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防詐 掌中劇前進蚵寮國小演出

王藝明掌中劇團前往北門蚵寮國小演出「西遊校園宣導記,以唐三藏師徒與白骨王詐騙集團為劇情,吸引台下學生目光。(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北門報導 當唐三藏師徒遇上白骨王詐騙集團要如何因應?王藝明掌中劇團前往北門蚵寮國小演出《西遊校園宣導記》,透過逗趣的內容讓學生了解校園多項議題,台下笑聲不斷。 王藝明掌中劇團前往蚵寮國小演出獲口碑。(記者盧萍珊攝) 蚵寮國小校長王建堯指出,活動透過台南市家長會聯合會理事長賴建良、副執行長王紫馨及蚵寮國小家長會長洪詠釧引薦,將傳統文化和新媒體藝術結合的王藝明掌中劇團,邀請進校園演出,共有近百位師生一起觀賞。 王藝明掌中劇團長王華東表示,戲劇\主要描述唐三藏師徒遇到白骨王犯罪集團,使用霸凌、詐騙和毒品入侵校園,幸好孫悟空發現白骨王的陰謀,使用觀世音菩薩給的八大符令分別是法治教育、品德教育、人權教育、生命教育、資訊素養、倫理教育、性別平等和反詐騙,救出唐三藏、豬八戒和沙悟淨,並阻止白骨集團侵害校園。 四年級學生呂妍蓁說,現在詐騙很多,看完布袋戲演出,回家要提醒阿嬤,千萬要小心,別被陌生人騙了。六年級的洪源鍇則說,從小愛看布袋戲,從這齣劇中學到要快樂活著就不要吸毒,不然像白骨精一樣就很恐怖。

Read More

永康國中跆拳踢9金 7人獲選南市代表隊

永康國中跆拳隊在台南市長盃賽中,獲得九金三銀一銅及男女組團體第一,並有七人獲取台南市青少年代表隊資格。(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國中體育班跆拳道隊參加一一四年台南市長盃跆拳錦標賽,大放異彩,團隊在對打項目共計獲得九金、三銀、一銅,及國男、國女組團體第一名。選手參加全國青少年代表隊選拔賽,並有七人獲取台南市代表隊資格。 永康國中自十年前成立跆拳道體育班以來,利用專長課程、課後及週末時間,由教練吳姵瑩及馬婷霞共同指導,包括對打、品勢、拳技、足技、擊破、體適能、柔軟度、平衡感等訓練,精進各項技術。在學校重視品格與規律生活環境下,以栽培國家選手為目標,提供學生升學機會,培養學生體育專業素養與社會競爭力。 為增進選手國際視野,跆拳道隊亦曾前往馬來西亞、中國大陸溫州學校、韓國檀國大學校體育大學交流,增進豐富比賽經驗,使台南市體育能夠展現於全國體壇進而推向世界。 永康跆拳道隊參加比賽均有優異展現,例如榮獲全中運國女組團體總錦標冠軍三連霸、國中女子組五十二公斤級銅牌、六十八公斤級以上第五名。 在一一四年台南市長盃跆拳錦標賽,永康國中在對打項目獲得九金、三銀、一銅,其中金牌包括張庭翰七十八公斤、吳宗侑與謝予婕六十三公斤、陳思璇五十二公斤、陳峙璿四十八公斤、蔡孟璇四十四公斤、徐嘉妡四十五公斤、林品妍四十六公斤、施沛希四十九公斤;銀牌汪泳璋與蕭婕宇五十五公斤、黃守宬四十五公斤;銅牌楊沂澄四十八公斤。 另在全國青少年代表隊選拔賽共有七位選手獲取台南市代表隊資格,分別是陳峙璿、汪泳璋、吳宗侑、曾奕豪、林品妍、蕭婕宇、謝予婕。

