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咳2月 驚見10顆肺結節

醫師蘇英傑(右)發表罕見病例,中年婦人不菸不酒,同時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0歲林姓婦人是家庭主婦,菸酒不沾,去年咳了近2個月,到醫院檢查出肺部長出數10個大小不一的結節,肺部開刀切除約2成多,確定全部是同時長出來的原發性肺癌,經切除後由門診繼續追蹤。 奇美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蘇英傑說,臨床上多發性肺癌的比例越來越高,像林姓婦人的病例相當特殊,她並沒有特殊的生活習慣,也無家族病史,為什麼會一口氣長出這麼多肺癌,原因並不清楚。 林婦是長期咳嗽到醫院就診,經X光檢查發現左側胸腔有微小的陰影,醫師認為未必是腫瘤,也可能是肺部發炎造成,開給抗生素治療但並未改善,之後再接受電腦斷層檢查,在兩側的肺部發現有數十顆大小不一的低密度肺結節,轉往外科治療,經雙側胸腔鏡手術切除,共確診10顆惡性程度不一的原發性肺癌。 蘇英傑表示,過去認為肺癌與抽菸有關,但是近年與抽菸有關的鱗狀上皮細胞癌比率下降,幾乎95%都是肺腺癌,而且女性罹患的機率大約是f到7成,比男性多,是否與煮飯的油煙有關,或空汙造成,目前尚無定論。 他說,自2018年至今年3月的手術經驗發現,在此期間治療的106名肺癌確診病人中,竟有近四分之一(26名病人)是多發性及雙側肺癌病灶(12名病人),顯見多發性肺癌並不少見。在這近四分之一多發性肺癌病人之中,平均每人有2.9顆腫瘤,且單側及雙側分布的病人約各占一半。X光影像檢查肺癌有盲點,許多早期的肺癌很難被發現,必須要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才能檢查出來。

Read More

萬里海漂豬驗出非洲豬瘟

農委會表示4日海巡署在新北市萬里區龜吼平台岸際發現1隻死亡豬隻,檢出非洲豬瘟陽性,是本島首見,周邊11個養豬場已驗4場陰性,其他場數下午結果出爐會陸續公布。    (農委會防檢局提供,中央社)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海巡署於4日在新北市萬里龜吼平台前的15公尺海域發現一死亡豬隻,經過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後,確認此海漂豬為非洲豬瘟陽性,是本島首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6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半徑10公里內11場養豬場採血檢驗結果均陰性,排除國內棄置死豬所致,推測由中國大陸海漂而來。 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經過畜衛所使用聚合酉每鏈反應以及定量檢測,這頭首次在台灣附近海域發現的死亡豬隻,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都呈現陽性反應。而且經過基因資料庫比對,檢出序列和中國大陸的相似達百分之百。 雖然這頭海漂豬的非洲豬瘟病毒株和中國大陸的病毒株幾乎吻合,但農委會為求慎重,從3指標追源頭,以排除是從台灣陸地丟棄的可能性。 黃金城說明,以氣象局推測過去10天洋流的流向,這頭死亡豬隻可能在海峽中線打轉,然後向北漂,在4日上午靠近萬里附近的海岸旁邊,並由海巡署人員撈起。至於農委會第一時間為確認這頭豬隻的來源,檢測半徑10公里內的11個養豬場採血檢驗結果均陰性,豬隻健康狀況良好。 另外,台灣從桃園到新北的養豬場,大部分都是飼養黑豬,但這頭死亡豬隻是白豬,因此從核酸檢測、洋流和飼養情況,初步判定豬隻從中國大陸海漂過來的可能性相當大。 由於非洲豬瘟目前仍沒有疫苗,只要入侵台灣,豬農損害將比口蹄疫還要大,對台灣產業損害難以想像。因此中央應變中心除了啟動相關應變措施,海巡署也擴大灘岸搜索的密度和強度,並針對從非洲豬瘟疫區啟航、活魚運搬船或出港作業三日以上的船舶,加強進港安檢力度。 此外,從即日開始,從新北到桃園海岸縱深5公里的養豬場,農委會都會進行訪視,若訪視後區域內的豬隻都健康,就可以百分之百排除豬隻是從台灣本島丟棄的可能性。 新北市萬里沙灘驚見死亡海漂豬驗出非洲豬瘟,海巡署及防疫人員現場進行豬屍清運。 (新北市府動保處提供)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萬里區龜吼里石角海漂死亡豬確認為非洲豬瘟陽性,新北市政府立即啟動應變機制,新北市長侯友宜6日受訪表示,萬里沙灘海漂豬隻驗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後,市府已立即成立非洲豬瘟確診應變中心,新北會全力以赴,守好不要有非洲豬瘟在新北、在全國發生。 新北市萬里沙灘驚見死亡海漂豬驗出非洲豬瘟,市長侯友宜受訪表示,會全力以赴守好不要有非洲豬瘟在新北、在全國發生。 (記者吳瀛洲攝)

