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CGSP 華醫22學生獲授證

台北福爾摩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余紹君到華醫授證予取得國際餐旅管理專業人員認證的學生。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仁德報導 中華醫大餐旅系廿二名學生取得國際餐旅管理專業人員認證,華醫十九日為學生舉辦授證典禮,校長曾信超期勉學生發揮優勢競爭力,在餐旅界一展長才;餐旅系主任林士民表示,能取得該認證,未來在求職上定有加分作用,尤其到五星級酒店服務更是品質保證。 昨天的授證由台北福爾摩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暨社團法人中華款待業專業人員暨國際認證協會理事長余紹君蒞校授證,對廿二名學生能取得國際餐旅管理專業人員認證就是品質的保證。廿二名學生拿到國際認證證書個個喜上眉梢。 台北福爾摩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執行長余紹君到華醫授證予廿二名取得國際餐旅管理專業人員認證的學生。    (記者張淑娟攝) 林士民與負責輔導培訓的老師郭丁維表示,這是該系首次與中華款待業專業人員暨國際認證協會合作,舉辦國際餐旅管理專業人員認證,由於負責考照的是國外主辦機構「美國飯店業暨款待業協會」,審查嚴謹,系上推舉廿二名優秀學生參與受訓,接受主辦單位的各種課程訓練,最後再進行三關情境模擬考試及總複習測驗,通過者才核給認證,令人欣慰的是學生認證通過率百分百。 這次廿二名學生取得的證照品項「CGSP專業顧客服務國際認證 Certified Guest Service Professional 」,對未來在國內外各大五星級酒店從基層人員到初階幹部的求職面試,都有加分效用。

Read More

替代役楊富閔大內舉行講座

大內區公所安排替代役男楊富閔推出講座,與大內國小學弟妹分享所認識的大內。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大內報導 在大內區公所服替代役的金鐘年度戲劇「花甲男孩轉大人」作者楊富閔,是大內國小第五十四屆畢業校友,在大內公所大內圖書館牽線下,與大內國小合辦「春天來到大內國小|與楊富閔學長有約」系列講座,楊富閔希望藉由講座,讓學弟妹在求學路上能勇敢地認識自己、發現大內與探索世界,長大之後,記得常常回來。 這次系列講座,規畫國小一、二年級由楊富閔至大內國小圖書館開講;三到六年級則由學校導師帶領學生至大內區圖書館參訪。講座透過學長作家的引導,藉老照片、文獻史料,現場互動等,帶領學生「以更深刻、反思的視角,回到家鄉的每個角落」。 大內區長李義隆表示,楊富閔作品散發濃厚鄉土氣息,城鄉差距問題也有深刻觀察,藉由楊學長的例子,鼓勵每個大內國小學童,求學路上要有自信,更要懂得把握自己的特色。

Read More

南應大商設「無盡」畢展獨特創意

南應大商設系畢業班學生展現獨特創意,在校外「無盡」畢業成果展中展出「看見不一樣」多元人種認知玩教具作品。  (台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一一0級商品設計系畢業成果展,校外展首先在台南新光三越中山店亮相,以「無盡」為主題,涵蓋「產品」與「工藝」兩大設計專業特色,內容包含許多獨特與創意的家具家飾、玩教具、復健器材及工藝等設計方案,展期至二十一日止。 南應大商設系「無盡」畢展共有一百三十六名學生、四十二個主題,其中代表作品,像是物資也是簡易家具之緊急避難所私人空間規劃的「康思貝」、透過故事繪本引導與對應,認識世界人種膚色及多樣貌玩教具的「看見不一樣」、藉由槓桿原理卡扣的「COCAPAY模組家具」。 還有針對共融社區所打造一系列社區遊具,讓祖孫共玩同時運動復健的「Sight Different祖孫戶外遊戲復健器材」、以及色彩、浪潮意象融入飾品,創作柔和胸針系列的工藝設計「韶光」。 學生設計的想法從不會間斷,必須永無止境的思考,當創意的思潮洶湧襲來,就如廣闊的海面無盡延伸,沉浸於當中時感到滿足,在自我創造中將思想顯化,不受限於任何規則。然而,有時想法枯竭耗盡,自我創意受困,將步伐放慢,靜靜思索,突然間創意的思潮再度湧現,回歸於思潮無盡的大海。 至終踏上無盡旅途,不曾放棄的思維成了璀璨花火,燃起而重新鼓舞,去征討下一段旅途。設計的道路從沒有完美,只有一再的精進、一再的思考。這就是南應大商設系畢業班學生藉由獨特與創意的成果展作品對「無盡」的詮釋。  

