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講座短訊

中華民國筆會邀請羅智成先生主講「煉金術士的告白——我的現代詩探險記」,由筆會會長高天恩教授主持。 時間為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下午2.30-4.30,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免費入場,報名網址:https://bit.ly/3k9Xqqa 詳細資料請見中華民國筆會網站:http://www.taipen.org/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老K柑仔店

■陳祖媛 小時候叫這個五彩的糖「西瓜糖」吧! 糖,甜甜的膩膩的。但這顆,加了味兒… 眷村裏總有家老榮民伯伯開的雜貨小店。很幸運,我住的村子有兩家。村頭這家空間大,一塵不染,玻璃糖罐子擦得啵亮,但小毛頭們不愛去。放學我哥會繞去村尾那間亂七八糟的小店,單身阿伯老K開的舖子,轉轉。一群男生擠在店裏,根本沒零用錢,只能看著糖果酸梅,乾過癮。我總是在店外等著我哥,再一塊兒靜靜的走回家。 一天,人不多,我索性跟了進去,正巧鄰居媽媽來買醬油,老K忙著在櫃底翻找。我哥趁機拿了顆糖塞進嘴裏,就是這個西瓜糖,也順勢塞了顆進我嘴巴!心突然砰砰跳得好快,忘了媽媽的教誨,忘了要做個誠實的孩子,當下只顧沈浸在甜甜的忘我境界。捨不得口中的糖太快融化,一邊把糖果頂在腮幫子上,一邊若無其事的享受著。老K忙完了,看了我一眼,摸摸我的頭,笑笑對我哥說──「你妹嘴裏的糖二毛」。 我大概是個麻煩,難怪我哥總不愛讓我跟。也好,傻傻的長大,小時候做過的壞事,就屬這件印象深刻。長大後,才知道村子大多數的孩子都偷吃過老K的糖,就我笨。回憶起老K的店,總是甜甜膩膩的,帶有幾分兒時的傻味兒。不過,老K教會了我觀察很重要,一生受用…  

Read More

〈中華副刊〉滅聲的琴

■扈嘉仁 池畔的琴手為大海拉琴 渴死想望成為海鷗的鴨子 琴音轉而哀悼,為一場遲來的雨 天空親近池水的速度,比遺忘還慢   我按緊琴弦,用力過度 有三種聲音傾斜 而共鳴,織起誘人的霧 一弦一柱偽裝成祝福 遠方船隻將在下個換行翻覆 水手們複讀雨水、琴音,憂傷的 水妖之歌他們假裝聽見   手擰開水龍頭,一首首詩 倒出更多的虛詞 遠離我,最後還成為了愛 雨滴啊,可願為了池子卸甲? 一一丟失聲音的琴弦 不知情底衰老 說話的手指緊緊,滴下血來 如是暴戾,且肅靜。

