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助力市府 擴大青年參與

南大參與「台南市青年策略聯盟」,集思廣益提出青年參與公共議題的創新構想。(南大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大學積極助力台南市政府推動公共治理創新,日前與台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合辦「台南市青年策略聯盟」,從多元視角研討提升青年公共參與的途徑,攜手為台南塑造更具創意與行動力的發展藍圖。 台南大學表示,南大期望憑藉學術專業與青年培育優勢,成為南市研考會推動青年公共參與的重要夥伴。藉由「台南市青年策略聯盟」的平台,攜手整合府學民資源,促進多元合作,為城市注入持續的創新能量與永續動力。 南大表示,該場活動採「三『鐵』共構」合作模式,將政府資源、學界專業與非政府組織行動力組成鐵三角,結合青年的創意與實務經驗,回應在地議題需求,推動更貼近民眾的公共治理。討論環節採「世界咖啡館」方式進行,與會者分成四組,並就執行策略、優化方向及可能挑戰展開對話。

Read More

新生醫專師生日本取經 為台灣長照專業注入國際新視野

新生醫專長期照護科師生一行體驗失智症患者音樂治療活動。(圖/新生醫專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劉筱寧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長期照護科師生一行於8月7日展開日本研習之旅,前往「學校法人敬心學園日本福祉教育專門學校」進行短期實務研修,深入了解日本介護保險制度概要,並實地參訪兩家知名長照機構,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注入國際新視野。 新生醫專表示,此次研習課程聚焦於「日本的介護制度」,由日本福祉教育專門學校專業講師主講。研習內容涵蓋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的歷史發展、支持高齡者生活的主要法律架構、失智症患者的音樂治療,以及「福利」一詞的歷史淵源與核心理念。學生們深入了解日本如何因應人口高齡化挑戰,從明治時代引入西方「welfare」概念開始,逐步建構完善的長期照護體系。 新生醫專進一步指出,研習課程特別強調日本介護保險制度的五大基本理念:自立支援、維護尊嚴、共同連帶的制度、以使用者為本的服務可自由選擇,以及與醫療、福利、社區的連結。透過詳細的需要照護認定說明,學生們了解從「需要支援1」到「需要介護5」的7等級分級制度,以及各級別對應的基準時間與服務內容。同時,課程也讓學生體驗了如何帶領失智症患者進行音樂治療活動。 新生醫專長照科學生於「砧愛の園」參訪。(圖/新生醫專提供) 新生醫專提及,研習期間,師生一行實地參訪了兩家具代表性的長照機構。首站前往「社會福祉法人善光會」旗下的「聖塔菲花園山莊」(Santa Fe Garden Hills),該機構於2007年成立,是一座大型綜合照護設施,提供特別養護老人之家、短期入所、日間照護服務等多元服務。師生們與機構執行長宮本隆史進行深度交流,了解日本大型照護機構的營運管理模式、服務品質及數位科技應用策略。 新生醫專進一步提到,第二站參訪位於世田谷區的「砧愛の園」,這是一家於2022年4月新成立的失智症專門照護機構,結合群體家屋(Group Home)和小規模多機能型居家照護服務。該機構特別重視在地化照護理念,強調讓失智症者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繼續生活,並設有地域交流空間「絹太陽台」,促進世代間交流。師生們親身體驗日本最新的失智症照護模式與社區整合服務概念。 新生醫專特別提及,研習課程另一重點為「關於身體約束 – 為了實現更優質的照護」,深入探討日本自2000年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實施後,全面禁止在老人福利機構中使用身體約束的重要政策。學生們了解日本厚生勞動省所禁止的11項身體約束行為,包括防止走失的繩索綑綁、預防跌倒的床圍柵欄、限制脫衣的護理衣等措施。 講師特別強調,只有在符合「緊迫性」、「無可替代性」、「臨時性」三項原則的緊急情況下,才可能暫時實施身體約束,且必須取得本人或家屬同意、進行充分觀察記錄,並儘快解除約束。這項政策的實施,充分體現日本對長者人權的尊重與維護尊嚴的照護理念。 新生醫專表示,此次日本研習不僅讓學生直接接觸國際先進的長照制度與實務經驗,更重要的是學習日本「以人為本」的照護哲學。透過實地觀摩與專業交流,學生們深刻體會到優質長期照護的真諦在於維護每個人的尊嚴,支持他們以自己希望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新生醫專也指出,面對台灣快速老化的社會趨勢,培養具國際視野的長期照護專業人才刻不容緩。學校將持續推動國際交流與海外研習,讓學生在跨文化學習中拓展專業視野,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照護專才。此次研習成果將融入課程教學與實務訓練中,讓更多學生受益於國際經驗分享,為台灣長期照護品質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與專業能量。學生們返台後將把所學經驗轉化為實務應用,為台灣長照服務的專業發展貢獻心力。

