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中小學 南大建置AI台英語機器人

  南大生成式AI專業發展合作學校簽約儀式。(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知識應用暨網路服務研究中心李健興教授研究團隊,攜手台灣廠商女媧創造公司、真平企業,建置生成式AI台英語機器人及量子計算智慧學習平台。與高雄市東光國小、陽明國中及南市仁德國小、南安國小、永福國小的合作也正式啟動。未來將在日本及其他國家推動生成式AI國際合作活動。 南大表示,該校資訊工程系師生團隊取得經費補助,三名大學部、兩名碩士班學生,十九日將前往日本東京都立大學進行移地教學及研究場域驗證。三十日另於日本橫濱參加IEEE WCCI人機共學示範競賽。 上述國際合作延續南大與南市仁德國小、高雄東光國小超過六年的合作成果。利用生成式AI人機共學模式,提升學生台、英語學習能力,體驗量子計算智慧生活應用。透過AI工具輔助,學生學習本土語言更有效率。教師則可利用AI模型,評估學生學習成效。

Read More

地方創生創意賽 崑大展售行銷創業優勝

  崑大企管系三年級學生組成「台南青」團隊自製水果優格,參加地方創生創意展售行銷創業競賽,獲評審青睞拿下優勝。(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企業管理系三年級學生組成「台南青」團隊,參加二0二四地方創生創意展售行銷創業競賽,學生在現場設攤並自製水果優格,從攤位布置、吸引顧客、介紹產品到完成銷售,在競賽中榮獲優勝,累積實戰經驗。 地方創生創意展售行銷創業競賽以地方創生為競賽議題,進行「在地農業、文化創意、地域特色」零售營運,並以「歲月復古、老派翻新」為活動設計主題,由參賽隊伍尋找符合主題之產品,於會展現場進行展攤銷售,並獲得具體營運成效。 崑大企管系學生吳容議、李宜薰、盧芃妤、林欣瑜、周芊妤組成「台南青」,當季水果結合酪農生產牛奶製成水果優格,繽紛的配色令人眼睛為之一亮,讓消費者享受到美味和營養,同時行銷台南在地特色,不僅推動當地農業和食品產業的發展,也提供消費者更多元選擇。此外,產品中附贈拼圖,讓兒童和家長品嘗健康的水果優格,也能動手完成拼圖,增進親子情感。 崑大企管系「台南青」為呼應競賽主題,團員均頭戴斗笠及手持扇子,加入復古元素,搭配台南青的Logo,增添許多文青風格。團隊擺攤展現絕佳默契,靈活面對挑戰,最終榮獲評審青睞拿下優勝。

Read More

後勁國中、鳳西國中足球隊勇奪佳績 陳其邁市長表揚

後勁國中勇奪「一一二學年度中等學校足球聯賽五人制」國女組冠軍,市長陳其邁公開表揚與致贈獎勵金鼓勵。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後勁國中於「一一二學年度中等學校足球聯賽五人制」勇奪國女組冠軍;鳳西國中於「一一二學年度中等學校足球聯賽十一人制」勇奪國女組季軍,市長陳其邁十八日特別在市政會議上公開表揚與致贈獎勵金鼓勵,肯定選手們優秀表現。 後勁國中女足隊在今年冠軍之路上面臨巨大的挑戰,最後在選手們的努力與團隊合作下,以四比0擊敗對手奪冠,為學校爭取到了第二座全國冠軍獎盃;鳳西國中女足隊也是表現優秀,在中等學校足球聯賽季軍戰中,以一比0戰勝對手,此役擊敗全國實力堅強隊伍,捧回季軍獎盃,再次為學校帶來榮耀。 教育局說,兩校球隊獲勝的背後,是教練與學校管理團隊的辛勤努力,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鼓勵。通過持續的訓練與比賽參與,球隊不僅提高球技,也增強團隊凝聚力與向心力。 此外,兩校足球隊除了在賽場上取得優異成績,也在學生們的成長與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參與足球運動,學生們學習到團隊合作、韌性與毅力,將對他們未來體育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Read More