Read More

〈中華副刊〉燒開水洗澡

■徐夢陽 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家裡就有了瓦斯,洗澡時,只要打開瓦斯開關,就能立即有熱水。母親總說我們這一代很幸運,不用燒開水洗澡。我大概能理解以前瓦斯並不盛行,在鄉下仍需要用灶燒起滾燙的熱水,接著把水盛到大型鐵製臉盆,然後想洗澡的人在依序洗。不過柴火珍貴,每個人只能分配到一些熱水,同時要像在軍隊洗澡一樣,要在同一個時段洗澡,不然到時候火熄滅了,就會沒有熱水可用。 母親那樣說,我確實覺得他們洗澡很辛苦,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那豈不是要承受的冷冽的寒風,然後等候水燒開來,才能洗澡。只是鄉下人哪有什麼選擇,沒什麼現代化的器具,只能認命,家家戶戶都是這樣,沒有一戶有特例。而你農忙完一天,也不可能放著全身汗臭不管,還是要早早燒開水,早早就預備好足夠的水量,然後讓每個人都能洗到熱水,就像母親形容一樣,一沖下去,全身通體舒暢。 記得我在台北找的第一份工作,幸虧有好朋友協助,提供一個住宿的地方,而且也好心的提供我機車,以及生活上的幫忙。這段住宿經驗是相當美好的,除了一件事,但那體驗也很特別。那件事就是,當時住宿處的熱水器壞了,然後朋友因為工作繁忙,所以遲遲沒有找人來修理。所以,當時要洗澡,都是使用電熱水壺燒開水,約莫半小時,然後把燒好的熱水集中在大水桶裡,就可以洗澡。 我就這樣度過了寒冷的冬天,有幾次我想找人來更換,朋友總說他會處理,所以就放任不管。後來,過了將近半年,有一天工作下班,要燒開水的時候,發現熱水器真的修好了,趕緊褪下一身疲憊,沖到廁所洗澡。那強力水柱洗淨我的身心,感受到有熱水器與瓦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能想像當初母親在鄉下的感受。我也發現,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是要經過一段不容易的煎熬,苦盡終甘來。 後來,一位朋友才跟我說,他的情況跟我類似,家裡頭熱水器壞掉,與他同住的哥哥又不願意更換,所以寒冷的冬天,他只能買電湯匙來使用,慢慢的將水燒熱,然後在冬天勉強使用。那時候遇到他,都覺得他很沒精神,大概是沒辦法好好洗個熱水澡,我遂邀他來我的租賃處,讓他可以使用我房間的浴室,不至於在冬天還洗冷水澡,或是要花費許多時間燒開水。 有這樣的經歷,我才會想起過去在鄉下時,外婆用上大灶為全家人燒開水,然後一家人慢慢的去洗澡,雖然辛苦,但甘之如飴。現在有很多事情,我們看似簡單,但實在很不容易,例如洗澡這件事,現在只要水龍頭一開,就有冷熱水可以使用,但是在過去,要透過燒開水這件事情,然後才能在寒冷的冬天洗澡熱水澡,還不能隨便浪費水,因為大家都等著要洗,光從這件事,就知 道需要珍惜。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裂開了

■林熹 下檔電影值得注意嗎? 許多人的回答,恐怕是未必! 特別是已經下檔超過二十年以上的老電影,先莫說拍攝方式,片子視覺效果可能與當代相差許多。這個時代影視進步速度飛快,明明三、四年前拍攝成功的電視劇或電影,時隔短短數年,用相同手法再拍攝時,已經遠遠落後最新影視呈現效果一大截。 但我永遠忘不了和媽媽一起看著名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時,自己體內的震撼與感動。   那是一部很老的片子,和媽媽一起進戲院看,不過不是一般戲院,而是公司給員工福利的電影券。 看的版本是媽媽以前的版本,不是後來翻拍的各種版本,記得還沒唸書前,大約五歲左右,因為媽媽喜歡看戲,曾經教過我裡面幾段歌詞與唱法。例如:祝英台要說服父母時所唱的那十味藥引,一要東海龍王角……;閒弟不是女兒身,因何耳上有環痕?……等等,不勝枚舉。 所以進戲院看過後,突破畫面手法傳統,劇中人物感情和悲傷依然能鑽入心底。在內心糾結成一團的我,馬上纏著媽媽猛發問。 媽媽也不急,慢慢話說當年她有多著迷這部片子,前前後後看了十多次,比我看鐵達尼號次數還多!還說當初凌波反串演出時,傻傻呆呆的模樣造成多大的轟動,她看一次哭一次,看十次哭十次。 那一夜,我們一起掉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漩渦裡,拜託媽媽還原當年的所有枝微末節,哪怕只是一件小事情都好。看著媽媽陷入回憶裡的臉龐,我彷彿也能親眼看見當時萬人轟動的盛況,靜下心,仔細凝聽。 那天,媽媽說了一整晚的故事、花絮、相關報導,最後甚至說起當時的一些小小八卦。 那是我第一次很羨慕媽媽活在當時那個年代,感受到那些特別的氛圍,不過,後來想想也不可惜,透過媽媽的描述,也讓人彷彿走進過去。 多年後,在以前一間大賣場裡,有幸找到媽媽喜愛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電影DVD,當場立即買下送給媽媽。 媽媽看見這個小禮物時,雙手一次又一次撫摸古早味十足的封面圖片。 現在,這片DVD還在家裡架子上,每年過年,當我們想要懷舊時,仍會拿出來重看。 媽媽照樣看一次、哭一次,連我也是! 或許孝心不在禮物的金額上,而是藏在生活的細節裡。日常孝親,比特定節日時千篇一律的上館子吃飯慶祝,更真實幾許。 孩子是媽媽通往未來的路,媽媽則是孩子回溯過去的管道,珍惜現在,回顧過去,才能站在當下,一起攜手回看來時路,以及準備好擁抱未來。現在看電影時,有些電影媽媽已經看不太懂,但我仍時常拉著媽媽一起去找,找她喜歡和能看得歡喜的電影。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過程,不是結果。 是一種我透過觀影的方式,了解媽媽,也讓媽媽了解我的過程。 像之前看過一段片子,男主很喜歡說「我裂開了」。媽媽便問我︰「什麼是裂開?」 我努力解釋半天,最後簡單且不負責任以潦草幾句話總結︰「簡而言之,就是整個人都不好了,感覺自己在原地僵住不再運轉了。」   原以為一切就此打住,不再有續篇。 未料,某日全家人聚在一起聊天,媽媽聊到自己早晨去運動,看見大家「包緊緊」好多同學都認不太出來,她就裂開了。 乍乍一聽,媽媽那句「我裂開了」。 全家愣住兩秒鐘後,集體爆笑。 媽媽一頭霧水追問︰「我說錯什麼?」 全家回媽媽︰「完全沒錯,就是太可愛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媽愛乾淨

