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夕陽秋更美

 ■劉錦得  一年四季中,總是感覺秋日的夕陽特別美,因之,最愛在秋涼時節的夕陽西下時刻,漫步在鄉野小徑,欣賞一幅又一幅的天邊晚霞,讓身心放鬆。  每到秋天,我常與妻手牽手,無憂無慮,在傍晚的時候,一起走向戶外,走在鄉野的小路上,一邊哼唱著童謠,一邊欣賞天際的晚霞,天空彷彿是一位大畫家,正拿著彩筆盡情地揮灑著,一會兒是山水畫的高山流水圖,一會兒是潑墨畫的漩渦圖,越看煞是有趣,我們常忍不住駐足片刻,好好欣賞一番!  有時,我和妻會各騎著單車,騎到鄰鄉去,也一路瞧瞧天邊絢麗多彩的夕陽西下景觀,如果看到有特別圖形的晚霞,還會停下單車,看一看由紅變黃、由黃變紫的霞光,嘿,這天空的傑作,不亞於畫家名作哩!  騎到海邊,那一輪又大又圓的夕陽,正逐漸向海中沉落,一時,水連著天、天連著水,加上紅紅夕陽的海景,把我們迷住了,我們停下單車,並肩坐在海岸邊觀賞這美景;此時,妻驚叫著:「你看,有好多漁船正緩緩地靠向岸邊…」我一看,一艘艘的漁船滿載而歸,最為美妙的是火紅的晚霞斜斜投射在每一艘船上,霎時,讓人感覺晚霞滿漁船之美,不禁吟唱起:「輕風吹來飄飄我衣裳,臨流垂釣夕陽在天邊…我歌我唱樂陶然,釣得晚霞滿漁船!」老婆似乎陶醉了,也跟著打著拍子哼唱 哦,夕陽好美,秋的夕陽更美!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甜廢墟>靈魂曙光

 每個詩人靈魂中都有一種特殊的曙光。                ——德里克‧沃爾科特  ■劉曉頤  義大利某小鎮舉辦過一場有趣的攝影展,專展出二十世紀詩人們愛人的照片,包括波特萊爾、佩索亞等心儀過的對象,配上相關的抒情詩。妻子,或情婦,或男人、男孩,這些臉龐上隱隱透出一縷可以說是靈魂曙光的形而上氣息,繆斯的來源——是來源,而非已完成的作品,含有一種草稿性質。詩人帕斯曾說,每一首詩都是下一首詩的草稿。未完成的草稿,比起臻於精刻的成品,更偏向老式黑白相片或素描,有一種純粹的空洞,霧斑斑靈氣。  為什麼各種人類情感中,愛情,尤其未竟其成的曾經戀情,隨年歲積累的深厚度常不若親情或陳年友情,卻總令人長久追念?我想,很大成分在於,戀慕對象呼喚著人內在潛藏的靈魂鄉愁。也許任憑離去而不能、或不宜做些什麼,不敢傾力挽留,隱隱害怕反而破壞了什麼,寧可斷弦漸漸滑寂之後,以暗啞的追憶音腔,經年累月反覆重述。  辜負了以後,只怕倉皇負了卿,又負了卿。  當然,靈魂鄉愁的對象未必是戀人,也可以是愛過的山水,所嚮往的某個斷代,或者懷舊物。然而,無論為何,關鍵總在於形上,在特定的人、土地、事物上認出自己靈魂的顫音。因為虔念,追念者某部分都是唯物者者,像生於土星環帶的班雅明,深情於大地、孜孜於轉換並銘記於心的里爾克,內向而深情的物之後裔。  這樣的人,醒來時手上還握著夢中藍花,柯立芝所謂「黃金時代夢中騎士上山下海耑索的藍花」。柯立芝主張世界必須被浪漫化,以創意和想像為日常事物賦予詩意,而盧卡奇在早年著作《靈魂與形式》中,對浪漫派生活哲學的詮釋之一是:「他們使命運便成了詩,但既沒有營造也沒有征服它。他們所走的通向內心的道路,只通向所有適時的有機結合,事物影像的一個有機結合,事物影像的一個美麗和諧,而不是對事物的控制。  是的,靈魂鄉愁受觸動的時機,不總是在靜下來而非控制事物的時候?與其說詩人的靈魂中有一種特殊的曙光,毋寧說凡憧憬著美的心靈,都懷有無以名狀的靈魂鄉愁,需要被撫觸、被安慰,在身心疲憊時被思念療癒。由於這種需求出於內在極幽微的部分,所需求的「療癒」成分大於被滋潤或被滿足,也因為這種渴望朝向內在,真正那片靈魂彷若失落的故土並非具體鄉園,也勢必不能實際被填足,注定終其一生創作或尋找。  那麼,或許也是一種福份。仰望的炊煙漸漸發藍。

