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國小畢典超展開!山海見證成長 為童年畫下最難忘句點

上林國小星空下的「露營畢典」。(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畢業季來臨,新北市多所國小畢業典禮打破傳統典禮形式,以山海為舞台、自然為畫布,為孩子量身打造一場場充滿創意與感動的成長儀式。從瀑布前的「水舞青春」,到星空下的「露營畢典」,再到海灣中的「小鐵人挑戰」,各校結合在地特色與創意巧思,打造專屬的畢業體驗,用滿滿祝福為童年畫下最難忘的句點。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畢業典禮不是結束,而是象徵人生下一階段的開始。新北市各校用心設計獨具意義的畢業儀式,讓學生在歡笑與祝福中帶著成長的喜悅與師長祝福出發。感謝所有學校團隊的用心投入,讓每場特色畢業典禮充滿感動與記憶,期待能帶給孩子們勇氣繼續朝夢想邁進。 平溪國小校長主任及畢業生在瀑布前的「水舞青春」畢業典禮。(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平溪國小今(114)年以「水舞青春 『耀』動人生」為主題,在嶺腳瀑布前舉行大自然系畢業典禮,結合學校戶外與環境教育課程,讓孩子親身感受水流奔騰象徵的人生能量。校長黃珮琇表示,平溪區擁有獨特的地理條件,被譽為瀑布之鄉,希望藉由瀑布的力量,象徵孩子們在人生路程中克服困難,如同水流般不斷累積能量;最終典禮尾聲結合平溪天燈特色,現場邀請全校師生在天燈上書寫對畢業生的祝福,共同施放代表祝福的天燈。畢業生用飛瀑見證毅力,以天燈閃耀未來,寫下童年最詩意的最終章。 上林國小結合自然景觀與露營元素,打造「露營風畢業典禮」,選在星空下舉辦,紅土操場變身自然禮堂,燈串與帳篷營造出溫馨氛圍。典禮活動舞台採用回收木棧板搭建組成,展現「珍惜資源、惜福愛物」的永續理念,讓環保理念自然融入孩子的成長記憶中,也呼應上林國小與自然共生的精神。 福連國小學生在師長帶領下一同於海灣中深潛領取畢業證書。(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長期推動海洋教育的福連國小,今年繼續舉辦「福連小鐵人畢典」,學生完成自行車、路跑與海上獨木舟挑戰後,透過生態放流傳遞守護海洋的使命。透過福連小鐵人的生命體驗,激勵學生成長獨立,在體驗中學會尊重自然,也更勇敢面對人生新挑戰。仁愛國小今年校長獎特別有溫度!由工藝教師鄭博文老師親手打造的手作畢業獎牌,結合錫工藝與木作技術,回收校內報廢課桌椅木板製成,象徵學生六年來的努力成果與永續精神,每一枚皆是獨一無二的祝福藝術品。 仁愛國小校長為畢業生戴上課桌椅回收的工藝木作獎牌。(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每場畢業典禮都是師長獻給學生最深的祝福,不論形式為何,都傳遞出成長、感恩與希望。在驪歌響起的鳳凰花開之際,願每位新北畢業生都能在山與海的陪伴下,自信勇敢邁向燦爛的下一段新旅程。

Read More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 宜大SDG17躍升全球前300名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公布,宜大SDG17躍升全球前三百名,與前一年相比,往前大幅躍升六百名,充分反映本校鏈結產官學研與國際社群的深度與廣度。(宜蘭大學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在六月十八日公布二0二五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以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作為評核基準,國立宜蘭大學在全球整體排名維持1001─1500名。其中,宜蘭大學在「SDG 17:多元夥伴關係」排名前進至全球201─300名內,與前一年相比,往前大幅躍升六百名,充分反映本校鏈結產官學研與國際社群的深度與廣度。 宜蘭大學於二0二五 THE Impact Rankings總計四項SDGs指標入榜,分別包括「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位列601─800名、「SDG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位列601─800名、「SDG15:保育陸域生態」位列301─400名、「多元夥伴關係」位列201─300名。 作為落實永續校園的核心行動之一,在「SDG7可負擔的潔淨能源」方面,投入再生能源增設校園屋頂太陽能光電系統、新建校舍取得綠建築標章,並投入節能減碳相關研究,除了致力於推動自身節能減碳外,亦積極輔導在地企業辦理溫室氣體盤查,並帶動在地企業建立減碳能量,履行大學社會責任。 在「SDG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方面,宜蘭大學設有工學院、電機資訊學院、生物資源學院與人文及管理學院,四大學院整合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無人機與AIoT技術,充分展現教學與研究量能,並透過「AI推動辦公室」、「創新育成中心」與「國際產學聯盟」深耕產官學研合作,並積極承擔AI東部核心基地發展的角色,期能延伸為泛太平洋地區的重要樞紐,促進AI技術在校務治理、教學研究、產業研發上的跨域應用與深度交流,彰顯在「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領域的卓越影響力。

