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型糖友務必注意心腎病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台灣糖尿病不但已有年輕化趨勢,且糖化血色素HbA1C達標率僅37%,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也宣告「Goal 50」控糖行動計畫,推動在5年內讓5成二型糖尿病患者控糖達標,並提醒糖友注意心腎病變併發症風險,遠離疾病威脅。 根據研究,糖友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一般民眾高達2至4倍,有15%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會發生腎病變,顯見心腎併發症對糖友健康的危害。 但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年鑑指出,2014年統計全台共有218萬名糖友,75歲以上的長者,每2人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20歲以下糖尿病罹患人數在7年內大增將近45%1。由此可見,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專屬疾病,也有「年輕化」趨勢,因此,青少年、青壯年也應更加注意飲食及控制體重、維持正常作息。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提醒,不只糖尿病本身對健康造成危害,多種併發症也有致命威脅;據統計,糖友較正常族群多2-4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更有逾6成糖友死於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併發症及死因,一旦引發心血管併發症,如中風、心肌梗塞或心衰竭,恐怕減少預期壽命多達11年。  另台灣糖尿病人口中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約為15%,進而引起蛋白尿、腎衰竭、尿毒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洗腎。統計也指出,四成末期腎臟疾病患者是肇因於糖尿病。若腎臟功能出問題,對患者個人生活品質及家庭經濟都會產生影響。  由於根據2018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發表的「台灣糖尿病登錄計畫」報告指出,HbA1C達標率僅37%,意味有超過6成,約超過120萬名糖友尚未成功控糖,可能面臨心腎等多種併發症威脅。  黃建寧表示,美國早在2003年HbA1C達標率就已超過50%,因此糖尿病學會推動「良程及時、控糖行動,Goal 50!」計畫,在5年內(2023年前)讓50%的二型糖尿病患者達到血糖控制的目標,且在同時保護心腎健康下控糖,及早預防心腎併發症所產生的危害。

Read More

西班牙傳首例性行為感染登革熱

 中央社馬德里8日綜合外電報導  西班牙公衛當局今天確認一宗男子因性行為感染登革熱的個案,是全世界首例,也讓現今仍被認為只會藉由病媒蚊傳染的登革熱病毒疑出現新的傳播方式。  法新社報導,馬德里公衛部門的希梅內斯表示,這起個案是當地一名41歲男子,在與男伴侶發生性關係後感染登革熱。他的伴侶則是在古巴時被蚊蟲叮咬而染病。  她說,這名41歲男子9月確診感染登革熱,但因他沒有前往登革熱疫情的旅遊史,令醫師感到困惑。登革熱會造成嚴重的類流感症狀,如高燒及身體痠痛。  希梅內斯說:「他的伴侶出現跟他相同的症狀,對方先前造訪過古巴跟多明尼加。化驗他們的精液後,發現他們不只罹患登革熱,還擁有與古巴流行的相同病毒。」希梅內斯表示,最近在南韓發表的科研論文就討論過男女性交「可能」散播登革熱的主題。