Read More

<中華副刊>布袋蓮

 ■季芸  偶然間,在市區巷弄一隅喜見布袋蓮。  尋常的透天房舍,屋前別出心裁的時蔬造景令人驚豔,其中一只約莫兩呎長方的小盆裡,一抹綠意在豔陽下更顯清新亮眼。 駐足屈身仔細端詳了一下,除了布袋蓮,池中還有許多如蝌蚪般大小的小小魚兒悠游其中。  老家在鄉下,早期家家戶戶幾乎都有豢養雞鴨;村裡有個大水塘,蔓生的布袋蓮幾乎佈滿整個水面。布袋蓮又名水鴛鴦,除了花開時一片燦紫甚是夢幻美麗,也是餵鴨很好的飼料。小學時,餵雞養鴨是我放學後的另類功課,顧及我年紀尚小且水塘水深危險,阿母便常挑著扁擔帶著我到大水塘撈取布袋蓮,回家後,因菜刀鋒利不長眼,阿母教我用比較鈍的柴刀將布袋蓮仔細剁碎,然後再和些米糠餵鴨這樣就可以省下不少飼料錢了。  好些年未見布袋蓮了,兒時的水塘早已填平成了活動中心,家裡也早就不養雞鴨了,十多年前阿爸阿母相繼仙遊後,老家的景物隨即如數典藏心底。再度巧遇布袋蓮,欣喜自然,眼前的水光綠意倒影著歲月剪影,如斯往事掠過心湖,隨著路過的微風盪起輕輕漣漪……。

Read More

〈 府城廣角鏡 〉大陸經濟下行對台影響大

 李沃牆(作者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受貿易戰及國內外諸多風險挑戰影響,中國大陸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年成長率為百分之六,創下二十七年以來最低紀錄。今年前三季GDP成長率分別為百分之六點四、六點二及六;而累計前三季度GDP總值為六十九兆七千七百九十八億元人民幣,年增率百分之六點二;持平而論,大陸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GDP總量占世界百分之十六,其經濟下行影響,必然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全球遭波及,台灣更難以置身度外。  進一步言之,大陸自一九七九年改革開放以來,歷經三十多年的高速成長後,經濟開始出現疲軟;經濟成長自二0一0進入個位數,二0一四年進入「坐七望六」,去年以來更是季季下滑,由百分之六點八一路下滑至六點零;今年「保六」應無疑慮,但不少機構認為明年恐將進入「五字頭」。  因應經濟下行,大陸將以擴大有效投資、促進消費更新升級、推動老舊城鎮改造與提升產業升級等四項工作來強大國內市場、保持經濟持續發展。但筆者以為,一、大陸民眾平均有近八成的資金投入於房地產,家庭債務比例持續上升;再加上汽車消費自去年起即大幅衰退,並創一九九0以來新低;即使各種刺激消費政策陸續出台,也不易擴大內需增長。  二、大陸地方債務及公司債違約有增無減,企業倒閉愈來愈多,失業人數更不斷上升。三、不少外資企業已降低在陸投資,或是轉移生產基地,將影響大陸投資成長。四、近期,不少機構紛紛調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如世界貿易組織(WTO)將今年的全球貿易成長率由四月預估的百分之二點六大幅降至一點二,二0二0年則從百分之三降至二點七。另外,國際貨幣基金會(IMF)於十月十五日發布最新展望報告中,連續第五度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至百分之三,為二00九年金融危機以來新低。  尤有進者,全球有高達九成的經濟體都處於成長走疲的頹勢。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下降至百分之二點四,明年成長率僅為百分之二點一。大陸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降為百分之六點一,明年恐放緩到百分之五點八。而世界銀行(World Bank)也可能在近期內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估。由此可見,全球及大陸經濟放緩的風險已漸趨明顯。  眾所周知,兩岸貿易依存度極高;加上全球經濟成長遲緩、大陸經濟成長遲緩等衝擊,台灣能夠倖免於難?一、據主計總處統計,大陸經濟成長每降百分之一,台灣會降百分之零點二九;二、今年以來,台灣對大陸(含香港)的出口比重降至百分之三十九點四,較二0一八年的百分之四十一點三減少,但仍是台灣最大順差來源,對台灣經濟成長重要性不言可喻。  三、據財政部所公布的九月出口統計,因受機械設備買氣下滑及國際原物料價格疲弱影響,較去年同期衰退百分之四點六。累計今年第三季出口值較去年同季下滑百分之零點八,而前三季的出口值年減率約百分之二點五。此外,九月外銷訂單較去年同期減少百分之四點九,連續十一個月呈衰退走勢,全年出口負成長態勢幾已成定局。以上幾點均顯示,大陸經濟成長下行,台灣出口及整體經濟成長必遭波及。  君不見,台灣貿易對手國南韓,最近將下調今年經濟成長預期為百分之二至二點一,低於先前百分之二點四的經濟成長目標。然而,主計總處及央行卻認為台灣有轉單效應及台商資金回流加持,信心滿滿地調高台灣經濟成長率,似乎是眾人皆差我獨好。殊不知,全球知名的經濟預測及商業諮詢機構IHS Markit及IMF已同時下修台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二,而明年更降至百分之一點九;這種與國際不同調的預測結果,係憂或喜?動機為何?大家應心知肚明。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早餐充滿元氣海味

