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不畏少子化衝擊 靠優質辦學達成超過100%註冊率

中原大學連續6年學士班新生註冊率百分百,辦學品質及友善校園氛圍深受學生喜愛。(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大專校院迎來新學年,在少子化衝擊下,各校新生註冊率成為矚目焦點。據中原大學統計,該校114學年度大學部新生註冊率截至今(19)日為止,包含資通訊擴充名額,整體註冊率已超過100%,達到101.3%,在少子化海嘯中逆勢成長,連續6年註冊率百分百,連續8年蟬聯全國公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中原大學招生長紀登元表示,中原不僅再次締造滿招佳績,114學年度註冊率甚至超越去年,學生素質也持續提升。分析今年大學分發入學成績,中原大學理學院、工學院與電機資訊學院入學的學生,在全國自然組排名從112年的26名,已躍升為17名,學生成績已與國立大學並駕齊驅,其中電機資訊學院亦有1名學生的成績已達進入台大的水準;商學院、人育學院、設計學院及法學院的新生成績也大幅提升,在全國社會組排名從112年的29名,躍升為22名,亦已比肩多所國立地名大學,展現「文理兼優」的均衡發展與教育實力。 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學生以AI技術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贏得「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冠軍。(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近年來,該校積極推動多元發展,新設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及「半導體產業學院」,除了在半導體、量子科技、智慧製造、人工智慧、資通安全等新興科技領域展現強勁競爭力,更在人文社會領域不斷精進,深化法律、心理、應用華語文及社會科學等專業,強調跨域整合與社會實踐。 中原大學表示,為了推動語文教育與跨域科技的融合創新,人育學院打造AI世代人文教育的新場域「MetaDisplay全息投影教室」,整合全息影像、AI輔助華語教材設計及RPG語文遊戲製作等多項創新模組,培育學生具備「語言力、科技力、跨域力」的核心能力,逆轉文科弱勢的社會刻板印象。 此外,中原大學提到,該校延攬學界與業界重量級人士加入師資行列,除了量子資訊中心主任張慶瑞、半導體產業學院新任院長傅昭銘外,還特別邀請知名天文學家孫維新擔任物理系講座教授;同時迎回國際半導體先驅、化工系傑出校友王寧國,以及引領AI科技發展的企管系校友、前NVIDIA全球副總裁邱麗孟。這些頂尖師資與校友的加入,不僅厚植中原教學能量,更是學子之福。 中原大學獲《遠見雜誌》評比為「企業最愛大學生」私校第一,學子展現專業與活力。(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表示,本屆新生成績超越多所國立大學,突顯學校穩健的辦學特色與品牌價值,也代表社會大眾對中原教育理念與教學成果的肯定,展現學校在少子化浪潮中逆勢突圍的辦學實力。他強調,「無論理工電資或人文社會,中原學生的表現都已獲得社會認同,證明全人教育能夠在各領域開創新局。」 李英明進一步指出,面對少子化帶來的挑戰,中原大學將持續秉持基督博愛奉獻精神,以「全人教育」為核心,兼顧「理工專業」與「人文底蘊」,培育更多具備專業素養、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的全人,為台灣與世界社會發展注入活力與希望。

Read More

桃消茄苳分隊防災宣導登場 永豐高中學生體驗4大關卡

茄苳分隊到永豐高中帶來一場「動手做、親身玩」的防災體驗課。(圖/茄苳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雅蘭 為響應921國家防災日,桃園市消防局第一救災救護大隊茄苳分隊於今(19)日上午到永豐高中,帶來一場「動手做、親身玩」的防災體驗課。這次活動把教室變成闖關現場,從火災到地震,還有急救實作,讓同學們在緊張又有趣的氛圍中,把防災觀念牢牢記住。 茄苳分隊表示,現場課程涵蓋四大主題,分別是「防火觀念及煙滅餘燼」;學生透過消防人員指導,親手操作室內消防栓,體驗射水滅火並學習正確用火用電知識;「救護宣導」課程則由消防隊員帶領實際操作CPR、認識AED,學會救命關鍵步驟;「避難逃生暨住警器推廣」則利用小型濃煙模型屋,示意火場環境,消防人員講解如何因應濃煙特性進行正確的避難逃生,並強調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對家庭防火的守護作用;最後的「地震三步驟」演練,則帶領同學實際模擬地震現場,落實「趴下、掩護、穩住」三大動作,並介紹緊急避難包與「消防防災e點通」APP的使用。 此次活動將防火、防震、救護等核心內容一次納入,讓永豐高中師生學會面對災害時的正確應變方式。(圖/茄苳分隊提供) 茄苳分隊長趙威濂表示,防災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號,而要透過實際演練才能真正落實。此次活動將防火、防震、救護等核心內容一次納入,讓永豐高中師生在愉快與真實的體驗中,學會面對災害時的正確應變方式,進而提升自我保護與守護他人安全的能力。

