識讀媒體的能力,讓孩子辨識藏在媒體裡的魔鬼。  活動的策劃人蔡怡婷表示,為了此次的活動,學校日前也邀請「抓誑新聞」這款桌遊的開發者—阿普蛙工作室執行長吳健毅,到校為和中的師長辦理媒體識讀增能研習。  校長謝連陽表示,和順國中長期推動行動學習,因此很早就注意到孩子媒體素養的問題,早在一0二年資訊組長林信廷老師就參加台南市「資訊融入媒體素養教育教材」教材製作競賽,開發相關的教案,榮獲優等。校方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在這樣資訊爆炸的年代中,接收訊息時能夠過濾掉不好的內容,而是吸收了真正好的訊息,也希望孩子藉此養成批判思考的能力,成為新世代的公民。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行動科教館到口埤 認識有孔蟲

口埤實小申請愛迪生行動科教館到校服務課程,小朋友以輕黏土做成有孔蟲化石吊飾。  (記者黃文記攝)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以生態探索為課程主題,除了善用鄰近資源推動山林教育,今年還申請愛迪生行動科教館到校服務課程。以大海裡的小巨人─有孔蟲為主題,讓山區的孩子體驗海洋知識,厚植生態素養。  口埤實小校長王朝賜表示,該校鄰近虎頭埤風景區、中興大學新化林場,擁有絕佳的大自然生態教室。實驗教育課程也以划船、登山、攀樹、夜觀林相生態等體驗為主軸,生動、有趣的課程深受學生及家長肯定。  王朝賜指出,在山林教育之外,海洋知識也是生態教育重要的一環,該校今年申請的愛迪生行動科教館到校服務課程,就是以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向小朋友介紹有孔蟲的背景資料與海洋相關知識。也讓小朋友動手DIY,用輕黏土做一個有孔蟲化石吊飾;還讓學生分組進行有孔蟲及海洋科學背景知識為主的問答競賽,增加學習樂趣。  王朝賜指出,有孔蟲是海洋中常見的單細胞生物,在地球上生存時間非常久遠,多數具有外骨骼,容易保存在沉積物中,形成微體化石。有孔蟲種類繁多、數量豐富、演變迅速,因此常成為相關年代的重要訊息化石。不同種類有特定的生存領域,因此也可揭露古環境和古氣候的訊息,所以對地層、海洋、環境及氣候變遷等相關研究,具有很重要意義。 (記者黃文記)

Read More

梁舒涵與曾子余為戲反串拍婚紗照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女力報到》劇中仙姑葉素娥(梁舒涵飾)與沈渙清(曾子余 飾)即將步入禮堂,兩人為戲反串拍婚紗照,梁舒涵說:「第一次覺得拍婚紗這麼的輕鬆,當個男生真好。」扮女裝扮的不亦樂乎的曾子余說:「我覺得非常好,可以讓觀眾有個新的視覺享受,但唯獨露出毛毛讓我很害羞。」  《女兵日記女力報到》播出已經1年多,戲中情侶都已成雙成對,這次終於輪到梁舒涵要為戲獻上婚紗照,梁舒涵已做好心理準備,穿上婚紗當天不能吃太多,且一早就要梳化一定會很累。  不料,編劇把六娥這一對CP寫的別於傳統的婚禮,讓她可以女扮男裝,梁舒涵說:「當天我可以輕鬆地迎接我的新娘曾子余!」反倒曾子余說:「我前一天晚上都做好萬全的準備,就是忘記剃腋毛,看到毛毛露出來,真的很害羞!」  梁舒涵與曾子余各自「女扮男裝」、「男扮女裝」上演結婚戲碼,浪漫活潑、爆笑的情節,讓觀眾迫不及待想看到,談到拍攝過程,梁舒涵說現場笑料百出,她不敢直視曾子余太久,因為會忍不住笑場NG。  曾子余由於擁有一張混血帥氣臉孔,這次扮起女裝,穿起浪漫婚紗,連小朋友路過看到他露香肩的背影都說:「媽媽,有愛莎公主耶!」誤以為他是卡通冰雪奇緣裡的公主,民雄對曾子余說:「你千萬不要回頭,別讓小朋友對公主夢幻滅。」梁舒涵對此直呼:「你怎麼比我還女人啊!」曾子余則笑說:「我覺得更美的是民雄哥,他是瑪麗蓮夢露耶。」

