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流浪的風

 ■黃漢龍  秋天的腳步總會在農曆七月悄悄帶來涼意,綠葉在搖晃的風中轉紅,靜靜的為阿婆髮絲加了一層薄霜。  風,不必有腳,卻可以到處流浪。在浪與浪飄忽間起落;在山與山的高低間遊蕩;在樹的孔洞間恣意穿梭。  「風是由氣壓的差異造成的。當氣壓差異存在時,空氣會從高壓區域向低壓區域移動,從而產生風速大小不同的風。」科學家如是說。可是,我卻總會在潛意識裡看到吉普賽人拿著手風琴,描述雪原高地的孤獨;歌聲中沒有無奈與苦難;卻熱情與瘋狂地抒寫著風之所以為風的理由。也常浮現《莊子.齊物論》子綦描述「天籟」:「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則萬竅怒呺。而獨不聞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圍之竅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窪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泠風則小和,飄風則大和,厲風濟則眾竅為虛。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樹,因風而搖擺生姿,歡愉唱頌;所以,風是快樂的,不斷給自己創造新奇,為世界放送美麗的樂章。  自從陽光在葉間不斷被風翻攪,我知道它又將遠行,將大沙漠的黃沙帶到很遠的地方,將植物的種子散布開來,再來回巡視四季移動和抽長的印記;所以,我不想流浪,只要看著風唱著不同型態的歌聲回來,就知道它是被野火追趕的落魄,或是遍野低垂稻穗、玉米豐收的愉悅。  這時,應該是秋天了,該輪到我揹起行囊,趁黑夜還未降臨,趕赴被風侵蝕的山崖,坐在上面沉思,感覺露珠從臉頰爬下,觀察星星是否閃爍?正如子綦叮囑:「夫吹萬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誰邪!」是的,當行則行,該止則止;風,不該流浪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咖啡的滋味

 ■李治中  大二時,一個傍晚,經過雙尾人魚招牌,同學說:剛好有買一送一的券,一起喝杯咖啡吧。遂第一次踏入了S咖啡。  平日我偶爾喝杯便利商店的咖啡,只為上課提神,一杯要價一百多元的咖啡忽然拿在手上,亂燙手的,入喉,只覺得順口極了,咖啡和牛奶調配得恰到好處,連杯子也好有質感。  而店內擺設新穎,店員有禮,杯上有個笑臉,空間中流動的空氣似乎也比較有都會氣息。望著大片落地窗外的人群來來往往,我在店裡小憩,心想這真是個不錯的地方,可是,看著腳上的一雙夾腳拖鞋,又覺得自己似乎配不上這裡。  之後,並不常光顧S咖啡,畢竟一杯咖啡的價格,足以在學生餐廳吃一頓不錯的了。僅偶爾在買一送一的活動日,和朋友一起去湊湊熱鬧,排隊打發大學某些百無聊賴的時候。  畢業後開始上班工作,時間、地點與心情若都剛好,會興起買一杯來嚐。平日在鬧區走逛,常見都市人人手一杯S咖啡,若是拿著便利商店的咖啡,硬生生好似就比別人矮了一截,以是常覺得自己也得拿上一杯才行。  一天,又走進S咖啡,如常點餐,結帳,等待,我心中突然一驚——不知何時開始,竟已不感覺花錢心疼,能隨時給自己買一杯這樣價位的咖啡,而不必記掛或者撙節當日開支了。總算,為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掙得了一點什麼。  卻也正是那幾年,我開始在城市各處的咖啡廳嘗試手沖咖啡,品味世界各地產豆的風味,努力喝出菜單上繁複的用詞。次數漸多,便以為自己品味升級,不再那麼看重S咖啡,甚至開始有點鄙薄。  我兩三位朋友也言之鑿鑿,說它豆子不夠好,說買一送一活動其實際價值如何如何……它也確實就是美式的、連鎖的、齊一的。到了追求自我獨特的年紀,這樣的品牌作為生活的背景,或許多少有些不適合。  然而一晃眼,我已漸入想望安定,不再追求獨特,也不去否認自己的平凡了。與友人小聚,S咖啡寬敞的空間於我是不錯的選擇;出國見到S咖啡店招則往往走進小歇,不會惶惑要點什麼、怎麼點才好。  如今,走進S咖啡,好似重逢老友,昔日我內心的一點疙瘩,早已煙消雲散。

Read More

<社論>蔡政府對陳同佳案立場不能接受公評?

