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女兒賊

 ■黃淑秋  我是個偷兒,而且是慣竊。  起初,缺乏經驗,常失風被逮個正著!  老媽的衣櫃裡,衣服從最新到最舊起碼跨越40年,全是不捨!她常找不到衣服,不然便是塞到忘記了。以我的主觀判斷,必須幫衣櫃瘦身,所以,我毫不帶感情,俐落快速的揀出兩大包,往門口一堆,打算回收或轉贈,不巧,老媽提早回到家。一一打開檢視,「這件很好看!」、「這件很涼!」、「那一件還能穿…」;「這件太舊!」、「這件太落伍!」、「這一件破了!」兩人像在搶心愛的玩具,你爭我奪。為了想贏,我說:「這一件、那件……,很好看,給我穿!」最後她送我百分之二十,保留百分之六十。我真是個笨賊!  所以,當偷兒的守則一:不能被發現!  廊簷下,一張塑膠矮凳從中間裂開,只差尚未斷成兩半,把它丟進大型回收垃圾袋,還多慮地的蓋上原來的雜物,以掩人耳目。隔天,破椅子敗部復活,已被纏上寬版塑膠帶層層護身。老媽說:「那是我坐著拔草用的。」我開玩笑地說:「你不是眼睛不好嗎?在垃圾袋裡也看見了,都是騙人的!」  我必須再隱密一些才行!  偶然,我發現衣櫃的最底層私藏更多寶貝,陳年的內衣褲、薄衫…,不會越陳越香,卻是越黃越舊,舊衣回收桶竟然在我家!我不再打包,直接就地正法,以免後患!小偷附贈清潔服務,擦地時,棉質的衣物只要稍加剪裁,便是最好的抹布,少去清洗過程,輕鬆又環保。這些壓箱寶應該沒有在記憶裡了吧!跟著垃圾車離去,徹底斷捨離。但我仍不放心地在櫃子裏做假,讓它們看起來幾乎原封不動。如此心機!  小偷入寶山,地毯式的搜索是必要的。  牆角、桌邊、櫥下的畫框、鐵盒、紙箱永遠呆木在那兒累積灰塵。趁著四下無人,直接丟上後車廂,偷渡出去送給撿回收的阿婆。我發現自己膽顫心驚像偷了珍珠寶玉。  守則二:要有靈敏的觀察力,才能開疆闢土。  有一回參加喜宴。老爸著襯衫、西裝褲搭皮鞋,他一坐下來,他那一雙潔白的襪子鬆垮地堆在腳踝見客,我在心裏皺眉時,一旁的老媽帶著珍珠項鍊優雅而高貴,但他的絲襪破了一個難以忽視的洞! 一絲自責閃過心頭!我不得不進一步攻城掠地直搗放襪子的抽屜。破的、失去彈性的棉襪都成了拖地的最佳利器,物盡其用,襪子不枉此生,也確保以後我不會再見到那令人尷尬的畫面。  守則三:不能太貪心!  若是放縱慾望,趕盡殺絕,少不了引來一陣唇舌之爭。所以,我留一些堪用的舊襪,補上一批新襪,新舊交替,製造沒有太多改變的迷霧。  最能明目張膽的機會是過年大掃除。名正言順搜刮,不必手軟。冰箱也是個必搜重地,藉由清理的過程,舉凡過期的、不健康的…,老媽諸多的不捨都在我手裡做了了斷。她曾說什麼東西找不到,問我:「是不是被你丟了?」但並未追究,我倒是想念起那「搶玩具」時的你來我往,當時她年輕多了!現在她的右眼已失去視力,左眼只剩0.3,全由我了,我卻有些悵然!  因歲月,我可以更肆無忌憚!很久以前,他們不也是這樣護衛我的兒時嗎?給我營養的、好的、安全的…  老爸的舊鞋年代久遠,鞋面已龜裂,鞋底磨平,失去彈性。他老是敷衍我要去買鞋,其實,越來越少購物的老年生活已不知去哪兒買較好?買哪一種較好?在鞋店裡換上新鞋,我請老闆幫忙處理舊鞋。老爸說:「沒有破,還可以穿!」我也想敷衍他,無奈老媽助陣:「穿來種菜很好用!」真是惱人的天生一對!我生著悶氣,不想幫他們提舊鞋,忘了最好!菜圃老是濕滑,怎麼行!  我已經盯上那雙舊鞋!  朋友說她回娘家,每一回後車廂總是暗藏了許多回收垃圾,跨縣市處理。我們這些女兒們老愛當賊!女兒賊不時潛入父母矇矓漸駝的日子裏,永不悔改!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藝文短訊>幼獅寫作班歡迎參加

