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落幕

■橋下船槳 抹茶公主偵探一站上臺,特有抹茶老沉味立刻讓風扇呼了滿地,只見她邊研磨抹茶同時一語道破案件盲點時,外頭一副吃撐樣的雲朵立馬附議,滴滴答答的數票太過麻煩,嘩的一聲濺得無辜路人小腿肚不再怠惰,使力逃竄。 教室遠離窗外一場場正在上演的逃亡劇碼,三十幾張連體桌椅排成一個ㄇ字形,中間裸露一片光禿洗石子地,幾團再見天日的垃圾害羞拔腿狂奔,一個臨時舞台乍然顯現。道具組和劇本組人員面朝舞台坐著,不時點頭做記錄或隱忍憋笑的交頭接耳,等待待會兒評論時間可以讓話語宣洩而下,甚至溢流。 站舞台上已有一陣,聲音表情、走位站位、沒台詞時的自然舉動,尤其記得收起平常小動作,站對面的他側臉依舊如從前,綿延數里的山,左眼角下的淚痣卻柔和精心雕刻的面龐,向觀眾、向天、向剛才離去的抹茶公主偵探的方向,神情浮誇轉動手裡那杯浮飄縷縷熱煙的熱咖啡。 腦海還在想像咖啡王子偵探可能讓小孩觀眾集結過多笑聲時,事情超越時間速度,咚一聲,一滴輕盈水滴獨自流浪,尋著手背上落腳處,似乎是擔心它讓孤寂淹沒,第二滴、第三滴紛紛乘自由落體,不久手背匯成一片吸乾眼前觀眾區細碎聲響的小湖,而他,只看得見他頭頂自然捲短髮中央的螺旋,和不停向雙眼抹的手背,逐漸染成涓涓細流。 L懸空伸長的食指還停留半空數票,歡呼聲已耐不住性子逃離軀體,熱鬧響聲讓圖書管理員實在忍不住敲門提醒討論室該有的水平,從經典童話故事到以病毒為主角的時事劇,畢竟還是兒童劇,以實習常見小朋友埋頭閱讀的屁屁偵探做底,一位小孩原本三年級還在教室活蹦亂跳,時間快轉到了四年級突然人間蒸發,搞笑偵探們透過各種奇葩方法嘗試尋找蛛絲馬跡的喜劇。 歷經三小時火燙烘烤,甫熱騰出爐的內容大綱撩撥三位編劇的煩躁琴弦,奮力互轉彼此腦海中禁不住鏽蝕的靈感開關,一旁的他和副導演開始規劃分配工作人員和道具組人手,偶爾竄逃話語藏進他們耳裡,拋話,為腳本插花灑粉,多些童趣。雙眼來來回回筆記型電腦和夥伴間,隨意流向他的眼神卻一一被髮尾、撐額的手或是熱浪般彈跳而去的眼,躲避球好手般順流而下。這間討論室還是和去年同樣擺設,一樣淡淡冷氣房味,靠左牆的椅依然是坐上去會發出空咚空咚的長短腳聲,好酸以前愛坐那張椅,討論時少不了空咚空咚的不穩聲。 班會課上一片風平浪靜,他伸向天空說要當導演的聲,攪動現場氣壓海流,立刻刮起大風大雨夾帶海嘯巨浪,鬧得大家內心小劇場瘋狂迴轉,畢業前最後一次想追求完美的想法,搭配他是個在大學四年間沒什麼說話,埋縮教室一角的男同學,自然默默增厚了內心疑霧,而他,只是輕柔一拍便喚醒沉睡太陽,蔚藍的天一鋪,一瞬烘淨原是霧濛的眼前,人員分配、進度安排、各組小組長回報機制,下課後變形蟲般融入各組幫忙,偶爾空手捧接即將朝草原一扔的小事紛爭,對於演員組表現他調高標準,語氣表情稍洩漏半分真實身份,立刻按下重播鍵。 這也難怪,一到三年級好酸是導演,表演前每天他都是在依然習慣性遵守宿舍門禁時間陪好酸回租屋處,一回到家好酸又是一個勁兒潛水思考走位站位、戲劇張力,而那時的他不是編劇,也不是副導。 