Read More

無畏少子化衝擊 中原大學再締造招生達成率100%佳績

面對少子化的大環境挑戰,中原大學已連續3年達成滿招佳績,辦學成效深獲肯定。(圖/中原大學提供) 《本文轉載自桃園電子報:https://tyenews.com/》 記者諶志明 114學年度大學分發入學今(13)日放榜,中原大學再度締造「零缺額」佳績,學士班招生達成率100%。在少子化浪潮下,中原大學已連續三年維持滿招,展現辦學成果與品牌吸引力。長期深耕「全人教育」、堅持以理念治校的中原大學,更以推動「AI大學」為發展亮點,持續融合科技、人文與社會價值,打造能引領未來、回應時代需求的人才培育模式,已成為高教轉型的重要典範。 中原大學表示,根據大學考試入學分發委員會公告之資料顯示,今年分發入學全國招生缺額共1220名,其中有18所學校出現缺額。而中原大學114學年度學士班核定招生名額(含擴充名額)共3082名,包括分發入學管道的567名名額也全部額滿,創造招生百分百的佳績。 中原大學建置「元宇宙智慧教室」,打造優質AI學習環境,培育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未來人才。(圖/中原大學提供) 中原大學提到,該校深知AI趨勢正重塑全球產業,早在110學年度即將AI基礎課程列為全校大一新生必修,並開設超過500門融入AI技術的跨領域課程。這些課程不僅提升學生的數位轉型能力,更將AI與永續、循環經濟、人文關懷等議題相結合,培養學生全球視野與社會關懷力。 中原大學舉辦「全國專業倫理個案競賽」,鼓勵學生關注AI與永續等專業倫理議題。(圖/中原大學提供) 為了因應現代社會對新興科技的高度需求,中原大學積極投入智慧科技與創新教學,相繼設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和全台私校首間「半導體產業學院」,透過前瞻性課程設計與產學合作培育科技人才。 中原大學國貿系學生發揮AI行銷專業與創意,在《2025崇越行銷大賞》競賽榮獲「特優獎」。(圖/中原大學提供) 此外,中原大學攜手全球AI領導企業NVIDIA,成為全台首間加入「AI University」計畫的私立大學。112年斥資千萬建構「元宇宙智慧教室」,導入四大主題教案,包括未來製造、未來設計、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以及量子科技。今(114)年10月更將啟用「MetaDisplay前瞻光影沉浸式教學場域」,結合顯示投影科技、AI生成內容與多模態互動系統,打造AI世代人文教育創新學習場域。 中原大學表示,該校藉由多元AI課程與學程設計,不僅提升學生在AI時代的職場競爭力,更培育具備創新與跨域能力的未來人才。根據《遠見雜誌》「2025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中原大學榮登全國私立大學第一名,並在「資訊科技業」及「非上市櫃企業」類別包辦私校雙榜首。資管系學生連續七年勇奪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產學合作組第一名,充分展現中原在AI人才培育上的卓越成效。 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提到,中原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70年來穩健累積的品牌效應與聲譽,加上校友在各行各業的卓越表現與強烈向心力,形成「中原家族」的支持網絡與好口碑。李英明強調,未來幾年是少子化衝擊的關鍵時期,他將引領中原大學邁向「綠色AI大學」,培育具備國際視野、永續思維與跨域專業能力的優質人才。中原大學不僅要與國立大學並駕齊驅,更希望成為學生與家長心目中首選、最值得信賴的大學。

