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也淪陷 一家三口確診

宜蘭縣衛生局公布新增的案2371、2372、2373等3人之足跡。 (衛生局提供)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18日0確診的宜蘭縣,19日新增三例本土個案,累積有21人確診,新增三例都是同一家人,其中兒子(案2372)最近在國立宜蘭大學短期工作,協助學生開宿舍大門。據悉有12位宜大教職員曾與個案有接觸,十八日晚上採檢,三日後才有結果,目前都在隔離。 縣衛生局表示,新增3例,匡列23人居家隔離、411人自我健康監測,將根據每一個案調查,決定要做居家隔離,還是自主健康管理等。 宜蘭大學配合衛生局對住宿生全面篩檢。    (記者林坤瑋翻攝) 確診兒子(案2372)是勞動部派遣至宜蘭大學的安心上工人員,上工4天,主要負責替沒帶鑰匙的學生開門等事務性工作,接觸未超過15分鐘且全程戴口罩。 衛生局說,這戶人家有6名成員,新增的案2371、2372、2373,分別是50多歲媽媽、20多歲兒子(案2372)和60多歲爸爸。另有女兒住在台北萬華,5月9日返鄉過母親節,隨後確診。未料後來爸爸、媽媽、弟弟陸續出現症狀,宜蘭大學於18日晚上起配合衛生局對住宿生全面採檢。 衛生局表示,3人活動力不差,經評估公布無法確定明確接觸對象的地點,並已消毒完成,商家也都配合消毒,民眾不用擔心。

Read More

心臟醫師黃瑞仁 堪稱雲林史懷哲

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黃瑞仁17年前毅然南下雲林建置心血管醫學中心,堪稱雲林史懷哲。(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台大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黃瑞仁17年前毅然南下雲林建置心血管醫學中心,扎根4年功成身退,2016年再回雲林分院接任院長,他與時間賽跑,快速完成急、重、難、罕症醫療拼圖,與友院、診所合作建立雲林區域醫療網,堪稱雲林史懷哲。 雲林縣在2006年有73萬人口,竟沒有一台心導管儀器,台大醫院進駐接手署立雲林醫院,心臟科名醫、副院長黃瑞仁創立的心血管醫學中心,迄今完成近1萬5千例心導管手術、近1千例開心手術。 黃瑞仁的理念是善用科技力量,為醫療難題找答案,如今台大雲林分院有遠距醫療百貨公司之名,要什麼都有,國家級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也已獲中央允諾興建。 4年多來,台大雲林分院在他帶領下成立外傷中心、婦幼醫學中心、國際醫療中心、遠距醫療中心、急重症醫學中心、神經醫學中心、罕見疾病中心,雲林最缺的急、重、難、罕症醫療拼圖完成,今年該院主治醫師人數達199人,是17年來最高峰。 黃瑞仁2010年卸任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前,還推動成立肝膽醫學中心、腫瘤醫學中心,為雲林穩穩扎下重症醫療之根;2016年回歸雲林擔任院長,又開啟雲林醫療網起飛的一頁。 去年該院照顧一對染新冠肺炎的母女,隔離插管治療59天成功出院,對黃瑞仁而言不只鬆一口氣,更是個成就,且照護期間進出人員近3百人次,包括清潔工沒有任何人離職或感染。

