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增設AI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核定成功大學一一0學年增設人工智慧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成大資訊系教授連震杰表示,該學程以人工智慧機器人實務應用為教學核心,目標培育跨領域、AI運算及機器人應用雙專長人才。 成大預見服務型機器人將滲透到長照、醫療照護、保全防災、物品配送、防疫消毒等未來生活面向,影響巨大。因此人工智慧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以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創新性智慧服務型機器人系統為主要研究方向。模組化方式開課,學生可就自身研究方向,自行安排需要選修的課程,讓課程更加彈性靈活,學習更有效率。 隨著人工智慧AI機器人技術的成熟,應用領域也漸趨廣泛,人工智慧機器人儼然是下一世代主流。連震杰指出,為達到學程目標,跨領域課程強調團隊研究、應用與業界實作面向。部分課程將與業界合作,邀請相關業師共同授課,並整合AIoT技術與架構。目前成大正與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洽談交換學生、相互承認學分、共同授課等合作事宜,預計明年開課。 成大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人碩士學位學程由敏求智慧運算學院開設。該學院是建構於成大九大學院利基之上所設的軟性學院,不設傳統系所,係以學位學程及學分學程為主體,執行跨領域教學工作。輔以跨領域研究中心,搭配產業聯盟推動機制,培養能就特定領域進行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兼具領域專業、運算專長的跨領域創新人才。

Read More

教育奉獻獎得主出爐 20人退而不休獲肯定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百一十年第十六屆教育奉獻獎得主出爐,共有二十人獲獎,教育部特別設置「教育奉獻獎」,他們都是從教育界退休後,繼續投入志願服務,幫忙輔導學生、帶領社團和課外活動,展現「退而不休」的典範。 台中市豐東國中退休教師張林秀琴說,「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愛樂者想要學什麼,我就設法教您什麼!」退休近二十二年來,仍持續推廣音樂教育,先後到台中市豐村、石岡、東新、明正、石角等偏鄉國小指導合唱團及直笛團,安排音樂家及音樂團體義務演出。過去曾辦理義賣,並將義賣所得捐贈學校,同時也長期擔任志工,參與輔導弱勢的犯罪被害人及其家庭,其毅力及無私精神十分令人感佩。 熱愛客家文化的彭美智,常以「終身學習」為生活主軸,勉勵自己「從做中學」,要「拯救客語」,二十一年前退休後立刻返回原服務的新竹縣新湖國小擔任志工,利用晨光時間教客語,指導學生參加比賽,在大小比賽中獲得佳績。她以「拯救客語」為己志,陸續參加初、中、高級客語認證,並取得客語薪傳教師證書資格,參與編著與翻譯本土語教材與書籍,同時也擔任藍染志工,傳承當地文化。 台北市士東國小退休校長連寬寬,延續父親的信念與叮嚀,退而不休熱忱付出,她的父親曾說:「教育是一份『富貴』志業,『富』是因為教了許多學生,桃李滿天下;『貴』是因為奉獻付出,受人敬重;退休九年來持續為台北市各項教育工作服務,她也號召退休教職員在台北市「愛的向日葵教育志工團」服務,協助學校改善教學和親師溝通,今年獲得教育奉獻獎肯定。 教育部表示,第十六屆教育奉獻獎得主,將連同師鐸獎、資深優良教師,一同舉辦表揚大會。完整獲獎名單可參考教育部網站。

Read More

南市三優秀教育人員獲師鐸獎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全國師鐸獎名單揭曉,台南市有永仁高中校長洪慶在、東區復興國小教師邱士芬、東區勝利國小教師林和秀等三人獲獎。若國內疫情持續緩解,教育局將於九月教師節前夕舉辦教師節表揚大會。期許榮耀轉化為正向力量,傳遞給每個教育界園丁。 教育局表示,永仁高中校長洪慶在杏壇資歷三十年,擔任校長期間積極建設K-12教育,落實幼兒托育政策,興建永仁非營利幼兒園。同時致力支持教師專業精進,領導學校連四學年獲選教育部推動十二年國教課綱國高中雙前導學校。積極扎根閱讀教育,獲教育部一0八年閱讀磐石學校,帶領教師團隊提出校本特色課程,翻轉社區家長印象。另促進師生自我挑戰與團隊合作「永輪騎跡」單車長征,帶領學生挑戰兩天完成騎乘兩百零八公里的壯舉。 東區復興國小教師邱士芬,任教十八年來不斷與時俱進、多元嘗試專業成長,包括素養導向的領域與跨領域課程設計、學習共同體、行動學習、性別平等教育等,一0七年獲選為教育部行動學習教練學校輔導績優,一0八年度拿下SUPER教師全國首獎,一0九年度則獲頒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邱士芬同時致力推動精進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共同備課和專業增能。也至各地分享及帶領主題工作坊,發揮共學共好的影響力。 東區勝利國小教師林和秀任教二十一年,持續充實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領域專業知識,擔任不分類身心障礙資源班教師,獲教育部全國一0一年度優良特殊教育人員。她全心投入特殊教育,承接中心學校,跨縣市推廣宣導特教理念,傳承及培育特教人力,一0九年度獲教育部聘任為特殊教育輔導團中央分團兼任輔導。  