全國性體育賽宜縣學校勇奪佳績 林姿妙表揚

宜蘭縣光復國小、中華國中、復興國中、三星國小、三星國中及羅東高工等六校在全國性體育賽勇佳績,縣長林姿妙接見表揚。(宜蘭縣政府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十八日在文康中心接見光復國小、中華國中、復興國中、三星國小、三星國中及羅東高工等六校,各校於「二0二四第五十六屆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一一二學年度HBL籃球乙級聯賽」、「全國各級學校室內拔河比賽」及「玉山盃全國青棒錦標賽」榮獲佳績,縣長林姿妙給予表揚及勉勵,並鼓勵他們在運動場上的努力不懈與無私的奉獻,為縣爭光。 光復國小籃球隊此次參加「二0二四第五十六屆全國少年籃球錦標賽」榮獲六年級女生乙組亞軍;中華國中及復興國中籃球隊參加「一一二學年度HBL籃球乙級聯賽」,中華國中榮獲國中男子組第五名、復興國中獲國中男子組第七名;三星國小及三星國中參加「全國各級學校室內拔河比賽」,分別榮獲國小女生組第一名及國中女生組金盃;羅東高工代表宜蘭縣參加「玉山盃全國青棒錦標賽」榮獲全國第五名,各校的努力不懈,為宜蘭縣爭取最高榮耀,站上了全國性賽事上的頒獎臺;縣內體育傑出選手的培育養成,最重要是透過學校體育的紮根推動,縣府長期推動縣內各項運動不遺餘力,期許他們能在優良的運動環境下持續繼續發光發熱,為縣爭光。

Read More

宜大精彩百年 管弦榮耀獻禮

國立宜蘭大學自一九二六年創校至今即將跨越百年,宜大管樂社與弦樂社攜手合作,共同籌劃「百年宜大校歌錄製」,帶來嶄新的版本,獻給母校。(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國立宜蘭大學自一九二六年創校至今即將跨越百年,校歌先後歷經了台北州立宜蘭農林學校校歌、台灣省立宜蘭農業職業學校、台灣省立宜蘭高級農工職業學校等版本,對許多校友而言,深具傳承意義,也是對學校的共同記憶和情感認同的象徵。 十八日,由該校管樂社與弦樂社攜手合作,共同籌劃「百年宜大校歌錄製」,帶來嶄新的版本,獻給母校。宜大管弦樂團奏響榮耀時刻,為宜大續寫下一個百年嶄新篇章。 在這個值得慶賀的時刻,特別凝聚了宜大管樂社及弦樂社的同學與校友們,組成創校以來首次的聯合管弦樂團,每一位參與者從籌備之初到踏上專業舞台的錄製演出,都是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進行排練及默契培養。每次演奏都是對音符的真摯呈現,每顆音符都承載著獨特的情感與意義,這是我們對校歌全新的詮釋,也將成為經典之作。  透過悠揚的校歌樂聲連接了過去與未來,將與全校師生共同見證百年校慶的到來。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們期待能為學校注入豐富的藝術涵養與風采,展現百年宜大的傳承意涵,更希望透過校歌旋律,串起全校師生,一同見證宜大校百年榮耀,為百年宜大的歷史留下美好的印記!

Read More

東華大學農業認證通過 成為東部首家「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

東華農服中心前往花蓮富里六十石山進行稽核案例實習。(東華大學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國立東華大學為促進東部農業升級,成立「農業驗證與服務提升中心」,並於今年六月四日經全國認證基金會認證通過,正式取得「有機農產品驗證機構」資格,成為東部首家有機農產品驗證中心。 東部擁有純淨無污染的自然環境,是發展有機及友善環境農業的理想場所。然而,雖然是有機農業的重鎮,但長期以來缺乏在地驗證單位及稽核人力,驗證工作大多依賴來自北部和西部的驗證單位,既耗時又不便。東華農服中心取得驗證機構資格後,將為東部農友提供更便捷、更深入的驗證服務,減少遠距離驗證帶來的種種困難。有助於推動東部有機農業發展,解決當地驗證人力不足的問題,並提供優質的農產品驗證與在地服務,確保驗證農產品的安全品質,兼顧農業生產環境與農民福祉,實現大學的社會責任。 東華農服中心自二0二二年起,陸續在花蓮、臺東等地舉辦多場專業稽核員訓練課程,共同培訓更多優秀的驗證稽核人才,提升在地服務能量,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產業永續發展。 東華農服中心主任張瑞宜教授表示,雖然中心是新成立的驗證單位,但相關人員的條件和訓練都相當完善,未來將引進更多農業新知與技術,共同提升驗證的專業品質。農服中心不僅是有機驗證體系的維持者,更是理解和關心農友的在地服務夥伴,未來除了持續辦理稽核員的訓練課程外,將舉辦有機驗證說明會等推廣活動。  