Read More

吃素不是只吃菜 別忘蛋白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很多人認為吃素就是不要吃肉、吃魚,改吃青菜,其實專家提醒,吃素的學問並不是如此簡單,茹素者最容易忽略蛋白質攝取,因此,建議每餐都要有吃豆製品。  吃對素很健康,但吃錯素一定不健康,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涂蒂雅表示,吃素並非只是吃菜這麼簡單,依舊需要遵循均衡飲食的原則,也就是六大類食物均衡攝取(若不是奶素、蛋素者,則可以不攝取乳品類、蛋品),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豆類」。  涂蒂雅表示,豆類是素食者的主要蛋白質攝取來源,包括任何大豆製品,例如:黃豆及其製品,包括:豆漿、豆腐、豆干、豆包等,還有毛豆和黑豆,但是紅豆、綠豆則是屬於全穀雜糧類,不能取代大豆。  「蛋白質攝取不足」往往是素食者常見的飲食問題,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肌肉力量不足,影響步行時間及距離,甚至影響免疫力,變得容易感冒。  天然的植物性蛋白質有黃豆、毛豆莢、毛豆仁、黑豆,甚至豆腐、豆干、豆漿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豆漿、豆腐、豆干主要是以黃豆研磨出來的生漿,再加熱、塑形而成,鮮少以油脂、鹽份、糖份調味,因此無糖豆漿、未油炸的豆腐、豆干都是很好的天然植物性蛋白質食物選擇。  至於素食製品五花八門,但主要由大豆蛋白粉再加調味料組合塑形而成,若長期以加工素料作為蛋白質攝取來源,可能有熱量、油脂過量攝取的情形,增加肥胖及血脂異常的風險。  涂蒂雅表示,以三大營養素攝取來說,茹素者最容易忽略蛋白質攝取,因此記得每餐的餐盤一定要有豆製品,而且是天然的豆製品,若是奶素、蛋素或是奶蛋素的朋友,別忘了每天一杯奶、一顆雞蛋攝取,不僅幫助蛋白質攝取,同時也能補充鈣質、鐵質、維生素B12。

Read More

台中慈濟蔡顯揚獲頒醫療獎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蔡顯揚致力於眼球黃斑部病變治療與研究超過四十年,造福許多眼疾病人,視病猶親的態度堪稱典範。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九日舉辦第七十二屆醫師節慶祝大會,會中頒發「台灣醫療獎」表彰蔡顯揚副院長對台灣眼科醫療的卓越貢獻。  蔡顯揚畢業於台大醫學系,就學期間遇到恩師劉宏榮教授,投入眼球後半部的視網膜與黃斑部病變等相關研究與治療方式,一晃眼就超過四十年。  蔡顯揚長年專注與關懷黃斑部病變病人與視力問題,很多病人已經跟著他看超過是二十多年以上,口碑廣傳,蔡顯揚的門診病人總是大排長龍,得從早看到晚。  蔡顯揚是香港人,為了順利地和病人溝通,練就一口流利的閩南語,很多第一次到門診的長輩聽到他用閩南語溝通相當驚喜,覺得一位滿口講廣東腔國語的醫生能夠用這麼流利的閩南語講解病情和治療方式,感覺格外親切。

Read More

衛教 大林慈濟廟口開講

 記者湯朝村/嘉義縣報導  大林慈濟醫療團隊在醫師節前夕,前往雲嘉南社區舉辦醫療講座,將正確的健康衛教知識與社區民眾分享。  前往嘉義巿慈龍寺的家醫科醫師葉昌明,分享「素食、健康與環保」,他說,多數人都是因為沒有養成健康生活型態,平日忽略均衡飲食、少油少鹽多纖維、多運動,像血壓與血脂的關係密切,血膽固醇值越高,得到冠狀動脈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就越高。  三高究竟與飲食有何關聯?葉昌明醫師說,俗話說病從口入,想要避免三高或控制,除了每天要吃夠蔬菜水果的份量,降低食物中的膽固醇的攝取,如減少油脂較高的肉類、動物的內臟等,平時也要多補充水分增加身體循環與代謝,飲食上控制鹽分攝取,避免使用過多的加工品,菸、酒等不良習慣也都要避免。  營養師黃靖琇說,國人三餐主要的米食類,盡量選用全穀取代,使用糙米飯或是多穀米飯,可以降低血糖上升,三餐中還要記得補充豆腐、豆乾、毛豆等富有蛋白質的食物,烹調以蒸煮方式減少油質攝取,大家也可以用均衡飲食六口訣:「每天早晚一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一掌心,堅果類一茶匙。」