 ■舒三  料峭輕寒,暮色昏暗,遊覽車急駛在韓國沿海公路上,大家一身疲憊,饑腸轆轆,導遊找了間在地小食堂,先暖飽我們的胃為重。  小木屋食堂,擁擠的空間裡,只容二位伙計,招待我們一群從台灣來的旅客。一小碟一小碟的在地食材,款款上桌,多道海域產物,有我熟悉的料理。剎時,目光被一道紅色醬汁魚吸引,即時淺嚐一口。天啊!就是這個滋味。民國五十九年,家裡有了大同冰箱後,阿母就鮮少料理這道魚了;朝暮思念的味道,竟然讓我在異國,找回兒時阿母的手路菜「控肉魚」。  澎湖白沙,我的海島家鄉,夏天豐碩的魚產及最便宜的魚貨,當屬臭肉魚(鱗脂眼鯡),家家戶戶吃得起。臭肉魚體延長而側扁,全長約十五公分左右,腹部圓鈍無稜鱗。他的特色就是「聞者臭,吃者香」!  臭肉魚在肥美豐收之季,阿爸一早從漁港批回大量魚獲,置放在大埕後,即準備上班,後續處理的工作,全然由阿母一手包辦。  臭肉魚去頭尾及腹腸,洗淨後複疊在大鼎內的薑、蔥、蒜上,再把調味好的醬油、糖、醋淋在上頭,放置灶頭,開始起火「控」肉魚,直到魚骨軟爛,方可熄火,最少也需要三個小時。家裡最閒的人就是我,阿母指派我顧灶火,我也樂好這個工作,因為可以第一時間品嚐到「控肉魚」。剛出爐的「控肉魚」,滿滿的鮮魚香,溶入口齒間,濃得化不開。  待「控肉魚」風涼後,從倉庫拿出大小不一的甕,層層疊疊舖蓋而上,中間不時添加粗鹽,阿母說:「鹽放卡厚,魚卡麥歹,嘛可以放卡久」。真的,這一甕「控肉魚」,可以讓我們吃一整年呢!封藏數月後的「控肉魚」,滋味正好。那口味,猶如現今的茄汁鯖魚罐頭。  「控肉魚」是為秋收農忙和冬季的早餐做準備。阿母天未亮即起,熬煮好一鍋稀飯,再從甕內夾出幾條「控肉魚」擺上桌,一碟充滿元氣海味的早餐,就是我們一天能量的來源。  阿母在日常的柴、米、油、鹽中,烹調出的是一味女性的智慧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七侯筆錄之筆靈

