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醫推出中醫智慧診斷系統

 大林慈濟與中正大學攜手AI創新,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即刻掌握健康。(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縣報導  將LINE與AI結合,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讓枯燥的等候看診時間變有趣!就醫民眾只需透過手機進入「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就能快速鍵入疾病症狀並分析,即時掌握自己的中醫證型與衛教建議,醫師更能由智能AI輔助處方管理、精準追蹤治療效益,提供病人更妥善的照護。  大林慈濟醫院簡瑞騰副院長表示,中醫部與中正大學資工研究所歷經15年研究,攜手研發出創新的「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將老祖宗4、5千年的醫療智慧與現代科技結合,推陳出新,透過與大林慈濟LINE及HIS系統結合,提供醫師、病人更貼心與快速的就診體驗,讓中醫越來越接近標準化與科學化。  民眾只要透過掃描QR Code行動條碼,或搜尋「大林慈濟醫院」LINE官方帳號,即可加入成為好友,再經由6大功能中的「掛號服務」選單,進入「中醫門診輔助系統」填寫症狀問卷,即可經由AI回覆得知自己體質陰陽、虛實、寒熱、表裡等證型,以及養生方法等。  中醫門診輔助系統讓病患在等待看診時間,先填寫病情資料,系統會自動以AI分析進行中醫辨證,並給予醫師自動化的診斷分析及處方建議,節省醫師40%的問診時間,讓醫師有更多時間對病人衛教。  中正大學資工研究所林迺衛教授表示,以資訊工程化的方式,從中醫標準化「症狀」到標準化「證型」,發展出中醫的虛證及實證系列的辨證系統。同時用「模糊理論」及「多目標最佳化」,將資訊化的中醫建構了起來,運用AI輔助醫師開立藥方及診斷。  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針傷科葉明憲主任表示,中醫內科症狀高達1245種,從查詢症狀、字詞搜索症狀,到廣泛性的全身性症狀問診法都建構在系統內。系統目前使用中醫教科書的中醫診斷學,能完整辨出67種證型。除了核心計算程式已完成,並完成軟體介面開發,民眾可以透過手機或電腦進入系統使用。

Read More

旋轉肌破裂當作拉傷 半夜痛醒

洪姓男子右肩旋轉肌破裂,台中醫院骨科主任張永森經進行微創關節鏡手術後,終於讓他順利擺脫疼痛。(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2歲洪姓男子從事堆高機維修已數10年,今年10月進行維修工作時施力不當,導致右肩痛到無法舉高、痠軟無力,連半夜睡覺也會痛醒,趕緊到台中醫院骨科就醫檢查,發現是肩膀的旋轉肌破裂,經進行微創關節鏡手術後,終於讓他順利擺脫疼痛。  洪姓男子告訴醫師說,自己平常從事換油管、爬上爬下躺車底的維修工作,2個月前工作時肩膀瞬間感覺到不適,原以為只是常見的肌肉拉傷,只需吃止痛藥或貼藥膏過幾天就會好,沒想到這股疼痛持續發作,直到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包括工作、運動、睡眠,甚至盥洗穿衣等日常動作都顯得困難,這幾個月以來手臂難以進行抬舉,不斷飽受右肩疼痛折磨,才讓他正視問題。  台中醫院骨科主任張永森表示,旋轉肌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肩關節旋轉,使肩膀能側抬與內外旋轉,一般會破裂的原因包括撞擊、拉扯、長期磨擦,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形成肩關節骨刺,進一步造成的肩關節卡住或夾擊症候群產生的磨損,使得肌腱斷裂。當旋轉肌破裂後,無法自行癒合,就會產生肩痛、無法施力、手舉不起來或無法側睡,甚至半夜痛醒的情形。  張永森指出,臨床上旋轉肌治療會以超音波或核磁共振進行檢查,當旋轉肌已經有一個實質的破洞,就會像「蛀牙」一樣,會越來越大洞,吃藥、打針、復健僅為治標,反倒會增加日後手術困難,建議經由微創關節鏡手術,磨除骨刺,清除發炎組織,進行旋轉肌腱修補及關節內其他構造的檢查,隔天就能出院。  張永森說,微創關節鏡手術有「4少1小」的優點,分別是出血少,痛苦少,沾黏少,破壞少,傷口小,休息約1個月搭配三角巾、手臂吊帶等固定保護使用,術後1至3個月注意動作不可太大或提重物,待傷口復原後,配合做肌力訓練復健和活動度的訓練,更能儘快痊癒。  張永森提醒民眾,旋轉肌治療視個人破裂程度而有所不同,早期壓迫或有肌腱炎時可採保守治療為主,若肌腱破裂嚴重程度已經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時,建議尋求專業骨科醫師診斷治療並即早進行手術修復,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Read More