 陳同佳來台受審風波越演越烈,民進黨政府非但說法一變再變,還故意牽拖前總統馬英九;面對質疑的內政部長徐國勇更大發官威,怒嗆記者。這些狀況除了證明民進黨把司法當成政治工具,也顯現民進黨政客的官僚作風。  為了追緝陳同佳,士林地檢署三度向香港提出司法互助,但因台港之間並無司法互助機制,港方無法遣送陳同佳來台;不過隨後港府就計畫修訂「逃犯條例」,允許香港政府向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等司法管轄區移交嫌疑人,進行法律協助。顯示港府確實有意循司法途徑解決這個問題。  然而,蔡政府從一開始就將其視為政治問題。當修例草案擬訂之初,陸委會就表示,台灣方面不會同意與香港以「一個中國」為前提及侵害人權自由而修改的條例,來進行雙方交涉;等到修例草案出爐,內容並無涉及「一中」的文字,民進黨政府又揚言,即使修法通過,蔡政府也不會接受陳同佳依此條例來台。換言之,當港府依照現行法律無法將陳同佳遣送來台時,民進黨政府不斷要陳同佳來台受審,但等到港府真的準備修例解套,民進黨政府又拚命抵制。  諷刺的是,當陳同佳出獄前表態願意來台受審,民進黨政府竟然氣極敗壞,先是將陳同佳註記「不核發登機證」,宣稱讓陳同佳來台會使台灣陷入「一個中國」框架,接受陳同佳「送台」,就等於為其他案件「送中」背書,因此不可能配合操作;等到輿論譁然,又改口沒有不讓陳同佳入境,還派員到香港準備逮捕陳同佳。有關單位並揚言,政府一開始就準備好「三套劇本」」,說得好像胸有成竹,全盤掌握,做起來卻前後矛盾,荒腔走板。  更扯的是,蘇貞昌竟然還宣稱「馬英九的密友律師已經到香港為港府『反送中』解套、擘畫,馬英九的律師為凶手辯護,馬英九再來扮演哽咽、同情被害家屬,政協牧師居間跑腿『牽猴仔』,國民黨再來吆喝唱和,現在照妖鏡一照,魔鬼與魔鬼中的魔鬼一一現形」。這種抹黑的說法和粗鄙的口吻,居然出自閣揆,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就事論事,香港刑事訴訟法明白規定,不處理香港人境外犯罪,因此港府主張對陳同佳在台殺人沒有管轄權,確實依法有據。蔡英文、蘇貞昌都是法律系出身,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但蔡政府卻一再指責港方「任由殺人犯趴趴走」、還說「香港人殺香港人,香港政府從可行性、便利性,應該要好好辦」,這種作為不只是政治操弄,根本就是故意入人於罪。  令人氣結的是,蔡政府明明說詞前後不一,卻還振振有詞。為了要影射中國大陸介入,蔡政府公布協助陳同佳來台的香港牧師管浩鳴是大陸政協委員,對管在台行蹤更瞭如指掌,但與管會談的徐國勇卻說不知管的身分;當記者質疑他說前後一致是「睜眼說瞎話」時,徐國勇更怒飆「跟部長講話要客氣一點」。  平心而論,當天記者問話語氣確實不太客氣;但蔡政府對陳同佳案的立場是否前後一致,只要將相關單位前後的說詞一一比對,就能看得清清楚楚,徐國勇不虛心檢討,卻硬拗強辯,怎能怪人不客氣?再說,民進黨以往對於國民黨的總統和院長,經常罵得狗血淋頭,為什麼現在一個部長就這麼大的官威?  說穿了,徐國勇根本就是「見笑轉生氣」。這種態度在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中,經常可見,倒也不足為奇,台灣政治風氣之所以每況愈下,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愈來愈多,這才是台灣民主的悲哀。

