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衝光治療 嫗揮別乾眼症

亞大醫院眼角膜暨眼整形科主任江鈞綺替患者進行脈衝光雷射治療。(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70多歲陳姓老婦長期飽受眼睛乾澀、紅腫痠痛之苦,生活極大不便,檢查結果為瞼板腺功能障礙合併乾眼症,雖嘗試熱敷、人工淚液治療均不見效,直到接受脈衝光雷射及瞼板腺擠壓治療,痠脹感、異物感便大幅緩解,令患者相當欣喜。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角膜暨眼整形科主任江鈞綺表示,乾眼症多與年齡、特殊體質、經常化眼妝、長期使用隱形眼鏡、電子產品有關,患者容易出現眼睛乾、紅腫灼痛疲勞、眼睛有異物感、短暫性視力模糊等乾眼症狀,使得眼睛不適、眼表損害、視力不穩定等,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江鈞綺指出,乾眼症可分為缺水型與缺油型,前者因淚水分泌不足所致,後者因瞼板腺阻塞、萎縮,使油脂分泌不足,當淚液缺少油脂層,就會加速水分蒸發,大部分的乾眼症均屬於後者。因此當眼睛出現乾眼症症狀時,並不代表眼睛缺水,更不可自行亂點眼藥水,才不會愈補愈大洞。 江鈞綺介紹,目前乾眼症治療以人工淚液為主,但若如陳姓老婦使用人工淚液療效不佳,則可進一步透過脈衝光雷射治療,利用光熱原理軟化油脂、抑制發炎反應及加強代謝,可提升脂質層的厚度,促進分泌脂質的能力,完整療程約3次,每兩週需治療一次,可改善乾眼症狀約半年,同時搭配瞼板鑷擠壓眼瞼板,清除皮脂腺,患者首次治療後立即感到症狀大幅改善。 江鈞綺提醒,乾眼症患者應避免長時間用眼,不要過度使用電子產品,飲食方面可適時補充鮭魚、鮪魚、秋刀魚、沙丁魚等,而亞麻仁油、酪梨油、核桃等也能增加淚油層功能,若眼睛感到乾澀不適,務必盡速就醫,避免乾眼症惡化,影響生活品質。

Read More

健康吃元宵 適量少餡並減糖

徐佳郁主任說,吃元宵把握三重點「適量吃、餡料少加工、湯料要少糖」。(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週五就是元宵佳節,期待品嘗哪種口味的元宵?芝麻、花生還是當下流行的奶茶、草莓口味?抑或還在為過年期間增加的體重煩惱,思考著元宵的熱量有多少?北榮新竹分院營養科主任徐佳郁為民眾解析元宵熱量,並運用創新吃法,把握吃元宵3重點「適量吃、餡料少加工、湯料要少糖」。 徐佳郁主任表示,元宵可以從由外皮、內餡及搭配的湯料來談起,外皮是由糯米製成,若是彩色的外皮可能含紫米;綠色是抹茶;粉紅色的是白糯米添加色素製成,是不是彩色的外皮會比較健康呢?如果是添加天然食材的顏色,例如紫米、地瓜等,的確可以增加營養豐富度,但並不會減低太多熱量,還是需要適量吃,若是用添加物產生的漂亮顏色,就比較不建議選擇。 元宵的內餡是湯圓,係最大熱量來源,芝麻、花生口味因本身是堅果類帶有油脂,所以熱量較高,相較之下紅豆餡熱量比較低,但還是建議以2顆份量為宜。調味餡湯圓為看似熱量較芝麻口味低,但因內餡包的原料常添加香料、奶油、玉米澱粉等空熱量食材,較不具營養價值,最不建議吃。而元宵為增加內餡滑順的口感,額外添加的油脂多屬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負擔,如擔心油質來源的民眾可考慮用不包餡小湯圓代替。 徐佳郁指出,民眾大多選擇紅豆湯、花生仁湯、桂花蜜等作為元宵的湯底,讓整份元宵的含糖量再加倍,熱量將近1碗飯。可用改低脂奶來當作湯底,減糖、高鈣又營養,非常適合成長中的孩童,或用銀耳湯可減少紅豆湯的澱粉又高纖,適合成年人。如要搭配無餡料的小湯圓,地瓜或山藥薑湯是不錯的選擇,適合想減少油脂攝取的民眾。目前市售有小顆的包餡湯圓,創新的吃法是像甜點叉著吃,配杯熱茶,輕食無負擔。