縣府幫藥局換讀卡機

雲縣府感恩許多藥局參與口罩實名制販售,導致讀卡機使用頻繁多毀損,動用第2預備金80多萬元購置233台健保IC卡讀卡機,由縣長張麗善代表致贈給雲林縣藥師公會及藥劑生公會,以向所有藥局及藥師的辛勞表達謝意。(圖文/記者陳虹伶)

Read More

女師脊椎腫瘤轉移 下背痛到大腿

 不明髖關節疼痛經嘉義長庚醫院骨科楊典育醫師診治竟是轉移性骨腫瘤。(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1名大學女老師平時喜歡爬山運動,近1年來因下背部疼痛延伸到雙側大腿,多家大醫院初步診斷為脊椎狹窄及神經根壓迫,持續藥物及復健治療,但始終無法改善症狀;到嘉義長庚醫院骨科時雙側大腿已經疼痛到無法行走,初步X光檢查並無脊椎或髖關節的病變,因此安排了脊椎核磁共振檢查,脊椎神經部分也無明顯壓迫神經,但卻意外發現脊椎體有不正常的腫瘤病變,進一步做全身骨頭掃描及雙側髖關節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脊椎、右側骨盆及雙側近端大腿骨都有腫瘤病兆。  經過骨科楊典育醫師團隊的手術,切除雙側大腿及骨盆處腫瘤並重建,術中病理報告顯示為癌症轉移性腫瘤,病人手術後疼痛得以緩解,及開始使用輔具行走,手術傷口復原後,即由腫瘤科醫師接續化療治療。病人開心的感謝醫療團隊為她找到原因並進行治療,讓她的痛可以真相大明。  楊典育醫師表示,近年來因為環境及飲食習慣改變,國健署資料也顯示國人目前罹癌發生年紀,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癌為目前最多,其次為肺癌和女性乳癌。其中以肺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腎細胞癌等,最容易造成轉移性骨腫瘤。轉移性骨腫瘤好發於骨盆、脊椎、大腿骨及肱骨,其初期症狀會以局部痠痛為主,睡前會覺得局部骨頭疼痛會加劇,後期嚴重者會以骨折表現,病人大多表示未遭受明顯外力。  早期轉移性骨腫瘤可以利用全身性的化療,或局部性的放射線治療,針對晚期轉移性骨腫瘤因為骨頭結構破壞,加上需要負重行走導致骨頭結構無法支撐,會產生病理性骨折,這時就需要手術的介入。除了局部腫瘤切除,尚需要特殊骨板或髓內鋼釘輔助固定,如果發生在骨盆髖臼或股骨頭轉移,則必須進行腫瘤切除及髖關節重建手術。上肢骨轉移患者手術後即可馬上進行復健,短時間內可以恢復正常功能。下肢骨轉移患者經過手術可以不需一直臥床,並藉由使用輔具下床行走,進而得到更好生活品質。

Read More

中榮複合式手術室心臟血管中心啟用

台中榮總新建的複合式手術室,引進新利器,來提升診斷與手術治療品質。(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81歲老先生因急性腹痛轉至台中榮總急診,到院時血壓只有58/48mmhg,診斷為腹主動脈瘤破裂併休克,經心臟外科醫師康銘元緊急於複合式手術室中進行主動脈支架手術,搶救回來,順利出院。醫師說,此類場景並非罕見,而在老先生復原之後,他的太太也發現身體異狀來院接受治療,一樣是在複合式手術室中進行手術搶救成功。  台中榮民總醫院新建複合式手術室及心臟血管中心新建檢查室昨日舉行揭牌,該複合式手術室是中部公立醫院首創一間2室的複合式手術室,可同時執行需合併電腦斷層與血管攝影之混和手術。該手術室適用多科手術,包含心臟外科、神經外科、骨科、胸腔外科及泌尿外科。  台中榮總心臟血管中心副主任魏皓智指出,近年來中部人口成長與中榮服務心臟血管、神經醫學相關疾患治療的民眾需求增多,單一間複合式手術室已不足以支應中部眾多心臟血管與顱內神經、椎體病變疾患患者需求。中榮再新建高單價、高科技軟硬體智能手術室,以提供心臟與血管外科、神經外科、骨科、胸腔外科、泌尿外科、一般外科等醫療團隊治療利器。  魏皓智表示,心臟血管中心每年門診11萬1560人次,住院人次3800,檢查人次7萬,各式心臟及血管手術人次1500例,心導管每年4500例以上治療量能。可見在各心臟血管疾病需要診斷及治療,過去空間與設備已不敷使用。

