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曜建設 為學子圓藝術夢

上曜建設董事長張祐銘支持九份子國中小的藝術圓夢計畫,挹注一百五十萬元經費,一圓學子藝術夢。(九份子國中小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安南區九份子國中小發展藝術,推出五年期「藝術圓夢發展」計畫,獲得企業上曜建設董事長張祐銘支持,挹注一百五十萬元經費,協助學校發展藝文課程,計畫今年邁入第三年,藝文推展卓然有成。 張祐銘表示,未來將持續進行「企業教育」合作計畫,培育更多藝文種子,和九份子國中小攜手創造「社區與藝術校園」場域,共創九份子高品質黃金學區未來願景。 上曜建設董事長張祐銘支持九份子國中小的藝術圓夢計畫,挹注一百五十萬元經費,一圓學子藝術夢。(九份子國中小提供) 相中九份子重劃區發展,上曜建設在該區推出「上曜湖映白」建案,因鄰近九份子國中小,至學校拜訪時,得知該校致力推展藝文,秉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精神,上曜以一年三十萬元、為期五年,共一百五十萬元經費,支持學校發展藝文課程,今年邁入第三年,藝文團隊蓬勃發展。 校長康晉源感謝企業陪伴孩子,一圓藝術夢想,挹注的教育經費,學校發展六大藝文團隊,包括海翁舞蹈團、二胡樂團、豎琴團、合唱團、弦樂團、直笛團,在豐富資源進駐下,師生獲益甚大,而透過藝術教育合作,團隊也展演成果。 如上曜舉辦的「童心大樂春日派對」嘉年華會、九份子「草地藝術節」、台江建庄四百年「念戀台江情」、法鼓山環保家庭日活動等大型演出,提供孩子展演發光舞台。 九份子地區蓬勃發展,近期校舍二期工程動土,提供學子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也將吸引更多入住九份子的民眾孩子就讀,彼此相互輝映,共創共榮。 張祐銘表示,台南擁有人口紅利,房市交易熱絡,規劃年底推出九份子南基地新案,占地三千八百坪,以容積率及當地平均單坪成交價推算,初估總銷至少達兩百億元;基地位於九份子大道與樂活路口,街廓完整,規劃樓高將超越三十五樓,主打「區域指標性地王個案」,緊連水岸景觀首排、九份子核心地段,讓居民擁有更好的居住品質。

Read More

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 成大開幕

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開幕活動演出《開在壁上的花》,描繪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楊國宇等多位受難者的故事。(成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與成功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三十日開幕,為期三個月的活動以「無力者∕Right Said Right」為主題,將透過國際研討會、前瞻論壇研究探討、人權講座、書展、戲劇演出、影展、音樂會,聚焦思考與關懷社會邊緣的族群及其人權權益議題。 今年的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由成大台灣藝術史料研究中心承辦規劃,三十日下午在成大光復校區鳳凰樹劇場舉行開幕活動,國家人權博物館副館長陳淑滿、台南市文化局長謝仕淵、成大副校長陳玉女等多位嘉賓出席參與。 陳玉女表示,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自二0一九年起駐點於成大,每年都有豐富多樣的主題,今年結合教育部的人權教育推廣計畫,強調「無力者」主題,關注那些被忽視的聲音,如兒童和移工,透過藝術節和人權教育的多元活動,可以讓這些群體被看見與聽見。 成大表示,本屆台南國際人權藝術節呈現社會中無力者的困境與奮鬥。其中書展將精選學術研究、個人回憶錄和攝影紀實,專區呈現性別議題、新住民、兒童人權等故事,彰顯多元文化衝突與磨合的歷史脈絡。此外將舉辦專題講座,邀請學者、實踐者分享見解。今年藝術節更結合「藝術媒介與人權」通識課程,邀請學生參與策劃和導覽,推動人權教育在校園和社區的普及,喚起公眾對人權議題的關注。