Read More

桃消前進巴陵國小宣導 防災觀念深植學童心中

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巴陵分隊在巴陵國小舉辦「小小消防體驗營」。(圖/巴陵分隊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陳儒賢 為培養學童正確的防災觀念與自我保護能力,桃園市消防局第四大隊巴陵分隊特別於昨(18)日在巴陵國小舉辦「小小消防體驗營」,活動結合認識「火災」及如何應變、「地震防護」、「救護」常識以及火場「避難逃生」四大主題,藉由活潑生動的講解與親身體驗,讓孩子們在遊戲與實作中學習防災知識。 巴陵分隊表示,在「認識火災及如何應變」課程中,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解說火災發生的原因多元,常見包含電線走火、瓦斯外洩、人為疏忽及易燃物引燃等,而火災最大的威脅並非火焰本身,而是高溫與濃煙,短短數分鐘內就可能奪走寶貴性命。因此,建立正確的防火觀念與逃生技能格外重要。 藉由活潑生動的講解與親身體驗,讓孩子們在遊戲與實作中學習防災知識。(圖/巴陵分隊提供) 巴陵分隊也提到,針對「地震防護」,因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發生頻繁,為強化學童防震觀念,演練則透過模擬情境,帶領學童實際練習「趴下、掩護、穩住」三步驟,學會在地震發生時保持冷靜並尋找安全掩護,增強臨場反應;在「救護常識」環節,救護員向學童介紹基本急救概念,包含正確撥打119求助、簡易止血與包紮,以及心肺復甦術的操作流程,讓孩子了解在緊急狀況下如何幫助自己與他人。 巴陵分隊表示,最後的「火場避難逃生」,是以簡單口訣「小火逃生、濃煙關門」,來帶入課程組題,針對學童屬於避難弱者,不應為滅火而將自己暴露於危險之中,遇到火災時應該如何判斷情勢,無法逃生時,應該選擇有對外窗的房間並將房門閉,實施待救等應變措施。 巴陵分隊長林龍井說,藉由「小小消防體驗營」,將防災教育向下扎根,讓學童具備正確的安全意識與行動能力,能夠將所學應用於災害發生時,將防災效益擴大,並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學童在遊戲與實作中自然吸收防災知識,成為家中的小小防火宣導員,將正確的觀念帶回家庭,共同營造安全的生活環境。

Read More

連四年獲獎!亞洲餐旅獲頒防制藥物濫用績優學校

亞洲餐旅連續四年榮獲教育部「防制學生藥物濫用績優學校」肯定。(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亞洲餐旅學校推動防制學生藥物濫用工作不遺餘力,成果深獲肯定,今年再度榮獲教育部「防制學生藥物濫用績優學校」殊榮,這也是該校連續第四年蟬聯此項榮譽。 亞餐生輔組長蘇育德教官表示,毒品防制不僅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更是守護學生健康與未來的重要責任。亞洲餐旅學校秉持「務實、嚴謹、關懷」的精神,以「教育知毒,攜手反毒」為核心理念,透過課程宣導、輔導機制與多元活動,打造無毒校園。例如帶領高關懷學生參與反毒飆舞競賽、戒毒機構參訪及校園反毒週,讓學生在實際體驗中強化對毒品危害的認知,且致力於營造安全校園的努力,深獲教育部肯定。 此外,學校也與台南市聯絡處防制學生藥物濫用諮詢服務團緊密合作,結合社會資源,針對高風險學生提供早期發現、即時介入與後續輔導,形成完整的支持網絡。 校長林士哲表示,特別感謝蘇育德組長為反毒而努力,常以「教育知毒.攜手反毒」教育理念,落實校園反毒工作,建構學生友善學習,及家長放心之學習環境,共同打造無毒健康的幸福校園,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Read More

