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永仁師生通行安全 社區共好捐助義交經費

永仁高中校長余月琴感謝議員朱正軒(右)協助,兆子星營造董事長廖健勝(左)贊助義交經費。(永仁高中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仁高中鄰近社區工地開發案頻繁,周邊大型工程車進出嚴重影響學生通行安全,除師長樂捐贊助義交執勤經費,校方並透過市議員朱正軒媒合兆子星營造,永仁家長會副會長藍天寶媒合福德祠等捐助。 永仁高中位於永康區忠孝路,該路段為連接台南市東區與永康工業區的重要通道,一年多來學校附近迎來數個大型工程,社會住宅、立體停車場、對面大型住宅大樓與忠孝路拓寬工程,交通狀況嚴峻,惟忠孝路為單線雙向車道,道路狹窄,於上下學尖峰時段交通流量大,人車混行險象環生。 自一一二年初起,校方主動媒合永康警分局聘用義交於上下學時段執勤。然義交費用校方需自行籌措,執勤費用每年高達卅餘萬元,永仁校長余月琴多年來積極向各界募集資源,仍面臨經費短缺之挑戰。 余月琴感謝朱正軒議員媒合兆子星營造捐助十五萬元,與家長會副會長藍天寶媒合福德祠捐助七萬五千元。還有鄰近穎昌工程企業、建裕營造、成功里長曾文俊、家長會副會長顏志銓及教職同仁也慷慨捐助義交基金,共同守護永仁師生及社區民眾用路安全。 為持續籌措義交執勤經費,學校將於廿日親職座談日舉辦「守護你我愛地球」跳蚤市場義賣活動,由師生捐出家中九成新物品進行義賣,為義交基金盡一份心力。

Read More

南市表揚800餘優良教育人員

  台南市教育局表揚優良教師,圖為今年獲全國與南市師鐸獎的教師。 (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市府教育局十日在樹谷園區音樂廳舉辦教師節表揚大會,由副市長葉澤山代表市長黃偉哲表揚四名全國師鐸獎、兩名全國教育奉獻獎、二十四名台南市師鐸獎、十二位卓越特殊教育人員、八百餘名資深優良教師,感謝老師們為教育的付出與堅持。 副市長葉澤山表示,台南教育實力有目共睹,獲得各界高度肯定,此次台南有四位師長獲全國師鐸獎,也讓推薦得獎率居六都之冠。感謝教師們用愛與專業引導孩子找到自我價值、發展多元潛能、勇敢追尋夢想。 此次表揚大會,表揚全國師鐸獎得主─復興國中陳文財、立人國小王全興、石門國小劉珍琳及西門實小邱馨慧;南市師鐸獎─永仁高中郭如育、西港國中黃新富、仁德國中盧俊邦、大橋國中何慧真、和順國中王嬿惠、安平國中何曉芬、鹽行國中胡正良、東區勝利國小黃雅貴、蓮潭國中小鄭東益、永華國小歐錫霖、官田國小徐子蔚、崑山國小陳谷易、安定區南興國小陳桂蘭、東區復興國小黃雅琳、文元國小龔詩鈴、大灣國小蘇雅慧、安順國小陳玥樺、將軍幼兒園蔡玉晏、麻豆幼兒園劉怡玲、仁德幼兒園郭淑芬。 另外,還有獲全國教育奉獻獎的台南一中退休教師李福進、台南二中劉天祥。卓越特殊教育人員則有大灣高中施欣玫、崇明國中陳如凡、建興國中王馨敏、永康區復興國小張喜凰、永福國小陳姿燕、新民國小張玉林、麻豆國小李翊誠、六甲國小王秋怡、東陽國小陳怡靜、大港國小陳玥吟、東區復興國小黃詩雅、鹽水國小吳佾纁。