Read More

<中華副刊>姊妹座

■佳樺  我在鄉下外婆家住了三年,初回鎮上父母家,自己彷彿是家中異物,與父母格格不入,與姊姊不親,針鋒相對,擔心無法融入家中氣氛,我學會觀察大人眼色。  當時姊姊將近青春期,常和父母嘔氣,父母有時反倒在姊姊面前誇獎我乖巧懂事。姊姊不喜學校填鴨式教學,常藉口生病在家自學;國三時,她開始接觸《資本論》、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覺得我成天看科幻小說、聊齋、漫畫,俗不可耐。她崇拜當時在台灣推動民主改革的朱高正,以法律、政治系當首要志願。學校寄來姊姊不交作業、翹課的警告單,她以作業不過抄襲參考書,僵化又無意義,反擊父母的責罵,以犀利縝密的辯詞,堵得大人啞口無言。  有次,姊姊和朋友相約打撞球,我死纏爛打如影隨形,好奇地看著姊姊把不同顏色、號碼的球聚在三角框內,拆框,壓低上半身,右手握住桿柄後段,左掌立起,桿子穿過凸起的左食指下,瞄準白球,一個力道推桿,「喀喇」清脆聲炸開,每顆球撞向不同方向,我乞憐好久,她才教我撞球的標準姿勢,她說開球的那一聲亮響,打破了考試壓力繁重的死寂。  姊姊有時打偏方向,進了另一球;有時三點一線,球跑偏了;估量好此球鐵定進洞,進的卻是白球,她瞄球的神情,和看《資本論》、《純粹理性批判》時同樣專注,與垮肩拖沓上學的了無生趣迥異,我想,姊姊會不會是被一個無形的三角框圈住了呢?  那天晚上,我們因出入不良場所,同時被父親鞭打。我求饒,哭喊下次再也不敢了,把過錯全推給姊姊;姊姊不吭氣,怒瞪眼前揮下的籐條。姊姊用銳角橫行,我漸漸把初返家中久住的銳角磨平。  事後我倆在傷口上塗抹藥膏時,她笑我腿上的鞭痕像蒸魚身上的三條刀痕,我則反擊她的傷痕像鐵板牛排的格紋;兩人噗嗤笑了出來,共有的疼痛讓我們站在同一陣線。  和姊姊在家共處九年,各自歷經升學壓力,我們不再如小時那般針鋒相對,反而客氣有禮。選填大學志願時,父母希望姊姊棄法律,改選工作穩定的教育科系;姊姊羨慕我不是長女,不用背負父母期盼,講這句話的她明顯沒了氣焰,我反而懷念以前常反駁父母、辯才無礙的她。  姊姊離鄉唸大學,反而讓我們關係緊密了些,電話中,她承諾我若考上台北學校,會帶我見識時尚、摩登的都會生活。台北城經由姊姊鄭重包裝,在我心中已成了神話,常興奮地幻想姊姊帶我遊歷的台北城。我上了大學,姊姊正準備畢業考,卻說台北沒什麼好逛,城市有的,老家都有,城與鄉,就是左手與右手。  我抱怨姊姊不守信用,她熬不過懇求,帶我看電影《侏儸紀公園》。