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輔諮中心辦研習 提升專業

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七到十一月陸續辦理多場輔導知能研習。(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七到十一月陸續辦理多場輔導知能研習。八月份安排三十六小時的初任輔導人員職前訓練,透過經驗傳承、專題演講,讓初任輔導人員提升專業知能。 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陳怡潔表示,現代家庭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都是家長心中的寶貝。進入校園後,可能面臨或多或少的困境,因此需要有人陪伴、協助。普通班導師、輔導教師、專輔人員,均需具備同理心、敏銳觀察力,洞悉孩子外在的不適應或不合宜行為,讀懂學生內在需求。 除了輔導知能研習,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也在南市六大分區辦理十四場次的輔導人員在職訓練。課程內容包括輔導策略、個案研討、建立關係、資源連結,鼓勵輔導人員掌握學生需求,讓學生更能融入、適應校園生活。

Read More

南應大美術系 南美展大放異彩

南應大美術系學生黃昱棋發揮所學,在南美展中獲得郭博士獎之西畫類「臉譜」作品。(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學生團隊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參加第七十三屆南美展,在四大類近八十件晉級複審作品激烈競爭中,共計有五位學生獲獎,包括西畫郭博士獎及二件入選、國畫類優選、雕塑類入選,展現美術教學成果。 台灣南美會為鼓勵新進藝術創作人才、吸收新血輪,每年均舉辦全國性的南美展徵選作品活動,以媒材分為國畫、西畫、攝影及雕塑四大類,公募作品的優勝者有機會成為南美會的一員,自舉辦迄今已邁入第七十三屆,是台南非常重要的美術競賽。 今年四類作品參選,經初審共有七十六件作品入圍複審,南應大美術系共有五位學生獲獎,包括黃昱棋獲得西畫類郭博士獎,姜宗甫、林妍真二人西畫類入選,王婌涵國畫類優選、郭乙樺雕塑類入選獎。 其中獲得郭博士獎的西畫類黃昱棋同學作品「臉譜」,所畫出的作品表達出黃同學身為台南人,從小便與廟會文化為伍,那些鑼鼓喧天、五色臉譜與氣勢非凡的角色深植心中,這幅作品描繪的是台灣陣頭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面貌之一臉譜、戲裝與神將的氣場,融合信仰與表演藝術的力量,捕捉畫出這個瞬間的凝視也是代表著黃同學對家鄉文化的傳承。 台南應大美術系是南台灣美術專業培育重要學術單位。系上除具有優良師資與充沛完善硬體設備,學校也投入資源建立一個完善學習環境,多年來屢屢在各項競賽中嶄露頭角,表現受肯定。

Read More

台灣教師赴澳進修 促進文化與學術交流

明宗國小蘇美琪老師準備明宗國小陳明德老師揮毫的資料夾,並把上面的古詩翻譯成英文,致贈予澳洲昆士蘭州兩所學校的校長與主任。(明宗國小提供) 記者蔣謙正/高雄報導 明宗國小推動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成績斐然,蘇美琪老師近期特別前往澳洲昆士蘭州參與「綜合領教師雙語教學海外進修研習」,還特別準備明宗國小書法大師陳明德老師揮毫的資料夾,並把上面的古詩翻譯成英文,致贈予澳洲昆士蘭州 Broadbeach State School 與 Labrador State School 的校長與主任,透過書法這中華文化瑰寶,搭起教育與藝術交流的橋樑,讓台灣的文化特色、古詩之美,得以跨越國界,傳揚至海外,留下深厚的國際情誼。 明宗國小近年來致力提倡雙語及英語教學,繼去年三位各領域教師為提升自己雙語教學技能及推展校內雙語教育,參加教師雙語教學海外進修研習,蘇美琪老師也於今年七月至八月間前往澳洲昆士蘭州參與「綜合領教師雙語教學海外進修研習」。此研習課程是由國教署及台師大主辦,參加對象為來自台灣不同地區的國小綜合領域雙語教師。課程由葛瑞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規劃,結合語言學習、課程設計、文化體驗,展現教育國際化的多元成果。課堂中亦融入澳洲文化元素,讓學員們在學習英語的同時,更深入理解當地社會與文化特質,並反思如何將這些教學策略帶回台灣課堂。 除校內課程外,學員們分別參訪了當地的小學Broadbeach State School 與 Labrador State School,藉此與澳洲師生進行深度討論,對比兩國教育現場,共同省思教師工作環境、專業支持及教育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明宗國小甫上任蘇家賢校長表示,蘇美琪老師、蔡國成老師與英語外師的積極充實專業素養,推動學校英語課程教學成績斐然:上學年度榮獲高雄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的全市英語讀者劇場國小組岡山區特優、英語歌唱比賽國小組岡山區特優、英語單字比賽郭羽凱同學榮獲全市第三名,如此佳績深獲家長與湖內鄉親的肯定,值得讚許!

