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陣來學南管戲 五權社大張春玲師生演出獲好評

張春玲老師(前排中)與五權社大南管戲曲演出學員。(朝陽科大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耕耘南管戲齡超過30年的張春玲老師,帶領台中市五權社區大學學員粉墨登場,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衡道堂盛大演出南管戲曲〈葛熙亮-宿破廟、入花園〉,大受好評。 南管戲曲〈葛熙亮-宿破廟、入花園〉,大受好評。(朝陽科大提供) 張春玲為文化部南管戲首屆結業藝生,同時也是國家認證的南管戲傳承者。為了帶領更多人領略南管戲曲之美,張春玲在朝陽科技大學所承辦的五權社大開設「逗陣來學南管戲」課程,學員從南管戲曲的唱唸學起,再到身段步法及口白及配合唱腔練習,透過成果發表,吸引更多有興趣的民眾加入學習南管戲曲行列。 五權社大學員粉墨登場,為保存南管戲曲文化而努力。(朝陽科大提供) 有別於聲調高亢的北管,南管音韻相對柔美,曲式嚴謹,保有古老的五音音階,常見樂器包含琵琶、小嗩吶及南鼓等。一般人對南管戲曲相當陌生,張春玲必須從頭教起,耐心的教導五權社大學員,主要以泉州腔(例如鹿港、清水腔調)包括聲腔、唱詞、唸白、口訣動作及走位、表情等,經過一整學期的課程練習,終能上台表演,成功的在去年的成果發表推出南管戲《朱弁-棄子扶姑》,今年以申請113年度文化部文化資產局C類無形文化資產「遣懷戲聚-南管戲推廣展演計畫」補助,以〈葛熙亮-宿破廟、入花園〉帶領學員演出,完美詮釋了南管戲曲,博得滿堂彩。 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南管戲推廣展演計畫的補助下,五權社大「逗陣來學南管戲」課程學員,得以展現學習成果。(朝陽科大提供) 朝陽科大推廣教育長廖淑珠表示,致力推動文化傳承、舊城再生、食農教育及永續生活,該校承辦五權社大已連續10年榮獲臺中市教育局評鑑特優,深受肯定。張春玲老師的用心付出,讓「逗陣來學南管戲」成為文化傳承的特色課程,也讓五權社大成為社區共學基地,帶領更多民眾共同為保存南管戲曲文化而努力。

