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宏碁轉型 工研院士授證 陳俊聖成大之光

宏碁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獲授證成為第十三屆工業研究院院士。(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宏碁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陳俊聖,獲授證成為第十三屆工業研究院院士。成大表示,陳俊聖是該校交通管理科學系畢業校友,成大師生與有榮焉。 陳俊聖從成大交管系畢業後赴美深造,回國後陸續在IBM、英特爾、台積電等知名企業歷練,二0一四年接任宏碁全球總裁暨執行長。當時宏碁亟需定位營運方向,陳俊聖切入分眾市場,在電競領域以專利技術研發設計打響名號,讓宏碁站穩腳步。二0一七年出任宏碁董事長暨執行長,引領宏碁轉型為生活風格品牌,期望帶動台灣產業質變。 二0一九年陳俊聖獲總統蔡英文聘為亞太經濟合作企業諮詢委員會代表,在國際事務為台灣發聲,分享台灣科技產業、資訊安全、公衛議題及其他多元化經濟體卓越成績,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 為鼓勵年輕人勤學向上、拓展國際視野,陳俊聖創辦基金會,獎勵台灣學生赴美深造,多名成大學弟妹受惠。近年宏碁投入自駕車領域。獲悉成大電機系莊智清教授團隊致力於智慧駕駛技術創新研發應用,二0二一年捐贈三輛自駕電動平台車,盼強化成大無人載具虛實整合系統教學實力及相關人才培育。 工業技術研究院六日舉辦第十三屆工業研究院院士授證典禮,今年有五名為台灣經濟、健康福祉做出重大貢獻者獲證。

Read More

南台創業課程 續獲教部補助

南台科大執行三創教育績效顯著,獲得教育部認可,通過一一三大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計畫,核定補助兩百萬元。(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多年來執行三創教育績效顯著,今年度持續獲得教育部認可,通過「大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計畫」核定補助兩百萬元。一一三學年第一學期將開設「創業名家講堂」與「創業實作」兩門創業課程,培育具創業家精神人才。 大專校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計畫,旨在強化學校產學、育成組織的鏈結,促進大專校院進行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接軌;並推動校園創新創業課程模組,轉換創新知識,落實學校提供學生創業團隊及新創企業資金、課程與諮詢,實踐新創孵化機制,逐步建構、活絡校園創新創業生態圈鼓勵學生勇於嘗試、大膽創新。 南台於一0七~一0八年度獲教育部全額補助執行大專校院創新創業扎根計畫,是全國唯一連續兩年同時獲得兩類組補助之技職學校。教育部於一0九年度推出兩年期之創新創業教育計畫,南台也於當年獲得核定最高補助兩百廿萬元。這次三創教育獲教育部肯定,再次通過計畫補助兩百萬元。 南台自一0六年起開辦「創業實務微學程」基礎課程,讓學生進行創意發想,擬定商品計畫,並進行提案,將構想轉化為實際商業運作行動,並於一0七年度將創業教育納入高教深耕計畫重點執行項目。一0九年度開設「創業入門」與「創業實作」兩門課程,每門課皆立基於創新創意、財務、人資、企劃、募資、簡報技巧與口語表達等六大課程主題模組架構。新學年度也預計導入校級五大科技中心研發能量,期許以「創業大學」為發展目標。

Read More

左鎮影展 在地職人躍銀幕

左鎮公有零售市場放映學生自製的故鄉微電影,拉近居民凝聚力。(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由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南漂仔聚匯總部及左鎮國中攜手合作「左鎮影像創作營」,特轉化地方故事成為拍攝元素,透過實地觀察拍攝影像紀錄,共拍攝出十一支影片,並於左鎮公有零售市場盛大播映,吸引居民、學生共同欣賞「以自己為主角」影像。 南台科技大學「點亮左鎮相放伴─創意生活加值」USR計畫,讓左鎮亮起來,今年再度延續「青少年行動方案徵件」活動,持續引導青少年活化左鎮在地文化及永續經營發展。 左鎮公有零售市場放映學生自製的故鄉微電影,拉近居民凝聚力。(記者張淑娟攝) 區長余基吉表示,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老師鄭靜怡帶領七組學生深入左鎮,拍攝關於左鎮風土人物的紀實影片,其中包括記錄「火炭伯」羅協全的故事、竹編大師李天生的技藝人生、左鎮秀娥阿嬤的店、在地好滋味的鄉土味小吃攤、童心合憶小學堂失智症據點、月桃工作室和西拉雅青年吳俊霖等,學生透過影像紀錄左鎮的文化脈動,從地方耆老、職人故事到在地產業,展現左鎮深厚的人文底蘊。 南台科大表示,影片拍攝結束後,大學生們又於暑假以助教身份參與左鎮國中的影像創作營,陪同國中生,從題材發掘、劇本撰寫到實地拍攝、後期剪輯,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完成屬於自己的短片創作,再拍出了十一支影片,並在左鎮公有零售市場放映,居民看到學生所捕捉到的左鎮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與感動,莫不對學子按讚稱許。 余基吉肯定左鎮影展的魅力,更感動學子保存與發揚地方文化,及對於地方社區的深度參與,期許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為左鎮注入新能量。 公所也預告十四日晚上系列影片將在南紡購物中心廣場公開放映,同時十四日和十五日也會在左鎮公有零售市場的歪腰市集放映,市集上也會有各種好玩、好吃的左鎮元素分享。