Read More

祈願平安 學校也拜好兄弟

永信國小慶讚中元普度拜拜,校長吳博明 (中)帶領各處室主任及教職員工捻香祈福,祈願師生平安健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農曆七月中元節前夕,永康區永信、崑山國小、大橋國中、永仁高中、成大南工等學校不免傳統習俗,舉辦中元普度拜拜活動,準備鮮花、素果、牲禮、餅乾等物品犒賞「好兄弟」,由校長帶領處主任及教職員工一起祈願師生平安健康,校務推動順暢。 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我國民間的重要節日之一,一般寺廟、公家機關多會選在中元節當天,或前後日期舉辦法會、普度拜拜活動。 有些學校也不免傳統習俗,在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日或初二、十六日,準備鮮花、素果及牲禮等,在校內祭拜地基主、學區眾神明,祈求庇佑師生平安,甚至有國小將民間習俗列為鄉土教材課程。 今年中元節在九月一日開學後,學校大多提前在暑假舉辦「慶讚中元」拜拜活動,例如永信、崑山國小、大橋國中、永仁高中、成大南工等學校等多準備鮮花、素果、牲禮、泡麵、油品、白米及餅乾等物品等供拜,犒賞「好兄弟」。 其中,永信國小有教職員也自己準備各種不同物品參拜、永仁高中的普度供品則全部都是素食物品,並準備疏文。

Read More

校園健康主播比賽 麻豆國小奪冠

麻豆國小獲得台南市校園健康主播比賽冠軍。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由台南市教育局舉辦的「校園健康主播比賽」,今年共有三十五校報名參賽,作品風格多元,其中麻豆國小以作品《破解校園傳說!麻豆國小的神秘寶盒到底藏著什麼?》創意導入月經教育議題,於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一名。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今年台南市校園健康主播比賽參賽作品不僅在形式上創新多元,更在內容上展現學生深刻的健康素養,結合創意與生活實踐,將視力保健、口腔衛生、健康體位、正確用藥與全民健保、菸檳防制、性教育等議題的健康觀念有效傳達。 榮獲第一名的麻豆國小,作品《破解校園傳說!麻豆國小的神秘寶盒到底藏著什麼?》以具創意的「都市傳說」主題為包裝,學生化身YouTuber風格校園主播,幽默導入月經教育議題,拆解神秘寶盒,打破生理期的尷尬與禁忌,影片自然輕鬆,讓師生及同儕更理解生理期與性別教育的連結,提升尊重與理解。 第二名新化國小以口腔保健為主題,邀請音樂老師創作《潔牙笑嘻嘻》歌曲,旋律輕快、歌詞生動,影片中受訪的學生在歡樂氛圍中學習潔牙技巧,落實「餐後潔牙」與「選擇健康飲食」的健康習慣。同為第二名的立人國小聚焦健康體位,以「85210」健康密碼為核心,由學生小主播介紹運動、飲食與心理健康等主題,讓健康教育更貼近生活。 第三名安平國小以「五正四樂」正向心理健康促進為核心,介紹「心情溫度計」檢視情緒的做法。

Read More

橋中永信田徑合訓 提升戰力

永康區大橋國中與永信國小攜手進行田徑隊合訓,切磋技術提升競技實力。(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永康區大橋國中田徑隊在教練許永承帶領下,暑假前往永信國小進行為期兩週的合訓,兩校選手齊聚一堂,進行接力、短跑等訓練,除彼此切磋技術,提升競技實力,更在訓練中激盪出團隊合作與互相成長的力量。期許未來在大賽中展現最佳狀態。 在合訓初期,團隊以測驗為主,包括四百公尺接力與一百公尺短跑。除突破個人紀錄外,選手們也學習如何攜手帶領學弟妹成長。 合訓倒數幾天,橋中與永信田徑隊迎來了一份特別的驚喜。永信國小家長特別準備了手工冰淇淋,讓選手們在炎熱的夏日中,於辛苦的訓練後品嘗一份清涼甜蜜的慰勞。 橋中田徑隊利用暑假合訓,除教練與老師不辭辛勞陪伴訓練,也注重品德與抗壓力的培養。完成兩週合訓不僅提升選手們的競技實力,也凝聚了跨校、家庭與社區的支持力量。