Read More

美國3名校接力參訪南一中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一中迎來國際交流高峰,短短二週內連續接待美國卡羅爾中學、科羅拉多學院及普林斯頓大學師生的到訪,從正式課程參與、文化體驗到主題討論與在地探索,讓參與的學生都收穫滿滿。校長廖財固表示,新時代的國際教育不只要讓在地學生「走出去」,更要讓世界「走進來」。 台南一中接待美國名校師生的來訪。(南一中提供) 台南一中表示,六月初最先到訪的是來自德州的卡羅爾中學,卡羅爾中學除參與南一中拓碑藝術、飛盤競技、孔廟導覽、木藝創客等課程,雙方學生還一對一配對,從課堂共學到共餐共遊,在自然交流中深化語言運用與文化理解。 緊接著還有來自科羅拉多州的科羅拉多學院師生,到一中展開為期三天的深度交流。南一中安排學生以英語導覽校園文史地景,國內外師生共同參與在地文化課程、摺紙創作、跨文化對話課程與體育活動,並前往南美館參訪探索。此外更由科羅拉多學院教師霍夫曼主講「台美大學入學考試異同」,讓兩校學生分組討論升學制度與學習經驗。 美國德州卡羅爾中學師生到台南一中參訪,體驗拓碑藝術課程。(南一中提供) 壓軸登場的是普林斯頓大學師生。歡迎式中雙方各自介紹學校特色、交換紀念品與大合照,過程歡樂且溫馨。隨後在學生引導下參觀校園與校史室,理解台南一中百年學風。在雙方交流對談中,普林斯頓學生分享了他們對台灣教育與文化的觀察,南一中學生則以流利英語介紹在地生活與學習經驗,雙方熱烈討論,激盪出許多精彩觀點。 在此次台美學生交流期間,熱情的接待家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位美國學生皆由台南一中學生家庭接待,協助生活起居、文化導覽,並精心規劃家庭活動,像是夜間活動、手作料理、家庭小旅行等,讓來訪學生真切體驗台灣家庭文化的溫暖與真誠。 廖財固表示,過去的國際教育重視「走出去」,要走向國際,但作家胡晴舫提到另一個概念,除了走出去之外,更要設法讓國際「走進來」。他將此一概念轉化運用在國際教育上,以台南一中具有百年文史底蘊的永續校園作為交流場域,以創新的課程教學與多元發展的學生動能作為觀摩交流的主軸,讓世界走進南一中。