Read More

新竹推免費癌篩抽萬元禮券

竹市衛生所假日可做癌症篩檢,符合特定資格者不僅可免費篩檢,更可抽獎。(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民看過來,衛生所假日可做癌症篩檢,符合特定資格者不僅可免費篩檢,更可抽獎。新竹市衛生局6日表示、36歲以上6年未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女性、45歲以上首次篩檢乳房攝影女性、50歲首次篩檢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者,在11月15日前在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完成篩檢,就可拿到限量100元禮券,還有機會抽中1萬元禮券。 新竹市衛生局表示,針對新竹市民,衛生局限量提供150名糞便潛血反應陽性者,每人最高3千元的無痛大腸鏡檢查補助,避免民眾因畏懼傳統大腸鏡檢查而錯失早期發現與治療的機會。 衛生局說、癌症並非絕症,及早發現治療,就可提高存活率。

Read More

他從小肉肉的 15歲檢出第2型糖尿病

專家指出,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恐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慢性疾病等風險。(記者陳柏翰攝) 醫:小時肥胖 日後易罹癌及慢性病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15歲的小晴,從小就是「白白肉肉的」,高一入學檢查時身高164.3公分、體重70.5公斤(BMI為 26.12 kg/m2),空腹血糖高達296 mg/dL,經轉介至醫院後竟確診第2型糖尿病,目前在兒童內分泌科規律治療中。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胃腸科資深主治醫師楊俊仁表示,肥胖帶來的健康問題不論年齡大小都值得重視,在解決肥胖問題的同時,更需要挖出背後可能潛藏的疾病。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醫師表示,有愈來愈多研究證實,兒童時期過重與肥胖會增加日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慢性疾病風險,甚至也影響到孩子的社交與學習。 因此,2017年台灣兒科醫學會承接國民健康署計畫案,以實證醫學的方式,進行臨床問題證據等級強度的判定,編撰「兒童肥胖防治實證指引」,提供臨床醫療工作者使用,讓兒童過重與肥胖的預防及治療上,能有共同的依據及參考工具。 指引內容涵蓋兒童及青少年肥胖流行病學與影響因素、肥胖與疾病之關係、兒童肥胖的臨床評估、兒童肥胖臨床治療概論、肥胖介入(飲食及體能活動介入)、兒童肥胖整體預防策略、肥胖兒童之學校健康促進策略,並建立醫療院所兒童肥胖防治篩檢與處理流程等,提供最新且具有實證性的醫療照護建議。 台灣兒科醫學會也提醒,維持良好體位的生活建議為「健康吃、睡眠足、運動多」。對於體位達到肥胖、尤其是極度肥胖的兒童,建議要就醫進行專業評估。 同時,也呼籲學校或社會對體重過重、肥胖的孩子不應汙名化與歧視,以免導致於他們不敢就醫或根本不敢討論如何控制體重,當較大的孩子自己對體重有疑慮或是家人帶著孩子就醫,應給予支持與鼓勵。

