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復中智能逃生指示系統 監測濃煙示警

一0八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成績揭曉,南市復興國中團隊以智能緊急逃生指示系統作品,摘下國中資訊科技應用組金牌。 (教育局提供)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辦一0八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成績揭曉。南市復興國中學生黃俐穎、張峰晟,在黃吉楠、陳俊明老師指導下,以智能緊急逃生指示系統作品摘下國中資訊科技應用組金牌。新市區大社國小則獲國小機電整合組佳作,表現亮眼。  一0八學年度科技教育創意實作競賽,由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高雄師範大學承辦,賽事分為自造任務組、資訊科技應用組、機電整合組。  復興國中指導老師黃吉楠表示,此次奪金的作品智能緊急逃生指示系統,是從維修中的學校樓梯逃生指示燈獲得靈感。學生經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火災等不幸消息,當火災發生時,有些人被濃煙嗆昏,也有人選擇錯誤的逃生路線、方式,導致受困火場,最後喪失寶貴的生命,令人不捨、遺憾。  如果有一個智能系統,能監測環境溫度或濃煙等資訊,並透過人工智慧運算,主動規劃出最安全的逃生路線,甚至利用App主動通知火場及附近民眾,應可協助受困火場的人,在第一時間找到安全逃生路線,降低死傷人數。  師生腦力激盪後,完成的智能逃生系統,利用物聯網開發智能環境監測功能,結合自行開發的多功能逃生指示牌,針對有毒氣體、溫度等環境資訊進行監控,讓環境與防災教育得以實踐。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復興國中團隊發揮想像力,製作出實用、可操作的逃生指示系統,落實新課綱科技領域實作精神。透過團隊合作,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拿到全國金牌實至名歸。 (記者羅玉如)

Read More

〈中華學園〉雲之城堡

 台南市後港國小一年甲班◎林邑薰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

南大附小百載樹人藝術牆揭幕

南大附小在旭日樓建置百載樹人藝術牆,七日配合校慶舉辦揭幕儀式。(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附設實驗小學歡度一百二十五週年校慶,旅居香港的校友施繼澤捐贈一千萬元感念母校栽培,紀念父親施啟宗從南大附小畢業百週年,校方繼進行生態池整建後,又在旭日樓建置百載樹人藝術牆,七日配合校慶揭幕,因疫情無法來台的施繼澤,委由好友周美青代表出席,並越洋連線勉勵學弟妹,場面溫馨感人。 施繼澤民國三十六年從南大附小畢業,包括父親施啟宗、姊姊施儷姬,全家都是「附小」人,施啟宗民國九年踏出南大附小校門。旅居香港超過半世紀的施繼澤,不忘母校培育之恩,去年校慶特別返校,代表芝蘭基金會捐贈一千萬元給母校。 南大附小校長許誌庭表示,百載樹人藝術牆以「繼往啟來,澤及宗棣」為旨,彰顯南大附小「承繼古樸傳統,開創蒼勁新局」的百年校風,作為創校一百二十五週年賀禮,也紀念百年前在此學習、生活的施啟宗先生,深具意義。 前總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左)現身南大附小百載樹人藝術牆揭幕儀式,代表芝蘭基金會領取教育部頒贈的獎勵捐資教育事業水晶獎座,右為南大附小校長許誌庭。 (記者羅玉如攝) 百載樹人藝術牆由南大視覺藝術設計系教授林美吟設計。她以學校所在地區的特色樹種金龜樹及其樹瘤為發想,運用前後空間裝置,營造層次感。後層鏡面以老照片為色塊,與創校年代同時期的藝術家蒙德里安經典作品「樹」結構結合。前層則以金屬螺旋、透鏡,打造金龜樹與樹瘤意象。一百二十五顆樹瘤裡面都有放大鏡,觀者利用放大鏡欣賞作品時,自身影像也映照其中,雙方巧妙互動。 南大附小百載樹人藝術牆揭幕,與會嘉賓與小朋友開心合影。(記者羅玉如攝) 施繼澤透過電話連線方式發表感言。他說,父親七歲喪父、九歲喪母,卻不自怨自艾,從小立志奮發向上。希望南大附小的小小學弟妹,好好珍惜在母校的六年時光,只要有志氣、上進,沒有事情做不到,處處埋怨、找藉口的人只會原地踏步,一事無成。他也送給小朋友「正直」二字,勉勵孩子們以正直為學習目標。 昨日前總統馬英九夫人周美青現身揭幕儀式,讓參加校慶的學生及其家長又驚又喜。卸下第一夫人身分多年的她婉拒致詞,面對媒體也僅微笑說謝謝,維持酷酷嫂一貫低調作風。

