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松林校長張志全 翻轉偏鄉

西港區松林國小校長張志全希望透過教育,翻轉偏鄉學生的人生。(記者盧萍珊攝) 偏鄉的西港區松林國小未受少子化影響,不僅每年以十五到二十名學生數成長,還與地方產業結合,協助農民、地方媽媽創立自有品牌協助行銷,幕後推手就是松林國小校長張志全。 位處農村的松林國小與一般小校一樣,因為學區的年輕人口外流,加上沒有附設幼兒園,學生來源不足,人數一度下滑到五十人,以六班的學校而言,每年級學生人數不到十人,面臨併校的命運。 七年前接手松林的張志全認為,松林的環境好,應該有一番作為,於是跟著教學團隊一起努力,首重學生閱讀能力,與在地產業結合設計胡麻校本課程,加強學生基本學力,成立多元社團提升軟實力,贏得家長的信賴。 張志全說,每年新生入學前,都會舉辦一週的銜接營,讓新生認識同學、學習適應學校生活,各班導師也會在學期前打電話與家長聯繫,詢問學生情形,是否需要特別協助?做好親師溝通獲得家長認同。 張志全表示,儘管學生人數增加,但社區也應該有所改變,因此透過學校的數位機會中心(DOC),幫種植胡麻的謝崑農建立自有的芝麻糖品牌,另也幫社區媽媽成立「藺草工坊」,從品牌文案、商標設計到行銷,小農與工坊賺到錢後也回饋學校,營造雙贏的局面。 出身自屏東窮困的家庭,張志全從小陪母親在市場賣水果,因為教育改變一生,也更了解教育對偏鄉弱勢孩子的影響,希望透過教育也能翻轉偏鄉學生的人生。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學園〉糖果屋

彰化縣湳雅國小三年乙班   ◎林育陞

Read More

〈中華學園〉青蛙蟈蟈蟈 

台南市崇學國小二年六班  ◎馬瑀脩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欣賞

Read More

家齊97年慶 實踐無塑生活

家齊高中家長會長張家驊(左起)、校友會顧問王滿英、校長陳韻如、家齊高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南榮與學生代表,一同切蛋糕慶祝。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家齊高中九日舉辦創校九十七週年校慶,今年的活動以「環境永續,無塑生活」為主軸,配合辦理無塑暨禁用紙類容器園遊會,全校師生身體力行,實踐無塑生活理念。 創立於日據時代大正年間的家齊,最早是附設於台南商業補習學校的一年制女子專修科,歷經十一次改制更名,很長時間曾是一所女子高中,近年來開始招收男生,一0五年從家齊女中更名為家齊高中。 今年適逢家齊創校九十七週年,校慶活動除了開幕的舞蹈班與合唱團演出,還有盛大的「藝齊show」學生才藝表演,展現家齊學子允文允武動靜皆宜的表現。 校方表示,今年校慶活動也實踐環境永續理念,除了辦理無塑暨禁用紙類容器園遊會,系列活動之一是積極參與行政院推廣的環境永續「肥皂零垃圾」計畫,同時也邀約長期關懷生態保育的拍鳥俱樂部,在家齊藝廊展出卅八幅攝影作品,展現台灣特有鳥種與生態之美。 拍鳥俱樂部會長黃蜀婷同時也是家齊高中校友,她說,這次移展家齊藝廊的作品皆由國內知名鳥類生態攝影家拍攝,每幅作品都有感人的精采故事;其中,成大醫院副院長吳俊明的〈夕陽黑琵〉,是長時間耐心等候的成果;另一幅編號A20來台度冬的東方白鸛更登上了韓國KBS電視台,希望展覽作品讓民眾藉由生態攝影家的鏡頭,喚起愛護生態、愛惜台灣土地之心。