Read More

南市圖讀繪魔法盒 嬰幼愛上閱讀

  讓閱讀向下扎根,市圖推出「讀繪魔法盒」系列嬰幼兒活動,邀請親子一起透過趣味互動,愛上閱讀。(市圖提供)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落實閱讀向下扎根,市圖推出「讀繪魔法盒」系列嬰幼兒活動,邀請家長與孩子在故事坊、兒童劇、親職講座、繪本抓週、美食手作等趣味互動中,愛上閱讀。 市圖表示,最受小朋友喜愛的是「親親寶貝故事坊」,由種子教師每逢週末,走進各分館,透過繪本、手作與唱跳,共創親子共讀時光;「繪聲繪影─寶貝來看劇」則以戲劇形式,將書中角色搬上舞台,讓孩子體驗動態閱讀樂趣。另推出「寶寶抓週趣」,結合繪本儀式、聰明門與智慧鑼,全家齊為萌寶開啟閱讀第一章,還有專為三至五歲設計的「小小探險家」,在五感探索區闖關動手又動腦。 新手父母苦惱如何帶領孩子閱讀。「小書蟲養成講座」在各圖書館舉辦,邀請專家分享情緒管理、健康成長、閱讀養成等主題;首次登場的「美味書房小煮人」則結合繪本與烹飪,於新總館「城市灶咖」動手做書中美食。 此外,南市圖與各教保資源中心、母嬰親善醫院、親子館、產後護理之家合作,推廣嬰幼兒閱讀資源,並配合教育部「嬰幼兒閱讀推廣計畫」發放閱讀禮袋,凡設籍台南市六歲以下孩童,首度辦證借書或參與活動即可獲得。市圖歡迎親子一起打開讀繪魔法盒,展開閱讀的奇妙冒險。

Read More

育秀盃創意賽 南台資傳系奪雙獎

南台資傳系榮獲育秀盃創意獎兩個獎項,獲得校長黃能富(中)讚賞。(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資訊傳播系老師梁丹青指導創意影視學生團隊,以高雄美濃龍肚國小為主題記錄創作《惜食感恩 愛在龍肚》、《龍肚‧好食》兩部食農教育影像作品,在第廿二屆「育秀盃創意獎」動態影像類競賽中,分別榮獲「優選獎」與「佳作獎」雙重肯定。 南台育秀盃優選作品《惜食感恩 愛在龍肚》,記錄龍肚國小深耕廿年的食農教育歷程,透過「從產地到餐桌」的課程設計,孩子們親手耕作、烹飪感恩餐會,展現全校共同投入食安與友善土地的熱忱。作品不僅呈現教育現場的溫度,也彰顯龍肚國小作為全國首家取得水稻產銷履歷認證的小學,在永續農業上的示範價值。 佳作《龍肚‧好食》作品,則以田間的勞動與孩童的成長為主軸,記錄學生以汗水灌溉土地、以分享傳遞感恩的過程,呼應食農教育不只是知識傳遞,更是品格培養、態度建立的生命教育。作品展現食物不只是營養來源,更是連結社群、土地與文化的關鍵媒介。 指導老師梁丹青表示,育秀盃不只是創意競賽,更是一個讓青年學子藉由影像敘事投入公共議題的平台。透過影像創作不僅能記錄現場的感動,更能讓食農教育、地方永續、文化傳承等重要議題被更多人看見與理解。這是影像最動人的力量,也是這次參賽最深刻的價值所在。 南台校長黃能富表示,影視作品以紀實手法呈現在地食農教育的深度意涵,彰顯青年世代對永續、社會關懷與文化傳承的多元視野。此次競賽更鼓勵導入AI創作技術,讓學生能結合科技與人文,在影像敘事中展現跨域整合的潛力。

