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大祭百萬獎學金 吸引新生

迎接新學年度,崑大祭出百萬獎學金、免住宿費 課程全面導入AI,吸引新生入學。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推出最高百萬「摘星獎學金」,設籍含雲林以北、宜花東、離島地區及中低收入戶皆享二年免住宿費,學雜費仍維持雲嘉南地區私立科大最低,並導入AI課程,成為莘莘學子入學就讀誘因。 一一三學年度科技校院日間部聯合登記分發入學將於卅日至八月二日進行網路選填登記志願,崑大推出最高百萬的摘星獎學金,再加上自一一二學年度起一年三點五萬政府補助,及該校住宿費優待,幾乎是以國立學費便可享受私校等級資源與教學設備。 崑大年年編列逾億元運用在學生專業競賽和證照獎助學金、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助學金及畢業創(就)業基金等補助。另學生們在就學期間無論是海外實習交流或研習、活動或競賽、專業證照與外語成績優異獎勵、研究生畢業創業就業等皆有獎金或補助,提供學生在專業知識與提升實務能力的優質環境,打破私校學生須向外打工籌學費及生活費的刻板印象。 崑大校長李天祥表示,該校與台市政府在5G文化科技、影視產業、地政資訊等領域合作,協助台南製造業接軌AI,推動AI與智慧製造的人才培訓與產業應用,落實中央產業AI化政策,更早已部署工業4.0類產線,強化師生接軌產業能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缺員卻士氣十足! 南台啦啦隊 全國賽奪金摘銅

南台科大競技啦啦隊參加全國大專校院啦啦隊錦標賽,奪得一般男女混合4人組第1名、一般女生4~5人組第3名。(南台科大提供) 南台科大競技啦啦隊學生課業與社團話動兼顧,在教練邱修得指導體操技術教學下,勤練精進高難度空拋等技術,在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2學年度啦啦隊錦標賽中,展現編排及創意之多底層技巧等動作,榮獲一般男女混合4人組第1名、一般女生4~5人組第3名。 112學年度大專校院啦啦隊競賽,共計77支隊伍、36所學校參賽,南台競技啦啦隊報名一般男女混合4人組及一般女生4~5人組共2項組別,其中小組競賽,今年科大僅有4所國私立科大參賽,大組則沒有科大參賽,因少子女化嚴重影響參賽率,但南台仍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各項全國賽事。 南台學生在大專校院啦啦隊錦標賽中,展現高難度空拋技術。(南台科大提供) 其中南台啦啦隊於3月代表學校參加113年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評選,榮獲全國前10名之「年度最佳社團特色活動獎」,4月參加2024第7屆海洋盃啦啦隊錦標賽,及於該校舉辦日本帝京大學啦啦隊交流活動,平時也獲邀參與政府、團體等展演活動,落實社會責任,實踐SDGs的永續發展目標。 南台競技啦啦隊自成立以來第一次勇奪大專校院啦啦隊一般男女混合4人組冠軍,及於一般女生4~5人組突破傳統榮獲第一座季軍獎盃,團隊展現難度之空拋技術動作,並編排高技術、緊湊、豐富及創意之多底層技巧,拿下金、銅獎項。 南台競技啦啦隊社隊長顏嘉葳表示,雖然社團出現缺員危機,但在教練、老師以及學長姐們的用心叮囑之下,社團用正向態度面對當下賽事,並且著重平時訓練模式,期望運用新穎創意的社團經營模式,讓畢業校友回母校帶領社團學弟妹,共同精進技術、攜手合作落實傳承。 南台代理校長周德光表示,一般組學校於體育賽事上本就經營不易,特別是在各校學生人數下降後,私立科大各項處境及條件皆備受挑戰,期望在有限的人力資源與訓練時間下,社團能夠以「經驗傳承」方向與「科學訓練」角度來經營社團面對各項挑戰,永續傳承社團發展。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應連佳惠師生 國際賽放異彩