Read More

黃騰輝捐贈玫瑰園 東海大學迎來愛與夢想的詩意花園

東海大學傑出校友、「古典玫瑰園」創辦人黃騰輝慷慨捐贈一座玫瑰花園予母校作為70週年校慶的獻禮。(東海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法國作家聖修伯里的名作《小王子》,書中狐狸對小王子的關鍵教誨—「因為你的愛,玫瑰才變得如此獨特和有價值。」東海大學傑出校友、著名藝術家黃騰輝受到《小王子》著作影響,堅持對玫瑰般純淨愛的追求,創辦「古典玫瑰園」,為了讓這份愛傳遞給東海的學弟妹,宣布將慷慨捐贈一座玫瑰花園予母校作為70週年校慶的獻禮,這座預計將種植六千株玫瑰的花園,落地於「東海書房」前,將成為校園內的一個新地標,象徵著愛、夢想與東海精神的傳承。 「古典玫瑰園」創辦人黃騰輝,一直是東海人眼中的標竿人物,不僅僅是年少創業的成就令人津津樂道,而令東海大學衷心感謝的是他多年來對母校的慷慨回饋與幫助,為了七十週年慶,他邀請知名設計師張清平爲東海大學,在古典的東海書房前打造一座繽紛的玫瑰花園,這座玫瑰園將成為路思義教堂外,東海大學最繽紛浪漫的景點。 黃騰輝邀請知名設計師張清平爲東海大學,在古典的東海書房前打造一座繽紛的玫瑰花園,將成為東海大學繽紛浪漫的景點。(東海大學提供) 黃騰輝始終保有一顆純淨的心,作為首位登上VISA和JCB卡封面的華人藝術家及為英國皇室瓷器品牌設計包括英國威廉王子大婚瓷器等,他在藝術美學的創作上所建立獨特風格與成就,藝術家黃光男稱讚他是「一位執著藝術美感時空兩端的繪畫創作者」。 國立台灣美術館前館長廖仁義說,「黃騰輝的藝術作品展現出獨屬他自己的美學特色。他的繽紛詩境,那是一座沒有圍牆的玫瑰花園,他就像是聖修伯里的小王子,獨行在自己的藝術旅途,等候著我們進去分享他的夢想,追尋屬於我們自己的夢想」。 來自花蓮的黃騰輝是在1979年進入東海大學就讀,黃騰輝表示,從東部來到台中的他,只是一個看著星空長大的少年,第一次站在這片土地上,心裡滿是好奇與期待,對未來充滿無限想像。這裡的每一個角落,對他來說,自己就像是新世界的入口。 黃騰輝希望未來這片花園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象徵著一種哲學,一種生活的態度。(東海大學提供) 黃騰輝說,他曾經住在東海第16棟宿舍,緊鄰東海書房的那排宿舍的四樓。那年秋天初次接觸到法國作家聖修伯里的名作《小王子》,書中狐狸對小王子的關鍵教誨—「因為你的愛,玫瑰才變得如此獨特和有價值」,這句話成為了他人生的指引,無論是創業、藝術還是人生,他都堅持著那份對玫瑰般純淨愛的追求。這份啟蒙不僅影響了他創立「古典玫瑰園」,也成為他整個藝術與人生哲學的基石。 黃騰輝希望為東海大學建造一座玫瑰花園,位置就是緊鄰他當年宿舍的東海書房前,希望所捐贈的玫瑰花園能成為學生們心靈的避風港,未來這片花園不僅僅是一個景點,更象徵著一種哲學,一種生活的態度——無論何時,無論身處何地,真正重要的,是心中的那朵玫瑰,是那份曾經付出的愛。 黃騰輝表示,玫瑰園將邀請知名設計師張清平操刀設計,理念融合自然與藝術,旨在創造一個充滿靜謐與美感的空間,這座玫瑰花園不僅是校園內的景觀亮點,還能成為學生、教職員及遊客心靈的棲息地,讓更多人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夢想與人生方向。 張國恩校長說,「黃騰輝慷慨捐贈這座充滿詩意的花園,他所做的不僅是對母校的支持,更是多年的藝術與人生追求的具象化體現,黃騰輝的創作始終圍繞著愛、夢想與真誠,而這座玫瑰花園也將成為這些價值的象徵,期待這座花園也能夠成為未來東海學子們的啟發源泉。」 東海大學表示,目前東海書房前正在進行半年土壤養護計畫,這座玫瑰園待設計圖完成審定後,最快預計於2024年底開始建設,並於2025年東海大學70周年校慶前正式完工。屆時,這座園區將不僅僅是一片玫瑰花園,更是黃騰輝先生與母校之間跨越時光的連結,象徵著藝術、愛與夢想在東海大學的傳承,為了感謝黃騰輝,這座花園將命名為「古典玫瑰園」。

Read More

藝起慶40 文化中心鬧到年底

台南文化中心四十週年館慶,除本週舉辦生日趴,另舉辦展演、講座、論壇等,打開民眾的藝術多元面向。(中心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文化中心四十有成,五、六日週末時刻,將舉辦中心生日派對,並以伏流的身時間|文化空間的可能與相遇」為主題,至年底,在中心邁入不惑之年時刻,規劃一系列獨特的精彩活動,館慶活動適合全齡,邀請所有一起參與館慶趴。 館慶活動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為不同世代敘事創作,打造協作共創的藝術參與計畫,中心也將於年底進行館舍重建,希望在閉館前,打開藝術的多元面向,讓民眾親身參與藝文活動,感受中心空間和未來可能性。 主視覺以夢湖和竹溪水流為意象設計,象徵中心四十年來如不斷湧溢的溪水,持續灌溉、滋潤著台南的藝文生態。開幕邀請台南在地音樂團隊「民生電氣」統籌,帶領蘇俊穎掌中木偶劇團、狗屎運爵士大樂團、阿飄軍團彩繪電音三太子、永新彩藝藝術團、鳳軒民俗技藝團及仙女下凡等表演團隊,結合DJ混音與傳統藝陣、布袋偶戲、爵士樂團及街舞等多元的表演種類,現代音樂與傳統文化,一起打造屬於全齡的互動式遊行開幕派對。 除開幕演出,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與中心偶戲故事屋志工合作,演出行動偶劇場《竹溪故事列車》,另有職人手作、餐等攤販市集,另有「台南藝友」專屬好禮。 另至年底,推出一系列活動,包括戲劇演出《已讀》和公車劇場《喃喃》、共創計畫《小孩的伏流傳說》、講座、論壇、展覽及多檔精選館慶演出節目,詳洽中心粉絲頁。