Read More

勇敢追夢 西門實小邁向國際

西門實小一步一腳印、堅持教育品質,將雙語教育實踐海邊的小學。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安平區西門實驗小學原本也面臨招生困難的問題,現任校長呂翠鈴到任後,帶領西門實小以國際小學為目標,發展自然探索國際雙語課程,致力於師生英語力、科技力提升,並將學校歷史與海洋雙軸文化結合國際教育與行動學習,成功翻轉西門,創立品牌典範。 一0三學年度呂翠鈴到安平舊社區「西門國小」當校長,當時設籍西門學區內,包含共同學區新生人數僅廿人,當時呂翠鈴須挨家挨戶去拜訪,結果大部分家長詢問的,不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與課程,而是學校提供多少補助與福利。 呂翠鈴思考這樣的招生方式非長久之計,遂與校內團隊透過不斷的對話後凝聚共識,確定辦學的特色,為教師增能,將全校教師都變成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的高手,教學成效逐漸被看見,不斷吸引認同理念的家長將學生跨區送來就讀。現在要入學西門的一年級新生必須於前一年將戶籍遷入基本學區,並以入籍先後順序決定錄取與否,連共同學區的新生都必須輔導轉介友校就讀。 在呂翠鈴帶領下,西門老師改變傳統保守心態,為學生設計創新教材教法,也設計多元且創意的發表機會,引導學生自我實現、好奇探索、勇敢追夢,一起開創了「西門實驗小學」的獨特品牌,並突破了雙語教育城鄉差距的刻板窠臼。 呂翠鈴說,她到任的第一年甚至找不到有家長願意當家長會會長,現在家長會陣容堅強;老師們則各個身懷絕技,都可以上場擔任講師;而學生以前多純樸害羞,現在能用雙語侃侃而談自己的學習歷程。親師生一起開創了「西門實驗小學」的獨特品牌,不但多次獲得全國大獎,教師專業與學生學習模式,也常吸引中外學校與媒體來研習或參訪。

Read More

在地化 億載漁光分校創奇蹟

漁光國小為學童設計一系列的海童軍課程。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位於漁光島上的億載國小漁光分校,當地學區學生數掛零,學校靠著發揮在地特色,吸引七十多名學區外的學生來就讀,這在少子化嚴重的今日,可說是創造了奇蹟。 漁光分校主任張瑾玥表示,回首過去,從一九七五年由龍崗國小分組成立的「漁光班」開始,一九七七年正式成立漁光分校,後來,配合市政的規劃,漁光分校又分別改隸安平區石門國小、西門國小到現今的億載國小。由於市府曾在漁光里實施禁建,人口外流嚴重,甚至一度經營遭遇招不到學生的危機。於是,如何發揮特色,打出口碑名號,已成為分校經營努力的方向。 張瑾玥說,漁光分校面對人口外流、少子化、學生數遞減的窘境,人數最少時才二十六人。然而,危機也是轉機,近年來,漁光分校推動海洋教育、戶外教育、童軍教育、國際教育、英語教育及藝術教育,除積極改善校園硬體設備,也全力投入課程改造,不再拘泥傳統教學,企圖發展特色,走出自己的路,他們的努力也讓家長看到了,目前漁光分校學生人數有七十一人,全部都來自該校學區外。 近兩年校長林志政與主任張瑾玥帶領教學團隊合作共好,由在地出發,放眼國際,發展各種跨領域的主題式探究課程,例如為學童設計一系列的海童軍課程,讓學童從知海、親海、愛海、到進海。另外還開發踏查漁光島、踏沙月牙灣課程,培養學生愛鄉護土的情操;就在各縣巿如火如茶發展雙語教育之際,漁光分校也早已引進外籍教師協同海洋創意教學多年,參加「英語讀者劇場」榮獲五連霸特優殊榮。

