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園〉和爸爸一起挑戰走吊橋

台中市東山國小二年甲班 ◎黃科茗 爸爸帶著我走上吊橋,我怕得一直發抖,不斷唸著:「玩還比較好。」哎喲,跌倒了,爸爸笑笑的說加油,我只覺得更害怕了,而且,風一陣一陣吹來,吊橋搖來晃去的,低頭看著下面深深的溪谷,好像就快掉下去了…… 爸爸說:「走過去就可以吃冰喔!」我馬上轉移注意力,走得愈來愈快,直接衝向冰店,一口接一口的吃,果然,回程就不怕了,反而覺得很好玩呢!

Read More

〈中華學園〉為自己負責

高雄市明誠國小六年一班 ◎陳晴川 責任是與生俱來,不可推卸的,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就是責任的表現,媽媽常跟我說:「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或位置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每個角色都有特殊的定位與意義」。 就以媽媽來說,她在家裡是媽媽;在學校是一名博士生;在醫院是教導學生的護理教師,在外公家她是一個孝順的女兒。每個人在不同的角色中,都有許多的責任與義務,擔負自己應有的責任,是成長的一部分。 媽媽在工作中教導學生也照顧住院病人與家屬;在家中她照顧我跟弟弟還有爸爸,每天打掃、清潔、做飯,當我們生病時通宵達旦的照顧,她對外公的孝心也是令我印象深刻,她會在我跟的弟弟上學後趕高鐵北上去探望外公,再趕著高鐵回高雄接我們下課,她是一位事事用心盡心的榜樣! 她說責任就是對別人和自己負責,媽媽是一名癌症病人,經歷許多手術治療的過程,但她同時也是正在讀博士的學生,她很努力的在治療與學習過程中取得平衡! 我敬佩媽媽,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認真負責的人無論再累也都盡心盡力做好每件事,勇於承擔責任,她說那是一種使命感;但人都有犯錯的時候,誠實的面對錯誤並及時改正,也是一種負責任,我在媽媽身上看到的是無形的身教,指引著我做對的事並竭盡全力,用心努力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我相信我會成為跟媽媽一樣所行、所言、所見的為自己負責!

Read More

北科大攜手循環台灣基金會 培育師生循環經濟思維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環境永續、循環經濟議題備受關注,產業也面臨轉型,台北科技大學十三日表示,北科大和循環台灣基金會合作,鼓勵人文、社會領域師生投入相關領域,運用科技及商業模式解決複雜問題。北科大指出,在教育部「iLink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支持下,今年規劃九場循環經濟基礎工作坊,到十月已舉辦了七場。 iLink計畫共同主持人、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副教授范政揆表示,今年預計會有近五百名師生和業界人士參與工作坊,透過產業創新鏈結、競賽培育機制,將循環經濟和永續發展的概念,導入全國人社領域師生的未來規劃,培養跨領域團隊合作,解決複雜問題能力的跨域創新人才 范政揆表示,今年九月團隊實地走訪台糖沙崙智慧綠能循環住宅園區、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瞭解綠能循環網、低碳運輸網等技術的實際應用。明年將持續推動,並規劃進階工作坊,鼓勵師生用創意方法產出創新成果,結合新興產業、社會議題、未來需求的循環經濟教學模式。

Read More

逾4歲幼兒罰站新規定 基層教師直言不被尊重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教育部祭出新規定!對4歲以上幼兒處以罰站,進行思考反省或調整情緒時,每次不得超過10分鐘,一天累計要在20分鐘內,不過這項規定一出,也引發基層教保人員反彈,認為不被尊重,而且教學現場狀況多變,很難以時間衡量,對此,家長認為可以罰站,但應該要限制時間,因為罰站十分鐘以上對小小孩來說,體力難負荷。

