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籍藝術家與學童打造獨角仙樂園

柳營新山國小的小朋友,和韓籍藝術家共同創作完成獨角仙樂園作品。(新山國小提供) 記者陳佳伶∕柳營報導 柳營區新山國小和韓籍藝術家金基永合作,選擇以在地生態獨角仙,共創「獨角仙樂園」作品,金基永以雷雕技術在木板上雕刻出大型獨角仙和光蠟樹的積木零件,由小朋友進行彩繪和組裝,再將一些小獨角仙作品,黏貼到大型獨角仙和光蠟樹上,完成了「獨角仙樂園」的大型行動裝置藝術作品。 新山國小說,此次行動裝置藝術作品將於七月三日至二十九日,在台南新光三越中山店七樓,與其他學校的作品一同展示,並提供作品介紹及線上語言導覽。 新山國小的小朋友,參與二0二四台南400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與國際藝術家大師共創邀請展」活動,新山與韓國藝術家金基永合作,他是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的教授,擅長漫畫、雕塑和不鏽鋼藝術創作,在國際比賽中屢獲殊榮。 金基永先到學校與教學團隊討論後,決定以學校附近的在地生態為藝術發想,六月獨角仙季節到來,因此以獨角仙做為創作主題,提醒小朋友要為環境保護共盡心力。 金基永四月底到新山國小,和小朋友進行首次藝術共創,以薄木片經鐳雕做成小獨角仙,小朋友們在小獨角仙身上進行色彩豐富的彩繪,創作出多樣風格的小獨角仙,極具趣味。 第二次共創以大型獨角仙和大型光蠟樹為創作主題;金基永利用雷雕技術在木板上雕刻出大型獨角仙和光蠟樹的積木零件,再交由小朋友們進行彩繪,最後再組裝成完整的作品。 小朋友們分組彩繪獨角仙的頭部、身體、四肢,以及光蠟樹的樹幹和樹冠;彩繪風格各異,有的精緻細膩,有的豪邁奔放,小朋友們依次上台組裝這些零件,逐漸拼出獨角仙和光蠟樹的輪廓;最後,孩子們將第一次創作的小獨角仙黏貼到大型獨角仙和光蠟樹上,完成了「獨角仙樂園」的大型行動裝置藝術作品。

Read More

南大百工百業 快閃展成果

台南大學社會實踐百工百業計畫成果發表,學生視覺作品令人驚豔。(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推動社會實踐,一一二學年度第二學期的攝影設計課程,提出百工百業計畫,獲高教深耕計畫經費補助。近日成果發表,學生視覺作品令人驚豔。 台南大學推動社會實踐,透過課程教學讓學生深入理解大學社會責任及SDGs議題。「百工百業」計畫鼓勵修課學生踏出校門,自主拍攝各種行業與工作項目。 洪柏銘鎖定南市徐園長護生協會流浪動物救助主題。陳淑真則聚焦台南、嘉義地區的傳統產業,拍攝作品集結成電子書。修課學子希望透過作品發表,吸引更多人關注上述議題。 「百工百業」題目為老師范如菀提出,成果發表會由學生許育銓擔任總召集人。許育銓表示,「百工百業」題目讓同學們重新思考各行各業的意義,進一步藉由作品完整呈現。但因時間限制,先以快閃方式展示成果,未來計劃線上分享。

Read More

暑假9服務營隊 授旗開跑

台南大學今年推出九個暑假營隊活動,授旗儀式宣告營隊服務正式開跑。(南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學生社團及各學系今年將推出九個暑假營隊活動,陪伴國內及越南學子歡度暑期生活。授旗儀式由校長陳惠萍主持,各團隊高呼口號接下旗幟,宣告南大暑期服務營隊正式開跑。 南大暑期營隊由社團及系會學生自發性組成。計有小太陽永續社會服務、向日葵、土撥鼠康輔、陽光LOHAS、青年領袖等學生社團、應用數學、諮商與輔導、幼兒教育等系學會共同規劃辦理。 活動結合教育部補助教育優先區中小學生暑假營隊活動、高等教育深耕、師資培育大學社會責任實踐、青年發展署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等計畫,以及民間基金會等資源。預計前往南市、屏東縣、澎湖縣、越南胡志明市,為國中小、高中及大專校院學生開辦暑期營隊服務。

