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新工程計畫 13日展成果

  南台科大將在十三日舉辦新工程計畫增能工作坊,邀請教育部新工程計畫主持人及學界代表交流,製作之海報。(南台提供)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南台科大加入教育部新工程計畫,翻轉課堂型態結合跨系課程設計與協作導向教學,逐步形塑以能力為本的創新教學模式,將於十三日舉辦「新工程計畫增能工作坊」,除將由校長黃能富分享執行成果,並邀請教育部新工程計畫主持人學界代表齊聚交流。 南台科大自一0八年加入教育部新工程計畫,首期由電子系與化材系參與,一一二年第二期更擴展至機械系與電機系。將在十三日進行的工作坊,將以「新工程課程設計與實施:能力目標 × 創新教學 × 有效評估」為主題,聚焦高教創新與工程人才培育策略。黃能富校長將分享一一二至一一三年度執行成果,亮點包括主題式課群開發與課程創新、企業資源導入及學生實務能力強化、學生競賽佳績、教師研究成果與教學發展。 在課程設計上,南台機械系導入「工作整合教育(Work Integrated Education, WIE)」理念,對接大台南地區的產業需求,形塑具備「目的感」與「能動性」的工程人才培育模式。以縱橫交錯的主題式課群為架構,校方於計畫期間共開設十一個課群、四十門創新課程,累計惠及學生三七一0人次。由卅九位教師跨領域協作授課,並研發十六份主題式教材與四十二份課群專屬教材,展現南台教學團隊在研發創新與教研整合上的卓越實力。 在產業連結方面,南台與卅二家企業建立策略合作關係,計畫邀請卅九位業師參與課程教學,並成功媒合八十三位學生進入企業實習。計畫亦促成九十一支專業競賽團隊,學生證照通過率突破百分之八十,教師團隊亦發表九篇學術論文,研究與教學成果兼具。

Read More

奉獻教育29年照亮孩子的未來 五福國中主任王崇憲榮獲師鐸獎

  榮獲師鐸獎的五福國中主任王崇憲,用行動證明一位老師能改變一所學校,也能影響無數生命。 (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五福國中主任王崇憲走過二十九年教育歲月,他用語文教育為學生點燃知識與品格的希望之光,成為學生、老師與社會間的溫暖橋樑;今年他榮獲教育最高殊榮師鐸獎,用行動證明一位老師能改變一所學校,也能影響無數生命。 王崇憲教育生涯中,他把學生當自己孩子,把家長當夥伴;他喜歡用「家書」與學生、家長溝通,彼此建立信任。他用晨讀伴跑接近學生,輔導偏差行為,也用陪伴弱勢學生生活自理,這些溫暖舉動,讓不少國中學生重新找回自信與方向,甚至拾回書本。 曾經有行為偏差的學生,因他的不斷鼓勵,讓學生感到被重視,最後擺脫偏差行為,順利錄取市立職校;也有學生家庭功能不佳,在他的耐心陪伴下,從不曉得如何洗衣、不喜歡寫字唸書,逐漸學會洗衣、寫字與背誦經文,走上正軌,最後找到喜歡的高中。 王崇憲主任是國文老師,也是一位台語文學創作者,多次榮獲教育部閩客文學獎,作品收錄於本土語教科書,同時主編多種本土語言教材教法書籍,也擔任一0八新課綱宣講講師,協助各地本土語文教師增能,有多項台語、客語專業證照,長年指導學生參加語文競賽並屢獲佳績。 此外,由他創立的線上「EJU臺灣台語教學共備社團」,至今已吸引全國逾四千五百名教師加入,透過線上交流推動全國本土語文教育,成為全國台語學習教師重要平台,讓教師們教學相長,彼此成長。 王崇憲在教育部與教育局本土語文輔導員的角色中,他落實政策推動,成果卓著,獲得教育部愛學網「活化教學列車典範教師」與高雄市「教育芬芳錄」等肯定;他帶領學校教師推動閱讀風氣,學校也因此榮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學務主任期間,他也非常重視品格養成,營造友善校園,協助學校於去年獲選為教育部「品德教育特色學校」。 王崇憲主任用行動證明一位老師能改變一所學校,也能改變無數生命。他說:教育現場還有很多和他一樣有熱忱的老師,藉著拋燈引光,讓教育的亮光傳遞更遠,讓更多孩子因為老師,找到人生的方向。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新山正音班 新生打基礎