■何田玉 母親愛乾淨。從孩童開始,母親帶我們外出,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將身穿從裡到外的衣服脫下,洗澡,換上乾淨的衣裳。即使是我每日放學回家也是如此。 當有親朋、鄰居來訪,他們離去之後,母親會把客人坐過的椅子,走過的路線,用乾淨的抹布沾肥皂水擦拭一遍,再用清水仔細拂拭,且客人穿過的室內拖鞋要清洗。我不能踩踏上這些線路,否則,我即要去清洗腳ㄚ子。 日復一日如此,母親不會覺得厭煩,她總覺得外面是不乾淨的,只有在家裡是潔淨安全。因為母親特別愛乾淨,我很少邀約同學到家裡來玩。生活慢調而無趣,只是久了我覺得為何這麼麻煩呢,細菌無處不在啊,可是我不敢違逆母親,就只當是家規。 爾後的獨立生活,對我而言是自由的象徵,母親看不到管不著,舉凡被母親視為有細菌的生活雜物我可隨處堆放,下班回到住處,可以恣意躺在床上,任意坐在地板上,不用急著梳洗,不過,還是會全身洗淨之後才入眠。但,出遠門後回到住處,仍維持著進門馬上全身沐浴的習慣,這樣一個淨身浴儀式在歲月積累中已經植入我的腦中。 母親現在仍然保持她的清潔習慣,客廳,有一張她專屬的座椅,她的房間是我們不能隨意進出的區域,妹妹幫她清洗的衣物,放在她指定的地方。她看她的孩子們長大以後隨意的生活,她懶得說教,也管不動,而我們尊重她的空間,偶爾她叮囑我們要曬被子,要換洗床單,我們說好。 近日因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每每家人回來,我都要他們去洗手洗澡,我彷彿回到那處處要清潔的舊日晨昏。孩子的眼睛偶爾閃出嫌我嘮叨的目光,不禁想,我是否也曾用如此眼神回應母親。突然覺得母親是對的,細菌無處不在,外面是不安全的,家才是安全乾淨的。我們回去探視母親,進門先用酒精擦拭手,用酒精噴灑開啟的門把,再去洗手,也不忘叮嚀她如果下樓曬太陽要記得戴口罩。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失眠

■王聖豪 夜是起宕的群山 未眠的人踽踽獨行…   不安的眼睛是霧雨 沿途探照,留下涼意 像最好的旅程,已錯失最好的旅人 月光皎透,已不是最好的出發 所有的鵠望各自凜立 各自穿過,一種哀然的抵達   此生也將如此罷,山路漫漫 箭竹與枯林,炊煙與雲翳 終將回到自屬的家居 僅餘心中沙沙的聲響 掛滿她離去的時間   鞋靴與手杖,將夜路依偎得更厚更深 危險邊坡,是未竟的戀人與她 整片憂愁的傾塌 而遠方幽微道阻且長 誰為夢境鋪陳一盞燈火 傾盡所有體溫   啊這陷落的夜的身體 終將無限變形延伸 像無數子彈蟻正傾巢翻湧 快速跑動、奔襲與齧咬 我們沿路採集 點滴凝露的睡意