「他都這樣跟你四處亂跑?」好酸抬起埋沒書堆的臉,一臉忘記隱藏幸福的點了點頭。 「畢業後他教學,我拍片,蕾妳要繼續當業餘編劇嗎?」 我的一句想得美讓好酸一瞬開啟撒嬌攻勢,混雜一些剛才走回來的路上他們兩人間的談話,透明不摻缺的粉紅泡泡充滿其中。 不只一次瞥到,無課的教室是清空穢物的腸,空氣藏裡頭輕盈起舞,而他彷彿囫圇下肚的食物,陷腸內滯留不走,坐好酸從前最愛角落的位,任思緒漫流,偶爾寫稿,有時只是呆望時間提包溜走。那次排練幾位演員沒抓穩記憶的鞍,台詞紛紛脫籠竄逃,尷尬隨意漫遊教室,差點匯聚成火爆星火時,小組長的臨時解散立馬拯救缺氧的空氣,順道彎入原教室拿書,推門後站原地縮手拉門,抹滅改天再拿的想法,空蕩教室穿上一件缺一角的安靜薄衣,他又坐好酸的位,頭低,側邊頭髮和瀏海遮住了臉龐,手中的筆於紙上翩然飛舞,「靜如蟻拿了就走吧!」一開始只是紙張摩擦的細微聲響,逐漸擴音為抽噎啜泣,隨後是一步步慢慢逼近的熱氣。 「蕾,幫我帶過去給她。」他手裡是一張手做卡片和從前好酸最愛的檸檬。 閉眼,挾持著淚水反鎖眼皮內,任它們大聲呼喊。 那一次期中考後三個人約家裡吃飯,好酸難得下廚,一道道美味佳餚是柔美旁白聲,帶出三人歡樂談天的第一幕,但總摻了點怪,臉上雖總是笑著的好酸只記得說自己好希望永遠三個人在一起,但她又忘記說自己的事,忘了說她的媽媽在我沒課時又來了租屋處一趟,一陣強風豪雨搜刮一包又一包藥物,下樓後往子母車方向,一次丟棄。 災後好酸還是習慣笑,內心沒有妥當安撫的獸愈變愈大,不論光和影一律狂妄啃光,於是好酸開始學會憋氣,憋氣憋了好久和經常嗆咳換氣不順,最後獸還是張口吞噬,有天好酸說想要變成一隻鳥,好在比較乾淨的天空裡隨風翱翔,還沒回話,她就真的飛走了。 表演當天來了許多大學附幼的小孩,腦海來來回回排練,等待出場瞬間來個大爆笑,一旁沐浴黑暗中他,淚痣還是鮮明的黑,朝我比了一個加油手勢。 那條路還是走得好不熟悉,直走,左轉彎入最裡面,我拿給好酸看的排練照片,他站演員們最中央,臉上忘記戴上面具,表情脫逃喜怒哀樂,一臉平靜,戲劇隨一聲高亢背景音樂懸收半空,伴隨那天腦海對著照片中的好酸說:「變成鳥了嗎?天空真的像妳說的一樣沒有汙染,對吧?」小雨般的幕落下,淚水攻占眼眶,濕了眼影。 畢業後他當上教師,日子開始匆忙的不合理,偶爾聯絡問好的日子漸少,但在那個蔚藍過頭的天總還是會碰頭,也順路到附近餐廳吃吃飯。他滔滔談論現在的小學生各個個性十足,「雖然疲憊,不過還是有成就感,妳呢?班上的孩子還好嗎?」我看見他那些日子不願和好酸再次相望,總抹得全身上下灰影重重的過去已經躲藏角落,只是偶爾還是會用一雙溫柔捧起,輕柔撫摸。張嘴,我開始說起班上那群孩子令人頭疼的家長們。 分頭散去後又獨自踅回,路過隔壁一對老夫妻正閉眼合十祭拜,眼前的好酸依舊是那次晚餐聚會無憂的笑容,一疊剛出爐的腳本橫擺好酸面前,「導演,業餘編劇奉上腳本囉!」 我彷彿感覺到好酸從前燦笑時,總會連帶附贈的擁抱。