Read More

花縣國一女 3月接種HPV疫苗

花蓮縣衛生局辦理國一女生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預計1千2百多名國中學生受惠。(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寒假結束,各級學校陸續開學,為守護女性健康、免於子宮頸癌的威脅,花蓮縣衛生局及各鄉鎮市衛生所配合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政策,將於3月起前進花蓮縣27所國中辦理校園接種服務,提供國一女生人類乳突病毒(HPV)疫苗接種,預計1千2百多名國中學生受惠,希望降低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昨日表示,各個年齡層的女性都該重視自身健康,媽媽在陪女兒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時,也別忘了幫自己安排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衛生局提供縣內國一女生接種服務,由衛生所醫護到校園施打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疫苗接種採自願參加,會先提供接種前、接種時及接種後需注意事項資訊,讓接種對象及家長了解,雙方簽署同意書,才會安排接種疫苗。

Read More

睫毛倒插造成眼睛視力模糊 手術可改善

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江明璇表示,根據她的觀察,門診約有1至2成的老人家會出現睫毛倒插的問題。(記者黃翠娟)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醫生提醒,上年紀的叔叔阿姨有1至2成很容易出現睫毛倒插,眼睛會覺得刺刺扎扎的不舒服,不妨到眼科請醫師把睫毛拔出來情形嚴重,手術也可改善。 60歲陳伯伯最近幾個月常覺得左眼有異物感,有時候眼睛還會充血發紅,甚至出現流淚畏光及視力模糊等狀況,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導致眼睛老化,多休息就好,結果情況越來越嚴重,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陳伯伯左眼下方睫毛出現一整排的「睫毛倒插」。 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主任醫師葉伯廷表示,叔叔阿姨睫毛倒插的情形常見,可以到眼科門診掛號,請醫師用器械把倒插的睫毛夾出來,千萬不要忍耐,扎扎的感覺會很不舒服。 若睫毛倒插沒有及時就醫處理,這些倒插到眼球的睫毛就好像掃帚一樣,持續不停地摩擦黑眼球表面,時間一久,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損傷,甚至形成潰瘍,讓治療時間拉得更長,也可能導致角膜混濁或是結疤的後遺症。 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江明璇也表示,年長者發生睫毛倒插的情況十分常見,根據她的觀察,門診約有1至2成的老人家會出現睫毛倒插的問題,發生原因多與年紀增長,導致眼皮鬆弛,眼瞼結構無力而往內翻,造成睫毛生長方向往內長所致。 江明璇解釋,正常的睫毛是向外生長,若有一根、數根甚至一整排反方向往內,末端碰觸到黑眼球或是兩側的眼白,就是「睫毛倒插」。一開始,陳伯伯覺得有輕微異物感,刺刺扎扎的感覺,後來出現流眼淚、眼白充血以及分泌物變多,最近更是嚴重到眼睛畏光、視力模糊等,這些都是睫毛倒插所影響。 江明璇指出,針對只有零星幾根的睫毛倒插,眼科醫師在門診可透過有放大功能的檢查儀器,拔除「不乖乖長好」的睫毛,但拔除睫毛只能暫時緩解症狀,一般睫毛大概經過一個多月會再長出來,所以異物感、刺痛及流淚等症狀又會重新找上門,因此可考慮以電燒的方式治療,破壞單個倒插的毛囊。 若是像陳伯伯發生一整排睫毛倒插,則會建議進行眼瞼手術矯正,將眼瞼往外翻,改變結構,讓睫毛的生長方向自然朝外,將有效改善倒插情況,且手術當日即可回家休息,經過一周回診拆線,陳伯伯更是開心表示,眼睛的不適困擾已完全消失。 江明璇也提醒,除了老化以外,造成睫毛倒插的原因很多,像是慢性眼瞼發炎、外傷結疤導致眼瞼結構改變、燒燙傷等,且不分年紀,從幼兒到年長者都有可能得到,因此民眾若眼睛有任何不適,都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Read More