Read More

南大繪圖與後製工作坊 受歡迎

南大育成中心工作坊協助學生掌握最新設計技術與趨勢。(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研發處創新育成中心與花笙米藝術教室聯合舉辦「AI繪圖及Photoshop後製技法」主題工作坊,探索現代與復古設計風格的融合,吸引不少設計愛好者及學生參與,來學習AI技術與傳統設計風格結合的實際應用。 南大育成中心表示,此次工作坊涵蓋多種設計風格,如酸性設計、大正設計、昭和美學、解構主義及包浩斯風格,讓學員透過AI繪圖及Photoshop後製技術,學習如何在現代創意中融入這些設計元素。 活動特別邀請擁有豐富經驗的許維禔老師,示範如何運用AI工具進行精準素材搜尋,並結合Photoshop的後製技術,調整色彩、光影和細節,提升藝術效果。許維禔指出,此次課程設計希望能在短短三小時內讓學員掌握AI創作與後製結合的技巧,提升作品的質感與創意表達。 育成中心主任邱聖貴表示,此次活動展現AI在設計創作中的潛力,幫助學員靈活掌握後製技巧,並促進學校與在地品牌的合作,拓展設計創新應用的實踐。他強調,AI技術正迅速改變設計產業的面貌,透過育成中心的課程,學生能掌握最新技術,緊跟產業趨勢,為未來的職涯發展優勢。

Read More

崑大電機系幫復興國中再增光

崑大電機所與旭坤科技產學合作,協助復興國中體操競賽場館照明改善工程,提升賽事品質。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機系所與旭坤科技產學合作,並一同協助台南市復興國中體操競賽場館照明改善工程,在電機所一、二年級三位研究生積極參與下順利完工,透過共同協助場域燈具配置規劃、改善前後的光照度與光品質檢測,以符合嚴格的體操競賽場館照明需求。 復興國中體操競賽場館照明改善工程由美嘉營造承接,並與旭坤科技合作,而崑大與旭坤科技更是多年產學合作夥伴,校方透過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於校內成立綠能科技研究中心,並遴選電機所一年級陳振嵩與王晨宇、二年級詹宜勳三位研究生,一同協助此次照明改善工程,將所學應用於實際場域,展現優質實力。 此外,電機所一一二級校友張藝獻在這次專案中,也以旭坤科技員工身分參與,扮演技術傳承的角色,將研究所所學與業界實務結合,在專案中發揮關鍵作用,他本學期前往成功大學微電子所博士班持續進修,展現新世代工程人才的優秀潛力。 崑大電子所校友、目前擔任旭坤科技總經理特助的黃金泉說,很高興母校和美嘉營造合作,共同為台南市打造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體操競賽場館,相信這樣的產學合作模式,將能為台灣的照明產業帶來更多的創新與發展。

