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雨林創生計畫 南台3案獲選

南台科大通過三項數位發展部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補助計畫,展現該校於智慧照護、AI等領域的深厚研發能量與跨域整合能力。(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在數位發展部「一一四年度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補助計畫」中,共有三項研究計畫成功入選,展現該校於智慧照護、人工智慧與資安應用領域的深厚研發能量與跨域整合能力,也彰顯南台在南部智慧健康創新實踐上的關鍵角色。 此次計畫共徵集五十五件申請案,最終僅十一件獲選,南台即占三件,分別聚焦於高齡照護創新、AI個人化健康分析與隱私醫療系統建置,具備強烈場域落實性及產業擴散潛力,與補助計畫「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核心目標高度契合。 該補助計畫以「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為核心,透過資源整合與技術應用,促進人工智慧導入健康照護、餐飲、製造等場域,目標在提升營運效率、促進創新商業模式,並建立永續發展的智慧產業生態系,讓南台成為南部AI教育與實踐的領航者。 南台在此次智慧雨林產業創生補助計畫中,展現強勁研發實力,入選的「文健站智慧守護網」、「AI健康照護雙生體分析平台」、「AipA:AI輔助隱私醫療照護系統」三項計畫各具特色,全面回應高齡照護、健康管理與醫療資安等關鍵議題。 這三項計畫不僅展現南台在AI應用的多元面向,也突顯鏈結學研及產業的強大動能,為南部智慧健康生態系注入豐沛活力。

Read More

崑大設計主視覺 身障藝術展有溫度

崑大視傳系攜手瑞復益智中心合作,為「愛無盡藝術特展」活動設計主視覺,為藝術注入更多溫度與意義。(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攜手瑞復益智中心合作,舉辦「愛無盡藝術特展」至八月十五日止,除展出十餘位身心障礙藝術家原創作品,視傳系三年級學生也參與策劃與視覺設計,深入理解設計與社會關懷的連結,為藝術注入更多溫度與意義。 藝術特展由崑大視傳老師鄭中義指導三年級學生透過「設計師演習」課程,藉由實作結合真實專案,讓學生以設計之名參與公共議題,嘗試以創意與行動搭起理解與共感的橋梁,讓設計走進社會現場。 視傳系三年級組成團隊,由蔣承宏統籌執行,設計則由學生翁志誠、吳瑋倫擔任,共同參與展覽主題發想、視覺統籌、展場動線規劃與延伸應用設計等項目,展現出學生在專業能力與社會關懷之間的整合實踐與跨域合作能力。 今年設計以參展藝術家的原創畫作為靈感來源,從中擷取最具個人風格與象徵意義的「動物角色」作為主視覺核心,包括長頸鹿、大象、花豹、飛鳥等形象。這些角色不僅僅是畫面中的造型,更像是藝術家的化身,展現他們對生命的觀察、想像與希望。為保留創作的真實樣貌,設計團隊特意以手繪線條呈現動物圖像,保留原始筆觸的質感與創作者的直覺美感,不修飾、不矯飾,正如藝術家以「直接、真誠、純粹」的方式面對生活。 整體視覺設計秉持「尊重原創」原則,用設計語言呈現創作本質。在色彩規劃上主視覺以高飽和的紅、藍、綠三原色為主軸,象徵單純與真實,也呼應孩童創作中常見的色彩直覺與自由表達。