台南應大商設系參加2024荷蘭湛藍國際設計獎,榮獲2金、1銀、4銅,學生陳帷軒由家人陪同代表赴希臘雅典受獎。(南應大提供) 台南應大商設系老師連佳惠教學理論結合實務,帶領學生執行113級畢業專題形象設計、品牌策略課程專題作品,參加2024荷蘭湛藍國際設計獎,榮獲2金、1銀、4銅,獲獎學生陳帷軒及家人並遠赴希臘雅典,代表台灣及學校出席頒獎典禮,站上國際舞台發光發熱。 台南應大商設系今年荷蘭湛藍國際設計獎共計拿下2金、1銀、4銅,其中由學生簡祈安、陳帷軒、許沛涵、黃筱筑、廖馨琳、王秀菱設計「終新點─113級畢業專題形象設計」作品,表現優異,榮獲綜合平面設計金獎、版式編排設計金獎、品牌形象設計銀獎。 另連佳惠所教授的「品牌策略」課程專題作品也拿下獎項,包括陳帷軒、邱昱婷、李奕賢、盧俊錡創作品「NEBULA星雲咖啡」獲得視覺設計銀獎;「YIKOU馬卡龍」視覺及品牌設計雙銅獎。另件由學生徐鈺婷、薛清芸設計的作品「Moonlight Family月光族」,榮獲標誌設計及品牌設計雙銅獎,作品皆獲國際評審青睞與肯定。 而指導老師連佳惠今年以海報設計的「STOP-Don’t create garbage」作品,參加專業組設計競賽也獲得銅獎,為學生建立學習模範,引領學生登上國際舞台。 校長楊正宏表示,台南應大以「創意連結世界」,發展優質「文創教學型」科技大學,培育具「人文科技素養」及「應用務實知能」之優秀人才。商設老師連佳惠以設計產業界30年之資歷投注於設計教育工作,平時用心於課程教學,將自身設計實務經驗傳授予學生,參賽角逐不同類型之賽事,連年榮獲國際設計獎項,為校爭取最高殊榮。 同時,連佳惠也是該校秘書室公關組長,平時為學校媒體形象廣宣及大型活動形象設計不遺餘力;她利用課餘時間用心指導學生與提攜後輩,師生一起成長與學習,積極參與國內及國際設計競賽屢獲佳績,讓國際間看見台灣,看見台南應用科大學,全體師生均引以為榮。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土城高中生 逗陣遶法院

土城高中師生參加「逗陣遶法院」活動實地到法院參訪。(教育局提供) 為扎根廉潔及法治教育,台南市教育局政風室日前與台南地方法院政風室辦理「逗陣遶法院」活動,邀請土城高中校長陳仲卿帶領70多位高中生親身體驗真正的法庭,透過實地參訪法院,並安排法官現身說法、體驗式導覽、廉政宣導以及意見交流座談等豐富多元的內容,讓高中生對於司法制度的運作有所概念,啟發他們主動思考日常生活中可能涉及的法律議題。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法治教育的推廣,是基於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期許藉由參訪法院活動,增進高中生們批判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未來在面臨人際關係衝突、網路世界誘惑、家庭成員間矛盾,乃至將來步入社會遭遇到的種種困境,都能明確知曉法律界線,並選擇合法的途徑解決。 陳仲卿校長表示,土城高中十分重視法治教育,校內教學團隊積極爭取與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合作的機會,在去年辦理模擬法庭教學,獲得參與師生熱烈迴響,今年在教育局政風室穿針引線下,親自帶著學生實際走入法院學習,相信比起以往只從書本認識法庭,更能留下深刻印象,期待同學們在這次參訪過程增長見識,將法律知識深植於心。 台南地院院長沈揚仁熱情迎接土城高中的學生,表示可以藉由「逗陣遶法院」活動增進高中生對我國司法審判制度的基本認識。沈揚仁也提到,自112年起正式實施的國民法官制度,使得年滿23歲的國民有機會與職業法官共同審理重大刑案,作成犯罪事實與量刑的決定。 課程安排由謝昱法官現身講解法官的工作內容和社會期待,讓土城高中學生們一探「法律人腦袋都裝了什麼?」接著,法院人員分組帶領學生進入法庭旁聽,親身體驗開庭實況。最後的意見交流座談時間,學生們踴躍提問,從「法官是否懼怕遭判有罪的被告報復」問到「國民法官會挑選何種特質的人」,沈院長與謝法官有問必答,與學生就現行司法制度、法律時事,都有所討論交流。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清大賽車工廠成功研發輕量化碳纖輪框與車殼 賽車重量減少60%