Read More

兩國中開技職課 學子收穫多

後壁國中及新興國中結合外部資源辦理技藝職能課程。(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提供學生正式課程以外的學習機會,新興國中及後壁國中主動爭取外部資源,結合財團法人仰望教育基金會的「一身好本領人才培育計畫」,分別辦理美髮美甲班、後壁創客學院課程,讓學生透過技藝職能課程學習一技之長。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局積極推動技藝教育,如辦理技藝教育課程、國小高年級參訪技術型高中、暑期技職體驗課程、技職博覽會、職探中心體驗活動等,期待透過多元化推動,提供學生自我探索及發掘興趣,適性選擇升學或就業管道。 後壁國中還結合仰望基金會人才培育計畫辦理的「後壁創客學院」,校長高儷玲表示,學校以創意為核心,實作為本,上學期發想理論,具體呈現在生物、美容、化學、建築等實作課程上;下學期引導學生學習室內配線、工業配線等,同時安排學生為社區長輩進行餐飲桌邊服務,更有學生為了參加週六下午課程,自願參加週六早上輔導課,態度變得正向積極。 新興國中則辦理「美髮美甲班」,安排學生學習編髮、電棒捲、美甲等課程,同時辦理成果展提供學生展現舞台鄉方。校長鄭雅麗表示,這課程對於在課堂上失去學習動機的學生幫助很大,不僅重新找到學習樂趣,也經由技能的訓練與作品的呈現受到肯定。

Read More

期待國際交流 左鎮國小練鬥牛陣

左鎮國小認真排練鬥牛陣,將與國際團隊文化交流。(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左鎮國小師生致力於社區傳統藝陣「鬥牛陣」,為了慶祝重陽節,特別勤練「鬥牛陣」,並在左中社區重陽節敬老晚會上上陣演出,同時也將參與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與國際團隊進行文化交流。 早在十二年前左鎮國小鬥牛陣就由左中社區發展協會指導成立,並由社區長輩來教授,以傳承社區技藝,如此才讓傳統的鬥牛陣在無人繼承下,透過學校和社區結合,這才將鬥牛陣傳承至校園,目前是全台南市唯一的創意藝陣。 而左鎮國小的鬥牛陣是以鬥嘴鼓表演為主,牛隻是表演的工具,每次演出必須配合場合變化不同的台詞,因此該陣也將西拉雅文化、西拉雅語及左鎮風情特色結合在劇本中,讓學生更珍惜此傳承。近年來,左鎮樂齡學習中心也將鬥牛陣的傳承納入課程規劃中,讓長輩們可以祖孫共學。 由於重陽節將屆,學生賣力練習鬥牛陣,扮演牛頭、牛尾、牧童、鑼、鼓,最多有三隻小牛,並發展出鬥嘴鼓演出劇本。今年左鎮國小的鬥牛陣更將在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與國外民俗藝術團隊進行文化交流,將左鎮在地的文化弘揚至國際。 校長楊靜芳表示,今年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文化局特媒合紐西蘭「奇巫塔神龍舞團」到校演出,屆時鬥牛陣將上陣交流,讓此特色傳統文化傳至國際。

Read More

崑大公廣系助寵物用品展揚名

崑大公廣系畢製團隊協助業主「喵食喵事」規劃行銷策略,在台南寵物用品展中,透過活動傳達品牌理念,幫助業主打響知名度。(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公共關係暨廣告系第廿三屆畢製團隊「Muse Master」,由教授指導協助業主「喵食喵事」在台南寵物用品展中,透過線上及線下縝密規劃行銷策略,除針對展覽發想趣味活動,更對消費者傳達品牌理念與客製化推薦,幫助業主打響知名度。 崑大公廣系畢製團隊學生協助業主喵食喵事參與台南寵物用品展,發揮自身專業與創意,規劃全方位的行銷策略,以品牌理念「要給就給最好的」為出發點,從產品上市前的市場調查、社群經營來了解民眾喜好,到產品上市後參與線下實體展覽,讓消費者進一步認識品牌理念與產品。 此外,更舉辦「肉泥對對碰」等趣味小遊戲,吸引眾多顧客上前關注與購買,打響品牌知名度,進而提升品牌營業額與對活動的好感與認同。 參與活動的四年級學生高鑀娳表示,這次與喵食喵事合作寵物展,實際市場觀察發現,許多飼主由於近期寵物食品食安爭議,對於寵物的健康及成分相關議題特別關注,因此團隊將危機變成轉機,以真心向顧客推薦品牌商品。 由於品牌一直以來的核心皆為將食品所有成分全公開,且經過第三方檢驗,以透明、公開的方式讓民眾了解產品內容物,並規劃一系列的養育寵物科普貼文,透過社群擴散及推廣,使更多消費者熟悉相關內容,增進對於品牌的信任感。業主也肯定學生在執行過程中,展現出Z世代族群在專業領域的創意。

