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失殺人駁回 亞歷鮑德溫聞判落淚

美國新墨西哥州法官12日指警方及檢察官隱藏有關案中彈藥證據,行為不當,決定駁回官司,亞歷鮑德溫當庭落淚。(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男星亞歷鮑德溫因二0二一年在片場持道具槍誤殺攝影指導案,新墨西哥州的法官十二日(當地時間)判定檢方未將關鍵證據交予辯方後駁回過失殺人指控,亞歷鮑德溫當場激動落淚。 亞歷鮑德溫二0二一年十月在新墨西哥州聖塔菲拍攝西部片Rust,意外槍殺攝影指導賀勤茲。 承審法官索默表示,可能與賀勤茲之死有關的子彈本來可能對亞歷鮑德溫的案件有利,警方和檢方卻未適當向他的律師提供這項證據。 索默表示,檢調單位蓄意隱瞞這項資料,「如果這種行為未達惡意程度,肯定也是非常接近惡意,以至於顯示出強烈偏見跡象」。 索默說:「本庭判定這種行為對被告非常不利。」 亞歷鮑德溫聽到法官突然駁回此案後激動落淚。若是罪名成立,他可能面臨最重十八個月有期徒刑。 法官判決出爐後,亞歷鮑德溫與妻子希拉瑞亞擁抱,姊姊柯希勒也忍不住落淚。 此案是針對案件實情做出裁決,原告不得以同樣理由再次提起訴訟,意味著亞歷鮑德溫不太可能因這起槍擊事件再次進入法庭。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以牙還牙 兩岸關係更緊繃!