 幾千年來,每一位風華絕代的文人墨客辭世之時,都會讓自己的靈魂寄寓在一管毛筆之中。他們身軀雖去,才華永存……  ■馬伯庸  【序章】:且放白鹿青崖間     唐寶應元年,當塗縣。  深夜,秋雨飄搖,門窗俱閉。  一位老者頹然臥在床榻上,閉目不動,衣襟上滿是酒氣。以往光芒四射的生命力即將消散殆盡,如今的他只剩一具蒼老軀殼橫在現世,如殘燭星火。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老者艱難地嚅動嘴唇輕吟,聲音雖然嘶啞,卻透著豁達,似乎全不把這當回事。他吟到興頭,右手徒勞地去抓枕邊酒壺,卻發現裡面已經滴酒不剩。  「古來聖賢皆寂寞,無酒寂寞,寂寞無酒哪……」  老者望著天花板喃喃自語。倏然屋內似乎有些動靜,他費力地擰了擰脖子,偏過頭去看,但只看到臨窗桌上自己的詩囊和毛筆。屋內沉寂依然。  「或許是大限將至,眼花耳鳴了吧。」老者暗想,心中不無唏噓。這件詩囊和毛筆伴隨他多年,不知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暢飲美酒,提筆賦詩。所幸自己歷年來積攢的詩稿已經託付給了叔叔李陽冰,倒也沒什麼遺憾。  老者輕拍空壺,心中只是感懷,卻無甚悲傷。  一陣雷聲滾過,老者再看,發現桌旁赫然多出來一個人。這人身形頎長,一身烏黑色的長袍,頭戴峨冠,看打扮似是個讀書人,但面色枯槁,卻有著說不出的詭異。  「青蓮居士嗎?」  聲音低沉,帶著森森陰氣。老者借著窗外的閃電,看到來人背後背著一個奇特的木筒,這木筒兩側狹窄,卻不甚長,造型古樸,看紋理和顏色當是紫檀所製。  「尊駕是……?」  來人雙手抱拳,略施一禮:「在下乃是筆塚主人,特來找先生煉筆。」  「筆塚主人……煉筆……」老者喃喃自語,反復咀嚼這六個字,不解其意。  「人有元神,詩有精魄。先生詩才豐沛,寄寓魂魄之間,如今若隨身而死,豈非可惜?在下欲將先生元神煉就成筆,收入筆塚永世留存。」筆塚主人淡淡說道,聲無起伏,似是在說一件平常之事。  老者聽罷歎道:「人死如燈滅,若能留得吉光片羽,卻也是美事。只是在下油盡燈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筆塚主人道:「才自心放,詩隨神抒,心不死,則詩才不滅。」老者聞之,不禁哈哈大笑,騰的一聲竟從床上坐起來,大聲道:「說得好,說得好,拿酒來!」  筆塚主人平攤右手,不知從何處取得一壺酒來,送至老者嘴邊。老者渴酒欲狂,立刻奪過酒壺,開懷暢飲,一時竟將一壺酒喝得乾乾淨淨。  「好,好,好!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老人抹了抹嘴,大聲讚歎。此時酒意翻騰上湧,豪氣大發,他原本頹唐的精神陡然高漲,如螣蛇乘霧,雙眸貫注無限神采。他踉踉蹌蹌奔到桌前,乘著酒興鋪紙提筆,且寫且吟,筆走龍蛇,吟哦之聲響徹在這方寸小屋之間: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老人的聲音漸趨高亢,吟誦的氣勢愈加悲壯激越。至高潮處,萬縷光煙從他身體流瀉而出,在屋中旋轉鼓蕩,逐漸彙聚成一枝筆的形狀。這筆周身淡有雲靄,如夢似幻,一朵流光溢彩的清拔蓮花綻放於筆頂,泛有淡淡的清雅香氣。  「好一枝青蓮筆!」筆塚主人讚道,當即卸下背後紫檀筆筒,開口朝上,右手微招,欲要將之收入囊中。不料這青蓮筆卻不聽他召喚,自顧在半空盤旋一圈,徑直向東南飛去。  筆塚主人面色一變,連忙把紫檀筆筒拋在空中,大喊一聲:「張!」只見筆筒口猛然張大,如吞舟巨口,直撲筆靈而去。青蓮筆身形迅捷,左躲右閃,始終不為那筆筒所製。  這紫檀筆筒吞噬過無數筆靈,卻從未碰到一枝如青蓮筆一樣跳脫難馴,不禁焦躁不安。筆塚主人見紫檀筆筒一時不能成功,又從懷中取出一個盤虯筆掛,暗暗祭出。這個盤虯筆掛原是個百年老樹的虯根,枝杈盤扭錯節,無處不是天然筆鉤,一在空中展開,就如百手千指,向筆靈罩去。  初生的青蓮筆承秉太白精魄,本是靈動至極,只是屋中範圍畢竟狹窄,在紫檀筆筒和盤虯筆掛左右夾擊之下逐漸顯出劣勢。筆塚主人二指相對,目光一霎不離三個靈物纏鬥,嘴中喃喃自語。  大約過了半炷香的工夫,青蓮筆終於被盤虯筆掛逼至牆角,眼見就要退入紫檀筆筒黑漆漆的筒口之內,筆塚主人緊繃的面色才稍稍放鬆。  就在此時,一旁枯坐的老者卻忽然放聲笑道:「好筆!好筆!你去吧!」  窗外驟然狂風大作,啪的一聲將兩扇窗戶吹開。聽到主人這聲呼喊,青蓮筆一聲長嘯,猛然發力,把盤虯筆掛撞翻在地,隨即飛出窗外,隱沒於風雨之中。  筆塚主人大驚,連忙奔到窗前,眼前空餘秋雨瓢潑,唯有嘯聲隱隱傳來。過不多時,連嘯聲都聽不到了。他見筆靈已不可追,無可奈何地收了兩件筆器,轉身去看老者:一代詩仙端坐在地,溘然而逝,手中猶握著一管毛筆,滿紙臨終歌賦墨蹟未乾。筆塚主人將他絕筆取來,恭恭敬敬攤在桌上,拿硯臺鎮好,喟然長歎:  「先生瀟灑縱逸,就連煉出來的筆靈都如此不羈,在下佩服。」  言罷筆塚主人整整冠帶,朝著老人遺體拜了三拜,又望望窗外,搖頭道:「太白筆意恣肆難測,再見筆靈卻不知是何時了。」隨即轉身離去,也消失於茫茫風雨之中…… (本文摘錄自奇幻基地即將出版之《七侯筆錄之筆靈》)