Read More

橋中微型電動二輪車體驗 宣導交安

大橋國中在永康大進車業支持與協助下,為三年級畢業生舉辦微型電動二輪車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參與,並宣導交通安全。(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因應一一一年十一月法規修正上路,正式納管舊稱電動自行車的「微型電動二輪車」,永康區大橋國中在永康大進車業支持與協助下,為三年級畢業生舉辦微型電動二輪車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師生參與,並宣導交通安全,提醒同學們騎行時遵守交通規則確保安全。 活動現場同學們經專業工程師及協力廠商的指導,紛紛騎上車子展開體驗之旅。他們在操控中感受到微型電動二輪車的靈活性和便利性,享受到新型交通工具帶來的無比樂趣。 活動過程中大進車業民權店長林思延,更進行交通安全知識和法規的講解,提醒同學們在騎行時要遵守交通規則,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大進車業負責人蔡欣原表示,為了此次活動,還特別準備專業的防滑墊,鋪設場內模擬行車道路,並幫同學們穿戴全套護具和安全帽,讓同學們在開心體驗試乘之餘,更能加倍保護騎乘者的安全。 橋中校長謝連陽表示,這次體驗活動旨在讓同學們感受到新型交通工具的便利性,同時提高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

Read More

竹北高中改制為陽明交大附中案發酵 錄取陽明交大人數倍增

竹北高中校長陳瑞榮(中)說,在竹北高中改為陽明交大附中議題後,錄取陽明交大的學生人數倍增,可看出此議題已發酵。(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竹北高中一一三年個人申請放榜,錄取台灣大學九人、陽明交通大學十九人、清華大學十三人、成功大學四人、政治大學九人,另外中字輩(中央、中山、中正、中興及台北大學)等頂大有五十五人,尤其是錄取陽明交通大學呈倍數成長,更看出竹北高中改制為陽明交大附中案的發酵。 竹北高中校長陳瑞榮表示,竹北高中改隸陽明交大附中議題發酵,錄取人數目前與去年相比已經倍增,截至目前放榜,再加上繁星錄取的的準大學生總計台灣大學十一人、陽明交通大學廿二人、清華大學十六人、成功大學八人、政治大學十一人等頂大。 陳瑞榮說,未來在陽明交大大手拉小手加持下,一一三學年開始陽明交大大師課包括國際人文、電子資訊及生物醫學等相關課程也將陸續啟動。特別感謝各科老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辛勤付出,也感謝家長會對學校的鼎力支持,家長們的協助與配合,使得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安心學習和成長,期待已正式成為大一新鮮人的同學,在新的學習環境中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竹北高中表示,蔡忠達、李昀辰同學表現傑出,學測成績出眾,竹北高中三年展現出卓越的潛力和高度的自律,分別錄取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及長庚醫學大學醫學系;陳可芯同學擔任模聯合國社長並參與多樣競賽,學習歷程豐富深獲評審青睞,錄取北醫牙醫系;盧昱辰、藍紹庭因為選擇學校開設的微課程清大資工專題,也錄取清大資工及電機學系。 陳瑞榮說,近年竹北高中的軟硬體內涵、學生多元表現、升學績效進步快速,成立竹苗區第一所雙語教育實驗班,今年第一屆雙語實驗班的個人申請榜單亦非常精彩,陳品睿錄取台大國企、彭經縈台大法律財法組、賴韋彤台大政治系、孔維靖錄取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李沐寰錄取成大電機系、林庭安錄取台大護理系、張涴婷錄取中央電機系、莊雲妘錄取政大法律系、劉欣穎錄取政大歐洲語文學系法文組、謝舒宇錄取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全英語組;另外賴仁謙藉助陽明交大的ewant平台申請十三門課透過自主學習完成了線上課程、更積極參加IB課程認證,通過美國加州大學物理系、港大生物工程港大生物工程、港大醫學系等國外科系,設立雙語實驗班的目標已然達成。  