Read More

〈中華副刊〉帶上《詩經》去踏春

■付令 在這個萬物復甦的季節,讓我們以《詩經》之名,開啟穿越三千年時空的心靈之旅,與古人和自然來一次深情對話。 桃花,總是春天最早的信使,它們以一種不加雕飾的熱烈,宣告著冬的結束與春的到來。〈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不僅描繪了桃花的嬌豔欲滴,更寄託了對新娘美好未來的祝願。我漫步於桃花林間,每一朵盛開的桃花都彷彿在低語,講述著關於未來與希望的故事。而那些不經意間飄落的花瓣,輕輕鋪就了一條通往春天的詩意小徑。 走出桃花林,眼前是一片金黃色的海洋,那是油菜花與蘿蔔花的盛宴,就像〈邶風‧穀風〉中的「采葑采菲,無以下體」。在這片絢爛的花海中,黃的油菜花如同陽光灑落大地,白的蘿蔔花純潔無瑕,還有紫的胡豆花點綴其間,構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春日圖景。春風拂過,花香襲人,彷彿連空氣都甜得像蜜。 〈小雅‧出車〉有云:「春日遲遲,卉木萋萋。」此言恰如其分地描繪了步入山腰時的景致——草木繁茂,萬物在這溫暖的春光中欣然復甦。林間蜿蜒的棧道上,芳草萋萋,恰似〈小雅‧鹿鳴〉中那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勾勒出一幅寧靜而和諧的畫面,令人心曠神怡。蔥郁的草木間,定有鹿群在其間悠然漫步,它們的鳴叫,如同大自然最純淨的旋律。站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天地間,閉上眼,彷彿能聽到遠古的迴響,感受到那份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寧靜與滿足。走到山頂臺地,堰塘中生長著蓮花,岸邊農家院前栽種的桑樹嫩綠欲滴。這正是〈鄭風‧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華」所描繪的景象。 春天,也是辛勤勞作的季節。路邊,一叢叢不及小腿高的野豌豆綻開紫色小花,結出一串串綠色和黑色的豆莢。這讓人想起了〈小雅‧采薇〉中的句子:「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抑或可以想像〈周南‧關雎〉中的女子,水邊採摘荇菜,「參差荇菜,左右采之」;或像〈周南‧芣苢〉中那樣,在岸邊一邊吟唱一邊採集車前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或者像〈召南‧蟲草〉中那樣「徒彼南山,言采其蕨。」春天會給勤勞者予饋贈。而她們的身影,一定是春天裡最美的風景。 而〈小雅‧南山有臺〉中的莎草與灰灰菜,不僅是生活的實用之物,更是自然賦予的智慧。莎草編織草鞋、蓑衣,踏遍千山萬水;灰灰菜清熱解毒,滋養身心。縱然生活偶有苦澀,只要心中有愛,苦澀也能變得甘飴。〈邶風‧穀風〉中的「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就從平凡中發現了不凡。〈衛風‧木瓜〉中的投桃報李,更是對真摯情感的頌揚。在春天這個充滿希望的季節,讓我們帶著《詩經》的浪漫,去擁抱生命的每一刻美好,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詩與遠方。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五言律詩〉.廣濟橋

■子寧 廣濟橋,亦名湘子橋,立於廣東潮州韓江之上,為古代閩粵交通要道。該橋集拱橋/樑橋/浮橋於一體,為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浮橋。 韓水長流處, 湘橋臥碧波。 浮梁通百粵, 啟閉渡舟舸。 亭閣連雲起, 風霜歷代多。 潮州今古事, 盡在此橋過。