Read More

中原大學資管系AI與VR課程翻轉學習體驗 深耕泰國坤敬九年成果豐碩

中原大學團隊帶領當地學生體驗VR課程,沉浸式學習樂開懷。(中原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九位師生,今年暑假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遠赴泰國坤敬展開為期兩週的資訊教育服務。這已是中原團隊在當地深耕的第九年,透過營隊課程,帶領學生走進 VR、AI 工具與智慧機器人應用的數位世界。 中原大學與華碩攜手舉辦AI課程,吸引百名以上師生熱情參與。(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泰空曼遊」國際志工團隊在資管系主任廖秀莉教授指導下,由林思琦、王之軍、文國盛、林柔均、宋姿燕、徐世華、侯文家、陳軒霖等八位學生及華碩志工莊以寧組成。團隊於八月十七日至三十日前往坤敬亞太數位機會中心(ADOC)、亞洲人文學院(CAS)及多所學校服務,課程內容涵蓋 VR、Scratch、Code.org、深度學習與台灣文化交流,帶領師生體驗多元資訊學習,並有效提升當地數位技能。團隊表示,由於在坤敬,電腦操作與中文能力幾乎等同就業保障,因此課程廣受重視並吸引熱烈參與。 亞洲人文學院創辦人、前泰國外交部長親自接待中原師生。(中原大學提供) 課程安排不僅有最新的人工智慧(AI)應用,還有去年大受歡迎的虛擬實境(VR)內容。當地學生第一次戴上 VR 設備進入沉浸式學習時,眼神閃閃發亮、驚呼連連,甚至吸引同儕用手機搶著拍照記錄。課後回饋更顯示,許多學生直呼這是「一生難忘的體驗」。AI 課程裡結合履歷撰寫與生涯規劃的設計,也讓當地學生倍感實用,顯示科技應用與實務結合的教學,確實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幫助。 這趟服務也受到當地高度重視。亞洲人文學院創辦人、前泰國外交部長 Prof. Dr. Krasae Chanawongse 特別撥冗接待中原團隊,並與師生們深度交流,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與領導經驗。他高度肯定台灣教育體系,並期許雙邊交流能帶動泰國東北地區的教育提升與經濟發展。亞洲人文學院(CAS)特別掛上木雕「歡迎」字樣,以感謝中原大學是第一個長期造訪當地的國際志工團隊,意義格外深遠。

Read More

東華大學USR跨域課程 體驗地方創生新能量

  國立東華大學帶領學生走入澎湖,讓青年學子親身體驗地方文化創意如何轉化為永續發展的驅動力。(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中行/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舉辦「垂直整合專題科技農牧與循環資源再利用」移地教學課程,帶領學生走入澎湖的街道巷弄與漁村社群,讓青年學子親身體驗地方文化創意如何轉化為永續發展的驅動力。 東華大學社會責任行動中心講師韓榮樂帶領學生透過實境解謎遊戲《騷動!解密媽宮城》,結合AR擴增實境的科技元素,探索古城隱藏的歷史與故事,透過走讀方式突破傳統導覽框架,讓學習過程兼具遊戲性與知識性。 越南籍同學陳明玉表示,當他們必須親自解謎才能前進時,會自然投入場域與歷史的互動中,透過手機APP的學習方式可以突破語言障礙,更能理解澎湖作為重要海洋據點的時代變遷。 東華大學表示,東華大學的學生還與「澎湖青年壯遊點」成員交流,同學不僅認識當地長期面臨外來入侵種銀合歡的挑戰,還參與當地青年團隊將砍除後的銀合歡製作成富有文化意涵的窗花杯墊DIY。 並經過換算此次交流等同於參與在地清理廢耕地五坪,這樣的再利用設計,讓學生看見「廢棄物」如何轉化為文化商品,並且成為吸引遊客體驗的創意元素,展現地方創生的具體實踐。 社會責任行動中心主任江東隆指出,文化走讀不只是認識過去,而是要理解未來可能的發展,學生透過與社區青年交流,學會如何將文化符號轉化為產業價值,這是地方創生能否長久的關鍵。