Read More

南化國小畢業生南美單車行 體驗美濃手繪油紙傘

南化國小七名畢業生完成南美單車行。(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南化報導 南化國小七名畢業生在班導張凱莉創新教學下,為自己安排畢業之行,除搭台南市公車一日遊外,更一同展開「南美單車行」,由南化出發前進高雄美濃,一路相互加油,圓滿單車行。十九日還要夜宿母校,畢業典禮當天更要下廚辦謝師宴。 南化國小七名畢業生完成南美單車行。(記者張淑娟攝) 南化國小七名畢業生在南化國中單車社指導老師王榮俊的領騎下,由學校出發前進高雄美濃,展開一日近七十公里的單車行,一開始各種上下坡考驗學子,老師王榮俊在前頭配速帶領,班導張凱莉也隨隊護送,畢業學長壓後,還有家長謝榮源貼心補給,學子們就一路由學校經木柵國小、旗山糖廠、美濃民俗村、中正湖環湖、鼓山國小、內門7-11回到南化。 南化國小七名畢業生完成南美單車行。(記者張淑娟攝) 王榮俊表示,這段南美行充滿挑戰,也是自己首次擔任他校單車活動的領騎員,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領騎,七名學子平時慢跑練出扎實體能,每一位都跟得上配速十八至廿公里。且學子騎車規矩良好,還主動跟路人打招呼,一路沒有人掉隊,上坡路段,大家也相互提醒,到了美濃,學子們還體驗彩繪油紙傘。 體驗美濃手繪油紙傘。(記者張淑娟攝) 校長張理誠表示,這班學子是由甫獲選台南市師鐸獎的老師張凱莉帶的畢業班,因此畢業之行除了公車遊和單車行外,十九日學子們還要夜宿學校,廿日畢業典禮後的餐會,這群學子也要下廚煮幾道菜,謝謝師長六年的指導。 體驗美濃手繪油紙傘。(記者張淑娟攝) 體驗美濃手繪油紙傘。(記者張淑娟攝)

Read More

屏科大百年校史第二位總統教育獎林佳慧成果展

屏科大食品科學系進修部四年級應屆畢業生林佳慧(左)榮獲總統教育獎,獲得系主任劉展冏(中)及助理教授曾國展的肯定。(記者鄭伯勝攝) 記者鄭伯勝/屏東報導 屏科大今年適逢百年校慶,迎來第二位獲得總統教育獎殊榮的同學「食品科學系進修部四年級林佳慧」;學校特別於十八日上午在餐旅系烘焙教室為她舉行成果發表會,表彰她不畏艱難困苦努力不懈的精神。 林佳慧來自臺中偏鄉神岡區,母親為中國新住民且一肩扛起家中經濟重擔,因經濟不寬裕且姊妹眾多,生活多半以追求溫飽為原則,她國中接觸烘焙發掘自己的興趣和熱情,投入其中並開始參加培訓及競賽,以母親堅毅努力的精神激勵自己「唯有努力才能改變生活」,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各項證照考試,至今已獲取九張專業證照,國內外競賽皆屢獲佳績。 屏科大榮獲總統教育獎林佳慧,參加國內外西點製作、廚藝競賽獲獎無數,圖中為她參賽作品「海洋生態蛋糕」,創意無限。(記者鄭伯勝攝) 林佳慧強調「努力不一定會被看見,但不努力一定不會被看見」,這是伴隨她成長的一句話,也是一路陪著她堅持到底的信念。她永遠記得在需要幫助的時候,很多人為她伸出援手,希望自己有能力後也能回饋於社會及曾經給予幫助的所有人,因此自己要更加努力、茁壯,他日才能夠成為幫助別人的人。 2018年起參加比賽至今獲獎無數的林佳慧,今年畢業後將暫時投入職場,減輕家庭負擔,她會再充實自己的學業及專長。 食品科學系主任劉展冏表示,「總統教育獎」的宗旨為鼓勵能發揮人性積極面力爭上游,具表率作用之大專及中小學生。林佳慧以謙和踏實的學習態度,在學習中找到興趣,以其對烘焙食品的天賦加上努力不懈的精神,成為一道閃亮的光芒,期許她的故事激勵學弟妹還有與她相同際遇的學子們,都能在浩瀚學海中,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藍天。