Read More

國中生如廁後 一成餘用肥皂洗手

 中央社/台北9日電 國健署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國中學生上完廁所都會洗手,但每次會用肥皂者僅12.2%。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近期是諾羅病毒好發時期,用肥皂洗手是防範關鍵。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期公布民國107年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報告,調查5703名學生,結果發現,在衛生及生活習慣方面,僅24.1%學生在每次吃東西前會洗手;雖然大部分學生(91.6%)每次上廁所後會洗手,但每次洗手都會用肥皂者僅占12.2%。研究結論認為,國中學生洗手的衛生習慣仍有待加強。  洗手是防範多種傳染病的根本,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腸病毒、流感、病毒性腸胃炎都可能因不潔的雙手碰觸食物、物品導致疫情擴散。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上週(10月27日至11月2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為12萬6558人次,略高於2017及2018年同期,為近3年同期新高,近4週腹瀉就診人次呈現上下波動趨勢。  羅一鈞說,全國近4週共接獲55起腹瀉群聚通報,高於2018年同期,其中36起為校園群聚;55起腹瀉群聚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 羅一鈞表示,諾羅病毒很容易導致群眾傳播,如果一人生病,可能全班3分之1學生都會「中獎」,呼籲學生,如廁後、吃東西前都應該要徹底用肥皂洗手,遵循濕搓沖捧擦,且洗手要超過20秒,不能僅用酒精乾洗手,對病毒無效。  羅一鈞也表示,秋冬是民眾愛吃火鍋、燒烤的時節,要格外注意食品衛生,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熱的蛋、肉類或生食貝類水產品。  若有疑似症狀(尤其是食品從業人員),應在家休息,到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學或工作,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他人。

Read More

美擬限制21歲才能買電子煙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和州政府根據檢驗結果發現,電子煙含有的化學物質維生素E醋酸酯(Vitamin E Acetate),可能是這波吸食電子菸而導致肺疾的罪魁禍首。  採集29名吸食電子煙導致肺傷害的病患肺部檢體,檢測後發現含有維生素E醋酸酯。美國官方表示,這是調查全國爆發嚴重肺疾的「重大突破」,罹患跟電子菸有關的肺疾於本週超過2000例。  在肺部檢體發現維生素E醋酸酯,成為證明該化學物質與罹患跟電子菸有關的肺疾有關聯的第一個直接證據。同時根據聯邦與州政府檢測電子菸產品的結果,也發現同一個物質。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首席副主任舒查特說:「這些發現提供直接證據,維生素E醋酸酯是導致肺傷害主要原因。」她表示,維生素E醋酸酯就是造成肺傷害元凶,並指出這個新發現是個「重大突破」。舒查特指出:「目前為止,並未在檢驗中發現其他潛在的有害物質。」  疾管中心昨天通報,全美49個州、哥倫比亞特區和美屬維京群島有2051個與電子菸有關的肺疾確診及可能病例,另外死亡案例已達39例。  調查人員先前指出,電子煙中含有時用來作為增稠劑的維生素E醋酸酯,可能是導致肺疾爆發的原因,這些電子菸中也有對精神功能有所作用的四氫大麻酚(THC)。  中央社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指出,他想要將民眾購買電子煙的年齡限制由18歲提高至21歲,作為遏止年輕人吸食電子煙計畫的一環。  不過他也憂慮法規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針對青少年流行吸食果汁口味電子煙,美國先前宣布將完全禁止,現在跡象顯示政府正退一步考量。  川普告訴記者:「我們須好好照顧我們的孩子,我們將把年齡限制在21歲左右。」他還說這項政策將在「下週」公布。  美國政府9月宣布,近期將禁止調味產品,但疑似在電子煙產業遊說下,政府立場可能轉變。