Read More

新北上林國小迎美國高中生 開啟國際教育交流

上林國小寄宿家庭帶領美國學生到十分放天燈。(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教育局推動國際教育,拓展師生國際視野,今(114)年首度與高博文教基金會攜手合作,促成雙溪區上林國小接待來自美國加州的高中生入校交流,展開為期一週的校園交流體驗,實地參與偏鄉小校的教學日常與特色課程,不僅為校園注入豐富多元的文化互動,也激發孩子們學習英語的熱情與跨文化理解,邁出與世界接軌的第一步。 上林國小陳彥宏校長(右1)與基隆碇內國中張雁婷校長(左1)一同與美國高中生相見歡。(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新北市持續積極推動校園國際化,媒合各校與國內外教育資源,開展多元跨域學習機會。本次由高博文教基金會引薦美國高中生入校交流,透過與上林國小師生的深入互動,讓學生在熟悉的校園環境中提升語言能力、培養國際素養,體現「在地行動、全球視野」的教育理念。 上林國小校長陳彥宏提到,國際學生的到訪為學校注入新活力,除加深學生對英語與多元文化的學習動機,也創造師生與外籍青年共學的契機。此次交流內容涵蓋各年段國語、數學、藝術與人文課程,亦結合上林國小特色課程如生態食農、絹印版畫等,讓雙方師生在共學過程中增進語言表達與文化理解,實踐教育共好。 美國高中生Lorraine同學(右1)與上林國小夏杰同學(右2)體驗太鼓。(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美國學生Lorraine分享指出,自己初來到臺灣時很擔心語言成為互動障礙,但小朋友們都熱情主動打招呼、參與遊戲與對話活動,逐漸建立了跨語言溝通的信心!還特別提到這次來臺灣不是來教英文,而是陪伴孩子一起學習,從鼓勵中協助孩子們願意開口、勇敢表達說英文!在與太鼓社團同樂時,也更深刻體會雖然大家使用的語言不同,但笑容能帶來最美好的溝通。 美國高中生Lorraine(左1)在美術課與小朋友一同上美術課程體驗摺紙。(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美國學生Anna則提到寄宿家庭安排假日前往九份、十分等地,深刻體驗臺灣的人情溫度與文化。她分享這段服務學習最珍貴的不只是我們帶來什麼,而是我們一起建立了跨文化的理解與友誼!很感謝上林國小的每位師生和家人,用在地的熱情迎接每位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美國高中生Anna(右)協助參與畢業典禮主持人活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上林國小學生夏杰分享自己從最初的陌生緊張,到主動開口說英文、甚至擔任中文小老師歷程,帶著美國姊姊們上課與交流,讓自己對語言與文化學習更有自信,期待未來還有更多國際交流機會。 美國高中生參與大手牽小手雙溪走讀活動。(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市教育局強調,新北市將持續推動跨國姊妹校計畫與國際教育合作,藉由跨校策略聯盟策略已與五大洲多國締結友好學校關係,未來將擴大與高博文教基金會等教育機構的合作,鼓勵更多學校參與國際交流,讓新北學生在生活中培養國際素養、語言能力與文化敏感度,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新世代人才。

Read More

畢業典禮引用流行歌曲元素 台中市局長、議員以創意方式祝畢業生「大展鴻圖」

台中市議員江和樹引用短影音流行歌曲歌詞,祝福畢業生大展鴻圖。(江和樹提供) 記者楊文琳/台中報導 最近是畢業季,不少具創意的畢業致詞或畢業生表演引發社群平台討論,台中市數位發展局長林谷隆日前受邀出席亞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畢業典禮,在致詞中引用短影音流行歌曲《大展鴻圖》歌詞作為祝福,引發現場學生熱烈歡呼。不約而同,台中市議員江和樹也引用該歌歌詞,祝福畢業生大展鴻圖、個個都有料來祝福! 畫面中,林谷隆拿起麥克風,以朗誦方式唸出「大展鴻圖,關公都點頭,有料!」等歌詞,現場學生一度跟唱、歡笑聲此起彼落,部分學生回應「典禮終於有笑點」、「有幾個人的畢業典禮能這樣,謝謝你」。也有網友肯定「打破傳統致詞框架,令人印象深刻」、「有趣又輕鬆」。影片曝光後迅速在社群平台引發討論,上萬人點閱。江和樹議員表示,在年輕人的場合沒有人想聽冗長官話,用年輕人熟悉的流行語來傳達祝福,更能貼近現場氛圍,連幼稚園小朋友都能共鳴,這樣的創意互動,卻在民進黨眼中卻成了「政治不正確」,被硬生生貼上標籤,在溫馨的畢業場合卻意圖操作政治對立,對一句流行歌詞大作文章、抹紅打壓。 隨著《大展鴻圖》成為短影音流行歌曲,不少藝人、網紅都跟流行,還有人編舞蹈載歌載舞,公眾人物也在致詞中引用該曲歌詞,江和樹直言:「如果連短影音裡的歌曲都不能朗讀、不能引用、不能說,那乾脆把這些平台都禁了好了。」民進黨長年高喊民主自由,如今卻對年輕人的語言與文化動輒上綱上線,所謂的「民主進步」真是越走越回去了。對此,林谷隆簡短回應表示,流行歌曲搭配短影音是時下年輕朋友的創意展現,受邀參加大學畢業典禮用年輕人熟悉的語言為畢業生加油打氣,祝福畢業生踏入社會鵬程萬里。

