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外套

 ■佚凡  心誠則靈。  彼時在雲林古坑的山上,天都還沒有亮起,蟬鳴蛙啼依稀還有溪流潺湲錚錚作響小雨輕拂連翩,路燈還亮著的時候下山,酷熱的夏季,短袖短褲自行車前往Google Map只要二十分鐘車程的雲林西螺太平媽福興宮。  隨身聽播放著Norah Jones,和隱居淡水山上的當年清晨捷運都尚未啟航的透早時陣前往宜蘭共款。  路燈還亮著光,還可以指引人生方向。  一切都是預設好的道路、軌距、停靠站、表定時間。  會知道福興宮,是因為參加西螺國中的教師甄試;會參加西螺國中的教師甄試,是因為參加忘了是東勢國中、或者元長國中、甚至是馬光國中的教師甄試:從高雄搭乘高鐵北上,慢條斯理地維持諄諄和煦的為人師表樣態,抵達了學校所在,才被執事人員告知遲到了,其他人的報名文件早已送出。你不知所措若有所失身在異鄉東南西北其實毫無意義路上行走著,步入了便利商店中,在陳列販售宜蘭特產的貨架旁的顧客休息區桌椅冷氣備妥垃圾桶盥洗室旁呆坐著,不知如何。  今生最好的相遇:沒有。  店內播放著劉若英吟唱的〈後來〉,那些錯過已經不在。  你想起了之前被你置入遺棄選項的西螺國中,還有時間,起身,搭乘計程車前往。白爛中二楞頭青的你抵達西螺國中的同時,才確認了你是什麼都沒有的外地人。  過路客。  你手機上網下載了西螺國中教師甄試的報名表,同樣的你同樣地在同樣品牌的同樣便利商店同樣櫃台方向同樣擺設位置面對同樣機器,手機裝上了傳輸線,想要讓機器列印出儲存其中的報名表。  無法溝通,印表機與你的手機無法建立連線,你什麼都有卻什麼都莫法度,你悵然若失跌坐於地。  偏鄉的年紀稚嫩工讀生馬尾瀏海美少女告訴來自直轄市的你,可以下載相關的app,讓印表機感應到檔案,然後列印。  (雖然你不知道進入的是什麼。)你感謝這意外的相遇。  依樣而作的你撕下了原本你作好準備的學校的報名表上的相片,你填寫了相同文字相同資訊於新的報名表,你照抄你的教案你的教學理念你複製你的求學經歷人生規劃:沒有印章。  那明明就是我啊!你想起了取得殘障手冊的當初,搭乘公車半價優待時尚未有捷運尚未有電子票卡,你投擲零錢並且出示相片不同的身分證和殘障手冊:我是我。  我是我。  可是,沒有印章,無法生效。  即將為人師表的你手機上網,調撥Google Map,想要查詢附近是否有代刻印章的店家,Google Map卻沒有相關的選項:你不要加油站你不要餐廳你只需要印啊。  小女生怯生生地說著,我們福興宮,就是太平媽外面的老街上,有代刻印章的店家!  欣喜若狂地向西螺美少女道謝,童年時在雲林斗南被外婆騙大漢的你知道,「我們雲林」還有「六房媽」;你隨口問了問西螺美少女那麼,六房媽會很遠嗎?  美少女搖頭沉默不語表示不知道那是什麼,你手機Google Map輸入「福興宮」,道謝後什麼也沒有追問就離開了。  什麼也沒有問,姓名、星座、血型、喜歡的球隊……  妳是誰?  六房媽或者太平媽?  抵達福興宮,看到了同時承辦打造鎖匙與雕刻印章業務的店家,你以為這是今生最美的相遇。店主人是位年過五旬的中年莊稼漢,沒有要你出示身份證,也沒有要你用筆寫出你被外公取作的名號,口頭確認了一下,就開始輸入電腦,機器自動運轉了。  (單郎他不知道你要進入何方。)  之後你到了福興宮,向媽祖合十膜拜感恩之,雖然沒有被西螺國中錄取。  今仔日就從古坑山上出發,過了斗六火車站,朝圓環直行,通過莿桐,就是西螺了,想再去探訪悠閒小鎮。  (日正當中,皮膚些許灼痛。)  來到莿桐這美麗的農村,突然看到眼前寫著「大聖若瑟朝聖地」,一間天主堂。你停下了自行車進入其中,喝水、補食、休憩。  「神說要有光,就有光了。」關於「希望」。  沒有人,沒有人知道你進入什麼;當然也沒有人知道什麼進入了你。  你繼續往西螺前進,往崇祀太平媽的福興宮出發。烈日當空,皮膚些許灼痛。  終於抵達了。  中文系畢業的你知道「示」字偏旁的「社」,你不會驚訝福興宮旁有著象徵現代化意義的證券分行。你摘下了安全帽,安靜地入內,對著主祀的媽祖神像,鞠躬、合十、默禱。  禱告的時候,卻忘記了父母老人家的交代:先自報家門,說明自己是誰、清楚地念頌出自己的住址(何方人氏)……那些傳統守則,你都沒有遵守。  誰是你?  剛才的虔誠行禮,都是鏡花水月?「誰是你」,你是哪一尊芻狗?  與太平媽相遇後,你遇見了自己,沒有的自己;你的人生復頌十二樓的莫文蔚〈遇見另一個自己〉。  你想再度入去宮內,你想向太平媽懺悔,剛才的你不是你,雖然無人在意。  關於「禱告」,那到底是什麼?心誠則靈?你並無所求,光明磊落你也不覺得自己俯仰有愧,你行禮如儀一切只是照本宣科,卻在禱告之後回想:誰是你?  西螺國中的你?東勢國中的你?元長國中的你?你驚愕地發覺,不同時空的你,竟然只是攻殼機動隊抽魂傀儡複製品而已!  你若有所失地騎上了自行車往古坑回程路上行進。雖然已經是下午了,日頭依舊毒辣。  回到古坑山下,你的四肢被日光曬傷,紅腫發癢。「應該穿上外套的。」你自言自語,在販售農具的五金賣場,購買了農作人家的袖套。雖然已經是日薄西山了,你依然穿戴上,避免日光餘暉的荼毒。上山,返程,還至本處。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邂逅