Read More

鳥松幼兒園鳳梨田化身教室 入圍全國教學卓越獎金銀質獎

鳥松幼兒園鳳梨田化身教室,入圍「一一四年度教學卓越獎」幼兒教育組金、銀質獎。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鳥松幼兒園以在地鳳梨田為教室,帶領孩子從在地農產出發,展開美感探究與文化學習。憑藉「與旺萊初相遇」等三大課程特色,代表高雄市參與「一一四年度教學卓越獎」幼兒教育組,從眾多縣市優秀隊伍中脫穎而出,入圍金、銀質獎名單,也讓全校師生相當高興。 鳥松幼兒園鳳梨田化身教室,入圍「一一四年度教學卓越獎」幼兒教育組金、銀質獎。 (記者王正平攝) 鳥松幼兒園也是高雄市唯一入圍金、銀質獎的幼兒園。其中獲得金質獎團隊,可獲頒六十萬元獎金,銀質獎則獲頒三十萬元獎金;教育部將於十一月二十八日在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舉行頒獎典禮。 鳥松幼兒園位於以鳳梨為主要農產的地區,卻發現孩子們對家鄉農產與環境感到陌生,為拉近孩子與土地的距離,師生們走入社區,讓鳳梨田成為最鮮活的學習場域。從觀察、體驗到創作,孩子們在過程中培養主動探究力、生活美感力與對家鄉的關愛。 幼兒園積極結合專家學者、家長與社區資源,透過豐富的在地課程,讓孩子們自主學習、同儕共學;學習過程中,孩子們以觀察鳳梨不同時期的樣貌製作「鳳梨520秘密小書」,並將鳳梨景色與觸感融入詩歌創作。更透過多元媒材進行創作,完成鳳梨故事書箱、手提袋、鑰匙圈、明信片、電子書與戲劇表演等作品,將鳳梨轉化為豐富的學習素材。 園長鄭淑蓮說,鳥松幼兒園以鳳梨田為教室,帶領孩子從在地農產出發,孩子們不僅在遊戲與創作中學會專注與欣賞美感,也透過五感體驗與土壤探究,了解鳳梨生長的原因,進一步培養對土地的情感。也結合混齡共學、師生共學與家園合作,善用社區資源,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創作中發現愛、在分享中傳遞美,共同深耕在地文化。

Read More

中原大學國際志工團赴泰傳愛 結合VR、AI課程點亮孩子未來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9位師生今年暑假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黃馨儀 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9位師生,今(114)年暑假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遠赴泰國坤敬展開為期兩週的資訊教育服務。這已是中原團隊在當地深耕的第九年,透過營隊課程,帶領學生走進VR、AI工具與智慧機器人應用的數位世界。 中原「泰空曼遊」國際志工團隊在資管系主任廖秀莉指導下,由林思琦、王之軍、文國盛、林柔均、宋姿燕、徐世華、侯文家、陳軒霖等8位學生及華碩志工莊以寧組成。團隊於8月17日至30日前往坤敬亞太數位機會中心、亞洲人文學院及多所學校服務,課程內容涵蓋VR、Scratch、Code.org、深度學習與台灣文化交流,帶領師生體驗多元資訊學習,並有效提升當地數位技能。團隊表示,由於在坤敬,電腦操作與中文能力幾乎等同就業保障,因此課程廣受重視並吸引熱烈參與。 帶領此次團隊的資管系主任廖秀莉表示,看到同學們把課堂上學到的數位專長帶到國際現場,並且能克服網路設備不足的挑戰,成功引導當地師生體驗VR與AI,身為指導老師感到非常欣慰。她強調,服務學習的價值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在於跨文化交流與自我成長,「學生們展現出的創意與韌性,正是中原重視全人教育的最佳展現!」 團隊於8月17日至30日前往坤敬亞太數位機會中心、亞洲人文學院及多所學校服務。(圖/中原大學提供) 課程安排不僅有最新的人工智慧應用,還有去年大受歡迎的虛擬實境內容。當地學生第一次戴上VR設備進入沉浸式學習時,眼神閃閃發亮、驚呼連連,甚至吸引同儕用手機搶著拍照記錄。課後回饋更顯示,許多學生直呼這是「一生難忘的體驗」。AI課程裡結合履歷撰寫與生涯規劃的設計,也讓當地學生倍感實用,顯示科技應用與實務結合的教學,確實能為他們的未來帶來幫助。 中原大學「泰空曼遊」國際志工團隊,今年同時獲得華碩文教基金會及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的支持,參與的同學收穫更是不少。林思琦說,「從課程設計到現場教學,每一步都需要與團隊密切合作並即時調整,這讓我學會如何帶領小組並解決問題。」侯文家則分享,「跨文化交流不只是語言,更需要同理心與耐心,這次經驗讓我更有信心面對未來挑戰。」徐世華更提到,「當看到學生們在 VR 課堂裡興奮投入,眼睛閃閃發光時,我真的覺得自己的努力正在發揮影響,這是最珍貴的成長!」 這趟服務也受到當地高度重視。亞洲人文學院創辦人、前泰國外交部長 Prof. Dr. Krasae Chanawongse特別撥冗接待中原團隊,並與師生們深度交流,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與領導經驗。他高度肯定台灣教育體系,並期許雙邊交流能帶動泰國東北地區的教育提升與經濟發展。亞洲人文學院特別掛上木雕「歡迎」字樣,以感謝中原大學是第一個長期造訪當地的國際志工團隊,意義格外深遠。 中原大學表示,泰國坤敬是聯合國經濟社會計畫推動的重點城市。多年來,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系師生持續在當地深耕,並透過資訊科技導入,讓坤敬成為展現跨國教育合作的重要基地。未來,中原大學將持續推動AI與新興科技的應用,將足跡拓展到更多需要協助的國家,深化國際教育服務,展現大學的國際責任與教育使命。