五二0之後大陸延續對台軍事威懾,大陸海警船也開始進入我方禁限制水域。圖為我方海巡艦艇在澎湖附近海域監控和驅離大陸海警船。(中央社) ■李銘義 賴清德總統五二0上任迄今未滿半百,五度宣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國大陸先後對台祭出二0二四聯合利劍A軍演、ECFA早收清單中有一百三十四項停止減讓關稅,又出台懲獨<意見>二十二條,正從軍事、經濟、外交、法律等政策工具箱加大力度防堵台獨。其中,懲獨<意見>二十二條有三個看點,未來需進一步觀察大陸如何落實執法: 其一,反獨已從法律層面明確化,並掌握執法主導權。全名《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份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統括大陸的憲法、刑法、反分裂國家法等,準確認定台獨犯罪,都有定罪量刑新規。    大陸懲獨意見 台灣民眾有感   其二,藍、綠對兩岸定位的差異如何區分?<意見>納入推動台灣加入僅限主權國家參加的國際組織或者對外進行官方往來、軍事聯繫等方式,圖謀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 中華民國自一九七一年退出聯合國後,台灣不分政黨都致力爭取參與國際社會,都受到大陸壓制。然而,國民黨並沒有推動一中一台、台獨的意圖,這一點與民進黨大不相同。 其三,<意見>中明列「利用職權在教育、文化、歷史、新聞傳媒等領域大肆歪曲、篡改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或者打壓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的政黨、團體、人員」,這部分是大陸對「台獨」認知與判定範圍的擴大。 綜合而言,大陸懲獨<意見>,台灣民眾是有感的,甚至包括大陸外商僱用的台籍人士、大陸台商及家屬、赴大陸旅遊的台胞,都有一定程度的危機感與不確定感。 大陸懲獨<意見>除了看條文內容,最重判處死刑或可缺席審判、終生追訴之外,未來是否有明確的懲獨名單或案例?讓各方明白打擊層面、主要威懾對象,才能減少不確定性及反感。   大陸明星胡歌抵台交流,只是節奏緩慢的「門縫式」開放而已。(主辦單位提供) 政治宣傳 無助務實解決問題   五二0之後,大陸延續對台軍事威懾,大陸海警船也開始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澎湖大進滿八十八號漁船七月二日晚在金門外海捕撈小管,還被大陸海警船以「違反伏季休漁規定」為由帶回福建扣留。 澎湖大進滿八十八號違反大陸休漁規定是事實。國民黨執政時,大陸睜一眼、閉一眼,以行政處份、罰金了事,現在則是扣船、扣人,還可能被追究刑責,擺明執法從嚴,這對兩岸都不是好事。 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未滿半百,五度重申兩國互不隸屬,可解讀是賴為未來兩岸談判預做準備,欲先確定台灣政治地位與底線,同時也在做法上採取「以牙還牙」,但兩岸關係卻更加緊繃。 民進黨政府從二一四金門撞船事件,到陸委會六月二十七日對陸港澳等地的旅遊警戒從黃色提升到橙色;都是「以牙還牙」的負面威嚇方式回應大陸,雖然達到政治宣傳目的,卻無助於務實解決問題。 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到要推動陸客、陸生來台。交通部日前才宣布開放六月前赴中國大陸旅遊成團者,可以選擇照原定計畫赴中國大陸旅遊;但這個小「門縫」在賴政府「以牙還牙」的反制下,還有多少會成行?各大專校院預期明年五月重新對大陸本科生的招生,亦已不抱期待。    美國學者建議 兩岸二軌對話   至於兩岸「專業交流」部分,開放幅度也相當有限。四月,廣州市台辦主任曾衛東與大陸藝術家參訪團抵台;六月,有上海市台辦鍾曉敏與大陸明星胡歌抵台,也都只是節奏緩慢的「門縫式」開放而已。 兩岸「專業交流」,還傳出海基會董事長鄭文燦居間協調才促成。如今,鄭文燦被控涉貪羈押交保,雖然是個人案件,但鄭在兩岸交流上顯然已經說不上話,海基會更難發揮兩岸交流功能。 美國《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期刊七月二日刊登華府兩岸學者葛來儀與林碧瑩的聯名文章,呼籲美國政府必須強化台灣防衛韌性,鼓勵兩岸對話,建立可信賴的背後溝通管道,避免發生衝突。 這篇具有美國政策參考指標的文章,旨在揭櫫美國警告兩岸節制,防止激化兩岸關係。文章有三個重點:一、美國反對大陸軍事、海警力量施壓台灣;二、不要太擔心賴清德的講話,認為賴清德的談話和實際行動有區別。三、鼓勵兩岸開啟二軌對話,如智庫學者交流等。 台灣做為美國的扈從者,近年來隨著美中(中國大陸)對抗趨嚴,愈來愈難維持兩岸對話管道;但是,當美、中國防部長五月底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見面後,美中關係暫時趨緩,美方確實會要求台灣與大陸也應建立對話管道。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將兩岸關係定錨在「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到底是受賴清德之命?還是來自美國的要求?(中央社)  綠營硬扯抗中 效應只會下降   在葛來儀、林碧瑩的聯名文章發表後,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四日記者會,就強調賴清德總統的就職演說,開頭就表示「依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邱解讀其中就包含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規。 邱垂正欲將兩岸關係定錨在「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站穩了兩岸事務主管機關的立場,明顯對賴清德的「兩國互不隸屬」做了一些修正。但中國大陸反制台獨的作為,有自己的判斷,對賴政府缺乏信任,也不會輕易隨美國認知與期待起舞。 再者,陸委會在體制直接受命於賴清德總統,賴的意志、政治態度才是關鍵。邱垂正的修正定錨,到底是受賴之命?還是來自美國的要求?賴與美國的關係則是另一個觀察點。 賴清德打抗中牌,對大陸、在野黨都擺出鬥雞性格。抗中牌需要媒體、網路聲量、立委、檢調及政府政策一致性,在選舉期間確實有效,但在平日就難起作用。目前並非選舉期,綠營要把國會改革、民生物價和「抗中」都硬扯在一起,只會讓「抗中保台」效應下降而已。 (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李銘義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親愛的朋友」再相會!習近平、普丁齊聚上合峰會 一個半月內2度聚首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正在哈薩克訪問,並出席上合組織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再度會見,這是兩人,在一個半月內,第2次碰面。習近平稱呼普丁為「親愛的朋友」,除了談共同合作,也提及俄烏戰爭等議題。

Read More

甩國會暴動罪名陰影?美最高院裁定川普享部分「刑事豁免」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美國最高法院,1日判定,前總統川普任期內的部分行為,可以獲得刑事起訴豁免權。這也代表,川普目前所面臨的顛覆2020大選案,有可能會遭到撤銷。美國最高法院,將川普是否在此案中,擁有豁免權,交給原本審案的法院決定。

Read More

大西洋今年首遇颶風!強度破同期紀錄 專家揭「不尋常」原因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名為「貝羅」的4級颶風,美東時間1日,襲捲加勒比海地區。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統計,這是當地有紀錄以來,颶風季最早出現4級颶風的一次,也是今年大西洋的首場颶風。

Read More

法國投票率創30年新高!極右翼領先 馬克宏政治賭注慘輸?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法國國會選舉,第1輪投票結束,出口民調顯示,雷朋所領導的極右翼「國民聯盟」,以33.2%居首,而左翼的「新人民陣線」,只得到約28.1%的選票,至於馬克宏總統,領導的「同在」聯盟,則位居最後,得票率只有21%。國民聯盟的總理人選巴德拉曾表示,他只有在國聯成功得到過半數席次時,才願意擔任總理。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兩老相拚 拜登川普誰勝出?