Read More

<校園廣角>台首大師生巧手 翻糖創意料理獲獎

台首大烘焙系老師李又貞(右二)、餐旅系學生岳文萱(左一)獲獎,校長戴文雄(左二)表揚。 (記者盧萍珊攝) 台灣首府大學烘焙管理學系老師李又貞與餐旅系二年級學生岳文萱,日前參加桃園市第三屆國際青年創意美學競賽,分別拿下藝術翻糖展示組金牌及創意料理烹飪主菜組佳作,師生同獲佳績,可喜可賀。  台首大校長戴文雄指出,這項比賽共有近二百位來自全國各地好手參加,比賽前一天,主辦的桃園市第二專長發展協會還舉行國際青年創業及就業交流座談會,期透過國際青年建立創意產業的交流平台。  台首大學烘焙系老師李又貞報名「藝術翻糖展示組」比賽,餐旅系二年級學生岳文萱則在指導老師許煜忠鼓勵下,報名「創意料理烹飪主菜組」較技,師生二人為能在比賽中奪得好成績,積極準備實作,透過不斷練習讓廚藝更精進,果然不負眾望,李又貞在藝術翻糖展示組以「藝妓」為主題,拿下金牌;岳文萱則在創意料理烹飪主菜組拿下佳作,對初試啼聲的她已是莫大的鼓勵。  戴文雄得知師生獲獎,第一時間除給予賀喜外,也在返校後親自嘉勉,對於比賽前辛苦,準備表達慰問之意,同時也贈送選手及指導老師禮物,感謝他們為校爭光。  戴文雄也鼓勵年輕的岳文萱,在校讀書時要認真學習,並繼續累積實務經驗,尤其是指導老師許煜忠擁有豐富的業界經驗,還有國內、外美食比賽經驗,亦是各大美食比賽爭聘的評審之一,向老師請益一定能讓廚藝進步。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楊丞琳親手製作出道20年新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為迎接出道第20年,楊丞琳親自身兼製作企劃多職,籌備第11張專輯《刪.拾 以後》,作為驚喜獻禮。其中,首度攜手陳綺貞合作新歌《節日快樂》,兩個人聊著聊著竟哭了。  楊丞琳喜迎出道邁入第20年,昨天為首次擔任專輯製作人和統籌的最新作品,到台北西門町舉辦預購簽唱會,提及新歌《節日快樂》與陳綺貞的合作,楊丞琳說,那天和陳綺貞約在咖啡廳見面,兩個雙子座非常有效率立刻先說重點。  楊丞琳聊著自己有一年聖誕節的聚會,人很多、很熱鬧,但在意的人卻不在現場;明明自己想要安靜,但選擇去聚會,那種寂寞和孤單的滋味,說著說著,平常被稱是「女漢子」的楊丞琳哭了,坐在咖啡廳的門口一邊擦拭眼淚、一邊道歉,平常是名「女漢子」的她,並不會輕易流眼淚;沒想到,陳綺貞也忍不住含淚道:「妳把我弄哭了。」兩個人初次見面,卻用眼淚當見面禮,非常的真性情!  楊丞琳表示,也不知道為什麼篤定,「我就是相信綺貞可以把我的感覺寫出來,並且保有她的風格。」於是乎,《節日快樂》誕生了,「我非常適合唱《節日快樂》這首歌,因為經常體會孤單的滋味。」兩大女神的首度合作,果然獲得了廣大迴響。

Read More

Akira深情告白 志玲大婚淚崩

林志玲與Akira在婚禮上愛的告白。(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名模林志玲與日本「放浪兄弟」成員Akira(黑澤良平)17日下午在全台吳姓大宗祠舉辦婚禮儀式,場面溫馨感人,林志玲數度感動到落淚,尤其當Akira說出「謝謝你相信我,我會讓你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時,更是讓林志玲淚崩,雙方在講完誓言後還深情熱吻,畫面十分甜蜜。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昨由父親陪同走紅地毯與日本老公Akira舉行婚禮。(記者趙傳安攝) 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昨由父親陪同走紅地毯與日本老公Akira舉行婚禮。 (記者趙傳安攝)台灣第一名模林志玲昨由父親陪同走紅地毯與日本老公Akira舉行婚禮。(記者趙傳安攝) 台南是林志玲爸媽的定情之地,孝順的志玲特別選在台南舉辦婚禮。兩人昨天下午分別從下榻的台南晶英酒店離開,Akira搭乘賓利車先到全台吳姓大宗祠等候,下午3點10分左右,林志玲與父親林繁男搭乘全球只有3輛的上億白色復古勞斯萊斯前往,禮車一抵達立即引起引來現場大批圍觀的民眾的驚呼,一擁而上想目睹林志玲的風采。  穿著一襲高領美麗白紗的林志玲緩緩步下禮車,並由父親林繁男牽著走紅毯,在結婚進行曲的伴奏下,走向正在紅毯另一端的Akira,林繁男把志玲的手交給女婿AKIRA時告訴Akira「一切拜託你了」,此刻的志玲姐姐就已忍不住情緒,不斷擦拭眼淚。  接著Akira揭開林志玲的頭紗,小倆口微笑對著現場親友致意。雙方還互訴誓言,Akira用日文深情對林志玲講誓詞,最後還用中文對著志玲說「讓我們一起走下去,謝謝你的愛情,謝謝你相信我,我會讓你成為全世界最幸福的人,I love you!」,讓志玲又感動到落淚。 林志玲與Akira的婚禮由蔡康永擔任主持人。(記者趙傳安攝) 林志玲也貼心先用日文唸出誓言,讓Akira也感動到紅了眼眶,接著林志玲還用中文向Akira說「我最愛的良平,這個地方承載了我爸媽的愛情和我童年的回憶,謝謝你這麼溫暖地牽著我的手,回到這個原點,從這裡出發共組家庭,我們相識了八年,我想一定都是命運的安排,讓我們也走在一起。」  林志玲對著Akira說,「謝謝你讓我相信愛情,讓我有勇氣去接受愛情。我願意和你一起面對未來的每一個未知。順境、逆境,我都會陪著你,也希望老了,都能手牽手相伴。愛,無懼,無懼驚濤駭浪,但求細水長流。我們很晚才走在一起,餘生請多照顧,我的幸福就是和你在一起,我愛你!」  兩人的誓言感動全場,主持的蔡康永笑說兩人好像在演電影,真的太感人了。到場觀禮的黃子佼也說,真的是太溫馨太感人,很多人都感動到哭了。另到場的來賓還有林志玲恩師洪偉明、好友陳怡蓉、放浪兄弟成員等。  之後兩人交換戒指,並深情擁吻,讓親友團和場外眾多粉絲見證他們的愛情。隨後林志玲在全台吳姓大宗祠中,也依傳統婚禮儀式向長輩們「奉茶」,並與親友團們合影留念。

