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 心血管病族群注意保暖

市衛生局張耀懋局長提醒民眾,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特別是頸部的保暖。(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寒流一波波來襲、越晚越冷!根據中央氣象局發布,各地氣溫再度下降,有機會出現10度以下低溫,嘉義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務必做好保暖工作,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曾發生過中風、心絞痛者,更需要做好足夠的保暖措施,避免誘發血壓上升、中風、心肌梗塞、猝死的發生。 衛生局張耀懋局長提醒民眾,低溫及早晚溫差大,很容易有血管收縮及血液黏稠度增加的情形,是發生腦中風高風險時機,請民眾起床時應先做好保暖再下床,起身時也不宜太急,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特別是頸部的保暖。 市民可參考以下口訣,及早察覺腦中風徵兆:微笑時面部表情歪斜不對稱;雙手無力抬高呈現下垂;說話不清晰;如有上述症狀請快打119送醫,記下發作時間,爭取3小時內的黃金救治時間。 衛生局也呼籲,低溫季節補充水分很重要,一般人在氣溫變低時,因為出汗減少,很容易忘記補充水分,導致血液變得黏稠,不只影響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也容易使皮膚乾燥。 低溫也是流感流行期,應落實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告之防疫規範,出入公共場所請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及個人手部衛生等防護措施。如於室內使用熱水器或卡式爐等應注意保持通風,防範一氧化碳中毒。衛生局祝福民眾健康平安過寒冬。

Read More

嬰哭鬧拒喝奶 原來是腸套疊

陳思融主任說,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將可大大減輕腸套疊的威脅,得到良好預後。(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4個月大BABY斷斷續續哭鬧,父母親一開始以為撒嬌,後來無法安撫,甚至出現不喜歡喝奶的異常表現,警覺性立刻送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診室,急診室主任游俊豪以超音波確認腸套疊,立即會診小兒科主任陳思融,整合影像放射科李雅惠醫師團隊和麻醉科陳柏良醫師團隊,施以「顯影劑灌腸復位術」,經過約10分鐘,完成手術,小BABY的腸恢復正常,已可正常解便。 兒科主任陳思融表示,典型腸套疊好發在6個月以上到3歲小孩,這個案例只有4個月大的小BABY,求診時可能多被認為是腸胃炎、腹脹或便祕等病症引起。急診室主任游俊豪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先以X光基本檢查,再掃腹部超音波,確診為腸套疊。 醫界仍不清楚腸套疊真正發生原因,小兒科醫師林佐臨建議父母親,發現BABY出現間歇性哭鬧,食慾明顯改變,嘔吐,一定要儘速帶來就醫。等到出現血便,看起來很像「草苺果醬」,代表腸套疊時間拖延過久,腸道組織缺血,黏膜糜爛壞死出血(血便),最後導致腸壁破裂穿孔而引發腹膜炎;若發炎感染擴散到全身,造成敗血症休克。 陳思融指出,腸套疊是小兒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腸套疊是指一段腸子被推擠到另一段腸子裡,可以是大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大腸、小腸套入小腸,或甚至是小腸套入小腸後再套入大腸的「連環套」。家長應提高警覺,孩子有疑似腸套疊的症狀便立即送醫,及時的診斷與治療將可大大減輕腸套疊的威脅,得到良好預後。

Read More

中醫診所鉛中毒案 集體求償12.7億

台中市盛唐、九褔中醫診所涉嫌提供含鉛中藥,造成多名病患血中鉛濃度超標中毒就醫,消基會11日協助受害者到台中地方法院遞狀提出團體訴訟,共求償新台幣12億7000多萬元。 (消基會提供,中央社)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盛唐、九褔中醫診所涉嫌提供含鉛中藥,造成多名病患血中鉛濃度超標中毒就醫,消基會11日協助受害者到台中地方法院遞狀提出團體訴訟,求償12億7千多萬元。消基會律師團認為,被告因故意行為導致消費者不可回復的重金屬中毒,嚴重侵害消費者身體健康,請求受損害賠償額5倍的懲罰性賠償金。 台中市盛唐中醫診所、九褔中醫診所於去年7月間爆發涉嫌開立提供含鉛等自費藥材,造成多名病患血中鉛濃度超標中毒就醫,台中市政府依違反醫療法、藥事法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 台中地檢署於去年12月偵查終結,盛唐與九褔中醫診所負責人及中藥商等,違法藥事法、供應調製禁藥、販賣偽藥及禁藥、業務登載不實、過失傷害等罪起訴。 台中市政府法制局協調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協助受害民眾向提供診療藥材的盛唐、九褔等中醫診所及提供藥材的欣隆藥業公司提起團體訴訟。 消基會指出,接受委託提出團體訴訟的消費者計有30人,向盛唐中醫求償者有20人,年齡最大85歲,最小的5歲。向九褔中醫求償10人,年齡最大69歲,最小的12歲。 受害者中有一家4口、一家3口、夫妻及多名罹患癌症者,因金屬中毒引起的疼痛、手腳麻痺、貧血、煩躁、記憶力出問題等症狀,還要面對辛苦的解毒過程及醫藥費等經濟壓力。