Read More

新北增129例 中和26例最多

新北19日確診增129例國內疫情持續延燒,新北市19日增加129個本土病例,累計確診達594人。圖為醫師穿著防護衣戴手套準備進行婦冠肺炎篩檢工作。    (中央社)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中央疫情防疫指揮中心19日公布,新冠疫情國內新增確診本土案例共267例,其中新北市129例中(另有1例為境外),中和26例最多,其次板橋和新店各22例;新北市長侯友宜隨後於線上記者會中表示,中和、板橋新增數比18日下降,但新店及土城、三重、永和、新莊都微幅上升,顯示疫情還是非常嚴峻。 市府衛生局亦公布4月26日至5月19日,全市累計本土確診594例,確診運送檢疫所入住者131人,目前尚可收置78人;居家隔離人數截至18日列管中有1997人。 針對19日新北市新增129本土確診案例,他們的足跡以市場及餐廳居多,提醒曾出入相關場所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若出現發燒等症狀應佩戴醫用口罩,速採檢就醫並主動告知接觸史,不得搭乘大眾運輸。 市府衛生局公布他們的公共場域足跡,包括5月9日新莊天賜良緣大飯店、新莊復興路肉多多火鍋店、中和華泰市場、板橋唐廚小館;11日興南夜市、板橋大遠百海底撈;12日土城延吉市場、永和IKKI深夜食堂居酒屋、全聯中和南華店、中和區四號公園、板橋南雅夜市、中和美麗殿精品旅館。 13日土城延吉市場、美廉社中和景新三店、板橋百麗旅店、中和南勢角黃昏市場、拉亞漢堡板橋三民店;14日土城延吉市場、三賀木材行(新莊中港路238巷1弄)、麥當勞板橋文化店、板橋乾安府、美廉社板橋懷仁店。 15日土城家樂福、中和永安市場、全聯中和新生門市、中和南勢角黃昏市場;16日百振淨水量販超市;17日全聯板橋長江門市。

Read More

彰基戶外快篩站 可日篩千人

彰基19日啟用戶外快篩站,每天將可篩檢千名民眾。(記者曾厚銘攝) 記者曾厚銘∕彰化報導 為因應匡列接觸者和民眾求醫民眾塞爆全台急診室,嚴重影響急重症運行量能,彰化基督教醫院趕工完成「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並同時擴充檢驗量能及人力,預計達成每日篩檢至少1千位病人的能力。 彰基院長陳穆寬表示,彰基總院18日總篩檢量已達918人,昨日完工的「戶外正壓大量採檢站」,大量醫護將立刻投入前線作戰,篩檢能力將倍數成長,在安全動線狀況下,最多可同時採檢9名病患,大幅縮短民眾等待時間。 彰基急診暨重症醫學部主任林晏任醫師說,新採檢站具有六線同時採檢的能力,內部採用厚壓克力做為完全阻隔,獨立正壓空調(氣體由外部導入,現場空氣只出不進),裡面採檢的醫護不需穿厚重防護衣,也能在舒適安全的環境為病患服務,效率大為提升。

Read More

奇美醫3級防疫 住院急診須採陰

新冠肺炎全國三級防疫警戒,奇美醫急診室人員防護全面升級著防護衣。  (圖/奇美醫學中心提供)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奇美醫因應新冠肺炎全國三級防疫警戒,19日起實施病人住院前新冠肺炎PCR檢測,藉以警示並縮減非緊急住院病人,目前住院病人已較上週三降載約10%。住院病人需持有3天內的PCR核酸檢測陰性檢驗報告。急診收住院病人會在急診完成PCR檢測。 奇美醫表示,門診、檢查和手術等,以勸導方式請非急迫性疾病之民眾暫緩來院就診,逐步減少門診量。長期使用慢性病藥物的民眾,可以不用進入醫院,只要提前利用醫院線上預約系統或來電,進行第2次和第3次慢性處方箋預約領藥,將可以在指定的日期於奇美醫學中心白宮餐廳前「預約慢箋領藥處」進行領藥。 線上和APP預約的民眾須注意,當天不可預約慢箋領藥,需至少一天前才可預約;原有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仍照常運作,目前「藥來速」領藥僅限預約第2、3次慢性病處方箋,請民眾多多利用藥來速服務,減少進出醫院可能的感染風險。 奇美醫也已再增設第2個戶外篩檢站,急診檢傷地點外推,並於醫療區外設置流動廁所,有效阻絕疑似個案進入急診候診區,減少院內感染風險。詢問TOCC時並增加確認是否有北部旅遊史。 另奇美醫也已恢復刷卡、發燒篩檢進入院區。並禁止探病、陪病限制一人,嚴格管制民眾出入限制,並加強環境清潔、消毒,急診室人員防護全面升級著防護衣。同時針對已住院病人,全面進行新冠肺炎PCR檢測,持續監測健康狀況,請住院病人及家屬安心。