Read More

客家藝文競賽 3國小獲獎

億載國小與崑山國小在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中得獎。(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學子在全國中小學客家藝文競賽總決賽表現亮眼,億載國小勇奪「客語口說藝術類」國小高年級組第一名、崑山國小獲「客語戲劇類」國小中年級組第二名、大新國小獲「客語歌唱表演類」國小中年級組第四名。 國中小客家藝文競賽透過客語歌唱、口說藝術、戲劇表演等多元形式,傳遞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蘊,並鼓勵學生認識並學習本土語言,培養文化認同感。台南市雖非《客家基本法》所列的客家重點發展區,但能在全國競賽中奪得佳績,展現長期深耕本土語文教育的成果,令人欣喜。 此次億載國小榮獲「客語口說藝術類」國小高年級組全國第一名,指導老師吳彩雯為全國級客語薪傳師,長年致力於大埔腔的保存與傳承。獲獎學生陳聘淳與鄭詠澤雖非客籍,卻自二年級起持續學習客語,憑藉努力以流利的大埔腔進行口說藝術表演。 崑山國小以《葛藤救客背帶情》榮獲「客語戲劇類」國小中年級組第二名,校長王文玲表示,劇作結合生動劇情與自然流暢的客語對白,呈現客家族群的人情味與文化特色,學生在排練過程中克服挑戰、學習成長,展現語言實力與戲劇張力,深受評審肯定。

Read More

體驗穿和服 西港國中生變美

西港國中舉辦「日本國際教育週」,學生穿上和服體驗日式文化。(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西港國中舉辦「日本國際教育週」,透過沉浸式體驗活動,讓學生多元深入認識日本文化,學生體驗太鼓、祈願繪馬製作、童玩劍玉挑戰等內容,還首度穿上和服、木屐,變身為日本的帥哥、美女。 西港國中校長王宏寶表示,學校致力推動國際教育,讓學生從生活中體會不同文化的內涵,今年暑假學校也將帶領學生前往日本參與國際交流,實地體驗異地學習,進一步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與多元思辨能力。 教務主任黃新富指出,此次「日本國際教育週」活動以九宮格闖關形式進行,融入課程內容與文化體驗,讓學生透過親身參與,藉此認識日本傳統與現代文化,並邀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高雄事務所」蒞校指導日語及和服體驗,使學生不僅學習語言,也能從服飾與儀禮中了解日本文化的細節與精神。 日本國際教育週活動包括太鼓、祈願繪馬製作、童玩劍玉挑戰、達摩祈願好運、面具變身秀、抹茶美食展、日本文化主題書展與和服體驗等。學生楊萌樂分享,從活動學習許多日本的小知識,尤其是首度穿上日本的和服和木屐,走起路來要注意姿勢,讓自己變得更美。

Read More

布農族作家乜寇 口埤實小開講

知名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到口埤實小與學生交流。(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區口埤實驗小學推展西拉雅語言文化,結合生態及山野教育,歷來走訪多處台灣高山與越嶺古道,接觸許多原住民族群、相互了解文化特色。該校日前邀請國內布農族知名作家乜寇·索克魯曼,為全校師生帶來一場充滿文化深度與跨域想像的文學講座,讓學生們感受到原住民族文學的魅力與生命力。 乜寇以親身經歷分享如何從布農族的傳說故事中汲取靈感,創作出感動人心的小說與繪本,鼓勵學生珍惜自己的語言與文化,並勇敢地用故事說出自己的世界;他還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和學生互動,大家不時被他逗得笑開懷,現場互動熱烈。 校長王朝賜表示,邀請原住民族知名作家到校交流,除了建構族群友善多元學習模式,也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知識及學習自信。讓孩子在閱讀與創作中認識台灣、認識自己,也認識不同族群間彼此的不同與美好。這不只是一場文學的饗宴,更是一次文化的啟蒙。 乜寇介紹了他的重要作品及屬性,包括《伊布奶奶的神奇豆子》、《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東谷沙飛:山的孩子笛昂》等繪本,以及小說《東谷沙飛傳奇》。他特別提到,《東谷沙飛傳奇》是一部結合布農族傳說故事與奇幻元素的長篇小說,他甚至將其比喻為「台灣版的魔戒」,讓國人與國際人士更能知道布農的聖山─東谷沙飛,也就是玉山。 這些作品情節非常精采,引人入勝,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乜寇老師說這些故事來自祖先的智慧,也來自他成長過程對部落與家族的記憶,他認為來自情感與文化呼喚的故事最動人。