Read More

大學申請入學管道放榜 竹縣立高中表現亮眼

一一三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管道放榜,竹縣立高中表現亮眼 錄取校系質量均優。(記者彭新茹翻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一三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管道統一分發結果十三日公告,全國共四萬一千一百卅三名學生獲分發,報名分發率約百分之五十二點六一。新竹縣長楊文科肯定竹縣兩所縣立高中表現亮眼,國立大學錄取比率超越學校歷年水平,並感謝學校師長的辛勤教導以及稱許學生們孜孜不倦,將高中三年努力學習的成果轉化為甜美的果實。 竹縣府表示,六家高中繳出亮眼成績單,計有一百卅七人獲錄取分發心目中理想科系,其中六十四人錄取國立大學,佔錄取人數百分之四十七,超越去年的百分之卅六,包含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大、中央大學、中山大學等,質量皆優。應屆畢業生透過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兩管道錄取國立大學,目前共計八十二人,本屆畢業生每三人就有一人錄取國立大學,升學成績斐然。 湖口高中亦表現不俗,今年大學個人申請入學及四技申請入學表現比以往更佳,有四十五人上榜,其中錄取國立大學人數共九人,其中錄取國立中央大學向日葵聯合招生丁組(工程)的曾皓軒同學來自新住民家庭,克服家庭經濟弱勢,勤奮向學,善用國立陽明交大Ewant開放式平台積極自主學習,勤於上網蒐集資訊並主動找師長請益,將個人所學真實地記錄在學習歷程裡,終受肯定,實至名歸。 新竹縣教育局楊郡慈局長表示,個人申請入學管道讓每個學生可依個人志趣選擇大學校系,而大學端各校系亦可依其辦學特色適性選才;以近五年核定名額來統計,申請入學分發率已達五成,儼然已成主流:顯示大學選才已不只單看學測成績,另參採學生綜合表現、學習歷程檔案、面試表現等,均是透過高中課程的深耕,及輔導學生對準生涯發展的規劃與升學準備,使在地就學的學生突破重圍、嶄露頭角。

Read More

唯一私校 東海大學躍居泰晤士世界大學全球百大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出爐,東海大學與成功大學、陽明交大、台灣大學等四所大學躍居世界百大。連續四年奪下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101-200名的東海大學,多年來將對SDGs 承諾做為治校辦學的基因,此次排名站上世界第100名,說明對永續與教學的持續推動和創新再次獲得世界的肯定。 2024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出爐,東海大學與成功大學、陽明交大、台灣大學等四所大學躍居世界百大。(東海大學提供) 《泰晤士高等教育》12日公布2024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該排名是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作為評比項目,評估來自125個國家/地區的2152所大學,鼓勵攜手解決世界最緊迫的挑戰與承諾,包括環境可持續性、社會包容性、經濟增長和夥伴關係。2024排名以澳洲的雪梨大學連續第三年名列榜首。英國的曼徹斯特大學和澳洲的塔斯馬尼亞大學並列第二。 連續多年入榜的東海大學,今年東海在SDGs6、SDGs7、SDGs12、SDGs17等項目表現卓越,在SDGs 目標12-促進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項目表現最為耀眼,整體排名前進至第100名,成為世界百大名校之一。 東海大學多年來已將對SDGs 承諾做為治校辦學的基因,此次排名站上世界第100名,說明對永續與教學的持續推動和創新再次獲得世界的肯定。(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以「AI、跨域、博雅」為教育核心,培養學生全球觀點與世界移動能力的東海大學,無論在國內外的社會責任(USR)、永續(SDGs)等各項排名相當耀眼,不久前出爐的2024「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中,東海大學無論在大學治理、教育承諾都奪下高分,更在永續「互評」獲得滿分,躍居私立大學USR龍頭。天下「大學永續報告書」連續兩年拿下首獎,其中以「產業出題學界解題,共創AI新世代」議題獲得產業組大獎。 東海以「AI、跨域、博雅」為教育核心,培養學生全球觀點與世界移動能力的東海大學,今年無論在國內外的社會責任(USR)、永續(SDGs)等各項排名都相當耀眼。(東海大學提供) 東海推動的全校性永續計畫中,結合AI計畫打造亞洲最大的碳中和園區,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聯合國持續發展是為創造一個全球可持續且具有韌性的未來做出了重要貢獻,東海將SDGs 的承諾作為治校與辦學的理念,在這個基礎進行全面的提升與創新,以卓越的SDGs 專業強項作為教學的指導方針。 東海在AI教育的成績受到矚目,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日前發表人工智慧(AI)主題演講,東海大學更是中部地區唯一被點名的大學,「AI東海」之所以被NVIDIA納入夥伴名單可說其來有自,2015年NVIDIA 宣布為台灣產業界以及教育界提供全新的 GRID 2.0 技術,東海就是全國最早攜手NVIDIA提供全校師生完整的3D博雅雲架構和功能的大學,在NVIDIA眼中,東海聲望、聲量是中部第一。