Read More

高醫大夏日育樂營 顯宮、鎮海童樂學生活保健

高醫大學生到顯宮國小舉辦夏日育樂營。(顯宮國小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國際志工社與國醫社學生,到顯宮國小開辦為期兩天的「醫道同行,服務啟航」夏日育樂營,帶領顯宮、鎮海兩校的三十多名小朋友,透過手作、實驗、趣味競賽來學習生活保健常識,充實孩子們的暑假生活。 高醫大國醫社總召張語軒表示,本次參與服務的十六名大學生來自高雄醫學大學各個學系,皆具有不同專業與興趣專長,開辦營隊希望能為同學提供應用所學、回饋社會的機會,在預防重於治療的理念下,帶領小朋友們認識自己的身體,進而延伸至身體的保護與照顧。 高醫大團隊成員依他們的專業,設計不少與醫學相關的課程內容,像是有介紹常見藥材與按摩穴道的中醫藥課程,讓小朋友了解中醫和中藥、實作藥湯包;運動傷害預防課程引導小朋友認識運動傷害的種類、抽筋與扭傷的處置方式,彼此練習包紮腳踝與進行腳踝肌力訓練;視力保健課程則讓小朋友了解眼睛的構造及視力保健的重要性,鼓勵學童養成愛護眼睛的習慣。 除此之外,還有介紹飲食金字塔與健康飲食餐盤的營養保健課程,教小朋友識讀營養標示,最後藉由盛菜互動遊戲,挑戰營養均衡。經濟課程則是介紹開源節流,透過遊戲練習投資管理,希望小朋友能夠正確用錢不浪費。 國際志工社總召林佳儀說,這次服務不僅是付出的過程,更是雙向的成長,期待這次經驗能激勵個人在未來的生涯中持續關注弱勢群體,為改善社會問題盡一份心力,實現助人與自我突破的雙重意義。 顯宮國小校長何志中表示,很感謝高醫大的學生利用暑假到偏鄉服務,也希望小朋友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並學會感恩,將來長大有機會也可到偏鄉服務貢獻自己的心力。

Read More

屏科大貫徹史懷哲教育服務 引領國中學子多元學習

屏科大師資培育中心舉辦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活動,帶領佳冬國中學生體驗史懷哲精神與服務學習,情況熱絡。(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連續二十年於暑假舉辦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活動,今年以「屏繁特攻隊-大NOW一夏」為主題,由九位師資生自七月一日至七月十八日攜手至屏東縣立公正國中、萬巒國中與佳冬國中等三所「非山非市」學校,帶領國中生進行暑期營活動。十六日上午前往佳冬國中,首度開放國一新生參與,讓來自不同國小的畢業生在進入國中前,即體驗史懷哲精神與服務學習,開啟成長新篇章。 本屆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營隊徹底落實一0八課綱強調的「生活素養」教育與社會情緒學習,由屏科大植醫系、農園系、動畜系、餐旅系、時尚系及幼保系等領域,共九位師資生發揮群科專業,共同精心設計跨領域職涯探索的趣味多元課程,內容強調實作與生活應用,促進學生培養親自動手的興趣與能力、探索自我與建立自信,引導並激發國中生的創意潛能與學習動機,展現屏科大團隊的服務熱忱。 農業群課程以大自然為本,融入植物療癒栽種草頭寶寶盆栽,引導學員感受綠意所帶來的身心平衡;餐旅群透過手搓製作愛玉地瓜圓冰品,認識台灣原生植物愛玉及澱粉知識,傳達手作美食的溫度與成就感;家政群則結合頭皮保養、肩頸按摩與指甲養護等課程,熟悉手指清潔護理;也藉由認識屏東當地巧克力,以樹葉拼出造型筆袋,深入認識校園生態,鼓勵學生在創作中反思及表達自我。 相關活動充分展現屏科大專業技職教育的精神,帶給國中生們豐富的學習經歷與美好的暑期回憶。

Read More

屏科大推廣猛禽棲架 榮獲「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肯定

屏科大推廣猛禽棲架榮獲「2025第三屆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肯定,由該校野保所助理教授洪孝宇前往台北領獎。(記者鄭伯勝翻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鳥類生態研究室長期致力於農田生態保育,近年以創新性的「猛禽棲架」技術與卓越推廣成效,榮獲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025第三屆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肯定,頒獎典禮於十六日上午結合台灣生物多樣性論壇,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屏科大此次獲獎彰顯結合生態研究、食農教育與社會實踐,於守護農田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貢獻。 屏科大獲獎專案由野保所助理教授洪孝宇及農學院生物資源博士班林惠珊共同執行,在農業部防檢署和林業保育署的支持下,自2017年起於台灣各地農田設置多處猛禽棲架,透過首創的棲架監測技術,吸引黑翅鳶和草鴞等多種猛禽進入田間捕鼠,減少田間使用化學藥劑,並分享在棲架上拍攝到的鳥類逗趣影像,讓農友與民眾因此能更有感的認識田野生態,成功將猛禽形象化為推動友善農業的絕佳代言人。 屏科大團隊結合企業資源,與全聯福利中心、台中霧峰農會、遠雄人壽等單位攜手合作,開發「黑翅鳶米」、「貓頭鷹鳳梨」等友善品牌,以及現正推動的「友善草鴞標章」,皆為協助農民提升農產品附加價值,達到創造保育與經濟雙贏的目標。同時也與屏東縣政府攜手舉辦「草鴞鳳梨地景藝術」、「野保市集」等活動,讓高樹在地民眾實際感受農業與生態共榮的可能性。 屏科大甫於今年四月獲得「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三項大獎,此次再榮獲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銀獎,印證屏科大在跨領域創新、地方連結與永續實踐上的卓越表現。