Read More

又油又甜 小心代謝症候群

35歲的孔先生曾因體重直逼110公斤,健檢數字亮紅燈,所幸在專業營養師和太太協助下,2.5年努力甩肉37公斤,成功逆轉油甜人生。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35歲的孔先生長年忙於工作應酬、飲食不正常,體重直逼110公斤,體脂率35%,健檢數字亮紅燈,所幸在專業營養師和太太協助下,2.5年努力甩肉37公斤,成功逆轉油甜人生!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腰部過胖是代謝症候群的高風險因子,也是民眾經常忽略的健康警訊,國泰健檢院長葉勳龍彙整3年期間27.2萬筆客戶健檢資料統計顯示,約12%符合代謝症候群問題,其中男性異常率大於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更年期的女性,雌激素分泌減退,心血管發病及死亡率速度直追男性,此外,50歲以下男性每4人就有1人空腹血糖及三酸甘油酯過高,顯示男性「又油又甜」健康警訊,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孔先生也表示,原本體重破百不以為意,但隨著肥胖問題而來的,是健檢報告滿江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的膽固醇)數值異常,使他不得不驚覺健康正在崩壞的警訊,因此,在營養師的專業建議之下,調整生活型態改變飲食習慣,搭配營養品補充,以及持續跑步機運動,經過2.5年的努力,用最健康的方式,不靠藥物,憑著毅力及健康飲食,減重了37公斤,減脂率破65%。 國泰健管資深營養師王盈堤表示,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是預防疾病發生的關鍵,建議掌握「健康飲食」、「維持運動」、「定期健檢」三大原則來遠離代謝症候群。 王盈堤指出,健康飲食每日必要達到一碗半的蔬菜量,還要避免加工、油炸食品,運用「三低一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標準來檢視自己的日常飲食,也可多以植物性蛋白,如豆腐等來取代肉類。 運動方面,王盈堤則建議多做有氧運動,以增加肌力、肌耐力、增進心肺適能等運動為主,上班族可選擇快走做為運動,且每次時間達30-60分鐘,同時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吸菸、喝酒等,可大幅改善及避免罹患代謝症候群。

Read More

即日起至12日 花縣兒童孕婦看牙免掛號費

花蓮縣23家牙科診所提供兒童及懷孕婦女牙齒預防保健,免掛號費服務。(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縣衛生局與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合作辦理「兒童口腔健康週─親善愛心院所」,全縣共有23家牙科診所提供15歲以下兒童及懷孕婦女,即日起至4月12日止,無論就診或接受預防保健服務都免掛號費(需負擔部分費用)。 本身也是專業小兒科醫師的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齲齒也就是俗稱的蛀牙,是臺灣兒童口腔最常見且影響深遠的疾病,衛福部提供兒童口腔預防保健兩大方案,其中「窩溝封填」補助對象分別為國小一、二年級學童補助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另外提供12歲以下兒童每3個月1次「牙齒塗氟」。 幼童牙齒塗氟就像是為牙齒穿上防護衣,可以降低乳牙齲齒率達3成3、恆牙齲齒率4成6。花蓮牙醫師公會為協助偏鄉托兒園所幼兒齲齒防治,也與鄉鎮公所合作,提供有需求的托兒園所,由醫師親至托兒園所為幼童進行塗氟預防性治療。 花蓮縣衛生局呼籲民眾潔牙需要由小做起,從出生後開始讓孩子養成清潔口腔的習慣。孩子年紀小時無法自己完整的清潔牙齒,需要家長協助,國小學童雖然已經學會刷牙技巧,但家長可以幫忙檢視是否清潔徹底,提醒吃完食物要漱口潔牙,更要避免把糖果、餅乾及含糖飲料作為獎勵。平時重視口腔衛生保健,正確的潔牙技巧可就近向社區牙科診所諮詢,並讓孩子定期接受牙齒塗氟及臼齒窩溝封填服務。

Read More

跨科整合醫療 花蓮慈濟乳房醫學中心啟用

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啟用,獨立的整合式空間,將提供東部婦女一個友善的就醫環境。(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乳癌是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新診斷的人數一直在上升,且罹癌年齡年輕化的趨勢,每年約有7千5百人罹患乳癌,1千6百人因乳癌死亡。根據臨床統計,花東地區癌症就診率較低,為了守護花蓮的婦女鄉親健康,花蓮慈濟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日前正式揭牌成立。 為提供婦女朋友方便友善的就醫環境,花蓮慈院乳房醫學中心採取獨立的整合式空間,同時提供精確的診斷和完備的醫療諮詢。中心主任陳華宗表示,中心規劃一站式的就診流程,包含門診、影像檢查、切片等項目,都可以在看診當日完成,免去多次來回醫院的狀況,當日即可完成檢查並聽取報告。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從臨床數據來看,有許多花東地區乳癌患者在確診時,都屬於比較晚期的狀況,加上很多人都對於乳房攝影檢查感到恐懼害怕,現在花蓮慈院規劃獨立隱私的空間,相信對於乳癌病友及可能罹患乳癌的民眾將很有幫助。 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乳房醫學中心結合了乳房外科、整形暨重建外科、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放射科、核子醫學科、病理科、身心醫學科、中醫科、復健科及營養科團隊,整合為乳房醫療團隊,提供有需要民眾醫療照護。 該中心也為引進包含高解析度乳房超音波、3D乳房攝影、核磁共振等多種尖端影像檢查儀器,能為婦女朋友提供最佳的篩檢與診斷,以精準醫療的方式,獨立的影像醫學檢查空間,結合醫師與個管師定期的追蹤,讓乳癌患者能得到及時的諮詢與照顧,為每位乳癌患者量身訂作治療計劃,達到最佳的治療成果。