Read More

美和科大護理系創佳績 鄭恰娟護理師國考全國第二名

屏東美和科大護理系應屆畢業生鄭恰娟(左)在今年護理師國考以全國第二名的好成績金榜提名,獲校長王建臺頒發獎金肯定。(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一一四年度專技護理師國家考試放榜,屏東美和科大護理系再創佳績!應屆畢業生國考通過率近八成,其中護理系鄭怡娟更以全國第二名金榜提名,表現優異,再次為素有「護理搖籃」美譽的美和科大打響名號。 鄭怡娟表示,自己沒有參加校外補習,但自知若僅靠自己複習,容易陷入迷茫。所幸學校在考前最後一個學期安排「護理國考證照輔導」,由系上安排校內外優質教師提供各科複習課程,協助學生掌握核心知識,在衝刺階段針對命題趨勢與答題技巧進行點撥。系統性課程與重點精華相互結合,使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達到最大效益,系上的輔導讓同學感受到「只要跟著老師建議的複習進度,就能明顯感受到自己對各科掌握度的提升」。 鄭怡娟強調,她一直利用課餘時間打工賺取學費及生活費,正苦惱工作與課業間找到平衡的經濟壓力下,學校提供「特斯拉充電計畫」獎學金的資助,讓考前幾個月得以全力投入備考,也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因素。 護理系主任蔡玲君提到,該系不僅提供「護理國考證照輔導」與「特斯拉充電計畫」獎學金,還積極與屏東縣內醫院合作,像是與屏東基督教醫院產學合作,爭取資源提供系上證照輔導策略的支持,共同為培育護理人才貢獻心力。 校長王建臺強調,美和科大一向重視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護理系更是重點發展科系。為提升國考通過率,師資團隊持續投入心力,規劃衝刺課程、提供個別化輔導,確保學生獲得最完善的支援。