Read More

<校園廣角>曾農模擬法庭 完整體驗獲好評

曾文農工與司法院合作,在校內舉辦模擬法庭,讓學生體驗法治的過程。(記者林相如攝) 曾文農工為了讓學生實際體驗民主法治精神,與司法院合作在校內推出模擬法庭,由師生扮演法官、檢察官、被告、證人等,將法庭搬入校園,透過開庭、辯論等過程,讓學生體驗審案程序與情境,對民主法治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曾農校長徐震魁說,希望透過模擬法庭落實法治教育,並引導學生思考及探究案件各個層面與法律概念,也讓學生養成思考判斷的能力,一切都強調證據,尤其現今網路發達,藉此希望學生不要隨網路風向起舞,散布不實言論,以免引惹禍上身。  日前司法院與曾文農工舉辦校園模擬法庭活動,由台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及曾農公民科老師郭孟佳、李尉爭,帶領學生扮演法官、國民法官、檢察官、律師、被告與證人等,司法院廳長蘇素娥也全程參與,輔導學生演練完整法庭活動,結束後並進行討論座談,回響熱烈。  活動中陳欽賢鼓勵並引導學生多方思考,扮演國民法官的學生在法庭活動訊問證人及被告時,也嘗試從回答中抽絲剝繭找出真相,過程生動。旁聽的學生由蘇素娥帶領及解說中間討論與終局評議,並引導學生由不同角色及角度切入議題,發表看法並共同討論。  蘇素娥與陳欽賢除向學生介紹審判流程及重要原則,以了解國民參與刑事審判的流程及法院形成心證的評議過程,並向同學解答各種與法庭相關的問題,也緊扣曾文農工新課綱學生圖像中的品德力,培養學生現代公民素養。  徐震魁表示,司法院重視高中職學生法治教育,以實際模擬參與方式,引導思考及探究案件與法律概念。十二年國教新課程於本學年正式上路,這次活動結合本校課程與新課綱發展主軸為「核心素養-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引導學生具備對道德課題與公共議題的思考與對話素養,培養良好品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記者林相如)

Read More

<校園廣角>傳承刺繡 南應大縫製4公尺綵旗

南應大全球刺繡研發中心執行USR「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計畫,透過走秀展示刺繡禮服、男裝,呈現刺繡技藝成果。(記者汪惠松攝) 台南應大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響應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執行「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計畫,兩年來除串聯刺繡產業資源,教授傳統、歐洲金屬刺繡等技法;並透過走秀展示刺繡禮服、男裝,呈現刺繡技藝成果。  南應大USR計畫推動刺繡人才培育不遺餘力,一0七~一0八年計畫期間邀請府城光彩繡莊林玉泉、宜蘭元成繡莊李文河師傅、傳統工藝刺繡保存者劉千韶老師,及該校刺繡中心主任盧亨如授課,教授台灣傳統刺繡、日本刺繡、歐洲金屬刺繡。  今年更將傳統刺繡與金屬刺繡課程結合,由盧亨如帶領四十五名學生團隊,攜手完成一幅長達四公尺的「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中英文繡製綵旗」,縫製場面驚人。  同時也積極拓展產學合作,邀請商設系主任林成發、時尚系老師陳慧如、服設系老師鄢思宜等人,帶領學生團隊與台南蕾絲產業進行跨界交流,推動產學跨域實作課程。課程核心導向創意表現、文創發想與產品開發,藉嶄新創意開拓產業風貌。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