Read More

花蓮慈醫提供週間遠距診療

花蓮慈濟醫院配合防疫政策,自19日起提供遠距診療服務,民眾可以透過視訊方式看診。(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發燒,花蓮慈濟醫院配合花蓮縣衛生局防疫政策,自5月19日起至5月28日,提供遠距診療服務,讓所有有就醫需求的民眾,都可以透過視訊方式看診,花蓮慈院家庭醫學部表示,透過通訊診療,可以在減少醫院及社區的感染風險的情況下,同時照顧病人的身體健康。 花蓮慈院去年就曾因應疫情開辦通訊診療,這次在原有的資訊系統及流程上,開放讓所有民眾都可以透過轉診中心專線預約,並且初步規劃開放心臟內科、腎臟內科、家庭醫學科、風濕免疫科、一般外科、神經外科、耳鼻喉科以及身心醫學科等八個科別,若民眾有其他科別需求,也可以透過專線洽詢,將會有專人協助安排。 通訊診療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的上午9點到12點,由各專科醫師為預約掛號的民眾進行視訊看診,並且開立處方,花蓮地區民眾可以直接到花蓮慈院的「藥來速」戶外領藥窗口進行批價、領藥,若是外地民眾也可以透過超商繳費及交付處方箋的方式,就近在所在地完成批價及領藥,且就醫費用依照健保規定收費。

Read More

變天就胸悶咳嗽 喘到走不動

邱華彥醫師說,若有氣喘症狀,注意可能的過敏原,整理環境保持清潔,定期追蹤,是維持呼吸道健康最好的方式。(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79歲老先生,天氣變化,就會喘、胸悶和咳嗽,嚴重時連走到廁所都有困難。日前,老先生喘得厲害到北榮新竹分院就診,急促的呼吸讓他1句話得分做3句講,每說2、3個字就要喘個幾秒鐘才能繼續下去。 邱華彥醫生聽完描述,把聽診器放在老先生的胸口上聽診,一陣吹哨子般地高頻呼吸音傳入耳中。邱華彥以吸入型支氣管擴張劑,教導老先生先吐氣,在使用氣管擴張劑時同時吸氣,再閉氣5-10秒,再過5分鐘後,老先生說呼吸變順,走路也快了起來。有了這次的經驗,老先生每天都會記得使用吸入性藥劑控制氣喘。 邱華彥表示,氣喘是一種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雖然不能治癒,但可以受到良好的控制。常見的症狀有呼吸困難,喘鳴聲,胸悶和咳嗽。治病機轉多與過敏有關,也有遺傳的傾向。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動物的毛髮,蟑螂,花粉,塵蟎,黴菌,香菸煙霧,木屑,油漆,廢氣。如果病人感冒,劇烈運動,或遇到天氣變化時也都有可能氣喘發作。 由於氣喘沒發作時患者的生活並未受到影響,並不會回診或使用藥物控制,往往等到嚴重發作時才來就醫,此時就要使用到急救型的氣管擴張劑加上類固醇才能緩解喘的症狀。氣喘的控制其實就像下雨時要撐傘,慢性發炎的呼吸道就像下著小雨的天氣,若是不加以控制,時間一久毛毛細雨也是會淋得全身溼答答,造成呼吸道的傷害,日後的氣喘就難以控制。急性發作的氣喘就像暴風雨來襲,需要搭配大的傘,也就是較強效的藥物,甚至住院處理。 邱華彥指出,最有名的氣喘患者鄧麗君於1995年在泰國度假時氣喘發作去世,20年過去,氣喘的藥物已突飛猛進。吸入型藥物的效果都很好,台灣已經很少聽到死於氣喘的案例。但在全球的研究顯示,仍有超過一半的氣喘患者控制不佳,一週內需要用到急救藥物超過3次的患者大有人在,造成病患生理心理上很大的負擔。因此提醒民眾,平時若有氣喘症狀,注意可能的過敏原,整理環境保持清潔,定期追蹤,是維持呼吸道健康最好的方式。