Read More

南應大60歲 社團嘉年華嗨翻

南應六0祭典狂歡社團嘉年華,師生透過歌舞等表演,展現青春活力與豐富社團文化。(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迎接建校六十週年,舉辦盛大的「南應60祭典狂歡」社團嘉年華,包括嘻哈舞蹈、愛唱、孝諦佛學及其他學藝類等動、靜態社團學生設攤,介紹社團招募新成員,透過歌舞等表演,展現青春活力與豐富的社團文化。 此次社團嘉年華聚集校內眾多動態社團,他們以充滿活力的表演為整個活動注入了無限的青春熱情,例如嘻哈舞蹈社與Cosplay同好研習社,動感舞步點燃了全場氣氛,滿滿愛吉他社用深情的演唱贏得滿場掌聲。另愛唱社也獲得一一三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康樂性社團特優獎。 靜態社團也積極參與,尤其是孝諦佛學社打破傳統框架,創新性地為學生提供解籤服務,與命理研究社一起中西合併,吸引大量學生的目光。其他學藝類社團如美工設計、飾品加工、攝影社等,也透過藝術創作、手工展示作品,吸引眾多學生駐足欣賞。 嘉年華不僅展現南應大學生社團的多樣性與活力,還融合傳統與創新。康樂類社團以熱情表演為核心,研究、學藝、服務、體育與聯誼類社團則透過深度互動,讓學生在娛樂之餘,也能學習到新的知識和技能,拓展自己的興趣領域。

Read More

CTPECC亞太論壇 產官學聚南台

南台科大舉辦亞太區域論壇,邀請專家學者探討國際地緣政經與科技發展。(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來自產官學界二百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南台科大參加二0二四亞太區域論壇,以「國際地緣政經趨勢與科技政策競合發展」為主題,邀請外貿協會、CTPECC專家分享他們對國際地緣政治經濟與科技發展的最新觀察,並與現場觀眾熱烈討論。 此次論壇由CTPECC主辦,南台國際企業系協辦。邀請與會分享討論包括外貿協會資深顧問李牮斯、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CTPECC)副研究員張鴻、東佑達奈米公司經理張泊舟,及南台教授郭俊麟與包尼爾。 南台副校長王振乾感謝CTPECC支持,讓南部地區產官學界深入了解亞太區域的發展現況。並提到論壇中的AI議題是南台目前積極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南台是台灣AI聯盟廿五所發起學校之一,致力人工智慧研究與應用。他期望南台在AI領域的努力,未來能為南部乃至全國的產業界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與應用。

Read More

崑大攜手SGS 培育綠色人才

崑大攜手SGS簽訂MOU,共同培育電動車產業綠色人才。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與台灣檢驗科技(SGS)啟動產學合作計畫,雙方攜手培育綠色人才,並關注電動運具與相關認證。確保合作項目符合國際最佳實踐,未來研究成果將廣泛應用於再生能源發電、電動交通、智慧校園與智慧城市等領域。 崑大攜手SGS簽訂MOU,特別強調電動車產業的技術發展與人才培育,雙方將共同推動電動車技術合作,為企業界注入電動車領域的優質人才,助力未來市場的人力資源需求。崑大亦憑藉深厚的技職教育基礎,積極配合產業趨勢推動電動車產業創新發展,共創多贏局面。 崑大副校長鐘俊顏表示,校方在電動車技術發展方面,已籌備建置「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樁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欲與SGS共同針對電動車晶片應用、三電系統管理與電動車失效模式等關鍵技術議題進行深入合作,開創電動車產線基地所需的各項相關認證,確保技術與產品符合國際標準。這些技術的發展不僅有助於培養具備機電整合、智慧電控及電池動力系統專業知識的學生,也為電動車產業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援。 此外,崑大與SGS的合作將進一步強化校方在電動車領域的技術研發與人才培育,特別是在能源管理、車用晶片模組和零組件品質管理與系統管理等相關認證課程的推動上,為企業轉型提供高素質人才,進而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Read More

雲林縣國二男女生九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 近三萬人次受惠

雲林縣國二男女生九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近三萬人次受惠。(記者陳正芬攝) 記者陳正芬/雲林報導 雲林縣衛生局長曾春美指出,研究證實,不論男女一生當中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的機率高達八成。三十日於古坑國民中小學辦理雲林男女防癌「疫」起來,國二男女生九價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成果。副縣長謝淑亞特到場關懷,並感謝台塑相關企業捐贈經費,且鼓勵國二男女同學接種疫苗,打造自己的健康未來。 謝淑亞說,縣府提供國中女生九價HPV疫苗,累計至一一二年共二萬四○九四人次施打,同年更加碼讓設籍及就讀本縣國二男生也可免費施打九價HPV疫苗,共累計三七五二人次施打;一一三年預估有五○一八名國中男女生受惠,守護孩子的健康,也為家庭省下每人花一萬多元的預防保健疫苗費支出。提醒凡今年就讀縣內國二男女生及一一三年七月一日前設籍在雲林,為九十九年九月二日至一百年九月一日出生的男生,都符免費接種資格。 衛生局長曾春美說,研究證實,不論男女一生當中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機率高達八成,男女兩性應共同預防,且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將該疫苗納入國家疫苗接種計畫,並針對九到十四歲性行為尚未活躍者提供該疫苗接種服務,預防效果較佳。 雲林縣衛生局安排醫護團隊入校施打第一劑,間隔六個月後再規劃接種第二劑,就讀本縣男女學生如錯過校園接種期程,十月廿六日前亦可持相關文件至斗六簡光甫診所、虎尾廖小兒科診所及二十鄉鎮市衛生所接種;呼籲家長在疫苗接種前填寫同意書,讓家中子女享有健康福利,且依醫囑接受二劑疫苗接種才有完整保護力。相關訊息洽詢雲林縣衛生局網站HPV疫苗專區。