Read More

屏縣衛局啟動消滅C肝計畫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衛生福利部推動二0二五年消除C肝政策願景,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獲得屏東東區扶輪社挹注經費,協助屏縣109年肝炎篩檢、異常個案輔導、轉介、弱勢族群就醫扶助等,將預防、篩檢到治療連成一線,九日並以單車環台活動,提醒民眾踴躍篩檢,對抗C肝。  衛生局長施丞貴指出,我國B型肝炎防治已達國際水準之上,而C型肝炎是肝病的第二號殺手,目前醫藥發展新型C肝口服用藥能治癒C肝,並已納入健保給付,善用現有極高治癒率的C肝口服新藥,不只治療病人也消除傳染源,治療也成為預防的重要措施。  屏縣規劃C肝本土防治3策略,包括精準公衛、輔導治療及在地化照護。利用衛生福利部分析高潛勢風險地區優先辦理C型肝炎篩檢,並透過篩 檢尋找新病人輔導就醫接受完整治療,另偏鄉地區發展因地制宜的在地護,協助C肝病患完成口服治療之療程。  屏東東區扶輪社社長呂佳隆表示,國內肝癌患者高達9成以上是B、C型肝炎所致,B、C肝炎病毒經過二、三十年的演變,就有可能逐漸進展到肝硬化及肝癌,期望以實際行動為民眾「顧健康」。  衛生局呼籲,肝病防治很簡單,只要抽血先篩出自己是否為罹患肝炎,就是掌握健康人生第一步。

Read More

竹縣下週五辦免費測血糖活動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衛生局與國際獅子會第五聯合會三00G1區共同合作,十四日世界糖尿病日,上午九至十一點於新埔鎮、關西鎮、新豐鄉、湖口鄉、芎林鄉、尖石鄉、五峰鄉等7個衛生所,同步舉辦「免費量血糖 大家一起來」活動。  縣長楊文科表示,歡迎鄉親參與,若測量到血糖偏高務必就醫確認,早期診斷、早期控制、飲食調整及規律的運動,可以降低胰島素阻抗以改善血糖控制,增強心肺適能與預防未來失能。  衛生局長殷東成表示,衛生局提供十三鄉鎮市衛生所營養諮詢服務,並配合國健署辦理四十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篩檢,項目包括血糖及評估健康風險因子,提醒過重、吸菸者、三高家族史、曾罹妊娠糖尿病的媽媽或有家族糖尿病史等糖尿病高風險者,多加利用定期檢測血糖,預防糖尿病發生。

Read More

近3成國人健康識能不足

 中央社/台北8日電  民眾健康識能不足,可能造成醫療浪費,甚至會危急性命。義大醫院醫師林季緯今天說,不少民眾因錯誤觀念導致不利行為,如服藥不穩定、誤信保健食品、或不聽醫囑亂吃藥最常見。  健康識能是指民眾獲取、理解、判斷、執行健康相關決定的能力。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部長林季緯在記者會表示,台灣雖然醫療資源取得容易,但研究顯示,仍有近3成民眾健康識能不足。  研究顯示,當健康識能不足,不僅正確服藥的能力較差、理解藥物標籤的能力較弱、流感預防接種率較低、癌症篩檢使用率較低,連住院與急診機率較高。  林季緯說,臨床上常遇到民眾健康識能不足,不僅造成醫療浪費,嚴重還會危急性命。如曾有慢性病患者需長期服藥控制症狀,但因擔心副作用,藥物時吃時停,又不敢跟醫師說已經自行斷藥。  結果醫師發現症狀控制不良,以為是藥物無效,又調藥並加重劑量。有一天患者突然「覺醒」,想要認真服藥,開始亂吃家裡的藥,結果藥量太高,反而造成危害。  林季緯表示,另有一些狀況是民眾誤信偏方,如有60多歲老人家注重身體保養,長期吃號稱可補骨質的健康食品,結果近期健檢發現骨質密度低,已達骨鬆標準,讓他震驚不已。這也是健康識能不足的結果。  健康識能不足也會增加醫療費用,林季緯說,有研究顯示,估計因健康識能不足而額外增加的每年總體醫療費用比率達3%到5%;且如果能提升民眾健康識能,可望減少約1成醫療支出。  林季緯表示,國民健康署近年除維持衛教講座,提升工作人員的健康識能,也使用包括圖文、口語、影音或數位資訊等讓病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進行健康資訊溝通,連AI機器人也可以是健康小尖兵。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