Read More

嚴重氣喘 生物製劑精準治療

徐先生(中)經生物製劑治療預後感到肺功能、體力有效改善,醫師劉建興(右)及副院長許秉毅(左)也提醒持續控制。 (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季節變換有許多民眾有咳嗽、噴嚏不斷的困擾,常被誤認是季節性過敏或感冒,其實也可能是成人氣喘所致。安南醫院胸腔科醫師劉建興表示,輕度及中度氣喘若控制不佳恐惡化嚴重型氣喘,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治療,因應不同類型的氣喘對症下藥有效控制,以利重返正常生活。 氣喘是一種長期反覆發作的呼吸道慢性發炎疾病,常見症狀如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咳嗽時胸悶、呼吸困難、喘鳴等。劉建興指出,臨床上氣喘的治療可分為5級,輕度及中度氣喘通常以前3級的治療就能獲得控制,倘若控制不佳而持續惡化為嚴重型氣喘,就需以第4、5級之藥物組合來治療。 嚴重型氣喘又可分為數種不同類型,如免疫球蛋白E過高、嗜酸性白血球數目過多,或兩者皆高或皆不高。不同類型氣喘用藥的原則也不一樣,現隨著醫學發展進步,氣喘已進入精準化治療時代,目前台灣已有多種治療成人嚴重型氣喘且獲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可針對6歲以上兒童、成人嚴重氣喘進行精準治療。 據研究顯示,生物製劑可降低50-60%的年氣喘惡化率,也證實可幫助病人減少52%的口服類固醇劑量,甚至顯示可讓65%病患不用再依靠口服類固醇控制氣喘,建議病人可與醫師討論,以利有效控制。 劉建興強調,過去成人嚴重型氣喘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的健保給付規範較嚴格,幸去年11月起放寬18歲以上成人嚴重型氣喘生物製劑給付限制,預計可嘉惠更多成人嚴重型氣喘患者,也呼籲有疑似症狀民眾積極正視氣喘,主動尋求治療以避免病情惡化。

Read More

下腹痛冒冷汗 翁急性心梗

恩主公醫院心臟外科醫師陳綱隆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是很嚴重的疾病,平時應多注意心血管的保健。(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近來強烈寒流來襲,一名76歲老翁因急性下腹痛且直冒冷汗至三峽恩主公醫院急診,醫師檢查評估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經該院心臟內科團隊施予心導管手術,但術後併發二尖瓣腱索斷裂,再緊急為老翁裝設葉克膜及二尖瓣置換手術救命,目前恢復良好出院在家休養中。 恩主公醫院表示,該名76歲老翁有高血壓病史,日前因急性下腹痛且冒冷汗到院急診室求診,在急診室因喘合併低血壓經醫師評估徵接受氣管插管,並在心電圖檢查顯示有ST段的上升強烈懷疑急性心肌梗塞,經緊急與會同心臟內科團隊施予心導管手術,但在心導管檢查時又發現其右側冠狀動脈阻塞,順利打通右側冠狀動脈後進行支架置放,老翁仍因血壓不穩定需裝設葉克膜置放。 心臟外科醫師陳綱隆表示,但老翁置放完葉克膜後心臟的恢復並不理想,雖然在利尿劑強力脫水之下,肺水腫的狀況仍一天比一天嚴重,緊急啟動心臟內科、外科會診,安排經食道超音波,發現系急性心肌梗塞併發二尖瓣腱索斷裂情形,且心肌梗塞的範圍極大,造成乳突肌壞死合併二尖瓣腱索斷裂,嚴重的二尖瓣逆流造成肺水腫無法消退,經醫療團隊評估後,緊急安排二尖瓣置換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不但肺水腫快速消退也順利脫離葉克膜。 陳綱隆表示,二尖瓣腱索斷裂是急性心肌梗塞相當嚴重的併發症,通常是單一冠狀動脈的急性栓塞,心臟的血管來不及產生側枝循環,造成乳突肌的壞死進一步導致二尖瓣索斷裂,緊急手術是唯一治療的方法。 冬季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因天氣轉冷導致血管容易收縮,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也較高;陳綱隆醫師提醒民眾,急性心肌梗塞是很嚴重的疾病,平時應該多注意心血管的保健,平時有胸痛胸悶及呼吸喘的症狀,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病史族群,應該定期接受心血管疾病的篩檢,減少心肌梗塞的風險。