 幼獅文藝秋季寫作班開辦「讀寫大世界」、「散文跨領域」課程,邀您進入不同國家與地域的文學世界,拓展散文的想像與實踐。十月十九日迄十二月七日,每周六下午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上課。即日起接受報名,詳情請洽詢:02-23146001轉248、247,或上幼獅文藝網站。

Read More

<中華副刊>蝦捲的滋味

 ■慕溪  多年前青春夏日,朋友吆喝去安平看夕陽,大夥騎著歐兜賣遊轉府城羊腸巷弄。約莫過安平,幾個塊狀漁仔溫散落浮貼地表,迤邐延伸天空盡頭。微鹹清涼南風一路追逐引擎聲、笑聲,直到一間狹仄懷舊的小店面停下,距離不到一百公尺,便聞到酥炸鮮亮的香味。  吃蝦捲佐安平夕陽是必要的觀光儀式,海堤上一列青春剪影,享受蝦捲與夕陽,多麼理直氣壯的快樂啊。黃澄澄酥皮內裹一尾鮮嫩火燒蝦,再沾上翠綠哇沙米,辛嗆微辣巧妙平衡油炸的膩,唇齒咀嚼提出鮮蝦海甜味,是飽滿明亮的青春之味。  後來命運奇妙牽引成為府城媳婦。某次家常閒聊之間,不知怎麼聊起了府城小吃,我豪不猶豫誇讚安平蝦捲。語畢想起,聽說老台南人都有自己的美味地圖,不容挑戰。  果然,公婆斷然正色說,府城道地蝦捲在沙卡里巴。於是,公婆領著我這個府城媳婦,從車水馬龍的海安路,鑽入鐵皮屋搭建的沙卡里巴,蜿蜒走道僅容兩三人並肩,空間看似窄仄曲折,卻收納川流人潮與美食香味,依舊輝映舊日風華的美食市集。  「蝦捲佇遮。」婆婆指了指一個懷舊點心攤,招牌攤位透出濃濃古早味,冷藏透明食材櫃陳列各種香腸熟肉蝦捲。只見公婆熟捻地點了一盤蝦捲、黑白切、香腸熟肉,又從隔壁攤點幾碗米糕貢丸湯,瞬間滿當當一桌樸實豐富的美食小吃,。  這蝦捲外表油光黃亮,據說是用豆腐皮包裹入炸的效果,外型頗像傳統「肉繭仔」,咬勁清脆彈牙,香而不膩。切面看不見蝦子,唇齒咀嚼後,漸漸滲透竄出蝦甜與蔥香,又混搭著魚漿海味與荸薺爽脆,多了幾分細緻清香。  公婆吃了一口蝦捲滋味,像是抵達記憶深處,開啟故事寶盒般,說起沙卡里巴是老輩人串連生命記憶的場景。彼時青春騎乘鐵馬約會所在,填飽相思與肚腹。這裡是挑選置買的好去處,也是家人歡聚好時光,回來台南總要帶他們上沙卡里巴,享用道地府城小吃。當然也要來盤蝦捲黑白切,依然是這味道這口感,具體微妙的安心感阿。這種安心感難以言喻,是安頓鄉愁的滋味,是記憶情感的牽絆,是府城人烙刻心底的歸屬感。隨著歲月流逝,始終不變的好滋味,伴隨他們走過青蔥華美年少,走過台灣錢淹腳目時期,如今相伴走向黃金悠緩時光。  樸實簡單的滋味中,充滿細節與內涵,迴盪著關於風華與日常,滋養著關於生命與記憶。聊著吃著,這蝦捲滋味在我的美味地圖裡,也緩緩融入家鄉傳承的家之味。

Read More

住家採光罩拆了又蓋 恆述法師緩起訴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藝人張菲、費玉清的姊姊「恆述法師」,日前遭檢舉新北市的住家有採光罩等違建,她拆除後,又自行裝回,被依違反建築法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辦。檢察官考量她已自己拆除,並保證不再犯,27日給予緩起訴。  恆述法師本名張彥瓊,出家前也是藝人,藝名費貞綾,民國74年間皈依佛門、退出演藝圈。  恆述法師在新北市新店區錦秀路一棟3樓透天厝,該地也是修行的精舍。日前她在2、3樓陽台加裝金屬採光罩,遭人檢舉為違建,隨後她自行拆除。  不過,後來採光罩又被裝回去。  檢察官調查認為,恆述法師已坦承錯誤、也有悔意,在確認違建部分已經拆除後,給予緩起訴,須繳6萬元給國庫。