Read More

高市稽查21家早餐店 1家存逾期原料罰6萬

衛生局稽查中西式早餐店家,以維護市民或旅客飲食衛生安全。(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衛生局會同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執行「109年中西式早餐店家稽查抽驗專案」,稽查21家早餐店家環境衛生,其中在1家早午餐業者現場查獲存放5項逾有效日期之食品原料,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行政裁處6萬元整,並將逾期食品當場銷毀完成。  衛生局說,查核21家早餐業者,包括6家早午餐、5家西式早餐店、5家中式早餐、5家早餐攤車,經初查16家環境衛生即符合規定,惟有5家早餐業者查有冰箱未有溫度紀錄表、未有洗手掛圖、從業人員未體檢、食材與非食材未分區放置、垃圾桶未加蓋等缺失,責請業者限期改善後均已複查合格。  至於另1家業者現場查獲存放5項逾有效日期之食品原料,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8款規定,衛生局處新臺幣6萬元行政罰鍰,並將違規品項沒入銷毀完成。  衛生局表示,將持續執行各類別餐飲業稽查專案並落實餐飲業者自主管理,遵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相關規定,以維護市民或旅客飲食衛生安全。

Read More

高醫通過穆斯林友善醫院認證

南台灣第一間醫學中心,高醫通過穆斯林友善醫院認證。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為提供穆斯林友善的醫療環境,委託巴勒克清真產業公司進行輔導,成為南台灣第一間通過穆斯林友善醫院認證的醫學中心,並與文藻外語大學合作開發智慧聊天機器人及醫院實境導覽APP,提供30多國語言雙向即時語音翻譯服務,於10日舉行授證啟用儀式。  高醫院長鍾飲文表示,據2019全球穆斯林旅遊指數排名,台灣從原有的第5名上升至第3名,並已逐漸成為穆斯林出國旅遊的優先選擇國家。目前在台穆斯林約有30萬人,其中高雄約有4-5千人,其中以印尼籍為大宗。他強調,雖然今年國際旅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高醫先做好超前部署,優先打造穆斯林友善醫療環境;高醫繼佛堂及天主教祈禱室後,進一步打造穆斯林友善醫院環境。  目前在高醫醫療體系中,高醫與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皆已率先通過穆斯林友善醫院認證,期望高醫醫療體系能擔任南部醫療機構的領頭羊,分享設置穆斯林友善環境經驗,讓南部更多醫院能共襄盛舉,營造穆斯林友善醫療環境。  高醫穆斯林友善空間,包括設在醫院7樓的穆斯林友善廁所,提供穆斯林禮拜前的小淨及大淨洗淨設施;以及男女獨立的穆斯林祈禱室,備有中文、印尼文及阿拉伯文的古蘭經、禮拜毯、麥加方向標示與高雄市的禮拜時間表,讓不管是來院門診或住院之穆斯林民眾均可前往使用。