Read More

老翁人工膝關節感染 3D列印骨水泥助重建

林姓阿公感謝張伯群醫幫他治好人工膝關節術後感染問題,讓他可以趴趴走。 (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72歲林姓阿公做人工膝關節手術後,因感染致關節無法動,轉往別家醫院,經評估做「3D列印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治癒後,已經可以外出趴趴走。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主任張伯群指出,人工關節是老年人最普遍也是最成熟的手術之一,成功率高且併發症機率不高,但偶爾還是有感染可能性,如有發生感染狀況治療會相對困難,且可能需暫時移除植入物並置入骨水泥固定關節,但關節無法活動相當難受也不方便活動。 像林姓阿公的病例,病人來院時,人工膝關節術後因反覆腫脹及膝窩出現膿泡,經檢查發現為麴菌感染。由於抗生素注射控制感染的效果不佳,且為了讓病人舒服順利度過感染治療期,決定採用台灣廠商自行研發的3D列印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治療,即手術取出受感染的膝關節金屬並適當清創後,覆蓋抗菌的骨水泥關節模具,病人術後仍可彎曲膝關節,且適度的使用助行器活動。 張伯群說,病人完整抗菌治療後順利植入新的人工關節,生活做息正常,沒有重置人工關節手術常見的僵硬現象,林姓阿公術後追蹤近一年來,無感染復發現象。 他說,過去在處理關節感染相關問題時,會使用傳統方式植入抗菌骨水泥塊,且關節會長時間固定,後續的結疤和僵硬會造成重置手術困難和復健時間拉長。3D列印技術的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讓醫師手術更順利,也讓病患在感染治療期間更舒適及方便。 他表示,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第一條件是避免感染,手術前醫師會儘可能地降低人工關節感染的可能性,除了維護良好局部皮膚狀況與處理香港腳等舊疾外,慢性病更需良好控制,例如血糖、血壓或呼吸道問題,而肥胖也是常見不良因子之一,不可疏忽。

Read More

花蓮慈醫提供醫療心靈關懷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師為執勤人員提供針灸等紓壓治療。(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與身心醫學科,為協助受到太魯閣號列車事故影響出現身心壓力問題,特別於昨日上午在花蓮市立殯儀館成立關懷服務站,而慈濟基金會也針對部分參與搶救的警、消、搜救單位提出心理關懷的需求,將視需求進行關懷。 受到此次事故的嚴重傷亡衝擊,部分救護人員甚至出現難以入眠及身心壓力等問題,一位搜救員說:看到罹難孩童跟自己的小孩年紀差不多,當抱起他們的時候,想到的是自己的小孩,心裡非常沉重。很多隊員睡覺時會浮起這些景象,都睡不著。 花蓮慈濟醫院昨日在花蓮殯儀館設立中醫與心靈關懷,由中醫科及身心科醫師在現場關懷。中醫師也在殯儀館的慈濟服務站,為現場執勤的警察人員等提供簡易按摩、針灸、耳針、貼布等紓壓治療。 另外,因有部分受傷乘客在花蓮慈濟醫院醫治,為方便外地家屬就近關懷與照顧,慈濟基金會也免費提供醫院旁的住所供就醫乘客家屬入住。 為了感恩警消等救難及工程人員的辛苦,靜思精舍法師及慈濟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顏博文與慈濟志工30多人,昨日帶著福慧珍粥、高蛋白、茶軟糖、乾糧等到事故現場,慰勞工作人員。台鐵花蓮運務段段長吳金添也感恩慈濟在最需要的時候,總能立即協助與關懷。 昨日最後一位罹難者大體已找到,下午3點多移靈到花蓮殯儀館前,由現場花蓮縣政府消防局特搜隊、花蓮縣警局、台鐵工程人員等列隊致意,顏博文也帶領慈濟志工合十祝福,祈願亡者靈安,生者心安。

Read More

陸接種疫苗 達1.14億次 北京近4成

為了宣傳疫苗接種,北京市區公寓、辦公大樓隨處可見寫著「共築免疫長城」字樣的宣傳海報。截至3月底,中國大陸接種疫苗數量達到1.14億劑次。其中,北京接種率近4成居冠。圖為3月底北京一處疫苗接種點,民眾排隊等待接種疫苗。 (圖文:中央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