清大賽車工廠第八代賽車TH08進行動態展演,工廠展示首個由台灣學生團隊自製的碳纖輪框。(清新竹華大學提供)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清華大學賽車工廠在國際大賽屢獲佳績,學生賽車團隊研發第一組由台灣學生團隊自製的輕量化碳纖輪框,將運用在下一代新車,達到車體輕量化目標。此外、賽車工廠也提升電動賽車的控制系統軟體,計畫明年再戰國際學生方程式大賽。 清大賽車工廠第八代賽車TH08進行動態展演,工廠展示首個由台灣學生團隊自製的碳纖輪框。(清新竹華大學提供) 清大賽車工廠隊長余承翰介表示、賽車工廠最新研發的第八代賽車「TH08」,展現全面升級後的防滑及輔助過彎系統,TH08經軟體升級後,今年五月在鹿港車測中心進行八字繞環試車,寫下四點六三秒的隊史紀錄,直逼去年德國賽的第一名速度,令團隊振奮不已。 清大賽車工廠去年八月推出無人車,參加歐洲學生方程式大賽,在捷克賽拿下無人車組八字繞環第二名,並獲得最佳車檢獎,但在競爭更激烈的德國賽中,因車體嚴重受損壞,抱撼無法完賽。 余承翰指出,去年在賽場上觀察到頂尖車隊多使用碳纖維零組件,不但減輕全車重量,也讓車體不易變形、過彎速度加快,因此今年決定不出國比賽,留在台灣專心研發自製碳纖維零組件。 余承翰說,團隊已成功開發出輕量化的碳纖輪框及車殼,碳纖輪框的重量比前一代鋁製輪框減少了百分之六十,全車總重目前是二百六十公斤,希望明年的新車使用新輪框和車殼後,總重量可降至二百公斤以下。 清大賽車工廠也致力提升無人車技術。技術長、動機系碩一生鄧皓銘指出,在視覺辨識方面,他們改善了演算法,讓運行速度提升百分之五十;並增設鏡頭辨識,提升兩倍以上的賽道辨認準確度。 清大賽車工廠目前有八十位成員,且有三分之一為女生。團隊由教授林昭安及王培仁共同指導,成員主要來自動機系,還包括電機、工學院學士班、經濟、醫環、教育及運科等科系學生。

Read More

名古屋高校團二度抵嘉 城市交流笑聲、驚呼聲不斷

名古屋高校來嘉交流,童玩體驗笑聲不斷。(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由日本名古屋市教育委員會所組織的高校海外見學團,二十七日起共有名古屋市立十所高中二十名學生來台見學,由嘉義市政府、嘉義高中及嘉義女中共同接待,除由兩校的高中生擔任「一日學伴」並設計各項體驗活動之外,更參訪嘉義市博物館、檜意森活村及阿里山森林鐵路車庫園區等嘉義市知名景點,並約定要讓交流成為兩市之間的常態。 代表市府接待的嘉義市政府民政處長林家緯表示,這兩次的城市交流活動嘉義市政府都與嘉義高中和嘉義女中合作,透過兩校徵選修習日語為第二專長課程的20名學生擔任「一日學伴」,讓台日雙方的高校生有更進一步的交流。有別於去年完全由市府主導,今年更由嘉義高中師生設計上午交流活動,由嘉中陳伸睿、江尚叡與賴群瀚等三位於去年赴日留學的高三學生擔任組長,帶領學弟妹共同接待,設計包含台灣與嘉義常識猜謎大會,扯鈴、竹竿舞、尪仔標等童玩體驗,以及台灣零食試吃、擲筊等活動,台日雙方學生玩得不亦樂乎,現場笑聲、驚呼聲不斷! 除了兩校學生的互動,中餐更安排雞肉飯、砂鍋魚頭、豆漿豆花等嘉義市知名小吃,下午則是從嘉義市博物館出發,讓台日高中生更了解嘉義市在地的歷史,也透過翻譯導覽內容,驗收嘉義高中生日語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讓學生走訪博物館附近的阿里山鐵路車庫園區、製材所、檜意森活村等景點,輕鬆自在的練習語言,並分享台日不同的文化和學習體驗。嘉義市政府表示,希望市府與高中共同接待的合作模式,能夠持續深化,

