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桃公校唯一「應用日語科」 鶯歌工商首推校園日語Podcast

  鶯歌工商與臺北城市科技大學日籍實習生互動交流。(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因應新北市鶯歌區在地觀光的日籍客源成長及陶瓷產業的國際化需求,鶯歌工商設置「應用日語科」並於一一四學年度開始招生,成為北北基桃地區唯一擁有日語科的公立技職學校。為了讓學生在校內即可沉浸式學習日語,學校與日本愛媛縣合作,開設日本藝術設計文化、日本數位媒體實務及日本經貿概論等多元課程。同時推出全國首個由校內師資及社團學生經營的日語學習Podcast頻道,以多元管道培養走向國際、具高度競爭力的優秀學子。 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鶯歌工商新設的應用日語科強調加強學生日語口說、溝通與書信寫作能力,並結合數位商業企劃、數位多媒體設計等實用技能,幫助學生掌握語言之餘,也能具備跨領域應用與數位創作實力。課程設計緊扣臺灣對日系企業與產業的發展需求,學生畢業後可投入國際商務、觀光旅遊、設計產業及數位媒體等多元職場,迎接全球化市場挑戰。 鶯歌工商何宜蓁同學表示,鶯歌工商是喜愛日語或日本文化學生的最佳升學選擇,日語在貿易、觀光、動漫及設計等領域有廣泛應用機會,掌握日語將是一項寶貴的技能,提升自己未來就業和國際競爭力。 教育局表示,新北市因應少子女化與國際化的雙重浪潮,積極調整學校經營策略,著重學生未來就業需求及國際趨勢發展,並結合在地產業打造創新特色科別。鶯歌工商將於一一四年五月三日(六)上午十時舉辦「選所愛好好讀有前途」開放校園活動,同時全新的「應用日語科」會在學校五樓夢工場教室舉辦體驗活動,開放參與者探索日語魅力及相關設計產業的無限可能,歡迎有興趣的學生與家長踴躍參與。

Read More

廣闊探索、天賦自由 數位實驗高中首屆畢業生多元發展表現亮眼

  台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學於111學年度率全國之先成立,為全國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數位實驗高級中學於一一一學年度率全國之先成立,為全國第一所數位實驗高中,自成立起即備受矚目,首屆畢業生升大學表現亮眼,共二十三人次經由特殊選才管道,獲得錄取十一學群,校系橫跨文學藝術、理工資訊、行銷管理,學生所展現跨領域特質更受到大學不分系肯定,表現三年來數位實驗教育的豐碩成果。 台北市教育局十三日表示,台北市數位實驗高中一一三學年度應屆畢業生表現受到二十一所大學校系肯定,由「特殊選才」管道升學,錄取校系涵蓋多元領域,包括清華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台灣師範大學等頂尖國立大學,以及台北藝術大學、台北教育大學等專業藝術學府。 在學校以數位科技打開時間空間,並以個別化輔導模式支持學生適性發展的學習模式下,錄取科系橫跨人文、科技、藝術、生命科學、地球科學、工程、傳播、文史哲、教育、管理、數理化、資訊、社會與心理等學群,充分展現學生多元學習的成果和適性發展的潛力。 數位實中校長賴宏銓表示,學校以「廣闊探索、天賦自由」為教育理念,透過彈性課程設計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和創新應變的能力。首屆畢業生的升學表現,證明了數位實驗教育的成功,也為未來教育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Read More

佛大與統一資訊簽約MOU 攜手推動良善校園機器人服務

  佛光大學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十三日在佛光大學校長室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為促進產學交流並推動AI技術應用,佛光大學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十三日在佛光大學校長室簽署產學合作意向書。此次簽約儀式由佛光大學圖書暨資訊處圖資長陳麒元與統一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謝良承代表簽署,並在佛光大學校長趙涵捷的見證下圓滿完成,雙方將攜手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提升教育與行政效率,創造產學雙贏契機。 此次合作將結合統一資訊在智慧機器人開發與數位轉型方面的豐富經驗,以及佛光大學在人工智慧、大數據與資訊科技領域的技術能量,雙方將聯合推動能夠應用於智慧校園、智慧客服及數位助理等領域的AI機器人系統,進一步促進產學合作與技術創新。 趙校長表示,此次與統一資訊的合作,將使學校能夠直接參與AI智慧機器人的開發與校園應用,讓研究與技術更貼近實務需求,並加速AI技術在教育與產業中的落地,提升師生的數位服務體驗。 統一資訊指出,智慧機器人技術正在全球快速發展,我們很高興能將Lumine AI技術導入佛光大學,一同打造創新的AI校園服務,為學術界與產業界提供更智慧化、更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Read More

