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醫帶隊 長者開心訪故宮南院

嘉醫攜手故宮南院推動高齡友善參觀體驗,與長輩同遊博物館。(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衛福部嘉義醫院12日在同仁及志工陪同下,帶領護理之家及日照中心行動不便的長輩至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參訪,由嘉醫與故宮南院團隊共同扮演家人的角色陪同長者參觀,讓許多長者備感溫馨,也讓長者臉上再次充滿笑容。  故宮南院表示,南院積極增進各項無障礙設施,致力於提供高齡友善參觀環境,很高興與嘉義醫院合作共同協助長輩完成參觀博物館的心願。除現場安排團體導覽外,更悉心提供輪椅借用服務,在軟硬體方面都給予長輩最便利與最安全的友善環境。  嘉義醫院院長黃元德表示,院方堅守公醫職責,善盡社會責任,除提供醫療專業照護服務,更運用醫院資源積極配合長照政策,就近提供在地民眾長照服務。由跨專業團隊提供全人照護與關懷,設計多元活動與復健計畫,活化長輩身心機能,減緩退化速度,並打造溫馨舒適環境,讓長輩有「家」的感覺。

Read More

樂齡健康舞 融入洗手7步驟

光田醫院12日舉辦海線社區樂齡健康舞競賽,鼓勵社區舞蹈中融入洗手7步驟,帶動正確防疫勤洗手預防武漢肺炎與其他傳染病。(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光田綜合醫院12日在沙鹿國中活動中心舉辦海線社區樂齡健康舞競賽,同時推廣防疫新生活運動,今年健康舞特別鼓勵社區在舞蹈中發揮創意融入「內外夾弓大立腕」的洗手7步驟,帶動社區一起正確防疫勤洗手預防武漢肺炎與其他傳染病。  光田醫院教研副院長暨腎臟內科醫師張家築指出,該院不僅在鄉親生病時給予最好的治療,更重要的是把健康養生觀念告訴社區,讓大家都能夠預防疾病,這也是目前醫療最重要的預防醫學概念。  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增加身體免疫力。光田醫院帶領鄉親成立福興鷹不老棒球隊之外,光田海線社區樂齡舞競賽今年已經連續舉辦第10年。  梧棲區頂寮社區晨舞班老師楊淑華指出,社區愛跳舞的大家每天早起練舞,這次雖然是跳山地舞,可是跳年輕人的舞也沒問題,因此安排玖壹壹樂團《來個蹦蹦》帶動現場,同時把洗手7步驟編進在歌曲裡。沙鹿區斗抵社區發展協會則跳韓國舞曲,融入日本喜劇王志村健的招牌動作及洗手7步驟。  光田醫院指出,年初疫情嚴峻時民眾暫停原本的運動活動,現在在防疫新生活運動下,鄉親可以出門運動,但要留意採漸進式訓練,才不會一下子動太多,反而變成運動傷害。也別忘保持安全距離、公共室內空間要戴口罩和勤洗手,不僅能預防武漢肺炎,還有腸病毒、諾羅病毒及流行性感冒等傳染病。  光田醫院也提醒,今年流感疫苗將從10月初開始施打,符合公費施打的對象可以前往醫療院所施打,非公費施打者也可選擇自費施打。

Read More

不老童樂會 宜歡樂健走

宜蘭縣衛生局在壯圍鄉美福社區鎮安廟廣場舉辦「歡樂智多星、不老童樂會」健走活動,數百名長者參與。(記者林坤瑋翻攝) 記者林坤瑋/宜蘭報導  「健走」被世界衛生組織稱之為最完美的運動,不但沒有年齡限制,還能隨時隨地進行,如能持之以恆,就可延年益壽。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只要運動15分鐘,可減少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風險,亦可提升健康、減緩老化,減少長照 費用。  宜蘭縣衛生局12日清晨6時30分~10時,在壯圍鄉美福社區鎮安廟廣場舉辦「歡樂智多星、不老童樂會」健走活動,鼓勵社區民眾進行動態的健康生活型態,有效改善並預防3高、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發生機率。  衛生局表示,每年的9月份為國際失智症月(WAM),國際失智症協會(ADI)將每年的9月21日訂為「國際失智症日」,為響應「國際失智症月」提升民眾正確認識失智症、推廣極早期失智症篩檢的重要性及呼籲社會大眾重視失智症預防、治療及照護,建立失智友善社區環境,衛生局與壯圍鄉衛生所於美福社區辦理「歡樂智多星、不老童樂會」健走活動,展現「高齡友善、失智友善社區」業務推展成果。  縣長林姿妙表示,「拚出宜蘭好生活」是縣府的施政願景,衛生局持續辦理「2020愛您~愛您作夥健走、走出宜蘭好健康」健走活動,也感謝各界齊心努力、共同防疫。