Read More

〈中華副刊〉走一條人少的路

■蘇佳欣 一個冬天下午,農民曆上印著小寒,實際上體感是小暖。我在住家附近公園,戴著耳機散步,邊走邊唱著喜歡的歌曲,一路陽光普照,悠悠晃晃便走入水邊的林蔭小徑。通常喜歡選擇人少的路,只專心在自己想聽的音樂,不太在乎周遭的聲音。 不經意來到無人的角落,忽然間「呼魯呼魯於於於」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這種不屬於我播放清單的曲調,擾亂心中原本的寂靜,沉浸於自我世界的我嚇一大跳,通常只有救護車的聲音可以覆蓋掉我耳中的音樂,那美妙但尖銳的「呼魯呼魯於於於」,究竟是什麼聲音? 旋即摘下耳機,認真尋找聲音的來源,原來是來自一隻腹部飽滿帶橘色的黑鳥。我發現他也發現了我,且在原地走來走去,並沒有離開那裡的意思。我蹲下來準備要仔細端詳,與此同時,另一隻淡橘肚子的黑鳥現身了,好像要故意讓我看更清楚似的,也好像特別要我注意到二隻有些微不同。若非兄弟姐妹的差別,就算我再怎麼沒有常識或不諳鳥事,也可以大概猜出應該是夫妻同林鳥,陌生外人如我,識相就快閃吧! 在城市中移動,巧遇色彩繽紛美麗小鳥的機會不太多,特別是那突如其來的鳥鳴聲音洪亮、宛如新歌。由於這個短暫的停留,我放慢腳步、踩著土地,並打開耳朵、用心觀察周遭景物,感覺自己融入大自然,滿心歡喜、陶然自樂。回家後上網一查,白腰鵲鴝是人類稱呼他們的名字,在暖暖的小寒這一天,走在一條人少的路,我已然成為他們守衛驅趕的對象、共同的敵人。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港邊午後

■耶子 藍色漸漸含蓄 褪出一片沙的褐色 樹下躺椅的睡姿 輕易就把海風刻畫出來 鼾聲隨著枝槳葉帆 航出高高低低的水道 夢向港外波濤洶湧 鳥鳴更收斂了 好叫午休不被登記愛講話 鞋子也高枕無憂 被流浪的人踢得更遠 很專業的悠閒 遠方的燈塔邀我 這次不要回家 註:於台南安平漁港午後小憩

Read More

〈中華副刊〉時光深處又小寒

■楊文力 「忽吹微雨過,便覺小寒生。」漫步街頭,當感覺到節日的氛圍愈發濃厚時。二十四節氣中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小寒,就隨著蕭瑟的寒風一起到來了。小寒的到來,似乎在提醒著人們,農曆的一年幾乎走到了歲尾,新年已經近在眼前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載:「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雲,月半則大矣。」表明小寒是冷氣積久而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但在民間也有「小寒勝大寒」的說法,意為小寒時節的氣溫,要低於大寒時節。民間諺語有雲「小寒時處二三九,天寒地凍冷到抖」,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雖已是走入數九寒冬的時候,但今年的冬日許是被新年一抹抹陽光溫暖照見,或是心裡正有一個期待的春天,而讓這個冬韻闌珊的小寒節氣不那麼寒冷。 歷經冬日的清淺與蕭瑟,小寒的到來,宛如時間的筆觸,在光陰的長河中鋪陳出一幅深遠的冬日畫卷。四季輪迴,光景更迭,冬日的婉約與簡靜,將一切繁華與喧囂悄然收攏。在回憶中回望秋日的曠野,於小寒之時,我們靜候著春的訊息,期待著新生的希望。 冬日素美,光陰裡滿載著對未來的期許。在寒冷中,我們更加珍惜溫暖的瞬間,感受那份來自心底的喜悅與感動。當繁華落盡,季節的脈絡清晰呈現,萬物歸寧,時光在刪減中愈發顯得純淨與質樸。從春的生機盎然到冬的素雅靜謐,我們一路風霜雨雪,歷經歲月的洗禮,終在冬日裡找到了心靈的歸宿與暖意。 山寒水瘦,冬日的景象雖顯蕭瑟,卻也別有一番韻味。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這份寒冷與靜謐,但內心卻滿懷期待,期盼著春天的盛大降臨。遺憾的是,這個冬天少了雪的點綴,那份靈動與詩意似乎也隨之而去。小寒、落雪、寒涼,這本應是冬日最美的風景,而今卻只能在心中默默勾勒與期盼。 時光匆匆如流水,歲月無聲地劃過指尖。在季節的深處,我們只能在記憶中追尋四季的容顏與那枝頭殘留的花香。暮冬歲尾,心情複雜而微妙,幾分沉重、幾分感慨、幾分遺憾。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我們在生活中時而迷茫、時而掙扎,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們更加堅強與成熟。 即便是在這寒冷的冬日裡,我們也要學會抬頭仰望那清亮的月光。讓內心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驅散心中的陰霾與困惑。只要心中敞亮、充滿希望,那麼春天的腳步就一定不會遙遠。願我們都能懷揣著美好的祝福與願景,走過這段小寒不寒的歲月;願你我冬入小寒依然明媚如初、歲月有暖、無懼任何寒涼與風雨。