Read More

生活美學館社區論壇 注入營造新動能

台南生活美學館六日舉辦「二0二0藝術轉動社區論壇」,希望透過藝術激盪,開啟城鄉對話,注入社區營造新動能。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南生活美學館六日舉辦「二0二0藝術轉動社區論壇」,邀請各界齊聚討論,希望經由南部社區營造新連結,透過藝術激盪,開啟城鄉對話,注入社區營造新動能。  文化部為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台南生活美學館以「藝術」角度切入社區營造,希望彰顯南部七縣市各區域的在地特色,以藝術凝聚社區居民共識。  論壇邀請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致詞,他表示,台灣已有二十多年的社造經驗,在社區居民和專家學者努力下,許多特色社區粹煉而生,形成多元文化樣貌,而當代社營有三大重要課題,包括因應少子和和高齡化問題所需的強化生活圈;因應疫情對社區文化產業和社造工作推動產生衝擊,在後疫情時代,展現社區特色與在地文化,推廣社區文化體驗深度旅遊;透過藝術進入社區,進而擴及社區生活、觀光等,擴大行銷台灣在地原動力。  文化部在社造推動上擔任資源整合平台角色,希望透過論壇,強調藝術和人才,如何培力,作為未來社造政策規劃重要參據。美學館館長黃瓊瑩指出,為推動七縣市社造,進行「鐵三角」循環規劃,啟動藝術轉動社區調查研究,並策劃南部七線市社區影展,預計明年三月登場,「藝術轉動社區」專書預計明年九月出版專書,涵蓋展覽、工作坊等,希望以藝術為方、輔導社區營造。此次論壇發表主題多元,如澎湖以石滬修復與紀錄、利用島嶼素材編織及運用海廢創作藝術、台南普濟殿燈會之「八千顆燈籠累積的地方陪伴與共創」等。

Read More

改造校園老舊廁所 媲美百貨公司

大內國小新整修的廁所融入家鄉產業「酪梨」的鮮綠色調。 (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持續改造校園老舊廁所,去年底獲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四十二校,總計一億餘元經費改造廁所,目前已完工三十八校;另今年度再獲核定山上國小等三十校老舊廁所規劃設計監造經費四百六十四萬元,預計整修一百一十八間老舊廁所。  超過二十年的廁所,普遍出現通風採光不良、台階高度差、陳舊格局及設計、空間狹窄等問題,為打造友善、人性、在地化的優質校園廁所,提升師生的如廁品質,教育局從一0三年度起大規模陸續改造老舊廁所,至今總共已改造一千兩百餘間老舊廁所。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廁所文化也是美感教育的一環,不僅美化校園,更營造舒適的校園整體環境,有的新廁所融入咖啡館時尚風格,有的於牆面加上造型巧思或融入校訂課程,比起以往,廁所環境更加通風明亮易整理,營造居家溫馨的感受,不再令人望之卻步。  歸南國小的廁所以沉穩、明亮極簡的理念設計,搭配咖啡廳復古黃銅燈具及微聚光燈,不少師生看了都直呼好像是百貨公司的廁所。永康國小新廁所打開側牆,白天即使沒點燈,也能維持舒適的亮度。  大內國小廁所設計配合校訂課程家鄉產業「酪梨」與「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議題,色彩融入酪梨鮮綠色調,營造視覺感受,廁間調配尊重多元性別,並採防偷窺設計,提高安全感。

Read More

空軍補助430萬元 中山國中超前部署 班班有冷氣

中山國中現在「班班有冷氣」,六日的校慶運動會上舉行冷氣啟用典禮。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位於航道下方的中山國中,獲空軍第一戰術戰鬥機聯隊補助近四百三十萬元,協助學校完成航空噪音防制暨環境優化新設六十二部冷氣的計畫,加上中山教育基金會及富麗電器行捐贈四十一部冷氣,現在每個班級都裝有兩台冷氣,達成「班班有冷氣」的超前部署。  中山國中為慶祝「班班有冷氣」的計畫圓滿完成並順利使用,特於六日上午的六十三週年校慶運動會上舉行冷氣啟用典禮。中山國中校長林國斌表示,中山國中位處航道下方,每當又聽到軍機俯衝進場所發出的巨大聲響,師生總很有默契地暫時停下熱烈的討論。今年他們獲得國防部補助,提供全校各班級教室建置冷氣空調設備,一舉解決航空噪音及天氣炎熱的兩大困境。  林國斌表示,還要感謝中山教育基金會及富麗電器行捐贈共四十一部冷氣,讓各班級又多增一台冷氣,以增加每間教室的冷度,除了更能省電外,也讓學生在教室能舒適的上課增加學習的效率。  中山國中表示,此計畫除在每間教室安裝冷氣外,為響應環保更設立智慧電表,有效管理冷氣使用,除讓學生了解珍惜能源、愛護地球及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外,更應感恩惜福,感謝各界提供這得來不易的設備。