Read More

〈中華學園〉刺激的跳繩比賽

高雄市路竹國小四年三班 ◎洪鵬雅 「咻!咻!咻!」甩繩的聲音響起,比賽開始了!同學緊張得不得了,還要等十二分鐘,在我看來卻只有一分鐘,感覺時間過的特別快呢! 換我上場了,回想老師說的:「比賽開始要先求穩,半分鐘後再加快!」預備,嗶,一開始我跳得很穩,一下都沒卡,過了半分鐘後,體力逐漸透支,速度緩慢,我氣喘如牛、汗流浹背的繼續跳,嗶!聽到這個聲音就知道,終於解脫了,看著裁判在紙上寫下一八三,這前所未有的分數,那一刻我知道:我做到了!我高興得恨不得把這成績告訴全世界的人,讓所有人知道我這缺乏運動細胞的人,也能不斷電的跳一百八十三下。 隔天比賽結果出爐了,本班「一跳一迴旋」的平均分竟是「全校第二」,而且和全校第一只差四下,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像是我參加大學學測考了全國第一名似呢!而團體跳則是四年級第三名,我簡直不敢相信。 這次跳繩比賽之後,可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老師曾說過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努力,只要你有努力、堅持一定會成功的,而這次比賽帶給我這樣的收穫。

Read More

〈中華學園〉腿伸得直直的

新竹縣上智國小五年A班 ◎張翊昀 白鷺鷥在天空 腿向後伸得直直的 乘著風輕盈滑翔 慢熟的快樂向左又向右 鞦韆上的小女孩 腿向空中伸得直直的 用力盪出美麗的弧度 滿足堆在笑容裡藏不住 貓咪趴在鋼琴上 腿向前伸得直直的 趁著溫暖的陽光 在睡夢中的草原翻過一圈又一圈 瑜珈課裡的媽媽 腿向上伸得直直的 克制不住微微顫抖 是努力消滅小腹贅肉的過程 我畫出自己 兩倍長的腿拔地而起伸得直直的 傲視群雄的身高 鼓勵著正為長高奮戰的自己

Read More

〈中華學園〉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台南市嘉南國小六年甲班 ◎高汶琪 在閱讀寫作營時,老師說了一本書,讓我非常喜歡,它就是─《有數學頭腦的女孩》。這本書中的主角叫瑞‧蒙特固,因為她是黑人,所以被白人歧視。 瑞‧蒙特固的夢想是當一名工程師,其他人都覺得不可能,除了她爺爺和媽媽。那個時候的學校實行所謂的種族隔離政策,黑人和白人被區隔開來。她被雇用到海軍辦公室內打字,她觀察別人如何工作,晚上研習電腦課程。 有一天,全部的人都感冒了,只有她沒有,她不僅做好份內所有工作,還把其他人的工作全包了,她的上司非常震驚,可是其他上司因為她的膚色,試圖讓她感覺自己很渺小。 她只能比別人更加努力,處處做得很周到。她用十八個小時就做出來了一艘船,讓很多人讚嘆,她終於成為受到認可的女工程師,更獲得了許多獎。 我認為瑞‧蒙特固很棒,不會因為別人看不起而放棄夢想,她不懈的努力終於獲得別人的認可,我覺得任何國家、任可人都不應該受到歧視,應該平等對待每一個人。 我們都有權利獲得教育,不要因為家裡富不富有或者膚色來評論或嘲笑別人。被嘲笑的人也不要因為他人的胡說八道,而變得不自信,讓別人以為你很好欺負,要反擊喔!

Read More

〈中華學園〉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彰化市南郭國小四年十七班 ◎李安宥 在一個假日媽媽要和朋友去聚餐,要我照顧三歲的弟弟,媽媽一出門弟弟就開始用他那可以破壞地表的哭聲讓我忙得手忙腳亂,回想起以前爸媽細心照顧我的時光,他們犧牲玩樂時間不喊苦、不喊累的照顧我看著我一天一天成長,這便是為人父母最大的享受。 令人害怕的月考終於過了,老師在講臺上宣布這次月考成績:「李安宥國文100分,數學100分、自然100分、社會100分、英文100分。」「哇!有夠神的啦!」「哇塞!好勇啊!」其實我是因為在學校不斷努力的學習,同學邀我一起出去玩,我都拒絕了,在家裡也不會被電視聲打斷學習,我才可以有好成績,在犧牲下嘗到香甜的果實是如此輝煌呀! 犧牲享受玩樂的時光,就可以享受到犧牲玩樂帶來的另一番甜美的成果,啟示了我:人生因為有責任而踏實,逃避責任就是虛度人生。