 ■劉金雄  蓮池我正抵達  最後一朵在此刻綻放妳是  立在水裡,立在霧裡  彷彿早就等在這兒  問我為何遲了  我一張滄桑多皺的臉  心跳加快的惶恐  一池蓮香都是妳  夕暮下  滿池枯葉  一隻瘦得令人惋惜的手  妳和晚春的手輕輕  我牽起

Read More

歌曲版權糾紛 林暐哲告侵權 青峰演唱會恐受影響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蘇打綠」前主唱吳青峰去年單飛,與經紀人兼恩師林暐哲拆夥,日前爆出歌曲版權官司糾紛,林男認為擁有「蘇打綠」所有歌曲版權,但青峰卻在未經同意下公開演唱,對青峰提出侵害著作權告訴,對此,台北地檢署已簽分他字案調查中。  由於青峰23日即將要在高雄巨蛋舉辦大型個人演唱會,若因歌曲版權問題,恐影響演唱會進行。  對此,蘇打綠所屬唱片公司環球昨日表示,青峰從未將詞曲著作權轉讓予林暐哲音樂社,其創作的詞曲為青峰本人所擁有。雙方也於去年年底結束合作。青峰演唱會絕對如期舉辦,不受影響。  林暐哲的音樂社有限公司日前提告指出,蘇打綠已將「小情歌」等二百七十首創作歌曲的著作財產權讓給他,擁有該歌曲的版權,但吳青峰未經他及公司同意,自行在公開場合演唱,對吳青峰、哈里坤的狂歡有限公司及公司廖姓負責人提出侵權告訴。  北檢今年五月間受理後亡分他字案偵辦,由智慧財產暨電腦犯罪專組檢察官負責調查。據了解,檢方於七、八月間,曾傳訊兩造出庭說明,但僅雙方律師到庭,林、吳並未出現。