Read More

南應大樂齡學員200人 載歌載舞

南應樂齡大學期末成果發表,銀髮族學員們演出《內山姑娘要出嫁》歌舞劇,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精神。(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台南應用科大一一三學年度樂齡大學期末成果發表熱鬧登場,學員們齊聚一堂除展示作品,並進行《內山姑娘要出嫁》歌舞劇等表演,展現「活到老、學到老」精神,期望透過學校的拋磚引玉帶動台南市成為健康樂活高齡友善城市,落實在地優質生活圈。 南應大樂齡大學成立迄今已十五年,學員從七十多位增加到五個班兩百餘位,為學校高齡化教育劃上新的里程碑。 南應大校長楊正宏表示,邁向高齡化,學校重視樂齡教育,除結合校內外部資源,更為長者們設計規劃兩間專屬的五星級聯誼教室,除休憩空間,更設計AI運建教室,建構健康樂活交流場域。 樂大五個班的樂齡學員們展現最棒的活力,從編舞及音樂都自發性練習。連日來亦積極在聯誼教室進行交流排演。在期末成果發表中,除音樂系音樂系學生演奏〈布拉姆斯:第五號匈牙利舞曲〉等曲目揭開序幕,樂齡學員亦載歌載舞演出,例如〈望春風〉、〈活力青春舞曲〉、〈天黑黑〉、〈四季紅〉、〈活著就要動〉、非洲鼓(陪我看日出)等,加上作品展示,拉近學員彼此間情感交流,過程歡笑聲不斷,建構高齡活化場域。 南應進修推廣中心主任林成發說,台上每一個節目都是樂齡學員最珍貴最可愛的演出,南應樂大希望透過學校的努力,讓大家更健康更活力,學在其中,也樂在其中。

Read More

崑大視傳系攜手家扶 傳遞溫暖

崑大視傳系與南高雄家扶基金會合作,在「六0家扶情南高攜手情-遇見家扶」活動中,設計留言板、橫幅拉條等活動看板,吸引人潮參觀。(崑大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視覺傳達設計系與南高雄家扶基金會攜手合作,舉辦「六十家扶情南高攜手情─遇見家扶」活動,由視傳系學生負責整體視覺設計與規劃留言板、橫幅拉條等,經兩個多月與家扶社工緊密協作,將設計作為語言,轉化為真實服務現場的溫柔力量。 活動由崑大視傳系老師鄭中義指導三年級「設計師演習」課程,攜手南高雄家扶基金會於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演藝廳舉辦六十周年慶生活動,由視傳學生黃胤展、李奇倫、李昇祐三人組成的團隊,以「攜手孕育溫暖與希望」作為核心設計概念,以柔和飽滿的色調與造型圖像,延伸出象徵牽起彼此、共同開花茁壯的視覺語彙,不僅傳達家扶與扶助對象間的支持,更是整個社會攜手孕育下一代的力量。 團隊除了製作主視覺,更設計包含留言板、橫幅拉條、背板及活動簽到處立牌等延伸物件,整體空間氛圍的統一規劃,讓活動不只是慶典,更是一次用圖像擁抱人心的深刻記錄。 參與活動的社工感動地說,看著孩子們拿著有圖像的活動卡開心跑跳時,真的很感謝學生的設計,這不只是視覺,更是陪伴家扶人記得這一天的方式。指導老師鄭中義表示,希望學生不只學會做設計,更培養觀察社會、感受現場的能力,並用設計回應現實的需求。對學生來說,這不只是是一份課堂作業,更是一次深刻理解設計與社會連結關係的經驗,讓學生透過場域實踐所學。 負責統籌活動的視傳系團隊表示,未來會持續用設計說故事、傾聽與回應,讓設計在社會現場真正發揮力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