Read More

越生腳骨瘤 成大師長暖伸援

成大越南僑生容惠枝罹患腳骨細胞瘤,成大師長募款讓她順利動手術。  (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的越南僑生容惠枝去年來台求學,意外發現竟罹患腳骨細胞瘤,面臨龐大醫療費用的負擔,成大中文系及僑生與陸生事務組的師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籌得三十多萬元的醫療費用讓她順利手術,更幾乎天天到醫院陪容惠枝,讓她安心養病、復健。容惠枝說,她不會忘了成大師長對她的付出與照顧,台灣永遠會是她的第二個家。 容惠枝表示,以前在越南時偶爾會不明原因跌倒,膝蓋也會痠痛,但她總以為是運動過度或太疲勞導致,不以為意,直到去年來成大就讀,上體育課時會不正常的跌倒,到成大醫院進一步檢查,竟然是腳骨細胞瘤,必須開刀治療。 容惠枝說,因為家境並不富裕,加上疫情的關係,她不論回到越南治療,或越南家人飛來台灣陪她治療,都相當麻煩複雜,讓她不知如何是好,而且她才剛來台灣,手術費和住院費健保無法給付,她實在無力負擔。 後來中文系一名老師在系務會議報告了容惠枝的困境,教師們認為不能讓學生獨自面對這一切,於是發起募款,有師長拋磚引玉捐出兩萬元現金,並承擔容惠枝住院復健所需的四萬元費用,還有師長透過自己的人脈和社會資源,向宗教或慈善團體募款,最後順利籌得三十多萬元。 容惠枝在過年前動手術治療,僑陸組擔心容惠枝過年期間一個人住宿舍,連吃飯都成問題,於是安排她住進養護機構,由專業護理人員照顧。容惠枝說,剛住進養護機構時有點不習慣,尤其是除夕夜一個人度過真的很孤單,所幸僑陸組老師在大年初一就來探望,中文系老師在過年期間幾乎天天都有人來陪她,讓她心裡「暖暖的」。在成大師長的悉心照料下,容惠枝復原良好,目前已回到學校上課。

Read More

〈Connecting.TW〉 NASA專家解密「火星任務」

劉登凱與嚴正首次同框與台灣學子連線分享火星任務。(大同大學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在美國火星任務中,擔任太空船設計的劉登凱博士、領導探測車「毅力號」操作團隊的嚴正博士,十九日透過視訊同框,與大同大學師生及各學校師生分享「火星任務大哉問」。同學發問,要怎麼成為火星車的駕駛?被稱為「世上最貴車子駕駛者」的嚴正回答:「會操作遙控車就合格了!」 劉登凱和嚴正皆在台灣出生、求學,於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火星任務中擔任要角,被總統蔡英文讚為「台灣的驕傲」。在最新火星任務滿月之際,於大同大學主辦的「Connecting.TW」講座,解答來自北中南學子對於「火星任務」的各種疑惑。 同學問到,要怎麼成為火星駕駛員?嚴正博士說,「會操作遙控車就合格了」。但最重要的是「A型人格特質(Type A)」,因為探測車價值二五億美金,任務「失之毫釐、差之千里」,需要非常仔細,檢查檢查再檢查;也有同學問到「火星溫度低,要怎麼確認探測車正常運作?」、「火星上有發現生物嗎?」、「什麼時候可以派太空人上火星?」、「執行火星任務的困難度?最難忘的事件?」 劉登凱回憶,火星任務最難的是,距離遠且要找到與地球的相對位置,而且從地球送上去的探測車,從火星上採樣回來的樣本,都要確認「沒有被汙染或是交叉汙染」,往後分析才能最接近真實。談到難忘的記憶,嚴正博士說,二00四年的探測車「機會號」,卡在沙丘中空轉,操控團隊花了一個半月才讓「機會號」走出沙丘,服役到二0一九年功成身退。當時,他的小女兒在學校跟同學說「爸爸開的車掉到沙丘裡了」,後來某個電視劇也有這個橋段,整個過程讓他印象深刻。 劉登凱是大同大學電機系校友,與同樣來自台灣的嚴正博士,兩人同於NASA的JPL(噴射推進實驗室)工作,有二十年的好交情,也是首次同框與台灣學子連線分享火星任務。

Read More

兩校一企業結盟育才

敏惠醫專與實踐大學、快樂麗康集團三方合作,共同培養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 (敏惠醫專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敏惠醫專與實踐大學、快樂麗康集團舉行三方合作就業人才簽約儀式,將搭配教育部的展翅計畫,共同培育敏惠醫專美容保健科學生為企業需要的專業人才,也讓學生們升學、就業無縫接軌。 這項三方合作就業人才簽約儀式,由敏惠醫專校長葉至誠、實踐大學校長丁斌首、快樂麗康集團董事長王燦榮共同簽署,敏惠醫專董事長沈秀春見證。 敏惠醫專說,美容保健科是將健康與美容兩大產業合而為一的專業科系;快樂麗康集團跨足各種美麗及生活事業的美學企業集團,旗下一百多個通路點、近千名員工;實踐大學有優質的學系,三方合作,厚植學生的專業知能和技能,並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 美保科學生在專四、專五時,可到快樂麗康實習,並前往實踐大學進修,可讓學生培育專業技能,就業無縫接軌。  