Read More

中小學田徑錦標賽 大橋國中張勻薰 打敗體育班

永康區大橋國中田徑團隊在台南市中小學田徑錦標賽,表現亮眼,共計獲得八金、七銀、十銅。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田徑團隊參加台南市一0九年中小學田徑錦標賽,共計獲得八金、七銀、十銅。其中國三學生張勻薰更以非體育班之姿,囊括女子一百及兩百公尺金牌。國一新生李恬欣榮獲鉛球及鐵餅雙料冠軍。  橋中校長王宏寶表示,該校推展體育有田徑、卡巴迪、籃球、木球、啦啦舞蹈等運動團隊,其中田徑隊每天利用早上七時至八時、下午第八節後課餘時間訓練,在比賽期更利用週六假日加強訓練,選手常得頂著高溫炎熱的艷陽揮汗練習,但沒有澆熄選手及教練的毅力與熱情,可說是非常的有拚勁,也相當的辛苦。   教育局去年分發一位田徑專任教練許永承,駐點於大橋國中,並由教練至大橋國小及永信國小巡迴,銜續更多小學優秀的選手就讀大橋國中。  其中國三女學生張勻薰,囊括女子一百及兩百公尺兩項金牌。而她日前也在台北田徑場舉行的一0九年台北市秋季全國田徑公開賽中,獲得女子兩百公尺第六名、一百公尺第七名。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今年才加入橋中的一年級新生李恬欣,榮獲鉛球及鐵餅雙料冠軍。她才十三歲卻有著將近一百八十公分的身材優勢,加上自己勤奮練習,將來勢必能為學校、台南市爭取更高榮譽。

Read More

崑大反毒漆彈賽 操場變戰場

崑大有品校園反毒漆彈對抗賽,學生上場廝殺你來我往,整個操場頓時成為戰場,驚險刺激讓學生直呼過癮。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舉辦二0二0有品校園反毒漆彈對抗賽,報名參加的四十支隊伍超過兩百五十名學生上場廝殺,你來我往,整個操場頓時成為戰場,驚險刺激的競賽讓學生直呼過癮。  漆彈生存遊戲為行政院體委會極力推廣十大戶外陽光運動之一,結合「體能」、「技能」、「組織」的活動,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宣導求生觀念,並激發生存本能。  崑大學務長張世熙表示,校園反毒漆彈對抗賽,除推廣校園健康體育活動,培養青年學子體育默契,並邀請熊麻吉漆彈團隊協辦,由專家帶領學生進行活動,讓師生親身體驗漆彈的刺激與樂趣,過程中,同時勇於向毒品說「不」,也能讓校內師生相互交流,增進彼此友誼情感。  在一陣槍林彈雨中,多位女同學手腳俐落地穿梭在場內,以男性為主的漆彈運動裡,這群娘子軍的氣勢一點也不輸,經過一陣激烈廝殺後,由智慧機器人工程系團隊拔得頭籌。參與學生表示,能在校內參加漆彈活動非常難得,過程中和隊友一起並肩作戰,一路拿到勝利的感覺十分痛快,這是在校以來參加過印象最深刻的活動,不僅刺激好玩,還能增進同儕間的互動。

Read More

國際獅子會 為大光學童檢測視力

國際獅子會300 D1區結合亞洲大學視光系,六日到大光國小為學童進行視力篩檢。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國際獅子會結合台中亞洲大學視光系學生,六日到北區大光國小為弱勢學童進行視力的檢測,同時也和在地的寶島眼鏡公司合作,讓需要配鏡的學童至寶島眼鏡驗光配鏡,所有款項都由獅子會來支付,大光國小校長郭芳朱表示,能得到這麼有意義的資源挹注,相信可讓孩子對注意視力的保健。  國際獅子會從一九九0年起,就和地方衛生部門、眼科護理專業人士等單位合作策劃「視力第一」的方案,到今年正好滿三十年。今年檢測的第一站在玉井國小舉辦,第二站則選擇大光國小,為大光弱勢的學生進行視力篩檢,並且免費為孩子配眼鏡。  國際獅子會300 D1區總監林江和表示,台灣總會七年前也成立了視力照護網,來統籌分配資源照顧到全台各地的學童視力保健的教育宣導與視力篩檢,服務偏鄉及離島。眼睛的保護必須從小就要教導,如何教導孩子照顧好自我的眼睛是大人的責任。  大光特教班老師宋淑梅說,國際獅子會非常用心,對特教學生很關心,此次視力篩檢特別針對行動不便、不善表達以及弱視的特教學生,進行個別化的視力篩檢,讓特教學生也能受惠,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亞洲大學視光學系曾榮凱系主任說,整個活動除了視光學系學生帶來完整的儀器為孩子做專業的視力篩檢,還配合視力保健教育以及有獎徵答活動,加深孩子視力保健的正確觀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