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野花的心志

台南市文元國小六年一班 ◎劉子瑜 我長於路邊,每天望著盆栽,它比我更加柔與美,每天望著大樹,它比我更加粗與壯;每天望著河中的水草,它比我更加綠與嬌。 我,再平凡不過了。 盆栽裡冒出秀麗的花朵,大樹上結滿多汁的果實,水草下長滿特別的鬚根,而我只開了不起眼的花。 時間慢慢流逝,盆栽早已虛無,大樹成了槁木,水草消失無蹤,我突然發現,自己遠比別人更好。 若身處野林裡,我仍獨自欣喜;若身處山巔,我仍與其融合;若身處虛無飄渺間,我仍可以像居於桃花源般,當個隱士,無憂無慮;若身處狂風暴雨間,我仍昂首挺立,只是洗去一身的泥濘。 我比誰都強韌,強得如巨人般。 我比誰都堅強,堅強得度過暴雨。 我比誰都團結,野花將開滿遍地。 我,生生不息,一代一代,永不腐朽,總生氣蓬勃,迎風招搖,絕不退縮。

Read More

〈中華學園〉只有樹懂

台南一中二年十六班  ◎楊曜帆 樹是否知道自己誕生了?它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長、在茁壯、在衰老、在死亡嗎?當一棵樹的生命走到盡頭,它如何回憶它的一生呢?疼痛它又是如何承受啊?一棵楓樹回答了我上述問題,以它與我的情感為橋梁。 那是一棵樹齡正值壯年的楓樹,隻身矗立於外婆家前方的空地,我第一次遇到它時,並不懾於它挻拔的姿態,而是驚訝於它周遭的貧瘠。外婆說,在她小時候,家前是一片楓林,一次大火燒光了大半紅楓,殘存的幾棵楓樹也因土壤失去養分而接連枯萎倒下,只餘一株楓樹獨活,而原本生氣盎然的大自然一瞬間黯淡失色,不復昔日美麗。 何以你獨自活至壯年啊!我佇足凝視,發現樹幹瘦弱不堪,甚至殘留著火燒焦黑的痕跡,與下方新長出的粗壯樹幹形成了強烈對比,一片片焦黑似在訴說那遭火吻疼痛的過往回憶。你一宿之間因火災而喪失了至親、朋友,頑強的在這貧瘠之地兀自奮力掙扎求生,令我生出疼惜,因而常流連你身畔,輕輕撫摸你,細語安慰你。微風拂來,颯颯絮語,彷彿你對我訴說,我陪伴你的時光總能讓你暫且忘卻孤獨寂寞的秋夜凜冬。 我喜歡靠在你的身上,欣賞將落的夕陽餘暉,吹著微風,聽你喃喃低語。你說我不停的在長高,和你幼時成長速度一樣快。下雨時,我總會撐著雨傘,與你一同聽雨,看一處處水窪不停生成,雨水在你的楓葉上停留、聚集、形成水珠,再滴滴落下,打在我腿上,令我一身沁涼。 有機會去外婆家小住時,我常依偎著你,與你吐露心事,因為只有你懂我,正如只有我懂你。 每當我流連於你的陪伴,忘了家中等待的家人時,靈犀相通的你就會提醒我回家,回去享受家的溫暖。這讓我更疼惜,因為你失去了所有家人,那是一種人間的至痛。我知道你有感受,你喜歡風的輕撫、雨的澆淋,還有我和你相互依靠的情誼。是啊,我們彼此需要彼此。我心中那個彼端,只有你懂,我的紅楓。

Read More

〈中華學園〉收集好品格

台中市龍津國小五年乙班 ◎歐恩絨 有人喜歡娃娃,房間裡都是大大小小的娃娃;有人喜歡動物,經過寵物店立即停下腳步;有人喜歡造型橡皮擦,鉛筆盒裡好繽紛;因為,收集是人們的喜好,有了那些賞心悅目的物品,可以令人感到開心。 你想要收集什麼?我想要收集「謹慎」,讓我做什麼事都對、都好。有了謹慎,考卷就會一再檢查,不會粗心大意,也不會考低分;走路就不會揮來揮去,花瓶就不會被打破;功課也不會到了十點還沒寫完。 還有,我需要收集「果決」,不然人家一提問就停頓,要等十分鐘才吞吞吐吐地回答;去早餐店想吃吐司又想吃蛋餅,結果還是無法決定要吃什麼,終究還是餓肚子。有了果決,在面對問題之時,一分鐘之內就答出來;想吃什麼就快速點餐,不用一直考慮。 希望有了「謹慎、果決」,能讓自己變得更好,成績更好,而且更有人氣。從今以後我還要持續的努力,把沒有的優點統統收集起來。