Read More

竹縣6學校新建半戶外球場 完工

學生、社區民眾運動不再看老天臉色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爭取教育部補助於縣內六所學校新建半戶外球場,截至七月底已全數完工。楊文科縣長表示,待疫情紓緩,半戶外球場可開放社區使用,學生和鄉親可風雨無阻運動,不必再受天候限制。 教育處表示,之前新竹縣已建置中興國小、東興國中、東興國小、寶山國中、新豐國小、新樂國小、尖石國中等七校的「風雨球場」,學校體育課程不受烈日、下雨影響,廣受師生歡迎。後續又規劃六所學校的「半戶外球場」,已於七月新建完成,分別在竹東國中、自強國中、峨眉國小、精華國中、華興國小和錦山國小。 其中,竹東國中屬於丘陵地形,半戶外球場可遠眺青山,屋頂設計以崎嶇山形屋頂造型呼應遠處山形意象,並搭配遮陽格柵來襯托立面視覺感受。 校長徐華助表示,緣於綠建築概念興蓋的半戶外球場,既經濟又減少耗能,並可結合運動與集會功能,強化健康運動精神,未來疫情趨緩後,將開放與社區共享。

Read More

〈中華學園〉請你原諒我

台南市瀛海中學一年級 ◎陳昱慈 大雨過後,艷陽高照。我靜靜坐在床前,看著窗外的微風輕撫著草皮、將一片落葉緩緩抬起、旋轉、落入湖中,並泛起了一波波漣漪,把我的思緒帶回了從前。 當我只有四、五歲的時候,我曾經在幼稚園的同班同學前炫耀自己的夢想:「未來,很久很久,等我長大了之後,我要贏過所有人,成為一名醫生,技能救人,還能學習很多很多的知識。」沒錯,這就是從前的我,憧憬未來,野心勃勃,於是得到了這個綽號「小憬」。每件事情總能讓人有些許的改變。小憬的內心充滿夢想、充滿了野心,對未來將面臨的考驗絲毫不畏懼。這個小女孩像個勇士,擘劃著理想中的自我,很不一樣。 轉眼間,五年就這樣過去了。三年級的我,漸漸喪失了自己的初衷,可卻還是一樣以自我為中心。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原來當年的小憬,已經一點一滴,悄悄從我的內心消失了,成績依然不賴,卻不再像之前一樣要求自己維持頂尖;電子遊戲越玩越兇,只因為我早已無法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成就感;高年級時生活更是頹廢,渾渾噩噩的過著生活,以「活得爽就好」為生活目標。原來,心中的小憬,早已消失殆盡。 小憬,對不起,請你原諒我。曾經的野心、熱情,以及求知若渴的心態被我日漸怠惰的行為掩埋,被我不上進的態度扼殺。那些夢想、那些初衷,都到哪兒去了呢?小憬,請你能告訴我嗎?

Read More

〈中華學園〉效率旅行?