民德陸橋今拆除 民眾不捨

位於北區的民德陸橋十九日晚間進行拆除作業,許多人近日前往拍照留念。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陳俊文∕綜合報導 位於北區的民德陸橋,陪伴在地民眾和學子近四十年,十九日夜間將拆除,進入倒數計時,許多人不捨,前來和陸橋說再見。拆除作業將從十九日晚間十時至二十日清晨,一夜之後,地景和天際線將有大轉變。 陸橋因老舊、使用率低,幾經地方反映和市府會勘,決議拆除並同步規劃學校周邊通學步道環境改善。和民德陸橋說再見,倒數計時,消息傳出後,許多人前來拍照留念。 當初興建民德陸橋是為了守護學子上下學安全,然使用率愈來愈低,尤其許多民德畢業校友直說,雖然沒踏上去過,但陸橋畢竟是青春時期的回憶,只能永留在回憶裡,也有人特地爬上天橋,和上面的大違建合照,竟然可以連接賣場相當獨特。 北區昨天舉辦國家防災日「防災、登革熱宣導三部曲」, 其中的第二部曲「民德國中、再見陸橋」防災行動,就邀請民德國中學生一邊學習防災知識,一邊在陸橋旁拍下充滿創意與回憶的KUSO紀念合照。透過趣味互動與場域連結,加強學生對災害應變的認識,也為地方留下珍貴的世代記憶。 台南市最早有三十四座人行陸橋,目前陸續拆除,民德陸橋一九八八年完工,橋齡近四十年,總長六十一公尺。今年預計拆除四座老舊且使用率低的人行陸橋,包括東區勝利國小前懷恩橋、北區開元國小前開元天橋與大光國小前念親陸橋,預計年底前完成。 工務局近日都在進行前置作業,屆時將封閉西門路四段六十五巷至公園北路路段,呼籲用路人減速慢行或改道,以確保行車安全,現場也將安排人員進行交管。

Read More

南台社區共融 音樂劇演繹西港

南台科大跨樂尬陣USR計畫「西港共融音樂劇讀劇會」圓滿結訓,將於十一月中旬進行成果發表。(南台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跨樂尬陣」USR計畫辦理之「西港共融音樂劇讀劇會」培訓圓滿結訓。由計畫主持人徐志杰、陳慧如與葉家彰老師帶領,學生透過在地文本與音樂劇場的詮釋,走讀西港人文地景,深化對家鄉的情感連結與文化認同,為十一月中旬讀劇會發表扎實暖身。 南台「跨樂尬陣:南流西起共融藝起來」USR,以「共融」與「人才培育」為核心目標,持續推動創作計畫、在地增能與跨域培訓,內容涵蓋歌唱、舞蹈與戲劇表演等,讓學生與居民在共創、共學與共演歷程中互相理解、跨越世代隔閡,並以藝術回應地方議題。透過長期耕耘,計畫引導青年建立社會意識與公共參與能力,讓文化傳承在日常中持續發酵。 計畫主持人徐志杰表示,跨樂尬陣透過在地文本、音樂與劇場,陪伴青年理解土地、與社區共學共演,讓文化在日常中自然延續。十一月十六日將於西港慶安里活動中心舉辦「西港共融音樂劇讀劇會」,呈現這段共創歷程的成果,屆時邀請社區居民、教育夥伴與關心在地文化的朋友一起參與同樂。

Read More

六甲DOC 體驗APP濾鏡強化資安意識

崑大資管系輔導六甲DOC,帶領民眾體驗手機濾鏡APP,藉由拍照與趣味濾鏡特效,強化資安意識,讓數位學習更貼近生活。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管理系南高輔導團隊協助六甲數位機會中心(DOC)舉辦數位應用課程,帶領民眾體驗手機濾鏡APP,藉由拍照與趣味濾鏡特效,強化資安意識,讓數位學習變得更直覺、更貼近生活。 六甲DOC由六甲區公所承接,持續舉辦多元課程縮短數位學習落差,在這次課程中,先指導民眾如何使用濾鏡APP拍照與套用特效,大家在嘗試變臉、裝飾貼圖、趣味場景的過程中,不僅收穫歡笑,也增進對影像處理與濾鏡原理的理解。 六甲DOC更將此經驗延伸至資訊安全的宣導,當民眾理解影像能如何被濾鏡改變,就能意識到「深偽影像」與「假訊息」可能帶來的風險,從而提升警覺,避免落入詐騙陷阱。 課堂中也透過變臉濾鏡APP製作個人化胸章,讓參與者將專屬的趣味照片帶回作為紀念,這樣的數位學習不僅留下了互動的回憶,也加深了民眾對數位應用與資安意識的認知。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六甲DOC的課程不僅僅是教會民眾操作APP,更重要的是透過實際操作,讓大家理解影像如何被改變?進而提升對深偽詐騙的辨識力,這樣的數位課程,既實用又有趣,對社區的數位學習非常有幫助。 崑大資管系暨南高輔導團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指出,推動DOC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民眾能在日常中應用數位技能,並具備數位防護意識。六甲DOC這次透過濾鏡體驗讓民眾在歡笑中理解影像變造的可能性,並意識到假影像詐騙的風險,正好展現「數位培力」的精神。希望這樣的課程能持續推廣,幫助更多人提升數位自信與資安警覺。