Read More

110年度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 16日複選線上發表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鼓勵教師專業成長、創新教學,教育部每年辦理「教學卓越獎」,表揚各校樹立優質教學典範。教育部十三日表示,今年計有六十四位校長及一百零四個教學團隊進入複選,今年度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將首次採線上視訊方式辦理複選發表。 教育部指出,每二年辦理「校長領導卓越獎」,鼓勵校長專業領導,樹立優質學校經營典範。今年度適逢合併頒發「校長領導卓越」及「教學卓越」二大獎項,今年度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預計在十月揭曉得獎名單,並由教育部頒發獎狀公開表揚。 教育部進一步指出,今年度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複選發表將於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七日舉辦,歷年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複選發表均以實體會議方式進行,但今年受疫情影響,為符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防疫措施規定,並兼顧競賽選拔公正性。

Read More

111學年度起4技2專甄選入學 可選填6志願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為提升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多元適性選擇學校系科的機會,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十三日表示,一百十一學年度起四技二專甄選入學考生至多可選填六個志願。透過提高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志願數,提高被心儀系科錄取的機會及早就定位,以持續深化與銜接專業知識及技術能力。 招策會執行長簡良翰說明,四技二專甄選入學管道為技專校院招生名額最多、規模最大的入學管道,將該管道志願數提高至六志願,除技高學生的選擇性變多,亦可吸引學生報考本招生管道;第二階段甄試人數則維持最高三倍的篩選人數,避免各技專校院校系、科(組)學位學程甄試撞期;一百一十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各技專校院校系、科(組)學位學程第二階段甄試時間,可至簡章查閱。 招策會主任委員王錫福表示,技專校院肩負專業技術人才培育功能,近年政府以「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提升技專校院培養學生關鍵基礎能力及就業能力;另亦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人才培育促進就業之建設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更新教學設備與建置實習場域,與產業共構實務導向課程及資源共享機制,培養具有跨領域、符應國際產業發展脈絡的技職人才。

Read More

台大系統成立6年 逾3.3萬人跨校選課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國立台灣大學系統於一0三學年度成立,由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組成「台灣大學系統」,三校地理位置接近(主要校區都位於台北市大安區),推動共享三校資源共享,六年已累積三點三萬餘人次跨校選課,今年起台師大、台科大兩校先試辦跨校雙主修,增加更多交流的機會。 台大系統統計,三校跨校選課人數從一0四學年二千五百三十五人次、一0五學年四千六百零三人次、一0六學年五千七百三十五人次、一0七學年六千一百十四人次、一0八學年六千八百十一人次,到一0九學年已增加到七千四百八十一人次,數據明顯成長,六年來累計多達三萬三千二百七十九人次。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面對日益複雜的人類問題,已非單一學科知識可以解決,勇於跨域及創新的人才是時代所需。事實上,台師大也大幅鬆綁跨域學習門檻,只要學生修完先修課程,就可以登記「輔系及雙主修」資格,學生透過跨校選課、輔系及雙主修,除了能拓展學習視野,擴大學生學習圈,也增加與他校學生合作機會。 目前台大系統已通過跨校雙主修辦法,今年先從台師大、台科大先行試辦,台大則暫未參與。因應跨校輔系、雙主修制度上路,未來跨校修課需求,應會再提高,所以將持續增加三校間學程修習名額,拓展學生學習視野、降低各校各自開課成本,同時整合三校全英語課程,並以台師大現有的國際文化學分學程為基礎,合作規劃全英語國際文化學分學程。 另從一0六學年度起,三校間學生也可以互相「逕行修讀博士學位」,也就是三校優異的學士畢業生、碩士在學生都可以申請,通過後直接修讀任一學校的博士學位,達成促進校際合作、共享教學資源的目標。

Read More

崑大時尚新生與國際名模線上面談

記者汪惠松∕永康報導 崑山科大時尚展演事業學程為迎接一一0學年度入學新鮮人,邀請擔任客座教授的國際名模林韋君與新生進行線上面談,除讓新生了解目前國際時尚圈發展趨勢,也透過一對一訪談讓系上老師更了解新生對學習生涯的期待,提前進行時尚專業課程規劃。 時尚學程代理主任陳怡君表示,崑大時尚學程不僅聚集國內外時尚專家指導同學提升時尚各項專業技能,同時與各大知名品牌緊密鏈接,使同學在校期間即與業界共創具商業水準作品。因應疫情進行線上面談,讓系上教師在開學前了解學生的職涯規劃與進路。 林韋君透過線上訪談發掘多位獨具特色的新生,她認為國內年輕一代越來越善於表達,所展現的個人特質也越來越能與國際接軌。系上老師們亦對時尚大一新生充滿期待,因從他們身上可明顯感受到這群年輕人對時尚產業的企圖,這份企圖心將是驅動他們未來在時尚學程一起創作更優異作品的能量。 陳怡君表示,今年招生相當特別,像是在招募高中群時尚新秀,不乏來自國立高職優秀學生或繁星生,也有新生在入學前已具備五張專業證照,競爭非常激烈,多位同學在甄選階段未能錄取而放聲痛哭,期望獲得錄新生未來能和時尚學程的優秀團隊一起再創高峰。