Read More

〈中華副刊〉過完冬季

■逸凡 徐懷鈺在小巨蛋的演唱會上,重新詮釋這首歌曲,向已逝的國際歌手李玟致敬。 或者是懷念,或者是為賦新詞,或者是某種企圖性的宣告,或者是……簡短的「致敬」二枚字詞,內蘊無窮;彷彿當年求學,將落居在宜蘭市區的宿舍取名為「偏心閣」,取「心遠地自偏」之義。 (夢入桃花源香格里拉。) 樓友是研究所的學長,表示如果沒有經過解說,他人如何明白? 河流潺湲,住處在河堤附近,有跨越街衢的陸橋,有堤防,有離開市政府的社會局;彼時尚未戒菸,晚餐過後或者趕寫論文的夜半,總在陸橋上吐納尼古丁異域的風氣,凝盼車水馬龍,或者對岸;偕行CD隨身聽徐懷鈺的轉音莫文蔚輕綻歌喉王若琳婉轉翠啼劉若英凝神輕喚倒帶蔡依林,更多的是Pink Floyd和平均律的巴哈有時國劇四面楚歌霸王別姬切合當下。 車流湍急,無暇找出或辨別意義。人事紛擾。 人事紛擾。 (楚人翩翩祈神。)在陸橋上凌波微步,視野所及車馬轆轆好個佩劍逆刃刀的俠少白爛時分夜幕垂降唯有菸火一星漫舞東皇太一。 《離騷草木疏》。 或者被遺忘的童年。 學姐的碩論和博論;我想,對,我想,我那時候想過了冬季,就會忘了妳。 不是為賦新詞,而是和胞妹以及重聽的母親一樣,都持有永久性的殘障手冊。 都從外表不符看不出殘障人士的樣子。 何謂「殘障人士」? 就像是曾經有過提問,「上帝已死」到底要從析離柏拉圖或者教會的黑暗史立論? 李玟名動國際,榮華富貴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為何作出傻事?那些名符其實是否讓我們卻步巴別塔之後沒有統一的標準俠少時代追求的自由無邊際如今當下剎那霎時轉瞬彈指竟然期盼這世界都一統吧持續一首歌的時間才又回神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名「符」其「實」或者名「副」其「實」? 有沒有另外的「我們」?誰是我們? 我們會是誰? 所見、所聞、所傳聞,據亂世、升平世、太平世,最後塵埃落定,定於一尊,人生的價值,《公羊傳》的三世說,世界不斷地循環,所有都是重複發生,我們只是在不同的培養皿中? 被豢養、被實驗、被對照、被操縱、被消失也毫無意義? 我研究與《公羊傳》對立的《左傳》,我當時不知如何下筆;彷彿如今,沒有可以依循鑿壁借光根據國家圖書館碩博士論文加值系統所知,我是中華民國台灣建國超過百年以來至今首位也唯一一位學位論文直指《左傳》的歷史研究生。 被指導教授指定。 《禮記.經解》:「《春秋》之失:亂。」雖然我斷句為「『春秋』之失:亂。」。那麼,研究《公羊傳》、《穀梁傳》的學者們展開工作的進程,就是有一價值理念永遠先行牧羊人燈塔方向燈單行道兩旁的住戶如何回家?史事必須被賦予意義?我漫步到河邊的意義是?《笑傲江湖》令狐沖修習「吸星大法」導致內息駁亂,漫畫《冥王》中維持正義打擊壞人的原子小金剛擁有太多意識當機陷入長眠的昏迷。 我的意義?我寫作的意義?我作品的意義?許多「事」集合成《左傳》的意義?那些故事中人的意義,或是故事被集合的意義?至今,我共款猶原無法度明晰如果英文能出現在前文台文嘛會使。 漸漸地,我知道我被賦予的意義了;雖然那並非我所主。在陸橋上很安全,只是無法與眾偕行,夜半時分。 相聲表演裡,有句術語(述語)是「抖包袱」;我散落一切加諸於我身上的,卻找不到可以依循的對象了;俠少的我曾經在世,一定會數落地嘲諷現在的我放棄自由、不想成為獨立自主的個體。 那些茫然,隨身聽換上Pink Floyd〈Comfortable Numb〉。 「對」或伊豆的舞孃成「隊」在哪裡? 這是何世這是哪裡? 你放聲大哭。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我先王先民之井命,實式憑之。 「景」寫錯了,那是《挪威的森林》;我現在是朱天心《古都》。 過完這個冬季,希望能夠篇新地抖落所有的包袱(沒有錯字,也不是錯字。)。 溪流錚錚作響。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大姐夫的收藏