Read More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 開平餐飲囊括10項大獎

開平餐飲學校於第六屆「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斬獲4金、1銀、1銅、4佳作驚人佳績。(開平餐飲學校提供)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第六屆「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集結各國頂尖廚藝專家,為「世界廚師聯合會」認證廚藝競賽,日前於台北世貿一館圓滿落幕。開平餐飲學校為全球唯一高中職學程即獲世界廚師聯合會認證學校,秉持工法教學,注重理論與實務併進展現驚人成果,於「亞洲米麵」、「中式家禽」、「西式家畜」、「西式家禽」以及「西式海鮮」項目中獲得4金、1銀、1銅、4佳作,更有全場最高分的亮眼成績,令人驚艷學生於此階段即培養了不容小覷的專業實力。 「TCAC台灣國際廚藝美食挑戰賽」由台灣廚藝美食協會與中華美食交流協會共同主辦,是極具份量的國際廚藝競賽。今年匯聚全球共約300位選手角逐獎項,現場高手雲集的緊張氛圍令人屏息。而如此高規格的競賽除了專業技法外,也極考驗選手靈活應用餐飲知能的能力,開平餐飲多年堅持的「工法教學」,擺脫步驟式的食譜背誦,注重解析每個烹飪過程的科學原理,讓學生藉此認識所有可能讓料理產生非預期效果的變因,再運用專業去調整、因應,以此培育學生充分的應變能力,面對高壓競賽任何狀況皆能思考解決方案,在實務上讓菜色表現更能體現想法,也是提升穩定度所需培養的重要素養。 而本次在首次出戰「西式家禽」就一舉拿下金牌並為全場最高分的鄭宇婕同學,就遇到因設備與練習不同,導致現場半成品不如預期的困境。其提到當下必須冷靜想出辦法,在短時間內及時修正,最後獲得如夢一般的成果,很謝謝學校提供的資源及機會,不僅許多同學給予支持和信心,在初期感到迷惘時也有師傅給予方向和回饋,讓自己知道要改進的地方。其他在本類組還有獲得金牌的黃誠禾、銀牌的顏彣洋、佳作的王思嫻;「亞洲米麵」項目獲得銅牌的陳季柔、佳作的廖閎宥;「中式家禽」項目獲得金牌的黃振軒、佳作的郭家齊;「西式家畜」項目獲得佳作的黃梓豪;「西式海鮮」項目獲得金牌的蔡宜蓁。無論中餐或或西餐都取得佳績,令人期待學生未來發展更加多采多姿。

Read More

茶,餘飯後 建興學子愛上喝茶

建興國中以「茶,餘飯後」教案參加茶葉食農教育教案徵選,獲得精選。(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推廣食農教育、提升學生對茶葉相關知識,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今年辦理了「茶葉食農教育教案徵件計畫」,南市學校積極參賽,其中建興國中以「茶,餘飯後」教案獲得精選,另崑山國小及海東國小各獲優選肯定。 市長黃偉哲表示,台南飲茶文化與台灣人密不可分,如手搖冷飲或是沖泡茶葉紅茶、綠茶、烏龍茶等與生活息息相關,今年的國宴飲品就是出自台南知名手搖飲業者的好茶,樂見學校發展茶葉教育,讓學生對在地茶飲產業有更深入了解。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本次參賽教師透過茶葉品茗、介紹特色品種、探討文化與環境議題,培養學生觀察自身周邊土地與環境的關聯,養成支持農業的信念,以達向下扎根之效。 建興國中楊孟勳與周育信老師的「茶,餘飯後」教案,獲得此次教案徵選的精選獎項,透過課程引導學生對茶的製程產生興趣,探討人與環境間的永續關係,進而養成學生永續發展的行動。建興國中老師說,有些學生甚至因此愛上喝茶,戒掉了含糖飲料。 獲得優選的崑山國小杜弘毅老師以「一縷茶香.百年繚繞」為主題,讓學生了解台灣茶的特色與種類,也能創作出品茗與茶類料理相關作品。 另外,海東國小陳啟昌及崇明國小洪方莉老師共同設計「台灣茶葉」課程,除讓學生對茶文化、分類與製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並能對茶葉生產與環境永續進行深入探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