我們對地質顯生宙時代著了迷,同往圖書館翻找生物學資料,發現自中生代白堊紀起,開始有開花植物。姊姊語重心長地說,當年我的誕生,對她而言,猶如開花植物,壓縮到古生代就生長的裸子植物的生存空間;她就是裸子植物,早已嗅到被威脅的氣味。  母親在姊姊大學時期,不斷遊說她改考教職,姊姊違背母親厚望,花了六年拼律師特考。論文與考試的不順與壓力,洗去她原本的自信,眉宇多了沉重;她沒時間和我起爭執,總是帶著六法全書啃讀,團圓年夜飯,也總是匆促用餐,到K書中心唸書。我則順從母親,走上教職。  姊姊披上律師袍,已過而立之年,到外縣市實習,接著執業、開庭。有次打電話到事務所找她,助理以為我是客戶,說明和律師談話的價碼;我愣了一下,實難想像和姊姊講話居然要以時計價。  專注於考試與職場,姊姊錯過適婚期,當她可以空出時間陪伴家人時,我已出嫁。媽媽嘆氣,家中的餐桌已有好些年不圓滿了;姊姊看得開,反倒說,因為不圓滿,才會珍惜。  我成家,姊姊單身;我嫉妒又羨慕她自在,不用處理婆媳問題;她涼涼地說:「你是自願跳進婚姻坑洞,別找我打離婚官司,我不會打折。」她生病時,羨慕我有人照顧。我們見面時間少,偶爾家族團聚,彼此得花上一段時間努力連接久未聯繫時的空隙、縫補接不上話的空白,找回熟悉的相處模式後,又恢復昔時的針鋒相對。  我勸姊姊多回家,珍惜親人相聚,她苦笑,說親戚對她的招呼語,一律是何時結婚、單身可憐、再不婚就成高齡產婦、獨身老了孤單、多向妹妹看齊……,心傲的她一項項反駁。她雖回家,又像回到論辯法庭。前年親戚邀請姊姊回鄉演講,教導遺產贈與、繼承權等法律常識,對姊姊的專業崇拜不已;我帶著兩位頑皮兒女,頭髮胡亂綰起,衣服印著兒子不小心打翻的可樂污漬。嬸嬸看著台上著高跟鞋、穿米白套裝,精明幹練的姊姊,轉頭對我說,你姊姊真成功啊。中年的我們,眼神欣羨地追尋對方。  前幾年到休閒農場旅遊,姊姊提議騎協力車。她趿著高跟鞋,平衡感不佳,卻搶在前座當領導,我則配合她的頻率踩著踏板。她的蛇行騎法讓我心驚,沒幾分鐘,她尖叫、我請她讓位;爭吵隨著風景,一路相伴。我倆的相處,正是技術不純熟、還沒坐穩,就得上路的協力車搭檔。  路上滿是坑洞,我們跌跌撞撞,姊姊在前頭喊累、嫌我重,有時使性子坐後頭,又責備我技術差、沒方向感,我勸她累了別逞強,不妨在後座抓著我的腰看看風景。年近半百的我們,仍騎得搖來晃去,彼此責怪對方是豬隊友,輪到我在後座,扶著她的腰,幾個剎那,我瞇眼,聽前方喘氣,微風中、烈陽下,她的汗水透過衣服,微滲至我的掌膚,溫溫熱熱,飄散出鹹鹹的味道。