Read More

返校票房破億 將追究網路詆毀

 中央社/台北26日電  國片「返校」成績持續創新高,截至昨日票房累計新台幣9750萬元,劇組明天將舉行感謝記者會。日前,有人匿名指稱電影團隊操作負面評論,電影公司今天也聲明將追究法律責任。  9月20日正式上映的國片「返校」,上映3天即登上今年的全台票房冠軍,並且持續攀升。電影公司今天傍晚向中央社記者表示,截至25日為止,電影上映6天,全台票房累計9750萬,今天只需超過250萬元票房就可破億。  「返校」電影監製李烈、導演徐漢強,明天將率本片主角王淨與曾敬驊舉行媒體活動,向廣大支持影迷答謝。  「返校」上映迴響熱烈,卻也引來一些不必要的是非,日前在臉書社團「靠北影視」上,出現一篇編號「#靠北影視9717」的匿名貼文,作者指稱,「返校」電影公司透過公關公司操作負面評論,及用假帳號在韓粉社團發文叫大家不要看「返校」後,再找人炒作話題。  文章貼出後,「返校」電影監製李烈親自出馬駁斥,表示團隊為了宣傳該片非常辛苦,「每一毛錢當一塊錢在用,真的沒有餘力跟多的錢去做這樣的操作」。李烈表示,「如果要有這樣的指控,又拿不出證據,我真的無法接受對他們(宣傳團隊)如此的詆毀」。  電影發行公司今天也在臉書專頁上發表律師聲明,表示該篇文章內容是「顯然與事實不符之不實言論」,已嚴重損害該公司的聲,委任律師將追究散布不實謠言者之法律責任。

Read More

<中華副刊>阿標

 ■王景新  車路頭街的阿標係鄰里間碩果僅存挺過連鎖超商強勢崛起的雜貨店,改名好幾年,家人仍管它叫阿標。  超商進入社區展店前,附近三間雜貨店,各具特色。唯一沒招牌那爿,店招就一塊台灣省菸酒公賣局零售商琺瑯鐵牌,不逾三坪,竟以玻璃櫥櫃展示碗裝泡麵、零食,示意照片一逕豐盛非常,不識僅供參考字樣,沖泡粿條、浪味烏龍麵,停產的童年午茶。春節,獨家進貨一盒盒水鴛鴦、蝴蝶炮、霹靂炮,拿壓歲錢交換,而文靜沉默仙女棒短或長,不進咱兄弟的眼。  貨架商品無標價的信美好離家最近。兼售香燭金紙,最早歇業,殘留招牌。作生意誠信為美好,貴在童叟無欺,然一年七夕,母親要我就近下樓買七娘媽衣五色紙錢,回家她看找零太少,又叫回去問。店家見我急哭,聲稱算錯錢。儘管如此,夏熱時,踮腳尖開啟他們的臥式冰櫃,縷縷白茫茫冰霧滾滾落下,清涼冷氣襲面,一款款冰品的前奏。  阿標最遠。店面最大、貨最齊全,散裝雞卵、鹹鴨蛋一籃籃擺門口;兩片自動玻璃門內,米、綠豆一缸缸擺地上,自得先父這位忠實顧客。五公斤的沙拉脫方桶,用罄提去裝滿;其它地方不會進的小牌子,這兒都有,價格較大牌實惠。同業賣散裝貨,這裡多賣大包裝,24瓶的利樂包裝茶飲,他一箱箱扛肩頭,帶回家寵兒子;料理米酒、藥酒也是一瓶瓶添購,哐啷哐啷裝滿四色茄芷袋,與陳伯的餐前酒;猶有一條條助他暫時揚揚眉、吐吐氣的黃長壽。  許是都作熟客生意,又可能先父山東腔於三重埔這閩南小城委實獨特,原講台語的阿標老闆總在見到父親進店時,微笑點頭,切換「頻道」,改用華語招呼。他也知曉我們是父子,非爺孫。那略帶土氣的台灣國語,藏著說不盡的人情體己。  後來的後來,更明亮繽紛的超商漸次進駐,我中途變節投誠,先父卻還直跑阿標,父子歧路。有時挺懷念能聊上一兩句的老闆,但又好怕走進阿標他會刻意改用台灣國語:「啊你老爸當年……」