花蓮慈醫捐史瓦帝尼萬片口罩

花蓮慈濟醫院醫護團隊打包1萬片醫療用口罩,將捐贈給史瓦帝尼王國。(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席捲全球,花蓮慈濟醫院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的友好國家醫事人員訓練計畫因而受到影響,在實地訓練暫緩的同時,花蓮慈院醫療之愛不曾停歇。院長林欣榮、副院長許文林昨天帶領醫護團隊打包1萬片醫療用口罩,要捐贈給史瓦帝尼王國,這批口罩計畫透過中華民國駐史瓦帝尼王國大使館,轉贈予史瓦帝尼衛生部統籌分派。 林欣榮表示,跟史瓦帝尼王國的結緣是輔導當地孕產婦及嬰兒保健功能提升計畫,這些年來包含婦產部、小兒部、護理部及國際醫學中心等團隊,除了辦理史瓦帝尼王國醫療衛生人員來到花蓮慈院培訓之外,也多次實地訪查,提升當地婦幼健康照護體系,如今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希望能分享台灣的寶貴的防疫經驗與資源,幫助史瓦帝尼度過難關。 許文林也轉述國合會人員的分享,與國合會計畫合作的教會醫院,員工約3百人,每週僅能由史瓦帝尼王國衛生部取得一盒口罩,其他要想辦法自籌。所以,在台灣目前口罩資源充足的時候,希望藉由臨床最需要防疫物資之一的口罩,能緩解史瓦帝尼王國疫情發展。 花蓮慈醫以實際行動協助有需要的國家進行防疫,除了口罩等防疫物資,研發團隊研發出能提升免疫力的淨斯本草飲,目前也已分享到31個國家,將慈濟醫療核心的慈善精神發揚光大,發揮國際援助的軟實力,協助國際強化防疫工作。

Read More

童腦神經受損 職能治療增強肌力

職能治療師呂亮瑩(左)及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說,兒童職能與物理治療室,協助小小孩把握黃金時期,早期定期治療。(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年僅4歲的女童,被診斷出腦瘤,開刀後腦神經受損,必須做中樞神經的復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賴宇亮建議給予女童職能與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協助平衡軀幹,訓練肌肉能力強度,保持關節活動度,排除關節僵化問題,協助儘快恢復正常肌力和活動力,目前靠著定期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維持生活品質。 賴宇亮也提到另一名年僅兩個月大的嬰兒,父母親發現她的頭一直偏向另外一邊,求診復健科,經過診斷為斜頸,目前也在做職能和物理治療,由於嬰兒的頭頸比較脆弱,治療師也協助牽拉動作,讓小嬰兒修正斜頸,同時,治療師教導父母協助改變餵食和遊戲動作等,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小嬰兒斜頸症狀。 賴宇亮強調,兒童復健透過感覺統合治療、注意力訓練、行為改變、動作學習、認知治療與神經發展理論等,設計適合孩子遊戲或學習活動,讓孩子在快樂的遊戲經驗中進步,以提升孩童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與基本學習能力。 賴宇亮表示,兒童職能物理治療室,主要服務對象包含小兒神經系統疾病,例如腦性痲痹症、腦腫瘤、動靜脈畸形、創傷性腦傷後遺症。其次係心智或動作發展遲緩、智能不足、過動兒、感覺統合異常、其他各種先天性疾病導致之心智異常及發展障礙。第三則係小兒骨骼肌肉異常:如斜頸,足內、外八,O型、X型腿、扁平足、先天性肢體畸形、先天性肌肉病變、兒童運動傷害、小兒臂神經叢損傷等。第四為小兒語言溝通困難與構音障礙、情緒調節困難、人際互動技巧不佳、學習困難、動作協調障礙、進食與吞嚥困難、等其他發展遲緩。第五係染色體疾病,例如唐氏症、各種遺傳疾病。最後則是自閉症、注意力不足合併過動、亞斯伯格等。 治療內容包括,物理治療,改善大肌肉群肌力、耐力、平衡、協調、張力等為主;職能治療,提供精細動作、手眼協調、日常生活功能及感覺統合訓練等;語言治療,提供語言表達、理解訓練、矯正構音異常或口吃等。