Read More

推動特色課程 虎山實小轉型

虎山實小發展生態特色課程,帶領孩子進行獨立研究、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仁德區虎山實驗小學以推動聯合國ECO SCHOOL生態學校特色課程成功轉型,讓一度面臨廢校的情況轉危為安,不但連續三年增班,還因教室不夠,成為入學人數唯一受管制的偏鄉小校。 虎山實小原為糖廠員工子女就讀的學校,因糖廠關廠,學校週邊完全沒有社區,一度面臨廢校;學校在所有老師共同的努力下,運用學校周邊自然環境,推動聯合國生態學校課程,邀請珍古德博士到校,還獲得第三面綠旗的最高榮譽肯定,友善環境的教學及具生態特色的校園頗受肯定。 虎山實小在一0一學年時每個年級只有個位數的學生,推動生態學校特色課程之後,學生在三年之間從八十人增加到一百八十多人,還因教室不夠,入學人數得管制;學區原本的學齡人口很少,多是家長慕名而來遷入學區,因為想入學的人數過多,還得比較遷入的時間先後。 該校於一0五學年改制為實驗小學,將一學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學季,同時發展「生物多樣性─樹的種子」、「永續森林─備料庫」及「大地之母─蓋亞料理」呼應ECO SCHOOL友善環境課程,發展「生態小學。「孩子的探索樂園」,提升孩子跨領域學習、帶領孩子主動關懷環境並能具體行動的經營理念,也獲得教育創新學人獎的肯定。 校長林勇成認為,積極增能、專業成長的教師團隊是學校轉型成功的重要關鍵,帶領孩子進行獨立研究、培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以多樣化的發表會打造孩子們多元展能的舞台,帶領孩子以具體的環境行動來友善地球。 林勇成強調,學校以學生為中心,所有的課程規劃都是以孩子們需要什麼為出發點,發展特色課程與教學,課程發展就地取材,易教樂學,每個老師都可以教,孩子才有可能快樂學習,讓全體學生受惠;孩子進步,家長有感,「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Read More

幽香迎百歲 中營國小推蘭展

為了慶祝母校百歲生日,中營國小畢業校友提供上千株蘭花舉辦蘭展,藉由上萬朵盛開的蘭花替母校百歲生日慶生。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下營報導 中營國小將於二十日舉行百歲校慶活動,十名畢業校友特提供上千株蘭花在校內舉辦蘭花展,希望藉由上萬朵盛開的蘭花慶祝母校生日快樂,並迎接下一個璀璨的百歲生日。 校長沈佳蓉說,校慶活動將於二十日舉行,蘭展則持續到二十一日,歡迎各界前來中營國小觀賞蘭花,與全校師生同慶百歲生日。 為了慶祝母校百歲生日,中營國小畢業校友提供上千株蘭花舉辦蘭展,藉由上萬朵盛開的蘭花替母校百歲生日慶生。  (記者林相如攝) 擔任蘭花展召集人的李定雄,是光復後中營國小第七屆畢業的元老級校友,畢業至今六十九年,更經歷過中營國小從創校校址茅港媽祖宮遷校至現址。難能可貴的是,李定雄後來回中營國小擔任教職,於八十七年以主任退休,後經營蘭園至今,研究蘭花培育、提攜蘭界後進不遺餘力,乃中營地區重量級人物。 為慶祝母校百歲校慶,李定雄特別號召經營蘭園有成的畢業校友,共同提供超過千株、一萬朵蘭花,替母校校園妝點生色,增添優雅氣息及繽紛色彩。 沈佳蓉說,這次提供展示、景觀布置的蘭花超過一千株,連同學校原本就種植的蘭花,在校慶期間,總共有超過一萬朵蘭花在學校盛開。由於中營地區的蘭農擅長培育蝴蝶蘭品種,為豐富展覽的多樣性,蘭園校友還各自運用各自的人脈,向其他地區的蘭園借來石斛蘭、樹蘭、倒吊蘭、文心蘭、仙履蘭、嘉德麗雅蘭等等種類展出,李定雄更提供自家極為珍稀的台灣原生種野生白色蝴蝶蘭展出,蘭展內容相當豐富,值得大家前來賞蘭。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