■王秀蘭 今年已高齡九十的大姐夫,當年上校退伍之後轉職龍潭的中科院,直到六十五歲退休才告老還鄉。 兵荒馬亂的一九四九,年僅十三歲的大姐夫與他的父親因戰亂隨國民政府來台,從小歷經過抗戰,嘗過一無所有的困窘,惜物愛物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崇尚簡樸的他,身邊物品絕不隨意丟棄,居住龍潭十年,雜物越堆越多,家人眼看退休在即,憂心他告老還鄉時,這些東西不知如何處置,大姐苦勸:「退休生活越簡單越好,用不到的東西該丟就丟,否則再大的房子也容不下。」但大姐夫堅持:「都好好的,丟了多可惜,說不定哪天還能派上用場。」他荒謬又糾結的心態,家人也只能尊重。 所幸保養得宜,大姐夫雖屆退休之齡仍身心健朗,晨起運動、出外搭公車辦事購物從不勞煩他人,於是大姐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在住家附近覓得一間小房,讓他既能繼續保有獨立空間,亦可堆放他視如珍寶的物品,且離家近,能與家人就近呼應。 大姐夫是一個絕不料理家務的人,回南部放他單身獨居在外,沒幾年光景,家中雜亂不堪且東西越堆越多,孩子經常要過去幫忙整理卻屢遭拒絕,他擔心辛苦收藏的東西一不小心就被丟到了垃圾間。 大姐夫另有一癖好,出門在外只要看見了可堪用的好東西便習慣隨手撿回家,屋子裡除了廁所與臥室的床鋪,到處都成了可怕的資源回收場,靠著牆壁與走道層層堆疊著。偶有朋友來家裡坐坐,經過得小心翼翼,大夥兒都嗤笑:「這裡好像一座歷史博物館,什麼都有。」一疊疊過期泛黃的舊報紙、書籍,破舊不堪的鍋碗瓢盆,甚至還有他從小到大的課本、作業簿、制服等等,那些舊箱破袋已結蛛網無人敢碰,望著眼前的一切,他總意味悠長地說:這是一段多麼值得珍藏的迢迢歲月啊! 前陣子大姐夫在公園不小心摔了一跤,雖未傷及筋骨,但身體狀況已大不如前,家人不放心他一個人獨居在外,苦勸他搬回來住,生活起居方便照顧,他口頭答應了,但當家人過去幫忙整理物品,準備將一箱一箱的廢棄物綑綁丟棄時,他又後悔了,語重心長地說,這些東西還是暫且放著,等他走了之後再處理,是丟是燒隨大家,反正那時候他也看不到了。 歲月已老,繁華慢慢散去,面對耄耋之年,他只能細細咀嚼記憶中留下的最深刻烙印,在滿目瘡痍的人生裡匍匐前進。當我展讀李商隱的詩句「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才深深體悟出他的悵然若失之感。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渺光之律

李康莉俳句 烈焰中祖靈的容顏 火神祭 田邊菊 遙望歸人的莊稼姑娘 黃頭鷺 墨色牛背上點點白雪 老巷如歌的行板聲漸歇 雨夜 撥一瓣文旦 磨墨後掌心淡雅餘香 龍鬚藤 大貓鬍鬚呵癢拂過臉頰 五色鳥為誰銜掛金鈴鐺 苦楝 遺落在夜光下的貓鬍子 龍鬚藤 追隨勇渡黑水溝的先民 劍獅 火神祭 刺竹劃破夜空寂靜 飄落達摩的一葉扁舟 桃花過渡 (華文俳句社供稿)