Read More

新北身心障畫展 疫義不凡

新北市第廿三屆「愛在畫中」身心障礙者巡迴畫展在衛福部台北醫院展出,其中自閉症學生陳至源的防疫創作「防疫五月天」。(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新北市第廿三屆「愛在畫中」身心障礙者巡迴畫展,即日起至二月廿六日在衛福部台北醫院展出,作品不乏因應新冠疫情的創作;院長鄭舜平表示,每名身心障礙者的作品都呈現其在生命歷程中不同的感受。 新北市第廿三屆「愛在畫中」身心障礙者巡迴畫展在衛福部台北醫院展出,其中患有癲癇症的呂皇緯之防疫畫作「病毒怕了吧!我有最帥的防疫盾」。 (記者吳瀛洲攝) 這次展出作品中不乏以新冠肺炎疫情為題的創作,就讀國中的自閉症學生陳至源,以台灣最強直播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主角,畫出防疫記者會的畫面,並命名「防疫五月天」感謝所有辛苦防疫的人員,也表達可透過量體溫、戴口罩、飲食衛生進行防疫自我保護。

Read More

神經阻斷術+脈衝射頻 精準治好坐骨神經痛

黃鼎鈞醫師說,神經阻斷術診斷配合脈衝射頻治療,讓脊椎手術「大刀化小、小刀化無」,確實做到精準醫療。 (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一名60歲李先生是名糖尿病患者,大小腿至腳底及腳趾都酸麻痛好幾個月,做完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腰椎有多處椎間盤突出,醫師建議動5節腰椎手術,以免掛一漏萬,令他十分擔憂傷口問題。 李先生轉而至台大竹東分院求診,骨科黃鼎鈞醫師處先以神經痛藥物為其降低疼痛感,再以神經阻斷術診斷出他是左側第3、4、5腰椎及第一薦椎3條坐骨神經受壓迫,再同時以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止痛,之後只剩第4腰椎坐骨神經仍有疼痛,再接受脊椎微創內視鏡進行單節減壓後,已可回復正常工作與生活。 黃鼎鈞醫師表示,核磁共振對脊椎過於敏感,容易產生偽陽性,而造成很多節都有骨刺而需要手術的印象,此時需要使用神經阻斷術來分辨哪些是真的需要手術的位置。 神經阻斷術係以透過神經刺激針去刺激病人,確定是哪條坐骨神經被壓迫後,在可能被壓迫的地方,以藥物去阻斷神經的痛覺,以緩解病人坐骨神經痛的症狀,如此才是比較完整的確診,但是藥效最長至2到3週,之後有可能再痛。 此時,如果同時輔以脈衝射頻式高頻熱凝術,就可以將效果延長至半年,半年之後也許要再做脈衝射頻,也有可能就好了。除非,脈衝射頻效果很短,表示壓迫可能嚴重到要接受手術,這時即使真的要手術,也可以精準的針對確定壓迫的地方手術,減少不必要的傷害,達到「大刀化小、小刀化無」的效果。

Read More

生技公司設計以台灣百岳為主題的口罩走手繪風超吸睛

生技公司設計一系列以台灣百岳為主題的口罩走手繪風超吸睛。(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口罩再翻新!彰化縣某生技公司設計一系列以台灣百岳為主題的口罩,還將百岳口罩裝入精美信封,超吸睛。除自用、送禮或為至親好友獻上關懷的祝福外,這種口罩走手繪風,既溫暖又有型的文青風格,也是口罩愛好者的收藏名單之一。 該公司總經理賴明毅指出,口罩守護著台灣,就像台灣的護國神山玉山一樣,守護著我們,因此,公司以玉山為主題將山岳手繪刻劃在口罩上,紀念著這一年台灣成功對抗新冠疫情年代。 國內首款「台灣之美,百岳口罩系列」是要推廣台灣百岳之美麗景色,透過信封的包裝,消費者除可將台灣百岳口罩自用、收藏,在這歲末年終之際獻上最溫暖的關懷外,也可寄給國外的友人,讓他們知道台灣百岳之美。 賴明毅說,台灣百岳口罩共有十種綜合款式,一次滿足消費者少量多樣的需求。該公司特別挑選台灣百岳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山岳,包括玉山、雪山、奇萊山、南湖大山、武陵四秀、中橫四辣、大霸尖山、嘉明湖、合歡山及南橫三星等,透過手繪的溫暖風格,呈現這些知名台灣百岳的意象及台灣百岳之美,很具有收藏價值。 台灣之美百岳系列口罩的信封包裝有兩款設計,也都走手繪風格,其中喜氣紅「登峰造極」款以玉山為主題,大地綠「湖光山色」款則以武陵四秀為主題。