台南市南科高中一年四班 ◎周蔚茵 「尋找當地評價高的住所,再搜尋鄰近景點,做足功課以免浪費時間」,這是我於任何旅行啟程前對自己的要求,到人生地不熟之處時會不知該去何方,或意外走到毫無樂趣之處,浪費難得到此旅行的機會。我個人稱之為「效率旅行」。 但幾年前的異國自助旅行,卻出乎意料的因「回歸平凡、儉樸」而添增了不少趣味及體驗。 為期十四天的高緯度國家自助旅行。原先找好當地各推薦景點的我,到目的地才知我們只訂兩個住所,各住五晚,且皆是離鬧區較遠之僻地。從機場移動至住所,一路只見路旁那堆積已久的雪堆與天上幾撇白光,沒有路燈,沒有來車,沒有路標,與平常那熟悉的夜晚成了極大反差。 住的地方為寥寥幾間小木屋圍成,屋內的暖爐與一旁結冰的湖水成了強烈對比。周圍最近的公共場所為開車半小時的大賣場。其餘皆為被白雪掩蓋的空地及刻意清空的幾條主要道路。然而這幾天的生活卻反差得充實。 第一晚,旅宿老闆兒子熱情的拿出滑雪板給來自亞熱帶的我們遊玩,除了耐心教導基本功,以後幾天更大方將滑板借我們帶著體驗下坡、髮夾彎、直線衝刺……;老闆娘也帶著我們去賣場,並將廚房提供我們三餐自里,且教我們許多當地的家常料理;老間拿著大毛皮帶我們去冰湖鑽洞冰釣……許計多多有別於瀏覽景點的行程,讓我感到格外充實,也體驗到當地居民面對嚴苛的生活環境,卻仍有其自適自在的情味。 由此我發現,異國旅行並非以追求效率為止,到處走馬看花,放鬆融入當地生活步調,體驗與習以為常有別的生活,才是旅行真正的意義。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的爸爸

台南市公誠國小五年乙班 ◎鄭丞甫 爸爸很有自己的個性,有時候家中有訪客,大家很熱絡的在客廳聊天,他卻可以很淡定的在一旁滑手機、閱讀或是忙自己的事,但需要他的時候,他卻又可以立即切換頻道,即時幫忙大家準備茶水或收杯子,對我而言算是很神奇的人物。 爸爸是魔術師,舉凡電腦當機、電燈閃爍、吊扇卡住、馬桶不通,經過他的巧手,加上神奇的道具,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令我崇拜、佩服;有時候他也會化身為知識王,他告訴我很多歷史故事,如:鄭成功、秦始皇、康熙、韋小寶的傳說……他告訴我要多閱讀,才可以獲得知識,所謂「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爸爸大學是讀化工系的,畢業後學以致用,工作也是化工相關領域,時常要測試材料的特性,家中四樓神明廳被他充分利用,成了他專屬的實驗室,擺滿各式各樣的器具及樣品,讓我家的神明廳跟一般家庭的截然不同,會出現攪拌機、顏料桶、模板、樣品架、刷子這些意想不到的物品。我想:在四樓的神明、祖先應該覺得很有趣吧?聯手保佑他實驗成功。 生活中,爸爸會製造驚喜,可說是幸福製造機,他會偷偷為我們兄弟準備禮物或玩具,保密到沒讓我們發現;他會帶我們到各地吃小吃,或去百貨公司逛街、去遊樂園玩樂,上個月全家一起租U-Bike逛臺大校園,最近二週我們騎T-Bike新營鐵道探險,很多地方都有我們探險的足跡,讓我沉浸在幸福、溫馨的氛圍中。 我覺得我的爸爸教育小孩的方法很棒,像我想要買玩具,他會協助我設定目標,如果我達標了,他絕對會信守承諾,兌現支票,不欺騙小孩;爸爸對我也很嚴格,學校考試沒達到九十分,少一分要加寫一張考卷,他說要多練習,熟能生巧,我知道他是希望我能踏實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我有這樣的爸爸,生活時時刻刻充滿驚喜,甚至是驚訝、驚嚇,實在是太有趣了。我很幸福,幸福圍繞著我,冀望它永遠相隨。

Read More

〈中華學園〉拒絕過度的熱心

台南市南興國小四年甲班 ◎鄭向洋 熱心,竟然成為大家討厭我的原因,這真的讓我意想不到。 我是一個非常熱心的人,而且我也常引以為傲;但自認無比搞笑的我,在下課的時候居然沒有任何一個同學願意跟我玩,這令我驚訝不已。我不斷地問自已:「為什麼呢?為什麼會這樣?」突然腦海裡浮現老師對我說的四個字-過度熱心。 例如:今天下課,全班同學都跑出去玩了,而我正想著去找大家時,突然看到有人受傷了,於是我以跑百米的速度衝過去幫忙,當我匆匆忙忙跑過去,一時之間停不下腳步,所以他被我撞倒在地;而我還來不及說對不起,他就嚇跑了,我覺得我是越幫越忙……。 我想,如果我想要擁有更多的朋友,那我就不能拿過多的熱心面對他們,不然大家一看到我都會退避三舍,我也會覺得非常失望難過,而我的人生將會因為沒有朋友而變得無趣。 經歷這麼多事,我覺得「過度熱心」,肯定是我最大的生存難題,想到問題,讓我難以入睡……。 若惱許久,我終於想出一個好法子,就是控制自已的熱心。先讓激昂的情緒平靜下來,想一下再行動;希望這樣一來能有效的改變我的行為,進而改善人際關係。