Read More

志開實小北棟校舍動土 115年完工

志開實小北棟整建工程十二日進行動土典禮。(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志開實驗小學北棟校舍整建工程十二日上午隆重動土,由市長黃偉哲親自主持動土典禮。教育局表示,嶄新校舍預計一一五年完工,新校舍將與水交社文化園區日式建築呼應,成為聚落新地標。 市長黃偉哲表示,志開實驗小學於一0六年由公立小學轉型為辦理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校,是目前台南市九所實驗小學之一,校區位於南區明德里,緊鄰水交社文化園區、原水交社宿舍群暨文化景觀群,是當地民眾活動、休閒及教育的重心,也是到訪遊客休憩的好去處。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志開實小北棟校舍整建經費共八千一百六十四萬兩千元,包括九間教室、兩間廁所及三座樓梯量體,由九穗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承攬設計及監造,配合水交社文化園區特色融入建築設計元素,並由安達營造承攬施工,特別以「志向展開」為設計理念,除開展校園新風貌外,運用雙層斜屋頂,對應日式宿舍意象的重簷建築,以人為本的教學活動空間,將景觀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凸顯地方歷史建築特色,除營造建築的活潑特色外,更能展現實驗教育新風貌。 志開實小校長王念湘表示,北棟校舍完工後將提供師生更優質的學習空間及完善的校園環境,未來學校將持續深耕生命教育,並結合生態學校課程議題,以友善環境的具體行動培養孩子們的生命議題素養、適應未來生活與終身學習能力。

Read More

崑大何舒閔 編導圓電影夢

崑大視訊系應屆畢業生何舒閔積極拓展拍片、編寫劇本技能,畢業製作《天色斑斕的那一天》擔任編劇與導演,入圍放視大賞及頂級吐司影展銅獎,善用專業一圓電影夢。(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訊系應屆畢業生何舒閔自小熱愛觀看電影與電視劇,大學積極拓展拍片、編寫劇本等影視技能,畢業製作《天色斑斕的那一天》擔任編劇與導演,除入圍放視大賞,頂級吐司影展銅獎,並以手繪插圖為電影推出周邊商品,善用專業技能一圓自己電影夢。 何舒閔自小常觀看電影及電視劇,國中就決定往影視幕後科系升學,在YouTube被崑大視訊系學長姐拍攝的畢業製作影片吸引,更發現許多師資都是得過金鐘、金馬獎,且至今還有在業界持續工作的老師,便以視訊系為第一志願,透過甄選入學錄取。 何舒閔課業安排以偏向導演、編劇等領域為主,除認真鑽研本科專業,也善用資源跨系選課,包含視傳系的腳本與分鏡發展、公廣系公關寫作、時尚系創意思考等,擴增學習視野。 何舒閔大二時在第廿二屆畢業製作《溫室外的你》擔任導演助理,輔佐導演執行拍片事務。向製作人、製片、行銷等不同領域前輩學習業界知識,為日後畢業製作立下紮實根基。 幼時的電影夢在大學親身實踐,何舒閔坦言四年時光過得忙碌,但在創作故事及討論議題的同時,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未來將從事影視項目開發企劃或編劇創作,將舞台持續延伸在業界發光發熱。

Read More

泰國TUCC極限廚師挑戰賽 南應大餐飲菁英 奪29獎

南應大餐飲學生團隊在二0二四泰國TUCC極限廚師挑戰賽中,以精湛廚藝拿下四金、十三銀、七銅、五佳作,共計廿九個獎項,得獎率百分百。(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應大餐飲系培訓餐飲菁英,參加二0二四泰國TUCC極限廚師挑戰賽,以精湛廚藝贏得評審高度肯定,包括現場烹調義大利麵、鴨肉組等,一舉拿下四金、十三銀、七銅、五佳作,共廿九個獎項,得獎率百分百。 泰國TUCC極限廚師挑戰賽項目,包括亞洲料理、西式烹調、糕點烘焙、蔬果雕刻藝術及亞洲團體挑戰賽,堪稱亞洲規模最大比賽之一,不僅是WACS世界廚師協會認證國際比賽,也是教育部認列的績優獎勵補助賽事之一。 南應大餐飲系共有十四位學生參賽,分別在西式現場烹調牛肉組贏得二金、一銀、一銅、二佳作;西式現場烹調海鮮組三銀、五銅;現場烹調義大利麵組三銀、一佳作;現場烹調鴨肉組二金、四銀、一佳作;現場蔬果雕刻組佳作;亞洲米麵挑戰組二銀、一銅。 參賽學生超過一半以上都是第一次出國比賽,初試身手就在國際級賽事中掄金奪銀,成功挑戰個人的專業技能。 獲得現場烹調鴨肉組金牌的張芷萁,依大會提供的鴨胸及鴨腿進行菜餚設計,她先煎烤鴨胸,再搭配迷迭香覆盆莓紅酒醬汁,鴨腿由於肉質較硬,運用壓力鍋燉煮時特地加入鳳梨,並以台灣紫地瓜做成薯泥。 指導老師洪世國表示,張芷萁去年首次參加泰國TUCC競賽贏得一金、一銀,並在西式牛肉主菜組奪得金牌最高分,獲頒小金人獎,今年再出賽又贏得一金、一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