Read More

大葉大學生參加全國學生盃氫能車競賽 勇奪靜態比賽第一名

大葉大學學生參加全國學生盃氫能車競賽勇奪靜態比賽第一名。(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大村報導 大葉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主任陳昭雄指導大三生林佑駿、楊傑羽、鄭弘翊、楊程宇、郭彥妤、楊尚憲、吳智鈞、胡文耀、碩士生李昱輝,參加二0二四第十六屆全國學生盃氫能車競賽,勇奪靜態比賽第一名。 機械系主任陳昭雄表示,這是該系第一次組隊參加氫能車競賽,七月份簡章公布後,學生就緊鑼密鼓地準備參賽,利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從無到有做出車子,最後獲得靜態第一名、動態佳作的好成績。 學生林佑駿指出,他們的設計理念是將車身極簡化,減少氫電池的用電耗損,馬達和傳動中間加了單向軸承,在過彎前先將馬達關掉,仍可運用慣性滑行,將電力使用減到最低。 車隊唯一的女生郭彥妤說,她是擔任車手,因此要熟悉車子構造與設計,中途故障才能第一時間知道哪邊需要調整,很意外也很開心在氫能車競賽獲頒靜態冠軍,在準備過程學習到很多課本沒有的事。 工學院院長李清華表示,隨著環保減碳趨勢,氫能車不會排放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毒物質,被譽為「終極環保車種」,大葉大學一向重視實務與創新,以德國師徒制引領學生發掘潛能,氫能車競賽提供學生動手實作的平台,靜態比賽的評分項目包括:完工報告書、簡報、海報、車輛造型,學生們發揮創意,將理論知識與實務技能結合,因此能在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期待他們未來在氫能與環保領域能有更進一步的成果。

Read More

九月交通月最後一天 深水國小學生領到自行車「駕照」

九月交通月最後一天,深水國小學生歡心領到自行車「駕照」。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九月三十日是交通月最後一天,位於臺二十二線旁的燕巢區深水國小,學生完成自行車安全駕駛訓練班,包括自行車騎乘安全講座、九公里道路騎乘與考證,全校學生高興的領到由學校頒發的「駕照」。 深水國小自行車安全駕駛訓練班已經是第二年辦理,去年首次在校內辦理講座以及考照,師生都覺得收穫良多,想要挑戰更高難度。今年結合九月份交通安全月,由校長傅佳君帶領全校師生移師橋頭糖廠辦理─「交安大使有駕照,平平安安樂逍遙」三部曲計畫,挑戰自己向前行。 深水國小學生在路樹成蔭景色怡人的台二十二線騎乘自行車,完成九公里的道路騎乘後取得「駕照」。 (記者王正平攝) 深水國小特別聘請高雄市自行車運動推廣協會專業教練協同,首部曲,先於校內進行靜態類知識層面增能「交通安全─指導學生正確騎乘自行車的方法、如何正確挑選安全裝備、道路行駛應注意事項」,透過專業的指導說明,掌握機械原理與交通手勢等等基本知識。 二部曲,將教室搬到戶外進行道路考照活動,經過待轉區、S型、直線等,就地考照當場領照,孩子們各個都一次過關取得優良駕駛駕照;三部曲是實際進行學生最期待的道路騎乘,這次學校安排九公里的道路騎乘,戴上安全帽做足準備,從橋頭糖廠出發,經過中崎橋、中崎路、高雄科技大學、土庫、楠梓花卉園區,再沿自行車道回到橋頭糖廠,沿途摩托車咻咻咻,還經過大卡車旁,讓學生既緊張又興奮,真真實實體驗道路騎乘,孩子在師長的陪伴下完成任務,全校師生齊喝采。 傅佳君校長說,透過認識腳踏車、交通規則等等的知識宣導,以及挑戰實際道路的九公里騎乘,孩子不但成為一個有駕照、有素養、有經驗的駕駛人,也有更多探索社區與家鄉的能力,這樣的課程將成為學生最珍貴的回憶,深植交通安全觀念。