Read More

1年前入武漢查病毒 莊銀清:只有堅定抗疫 毫無畏懼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2020年1月12日踏進武漢調查不明肺炎,之後帶回「可能人傳人」的關鍵訊息助台超前部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台灣成功抗疫滿週年,傳染病防治醫療網指揮官莊銀清在去年一月疫情初始就偕疾管署防疫醫師洪敏南踏進中國大陸武漢,窺探神秘病毒,帶回「有限度人傳人」資訊,助台超前部署。面對未知傳染病,莊銀清表示,站在歷史時刻,只有堅定抗疫、毫無畏懼的決心。 身為台灣第一名踏進武漢調查新冠肺炎的專家,莊銀清說,接到指揮中心要求他到武漢的電話時,沒有太多猶豫,甚至連太太都鼓勵他「能為國家做事、不用想太多。」 莊銀清在武漢第一天查訪行程中,大陸的衛生官員只用口頭報告,莊銀清和洪敏南只能盡力聽、記筆記,找出對方言談中與傳染病常理不符之處,雙方迂迴交戰,試圖釐清疫情脈絡。當時陸方告知有41起病例,其中28起和華南海鮮市場有關,對傳染途徑說法保守,也不願承認會人傳人。但莊銀清心想,41起病例有2起家庭群聚,其中一起群聚是一對夫妻,先生在華南海鮮市場工作,但太太行動不便,從市場直接感染的機率相當低。 莊銀清說,這代表妻子被傳染的可能性有2種,一是被先生傳染,或被先生帶回家的物品感染。他們試圖從各種角度去問問題,想釐清推論是否正確,但負責簡報的武漢官員仍試圖否認人傳人,但來自北京的衛生官員則說,「為什麼要給舊的結論?現在的結論是不能排除有限度人傳人。」 莊銀清認為,台灣防疫成功靠嚴守邊境將病毒阻絕境外,且指揮中心定時開記者會、詳細解釋疫情,資訊公開透明安定民心,也讓民眾願意配合防疫;就算政策有不夠周到之處,也都能迅速補位。 但莊銀清也說,民眾高配合度防疫是優點,但嚴格檢視他人、可能負面看待確診者、獵巫等則是缺點,尤其對疫情「零容忍」、追求完美主義,也讓防疫蒙上陰影。尤其現在疫苗已經問世,台灣不可能永遠嚴鎖邊境,但若民眾對疫苗失去信心,也會影響防疫。 身懷數十年感染症專家資歷,走過SARS風暴,也經歷2015年台南、高雄的登革熱疫情,莊銀清領略,對抗傳染病的不二法門就是懷抱謙卑,遇到不懂的就請教、有錯就改正,有防疫隱憂就超前整備,與自然和平共處。

Read More

台灣改中華台北 遭ISRRT改名 2醫團抗議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臉書粉絲專頁日前貼文抗議WHO向ISRRT施壓要求學會更名「中華台北」。(攝自網路)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揚名世界,但醫事團體卻仍遭國際打壓,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表示,包括醫事放射學會、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兩團體名稱,均遭國際醫事放射師聯盟(ISRRT)更名,將會員名稱前的「台灣」拿掉改為「中華台北」,兩會已表達抗議,但未獲回應。 醫事放射學會日前在臉書粉絲專頁貼文證實,「更名傳聞是真的」,並強調「WHO向ISRRT施壓更名」,目前兩會在收到ISRRT更名要求後,立即提出抗議,持續與我政府單位努力要求撤回更名要求。 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學會臉書粉絲專頁日前貼文指出醫事放射學會與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收到ISRRT更名「中華台北」的要求後即提出抗議。 (攝自臉書) 我醫事放射學會和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加入ISRRT已有50年歷史,過去都積極參與國際會議事務。但ISRRT於去年3月曾表示,因受到WHO壓力,可能會要求台灣團體更改名稱,要把台灣(Taiwan)改為Taiwan China(台灣,中國)或依循奧會模式改為Chinese Taipei(中華台北),且在去年12月,ISRRT就來了正式信函,強制改為Chinese Taipei。但不管是Taiwan,China或Chinese Taipei,兩個名字台灣團體都不能接受,目前已提出抗議,但還沒獲得回應。 據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杜俊元表示,ISRRT在5年前也曾有一度要求台灣要改名,同樣宣稱受到世衛的壓力,因ISRRT有一部分資金來自世衛,必須遵循世衛的建議。不過,過去台灣都有定期參與國際會議,「見面三分情」,化解改名危機,但現在碰上疫情,沒辦法當面表達訴求。 萬一ISRRT不理會台灣的抗議,杜俊元表示,若被強制改名,等同台灣放射學術成果可能被人收割,但也只能更努力參與國際事務,且精進學術成就,讓世界不容忽視。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