Read More

南應師生赴泰交流聯合演出

南應大藝術學院師生團隊受邀赴泰國東方大學進行跨國際交流,並參與音樂與舞蹈演出。 (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大藝術學院音樂、舞蹈、流音系師生廿餘人,受邀前往泰國東方大學(BU)參加「二0二五 MUPA Festival」音樂與舞蹈國際交流,除與該校師生聯合演出,並給與鋼琴大師班教學,彰顯南應大跨國際文化交流的核心價值。 南應大與泰國BU持續推動策略聯盟,並受邀由音樂系主任邵婷雯副教授,舞蹈系顏鳳曦副教授及流行音樂系吳國瑄助理教授帶領師生共廿五人,參與泰國BU音樂會國際交流。 音樂會除了南應大音樂系楊楠教授與邵婷雯副教授的鋼琴四手聯彈,泰國BU也安排音樂系主任Akkarapon Dejwacharanon博士合作演奏泰國當代知名作曲家Yos Vaneesorn的單簧管作品,及南應大流音系何品達助理教授的世界首演作品。 南應大與BU歌手同學同台演唱多首膾炙人口歌曲, 例如流音系TUT Rock Band演唱大二同學林昱恆創作〈紙飛機〉,還有〈月亮代表我的心〉,〈誰來愛我〉及〈失戀陣線聯盟〉歌詞中泰文交叉,帶來別出心裁效果。 另舞蹈系學生也前往曼谷參訪泰國職業舞團CHANG THEATRE (Pichet Klunchun Dance company Originally)。

Read More

聖功赴峇里島 散播環保種子

  聖功女中師生赴峇里島進行國際教育旅行。 (聖功女中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聖功女中師生日前遠赴印尼峇里島,展開一場結合環境保育、文化交流與生命教育的「我愛地球媽媽,我愛海底家園」國際志工之旅,這趟旅程不僅是校訂必修課程的延伸,更是學生們用行動守護地球、關懷世界的具體展現。 聖功女中開設為期一年的「鄉土之愛與國際關懷」校訂必修課,以自編教材為核心,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台灣原住民、環境保育及海洋生態等議題。再經過社團淨灘、海生館參訪和志工培訓等準備後,學生們將學習成果帶到海外。 聖功女中表示,師生走進峇里島當地小學,舉辦以環境保護為主題的營隊,透過說故事和互動遊戲,將愛護地球的種子播撒到孩子們心中。下午他們當起海龜保育中心的志工,親手放生小海龜,並在深夜守護海龜媽媽上岸產卵,小心翼翼地收集每一顆卵,為新生命提供安全的孵育環境。 除了環境志工服務,聖功女中師生也積極進行文化交流。他們參訪了以永續為核心的「Green School」,深入學習其獨特的環保教學理念與實踐方法。此外,學生們還前往當地高中,分享台灣客家文化,並以精緻的紙傘作為交流禮物,將台灣之美傳遞到海外。旅程中,師生們也受邀走進印尼傳統家庭,換上傳統服飾,學習當地樂器與迎賓舞蹈,體驗文化最真摯的溫度。

Read More

崑大幼兒園長專班開訓提升幼教專業知能

崑大第十二屆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開訓,近卅位學員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培訓,提升幼教專業知能。(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為配合當前幼兒園長培育之需求,提升園長專業發展知能,辦理第十二屆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開訓,共有近卅位學員報名,其中,更有遠從花蓮前來進修學員,將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培訓,每週六、日上課,為幼教產業再添專業領袖群。 崑大幼兒園長專業訓練班,旨在提供幼兒園教師、教保員進修及專業發展之機會。參加此專班培訓需歷經幼兒園課程實務知能及行政實務課程的培訓,總共一八0個小時專業課程訓練,且請假時數至多十八小時,在此嚴謹下,幼兒園長專班亦肩負起幼兒園長儲備之重責大任。 崑大幼兒保育系主任李花環表示,幼兒園長課程師資堅強且課程頗受好評,上課是長時間的耐力賽,長達三個月學習將會十分充實,與同班同學更要建立良好的人脈合作夥伴,為幼兒教保努力。此專班授課教師皆是學識、資歷俱佳的大專院校教授群及幼兒園長群。 幼兒園長專班計畫主持人暨幼保系助理教授王美晴表示,此專班學員除台南市老師外,亦有遠道而來,最遠來自花蓮縣的兩位老師,為的是精進幼兒教育行政領導專業知能,不畏路途遙遠,卻有一顆熾熱且學習之心。 另外還有位來自雲林縣擔任園長的夥伴,已具有多年經營實戰營運幼兒園經驗,放下身段選擇崑大幼兒園長課程專班,藉由專業學習再次吸收新知,期望參與的教師在未來能持續保有熱情,為幼教領域再添更多助力。