Read More

<中華學園>蟑螂戰士

 台南市德光中學3年7班  ◎張博硯 原本緊握著藍白相間的訊息,條條橫向交錯的青綠色血管已布滿強而有力的手臂,像我們這些平民小百姓宣示主權,接著以迅雷的速度,像我們弱小的身軀奮力一砸,「碰!」內臟和體液無不濺得滿地。  我們是人們俗稱的「小強」,在各個地區,有不同品種的表兄弟姊妹,我們擁有一身深褐色的小身軀,纖細在各個地區,有不同品種的表兄弟姊妹,纖細短小的腳足是我們移動的工具,而布在背上的翅膀是我們逃命時的生存要伴。而我們的棲息地位於下水道和排水口,時不時就會探出頭互動,有時卻一去不返,造成我們家破「蟑」亡,各處哀鴻遍野。長期的壓抑點燃我們復仇的火焰,於是我們密謀了一場絕地大反攻。  目的是嚇跑人類,然後立即躲回排水口。一開始我們先聚集在整條水管,再如疊羅漢般的向上疊上去,這時的我們不敢輕舉妄動,所有成員屏住呼吸,深怕人們拿起手中神器「毒氣瓦斯」,朝我們噴灑,造成我們又死得一塌糊塗,直到上頭的環境沉寂了不少,確認沒人後,開始行動!  隻隻向上爬,我軍已布滿整座洗手台,所有成員專心一致,深怕一個分心導致丟了性命。這時外頭的喧嘩聲逐步逼近廚房,所有成員就攻擊位置,準備飛躍在整個空間。一步一步的來到我們面前,迎面而來的是一個小妹妹,那刻,我軍火力全開,全部飛起一陣騷動,大量侵占戰場,嚇得她當場崩潰,淚流滿面的奔出。我們持續攻占戰場,等到大人們趕來支援時,我們已全數撤退,無傷亡,任務圓滿成功!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之愛