Read More

宜縣三星國小多元文化教室揭牌啟用

三星國小多元文化教室完工,三十日辦理揭牌啟用典禮。(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三星國小於三十日舉辦多元文化教室揭牌啟用典禮,由縣長林姿妙及縣議員孫湯玉惠、沈志弘及游吉祥、校長游育豪共同主持。 林姿妙表示,原本三星國小族語上課地點分散在各專科教室,除需與該科教師共用教室外,備課與教學情境布置不便,也發現學習族語學生沒有課程歸屬感。因此,三位原住民籍議員積極爭取,縣府補助五十萬元,將學校閒置空間活化,建置兩間多元文化教室,作為族語課程使用,其中一間為阿美語教室,另一間則為泰雅語教室,待多元文化教室設置完成後,除積極促進族語學習外,未來也期望成為三星鄉原住民族文化學習場域,辦理相關研習及文化交流活動,以推廣全民原教的為使命,傳承原住民族文化。 學校表示,多元文化教室建置計畫於今年六月發包,七月施工,八月驗收完工。歷時三個月的過程中,除了清理並移除教室內原本老舊故障破損之設施設備外,將室內外牆面天花板及木櫃重新油漆,煥然一新,並因應族語小班教學型態,採購大型觸控螢幕及收納式桌椅,支援師生課程教學彈性應用,牆面增設阿美及泰雅族繪本圖案,也配合族語教學情境布置,營照師生舒適的學習空間。

Read More

高市中山工商十四位僑生獲頂尖獎學金

中山工商僑生在台就讀、實習情況良好,圖為僑生在校過中秋節。(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僑委會為鼓勵海外優秀僑界子弟來台就讀就業,祭出「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高端頂尖獎學金」攬才,今年有五十四名僑生獲獎,每人可獲十五萬元獎學金,其中十四位來自中山工商,人數高居全國之冠。李昱平校長表示,該校辦理僑生建教專班已有二十八年,今年僑生一千四百多人再創新猷,教學強調「重質也重量」,共創僑生原居國及台灣互惠多贏目標。 李昱平指出,台灣技職教育享譽國際,培育出無數的技職專才,創造許多的隱形冠軍企業,早在二十八年前時任校長的陳國清董事長眼光獨到,盼讓台灣技職教育走進世界,創全國首辦僑生建教專班,當時僑生數不及百人,目前產學攜手僑生專班及就讀編制班僑生人數達一千三百二十三人。 李昱平說,感謝僑委會對僑生的照顧與重視,自一一二年起設立「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高端頂尖獎學金」,幫助優秀僑生安心就學,該校今年有十四位僑生獲獎,包括印尼生七位、越南六位、緬甸一位,這是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承辦僑生業務的廖家新副校長及僑生組林家弘組長亦功不可沒。 廖家新表示,該校僑生以越南、印尼、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東埔寨和菲律賓等七國為主,產學攜手僑生專班開設科別有資訊科、電子科、商業經營科、美容科,今年新增餐飲管理科及烘焙食品科,明年將再新增汽車科,滿足僑生及業界所需。 廖家新指出,校方為協助僑生儘快融入及學習,規劃系列華語教學,加強課業學習,並依僑生聽、說能力適性分組教學,提升教學成效,已連續榮獲教育部「建教合作考核」最高等第評定一等殊榮。 印尼籍的姊妹檔廖菁菁、廖菁玉,姊姊廖菁菁就讀資訊科二年級,去年獲獎學金十五萬元,她寄十萬元回印尼給父母,今年也為自己買了一支新手機。廖菁菁說,在印尼十萬台幣已經可以買輛汽車,全家人都很高興也感到光榮。 廖菁菁坦承初到台灣很想家,與父母通電話時常常淚流滿面,讓家人很不忍,但她在師長及同儕的支持下,逐漸適應步調,現於華新科技實習,並已考取電腦硬體裝修丙級證照。 妹妹廖菁玉就讀電子科一年級,今年也同樣獲頂尖獎學金,她坦言是受姊姊的影響才決定跟隨腳步來台,互相扶持,她計畫把半數獎金寄回家,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同時回報父母支持姐妹倆來台就讀,目前已在易華電子實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