Read More

全國科展奪佳績 建興國中獻獎

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左)、建興國中校長侯志偉(右),在市政會議向市長黃偉哲(中)獻獎。(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參加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獲縣市團體獎第三名,建興國中則蟬聯學校團體獎第一名。另南市教育局獲教育部評鑑防災校園大會師卓越點燈獎,轄內七校分別獲頒防災建置校園績優、優選學校。九日獲獎單位出席市政會議,向市長黃偉哲獻獎。 南市教育局獲防災校園大會師卓越點燈獎,轄內七校分別獲頒進階推廣案防災校園教學創意獎、防災建置校園績優、優選學校。獲獎單位出席市政會議,向市長黃偉哲(中)獻獎。(教育局提供) 第六十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七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在清華大學舉行。建興國中校長侯志偉表示,今年在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勇奪化學科全國第一名的黃同學來自普通班,但憑藉對奈米化學的熱愛,勤奮不懈,才一年級就嶄露頭角、實屬難得。體現出南市科學教育向下扎根、多元培育的傲人成果。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教育局推動科學教育整體計畫,從校園實驗課程、探究實作到科展培訓,逐步建構完整的支持系統。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驗證假設,培養思辨力與問題解決力。 此外,南市自一一一年起,各級學校獲教育部核定為基礎防災校園,以「防災教育四大主軸」為核心,推動防災基礎建置、災害應變演練、防災教學融入、校園防災文化塑造。 一一三年度教育局獲頒「防災校園大會師」卓越點燈獎。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獲進階推廣案防災校園教學創意獎。北勢國小、甲中國小、麻豆國小獲防災建置校園績優學校。安慶國小、官田國小、松林國小為優選學校。上述獲獎學校以高度創新、在地化特色,贏得青睞。

Read More

嘉藥USR取經日本長照與農業技術

日本長照機構依據長者需求設計活動,縮短「不健康壽命」。 (嘉藥提供)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嘉南藥理大學USR計畫團隊日前由主任秘書陳品晟率領,阿蓮計畫主持人王四切教授及西港計畫主持人薛雅明教授,偕同地方夥伴遠赴日本北海道跨域交流,走訪東京農業大學鄂霍次克校區、網走市政府、長照機構及農業單位等相關單位,探索銀髮照護與農業創新的實際經驗。 偕同前往的包括大內產業永續發展促進會總幹事莊麗緣、大內青農楊子賢、阿蓮老人活動中心主任潘怡璋及阿蓮里長黃靖娟等人,北海道網走市長水谷洋一接待,以示對嘉藥團隊的重視。 二千年起,日本全面實施四十歲以上國民長照保險制度,透過預防醫學降低失能與醫療負擔。而網走市逾三分之一人口在六十五歲以上,市府積極推動長期照護政策,引入外籍人力補足照護缺口,轄內的數間護理之家及日照中心,則依長者需求設計活動,透過運動、營養與預防醫學,有效延緩失能,縮短「不健康壽命」,展現日本長照制度的先進成果,值得台灣借鏡。 嘉藥團隊還拜訪東京農業大學鄂霍次克校區,該校二0一三年便與嘉藥藥理學院締結姊妹院協議。佐藤教授特別展示在不破壞水果外觀下,以光譜檢測水果適口性的創新技術,並期待與嘉藥食藥粧檢測中心深化合作,雙方討論簽署校級MOU的可能性。 團隊並參訪福田農場與第二十一營農集團,去年福田農場成功突破高緯度氣候限制,首次成功種植稻米,為北海道農業創新里程碑。第二十一營農集團則運用衛星影像與智慧農機,進行馬鈴薯、長芋及川芎等作物的精準管理,讓嘉藥與青農楊子賢獲益良多,雙方也針對共生種植與病蟲害防治進行深度交流。