柳營區新山國小開設「正音班」,課程內容包括聽說訓練與生活常規建立等,幫助即將入學的小一新生邁出穩健學習第一步。(新山國小提供) 為協助即將入學的小一新生順利銜接國小課程,柳營區新山國小開設「正音班」,課程內容包括語音練習、聽說訓練與生活常規建立,小朋友們熱情學習,展現對未來學校新生活的期待。 新山國小說,本次課程由教學經驗豐富、深受家長信賴的老師陳宛仙授課,她長年任教低年級,熟悉學齡初期兒童的學習特性與心理需求,針對小一新生量身設計系列活潑有趣、循序漸進的課程,引導孩子們穩健邁出學習第一步。 新山國小校長徐至賢表示,正音班不僅能幫助孩子們在語文能力上奠定良好基礎,更能協助孩子提前適應校園環境與學習節奏,減少剛入學不安,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為未來6年的學習旅程打好基礎,做好充分準備。 走過一甲子的新山國小位於台南淺山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長期推動環境教育,也致力打造溫馨、友善的學習氛圍,期盼透過正音班的開設,鼓勵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並能在師長們的關愛中成長,展開快樂且充實的小學6年生活。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南大AI營隊 融合海洋食農教育

南大Schema教學團隊前進澎湖辦營隊。(南大提供) 由台南大學教育學系吳純萍教授領軍的Schema教學團隊,今年暑假期間前進澎湖縣內垵國小、文澳國小,及彰化縣洛津國小與陝西國小,舉辦4場以生成式AI與運算思維為核心的主題式營隊,融合海洋教育與食農教育兩大課程主軸,依據各校在地特色與學生特質,量身打造具探索性與創造性的活動,讓科技教育的種子飄進離島與田野。 南大表示,澎湖場域課程會以海洋環境議題為引,學生透過AI繪圖、角色生成與互動敘事工具,描繪海洋生物的生命歷程,創作屬於自己的「AI海洋故事繪本」,讓孩子不僅理解生態變遷與保育重要性,更在創作中學習科技應用與表達力。 食農教育課程則聚焦於「從土地到餐桌的旅程」,學生透過3D模型、觸覺辨識與AI電腦視覺技術,認識作物的生長過程與永續農業的挑戰。在動手做與數位創作的交織中,孩子們看見科技不只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連結生活與未來的重要橋梁。 Schema團隊長年推動「科技與人文對話」的教育理念,在彰化洛津國小營隊的課程設計中,展現了融合教育的亮點實踐。在這個由特殊需求學生與一般學生共學的班級中,團隊攜手幼教系共同設計一套多感官、多角色、多語境的AI教學活動,讓孩子們將在語音對話、圖像創作與分組任務中,學習傾聽、合作與表達,共創一場以包容為核心的數位學習旅程。 吳純萍教授表示,今年夏天,Schema團隊的師資生們帶著AI走進校園,這場跨領域、跨縣市的暑期行動,不僅是一次課程實踐的挑戰,更是一場關於「教育如何抵達每一個孩子」的深刻旅程。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家齊邀成大外籍生開夏日趴