Read More

展出大航海時代迄今產業變遷 洲仔尾大冒險 永康史FUN心學

三村國小學童在超時光之旅中認識地方的古地名,並寫下心得。(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誠美社會企業在永康鹽行等地蹲點三年,策展「超時光之門─洲仔尾大冒險」,六日起在永康區三村國小展出三週,期間配合校本課程規劃導讀,透過展覽等多元方式,期能讓大眾了解永康當地昔日產業變遷,及和台南歷史的深厚關係。 洲仔尾大冒險展覽是「台南400+民間參與計畫」之一,策展誠美社會企業盤點鹽行、洲仔尾及三崁店等地,從大航海時代至今的演變。展覽由文化局副局長林韋旭、誠美企業董事長陳百棟、永康副區長陳必成、三村校長何麗玉、鹽行國中校長林建佑及多位議員共同開箱。 誠美社會企業蹲點策展的「超時光之門_洲仔尾大冒險」,在永康三村國小開展,學童們進入超時光之門跟著地圖探索問題。 (記者汪惠松攝) 超時光之門計畫以鹽行、洲仔尾及三崁店地區的學校、宮廟為核心,此次展覽提出以「過去的歷史為根本,透過當下的詮釋方法,找到迎向未來的自信」,洞見自荷蘭時期以來永康的產業變遷,並介紹昔日台江內海、洲仔尾聚落的發展。 洲仔尾大冒險展覽在三村國小開展至廿五日止,參與學生拿著學習單進入超時光之門,跟著地圖探索問題,藉由觀展認識地方古地名並寫下心得。 另,十月十一日起將以鹽行國中作為巡迴展的模式,期能將歷史向下扎根,期間配合三村校本課程規劃卅二場導讀。為讓當地藝文團隊有機會參與地方事務,邀請在地南洋呆藝術工作室,將過往沉重的歷史資料重新轉譯成學童親近的語彙,把展場作為教育現場規劃,以時空迷走、迷宮闖關等邀請學生來洲仔尾大冒險。

Read More

虛擬健保卡看診 崑大偏鄉推廣

崑大資管系協助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推廣虛擬健保卡,讓偏鄉民眾看診就醫更迅速。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管理系承接教育部偏鄉數位培力計十三年餘來,共輔導台南市十二個數位機會中心(DOC)規劃生活化數位課程,提升偏鄉民眾數位能力。今年協助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推廣虛擬健保卡,讓偏鄉民眾可透過虛擬健保卡看診,就醫更迅速。 教育部於台南市左鎮、新化、龍崎、六甲、學甲、鹽水、將軍、麻豆、下營、後壁、東山、西港等地區設置DOC,提供偏鄉民眾數位資訊課程,也積極推動偏鄉健康醫療,近年來與台南藥師公會藥師合作,於各地DOC進行遠距用藥諮詢及講座,共同守護偏鄉民眾用藥安全,受到民眾喜愛,今年更協助推廣指導民眾辦理虛擬健保卡,幫助民眾增加就醫之多元及便利性。