Read More

永仁課綱探索古都 板中師生取經

  永仁高中推動新課綱課程成果受肯定,新北板橋高中組團南下跨校交流,深入體驗「奔跑吧!古都」課程內涵,並走訪台南市文資館等文化地景。(永仁高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永仁高中積極推動新課綱課程創新,成果獲得教育部國教署肯定,新北市板橋高中師生組團南下進行跨校交流,深入體驗「奔跑吧!古都」課程內涵,由課程設計與執行教師親自導覽,介紹台南在地文化地景,並分享課程設計歷程與實施成果。 永仁校長余月琴表示,該校以「奔跑吧!古都」為主題推動校訂必修課程,內容結合地方文化、行動學習與學生自主探索,一一三學年度獲教育部國教署「高優前導學校課程與教學創新方案」甄選佳作。 板橋高中師生由校長賴春錦帶領參訪永仁高中進行跨校交流。此行為板中首次深入體驗「奔跑吧!古都」課程內涵,由課程設計與執行教師林月娥與李靜儀導覽,深入介紹台南在地文化地景及分享課程設計歷程。 另也安排城市踏查實地導覽活動,行程涵蓋台南市區多處隱藏版文化景點,讓板橋高中教師們對永仁所設計的課程內涵與導覽方式讚嘆不已。板橋校長賴春錦特別表達感謝之意,肯定林月娥與李靜儀老師親切又專業的導覽安排,不僅讓師長們深入認識台南在地文化,也啟發了對未來課程設計的反思與靈感。他強調,這次交流活動讓板中教師收穫豐富,是一場兼具學術與人文深度的學習之旅。 永仁校長余月琴說,永仁高中將持續以新課綱理念為核心,透過「奔跑吧!古都」等校訂必修課程深化學生學習體驗,並拓展與全國各地學校的合作平台,推動課程共學與專業交流,共創高中教育新局。

Read More

原民小子105人 族語文化體驗

  台南市教育局在永康國中舉行原民小子夏令營始業式,並與新進國小兩地同步展開六週的族語及文化學習課程。(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連續十四年辦理「原民小子夏令沉浸式族語文化體驗教育營」,十五日在永康國中舉行始業式,逾百位學生參與,將展開六週的族語及文化學習旅程,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勉勵學員們積極學習,讓族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王崑源表示,為讓學生在暑假延續語言學習與文化傳承,及便利溪南、溪北原民學生參與夏令營,教育局今年持續在永康國中與新進國小兩地同步辦理,共開設五班,參與學生包括排灣、阿美、卑南族等共計一0五人,較去年成長四成,營隊內容包括原住民族歌謠、舞蹈、編織、童玩製作等豐富課程。 另有兩天一夜的原住民族群部落文化體驗,帶領學生從實作中體驗原住民智慧,培養學生對原住民族文化的尊重與認同。今年更有廿八位非原住民族學生踴躍參與,展現族群共學與文化共融的實踐成果。 原民夏令營始業式由排灣族族語老師高金玉主持祈福儀式,祈願祖靈引領學生平安順利展開六週的學習旅程。此外,族語老師們也代表各族群獻上象徵祝福的禮物,例如阿美族語老師陳玉梅致贈象徵尊榮的「花帽」,傳遞祖靈的庇佑與長者的期許;高金玉致贈象徵承載祝福的袋子表達鼓勵,開啟充滿學習意義與文化傳承的暑期旅程。 卑南族語老師亓高美玉則以代表美好祝願的「胸花」表達鼓勵,開啟充滿學習意義與文化傳承的暑期旅程。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施余興望Tjakumay Tagaw及台南市原民會主委白惠蘭Salau Kaljimuran也到場表達祝福,場面熱鬧溫馨。