成大華語中心外籍生和家齊學生一同體驗茶席,並透過書法抒發品茗感受。(記者施春瑛攝) 家齊高中暑假期間辦理教育部國教署「大手牽小手計畫」,以「窯烤披薩DIY」結合「大暑茶席體驗」為主軸,邀請成功大學華語中心的24名外籍大學生,與家齊餐飲管理科學生攜手共學,展開一場融合節氣文化、美食創作與多語互動的夏日跨文化饗宴。 家齊高中表示,活動一開始就先透過「文化賓果」破冰遊戲拉近彼此距離,熱絡氣氛中,高中生與外籍生快速熟識。隨後,由奇窯學堂經理李志勇親自指導披薩DIY,學生們從揉製麵糰、精選配料,到將自製披薩送進專業窯烤車,親手完成屬於自己口味與創意造型的作品,特別融入台灣經典料理「三杯雞」作為餡料,讓外籍學生驚喜連連。 餐飲管理科學生也分享專業課程中學習的餐桌美學,指導外籍生一對一折疊口布,完成多款優雅造型,展現台灣技職教育的細膩巧思。外籍學生說,此次體驗不僅體驗披薩製作,更感受到濃厚人情味與師生間滿滿的熱忱。 第二天的「大暑茶席」則體驗深入節氣文化美學,由「有時甘杯」主理人黃筱蒨、茶師林佩樺、陳柏盛、蘇育瑱和李涵瑜,以及寫字藝術家許茗蓁,精心設計3段式茶席,讓學生在茶香氤氳中,書寫「涼」、「靜」、「香」、「柔」等字,體驗東方文化中由茶入心、由筆見境的靜謐哲思。 家齊高中表示,此次跨文化共學課程結合語言互動、手作實作與文化沉浸,不僅讓外籍學生深刻感受台灣節氣與飲食文化之美,也促使家齊學生透過英文交流與專業分享,培養國際視野與溝通能力。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青春藝研堂〉西港國中師生赴日交流 豐收

西港國中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組團到日本交流。(校方提供) 西港國中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日前由校長王宏寶率領師生前往日本福岡、熊本等地拜訪,展開國際教育交流,西港學生透過音樂、文化簡報,與日籍學生互動,促進跨國友誼,留下難忘的回憶。 王宏寶指出,6天交流行程中,先後參訪多所友校,包括福岡縣的杷木中學校、杷木小學校,大分縣的玖珠町立若草小中學校。受到各校師生的熱烈歡迎。為準備這次交流活動,西港學生備有鋼琴、二胡與直笛等音樂表演,還以英文詳細介紹學校特色、西港在地刈香文化以及西港盛產的胡麻產業,透過交流讓日本師生更深入認識台灣、了解西港的歷史與人文風情。 日籍學生也以電吉他、爵士鼓等表演回應,雙方學生一起進行趣味互動遊戲與交換禮物,活動現場氣氛熱絡。偕同帶隊的西港國中家長會長李中傑說,讓學生踏出國門是培養世界觀的最好方式,期待孩子們都能在旅途中有所成長。 除校際參訪,西港師生也參觀阿蘇火山、造訪福岡太宰府天滿宮與熊本城,體驗日本在地文化,並前往馬關條約簽署地下關,感受歷史現場的意義;也在博多車站搭乘地鐵,認識當地交通與城市風貌。 學生李芠愷說,這次日本交流獲益良多,第一次用英文介紹學校與家鄉文化,與日本學生音樂交流與互贈禮物,深刻感受到文化的多元與彼此的真誠,購票搭乘地鐵的經驗也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一段充滿感動的難忘旅程,透過多元國際交流活動,培養自己成為擁有國際視野與在地關懷的世界公民。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中華學園〉颱風過後

台南市後港國小五年甲班 ◎林邑薰

Read More

〈中華學園〉蝸牛,你要去哪裡?