Read More

〈中華副刊〉最是橙黃橘綠時

■陳濤 當四季變換的車輪滾滾向前,再度進入景色宜人的秋天,路邊金黃的樹葉隨風翩翩飄落,如紳士般瀟灑離去,只為騰出大自然的舞臺,讓果園裡掛滿枝頭的累累碩果,成為金秋時節最美的風景。而那滿園熠熠生輝的各類果實裡,率先映入眼簾的橘子,悄然撥開我的心扉,打開塵封的記憶。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在蘇東坡看來,只要橘子成熟了,就是豐收的季節。而我故鄉的後山,種滿了橘子樹,它們不如村口的那棵大榕樹粗壯,也沒有梨樹那般挺拔,卻也在枝繁葉茂中掛滿了漸漸由綠變黃的橘子,恰似一排排列隊士兵黝黑的臉上,露出陽光燦爛的笑容。擁有這片橘園的人是我的一位伯父。每一個微涼的晨曦,露水從碧綠的秋葉尖頭滑落,村裡牆壁駁落的黃土屋頂上,煙囪冒出嫋嫋炊煙,逐漸消散在鱗次櫛比的梯田上空,和藍天白雲融為一體,伯父就已經吃過早飯,扛著鋤頭,背上籮筐,踏上前去橘園勞作的路,任由初升的旭日穿透鄉間小路搖曳的樹葉,將歲月的斑駁撒在他身上。經過伯父心靈手巧的打理,每一棵橘子樹都能一心向陽,茁壯成長,結滿果實。徜徉在好似彩繪畫卷的橘園裡,站在枝椏下,摘一個橘子,剝開綠色的薄皮,就露出黃橙橙的果肉,白色的脈絡清晰可見。取一瓣放入嘴裡,甘甜的汁液滋潤了口腔,讓味蕾得到了昇華,也甜醉了這個詩情畫意的秋季。伯父是把種植橘子的好手,他培植出來的橘子,好像被施了魔法一般,每一個都能甜在心間。 吃完的橘子皮,伯父也不會丟棄,而是收集起來,放在太陽底下反復晾曬,直到水分徹底乾枯,成了乾癟的陳皮。伯父說,夏秋之交,氣候多變,容易咽喉腫痛,用陳皮泡水喝,可治療咳喘痰多。橘子皮的功效,在《本草綱目》也有記載:「橘皮,氣薄味濃,陽中之陰也。可升可降,為脾、肺二經氣分藥。留白則補脾胃,去白則理肺氣。」 堂弟(伯父的兒子)經常帶我去橘園玩耍,恰逢這個收穫的季節,伯父拿來兩個籮筐,讓我們採摘橘子。鄉下的孩子早當家。兩個籮筐都被塞滿後,就由堂弟用扁擔挑起,厚實的重量壓彎了他的腰。我學習成績好些,拿秤桿的任務就落在我身上。我和堂弟一起走村串戶叫賣橘子。那時交通並不發達,農村人難得才去一趟城市,所以沿村叫賣的小販很受歡迎。「好甜好甜的橘子哎,不甜不要錢!」每到一處村莊,堂弟就扯著嗓子喊起,儘量讓聲音悠遠綿長。很快,村民們被稚聲稚氣的叫賣聲吸引,陸陸續續走出家門,原本平靜的村子裡瞬間變得熙熙攘攘。村民們將我和堂弟圍的水泄不通,你一個,我一個,拿起橘子試吃,嘗到甜頭後,他們紛紛裝袋購買,我趕緊為他們打稱。農村人淳樸,不會因為我們是小孩就動歪心思。本來是出來湊熱鬧的人,稱好橘子後,才想起出門沒帶錢,拿了橘子回家後也很快把錢送過來。 直到夕陽西下,在落日的餘暉中,我和堂弟挑著已經售賣一空的籮筐,攥著賺來的錢,歡快的往回家的路上走著。路邊的草叢裡不時傳來蟲鳴聲聲,彷彿和我們一樣開心,第一次感受到了掙錢的喜悅,也明白了果農的辛勞。 隨著我們漸漸長大,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奔波,多年以後返回家鄉,後山橘園早已消失不見,當年的種橘人也兩鬢斑白。兒時的快樂時光一去不復返。 又到了橘子上市的季節,果農在街邊擺攤賣橘子的情景,不由得勾起我對那段少年往事的美好回憶。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當我暫停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腦海裡總能浮現出那些被橘子的甘甜溫柔以待的日子,也相信未來的美好必定會如橙黃橘綠的季節如期而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