Read More

身心樂活講座 早鳥有禮

「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最終場週六上午將在台南市文化中心舉行。(中華醫大提供) 記者黃文記∕台南報導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與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合辦的「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將於這個週末進行最終場,二十日上午十時在台南市文化中心國際廳暨原生劇場地下一樓多功能會議室登場,邀請營養師高皓珉主講「口慾與康的糾纏」,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吃得好、吃得健康,又能體重零負擔。 取得國家高考營養師證照的高皓珉,本身也是生技公司的負責人,以她的營養專業開發多種既是美食又富有營養價值的天然食品、養生茶飲,既能滿足現代人對美食口慾的誘惑和擔心體重增加的罪惡感,又能兼顧食物的營養保存。講座中高皓珉營養師還會分享美食給與會民眾。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今年與中華醫事科大攜手合辦的「身心樂活齊步走」系列講座總共推出六場,邀請跨界專家為民眾帶來知識學習與身心靈成長的雞湯。 該講座不必事先報名,免費、開放自由入場,前十位入場民眾將可獲贈早鳥禮物,歡迎大家踴躍到場參加。這個週末是第六場,也是最後一場,活動的最後將頒發勤學獎和全勤獎給出席五場和滿六場的民眾。

Read More

中原、中央大學展現社會責任成果

  中原大學舉辦參與社會責任論壇與成果展,以展示中原參與地方和以專業知識投入社會責任計畫。(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丘安/中壢報導 為表示對社會責任重視,各大學近期都全力投入,中原大學十六日就開始,一連四天在該校展出多年來中原大學投入社會責任計畫和活動;中央大學則是以跨院所方式參加教育部所舉辦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展現大學回應在地需求、推動社會創新的多元實踐力。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十二日和十三日一連兩天在臺北花博爭豔館舉辦今年度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博覽會,全臺有一百二十一所大專校院參加,中央大學有三項大學社會責任的計畫團隊參與,以展現大學回應在地需求、推動社會創新的多元實踐力。 中央大學表示,參加的包括有「數位偏鄉早療的社會實踐」聚焦偏遠地區發展遲緩兒童的支持需求,結合資工、醫工等專業,透過康復機器人研發、專業人員訓練與社群親職教育,增強偏鄉早療能量;還有結合企管、經濟、客語暨社科等系所共同推動身障者職能培力、數位轉型與影響力治理,向大眾傳遞多元、平等、共融的價值觀。 中原大學則是在十六日開始,一連四天舉辦「永續無限城」大學社會責任論壇和成果展論壇,透過跨界交流,凝聚大學、產業與社會力量,共同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夥伴;中原大學副校長吳宗遠致詞時回顧中原自服務學習階段即深耕大學社會責任,二十餘年來中原師生以專業知識應用於公益服務,讓教育真正落實於行動。

Read More

中原大學倡議「永續無限城」舉辦USR成果展

中原大學倡議「永續無限城」,舉辦USR成果展見證大學實踐力。(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為了展現師生在USR與永續實踐上的努力,中原大學於創校七十週年舉辦「永續無限城」大學社會責任論壇暨成果展。論壇邀請見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吳君薇、一0四人力銀行職涯教育長王榮春及東海大學永續處處長陳鶴文,分別分享青年投入地方創生翻轉城鄉的經驗、永續綠領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以及中原師生以專業與熱情投入社會實踐的成果。透過跨界交流,凝聚大學、產業與社會力量,共同成為推動永續發展的重要夥伴。 中原大學副校長吳宗遠致詞時表示,自二00九年起大學肩負社會責任,而在AI快速發展的今天,更突顯教育不可取代的核心價值在於社會公益與永續實踐。他回顧中原自服務學習階段即深耕USR,二十餘年來師生將專業知識應用於公益服務,讓教育真正落實於行動。近年更屢獲肯定,包括二0二五年《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首獎、二0二四年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多項殊榮,以及「雙連梨社會企業」獲中小企業ESG獎,展現大學教育推動地方共榮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聯合線上總經理官振萱指出,今年是她第六次參加USR論壇,親眼見證中原大學在USR計畫與全人教育上的深耕成果。從早期的「雙連梨」與「桃園埤圳」,到近年推動馬來西亞水文化與竹構實作、偏鄉小農網路行銷、綠建築社區共創等創新專案,師生皆以專業回應社會需求,展現教育的真實力。她提醒,AI時代雖帶來衝擊,但無法取代真實行動與投入,並勉勵同學善用中原資源,把握機會參與社會、貢獻未來。 中原大學永續處表示,近年積極強化永續行動,重點包括每年編製並公開永續發展報告書,涵蓋校務治理、人才培育、產業創新與社會責任,呼應國際SDGs指標;校園持續導入節能減碳及創能設施,並設定二0二五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百分之二十的目標,同步推動綠建築與友善空間規劃。 01-中原大學舉辦「永續無限城」USR論壇暨成果展,展現推動社會責任與永續實踐的決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