台南市愛迪生幼兒園大班 ◎張立珵

Read More

輔英科大高齡博覽會展成果 「銀齡行動站」吸引關注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左)在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輔英科大「銀齡行動站」體驗「彩虹空靈鼓」音樂打擊。(記者吳門鍵攝)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輔英科大受邀參加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教育部鄭英耀部長對其展示的「銀齡行動站」很有興趣,還隨音樂敲打「彩虹空靈鼓」,展現靈活協調性。林惠賢校長表示,該校擁有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老化及疾病預防研究中心,十七個學系也圍繞著大健康產業,這次展現輔英近年在高齡健康照顧研發、人才培育與社會實踐的成果,盼能有助於提供社會教育與推廣協力政策。 第二屆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是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主辦,八日起在臺北世貿中心一館登場,以「再青春」為主題,透過「健康照護」、「食衣住行育樂」、「運動活力」、「財務安心」、「高齡宜居城市」、「高齡就業徵才」六大議題為主軸,佐以六大精彩活動,從健康、食衣住行育樂、運動、財務安心,並集結高齡友善科技,期望滿足國人全方面的高齡健康生活需求,幫助全台長者與中壯齡及早探索、準備與迎接更精彩、豐富的高齡新生活。 博覽會八日開幕、十日閉幕,林惠賢校長特地北上為參展師生「贊聲」,不少校友也至現場「認親」,為母校的茁壯發展感到驕傲。林惠賢校長指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所帶來嚴峻的照護、醫療和社會問題,包括長照人力需求、醫療資源壓力,以及社會安全網的挑戰,特別是偏鄉地區的老人、獨老更容易被忽視,這次教育部邀請輔英展出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有關「尊嚴老化照顧親產學菁英培育基地建置計畫」成果,相信必能對現今長者照顧政策有所助益。 高齡全程照顧人才培育中心程紋貞主任說,輔英除了在高齡健康產業博覽會展示計畫成果外,同時也寓教於樂,提供「銀齡行動站」體驗活動,包括「彩虹空靈鼓」音樂打擊活動,讓參加者跟隨顏色提示,輕鬆敲擊出熟悉的旋律,無需任何音樂基礎,大小朋友都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音樂的魅力與節奏的律動。 教育部鄭英耀部長開幕時也出席為參展學校加油打氣,並對輔英展示的「銀齡行動站」很感興趣,還特地佇足敲擊「彩虹空靈鼓」,在場師生稱許鄭部長音感協調性好。 程紋貞表示,肌化症好發於六十歲以上長者,成因包括老化、缺乏運動、慢性疾病、長期臥床和營養不良,尤其蛋白質攝取不足,或熱量攝取不足,都會影響肌肉生長,不僅會影響日常活動能力,且增加跌倒、失能和死亡的風險。 她指出,會場特地規劃「營養大進擊-BMI 與蛋白質任務」,讓參加者由「BMI 轉盤」快速找到自己身高、體重所對應的BMI 值,再推算出每日建議的蛋白質攝取量,讓民眾檢視自己每天的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 同時展出由輔英跨域師資團隊在「國民健康署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中自行研發的「數字星卡X骰子心算大作戰」及「寶藏藏在數字裡」教材,供與會人士體驗,在休閒活動中活躍老化。

Read More

健行科大攜產官學推AI低碳轉型 共建金屬機電共好生態圈

「數位管理共好加值計畫」數位動能工作坊與健行科大登場,吸引上百位產官學界代表與會齊聚健行科大。(健行科技大學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全球製造業面臨數位轉型與淨零碳排的雙重挑戰,政府積極攜手學術界與產業,共同推動升級。日前,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的「數位管理共好加值計畫」數位動能工作坊,於健行科技大學盛大登場,吸引上百位產官學界代表齊聚一堂。健行科大以其深厚的產學合作能量,成為此次計畫的重要推手,將透過AI技術導入,協助金屬機電產業打造高效、低碳的「共好生態圈」。 健行科大校長郭瑞祥強調,AI導入企業已是勢不可擋的趨勢。面對國際關稅、匯率波動及國內缺工等嚴峻挑戰,企業升級刻不容緩。健行科大將整合校內教授的專業知識與豐富資源,協助企業從「產、銷、人、發、財」五大面向,導入AI實作應用,優化製造流程,提升營運效率。 桃園科技工業區聯合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蔡銘哲也高度肯定健行科大在「低碳化、智慧化」服務上的努力,他表示:「透過與健行科大的合作,我們看到了AI升級的無限可能,期待能共同為台灣產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桃科環科大潭工業區聯合廠商協進會理事長蔡銘哲(左)健行科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柯幼寧(右)。(健行科技大學提供) 這項計畫不僅是協助單一企業進行數位化,更致力於打造供應鏈的「共好生態圈」。透過導入AI應用,企業能更精準地掌握訂單與生產進度,強化上下游供應鏈的資訊串接,從而提升整體產業的競爭力。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所副組長湯寶貞也指出,政府正全力推動全方位整合,藉由與健行科大等學術單位的合作,為台灣金屬機電產業注入強大動能,共同創造低碳且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產品。 健行科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柯幼寧九日表示:「健行科大已準備好貢獻全校量能,與企業齊頭並進。」我們誠摯邀請金屬機電相關業者,加入「數位管理共好加值計畫」,與健行科大攜手,共同透過AI技術,將挑戰轉化為成長的契機。這不僅是一次轉型,更是為企業未來創造「共好」價值的關鍵一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