Read More

<中華副刊>漫長且幽深的隧道

 ■佳樺  中學時期,我的家鄉沒有大學,父母常說孩子們未來的學校,在隧道那頭;上了大學,我的家,在隧道彼端。搭火車往返時,我總數著隧道數目,想把家或台北數得近一些。  成家後,帶女兒回鄉,當火車經過草嶺隧道,沒有邊界的天與海,是漸層暈開的畫布,一座龜島,遠遠地別在布上,便知家快到了,這是我計數回家的尺距。  在急駛的車窗,我看見臉飛逝在青草、水天中,自己的五官,映著投影在窗格中的蒼綠山脈,模糊朦朧,常常還疊影著另一排乘客的臉。女兒常童趣地說,穿過隧道看到海邊,就是外婆家。這常讓我想起川端康成《雪國》一書開頭:「穿過縣境長長的隧道後,便是雪國了。夜空下,大地一片白茫茫……」景色也是時間,告訴著,要去的地方就要到了。  當我必須在台北定居,才真正想念離開的家。我與家鄉,更像情人關係,天天相處,不覺得有多麼特別,離開了,才份外想念它的美與好。  而我赫然知道自己對家如此地想念,是每年年底,回顧「年度日記」時,發現近幾年,日記中有關宜蘭的內容好多。書寫時,我的心也是走著長長的隧道,一個人,進進出出一座又一座山,探出頭看見洞口的光,已是中年。  寫作,很辛苦,我常得搭時空機,回到某個時間點,停留數小時,再回到現在,準備隔天的工作與家庭。如此,一週數次或數十次。  以前,我是帶著眼睛回到過往,拍照、記錄;好友倫說,我的作品中,某些深層的事,避開了。對,我刻意躲避,就是不要讓讀者明顯地找到「我」。我想保持神祕,有人情包袱,不想把陰暗血淋淋地公諸於世。  「生作品如同生小孩,一定會痛,你不想痛,那就別生了。」倫客觀地建議,我們為此,有了些分歧。  於是去年,拜託阿盛老師幫我看手相,那時心底萌生停筆念頭:「老師,我真的能走寫作路嗎?」  「能。」老師的一個字,是定心丸,鼓勵我,放心下筆大是好。那天起,我搭時空機時,是帶著鑿子去,從我較為快樂無憂、與外公外婆相伴的童年挖鑿。     但探掘灰暗歷史的力道不好拿捏,有時會流於喜怒偏頗,如,對父母偏愛姐姐耿耿於懷,對父母重男觀念心懷不平,袁瓊瓊老師叮嚀:「事情不能結果論,要看生命的流向。」一篇篇的故鄉、家族,讓我在難過、溫馨、想念中,漸漸平心地想,父母當年將我送到外婆家寄住的不得已;讓放在記憶中的外公外婆,藉著文字召喚,彷彿藥鋪還在,人也在。  我仍在洞中獨行,偶爾遠遠地,隱約照進幾絲微光,我想,洞口應該在不遠處了。

Read More

<社論>英美元首玩法弄權,民主已瀕臨崩潰?