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 「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

  今年以「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為主題的宜蘭縣童軍會十三日在學進國小舉辦「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活動。(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童軍會十三日在五結鄉學進國小舉辦「慶祝三五童軍節大會」活動,今年以「童心協力,綻放宜蘭品格力」為主題,象徵童軍夥伴們齊心協力,共同展現宜蘭在品格教育上的豐碩成果。透過一系列精心規劃的活動,深化童軍精神,並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中,期望透過實作與體驗,讓童軍夥伴們從中學習合作、責任與服務精神,更希望每位童軍夥伴都能將這份品格力內化,並發揚光大。 教育處代理處長陳金奇表示,童軍運動更是一項國際性、世界性的青少年活動,學生透過參與國際活動,不僅能擴展視野,更能宣揚臺灣的文化與內涵,讓全世界感受到臺灣的風土民情及看見臺灣的美麗風景。 此次活動約六百名各級童軍夥伴參與,宜蘭縣童軍會理事長游吉祥於大會中頒發二位童軍服務員木章,二所績優童軍團、廿二位服務員工作獎章、四十二位團領導人員績優獎章、二位國花級榮譽章、十二位長城級榮譽章、四十位優秀童軍獎章及五位吳兆棠博士紀念獎學金等,藉由表揚突顯童軍訓練團隊精神,瞭解童軍運動的原理和方法,透過野外活動和小隊團體生活,理論與實務之探討歷程,培養童軍領導人才,讓童軍在活動中自然而然培養生活技能,表彰在童軍領域優秀的服務員及童軍伙伴,肯定他們的努力與付出。

Read More

羅東親子插秧體驗 讓食農教育扎根童心

羅東鎮長吳秋齡和幼兒園師生下田插秧。(羅東鎮公所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為推廣在地食農教育,羅東鎮立幼兒園於十三日舉辦「親子插秧」體驗活動,讓幼兒透過實際操作,認識農耕文化,感受務農的辛勞與大地的恩賜。活動當天,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捲起褲管、赤腳踏入水田,親手將一株株秧苗插入泥土,開心地體驗傳統農事的樂趣。 活動開始前,園方特別邀請在地耕作達人簡火順爺爺進行農耕知識講解,讓親子們了解水稻生長過程及農夫的辛勤付出。隨後,近三佰位師生與家長齊聚水田,在泥土間感受與土地的對話,透過親身體驗,學習謙卑惜福的態度,並向農耕耆老與大自然學習。 羅東鎮立幼兒園五年前開始推動「愛稻永遠」系列課程,期盼幼兒透過五感體驗,親身參與水稻種植的每個階段,如水田生態觀察、拔除稗草製作草木灰、撿拾福壽螺、割稻及炕窯等農事活動。在這些實作體驗中,幼兒不僅學會觀察與探索,更培養了表達溝通、關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帶得走的六大核心素養能力」,讓惜食愛農的觀念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逐步茁壯。 羅東鎮鎮長吳秋齡表示,透過『稻米的一生』課程,孩子們親身體驗大自然的生命歷程,學習如何與環境和諧共存,從做中學,培養尊重與感恩之心,讓愛護自然與珍惜糧食的觀念深植童心,延續至未來。」