Read More

竹市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 交流自學攻略與自主學習成果

竹市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鼓勵學生勇敢探索展現自我,老師請學生利用亮點、連結及提問三步驟反饋分享者。(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政府與竹科實驗高中、新竹女中共同主辦第四屆「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匯聚了竹竹苗區十四所高中職七十三組學生,共計一百一十九名學生進行分享,展現學生們在自主學習與課程學習中取得的學習成果,並且透過聆聽、正向回饋及學習反思等引導培養未來人才的終身學習力,實踐「新竹好學」精神。 竹市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鼓勵學生勇敢探索展現自我,老師請學生利用亮點、連結及提問三步驟反饋分享者。(記者曾芳蘭攝) 新竹市教育處長林立生表示,竹市的學生們能從這次的分享會活動經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更學習到共學共好的精神,現場學生們的自主學習創意與熱情,都展示了他們如何將學習轉化為具體行動,分享的主題從法律議題、標本製作、英語學習到微電影內涵等,豐富精彩,為社會的進步注入新動力。 林立生指出,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的目標與意義價值非凡,每一位參與的學生都展現了出色的學習成果和卓越的創新能力。這不僅是一次學習的展示,更是一次關於勇氣、合作與互相學習的盛會。 教育處表示,「勁竹盃學生學習成果分享會」也特別邀請到清華大學招生策略中心主任王潔教授帶來專題講座,她在講座中,深入探討了大學端如何看待學習歷程檔案,且以專家的角度分析高中學生們應如何在學習檔案中呈現自我的學習的反思和個人特質,讓參與學生能提前了解到大學端的考量。 參加活動的高中老師表示,勁竹盃讓學生們勇敢站上台「我的學習我來說!」分享自主學習經驗,且透過引導老師們的破冰活動與回饋流程,讓平日鮮少有機會好好聆聽與提問的學生們,願意認真思考別人分享的主題與內容,並且提出自己的看法與問題,互相學習、了解到每人的學習路徑大不相同,並從中擷取自己適用的經驗與方法,提升自我的學習成效。 教育處補充,勁竹盃架設了線上平台,用於分享與會學生的海報作品,提供給未能參加現場活動的學生們觀摩學習,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ibsh.tw/hsinchu4/%E9%A6%96%E9%A0%81 )。

Read More

一甲國中全英營 文藻師生堅守校園不撤退

一甲國中攜手文藻外大辦理新生暑期雙語營隊,文藻師生堅持追加課程,以彌補颱風假未上的課程。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路竹區一甲國中首次攜手文藻外語大學辦理為期一週的新生暑期雙語營隊,竟遭遇凱米颱風來襲,只上兩天就隨即停班停課三天,但文藻師生們不僅堅守校園,仍然每天繼續備課,更預計在週六加開半天課程,矢志要將原規劃課程精華版如實呈現在最後半天的追加課程中,備受好評。 一甲國就與文藻外語大學外語教學系孫韵芳教授今年初洽商暑期全英營隊合作事宜,敲定七月二十二至二十六日舉辦,營隊在新生報到當天開放報名二十分鐘內就秒殺。 校方指出,這不僅是高雄市偏鄉與弱勢教育關懷協會對基層教育的支持,也是一甲國中首次引進文藻師生團隊進駐校園來導入不同的國際文化素養,提供學生多元國際視野及實體使用英文的情境。 五天的課程中遭遇凱米颱風攪局,讓參與的孩子們直說好可惜,但由文藻孫教授帶領的大學生們,不僅前兩天都按照既定規劃執行課程,更有製作壽司的實作體驗,在颱風攪局的這幾天,也都堅守崗位繼續備課,期待颱風離開後可以給孩子們後續的完整課程,並主動地表達願意在週末加開課程,讓整個課程有一個圓滿的句點,讓這三天的備課能夠以濃縮版的型態呈現在孩子們面前。 支持本次活動經費的高雄市偏鄉及弱勢教育關懷協會許益誠理事長說,協會就是要支持這些非市區而特別用心為孩子基礎教育的學校。而雙語是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所在,當然是要給予最大支持的。 孫教授表示,帶領學生營隊已經邁入第九年,這不僅是給予國中學生最素養化的雙語情境,也是提供文藻大朋友們一個體驗現場教學最佳的試煉;以這次全英營為例,除讓孩子認識校園情境,也導入許多日本的文化及美食內涵,讓學生學得到、看得到、用得到也吃得到。

Read More

〈中華學園〉荷塘月色

新竹縣上智小學五年A班 ◎潘瑀旋

Read More

〈中華學園〉書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