Read More

南光科學營 學童化身柯南探真相

  南光高中舉辦「真相只有一個」科學雙語實作營,共有九十名國小學童熱情參與。(學校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光高中八月十一至十四日在校內舉辦「真相只有一個」科學雙語實作營,共有九十名國小學童熱情參與。今年營隊以偵探推理為主題,融合科學實驗與英語學習,讓孩子在趣味探索中提升觀察力、邏輯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度過充實且難忘的暑假。 南光高中指出,暑假對於高中生仍是充實的課業學習及活動安排,對於小學生及家長卻是期待著有多元活潑的營隊活動可以參與。這次營隊由高二科學班與雙語班學生共同策劃與帶領,在導師高華灼、諶淑玟指導下,將平日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與英語能力融合成生動的活動內容,並在營隊中與小學員全程互動。 該校學生不僅從課程策劃、情境設計、臨場問題的預想及應變方案、英語會話的融入、小隊領導角色的實演執行等,學習到所謂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團隊合作、領導及溝通能力。 校長張添唐表示,南光高中延續以往校內志工社定期參與蓮心園的關懷活動,年終南瀛傳愛的募資公益活動,自一0九年起將服務學習延伸至鄰近小學,透過主題營隊,讓南光學生在志願服務的範圍與社會參與的面向更加寬廣。今年舉辦營隊地點在南光校內,資源更充實,不僅帶給國小學童豐富的學習體驗,也讓帶隊的高中生在策劃、執行與即時應變的過程中獲得成長與成就感。

Read More

綠點子國際發明賽 崑大電機系獲5獎

  崑大電機系師生作品「具電壓倍增模組之嶄新交錯式高升壓直流轉換器」,榮獲第七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金牌與評審特別獎。 (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電機系參加「二0二五年第七屆綠點子國際發明暨設計競賽」,師生在再生能源、AI、自動化控制等領域展現卓越的實作能力與創新實力,從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一舉拿下二金、二銅,更榮獲評審特別獎,共獲得五個獎,為校爭光。 在正修科大舉行的綠點子競賽,崑大獲獎作品展現多元創新應用,其中由電機系教授陳信助指導團隊開發的「具電壓倍增模組之嶄新交錯式高升壓直流轉換器」,是一款高效能高電壓轉換器,除具備高電壓增益與高效率,更適用於再生能源電力系統及電動車等領域,不僅榮獲金牌獎,更因其獨特的創意與實用性額外獲得評審特別獎,表現亮眼獲得一致肯定。 由黃昭明教授帶領的兩組團隊也表現出色,「自動倉儲模組之智慧型AI偵測警告系統」獲得金牌獎,此系統整合PLC與AI視覺辨識技術,能即時偵測倉儲異常並自動發出警報,大幅提升倉儲作業的安全性與效率;「AI影像辨識與語音控制於自動注水裝置」則拿下銅牌獎,此裝置運用YOLOv8模型進行影像辨識與語音控制,可自動執行注水作業,應用範圍廣泛。 此外,李振興教授指導的「自動化撞球夾爪系統設計」也獲得銅牌獎,這套系統利用影像辨識技術精準判斷撞球位置,並結合運動軌跡的反射定律,計算出最佳擊球角度,實現機械手臂在撞球顆星灌球中的高精準度自動化操作。

Read More

南光高中舉辦科學雙語實作營 90國小學童化身柯南探真相

南光高中舉辦「真相只有一個」科學雙語實作營。(南光提供)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南光高中八月十一至十四日在校內舉辦「真相只有一個」科學雙語實作營,共有九十名國小學童熱情參與。今年營隊以偵探推理為主題,融合科學實驗與英語學習,讓孩子在趣味探索中提升觀察力、邏輯力與語言表達能力,度過充實且難忘的暑假。 南光高中指出,暑假對於高中生仍是充實的課業學習及活動安排,對於小學生及家長卻是期待著有多元活潑的營隊活動可以參與。這次營隊由高二科學班與雙語班學生共同策劃與帶領,在導師高華灼、諶淑玟指導下,將平日課堂所學的科學知識與英語能力融合成生動的活動內容,並在營隊中與小學員全程互動。 該校學生不僅從課程策劃、情境設計、臨場問題的預想及應變方案、英語會話的融入、小隊領導角色的實演執行等,學習到所謂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團隊合作、領導及溝通能力。 校長張添唐表示,南光高中延續以往校內志工社定期參與蓮心園的關懷活動,年終南瀛傳愛的募資公益活動,自一0九年起將服務學習延伸至鄰近小學,透過主題營隊,讓南光學生在志願服務的範圍與社會參與的面向更加寬廣。今年舉辦營隊地點在南光校內,資源更充實,不僅帶給國小學童豐富的學習體驗,也讓帶隊的高中生在策劃、執行與即時應變的過程中獲得成長與成就感。