 正當蔡總統論文真偽、民進黨立委陳明文在高鐵遺落三百萬元、國安私菸等事件成為社會熱議焦點之際,近日美國眾議院正式啟動針對川普總統的彈劾調查,英國最高法院也裁決強生首相暫停國會的行為不合法。英、美兩國是全世界的老牌民主國家,但國家元首卻都為了政治目的而玩法弄權,這不禁令人感慨:民主制度是否已經瀕臨崩潰?  川普遭到美國眾議院進行彈劾調查,是因他在今年七月二十五日致電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要求烏克蘭針對川普的政敵—民主黨籍總統參選人拜登—的兒子所任職的公司進行司法調查,甚至在通話中多次暗示「要用『起底拜登家族』來交換美國軍購援助款」。在此次通話之前,川普已扣住美國國會已通過的對烏克蘭三億九千一百萬美元軍援預算。  在美國眾議院啟動對川普的彈劾調查之後,川普成為美國歷史上第四位面臨彈劾危機的總統。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眾議院有權提出彈劾,但由參議院進行審訊與裁定。由於美國總統要在參議院三分之二以上席次通過彈劾案之後,才會遭到罷免,而川普所屬的共和黨在參議院仍占多數,因此,一般預料川普仍能免於遭到彈劾。  另一方面,英國的狀況較美國單純。該案源於強生於七月二十四日上台之後,為達到他的「無協議脫歐」政治目的,遂於八月二十八日經由英國女王同意,暫停國會開會五個星期至十月十四日,英國國會因此沒有時間在十月三十一日之前通過法律以阻止強生主導的無協議脫歐。  儘管強生的拖延戰術乃英國女王所同意,但英國最高法院仍於二十四日全票通過判決強生暫停國會作法不合法,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黑爾更表示,暫停國會「對民主功能帶來的影響極大」。  川普和強生的這兩個案件有若干共同特徵。首先,兩人都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川普是為了連任,強生是為了達成無協議脫歐。其次,兩人都在玩法,川普致電澤倫斯基可能涉及濫權、引誘外國介入美國內政的犯罪行為,甚至可能動搖美國的司法公正;強生暫停國會,英國學者認為已為英國行使了數百年的不成文憲法立下非常危險的前例,連與強生同屬保守黨的英國下議院院長伯考(擔任議長後必須脫離黨派)也表示,暫停國會是踐踏憲政。  川普和強生都是民主先進國家元首,不可能不知道法治對於民主制度的重要性。美國國務院出版物《民主的原則》中即指出,「民主使政府遵循法治,確保全體公民獲得平等的法律保護」,「法治意味著任何人,無論是總統還是普通公民,都不能高於法律。民主政府通過法律手段施政,其自身也受法律約束」。民主政治在英國、美國實施了數百年,民主與法治的關係應當早已是這兩個國家民眾的政治學ABC,更遑論國家元首!  川普和強生都因政治目的而與法搏鬥,固然可能因此危及他們的政治前途,但他們這種遊走於法律邊緣、甚至是玩法弄權的行為,對民主政治制度的戕害絕對更甚於個人政治前途。再說,即使川普最後躲過彈劾,強生也能免於下台,但他們這種玩法弄權的行事作風,又豈值得從政者及有志於從政者仿效?  古有明訓:上梁不正下梁歪;法學家耶林內克有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國家元首身居最高位,一言一行皆動見觀瞻,豈能不慎?又尤其,法治是民主的重要基礎,這不僅是為政者應奉為圭臬的原則,更應是選民檢驗政治人物的基本標準!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那場雨

 ■周盈君  在那冷冽的氣候中,微風四面散逸,雨傾斜地飄落。沒有車影。  方才冷飲店的中年男子們咀嚼檳榔,口中迸射出熱烈的紅汁,他們打著赤膊,幾雙酒杯彼此碰撞,喧鬧幾則腥羶黃的插科打諢,在微醺的語音中載浮載沉,那樣恣意的交談,被隨後鋪天蓋地的陣雨吞噬,不久就荒廢在疾雨中。  我在涼亭以為雨等會就將停歇,但它卻像簾幕般慢慢覆蓋我觸目所及的四周,四周起了場氤氳的水氣,沒多久地面坑穴積聚成塘漥,雨滴在裡頭滾燙起來,這裡那邊地奏起哀輓之歌。  我以為大自然正展示命運伏行的風貌,但我依舊可以學習竹杖芒鞋輕似馬的心情,於是強作鎮定拿出帆布袋中的散文集,就著涼亭木柱站立閱讀,但風雨依舊闖進涼亭逐步向我進攻,於是捧讀的書,那些密匝匝的文字對我而言竟有如漫漶的囈語,無法辨其意義。  我想我是被困住了。  後來駛來一輛車,一家四口想必也是為看潮間帶而來,他們撐傘下車,父親照顧大女兒,母親偕同小兒子,兩方奮力支起擎天大傘護衛兩株幼苗,一幅洋溢家的味道的畫面,全是粉紅色調的。原本我想請他們載我一程到最近的車站,但我告訴自己這不過是場雨,雨會霽,積水會告退,即使等不到天晴,細碎的雨滴也不值得畏懼,浥濕髮梢、衣著成補丁狀的陰影、狼狽吶喊的肌膚,這些都將隨時間流逝而淡然遠去,我是這麼想的,於是走出涼亭。  然而雨猶然侵擾,風在毛細孔上群魔亂舞,增添我的寒顫,始終沒有要放過我的意思。我的腳步於是從平穩向前逐漸奔馳起來。走跳積水、穿越過窄徑,我甚至用欣羨的目光投向一旁歐洲車,心想倘或這時有人開這樣的車來載我,或我擁有這麼一輛車,是不是可以立刻揮別暴雨肆虐?  狼狽如我,髮絲必然如蓬草吧,接下來再怎麼遮掩都宛如落水狗,我在過馬路時,兩旁的車安靜等待,然而他們是否透過擋風玻璃掃描我的舉止,猜忖這個人從何而來,將往哪去?但我已無暇揣測了,只冀求火車站在不遠處朝我揮手,收納我這個旅人。  這雨持續穿透筋骨朝我的內心胡亂轟炸,使我原本計劃的小行旅都成亂章,而我也懂這就是生活的真諦,只是暫時無法梳理得井然有序,將它們安然歸位。  可是當我走進月台候車,天空緩緩轉晴,只有風駕到,我有種歡躁被滌洗的澄靜。回首方才一切,情緒時刻變幻,抓扯人的心緒一會揚高一會兒拽地,我告訴自己或許抓住當下最實際,於是我凝神領受風的吹拂。