Read More

南應大與南良集團結盟育才

應大校長黃宗成(右)與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簽署多元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將深化在科技技術交流與人才培育之訓練,縮短學用落差。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積極推動產學合作,與南良集團簽署多元合作框架協議書,雙方將深化在科技技術交流與人才培育之訓練,縮短學用落差,培育國家可用之人才。未來期望組成合作團隊爭取國家大型計畫善盡社會責任,協助嘉南區域在農工商各項產業之發展。 簽署多元合作協議書,由南應大董事長黃基正,校長黃宗成、研發長紙矢健治;南良集團總裁蕭登波、總管理處副執行長張明、顧問陳正男、總經理吳清亮等共同出席簽約儀式,雙方確立成立國際型設計中心,以展銷雙方研發之產品與服務,並進行國際推廣活動。 南應大視傳、服設、時尚、動漫、生活服務、美容美髮、健康養生系將參與相關的合作項目,提供設計及時尚應用專家教授及實做場域,設計具潮流、科技感及實用之高價值衣物、包袋、鞋襪等,南良集團則提供機能特色材料,針對戶外輕休閒OLC、NDI等產業發展,並負責材料特性之培訓與指導。 同時南應大亦將運用豐富的日本師資、留台日生及留日台生等人脈,協助南良集團產品與日方Uniquo、無印良品等品牌通路合作,並建立日本專業行銷管道;而南良亦將提供旗下企業體供南應大師生研習交流,達成共同建立國際品牌目的,雙方並就環保議題與材料循環運用,深入的交換意見。 蕭登波表示,簽署合作將針對南應大人文創意的長處建立合作機制,以達資源交流與共享目的,進而提升產學合作量能。黃基正表示,該校會依協議內容確實執行,希望未來能藉由合作對師生有確實的成長與成果。

Read More

再現榮光 崑大生補繪彩虹眷村

崑科大學生們以在地的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的學習場域,重新為園區上彩修色。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崑科大學生以在地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的學習場域,將昔日聞名卻已失去光彩又斑駁的復興里巷弄牆畫,重新仔細的上彩修色,讓「彩虹眷村」的牆再次鮮活起來。崑科大學生們表示,雖然只是重新上色,卻也充分感受到老兵和眷村的故事。 崑科大學生們以在地的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的學習場域,重新為園區上彩修色,讓彩虹眷村的牆再次鮮活起來。 (記者張淑娟攝) 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和視訊設計等科系學生陳柔蒨、陳柔璇、劉虹汝、陳妤柔等,選修學校的「性別與法律課程」,並參與教育部「議題導向敘事力創新教學發展計畫:性別、健康與科技跨域合作社會實踐計畫」的執行,上學期他們走踏鄰近社區,認識了復興里彩虹眷村|復興老兵文化園區,並在機緣下決定以「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學習的場域,並組成跨領域行動學習小組,開始策畫彩繪牆面的修復。 崑科大學生們以在地的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的學習場域,重新為園區上彩修色,讓彩虹眷村的牆再次鮮活起來。 (記者張淑娟攝) 連日來,學生在老師林幼雀與陳耀煌帶領下,與當時園區原彩繪發起人,即現任台南市議員李鎮國及其服務處主任黃佐民,詢問老兵文化園區的前世今生,分享老兵及眷村的故事與彩繪的心路歷程,讓學生們得以認識其非凡意義,並願意讓園區的美好重新繽紛起來。 崑科大學生們以在地的永康復興老兵文化園區為跨領域的學習場域,重新為園區上彩修色,讓彩虹眷村的牆再次鮮活起來。 (記者張淑娟攝) 參與的學生們指出,其實第一次造訪園區就留下很好看的記憶,且深具懷舊感,尤其園區有著濃厚「軍旅味」的彩繪牆是最大亮點,在巷弄裡居住的大多都是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老兵,區內建築都是老兵們自己一磚一瓦打造的家,現在周遭一個個改建成國宅大樓,讓被包圍的復興老兵文化園區更顯得有特色,成為永康區榮民文化保留地。 由於園區彩繪日久褪色斑駁,學生們有心恢復園區榮光,雖然很累人,也曾有偷懶不做的念頭,但與同學一起修補的過程是非常有趣的,一同完成的成就感也令他們自豪,更歡喜能讓園區恢復美麗。