Read More

類科學競賽 南新、聖功特優

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教育局與成功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合辦的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圓滿落幕。南新國中、聖功女中國中部分別拿下教案基礎、科學謎題進階組特優,表現亮眼。 全民科學日類科學競賽邀南市國中學生組隊參與,結合成大科學教育中心舉辦的科學嘉年華,讓學生透過實作體驗、交流,感受科學的樂趣。競賽以全民科學日活動開發的牛頓擺、糖水旋光、浮沉子、熱情溫度計、非彈性碰撞的球等實驗教材、教具為基礎,由學生進行科學展演。透過具體直觀的實驗,強化科學原理的理解。鼓勵學子學習將抽象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表達,讓科學真正走進生活。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類科學競賽以團隊合作為核心,考驗學生跨域整合力及創意展現。競賽分為教案基礎組、科學謎題進階組兩大組別。參賽學生需完成實驗設計,結合影片製作、視覺設計、故事架構,展現多元能力。上台發表、展示成果,與觀眾互動,並接受專業評審提問,是難得的實戰經驗。 南新國中參賽學生盧品綸分享,浮沉子重量計算不精確,必須不斷修正調整。過程中多次失敗,卻讓團隊成員越挫越勇,獲頒特優成就感十足。聖功女中國中部參賽學生楊涵妤指出,決賽當天得面對觀眾、即時回答評審提問,堪稱口語表達、科學知識的雙重考驗,但也因此收穫寶貴的學習經驗。

Read More

北京國際機器人大賽 台南3學子臨危不亂勇奪第3

台灣代表隊黃子軒、黃子芸和嚴子夏參加在北京舉行的ROBORAVE總決賽,拿下第三名佳績。(記者陳俊文翻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瀛海中學國際高中部黃子軒、黃子芸兄妹檔與大灣中學國中部嚴子夏,代表台灣參加在北京舉行的RoboRAVE國際總決賽,在最受矚目的一點五公斤Open Sumo項目中勇奪第三名,這段從台南到國際舞台的旅程,不僅是三人小組的榮耀,更是台南人的驕傲。 今年七月,黃子軒、黃子芸和嚴子夏在美國RoboRAVE矽谷公開賽高中創業組奪得世界第一,短短幾週後,又遠赴北京RoboRAVE國際總決賽,並在最受矚目的一點五公斤Open Sumo項目中,以全三D列印機器人先擊敗去年冠軍的波蘭隊。有趣的是,波蘭隊輸得不服氣,卻用英文要妹妹黃子芸幫忙向大會翻譯,令人哭笑不得。 黃子軒表示,今年比賽雲集美、加、歐、亞洲共十六國強隊參賽,大多數隊伍選擇以鋁合金、鐵片打造機器人,追求速度與硬度。他們選擇強度較低的三D列印,雖然強度上吃虧,但憑著精密設計、精準程式與臨場判斷突破困境,當他們的機器人成功把去年冠軍隊波蘭的金屬戰車逼出場外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黃子軒和輸的不太服氣的波蘭隊握手致意。(記者陳俊文翻攝) 最動人的一幕發生在比賽中途,他們的機器人鏟子被對手尖銳的鐵片猛烈撞毀,眼看就要被迫棄賽。緊要關頭之際,黃子軒等三人衝上場,同心協力在三分鐘內完成拆卸與更換,讓機器人重返賽場,隨行家長熱淚盈眶的說,他們最驕傲的不是孩子獲得第幾名,而是他們在壓力下依然沉著冷靜,並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善意與團隊精神。

Read More

聽見在地記憶 西港DOC鄉音縈繞

崑大資管輔導西港DOC數位講師教導學員腳本設計、錄音操作等,用廣播創作家鄉故事。(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管理系南高輔導團隊輔導的西港數位機會中心(DOC),今年開設「家鄉故事廣播創作」課程,由資深數位講師賴騏濬從腳本設計、錄音操作、後製剪輯到上架技巧,帶領學員完成一集完整Podcast節目,將家鄉文化轉化為可分享的數位聲音資產。 西港DOC由西港國中承接,在今年課程中學員們各自發揮創意,有人記錄自己的故事,也有人介紹地方美食與民俗文化,主題多元且貼近生活,透過聲音的溫度,這些作品不僅凝聚了社區情感,更讓西港的在地記憶得以跨越距離,被更多人聽見。 賴騏濬強調,Podcast不只是數位工具,更是一種文化保存的方式。他也適度導入AI應用,協助學員在資料收集與音檔處理上更有效率,展現數位科技與地方故事的結合力量。 崑大資管系暨南高輔導團隊計畫主持人賴正文教授提到,透過這類數位培力課程,能讓偏鄉居民有更多機會接觸創新工具、勇於發聲,進而提升地方的文化能見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