Read More

變性人若無子宮 不可能懷孕

台中茂盛醫院院長李茂盛說,變性人若無子宮,做試管還是不可能懷孕。若想移植子宮,在台灣目前也不合法、也沒有這樣的技術。(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網紅「罔腰」懷孕持續延燒,高雄市衛生局要求罔腰一週內說明網路文章內容,昨天網路出現一張對話截圖,直指「罔腰」男友擺明是要炒作新聞,藉此將囤貨的商品全賣掉,不過,「罔腰」男友澄清並非他的對話,也質疑是網友自導自演。 「罔腰」事件除高市衛生局已主動發函要求當事人出面說明,衛福部也要介入調查事,外界普遍認為「罔腰」是在炒作知名度,昨天網路就出現一張對話截圖,「罔腰」男友認了就是想炒新聞,藉此將囤貨的商品全賣掉;消息一出立刻掀起熱議,網友紛紛表示「臉皮真的比地殼還厚」、「炫耀賺了6萬塊,然後被全台灣網友看破他們的智商」,但罔腰男友隨即透過IG澄清該對話紀錄是合成。 這張對話截圖,疑似是「罔腰」男友回應朋友的私訊,他說:「過幾天大家就忘了吧」、「有多少人每天在浪費台灣媒體的資源」、「我們也沒有傷害到誰」,當朋友勸說「我知道網拍的壓力大,但有很多種方式可以增加業績跟曝光度,而不是用負面的方式,這樣你覺得會真的有人要跟你們買產品嗎」,沒想到罔腰男友竟回說「不會啊,這幾天已經淨賺6萬多了」。 對話紀錄瘋傳後,罔腰男友在IG限時動態澄清指出,有夠傻眼的,這根本不是我的對話,質疑是網友自導自演,並指出,時間點都不對啊,而且我這幾天即使是認識的朋友,相關問題我都一概不回應,真是別有用心啊。

Read More

港特首今率先接種新冠疫苗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左)22日率先接種科興新冠疫苗「克爾來福」,林鄭月娥是香港首名接種COVID-19疫苗者,也是科興疫苗首次在港使用。港府26日起將優先為5類人群接種疫苗,包括醫療機構人員、60歲以上人士、安老及殘疾院舍人員、必要公共服務的人員及跨境運輸人員。     (圖文/中央社)