美國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落幕,聚焦的話題是從年紀凸顯出對國家領導人心智能力的擔憂。(路透) ■丁仁方 美國二0二四年總統大選首場電視辯論落幕,聚焦的話題,不只在於兩黨政策差異,而是從年紀凸顯出對國家領導人心智能力的擔憂。這場拜登主動邀約、提早進行的電視辯論會,民主黨顯然是失算,整個態勢發展已對拜登極為不利。 八十一歲的現任總統拜登與七十八歲的前任總統川普,兩人歷經九十分鐘的唇槍舌戰,一位老態龍鍾,說話結巴、錯誤;另一位則鬥志昂揚,卻能謊言連篇,還大言不慚。 現在,拜登所屬的民主黨社群,已難掩恐慌氣氛,黨內湧現「換人」聲浪。距離十一月五日投票日還有四個多月,拜登即使在八月通過民主黨大會正式提名,仍要一路面對心智能力的強烈質疑。    老態龍鍾 拜登心智猛遭質疑   其實,媒體CBS先前就已針對兩人的心智認知健康問題進行民調,結果認為川普適任總統的有百分之四十二、拜登僅有百分之二十五;媒體ABC也做了心智敏銳度民調,川普也以百分之四十二勝過拜登的百分之二十三。 這場電視辯論會,兩人心智能力差異又更加明顯。拜登表現不符合期待,如果無法改變劣勢,甚至九月十日的第二場總統辯論會表現「依然如故」,基本上已經很難翻盤。 但也有部分人士認為,拜登在政策論述上仍占有優勢,選民亦看重解決問題能力。CBS民調就提問誰有能力因應美國當前危機?結果,拜登以百分之四十六勝過川普的百分之四十二。可見,執政能力與心智狀況還是有所區別。 另外,《華盛頓郵報》也有一份民調,詢問哪位候選人比較走極端,結果是川普大於拜登;民調機構蓋洛普在最近對兩人的極化印象調查中,川普的百分之六十三也明顯高於拜登的百分之三十八。但「太保守」或「太自由」,是否就一定會讓選民擔憂? 該民調顯示,有百分之五十六認為拜登的政策「太自由」,百分之四十四則認為川普的路線「太保守」。這種極化印象反映在政策上,川普則給人較「務實」的取向,拜登則相對較吃虧。    七個搖擺州 兩黨廝殺主戰場   美國有七個州擺盪於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也是兩黨廝殺的主要戰場。這七個搖擺州在民調中最關注議題,依序是經濟占百分之三十四、移民百分之十五、民主百分之九、墮胎百分之九;經濟議題中又以通膨相關的民生物價就占百分之六十二。 目前,美金利息仍不敢下降,就是因為美國通膨壓力大,仍需要維持較高的利率。攸關民生的通膨現象,正是拜登的痛腳,也是川普出手猛攻的焦點。 拜登上任三年多移民人數達七百萬,衍生美國社會治安等疑慮,成為川普的著力點。圖為中南美洲民眾站在美墨邊境的高牆前。(路透) 川普另一個著力點是移民政策。拜登上任三年多,移民人數達到七百萬,衍生美國社會治安、犯罪與爭奪工作權的疑慮。民主黨向來在非裔、亞裔選民上占有相對優勢,但去年十一月與今年四月的兩次民意調查顯示,黑人對拜登的支持度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五;亞裔選民對拜登的支持度也掉了百分之二十一。 換言之,過去力挺民主黨的有色人種,態度已開始轉向。川普雖然被批評是種族主義者,且老白男的鐵票仍舊穩定,但民主黨在非裔、亞裔選民中的優勢正在降低。    民主內戰 美國極化雪上加霜   其實,電視辦論一時之間很難將經濟、移民、墮胎等政策說明清楚。《紐約時報》統計,川普在整場電視辯論會中二十六次謊言,拜登直指川普身繫聯邦重罪,還有諸多反民主作為,根本不適格競選總統。 但是,川普說謊這件事,支持者似乎已習以為常。現在,川普的支持度不但足以抗衡拜登,實際上還可能被低估了;因為,川普形象備受爭議,讓部分支持者不願意表態。另一方面,拜登沒能在辯論會上加分,反而面臨民主黨內鬆動、要求換人的挑戰。 美國民主政治走向極化,箇中原因很複雜,選制是原因之一。例如,選區劃分迫使候選人如果不走極端就無法勝選,再加上網路社群的同溫層效應等,也讓美國社會兩極化趨勢雪上加霜。 