Read More

新北國中英語競賽開跑 逾3000師生獎項名額

首場英語演說分區賽於今13日在土城國中率先登場。(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為提升國中學生英語能力,每年於3至5月舉辦英語演說、作文、歌曲演唱、話劇及繪本創作發表五大英語文競賽,今(114)年更擴大提供超過3,000名師生獎項名額。首場英語演說及作文分區賽於今(13)日在土城國中率先登場,提供學生發揮創意、表達自我及展現書寫能力的舞台,並透過團體賽增進學生人際互動與合作機會。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為強化學生在英語文「聽、說、讀、寫」的四大面向,結合藝術領域學習跨域舉辦英語競賽活動。其中英語演說與作文競賽會先透過校內初賽、各區市賽兩階段辦理;而歌曲演唱、話劇與繪本創作發表三大競賽則採團體賽,除了展現跨域學習的具體成果,也可引導學生發揮創意與鍛鍊溝通合作力。 擔任培訓教師超過20年的明志國中王慧芬老師表示,看見學生參與培訓後的成長與進步,特別感到欣慰!也更加體認英語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才能讓學生有更高的學習動力。過去曾培訓過2位同學,因參加英語演說獲特優獎項而決定專研英語專業,高中畢業後也順利就讀臺灣大學外文系,真的很為學生找到英語學習樂趣感到開心與感動。 頭前國中英語歌唱表演(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頭前國中林美智老師多次帶領學生參加英語歌曲演唱比賽,她分享指出,自己因為帶領孩子們排練,有機會與表演藝術科及音樂科老師跨科合作,是很寶貴的經驗!而學生也因為準備比賽需要互助合作,進一步提升了班級的向心力。林老師還提到,現已30歲的畢業生回校探望師長時,跟她分享自己這一生也有一首可以完整唱完、且完全不用看歌詞的英文歌,就是當年上臺比賽得獎的那首英文歌曲! 三和國中教務主任張耀中提到,英語話劇比賽是所有比賽中涉及學生英語能力向度最多的比賽!每次比賽過程看到各校學生們透過英語所展現的情緒、聲音與表情、肢體動作、舞台走位、服裝製作及團體默契等,很是感動。 此外,英語繪本創作發表則是考驗參賽學生的美術創作與英語表達能力,學生需要上臺發表自己創作的英語繪本與歷程。過往參賽的學生提到,繪本創作是一種與自己內心對話的過程,而上臺發表則需要構思如何舖陳說明讓評審完整瞭解創作內容,必須透過反覆與老師和同學溝通及練習,學習收穫滿滿。 教育局強調,新北市自113年起提出「中等教育雙語教育中長程計畫」,每年投入超過1億元經費積極支持英語教學精緻化,鼓勵師生將英語融入日常生活、建置雙語學習環境、參與校內外英語競賽、國外參訪交流、英文口語大賽等多元學習活動。未來將持續提供豐富多元的語言學習機會,培育兼具跨文化溝通和國際視野的世界公民。

Read More

SATU論壇 8國校長聚成大

成大舉辦SATU論壇,共有八國六十五校的校長及代表參加。 (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立成功大學十二、十三日舉辦「2025台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SATU Presidents’Forum」,共計有八國六十五所大學校長及代表出席,聚焦「大學永續治理」,強調在面對全球前所未見的變革與挑戰之際,大學在培養未來領導者和推動社會發展所扮演之關鍵角色。 擔任此次SATU論壇主席的成大校長沈孟儒,在開幕致詞中多次強調高等教育機構的共同使命,認為合作與智慧分享對於解決當前迫切之問題至關重要,最終將惠及地方和全球社群。沈孟儒感謝所有會員大學對於建立堅實高等教育網路的承諾,並呼籲攜手促進夥伴關係和創新。 SATU秘書長、成功大學副校長陳鴻震則報告會務執行成果,他表示,SATU自二00三年創立發展至今,已發展成橫跨十國一百零五所會員大學之重要學術與科研平台,此次大會目標是進一步加強網絡,提升高等教育對全球發展的適應性和回應能力。 今年論壇還邀請到多位知名學者專題演講,分享他們對永續治理和大學責任的見解,包括政大侯永琪教授主講「大學的永續性與治理在台灣」、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主任王筱雯教授介紹「綠色大學」的理念、成大博物館館長吳秉聲探討文化資產的永續發展等。 論壇首日議程與討論促進了與會者之間的交流與分享,激發各大學進一步對話和潛在合作的機會,與會者共同承諾攜手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願景。第二天將安排了一系列參訪行程,展示成大在歷史文化保護、人工智慧應用於醫學教育與臨床醫療、生物科學前瞻研發、及水利工程科研等之實踐與成果。