Read More

南應大USR 走攀生命大樹

  南應大結合社區在校園綠地,與家長及學生進行走攀生命大樹研習,一起勇敢共同成長。(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USR「戲水鯤鯓」與「覺察反思‧反思行動─讓生命踏實」生命教育兩計畫合作,辦理「可以更勇敢─走攀生命大樹」研習營,結合校內外師生、家長與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走繩和攀樹活動,引導對生命態度的深刻理解,落實對環境永續的深化扎根。 可以更勇敢─走攀生命大樹研習營,是透過走繩和攀樹活動,激發自我挑戰的勇氣,並結合環境教育與生命教育,共同理解自然環境知識,並探索生命的韌性與勇敢。 而攀樹是與大自然的實際互動,也是多重感官的感受,經由觀察與判斷,與自然有了最佳的共構共榮。藉由活動達到訓練專注、減少焦慮、建立自信、增進肌耐力與平衡感、提升人際互動等益處,亦是屬於身、心、靈的健康促進體驗。 這樣充滿健康活力,人與環境對話的活動,善用了南應大的大自然環境,在綠意盎然的教育大樓前,成排的大葉欖仁樹下作為活動場域,這些超過六十年樹齡的大葉欖仁樹,以擎天壯碩的枝幹與綠蔭,為活動提供最佳的學習環境。參與成員除南應大師生,亦包含戲水鯤鯓USR的計畫場域,七股、佳里、西港區等地國小、國中學生與家長,跨越不同年齡,也涵蓋不同專業,形成親子共學、長幼互助、合作學習特色。

Read More

家齊小藍藍穿上身 美籍生玩竹編

  家齊高中學生穿上制服與美國大學生一起體驗竹藝DIY。(家齊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家齊高中結合教育部大手牽小手計畫及校內暑期課程,十五日開辦竹編工作坊。成功大學華語中心十二名美籍學子應邀,與家齊高三數理實驗班師生共學體驗台南在地文化。 竹編工作坊由家齊高中校友、竹曰工坊創辦人蔡惠婷擔任講師。她先介紹竹藝歷史發展,細數台南作為竹編產業重鎮的輝煌過往,暢談竹子在淨零碳排、永續發展扮演的關鍵角色。同時分享自己從餐飲斜槓竹藝職人的心路歷程,鼓勵在校學子重新認識生活與土地的連結。 來台學習華語的美籍青年,嘗試用彩色竹片製作鑰匙圈,堆疊交織的過程中,感受竹編的樂趣。家齊學生分享台南文創古蹟眾神組合零食包,帶領外籍生認識眾神之都台南的民俗信仰和文化底蘊,從生活視角認識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 值得一提的是,被師生暱稱「小藍藍」的家齊制服,曾獲選全台最美制服,成為南台灣高中生的青春印記。藍色水手領搭配深藍百褶裙的女版制服,近日因韓國人氣女團Winter金旼炡、Karina劉知珉、中華職棒統一獅韓籍啦啦隊員穿著亮相,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參與竹編工作坊的學生全都穿上小藍藍,蔡惠婷也換上高中時期制服重溫舊夢,氣氛溫馨。

Read More

崑大大二生 考取照服員證照

崑大樂活學程學生左起為陳嬿珍、張簡沛珊、許昭雯,取得照服員資格。(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樂齡生活產業管理學程三位大二學生陳嬿珍、許昭雯與張簡沛珊,完成衛福部長期照顧專業人員數位學習平台五十五小時線上課程及密集機構實習,成功取得照顧服務員結業證明,展現高度自律與團隊合作精神。 照顧服務員證照需完成廿五門核心課程線上課程,及六天實體課程與機構實習,對於課業繁忙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此次考取照服員的陳嬿珍、許昭雯與張簡沛珊三人提到,上衛服部線上核心課程大都安排在課餘時段進行,有時還得利用假日趕進度。為維持進度與學習品質,她們組成讀書小隊,互相提醒、討論學習內容,也彼此鼓勵度過備考壓力。 樂齡學程主任趙久惠表示,三位學生在大二階段就能主動完成照服員訓練,展現高度學習動機與責任感。此學程強調實作與證照並重,鼓勵學生及早接觸現場,提早進入職涯探索。照顧服務員為長照2.0政策下的核心專業,根據衛福部資料,起薪約為月薪三萬三千至三萬六千元,升任督導後可達四萬元元以上。多數單位亦提供年終獎金、三節福利、進修補助等完善制度。 樂活學程的課程整合健康促進、長照服務、社會工作、智慧照護與樂齡產業應用,並提供多張證照輔導與實習機會。畢業生就業管道多元,是面對高齡化社會最具前瞻性的專業選擇。歡迎對照顧服務、健康產業、助人職涯有志向的青年報考,一同走在引領高齡社會改變的第一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