Read More

腰椎間盤切除減壓 嬤擺脫疼痛

醫師莊皓宇說,依脊椎中心團隊經驗,OLIF是治療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鄰近節段疾病最簡單有效的手術。(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7歲陳姓阿嬤務農,數年前因嚴重坐骨神經痛開刀作第4、5節腰椎及薦椎後位脊椎固定及融合手術,不久背痛和腿部麻痛又開始疼痛難受,雙腳也越來越無力,每天需服止痛藥,再度就醫,經治療計劃評估,採取自腹部前外側斜位入路來作腰椎椎間盤切除減壓及椎間支架置入融合手術,解決疼痛問題,追蹤半年後,已能從事輕便農作。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莊皓宇表示,陳姓阿嬤到院經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第3、4節腰椎椎間盤突出合併狹窄惡化,這也就是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常見之腰椎鄰近節段疾病(ASD)問題。 因病人之前已施做後位脊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復健科醫師不建議做牽引治療,因此只能再次手術。而病人反覆輾轉就醫過程中,所聽到的建議,幾乎都是再做椎弓減壓椎間盤切除手術及延長脊椎融合復位手術,需再次打開原先背部傷口,傷口可能或大或小,其風險則是因在上一次脊椎手術後,一定會形成疤痕組織,成因是手術後神經與周圍組織沾黏而產生纖維變化,就如同開腹手術後腸子一定會沾黏一樣的道理。因此,第二次原傷口脊椎手術比較容易會提高脊髓膜沾黏破裂導致神經受傷、感染和癒合不良等風險。 莊皓宇說,在與病人進行多次臨床治療計劃評估後,決定自腹部前外側斜位入路(OLIF)來進行腰椎椎間盤切除減壓及椎間支架置入融合手術,術後傷口不必拆線,亦無須置入引流管引流,當天就能穿著背架下床活動,前後只住院四天而已。他說,依照脊椎中心團隊的經驗,OLIF是治療腰椎固定及融合手術後鄰近節段疾病最簡單及有效的手術,可完全避開同傷口後位入路翻修手術相關風險及損傷,是病人新福音。

Read More

東基、新樓實施慢箋藥來速

東基開封街增設慢性連續處方箋窗口。(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越來越嚴峻,為減少民眾進出醫院增加風險。台東基督教醫院20日起增設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窗口,凡持有第2、3次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民眾,週一至週五可持健保卡及慢箋,到慢箋領藥窗口領藥,不必進入醫院。 東基在開封街廣場陶板牆旁,週一至週五上午9時至中午12時增設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領藥窗口。 台南新樓實施「藥來速」專用窗口,慢性病連續處方領藥者不進醫院,直接在院外領藥,減少感染風險。(新樓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新樓實施「藥來速」專用窗口,慢性病連續處方領藥者可以不進醫院,直接在院外領藥,減少感染風險。 預約領藥可分網路及專線預約,依時段至指定地點領取。週一至五領藥時段,早上9-11點,下午3-4點;週六僅上午9-11點。領藥地點在南棟門診大廳入口處專用領藥櫃台,其他時間於藥局領藥。

Read More

配合政府防疫「簡訊實聯制」 健保署各臨櫃服務據點率先布建完成

配合政府防疫「簡訊實聯制」,健保署各臨櫃服務據點率先布建完成。(健保署北區分署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配合行政院宣布全國通用的實聯制新系統「簡訊實聯制」十九日上路,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率先將全國服務據點,包含署本部、各分區業務組七處聯合服務中心及廿二處聯絡辦公室,已將簡訊實聯制之QR Code,張貼於服務據點入口供洽公民眾掃瞄使用,民眾只要透過掃QR Code,不必填寫個人資料,依指示送出簡訊(免費),隨即完成登錄,除節省寶貴時間並減少人員接觸。 健保署指出,建議各公務機關、餐飲業者、店家或賣場等,儘速完成申請並加入「簡訊實聯制」行列,全國齊心抗疫。民眾每日臨櫃申辦健保業務的人數約七千人,實施「簡訊實聯制」可落實防疫政策,健保署所屬聯合服務中心及聯絡辦公室等服務據點的同仁,均會協助洽公民眾利用手機使用「簡訊實聯制」進行快速登錄,也籲請民眾在防疫期間盡量不要出門,可透過網路替代馬路。 健保署提醒民眾,「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及健康存摺」APP有許多線上服務的功能,其中包括「健保櫃檯」提供申辦健保卡、查詢個人投保紀錄、未繳納健保費、線上繳費等,讓民眾免出門即可辦理各項健保業務。 此外,也可使用「健康存摺」查詢個人就醫紀錄、檢驗檢查資料等,隨時掌握個人健康大小事、做好健康自主管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