Read More

全台首學課博會 24日開課

台南市教育局邀民眾踴躍參加二十四日登場的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第三屆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將於二十四日在台南女中舉行,除延續去年的線上直播模式開設四十二門線上直播課程外,活動現場將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到場演講,也規劃亮點教師現身說課十一場、超過六十攤教學成果互動展示等,歡迎民眾踴躍前往體驗,來了解台南市教師強大的課程能量。 台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由台南市創辦的「全台首學課程博覽會」已邁入第三年的,在全國已頗具口碑好評,相較其他縣市辦理的課程博覽會偏向靜態活動,台南則是動靜型態並行,各校各展神通,把課程博覽會變成了宛如課程高峰會,大家互相觀摩彼此的課程特色,教學相長。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的課程博覽會課程呈現都會強調各校如何將課程延伸到社會環境,例如保東國小校長張茵倩率領小學生以鳳梨繪本,以展現「旺見未來」,大灣高中學生透過英語講述台灣價值等,在許多課程中都能看到師生如何共同發現問題、思考解決策略,最後以實際行動去解決問題。 今年的課程博覽會也邀請前副總統陳建仁,以「立足台灣.放眼天下─教育人應有的國際思維」為題發表演說。此外,也將邀請去年線上直播第一名的彭遠芬老師一起探討課程博覽會的意義。 教育局今年特別選擇以在地水果鳳梨做紀念品,凡參與課程博覽會攤位體驗、易拉展、現場教師說課、學生發表等,前八百百八十八名率先集滿二十個章的民眾,可兌換一顆鳳梨。

Read More

防學生染毒 南台彰化辦研習

南台執行教育部嘉南區資源中心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計畫,前往彰師附工辦理大專校院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服務學習模式方案觀摩研習,跨縣市、跨區反毒教育宣導。  (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執行教育部嘉南區資源中心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計畫,由上校谷明輝帶隊前往彰師附工辦理一一0年大專校院防制學生藥物濫用服務學習模式方案觀摩研習,藉由跨縣市、跨區反毒教育宣導及經驗交流,精進台南與嘉義地區轄屬二十所大專校院拒毒宣導能量。 該研習活動特別請彰化縣聯絡處春暉志工團林柏勳、廖素惠擔任講師,就新拒毒方針提供反毒活動設計與輔導陪伴經驗分享,此課程亦結合彰化縣政府反毒行動巡迴車,提醒青少年了解並遠離毒品危害,另參訪衛福部草屯療養院茄荖山莊,由職能治療師黃耀興介紹成癮者返回社會的支援機構。

Read More

東區勝利國小募56000元捐世展會

勝利國小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Water to Kids乾淨水零距離」水資源行動,教導學童節約用水觀念。    (記者陳治交攝) 記者陳治交∕台南報導 東區勝利國小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Water to Kids乾淨水零距離」水資源行動,發起生命教育、義賣、節省用水、不喝飲料、不留廚餘等行動,募集五萬六千元,九日捐款給台灣世界展望會,為全球缺乏乾淨用水地區居民及兒童盡一分心力。 勝利國小校長葉和源、學生自治會小市長許宸碩、小議長張晴瑜昨日上午代表全校師生將款項捐給台灣世界展望會,展望會感謝勝利國小全體師生的愛心捐助。 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長林惠君表示,許多發展中國家缺乏水資源,孩子與水的距離遙遠到難以想像,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取用不乾淨的水,健康及受教權利受到影響,因此,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水資源行動」,總計幫助全球卅二萬人次獲得乾淨飲用水、改善衛生與健康。 勝利國小長期關心水資源相關議題,今年響應台灣世界展望會「Water to Kids乾淨水零距離」水資源行動,教導學童珍惜水資源,也透過義賣、省下零食飲料錢等行動募集愛心,為全球缺乏乾淨用水地區的居民及兒童盡一分心力。 葉和源表示,台灣面臨五十六年來大旱,國內水情告急,部分縣市已實施分區供水,當務之急除期盼趕快下雨,更應珍惜每一滴水資源。期待藉由生命教育活動,讓孩子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乾淨水,並在能力範圍內付出一分心力,關懷需要幫助的弱勢角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