再者,美國的民主制度不如歐洲民主的根深柢固。在深層政治文化中,美國缺少了公民社會的「包容性」;美國雖然被稱之為民族大熔爐,但並沒有解決民族融合問題。 美國社會種族議題、移民政策以及資源分配上的衝突等,迄今仍是無解的課題,各種矛盾反映在社會不同階層與各個領域的極化亂象,被形象是「民主內戰」。 至於美國這場大選對美中(中國大陸)關係、台海情勢可能的影響?從目前當選機率較高的川普來研判,對中國大陸而言,經濟上不利、政治上則有利;對台灣而言,在川普善變、不確定的政策操作中,將會付出更大代價。    川普若當選 台灣恐將更不利   川普在政治上是孤立主義,如果他當選可能會撤出美英澳AUKUS等同盟。圖為二0二三年AUKUS三方會議。(路透,資料照) 川普在經濟上是保護主義,上台後會更強硬對中,貿易戰必然會再加碼、升級。但川普在政治上是孤立主義、機會主義,可能會讓俄烏戰事結束、撤出美英澳AUKUS等同盟、減少在菲律賓租借基地,以及要求日、韓加碼軍費支出等。 對中方來說,孤立主義比民主同盟要好對付;川普入主白宮,中方可望減緩美國結盟打群架、制裁的壓力。對台灣的影響?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黎安友,今年初接受媒體訪問時,曾提出川普上台後兩種可能的極端做法: 其一,川普可能以某種形式承認台灣,例如協助台灣參與國際組織、代表處更名,甚至與台灣締結共同防禦條約等,目的是展現對中強硬姿態並測試中方底線,但這將引爆台海危機。 其二,川普曾比喻台灣只是他「桌子上的筆尖」。川普可能為改善美中關係進行利益交換,例如美方就是否接受「互不隸屬」,逼民進黨政府就範並與北京談判,至於對台灣是不是好事?已無關緊要。 以上兩種極端可能,都凸顯了台灣並非美國主要戰略利益。民進黨政府汲汲於爭取民主同盟,卻將面臨亞洲夥伴關係付諸東流、保護強度不及拜登政府的困局,甚且還要花更多的軍費,對台灣都將更加不利。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美國總統辯論議題交鋒 拜登社群酸川普 : 是個輸家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在拜登與川普的總統選人辯論會上,兩人在諸多國內政策問題上,為自己的立場進行辯護。拜登與川普在通膨,墮胎權以及移民,這些美國民眾關切的議題上,都更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張,跟指控對手立場的弊端。

Read More

赴日旅遊注意!日幣新鈔7月上路 拉麵店、販賣機恐碰壁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將於7月初發行新版紙鈔,雖然專家預估,將帶來1兆日圓以上的經濟效果,但銀行ATM、拉麵店還有販賣機,都被迫更新機台,造成業者不小負擔。有拉麵業者,乾脆把售票機改成無現金支付,省去未來新鈔產生的困擾。另外,全日本200多萬台的販賣機,來不及在新鈔發行前更新完畢,因此未來到日本旅遊如果拿到新鈔,可能無法在某些地方使用。

Read More

日皇伉儷訪英8天!查爾斯三世親接待展現好交情

寰宇新聞網:https://globalnewstv.com.tw/ 日本德仁天皇與雅子皇后,受到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邀請,以國賓身份,對英國進行為期8天的正式訪問。威廉王儲也在官方社群帳號,分享他與天皇夫婦的合照,讓人驚呼,德仁站在威廉身邊,顯得如此嬌小。德仁與雅子預計也造訪,先前留學過的牛津大學。這也是德仁,在2019年繼位後,第一次出訪英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