Read More

「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出爐 開啟閱讀新視野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文化部「第四十三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結果出爐。本評選共分八大類-圖畫書類、自然科普類、人文社科類、文學類、文學翻譯類、叢書工具書類、漫畫類、雜誌類,共有二百六十九家出版社報名參選,由三千六百種參選讀物中精選出六百十八種,佔報名種數百分之十七。 文化部表示,雖然遭受疫情衝擊,出版能量依然豐沛,在本土文化、時事議題及多元主題都有相當優秀的作品,例如榮獲波隆那書展「詩類別」評審優選獎的台文繪本情批、巧妙融入原住民文化的奇幻文學傑作「風暴之子」、以飲食文化深入探索族群議題的「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台灣飲食變遷」、由本土漫畫家描繪出日治時期台中樣貌的「來自清水的孩子 Son of Formosa 1:愛讀冊的少年」等,帶領讀者回顧過去並勾勒未來。 時事議題方面,病毒及衛生在疫情下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例如自然科普類的「新冠病毒大解密」、建立孩子衛生知識與實踐的「歡迎光臨口罩動物村」、講述MERS病毒受害者故事的「我要活下去:韓國MERS風暴裡的人們」等;而全球人權問題也持續受到重視,例如圖畫書「小難民塔莉亞」以繪本呈現出全球六千名孩童的真實故事、漫畫「被消失的香港」以強烈圖像風格紀錄香港被意圖抹去的一頁歷史等,都值得大眾借鏡及反思。 文化部表示,本次獲選書籍及評選報告,都可於活動官網查閱,相關推廣活動訊息亦將陸續於官網發布,希望讀者可以循著這份書單,更深入理解世界的樣貌和文化,進而培養閱讀的興趣。

Read More

臺師大線上媒體素養營 前進偏鄉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台師大媒素營在八月十日至十一日為花蓮縣鳳林國中推出線上媒體素養營,前進偏鄉進行媒體素養教育線上課程,引導國中生反思網路世界衍生出來的問題。課程組組長蘇怡文表示,為打破線上課程無趣印象,結合Gather Town等多元線上學習系統,並融入時下熱門動畫天竺鼠車車與鬼滅之刃等劇情,藉由遊戲與創意課程帶領學員將媒體素養落實於生活之中。 鳳林國中二年級黃同學分享,雖然因為疫情,無法面對面交流,但學員在線上都很認真參與,營隊課程很精采,只有短短兩天,就讓所有人更了解如何分辨假新聞、意識到隱私的重要性,和如何保護個資等,學到了很多知識。許多同學也表示,營隊設計的線上遊戲十分有趣、線上平台能以聊天室留言來補充老師說過的資訊,提升學習效率。 台師大媒素營指導教授陳炳宏表示,媒素營舉辦至今邁入第九屆,宗旨就是希望透過課程設計和遊戲活動的結合,強化數位新世代的正確網路使用觀念,也鼓勵學生們在課堂後繼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將所學分享給更多同學和家人,落實媒體素養實踐。 總召周庭羽指出,營隊籌備前期進行田野調查,分析學生們的網路使用習慣、喜好與新聞判讀能力,後期則邀請深耕媒體素養教育多年的北新國小教師張嘉倫協助調整教案,希望以活潑的互動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媒體素養力。

Read More

成大新生須交健檢報告 領學生證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大十一日下午召開臨時行政會議,會中通過學生健康檢查及疾病檢查實施要點,明定該校新生應於規定期限內完成健康檢查並繳交,以領取學生證。 成大表示,學生健康檢查及疾病檢查實施要點,係依學校衛生法、學生健康檢查實施辦法訂定。 成大校長蘇慧貞表示,成大是務實、誠實的學校,一切按部就班。若國家境內有法定傳染病大流行,或中央主管機關宣布疫情警戒時,經學校環境保護暨安全衛生委員會通過,可對全部或部分學生實施臨時健康檢查或特定疾病檢查,並要求提供相關檢查證明,維護校園安全。 另,依據學校衛生法規定,學校應建立學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辦理學生健康檢查。必要時得辦理學生及教職員工臨時健康檢查或特定疾病檢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