Read More

過年胖一圈 年後急甩油

年後喝消脂茶,消脹氣、降血脂、除寒濕(超群中醫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過年圍爐聚餐,吃吃喝喝加上熬夜打牌追劇,生活作息不規律,運動時間減少,導致年假過後身上脂肪囤積、腰圍大了一圈的大有人在。中醫師建議,年後喝消脂茶可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等功效,有助健康甩肉,揮別多餘脂肪。 一位42歲王先生,體重90多公斤,外表壯實,火氣大,排便不順,臉部長滿青春痘,有頭皮毛囊炎及皮膚癢等皮膚問題,容易長口瘡,食慾很好,工作壓力大時喜歡吃東西舒壓。3個月前至中醫診所尋求中醫減重,經診察後以中藥處方,且輔助穴位埋線,持續治療2個月後,順利減輕了6公斤。但是,由於過年期間大吃大喝,年後體重又回升了1公斤,趕快回診,繼續接受中藥及穴位埋線治療。 收治個案中醫師黃茵婕表示,年後的診間裡,總是聽到上班族唉唉叫「變胖了」,平均增加了1-2公斤以上,因此前來尋求中醫減重。 中醫減重方法主要分成3類,分別是中藥體質調理、針灸、穴位埋線減重,黃茵婕表示,中藥的減重原理是根據患者的肥胖體質來辯證施治,主要分痰濕、氣血虛損、實熱或濕熱證型。利用中藥方劑對證治療,以祛濕化痰,補益氣血,清除實熱及濕熱,讓失調的身體功能恢復平衡,再配合穴位埋線雕塑體型,加強新陳代謝,抑制食慾,利水消腫,並可輔助運用穴位埋貼耳珠,刺激內分泌、渴點、飢點、胃及神門等穴點,以降低食慾及紓解焦慮感。再搭配少吃多動,多管齊下,就能瘦得健康,瘦得長久。 此外,針對年節期間吃吃喝喝肥油上身,黃茵婕也提供一帖年後的消脂茶,材料為丹參2錢、山楂1錢、陳皮2錢、決明子2錢、黃耆2錢、生薑3片,用過濾袋裝好,加入1000cc的水,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煮10分鐘即可,稍涼後即可飲用。具有去油解膩、去寒除濕、消脹氣、降血脂等功效,有助甩掉多餘脂肪。 不過,黃茵婕提醒,如果胃弱,有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病史的人,則不適合空腹喝消脂茶。

Read More

吃減肥藥不腹瀉排油 有解方

國衛院發表最新研究成果,利用中孔洞奈米材料(MSNs)開發出最佳的吸附並膠固化油脂的奈米材料,運用在抗肥胖藥物上可減緩目前藥物的副作用。    (國衛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抗肥胖藥物常有腹瀉、油便等副作用問題,國衛院研究團隊利用多年研究的中孔洞奈米材料(MSNs),開發出最佳的吸附並膠固化油脂的奈米材料,經口服後,能高比率從體內與糞便一起排出,運用在抗肥胖藥物上可減緩目前藥物的副作用。 肥胖為現代人的文明病,長時間肥胖會引發許多慢性病,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會造成人體生命威脅的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現在全球肥胖人口已超越總人口數的40%。 在台灣,一般人工作時間長、壓力大,導致生活作息及飲食不正常,再加上外食的油脂攝取不易控制,進而導致肥胖。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羅履維表示,市面上的抗肥胖藥物常見腹瀉、油便等問題,是因為此類藥物以Orlistat為主要有效成分,作為脂肪酶抑制劑降低進入腸胃道脂肪的降解作用以及體內吸收,促使被抑制無法降解的油脂只得從大腸排出體外,因此導致腹瀉與油便等。 研究團隊以多年研究中孔洞奈米材料(MSNs) 在藥物傳輸上應用的優勢,透過控制材料本身的表面積大小以及表面修飾,進而開發出最佳的吸附並膠固化油脂之奈米材料。 研究團隊也觀察到,MSNs經口服後,能高比率從體內與糞便一起排出,顯示此材料具有相當的安全應用性,若搭配抗肥胖藥物,將可減緩目前藥物的副作用。 羅履維表示,由於Orlistat為主成分的脂肪酶抑制劑類型藥物,是具有許多相對的市場優勢,預期未來MSNs可與Orlistat製成新劑型進入市場,以減緩副作用之功效,將可擴大原市場占有率、規模及領先優勢。研究團隊目前正積極與國內生技製藥廠商討論量產研發合作與未來商業發展策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