Read More

鄭麗君期「國表藝」帶動產業鏈

 中央社/高雄27日電  文化部長鄭麗君今天南下高雄參加「2019表演藝術文化論壇-全國論壇」,期許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所屬國家藝術場館成為帶動藝術產業鏈前進的引擎及平台,提升台灣藝術的軟實力。  「未來、劇場、新風貌2019表演藝術文化論壇-全國論壇」7月起舉行分區會議,走出台北前進全台4大分區辦論壇蒐集、分析各地民意,並參酌國內表演藝術產業現況及政府文化策政,整合各方建議,受到相關部會重視。  全國論壇高雄場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全程網路直播並有手語翻譯服務,鄭麗君、教育部政務次長范巽綠、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朱宗慶等人同台回應與會建言。  鄭麗君表示,國表藝所屬的衛武營等3大國家場館硬體設施蓋造完工後,文化部已藉由預算移動的浥注及跨局處法令的鬆綁,擔升場館軟體專業水準,期盼能「大館帶小館」,對外能與國際連結合作,成為一個平台藉跨域發展,成為發展藝術軟實力的引擎,帶動觀眾與社會的藝術素養一起前進。  鄭麗君提到,文化部從民國106年開始推動將「促進文化發展」納入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的「維護社會公益」實踐範疇,鼓勵上市櫃公司贊助支持藝文發展,今年6月終獲證交所同意。  她指出,文化藝術政策最重要的是藝文發展生態系的完備,近年文化預算大幅成長,公務預算今年首度突破新台幣200億元,占中央政府總預算比例超過1%,明年預算還會增加,更重要的是,預算化硬為軟,軟體預算大幅成長。109年度文化部與藝術相關預算,包括前瞻計畫、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將可望達史上最高的60餘億元,其中109年藝術發展司的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預算可望較108年增加4成。  鄭麗君說,任內3年致力優化整個藝術生態,不僅有政策及預算的浥注,也研修相關法規鬆綁,營造藝文發展友善環境。過去發展藝術的引擎是落在各表演團體的肩頭,相當辛苦,成效也有限,因此希望改變一下,將藝文團體驅動轉變為國家場館驅動。  她認為,發展藝術不是只蓋好硬體場館而已,扶植鼓勵表演藝團體,並從小培植愛好藝術人口都很重要。她也支持比照國外先進國家在公共電視設藝文專用頻道推廣藝文。未來每4年,文化部也將召開全國文化會議,藉由下而上傾聽各界建言,研擬貼近民意的文化政策。  范巽綠指出,教育部願意配合文化部在校園推動藝文札根工作及課程,並協助表演藝術團體進校園推廣表演藝術,從小培植孩子的藝術鑑賞力。  朱宗慶也表示,願意配合文化部政策「把餅做大」營造表演藝術友善空間,帶動各地藝文發展,厚植藝術的軟實力。

Read More

台北勞工影展登場 聚焦職場性平

 記者周閩生/台北報導  「2019台北勞工影展」於光點華山電影院盛大開幕,今年影展主題為「你我她的勞力事」,即日起至11月3日止,分別於光點華山電影館、集思北科大會議中心及師大公館校區等地,播映18部來自台灣、美國、英國等國的精彩影像作品。  今年影展的開幕片《工會女孩》導演邁爾斯.莫古利斯科特別來台參與開幕式及座談,該片曾獲奧斯卡最佳特色紀錄片提名,電影呈現1930年代芝加哥的3名工廠女性勞工,在追求社會正義及性別平等時所嶄露出的堅韌力量外,亦精準揭示性別、階級、工作與身體,是如何與複雜的社會關係相互交織。  策展人周于萱在談及策展初衷時提到,即便現在的台灣社會看起來在性別平等的意識上有長足改善,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高達8成多30歲以下的女性在勞動市場打拚,然而潛藏在工作職場與家庭中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待遇,依然以不同程度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期待透過本次的影展,能為現有的勞動環境中的性別議題,注入更豐富的同理心與想像力。  北市勞動局賴香伶局長表示,勞工影展105年開辦以來,已邁入第4屆,關注的焦點從青貧世代、過勞時代、到民主職場,今年則希望以多元角度的影像觀點,鎖定勞動環境中的性別議題,透過影像的流動,檢視國內外性別及勞動的軌跡,如何交織成目前的社會樣貌,希望能透過影片的啟發,來扭轉勞動場域中,因性別或性傾向產生的歧視及不平等待遇。