Read More

RE;重啟 南應大時尚系秀成果

  南應大時尚系「RE;重啟」畢業展,學生設計鞋靴、皮件等作品展示及走秀動態表演。(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時尚設計系一一四級「RE;重啟」畢業展登場,由畢業班學生提案報告,經審核、票選主題,到學生設計作品展覽,內容涵蓋鞋靴、皮件、配飾等多元作品,藉由展示及走秀動態表演呈現四年來學以致用的成果。 南應大時尚系畢業展主題「RE;重啟」,涵蓋鞋靴、皮件、配飾等多元作品,每一件都承載著設計者的思考與態度。 南應大時尚系「RE;重啟」畢業展主題,分為「初始Initial」、「覺醒Awakening」、「綻放Bloom」三類小主題,畢業班四十七位學生,以袋包、鞋靴、帽飾及各式時尚配件為小主題,用創意與實力打造時尚作品,共計一百四十餘件,呈現學生們的學習成果。 時尚系畢業班學生們結合課程中的創造力訓練、材質設計應用、3D數位打樣、及品牌行銷實務等專業技術,畢業展透過動態走秀表演,展現對時尚設計的獨到見解與豐富表現。 在南應大藝術中心進行的時尚畢展至十四日止,作品多元豐富,每一件都承載著設計者的思考與態度。有對傳統手工藝的致敬,也有對新興技術的實驗,甚至還有突破框架、挑戰既定印象的作品。

Read More

青春有影 崑大狂奪5獎項

崑大視訊系主任曹源峰指導一一三級畢業生郭彥廷的《消失的清明節》畢製作品,榮獲第十屆青春有影大學盃微電影劇情組金獎。 (記者汪惠松翻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由中華民國微電影協會主辦的「第十屆青春有影二0二四大學盃」微電影徵件活動,共計有三六九作品,歷經一個月多的線上初評與決議會議,結果出爐,崑山科大視訊傳播設計系榮獲一金、一銀、二銅及一佳作,展現師生豐沛的影視創作能量。 崑大視訊系學生作品在微電影徵件中締造亮眼表現,由金鐘、金馬音效獎得主暨視訊系主任曹源峰指導一一三級畢業生郭彥廷畢製作品《消失的清明節》榮獲劇情組金獎,作品講述過世的爺爺在清明節回到家中,進而了解家人之間疙瘩的故事,讓觀者感受與探討節日的意義。 評審團之一的導演李偉程給予作品高度肯定,《消失的清明節》,故事進展明快,創意與民俗信仰巧妙結合,這劇本真的超棒,謝謝能拍出這麼棒的故事。 曹源峰表示,郭彥廷用極大熱情找了班上同學一起製作,由蔡宜璇、王姿云、羅嘉騏、楊言斌擔任製片,另包含副導翁誌龍、攝影蘇致全、聲音後製許韻羯、美術林宥橋、鄭思婷、李苡瑄,燈光郭國成,還有梳化李昱等人,一群人群策群力,把影片拍得很有質感,作品在去年已入圍多項國內外競賽,很高興今年再獲肯定,期待學生未來能在業界持續發光發熱。 另還有劇情銀獎《寄語白雲》、創意短片銅獎《迷途夢想家》、動畫銅獎《像我這樣的白芝麻》、創意短片佳作《裙擺上的蕾絲邊》。

Read More

南台工作坊 點燃影音創作魂

  南台資傳系影視製作工作坊,學子們在業界專家指導下盡情揮灑創意,展現無限影視潛力。 (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資傳系攜手DV Asia舉辦「SONY收你的創意.影視製作工作坊」,不僅吸引了南部地區眾多對影視創作懷抱夢想的學子,更成功點燃他們的「影音創作魂」。學員們在業界專家指導下盡情揮灑創意,將對影音創作的無限熱情轉化為一部部令人驚艷作品。 DV Asia執行長陳利仁表示,此次工作坊旨在透過小團隊合作,讓學生學習如何將創意轉化為實際作品。邀請專業導演與攝影師擔任雙導師,給予學生近距離指導,帶領他們從企劃發想到實際拍攝完成一部精彩的小短片。此次工作坊提供學生六大優勢,全程免費參與、近距離與業界專家交流、提供免費午餐、學成可申請證書、作品有機會登上索尼官方社群及與同儕交流互動。 學生們全心投入劇本創作與影像拍攝,從字斟句酌的劇本討論到實地拍攝的影像呈現,每一個環節都凝聚他們的熱血與汗水。 此次工作坊不僅是技術的傳授,更是創意的激盪。擔任影視指導的盧柏翰與Keyno兩位導演以青年創作者身分,提出寶貴建議讓作品更完善。 南台校長黃能富說,這是個「內容為王」的時代,影音媒體擁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將持續支持學生在影音創作領域發揮才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