Read More

慈大與慈科大合校 打破傳統技職和高教分軌的學習界線

慈濟大學合校後首任校長劉怡均就職。(慈濟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慈濟大學六日於靜思堂舉辦校長就職暨合校揭牌典禮,融合技職與高教的優勢,打破傳統技職和高教分軌的學習界線,慈大與慈科大合校後學生總人數近六千人。在首任校長劉怡均的帶領下,慈濟大學將成為一所教研與實作兼備,科學與人文互融的大專院校,展開慈濟高等教育的新紀元,更具國際競爭力。 在慈濟學校財團法人董事德倩法師、監察人德晉法師的監交下,慈濟大學新任校長劉怡均從慈濟教育志業董事王端正手中接過印信,和眾多學術、產業界代表、海內外貴賓和一一三學年度新生,共同見證慈濟大學和慈濟科技大學合校歷史性的一刻。 慈大與慈科大合校後學生總人數近六千人。(慈濟大學提供) 慈濟大學創辦人證嚴法師表示,慈濟學校本是一體,當年先後創立護專、醫學院,現在因應時代整合,讓教育力量更集中,人文精神更為凸顯。尤其,慈濟辦學沒有其他要求,就是強調善的教育。不只是知識與技術的教與學而已,更要以自愛利他的實際行動,進而相互感染、啟發覺性,並發揮所學,利益社會人群。 校長劉怡均表示,合校後的慈大有三大力願景,分別是「擴展全球影響力」,將慈濟助人的系統方法,加以紀錄、論述,獲得國際認證,發揮全球影響力;「發展人文科技力」,將AI應用於醫學生技、環保減碳的研發及人文傳播和智慧管理;「培植慈悲喜捨大善力」,在科技掛帥、價值混淆的世代,慈濟大學更有責任加強科技倫理和人文教育,引導學生及社群運用科技為善助人,而非貪利害人。未來,慈濟大學將成為慈濟學、宗教人文、NGO管理及醫學科技倫理的教研重鎮,維持道德準繩的重要大學。 慈濟大學舉辦合校揭牌典禮。(慈濟大學提供)

Read More

AI人工智慧與ESG碳中和 敏實科技大學締造產業競爭力

AI人工智慧與ESG碳中和,敏實科技大學雙軸華麗轉型締造產業競爭力。(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敏實科技大學為培養師生淨零減碳競爭力,推動校園二0三0年淨零減碳目標,推動全校師生積極參與溫室氣體專門技術講座及證照課程,全面提升校園碳中和技術水平。 敏實科技大學辦理一系列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培訓課程,主要講師林榮譽副校長文燦博士是國家CNS委員,具豐富的溫室氣體減碳證照輔導及廠商排碳規劃經驗,擁有國際ISO品質管理以及溫室氣體減碳多項專業證照,並在AI學術界和國家品質工程實務界均有卓越成就。 敏實科技大學曾信超校長特別感謝林榮譽副校長針對敏實科大A I + ESG轉型,安排一系列有關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證照培訓課程,並且推動各個學院淨零節能減碳的管理系統,無論是在學術界與實務界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材。 林榮譽表示,在當今世界,氣候變遷的挑戰日益嚴峻,數位化與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同關注的焦點。面對這一趨勢,敏實科技大學積極探索AI人工智慧與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碳中和的雙軸轉型,旨在應對快速變化的環境挑戰並推動永續發展。 敏實科技大學的雙軸轉型代表著教育界在應對氣候變遷與數位化趨勢中,積極響應的前瞻性探索。通過結合AI人工智慧與ESG碳中和理念,敏實科大不僅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也為未來的永續發展創立典範。

Read More

再啟校園新篇章 台北育達高中舉行113學年度開學典禮

全體師生莊嚴宣誓,新學年中「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並積極推廣「反毒、反黑、反霸凌」的理念。(台北市教育提供)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近日,台北育達高中大操場充滿著新氣象,全校師生齊聚一堂,共同迎接一一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的開學典禮。典禮一開始,由班聯會主席同學上台,帶領全體同學進行宣誓。劉育仨校長在致詞時闡述了宣誓誓詞的意涵,強調美麗友善的校園環境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每一位師生的共同努力。 誓詞內容涵蓋「三好校園」與「友善校園」的承諾,全體師生莊嚴宣誓,承諾在新學年中「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並積極推廣「反毒、反黑、反霸凌」的理念。這些誓言不僅是口號,彰顯了全校師生共同推動正向校園文化的決心與信心,為新學年的開端注入了一股正能量。 除了重申誓詞的理念也為新學年的到來,給予全校師生「三個一」的勉勵目標:「一定要健康!」、「一直很快樂!」、「一起向前行!」。這三個勉勵,象徵著校方對於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視與期望。 劉育仨鼓勵同學們,不僅要保持健康的體魄,更要以快樂的心情和積極的態度,去迎接學習上的各種挑戰與機會。校長的致詞充滿溫暖與力量,為新學期的開端注入了滿滿的正能量,也激勵同學們在未來的學習旅程中,不斷突破自我,迎向更高的目標。 開學典禮現場充滿了蓬勃的朝氣與青春的活力,同學們在校長的激勵下,展現了對新學年的期待與決心。隨著開學典禮的結束,全校師生正式步入一一三學年度新的學習旅程。台北育達高中全體師生將在「三好」與「友善」的指引下,共同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Read More