Read More

〈中華學園〉滋味

台南市沙崙國中二年三班 ◎曾士銓 在國中三年的時光裡,不論是否放假,我每天總是匆匆忙忙的度過,但能夠讓我撐過這些日子的支柱,非媽媽的愛心便當莫屬。 因為從小加入泳隊的關係,一放學我馬上訓練,訓練完,又趕著去補習班,晚餐只能帶去補習班吃。每當我到達補習班和媽媽道別時,她總是會將充滿愛的便當遞給我後,才依依不捨地和我告別。便當一打開,那飯菜的味便滿溢出來,同學們無不垂涎三尺,就連老師也忍不住讚美媽媽的好廚藝。每次的菜色從來沒有重複過,媽媽就像魔術師,總能將平凡無奇的菜色變成一幅七彩繽紛的圖畫,不論台菜或西餐,皆難不倒媽媽精湛的廚藝。 現在的我,已經長大成人了,無論有多少山珍海味在面前,在我心中,最喜愛、最思念的還是媽媽親手做的愛心便當,因為,那是專屬我的生命滋味。

Read More

〈中華學園〉綑綁

台南一中二年十七班 ◎黃向暘 許多人都被舊習慣、思維綑綁,超過八成的行為被潛意識驅使;騎車回家即為適例,大部分的人總是走同一條路回家,較佳者兩、三條,似乎從未聽聞有人習慣繞不同路回家,一週七天走不同路線,因為我們已被綑綁,被思維占領,不願面對鬆綁後的世界。 試想,如果我們是音樂盒裡的小公仔,掀開盒蓋後在玻璃的流光下旋轉,伴著輕巧淡妙的音樂,或許我們不能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變化,但我知道臉上總掛著是笑,我知道音樂的暖流足以融化他人,又何樂不為?打破玻璃後的舞者,面臨的是更多傷害的危機,甚至被丟棄、遺忘;當「小舞者」在鬆綁下掉落後,迎來的可能是無情的踐踏罷! 其實文明的發展又何嘗非綑綁的演化蛻變?規則的制定綑綁了某些人、事,一一築起秩序分明的社會架構,從野蠻的叢林走向小部落,從部落走向聯合的邦,再走向國,何者非綑綁大大小小之原則,使我們脫離原始的野蠻?有了秩序的綑綁,使自然人變成社會人,使人們更有公平取得勝利的機會,使世界井然有序,使一個人能夠了解共同承擔的責任心,使團體能夠更加團結,家人更相敬相愛,綑綁,未必是壞人壞事的統一代名詞。 當然,綑綁也帶來許多淚水,一遍遍沖刷褪色殆盡的生活。 我,有時待在書桌前枯等,一等便是十年,曾經在桌前懊惱、曾經怒問蒼天、曾經寂寞的想著許多空洞與無奈,所謂的制度,所謂的綑綁?更多的時間在路燈濛濛黃光下暈開,化作一條條說不出難受的線,將我五花大綁,早晨清醒時是累的,所有的花香、鳥鳴、日照、風吹,大概都渾渾噩噩收了,因為,我已被綑綁得喘不過氣,身上的線一圈又一圈,一天一圈,將我鎖得無可逃遁,行屍走肉。直到了高中,我才大為改觀,有人會彈鋼琴、有人喜愛攝影,有人甚至會像街頭藝人般丟起四顆球,我才驚覺,他們都在綑綁下走著自己的舞步,並非每個人都自由自在地,即便腳下只有方寸之地,也能看見浩瀚宇宙。 美國作家佩里曾言:「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帶著腳鐐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快。」生活也一樣,在綑綁下學會跳起自己的舞步,學會如何救濟、原諒自己,以往認為被孤獨的眼淚已無法再挽回,向前走的腳步卻由我們自己決定。綑綁使我們能規律的走著,學著在綑綁下解放靈魂,才會使生活的白紙布滿色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