Read More

〈中華副刊〉〈領悟〉的領悟

■趙銘豐 好小的時候,聽辛曉琪唱這首歌,好悲壯,是愛情的殯葬曲。哭花的妝容,拼命洗刷馬桶,像丟失了永遠找不回的東西。還愛嗎?不知道,因為愛恨情仇的荊棘倒刺,讓身心內外,鮮血淋漓。 再聽李宗盛的致敬,「我以為我會哭,但是我沒有」。我想了好久,被背叛的人,最後到底有沒有哭?如果有哭,又是何時哭? 李的演繹,該然是,事發當時,來龍去脈,確證。平順表達心志,說得平穩,卻已是心灰意冷?還是已無可挽回? 所以被背叛的人,最後到底哭了沒?該是當時情緒未上,待得三四五六七八天,就該當痛哭大哭特哭一場。 為什麼要等這麼久?因為直到最後一刻,被背叛的人,顧念的,還是對方。 他生不了氣,因為背叛信任的對手,就是個任性的小孩。毫無保留的耍賴,像是將一桶尖銳的碎利玻璃迎頭痛擊,被背叛的人的視線與足下,只剩斑斑血跡。 「多麼痛的領悟」,所有的快樂,所有的縱容,都必須付出代價,是雙方均等的代價,所以,最終,是誰失去了誰?始作俑者,反而會一無所有?這個問題的曲折辨證,應該可以綿延串連,直至外太空勝數不盡的星系。 雅俗文化都很有趣,能說好故事會更有趣,能用柔軟,熠熠生輝的視角,為創作,再拍攝一部幕後花絮,也很好玩。 我默默記得了,當年,我曾給學生的作文題目之一,就是〈我想送一首情歌給你〉。學生很愛,我也很愛,反正我就是想讀讀小孩,寫寫天馬行空,卻又不切實際的誠不我欺。 只是這首〈領悟〉,為什麼只有被背叛的人在說話?我猜,該是有人始終不肯誠實面對自己。 被背叛的人的愛,給得完整,撤退得乾淨,因為他知道,成住壞空,就是緣份已盡,是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玉紅的故事

■林佳穎 玉紅是遠從大陸遠嫁來臺灣的大陸新娘,她擁有一身剪髮的好手藝,她剪頭髮的技術,又快又好又有造型,她在我家附近的街上,開了一間店面,深受街坊鄰居的歡迎,因為她不但剪髮技術純熟,收費也只要一百元,再加上她待人親切和善又有禮貌,我們全家都是她忠實的客戶,她的生意可以用門庭若市來形容。 這樣的好景象只維持了幾年;有道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漸漸地,玉紅開店的時間愈來愈少而且不固定,甚至還曾經關門休息了幾個月,在家附近的量販店遇到她時,我忍不住關切地問她原因,她僅回答她生病了!需要休養,至於是生什麼病還有其細節,我不忍心也不方便再追問下去,怕觸碰到她的痛處。 因為玉紅一直沒有開店,我只好到別的地方剪髮,但是剪髮後的樣子,我並不喜歡也不滿意,那跟玉紅剪得俐落有型又有層次的剪法,相差甚遠。 再次在附近的商店裡遇見玉紅,我問她何時可以開店?我想去她的店剪髮,她脫下她的帽子給我看,露出一顆大光頭,她說她得了重病,說不定會收店,我聽了蠻難過的!不知道她是否得了癌症?也不敢多問她什麼,真誠地盼望她能快快康復,之後我要再剪頭髮,才有地方也有人為我剪美美的髮型,我真心覺得還是她剪得最棒最好! 有句話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我也知道,但是我沒有想到離別的這天這麼快到來,幾天後,玉紅的店鐵門深鎖,招牌也拆卸下來了!如今我已經非常久沒有遇見她了,不知道她現在怎麼了?還好嗎? 由她的例子,我深切領悟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現在我非常想念她,還有她剪髮美妙的技術,祈願她一切安好!

Read More

〈中華副刊〉向自己裡面走去

■向明 值此裡外四面都封關 想走下我住的五樓都必攔 看來已經走途無路了 只好奮勇地 向自己裡面的裡面走去 走向可以伸訴抱怨的場域   走進那條溫暖的血胍大道 那唯一曾與母親共呼吸 一起發出體香的神聖地方 我撤嬌,我痛訴,我大哭不止…   突然覺得有一隻乾枯的手 伸出來在輕拍我,為我拭淚 母親熟悉慈祥的聲音很輕聲 說:人類自認萬能,自己一手 製造出的災難大家共同遭殃 除非趕快覺醒痛改前非才可能 免于毀滅於自己所認為的萬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