Read More

明華園90週年代表作 大河彈劍首演

 中央社/台北13日電  明華園戲劇總團90週年壓軸代表作「大河彈劍」,以知遇、權謀及人心掙扎的衝突,帶出隋唐英雄的悲歡離合,16日起在國家戲劇院首演。  「大河彈劍」由明華園首席編導陳勝國撰寫劇本,陳勝國剛完成傳統古冊連本大戲作品「隋唐英雄傳」,隨即投入「大河彈劍」劇本編寫,他表示,要如何跳脫「隋唐英雄傳」的框架,又必須與26年前的「李靖斬龍」有所區隔,5度易稿,終於為新生代小生李郁真塑造出「李靖」的全新形象,與明華園孫翠鳳、陳勝在、鄭雅升等前輩同台飆演。  陳勝國表示,「大河彈劍」要談的不是人與人之間如何機關算盡、出奇制勝、成者為王,「而是從戰爭中看到人性的光明面」。  劇情描述在烽火亂世中,由孫翠鳳飾演深謀遠慮的李世民、陳勝在飾演重情重義的李軌與李郁真飾演的軍事奇才李靖3人槐樹下結拜,在陳勝國筆下,3人都有「帝王之姿」,但史實則是李世民稱帝。面對大時代的衝突,昔日兄弟今朝君臣,希望探討在現實考驗下的兄弟該如何自處,人性會如何轉變。  飾演李世民的孫翠鳳表示,「隋唐英雄傳」是過去明華園常常在演的戲碼,可說是老看家戲,但導演陳勝國加了不同元素,談的是亂世中的英雄之情,劇中結義3兄弟的情誼,也彷彿在象徵明華園陳家的兄弟之情,一起在戲曲圈打拚的精神。  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說,這次舞台的「機關變景」是一大亮點,早期老團主陳明吉寧願變賣家產都要打造讓觀眾耳目一新的舞台,這次演出的戰場,也將會用現代舞台技術,讓觀眾宛如置身1000年前的戰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木棉花

■鄭策  街邊木棉花佇立著  因風搖曳,因雨微顫  樹下行人寥寥無幾  撐起傘  踏上每一步濺起的水花,都是憧憬  遙遠的天邊滿是烏雲  溢出的陰霾宣洩而落  連忙低下頭,握緊傘柄  深怕雨水沾染一身  沿著石磚排列而去的道路晦暗瀰漫  細小的街燈零零落落  時間徘徊著不願向前  會到終點的吧  不論起點是否相同  不知何時雨散天晴  會到終點的吧  那裡那時的木棉花  依舊佇立著嗎?

Read More

綠光作詞梁鴻斌又酒駕 遭起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經典歌曲「綠光」作詞人、筆名「天天」的國語歌曲創作人梁鴻斌,今年初才因酒駕獲緩起訴,但上個月又酒駕上路,下高速公路時遭警方攔檢,酒測值達超標。台北地檢署12日偵結,依公共危險罪嫌將他起訴,並向法院聲請簡易判決。  今年10月16日晚間,梁鴻斌與友人聚餐飲酒,次日凌晨自行開車返家,下高速公路匝道後,在建國南路、仁愛路口遇警攔查,酒測值每公升0.76毫克,被依公共危險罪嫌移送偵辦。  梁鴻斌向檢警供稱,他與友人飲宴時喝了4杯威士忌,檢方偵訊後,認定梁男已是酒駕累犯,昨日依公共危險罪嫌予以起訴,並聲請簡易判決。  梁鴻斌酒駕並非首犯,今年1月24日,他與友人在台北聚餐時,喝了幾杯威士忌,休息到次日凌晨,以為酒已退,開車準備返家時,在忠孝東路、建國南路口遇警攔查,酒測值達0.43毫克。  檢方偵辦後,當時考量他為酒駕初犯,給予緩起訴處分,時效1年,並須繳國庫6萬元。不料,梁鴻斌未學到教訓,上月再度酒駕,檢方直接予以起訴。