 台中市龍津高中國中部3年7班  ◎楊喬伊  如果是書法,我是草書,在被馴化的世界裡,我是較隨意的,看起來撩亂的筆觸,卻有自己的規則。人家覺得是墨汁奔跑似的馳騁宣紙上,我卻以為是自由闖蕩出自己的世界,悠閒的遊走遐想空間。  練過草書嗎?簡單的筆畫,蘊含了複雜的字形,輕描淡寫的一揮而下,藝術功力高下立判。即使隨意,卻意氣風發。  我是草書,我像那筆觸,我像那撩亂,亂得簡單、簡單而神祕,自在的溫存於飽和的墨色餘韻中……

Read More

<中華學園>爺爺,你好嗎

 台南市大灣國小6年7班  ◎陳宥彤  那日整理櫃子時,無意間找到了一罐沾滿了灰塵的玻璃瓶,裡頭裝著一顆顆五彩繽紛的紙星星,打開瓶蓋,滿溢著兒時的回憶,霎那間一一浮現在腦海裡……  那一年,剛上小學一年級,所有的人事物對我而言,都變得不一樣了。第一天上學,心中充滿著新奇以及些許忐忑的心情。放學時,爺爺在校門口等我,看到他溫暖的笑容,讓我有了安全感,泛白的髮更讓我有種溫馨的感覺,我興奮的跑上前抱住爺爺,並向他分享當天在學校發生的新鮮事兒,爺爺也很專注的聆聽著,沒有任何不耐煩。晚上爺爺拿了許多細長的紙條,當時我充滿了疑惑問了爺爺,爺爺卻很神祕的說:「等等妳就知道了。」  爺爺拿起一條紙教我摺紙星星,爺爺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慢慢的摺,看似簡單,做起來對於年幼的我還是有點困難啊,只要一個環節出錯就失敗了。還好爺爺很有耐心的教我,慢慢的看著罐子裡的紙星星堆疊成山,我感到相當有成就感。爺爺也笑著稱讚我:「妳很棒喔!才學沒多久就那麼厲害了,等等爺爺請妳吃冰!」那時候的我好喜歡爺爺,覺得爺爺是世界上對我最好的人了……  想起了和爺爺的快樂回憶,一幕幕的重播著,眼角不自覺的泛著淚,即使爺爺早已不在了,但他對我的好,依然存在我的心中不曾忘記過,「爺爺,謝謝你,我過得很好,你呢?」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昆蟲夢

 彰化市南郭國小4年3班  ◎柯承霆  從有記憶開始,我就非常喜歡昆蟲,一看到昆蟲,就驚喜不已,猛盯著看,百看不厭,媽媽說我簡直是昆蟲投胎轉化來的。  隨著年齡歲增長,我請媽媽帶我去圖書館借昆蟲圖鑑,讓我認識更多昆蟲的名字、習性、食物、棲息地。例如糞金龜的幼蟲是吃大便,蟬的幼蟲是吸樹枝汁液。假日,我喜歡跟爸爸一去爬山,如果能看到沒見過的昆蟲,那些跋山涉水的一切辛苦會忘得一乾二淨。  有一次上自然課時,課程是昆蟲的成長過程,老師提問:「有誰可以上台發表任何一種昆蟲的成長過程?」這時,全班靜悄悄,你看我、我看你,唯獨只有我舉手,我上台發表了:「獨角仙的幼蟲叫作雞母蟲,牠生長在腐植土和朽木中,大顎強而有力,啃食腐植土及木材,成蟲則吸食樹為生,飼育時可餵食蘋果、鳳梨、梨子……」。  我發表完畢後,老師稱讚有加,還要全班為我鼓掌。沒想到,我平時認識昆蟲、收集昆蟲,全部派上用場。我以後還要繼續認識和收集昆蟲,我將來還要出版一本最大最新的「昆蟲圖鑑」,完成當昆蟲大師的夢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