Read More

<中華副刊>草色入簾青

■張子筑  幾個月前,兒子頻頻問他老爸關於花草的栽植照顧,父子倆交談熱絡,問答互動間儼然論文研討,園藝系科班出身的老伴更是滔滔不絕,發揮所長闊論所學。  「兒子要拈花惹草啊?」一旁的我岔出話。只見兒子點頭一抹微笑,繼續跟他老爸聊個沒完。我納悶他住的店面式樓房,哪有空地可供嘗試當個綠手指,追問之下,原來他想把二樓的後陽台打造出一方綠意。  近日,孫女喜孜孜地告訴我,她們家有小花園,炫耀著花開得多麼漂亮,更得意的說她還幫忙排鵝卵石,一直嘟嚷著要我和老伴去參觀。  兩老半信半疑又好奇,兒子還真說到做到的行動派嗎?駕著春風百花開的推波,達陣他的「草色入簾青」美夢嗎?於是前去一窺究竟。  果不其然,原本堆放雜物的後陽台煥然一新。地面鋪上石板步道,白色鵝卵石填補間隙,襯出對比的明亮,營造出優雅曲徑的意境。一旁擺置大大小小的花草盆栽,繽紛花朵與疊翠綠葉,參差交錯出層次感。有粉嫩的秋海棠、嬌美的瑪格麗特、橘黃的長壽花;還有石竹、桂花、蘭花、仙客來、黃金葛……等,數一數居然有二十幾種。  值得讚許的是兒子還廢物利用,化腐朽為神奇,將以前裝潢室內用剩的物料,拼裝訂出花架,除了擺放裝飾小物來增添庭園趣味性外,又能美化窗台。角落也置放不占空間的扇形花架,揉合了整個長條型的陽台花園,提升視覺空間美感。  兒子說:小小的改變,卻有大大的收穫。偶然的巧思,成就了都市人玩泥的小確幸。除了美化住屋外,從「做中學」也摸索出庭園設計的概念,更認識了許多花草名稱。在每日澆灌的工作中,看到花草茁芽滋長帶來的喜悅,可以調劑身心,紓解職場上的疲累,而兩個小姊妹從此喜歡在花園裡玩扮家家酒。  生活不只圖溫飽遊山玩水,偶爾宅家裡也可以拈出許多樂趣呢!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心靈激湯:家政婦診聊室>在浮沈與圓滿之間

■吳柳蓓  法師說,家人都是一合相,這句話含有極深的奧義初始我並不完全明白,但隨著修行時間長了,我漸能明白法師說的「一合相」的意義。但是多人少看透一合相的真面目,卻也礙難抽離,因為被七情六慾、愛恨情仇矇蔽,比如,某個家人三不五時在外面欠債、販毒、暴力討債,惹盡麻煩,搞得全家雞飛狗跳永無安寧之日。這時一合相的家人只能共同承擔不定時炸彈,更由於親情關係,一而再、再而三的為其遮掩、忍耐,甚至成了共犯。共犯的家人也許會說,沒辦法,他是我哥哥,不幫他我良心過意不去。也有人說,他是我爸爸,不幫他還賭債,萬一手腳被砍了怎麼辦?更有老人家老淚縱橫,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說,夭壽喔,他還細漢,只有三十歲,他在家很乖,怎麼會去殺人,都是別人先欺負他的。這些一合相的家人,有些人已看清現實,有些人還沒看清,不管有無看清,依然陷在合相的執著裡無法脫身,除非重新投胎,與原先家庭徹底劃清界限了卻因緣。  或許是前生曾辜負誰,欠了誰一段,導致此生非常執著家人關係、血源關係,親情一直是我最深的罣礙,儘管父親已離世近十年,十年來我仍然在追尋祂的蹤跡,祂的一切,有形無形的關心著。父親非常貼心,祂用祂的方式讓兄弟姊妹知道祂的動態,祂的任務,祂的頓悟。我很喜歡《普門品》裡「慈眼視眾生」這句偈,很溫暖、很安全、很平靜,父親給我一如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與保護,在磁場感應得到的周圍不時提點要我們精進,以達明心見性。母親識字不深,厚厚的《地藏經》有上、中、下卷,她老人家讀上卷就要一個半小時,讀完腰痠背痛,精神卻像黎明的曙光,神采奕奕。  而其實父親生前脾氣大,脾氣上來,母親吞忍退讓居多,有時為了幫母親打抱不平,用衝撞的口氣對父親說話,有時管不住嘴巴,直接吼我爸跟我媽離婚,我爸便安靜下來,轉身工作不再說話。那一刻我心軟,在心中跟父親道歉無數次,卻從來沒有正面跟他說對不起。父親金牛座,母親處女座,兩個冤家從年輕到老,一個老是罵人、一個老是被罵,我不明白兩個從頭到尾極端不合拍的人怎麼會結婚,而且相處一輩子?母親說,務農的外公把她「許配」給做生意的父親,因為父親家裡開店做生意,她嫁過去穿得體面顧店面,不用再跟髒兮兮的泥巴混日子,這是外公對母親的疼惜。而所謂的疼惜終歸逃不掉宿命的牽扯,因緣是很玄的東西,欠人一斤、還人十六兩,銀貨兩訖,誰也別想逃。  認真說,父親生前沒有認真的信仰,我的奶奶信仰天主教,他跟著去教堂聽神父佈道做禮拜;母親是佛教,他跟著去佛寺禮佛參拜做法會,現在回想起來,他的靈魂非常飄泊,在紅塵裡隨心所欲,也在紅塵裡孤苦無依。唯一讓他心靈安靜的時刻是夜裡沒局,他會在全家人睡了獨自坐在工作室開一盞燈默默抄寫《地藏經》和《阿彌陀經》,偶爾下樓倒水,見他微胖的背影一敝一捺的認真模樣忍不住湊過去摸摸他的背他的頭。我永遠記得他入院的前一天還跟母親去彰化參加「八關齋戒」,法會結束後,他便入院了,一睡便是永久。我左手手腕戴著一條五色繩,戴了近十年,是當年隨父母一同參加「八關齋戒」法會所結的大悲咒繩,父親離世多久,我便戴了多久。  近親難渡,共業使我們在它的旋渦裡度日如年、苦不堪言;也在它的折磨裡尋找救贖、脫胎換骨。