Read More

<中華副刊>照樣散步

■顧力仁  臺灣多雨,冬雨加上梅雨,陰溼的季節頗長,到夏日又天氣燠熱,酷暑難熬,這些因素令不少臺北人走出家門,走向戶外的意願打折扣。  一個颱風來前的晚上,戶外悶熱,陣雨不斷,我和妻搭乘捷運到臺北車站,出站走向地下街,迎面一位男士,穿著運動服,腰間繫著水壺,向妻招呼,原來是昔日警察學校的同事。他經常來此,把在地下街快步走路當運動,他稱讚這裡是「風雨無阻」。  還真說得沒錯,舉例來看,臺北車站地下街由捷運台北車站向左右兩方延展,由車站到雙連站是R區,若以一般步伐,走路需要四十分鐘。另一個方向還有K區、Z區和Y區,K區由誠品承租,走古典兼時尚風格,擺脫一般對地下街的刻板印象;Z區與K區相連,和Y區同樣走庶民路線;由Y區還可以走到機場捷運站,那又是另一個天地。  R區的中山地下街有「誠品R97」,長度近300公尺,兩側店面往內縮,通道寬敞又明亮,兼作主題書展以及休憩區,在此曾經舉辦過日本插畫大師岩崎知弘100週年創作展,繪作中女童燦爛無邪的笑容聚焦在燈光下,令人印象深刻;中山地下街中間段有個爵士廣場,牆上大面的鏡子讓人練街舞,走出中山捷運站,就是「南西誠品」,那是年輕人和陸客的參拜潮區。  如果搭乘捷運板南線在忠孝復興站下,除了可以閒步東區地下街,也可以出站口逛百貨公司,忠孝店是SOGO在臺灣的第一家店面,風姿依舊,復興店12樓有座日式景觀庭院,還會依時節變換景致,頗有看頭。  搭乘捷運到信義計畫區也是一個散步的好地方,若乘坐板南線在市政府站下,出來就是阪急百貨,由此可以通到信義誠品;若是象山淡水線在101大樓站下,可到新光三越以及微風南山、微風信義和微風松高,彼此之間都有風雨走廊互相連接,單單穿行走廊而不進百貨公司就可以走上個把小時,走累了美食街及咖啡座也都近在咫尺。  若搭乘松山新店線,在七張站轉小碧潭線,出站就抵達宜家(IKEA),內部寬廣,從入口到出口,邊走邊看,就可消磨一個半小時。  若是搭乘板南線,在板橋站下,則有板橋大遠百、環球購物中心和誠品生活等;另南港站和松山站都是三鐵共構,遊逛的空間都很大。  捷運是臺北人生活必需,除了是方便的大眾交通工具外,霪雨連連的冬日、燠暑不散的夏夜,我和妻還常結伴利用捷運在城內自由行,不受下雨或烈日的天候影響,照樣開心散步走逛。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月尋不著

■張定國  秋日明月高照,興沖沖奔向陽臺,在黑色夜空下那月光更顯眼許多。即使偶有帷幕遮掩視線,一有空隙其光便如流水趁隙流出。只是眼前月色灑落之處,是僅存幾棵病懨懨、已失生機的殘樹,與隨風飛舞的砂石地。當農地重劃為建地的消息確定後,幾經摧殘的農地蓋上建築用砂石,停止了呼吸。  記得過往,有一次漫長的雨季之後,家門對面的農地成了一片池塘,那日風將黑屏幕吹散,在無阻礙下月光往四方放射,其中一道映入那池裡,在水的安撫下池面浮現出另一個明月,在陽臺上見此景的我不自覺想起「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畫面。不知是否出於錯覺,那時月亮在那池上徘徊許久,即使移動也施施而行,他目不轉睛的凝視,彷彿以為遇著雙胞兄弟姊妹。  然望月人雖在,原景已成憶。一陣轟隆聲,家門對面僅存的幾棵樹紛紛倒下,青綠秧苗、噴霧機馬達聲早已不復返,宣告這塊承載回憶的農地成為歷史。  今日,縱使充斥著厚實黑屏幕,月仍在黑幕的縫隙中閃爍,像是急切地尋找他的雙胞兄弟姊妹。抬頭一望他她正對著我,撒下的月光充滿著尋不著的焦躁,我該和他說實話,抑或是任其尋下去呢?