Read More

一氧化碳中毒傷腦…中西醫給力 癱患站起來

中西醫療齊給力,腦傷家庭出陰鬱,吳男(右2)一氧化碳中毒昏迷後針灸治療情況良好。 (記者劉春生攝) 記者劉春生/雲林報導  57歲吳姓男子,因工作不慎吸入過多一氧化碳而中毒昏迷,送醫急救1週後出院,起初吳男可自行騎車、外出等,但10餘日竟出現意識不清、行走不穩等情形,經他院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後遲發性神經、精神症候群」,再度住院高壓氧治療,二度出院後意識及精神狀態仍差,且無法站立及行走,四肢僵硬,吃飯需人餵食流質等。  吳男緊接至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針灸科徐堅銘主任接受每週2至3次的針灸以及中藥治療,神經與精神症狀持續改善,現今具基本認知與對答能力,步行狀況改善,自行進食狀況良好,情緒控制明顯改善,家人們也逐漸重拾往日笑容。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神經內科許致善主任表示,一氧化碳中毒後經急性期救治後,據統計約有1至3成患者會出現延遲性腦病變,發病時間以急性中毒後1個月最常見,症狀上以認知功能缺失,精神行為症狀與椎體外系統為主,有情緒改變,記憶喪失,步態不穩,活動功能障礙,大小便失禁等症狀出現,西醫治療上臨床上使用高壓氧治療,減少腦功能的損傷。  北港附醫針灸科徐堅銘主任表示,傳統中醫穴位有安神定志、開竅啟閉的作用。透過現代研究方式,發現針灸可以增進腦部血流供應,降低受損腦細細胞的免疫反應,促進神經生長因子的功效。一般針灸治療腦部損傷除傳統穴位外,還會使用現正夯的「神經調控模式」合併至針刺方案。臨床多年觀察療效確有正向提升。  吳男的案例就有用到刺激蝶顎神經節、薦椎神經節、腰椎神經、枕大神經、陰部神經等方法,不但可提升腦部血流灌流,協助腦部損傷修復的契機;也使受傷後步行無力、頸部僵硬改善。  北港附醫吳錫金院長指出,「神經調控模式」原理是透過刺激誘發自主神經系統或一般感覺神經系統,使身體產生自我調整,而達到治療的作用。醫師執行針灸只要對相關解剖及神經回饋機轉有明確的認知,可以將針刺到選定神經部位周圍,並接上微量電刺激器,則可以產生類似於植入性電極的效用。因此「神經調控針灸模式」不失為一種有現代醫學實證依據支持且簡便而侵入性低的治療方式。

Read More

新冠BNT疫苗 英籲過敏病史暫勿接種

英國率先全球施打輝瑞與BioNTech的新冠疫苗,卻傳出有民眾接種後呈現不良反應,英國衛生當局警告,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暫時不應注射這種疫苗。圖為美國威斯康辛州工作人員注射疫苗受訓畫面。 (路透)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英國正式開打BNT疫苗出現過敏反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10日表示,台灣開打新冠疫苗的時機,最有可能是落在明年6月,屆時可參考英美等國的接種經驗,調整接種條件與禁忌症。 英國率先全球施打輝瑞與BioNTech的新冠疫苗,英國衛生當局警告,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暫時不應注射這種疫苗。 (路透檔案照) 美國輝瑞藥廠與德國BioNTech生技公司共同研發BNT新冠疫苗,臨床試驗有6名參與者死亡,在英國開打則有2名醫事人員出現過敏反應,雖接受治療後已康復,但當局也立刻要求,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暫時不要接種。 英國率先全球施打輝瑞與BioNTech的新冠疫苗,英國衛生當局警告,有嚴重過敏史的民眾暫時不應注射這種疫苗。 (路透檔案照) 對於台灣未來接種新冠疫苗的禁忌症,莊人祥表示,過去沒有mRNA疫苗大量施打的經驗,因此,目前英美等國開始施打後,相關經驗都可以作為參考。

Read More

5歲雙胞胎操練AED學救人 安醫表揚救難小英雄

安南醫院護理部主任張嘉蘋與獲選「救難小英雄」劉威宏、劉庭妤兄妹合影。(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與民間社團合辦「搶救古都的心跳聲」和「找尋府城年齡最小救難小英雄」系列活動,並實地練習使用自動電擊器AED,逾千人參加,相當踴躍。10日表揚年僅5歲的慈航幼稚園劉威宏、劉庭妤雙胞胎兄妹,成為府城「救難小英雄」。  府城「救難小英雄」表揚儀式,昨天在安南醫院門診大樓一樓大廳舉行,由副院長許秉毅主持。劉威宏、劉庭妤兄妹說,他們覺得學習操作AED很簡單,而且學了以後還可以救人,是非常好又有用的技術。  許秉毅說,文獻報告提到因突發性心室顫動而導致心跳停止的個案,如能在一分鐘內給予電擊,急救成功率將可高達9成,如每延遲1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因此猝發性心臟病病患的存活即是跟死神間的馬拉松拉鋸戰。醫院大廳設置「AED來電小站」,讓就醫病患及家屬,可利用候診及領藥或作檢查空檔閒暇時間,實地練習如何使用AED,以備能在遇緊急情況時救助更多生命。  冬天為猝發性心臟病好發季節,安南醫院為提升大台南地區猝發性心臟病病患「到院前急救成功率」,特別與台南北區扶輪社和日月之光慈善基金會自10月5日至31日,共同舉辦「搶救古都的心跳聲和找尋府城年齡最小救難小英雄」系列活動,共有1088名民眾實地操作學會使用AED。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