Read More

長輩靠內視鏡術 半小時取出膽結石

醫師彭彥鈞說,高齡長者膽結石,宜用內視鏡治療法,免動刀、不留疤、恢復期短。(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95歲的張伯伯因右上腹劇痛,且有嘔吐及惡心等症狀,中榮總嘉義分院肝膽腸胃科就醫,醫師診斷為膽管結石,考量張伯伯年事已高,與患者及家屬討論後,不用傳統開刀剖腹方法處理結石問題,採用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造影及取石手術(ERCP),過程僅花了半小時就「痛」除去「石」。  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內科部主任彭彥鈞表示,內視鏡取石主要以特製電刀將膽管末端乳頭切開,再以網子施行結石摘除,患者僅需要局部麻。因不用開腹,無手術傷口、恢復期短,多數年輕患者隔天就能出院,醫療花費亦較傳統手術低。  臨床上有許多膽管結石較大,且高齡又有慢性病的患者,考量手術風險,術後傷口癒合也不易好,會先以內視鏡在膽管放置多個像筆芯一般細的支架,一方面可藉多重支架先引流感染膽汁,且因較貼合管壁,於膽管滲漏時,能加以阻隔,另多個支架可以把過大的膽管結石慢慢磨小,約2~3個月取出支架後亦能順利取出結石。  彭彥鈞說明,膽管結石患者初期可能沒有症狀,只能從肝功能檢查或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若未早期發現,後期可能出現右腹疼痛、惡心、黃疸及發燒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引致敗血症休克、肝硬化及急性胰臟炎等併發症,危及生命。

Read More

防堵開學腸病毒流行 衛生局與奇美醫院辦理防治暨重症處置研習

 南市府衛生局與奇美醫院於十二日辦理腸病毒防治暨重症處置研習,邀集醫事人員、防疫人員及托育服務人員兩百人到場。(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腸病毒為兒童常見傳染病之一,五歲以下幼童感染後如併發重症,也恐危及健康及生命安全。為提升基層人員腸病毒防治暨重症臨床醫療處置能力,南市府衛生局與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合作,於十二日召開研習,邀集兩百名醫事人員、防疫人員及托育服務人員共襄盛舉,為兒童健康把關。  新任衛生局長許以霖從公共衛生專業出發表示,腸病毒71型去年曾造成國內社區流行,由於該型病毒易感染幼兒童引起神經併發症,包括預後良好的無菌性腦膜炎、出現肢體無力麻痺的腦脊髓炎、以及易出現心肺衰竭、造成幼兒童死亡的腦幹腦炎,也是本次研習重點。  腸病毒的典型重症前兆包括高燒、昏睡、嘔吐、眼球動作異常(上吊、斜視等)、頻繁肌躍型抽搐或痙攣、肢體麻痺(手腳無力等)、呼吸及心跳過快等,患者應儘速送至台南市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包括成大醫院、永康奇美醫院、台南新樓醫院、麻豆新樓醫院、台南市郭綜合醫院,避免延誤治療黃金時間。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防疫意識提升,據南市衛生局統計,南市上週(八月卅日至九月五日)腸病毒就診人次僅六十一人次,然而考量開學後幼學童社區與戶外活動機會日增,腸病毒傳染風險也可能增加,十二日特針對腸病毒流行病學、預防與重症臨床醫療處置進行研習。  南市衛生局特別籲請與會人員向家長及幼學童加強宣導防疫新生活運動,以利防堵社區傳染病,因腸病毒、諾羅病毒等無套膜病毒對七十五趴酒精部分病原體無法消毒完全,也呼籲家長注意自身及幼童注意手部衛生,確實以肥皂洗手,以利防堵腸病毒疫情。

Read More

頭痛要命…竟是腦動脈瘤炸裂

醫師李漢忠表示,大腦動脈瘤破裂9成5事前無症狀,呼籲民眾定期健康檢查。(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41歲黃小姐日前因爆炸性頭痛、腦壓增加、意識開始嗜睡昏迷,緊急送到台中市長安醫院急診。神經醫學中心副院長李漢忠診斷是大腦動脈瘤破裂,馬上進行開顱夾除手術,術後復原狀況良好。大腦動脈瘤破裂95%事前無症狀,醫師呼籲超過30歲民眾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早期發現腦部血管異常,以免不幸憾事發生。  李漢忠表示,大腦動脈瘤破裂是出血性腦中風的主因之一,因腦血管結構異常,長期受到血流不平均的壓力,造成動脈血管鼓出囊泡,形成血管瘤。通常一旦破裂,往往造成20%以上死亡率、50%以上的重殘。能走出醫院的患者,10個裡面不到三人。  李漢忠強調,「搶時間」對患者非常重要,必須馬上執行高難度的開顱夾除手術預防破裂。手術過程有如拆炸彈般,因有7~10%在手術中會爆掉;若放任不處理,24小時內有5%、14天內20~25%會再次破裂,每次破裂會有20%的死亡率。 李漢忠指出,大腦動脈瘤破裂發生率約萬分之1,台灣每年有2000人發生,但95%事前無症狀。呼籲女性超過30歲、男性超過35歲,尤其是有家族病史及3高患者,每年定期到醫院做健檢;一旦發現動脈瘤,建議住院接受腦部血管攝影檢查,以後更需每年追蹤1次腦部核磁共振造影。