Read More

<中華副刊><幽默人生>怎樣算成功

 ■吳玲瑤  小時候老師教:「失敗為成功之母」這樣的句子,我們似懂非懂,有的同學誤解成:「鄭成功的母親叫失敗」,被當成笑話。師長要我們多學成功人士的言行經驗,可以做為榜樣,努力朝成功路上走,志氣凌霄的要當世界未來的主人翁,音樂課更高唱:「世界的重擔,我們不挑,誰來挑﹖」一副以天下為己任的樣子。走出校門後,大夥都戰戰兢兢地尋尋覓覓找一種叫「成功」的東西,沒有人知道這玩意真正長成什麼樣子,要多少代價才能換取?  其間有不少傳聞流言,說某人找到了,總有人不以為然,認為還不夠。到底怎樣才算成功?哪個時候才感覺自己成功?一般人對成功的人看法又如何呢?一個太太說她不必自己做飯時,就算是先生成功的時候。另一位先生說他開始聽到許多人說:「他是我XX時的同學。」有人來攀關係,講些有關他的笑話逸事,就是成功的表現。喜歡開丈母娘玩笑的美國人則說:「要你岳母說你成功,你才算真正的成功」,也有人說:「所謂成功是賺錢賺到自己花不完,留給不值得留的後代」,「成功的意思是賺很多錢去付稅,如果不成功根本不必付稅」。  電影明星拉納透娜則說:「成功的男人是指賺的錢太太花不完,成功的女人是找到這種男人結婚的人」。曾經讀過記者向某位億萬富翁問他的成功經驗,他說:「我之所以會發財,完全是我太太的功勞。」太太是怎樣幫他來著?富翁說:「因為我好奇想知道,究竟得賺多少錢她才會滿足?」也有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女人」,喜歡促狹的人故意把這句話改成:「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總有另一個女人」,譏笑男人在成功以後,難免沾上外遇的困擾,背後有一個不能曝光的女人。  社會上對成功的人難免充滿了敬意,總希望他們能分享一點成功的秘訣作為年輕人的參考和榜樣,但好像許多成功的人都說不清出自己是怎樣成功的,一個創業者說:「我之所以成功,第一是絕對誠實的,第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三是我家裡留給我上千萬的財產」,另一種人寧願說他成功的關鍵是機運,別人幾乎無法複製。成功當然有許多好處,但也有難處,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要面對更強的挑戰,和更高超的對手較量。  有一段時間媒體喜歡把人二分法,人生勝利組和人生失敗組兩種,年輕時讀好學校工作順利還不算總結,到了某個年紀更要被檢驗,家庭是否幸福,有沒兒女?是否成材?有沒豐盛的錢養老,有沒有好身體足以安享晚年等社會加諸的壓力。有自己想追求的夢想,自己想認真過的人生不行嗎?也許年輕時玩過享受過現在沒有很好過的人,不願這樣被分類,不覺得自己是魯蛇「Loser」,每個人的人生是否成功,誰說了算?應該是自己才對。人生太複雜也太有趣,過程中那些得失起落,無法簡單分類、輕易評價,誰都有各自的得意和挫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