Read More

<中華副刊><魚露與蠔油>生滾--煲湯之外,另一種港式美味

■張蘊之  在香港的日子,每每因為加班太晚、肚子餓得胃疼,我會信步到街邊粥店,來一碗生滾粥。熬得滾燙的綿稠白粥,澆進生牛肉片或魚片,或是下水料,撒上蔥花和香菜,不待煮透,迅速上桌,配上一碟炸兩(腸粉裹油條),就是豐盛的一餐。  那些離火前還有點泛生的葷料,上桌後得自己用匙羹攪一攪,攪得它鮮香四溢。待溫度降至可以入口的時候,葷料也熟了,火候剛好,將粵菜「清鮮爽嫩滑」的宗旨發揮得恰到好處。  廣東近海,珠江水脈縱橫,漁獲資源豐富,自古就有生食的傳統。順德的撈魚生將生食發揮到極至,將切得極薄的生魚片,拌上配料,鮮甜脆美,即使寄生蟲的威脅極大,仍讓許多老饕冒著生命危險前仆後繼。「生滾」則是延續對「鮮、嫩、滑」的堅持,用滾燙的高湯將葷料燙熟,即可以保持食材的鮮甜滑嫩,在衛生上也比較安全。生滾湯或生滾粥,就是走這個路數。  有一天,我和外婆聊起煮湯的各種技巧。外婆看我因為工作累得不成人形,常煲雞湯給我喝。得用瓦煲熬上一夜,還得放涼後將浮在表層的油脂「飛」走,工序極為繁複。我一面道謝,一面分享我的懶人作法:「我在台灣都是買雞骨架回來,加蘿蔔、薑片一起煮。」  外婆問我:「妳都煮多久呀?」  我說:「用砂鍋,滾了之後熄火讓它燜,兩三個小時後再開火滾一次,就可以喝了。」  外婆聽了,哈哈一笑,說:「妳那個不叫煲湯,叫做滾湯,完全不一樣的!」  朋友則分享了他們家的滾湯秘方,用皮蛋加香菜煮成湯底,將鯛魚煎香,放進湯鍋裡一起煮滾,一道正宗的港式家常菜「香菜皮蛋魚片湯」即可完成,號稱清熱降火,是香港典型的感冒湯。傳統是用鯇魚,若沒空上傳統市場買鯇魚,超市的冷凍鯛魚片也可以代替。  「用皮蛋做湯底」這一招我聞所未聞,一心想試著煮煮看。前陣子買了皮蛋,卻買不到香菜;等我買齊了香菜、薑和魚片,下料開煮之際,才發現皮蛋是壞的,只好煮成了沒有皮蛋的版本,入口貧澀,實在不行。好不容易買到了皮蛋再煮,湯頭立刻變得濃郁鮮甜,美味程度翻了好幾倍。不禁好奇,皮蛋究竟有什麼神秘魔法,可以讓一鍋湯華麗大變身呢?  用皮蛋做湯底的變化還有很多,可以配瘦肉、莧菜、蜆,也可以作為火鍋湯底,關鍵在於葷料要最後下,下了之後要快速離火,才能確保食材口感鮮滑。天氣漸涼,來一碗清爽的滾湯,正是時候。

Read More

<中華副刊>謝謝大家幫忙

■劉洪貞  「鍾伯伯近況不錯哦!」、「劉姐啊!鍾大哥走路越來越穩了有進步。」、「爺爺最近會笑了。」每次聽到鄰居們對我說著近來外子的好狀況,我都會懷著感恩的心說:「這些都是大家幫忙的結果。」  近兩年來八十多歲的他,因平衡度不高,被醫生列為摔跤的高危險群。為了讓他走路多些安全,我鼓勵他出門時要拿拐杖,因為拐杖的支撐力很高,如同替自己多了一隻腳,在抬腳往前移動時,是可以穩住定力,可降低摔跤的風險。  儘管,我好話說盡,並把拐杖準備好,也要陪他到屋外走走,他就是不願意離開沙發。我告訴他:醫生說過一個老人只要七天不走路,肌肉會萎縮很快,到最後就站不起來,摔跤的機率更高,他還是無動於衷。然而我就是不放棄,就在我不厭其煩再三的勸說下,他終於說出不想拿拐杖的原因,原來他怕拿拐杖走路,會被鄰居笑。  知道他的心理障礙後,我努力的想方設法來克服。每天早晚陪他散步時,如遇鄰居我會上前暗示請他們幫我忙,往後遇上他時,請給聲「鼓勵或讚美」,讓他有信心不再排斥拿拐杖。就在鄰居們熱心相助下,他放下戒心,從每次看到鄰居就想躲不想走,吵著要回家,到慢慢地願意多走幾分鐘,我已經看到了成果。  就在一聲聲「伯伯早!」、「爺爺氣色真好。」中,他慢慢地適應拐杖的重要,願意拿拐杖出門,而且不需要我在身邊作陪。為了增加他的信心,他每次從外面回來,我都會問他:「今天有遇上誰呀!」此時,他會開心地告訴我:32號一樓的周先生常握他的手,拍拍他的肩膀,還比了一個大拇指;樓下的師父說:他比以前勇健多了……。看他高興的說著,來自鄰居們的鼓勵時,我很感謝鄰居們幫了我大忙。  很高興他的改變,相信在鄰居溫暖鼓勵下,因摔倒已經坐過四次救護車的他,能平平安安地過日子,不再浪費社會資源。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