Read More

腦腫瘤惹禍 老是看到白影

醫師陳金城指出,多數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主要是內分泌不平衡及腫瘤引起。(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縣報導  中年的江先生有糖尿病史,2年前發現看數字時會出現重疊影像,以為只是疾病引起的視力衰退。近來工作中竟從左眼不斷看到白影,還以為自己看到阿飄而驚嚇不已,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腦下垂體長了一顆巨大腫瘤,經大林慈濟醫院腦神經外科醫師開刀後,順利擺脫「鬼影」糾纏。  大林慈濟醫院 陳金城副院長說,江先生在門診中主訴,除了視力大受影響之外,讓他更難以啟齒的是性功能也有障礙,1年無法行房。從核磁共振檢查影像中,確定腦下垂體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嚴重壓迫視神經,因腦下垂體位於腦部最底部的位置,位於掌管眼睛視覺的視神經交叉下方,為人體的內分泌中樞,在經鼻內視鏡手術移除腦下垂體腫瘤後,病人不僅擺脫阿飄陰影,也順利恢復正常性生活。  陳金城醫師指出,多數功能性腦下垂體腫瘤主要是內分泌不平衡及腫瘤引起,好發於成年人,若是泌乳激素分泌增加,女性恐會出現不孕、無生理期狀態,男性則也可能會有女乳症、陽痿等症狀。治療上,通常依照是否有分泌激素或壓迫視神經考慮不同治療,部分可單用藥物治療,但有些則需接受手術,或輔助電療等方式。

Read More

彰抽驗秋節食品 2件不合格

 衛生局查獲檸檬有農藥殘留、豆干角過氧化氫陽性,要消費者小心選購食品,有問題可撥1950申訴。(記者曾厚銘攝) 記曾厚銘/彰化報導  彰化縣衛生局抽查縣內零售及超市102件秋節應景食品,其中來自屏東鹽埔鄉一農場提供的檸檬農藥殘留過高、雲林元長鄉一家合作農場的豆干角有不得驗出的過氧化氫,除要求販賣的超市下架外,也移請當地衛生局開罰。衛生局同時呼籲網購食品時,要把握「看、查、慎、取」原則,以確保買到安全食品。  彰化縣衛生局指出,今年彰化衛生局針對傳統市場、超市販售的秋節應景食品針對微生物、動物用藥、防腐劑、甜味劑、農藥及色素進行抽驗,發現超市販售的檸檬、豆干角分別有農藥、過氧化氫殘留,已移請當地的衛生機關開罰。  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蔬果後最好以清水多次清洗,至於豆干等食品則勿以產品色澤為取向,對於異常白皙或偏離傳統色澤的食品,選購時要提高警覺。縣府消保官也呼籲喜歡購買網路食品的民眾,下單前應審慎審閱定型化契約內容,並參考衛生福利部訂定的「以通訊交易方式訂定之食品或餐飲服務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如有問題,可撥打消費者專線1950申訴。

Read More

義大醫護赴澎義診3天

 義大醫院澎湖義診團跨海進行三天義診,縣長賴峰偉感謝義大醫療義診團守護澎湖鄉親健康。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義大醫院澎湖義診團跨海進行3天義診,澎湖縣長賴峰偉11日頒發義大醫院執行副院長鄭勝峰感謝狀,感謝義大醫療義診團守護澎湖鄉親健康。

Read More

屏基攜手超商打造健康教室

屏基攜手7-11深入鄰里,預防及初篩檢測失智症。(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屏東基督教醫院開辦好鄰居健康教室,迄今已累計7千多人次的失智症初篩檢測,將舉辦一系列活動,呼籲國人「及早救智」。  屏東基督教醫院透過鄰里巷弄的7-11門市空間,走出醫院大門,自2015年累計至今的7480人次失智症初篩檢測,當中發現212個案有測驗異常的現象,並協助至附近醫院進行深入檢查。  屏基6年來讓失智症的預防、篩檢、正確觀念遍及屏東229個社區,已有304位門市人員化身為失智友善種子;今年將屏南列為重點推廣地區,將陸續於12間門市辦理課程,讓友善行動從門市出發。  屏基將於17日於三地門鄉三地村舉辦「國際失智症月─憶起向前行活動嘉年華」,透過口號徵選及健走活動,喚起民眾對失智症議題的重視,並挺身支持與關懷失智者及其家屬。  另外,屏基同時也在三地門鄉各小學啟動「在遺忘之前我們一起記住愛」排灣文化失智主題繪本創作紀錄片巡迴影展,打造友善行動力。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