Read More

助銀髮族復健 光華高中導入成醫AI智慧照護

光華高中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導入智慧抗衰防跌數位課程模組,計畫主持人說明有效運動能防跌抗衰老。(光華高中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光華高中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導入成大醫院醫師連偉志開發的智慧抗衰防跌數位課程模組。學生接受訓練後,運用智慧照護知識技能,為南市東區樂齡學習中心學員提供服務,協助長輩使用智慧數位復健系統。 身兼東區樂齡學習中心主任的光華高中校長陳綺雯表示,台灣將於二0二六年正式啟動長照三點0計畫,核心之一即為導入數位科技,發展智慧照顧,推動健康老化。 光華高中學生接受訓練後,協助長輩使用智慧數位復健系統。(光華高中提供) 光華高中智慧數位復健系統訓練過程,讓學生更精確協助長輩完成動作,依據系統紀錄做出個別化指導。多數年長者持續訓練,均能有效增強下肢肌力活動。 透過科技輔助,提升運動成效及安全性,可在輕鬆互動過程中完成肌力訓練。從系統回饋的數據、長輩實際反應,發現多數參與者的下肢肌力得以維持,且有明顯進步。不僅走路更穩,腿部也比較有力。 此次除了銀髮族活動管理學程學子,也有高中部學生參與。陳苡綾、劉家瑜從訓練開始、長輩實際反應,到系統回饋,完整記錄活動過程。蒐集到的相關紀錄及回饋數據,預計參加小論文競賽,希望更多人看到計畫亮點,鼓勵年長者參與訓練,有效增加肌耐力,提升生活品質。

Read More

台日菲共育智慧永續能源人才

南台科大學生與日本、菲律賓大學生在跨國共學中,展示他們成功建置的智慧太陽能最佳化系統作品。(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工學院推動國際共學計畫(IPBL),攜手日本大阪工業大學及菲律賓聖何塞大學三校跨國校際合作專題共學,聚焦「智慧永續能源」主題,共同開發創新的智慧太陽能最佳化系統,培育學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成為關鍵議題,南台由電機系助理教授施嘉興率領,攜手電機、電子與資工系共十名學生赴日本大阪參與跨國校際合作。學生們完整體驗「設計─實作─分析─驗證」的流程,成功完成一套具備應用潛力的智慧太陽能最佳化系統。此次活動更是IPBL計畫首度將AI技術導入能源領域,運用問題及專案導向學習之教學模式,協助學生運用數據分析與演算法,探索能源轉化的最佳效率,展現鎮跨域共學的價值。 南台工學院長蔡明村表示,透過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及學校多年來推動的跨國合作機制,學生們能在真實的工程挑戰中快速適應跨文化環境,並完成兼具創新與實用價值的專案。這不僅深化他們的專業能力,也大幅提升國際移動力與競爭力,為AI綠能與永續發展的國際未來做好了萬全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IPBL計畫自創立以來已成為亞洲高等教育跨國合作的典範。三校每年輪流主辦,讓學生跨越國界與文化,共同挑戰全球性議題。

Read More

楠西小旅行 台日青年創生交流

台日青年交流登場,熊本學園大學師生走入台南楠西,體驗淺山地區多元風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楠西報導 台日青年交流登場,熊本學園大學師生走入台南楠西,體驗淺山地區多元風貌,參觀江家古厝、在地農產蜜棗園及品嘗風味餐,感受地震過後的楠西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 台日青年交流登場,熊本學園大學師生走入台南楠西,體驗淺山地區多元風貌。(記者張淑娟攝) 此次台日青年交流由市府客家事務委員會所主辦,主題為「楠西再生‧關懷小旅行」,並由高雄科技大學執行團隊邀請日本熊本學園大學田上智宜准教授率領師生來台,共同深入楠西展開地方創生交流之旅。 活動行程涵蓋古厝導覽、秘境參拜、風味餐、技藝手作與選物採買,藉此呈現楠西多面向的文化風景與創生實踐。由於楠西今年初才歷經震災,台日青年對楠西展現出堅韌的生命力,留下深刻印象。 參訪團在鹿陶洋江家古厝參訪時,巧遇成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也率師生參訪,三校年輕學子互動熱烈,並以日文、中文、肢體語言熱情互動,建立跨國情誼。 田上智宜表示,旅途中深刻感受到楠西農業發展、文化推廣的行動力。學生們除親身體驗地方風景與農業現場外,也透過文化導覽與技藝手作,深入理解社區如何應對永續轉型。 市府客委會主委陳新裕表示,參訪團代表田上智宜就讀台灣大學期間深入研究客庄文化,本身也是台灣女婿;感謝田上成為台日文化交流的橋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