Read More

剪黏金工夏令營 認識傳統技藝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結合石門國小,舉辦「寶藏佇阮厝邊:作夥造寶藏」計畫,開辦以剪黏與金工為主的夏令營,推廣安平在地工藝。(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財團法人安平文教基金會為推廣安平在地工藝,結合石門國小,舉辦「寶藏佇阮厝邊:作夥造寶藏」計畫,開辦以剪黏與金工為主的夏令營,教導石門國小高年級學生,藉此提升學童動手能力與美學創造力。 安平文教基金會表示,基金會向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爭取經費,開辦以剪黏與金工為主的夏令營,並聘智山傳藝工坊林秉賢老師、雲語藝術工作室楊禮誠老師擔任營隊授課老師,以宮廟工藝為媒介,一方面引導認識傳統文化及技藝,另一方面推動「宮廟就是博物館」概念,藉此展現台灣多元文化樣貌以及學習台灣工藝匠師的「巧匠」精神。 基金會指出,安平傳統工藝主要表現在寺廟空間,從大木作構件、小木作鑿花、神像雕刻、門神彩繪、壁面漆作及 剪黏雕塑,到各類石雕構件、金工、繡輔,也建構地方美學的品賞基準。 且安平角頭廟宇的工藝具體表現在剪粘、泥塑、石雕、木 雕、彩繪等項目,大多是安平本地的匠師或是名家所作,期透過「現地教學課程」,讓「文資場域」也能是學生上課時的「教室」。

Read More

南台日語營 日姊妹校參與

南台科大「日本語言文化暑期夏令營」,日本姊妹校千葉大學學生分組與南台應日系學分享台日兩地習俗。(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日本千葉大學近廿位學生由教授帶領,參與姊妹校南台科大舉辦兩週的「日本語言文化」暑期夏令營,吸引南台應用日語系四十餘位學生報名,台日學生共同參與,期間也將學習場域延伸至台灣歷史和奇美博物館等地參訪,讓日本學生體驗台南的風情與歷史。 千葉大學是昌台科大姊妹校之一,創立於一八七二年,是一所歷史悠久的日本國立大學。帶隊牛谷智一准教授表示,千葉大學補助每位參與學生補助十萬日圓,以顯示對此國際交流活動的支持。 夏令營內容圍繞著日語學習與日本文化體驗。課程設計豐富有趣,例如紙牌遊戲、猜謎、扭蛋等富有日本文化元素的互動遊戲,也有台日兩地文化習俗的介紹等。特別的是,文化習俗介紹皆由兩校學生親自構思與解說,內容風趣又饒富韻味,讓參與學子在歡樂氛圍中學習。南台應日系學生陳威丞表示,與日本同學交流不僅充滿樂趣,也能有效提升日語能力,更能獲得許多寶貴的第一手資訊,對語言與文化交流都非常有幫助。

Read More

崑大AI研習營 35教師獲國際證照

崑大資傳系AI國際證照種子教師研習營,卅五位大專校院與高中職教師通過認證,取得國際證照。(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資訊傳播系舉辦「人工智慧AI國際證照種子教師研習營」,吸引來自各大專校院與高中職四十餘位教職員參與,最後更有卅五位學員通過「SSE AI 提示詞工程師」國際認證,有效提升教師對於人工智慧領域有關AI Prompt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此次研習營邀請深智數位副總經理段采伶擔任課程講師,帶領學員深入探索AI提示詞設計的基本結構與原則,學習各種生成任務,包括文字、圖像、音樂、影片所需的提示詞策略,課程內容還涵蓋跨平台提示詞應用、輸出格式規則與資料欄位控制技巧,及多輪互動與優化技術,讓參與者能夠全面掌握AI提示詞的核心要素。 另一重要議題是提示詞的倫理與風險認識,隨著AI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在使用這些技術時保持倫理規範並避免潛在風險?成為教育者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研習營強調教師在教學中應具備的責任與敏感度,確保學生能在安全的環境中接受AI教育。

Read More

終身學習 陳雪花莊文模獲全國楷模

莊文模(右二)獲全國終身學習楷模。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民陳雪花與莊文模以其傑出的終身學習成就,分別榮獲教育部全國終身學習楷模「教學者組」及「學習者組」優等殊榮,教育局表示,希望這份榮耀能激勵更多市民朋友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教育部全國終身學習楷模選拔分為學習者組和教學者組,其中學習者組須進行終身學習活動達五年以上;教學者組則須進行終身學習教學相關活動達十年以上。 陳雪花老師從教育職場退休後,三十二年來持續投入志願服務與終身學習至今,以紮實的教學背景為基礎,結合諮商輔導專業,帶領團隊深耕校園與社區推廣家庭教育,多年來持續進修專業課程,積極參與政府部門單位擔任志工,服務內容涵蓋親職教育、婚姻教育、生命教育、教育輔導及新住民支持等面向,協助無數家庭與個人改善家庭關係、走過難關,重建生活信心。 在和順國小擔任行政組長的莊文模則積極參與電腦相關職業訓練。莊文模曾通過三次高考、兩次普考,是考公職達人,第一份公職在中央銀行上班,之後投身教育界,更進一步拓展學術領域,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並將學習範圍擴展至人文領域,充分展現他對跨領域學習的熱情。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