Read More

〈中華學園〉可怕的颱風

高師大附中國二仁班 ◎陳俞心 大雨滂沱,霹靂環起,急而恍的雷聲四處響起。這次的「海葵颱風」原在北部徘徊,結果誰也沒想到下午它用迅雷不眼耳的速度橫衝直撞到了南部。誰也無法抵擋它的威力,此時它正是大主宰,誰也不准逞英雄! 我住在台南,颱風匆匆到了南部,當日晚間立即宣布明日停班停課,聽到這個喜訊,家人們笑得合不攏嘴。最欣喜若狂是咱家的媽媽,雖然要當個薪水小偷,但一想到明日放假休息,心裡頓時樂開了花,我酷愛外頭在下雨,但自己卻在教室上課,抑或是在家待著,這是個奇怪的癖好,聽著室外傳來的雨聲滴答作響,心裡莫名有份安心而舒適的感覺,這想法屬實有些不為他人著想的心思─證實了「你的快樂是別人的痛苦」這句話。 深夜裡的狂風在向人們咆哮,好像在宣誓主權一樣,使人退避三舍,寒風簌蕭簌蕭地打在玻璃窗,就算離窗戶好幾尺的距離都能清楚地聽到冷風颼颼的吹,玻璃窗也順勢拍答拍答的配合演奏,猶如在聽一場免費的音樂會,我就坐在中間而後的座位,不近不遠,觀聽著一場大自然強大無比的妖巫與惡魔的戰鬥,到了最激烈也是音樂震撼人心,高潮迭起,前後夾擠,左右合攻,最終,果不其然還是正派的太陽公公一掃射他們就魂飛魄散消失得一乾二淨,雨過天晴,必想看得正起勁呢!高潮正是結束的開端。 危險的颱風可怕又迷人,實力不可小覷,來得快!去得也快!

Read More

〈中華學園〉走過生命的幽谷

南大附中一年十二班 ◎陳柔薇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都曾歷經挫折與失敗的低潮期,不管是在學業、職場或是創業的過程中,當身處幽谷時,我們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和心態面對,並且如何再創高峰? 國中時的數學老師在學習和面對挫折中帶給我很大的啟發,也為我的為人處世帶來正面的影響。老師經常在我們考試失利時跟我們分享他考研究所的故事……第一次去考研究所時,沒有一題答對,甚至連題目都看不懂,經過這次的失敗,他在學習的態度上也有所改變,從補習班的最後一排坐到第一排並且勇於提問。第二次披掛上陣時,題目的答對率來到了四、五成,但最後還是慘遭滑鐵盧,而這次他跟家人承諾,再給他最後一次機會,如果沒考上就放棄。當時老師在白天仍要兼顧工作,每天晚上十二點才睡,早上四點起床,日以繼夜,七點出門工作,過著吃苦當作吃補的日子,只為了能達成理想的目標。 到了第三次考試,皇天不負苦心人,老師終於考上研究所了,老師跟我們說考研究所的這段臥薪嘗膽,但熬過去,路就是你的了,也跟我們說了破釜沉舟就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門,即使遭遇挫折與失敗也不要灰心,因為所有成功都是在失敗的經驗中不斷成長與累積。而這也讓我能夠用正向態度面對低潮,不再對失敗感到恐懼,並且在短時間內調適自己,重新出發。 每個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低潮與困境,在面對生命的幽谷時,我們應該勇敢的面對失敗,讓所有失敗和挫折的經歷化為通往成功的動力和養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