Read More

5所新建公共化幼兒園揭牌

  南市五所新建幼兒園園舍落成,十一日舉辦聯合揭牌典禮。 (市府提供) 記者盧萍珊∕將軍報導 為擴大平價教保服務、減輕家長育兒負擔,市府向教育部爭取建設公共化幼兒園,一一四學年度共有將軍幼兒園等五所新建園舍落成、招生,十一日舉辦聯合揭牌典禮。 揭牌典禮在將軍區幼兒園舉行,黃偉哲指出,此次五所啟用的新園包括將軍幼稚園、喜樹國小附幼、茄拔國小附幼、省躬國小附幼及鴻仁安平非營利幼稚園,其中將軍幼稚園前身為廣山國小,環境優美並與社區結合,家長接送便利,目前園內設有二歲專班、小班、中班、大班共照顧八十八名幼兒。這次新園舍擴增三到五歲班十一班、二歲專班七班,共新增三百七十六個教保名額。 教育局表示,五所新建幼兒園建築各有特色,市立將軍幼兒園融入自然、生態與融合漁港地中海風格,透視鏤空的圓拱景緻使室內外連成自然探索的大教室,型塑在地特色校園新風貌。善化區茄拔國小附幼以鄰近的嘉南大圳為發想,透過連續性室內外廊道結合各個空間,形成多種空間層次。喜樹附幼以社區常見的黃槿樹為主要元素,新園舍也以舊社區三合院為意象,外牆仿紅磚建築,融合古樸味。省躬附幼外觀獨特的造型像是可愛的大型遊具。鴻仁安平非營利幼兒園,園區中央種植一棵可感受四季變化的大樹,讓孩子在自然中遊戲、觀察與成長。

Read More

幸福婚宴嘉年華 繡出愛情樣貌

  南應大攜手台南刺繡商業公會出席幸福婚宴嘉年華,結合刺繡工藝與設計教育共同展現台南刺繡深厚底蘊。(南應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長期致力於地方文化的實踐與深化。並攜手台南市刺繡商業同業公會參與「二0二五幸福婚宴嘉年華」,結合刺繡工藝與設計教育,共同展現台南刺繡的深厚底蘊與當代表現。 幸福婚宴嘉年華由台南市刺繡商業公會理事長黃正忠帶領公會成員,與台南應大USR實踐計畫「消失的針線-刺繡技藝傳承與記憶延伸」師生團隊出席。 南應大USR計畫主持人、設計學院長、時尚系主任范靜媛,及時尚系助理教授張繼榮帶領刺繡團隊為此次活動設計二款皮革刺繡賀禮, 包括「永結同心心型鑰匙圈」與「雙喜鑰匙包」,作為致贈新人的祝福。現場亦展出南應時尚設計系一一三級畢業生呂驊軒「喜上加喜」作品,及南應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師生團隊之精美刺繡工藝品。 另由時尚設計系副教授李政達帶領參與計畫之學生安排DIY體驗活動,讓新人與民眾親手製作「珠飾蕾絲刺繡手環鑰匙圈」,透過親身參與,感受刺繡技藝的細緻與溫度。 經濟部商業發展署長蘇文玲亦蒞臨現場,參觀由刺繡公會、美祺企業與南應大USR刺繡團隊設立之「刺繡專區」,高度肯定展出之融合創新與傳統的刺繡商品與DIY體驗活動。她也鼓勵新人們運用刺繡元素打造專屬的結婚週年紀念品,「用一針一線SHOW(繡)出愛情的樣貌,讓美好回憶永久留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