Read More

南市師鐸獎 24名老師獲殊榮

南新國中校長黃美芳。(教育局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南市師鐸獎評選出爐,二十四名老師獲獎。其中南新國中校長黃美芳、喜樹國小校長黃懷慧、大橋國中教師王德麟、金城國中運動教練林漢森、南化國小教師張凱莉、仙草實小教師洪琪琇、東區勝利國小教師陳玟君、崑山土城非營利幼兒園教師施孟秀等八人,獲推薦參加教育部師鐸獎評選。 南新國中校長黃美芳取得多項專業成長認證,帶領團隊參與教學卓越、閱讀磐石、PBL課程暨統整性探究課程等計畫,績效卓著。 喜樹國小校長黃懷慧致力結合跨領域資源,長期投入海洋教育推動,研發親近海洋接軌國際的市本課程,與全國共享。 喜樹國小校長黃懷慧。(教育局提供) 大橋國中教師王德麟廣泛收集國內外教育資訊及研究資料,精進科學教育專業及科技素養導向,持續充實行政與教學活化能量,獲獎無數。 大橋國中教師王德麟。(教育局提供) 金城國中運動教練林漢森,擔任田徑專任教練三十餘年。他翻轉選手訓練模式,將生活紀律融入訓練中,讓孩子五育兼備均衡發展,透過運動實現自我價值。 金城國中運動教練林漢森。(教育局提供) 南化國小教師張凱莉用教育翻轉偏鄉弱勢孩子。積極規劃校本課程、推動創新教學。聯繫社區,引進外界資源投入弱勢照顧。 仙草實小教師洪琪琇在偏鄉服務二十多年,致力於偏鄉教育翻轉與創新發展。除了實驗教育創新課程,也運用數位科技虛實共學互動體驗、引入外部資源。 東區勝利國小教師陳玟君透過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帶領孩子在雙語、科技、演說、社會、美術等領域翱翔。 崑山土城非營園教師施孟秀將在地文化結合社區資源,融入幼兒主題學習活動,同時鼓勵老幼共學。特殊幼兒融合教育,施孟秀自製個別化教具、量身訂做課桌椅,輔助幼兒學習成長。 其餘十六名南市師鐸獎獲獎老師包括善糖國小校長陳俊吉、安南國中教師江靜宜、竹橋國中教師李天生、後甲國中教師陳招良、安平國中教師阮玉如、忠孝國中教師鐘崑榕、東區復興國小教師李慧慧、中西區成功國小教師陳展興、新營國小教師莊蕙元、玉井國小教師黃鈞傳、喜樹國小教師沈佩怡、仁愛國小教師林晴雯、文元國小教師胡融昀、崇學國小教師張寶方、歸仁幼兒園教保員卓芯卉、協進國小附幼園主任鄭貴云。

Read More

罐頭衛星競賽 成大全球第8

成大Gemini Space團隊罐頭衛星發射升空。(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Gemini Space學生團隊日前赴美參加國際罐頭衛星競賽決賽。該團隊設計製作的罐頭衛星直徑十三公分、長約四十公分、總重將近一公斤。決賽當日順利發射,初試啼聲即奪下全球第八、亞洲第一佳績。 罐頭衛星競賽是美國航太學會主辦的年度盛事。每年比賽都會設定不同的任務目標,讓參賽學生依太空系統工程方法,逐步通過設計、製作與測試審查,取得決賽資格。最終由主辦單位提供火箭發射升空實測,進行飛試評比。競賽成績涵蓋長時間階段性設計分析實作、飛試。由於賽事極度接近真實的太空任務發展設定,可說是太空系統工程實作絕佳舞台,吸引美國及全球頂尖大學太空領域學生組隊挑戰。今年有七十五個團隊參賽,十六個國家三十一團隊進入決賽,取得發射飛行試驗決賽資格。 成大Gemini Space團隊護送已組裝罐頭衛星的火箭前往發射架。(成大提供) 競賽任務目標為模擬太空探測器進入行星大氣層的著陸順序。參賽隊伍需自行設計罐頭衛星,搭載各項感測器及雞蛋保護艙,並在火箭拋出的降落過程中,完成開啟與拋棄隔熱罩、開啟降落傘等各項高難度要求。降落過程中必須保持全程通訊與定位暢通,執行環境數據收集、飛行過程錄影。 成大Gemini Space團隊表示,決賽發射,當罐頭衛星於六百公尺高度,從火箭彈出後,順利展開並拋離隔熱罩。高度逐漸下降至一百公尺時,降落傘順利展開並成功減速。地面站完整記錄發射與飛行過程,所有通訊、數據均正常收集,八個月的辛勤耕耘終於開花結果。團隊由成大機械系與航太系八名大四學生組成,黃亮忠擔任隊長,顏澹寧為副隊長。隊員包括蔡秉樺、徐子薇、林呂豐、吳宇晟、朱昱安、張朝雄。指導老師為夏漢民太空科技中心主任陳炳志教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