友善校園週 拒絕兒少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

友善校園周宜蘭師生宣誓拒絕兒少性剝削。(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六十上午在礁溪立吳沙國中辦理學期友善校園週「拒絕兒少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宣誓活動,由吳沙國中全體師生與縣長一起宣誓,展現校園拒絕兒少性剝削的決心。 縣長林姿妙表示,營造友善校園的環境,是我們一直以來共同努力的目標,這學期在吳沙國中與校長、全體老師、同學及各單位代表,共同進行友善校園宣誓,希望能結合政府、教育、社區各界的力量,強化師生、家長及社區對拒絕兒少性剝削的認知,讓校園的學習環境更臻友善及安全。本次活動吳沙國中以全國獲獎無數的歌仔戲宣導拒絕兒少性剝削為主題揭開序幕,由縣長帶領吳沙國中師生及與會來賓一起進行簽名誓師,最後再由輕艇標竿選手吳亭儀帶領縣長及與會貴賓進行「拒絕兒少性剝削-不拍、不傳、不留、要求助」宣導活動,展現校園正向積極之氣象。 另為提升學童通學及家長接送安全,縣府一一三年補助本縣各國中小之學生,配置反光裝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將反光裝置設置在身上的物品上,增加反光效果,提高可見性,也讓反光裝置的使用更加靈活與便利,讓學生養成配戴習慣,發揮反光裝置最大安全效益。 「友善校園」係以學生為中心、學校為本位,強調尊重、關懷、同理、包容、安全、參與等核心價值,培養新世紀所需的「社會好國民、世界好公民」為主要目標。

Read More

重新定義AI世代「失敗」 東海校長勉新鮮人:生命只有挫折沒有失敗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面對3000多位大一新鮮人時表示,生命中只有挫折,沒有失敗,學會更具韌性的去面對時代的挑戰可說是當務之急。(東海大學提供)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面對3000多位大一新鮮人表示,面臨AI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時代變革,必須重新定義「失敗」這個名詞,這個講求速度的時代裡,許多人誤把此刻所面臨的挫折當作失敗,他要告訴AI世代的年輕人「挫折與失敗的定義不同,人生中會遇到挫折,但挫折並非失敗。」學會更具韌性的去面對時代的挑戰可說是當務之急。 躋身2024泰晤士世界影響力大學全球百大的東海大學,2024年的大學招生再次創下佳績,全校唯有藝術學群有五位缺額,其餘的文、法、理、工、農、管理、社科相關系所可說拿下滿招的優異成績,錄取3031人,在少子化年代,再次創下私立大型大學99.99%的將近滿招的優異佳績。 東海本週舉辦國內大學少有為新鮮人舉辦四天三夜的「大學入門」活動,透過學長姐、師長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引領新生探索多元學習領域。(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舉辦國內大學少有為新鮮人舉辦四天三夜的「大學入門」活動,學務長龍鳳娣表示,今年主題為「攔不住的大學生」,幫助大一新鮮人探索未來,透過學長姐、師長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引領新生探索多元學習領域,開啟嶄新的未來大學旅程走向「我的青春」時代。 東海以高規格聲光舞台打造新生之夜,校長張國恩還率領行政團隊在晚會中大跳時下流行舞蹈《晚安大小姐》,融入「排球少年」元素,把超大型的排球丟入觀眾席中,三千位學生一起打排球。 張國恩以堅定的口吻說鼓勵大一新鮮人,「我們一生中只有挫折,沒有失敗!」勉勵同學改變對失敗的定義,每個人都一定會遇到難以克服的挫折,東海人在大學四年一定會學會找到克服挫折的方法,不要把挫折就當作失敗,人生就會邁向成功。 為了讓AI世代感受不一樣的大學之夜,校長張國恩還率領行政團隊在晚會中大跳時下流行舞蹈《晚安大小姐》,更融入「排球少年」元素,讓三千位學生一起打超大型排球。(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大學招生成績卓越,招收到許多擁有頂標、前標優異成績的學生,更有超過60%的新生都是將東海列為第一志願,說明多數學生是進入他們最想進入的大學開啟未來四年的學習旅程。 張國恩表示,未來充滿這變革與挑戰,希望同學改變對未來的看法才能去適應這變動的時代,過程唯有不斷學習、不斷調整步伐,尤其在訊息混亂的時代培養思辨力去辨別真假,才能了解誰在胡說八道。 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相當大,我們必須在變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必須重新了解失敗的定義,積極不被動的改變自己,當挫折來臨時,學習不把挫折當作失敗,勇於挑戰,讓挫折來成就我們的將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