Read More

<中華副刊>四季之好    

■紫水晶  時序進入秋天,儘管還是能感受到秋老虎帶來的熱力與悶熱,但那或早或晚刮起的陣陣涼風,令人不由得打了個哆嗦,在在都宣告著季節的轉換。  不能再像在夏天的時候,隨意地喝著冰飲,胡亂加著冰塊,大啖冰淇淋了,要不就是自找苦吃,自己找罪受了,得改喝些溫飲,也好避免自己頭疼,又或是引發鼻子與喉嚨的不適。  那天經過診所,看到不少人在排隊等著看醫生,八成是因為季節的轉換,受涼而感冒了,又或者是引發了過敏。  這一刻,我突然好感謝台灣有四季的變化,雖然有的人認為台灣只剩下冬季與夏季兩個季節,但只要你願意認真地去感受,你也就能體會到當中的不同,同時,也因為那緩衝季節,令我們能做好心理準備,能更好地保養與保護自己的身體。  在進入寒冷的冬天前有個微涼的秋天做緩衝,在進入炎熱的夏天前有個溫暖的春天來緩衝,就好像是暖身準備一樣,一切都鋪排好了。也因為四季的不同,而有好些不同的物產,讓生活在這一塊土地能體驗到不同季節帶來的多樣情調,真是四季皆美好呢!

Read More

超脫樂團主唱 寇特柯本原味毛衣 逾千萬台幣拍出…

 中央社/紐約26日綜合外電報導  超脫樂團主唱寇特柯本辭世1/4世紀之後,他1993年在一場不插電演唱會上穿著的開襟毛衣,今天以33萬4000美元(約新台幣1025萬元)賣出。  這件破爛、橄欖綠的開襟毛衣在寇特柯本穿過之後從未洗過,上面帶有深色汙漬和一個燒破的洞。  賣家克萊特建4年前用13萬7500美元買下這件毛衣。  負責拍賣的朱力安拍賣公司原本預估,這件羊毛衫會以20萬至30萬美元賣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