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自珍集/〈淡黃柳〉.蝶引

■子寧 追著蝴蝶髮夾,進入了一家爵士樂小酒館…… 蝶飛鬢側, 招引深深陌; 忽墜琉璃春影仄。 乍裂門光酒室, 珠珀傾波卷人入。 樂聲澀, 寒煙裹低泣。 絳綃旋, 笑渦溢。 指輕敲、冷盞溫紅液。 裂帛銅音, 吹星成屑, 凝作雲邊蝶魄。

Read More

〈中華副刊〉送妳晉塔

■萬羚 2025年1月9日全台在冷氣團的籠罩下,苗栗相對暖和,陽光一早即露臉相迎,然而,後龍的海風襲來,依然冰涼刺骨。 午後,誦經已近尾聲,來到擲筊時刻,師父先將筊杯傳給妹婿JR,緊接著,師父以口白唸道:「怡夫人,妳親愛的家人此刻與妳同在,安排妳住到新家,讓妳在此休息,他們也期盼能得到妳真誠的祝福,願妳賜福!」JR將筊杯往地面一擲,不是聖杯,擲筊過程得重新來過,師父類似的話語重複又重複。我心中默禱:「妹妹,別任性了,JR這些天悲痛欲絕,日日雙眼紅腫,就別跟他鬧脾氣了,他會心疼。大家都捨不得妳獨居於此,會常來看妳的,妳就安心搬進新家吧!」 12月24日告別式當天,目送棺木消失在熊熊烈焰中,我的淚珠還來不及掉下,妳的身軀已瞬間化為灰燼。此刻,家人將這罈骨灰護送到苗栗後龍的「福祿壽生命藝術園區」,此地依山傍海,景緻宜人,妳將永遠定居於此。 終於擲得聖杯,瑋妹說:「怡好難叫,她一定又雲遊四海去了,也不知旅遊到哪個國度了?每次都要呼叫好幾回,她才回神。」我一聽不覺莞爾,是啊!怡妹的個性就是如此!她向來喜愛旅遊與美食,生活的態度從容不迫,落落大方,她才不理會我們有多急呢! 怡妹是老公的表妹,是五姑的長女。我婚後,成為她的大嫂。認識怡妹時,她還是個剛上小學的孩子,雖然我年長她將近二十歲,我們之間卻特別有緣,不僅相處融洽,個性也相近。 她到美國就讀研究所,我們就像送自己的女兒上大學一般,從芝加哥開車載她到位於東蘭辛(East Lansing)的密西根州立大學,陪著她看周遭環境、辦理註冊、入住宿舍,一切就緒後,我們才放心的離開。 每逢假日,她趁機四處旅遊,只要路過芝加哥,必定住在我家。當年,我的外甥女Anny正在西北大學就讀,也住在芝加哥,假日常來我家,兩個女孩年齡相近,很自然就彼此聊在一起。那些年,我因工作的關係,經常參與主辦芝加哥地區僑社的大型活動。有一年「大芝加哥地區新年晚會」邀請楊燕主唱,我請兩個女孩都過來吃年夜飯,她們一聽到現場要賣楊燕的親筆簽名CD,問我可不可以讓她們當義工賣CD?我當然求之不得,看著兩位美女興奮的與大明星合照,賣得不亦樂乎!我亦感染了那份喜悅。 Anny畢業後,考進美聯社,分派到紐約首府奧伯尼(Albany)當記者。那年五姑來美,怡妹決定來個東部之旅,順道到奧伯尼找Anny。於是,五姑、怡妹和我三人行,我們從芝加哥出發,開著怡妹的車,花了幾天的時間,沿著五大湖區自助遊。我們先到密西根的荷蘭村;又行經俄亥俄州伊利湖畔的克里夫蘭,參觀搖滾樂名人堂博物館;再到水牛城看尼加拉瀑布,遙望對岸的加拿大;走訪紐約上州的葡萄園,品嘗冰酒加美食,最後來到奧伯尼。四個女人擠在Anny的小公寓,天南地北聊到忘了今夕何夕,當年的歡樂情景,如今依然歷歷如目。 怡妹於2024年10中旬開始咳嗽,兩星期後到醫院檢查,診斷出是「小細胞癌」,隨即住院。「小細胞癌」是一種極為惡性的癌症,最常出現在肺中。「小細胞肺癌」堪稱是肺癌中的惡霸,它是一種神經內分泌瘤,非一般常見的肺癌。肺癌依照癌細胞分化程度和形態特徵可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肺腺癌」是肺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它屬於「非小細胞肺癌」,生長速度較其他種類慢。「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惡化最快的,當確診發現時,常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它的發病位置多位於肺部中央靠肺門之處,容易往大的支氣管發展,使氣管堵塞造成肺葉萎陷,無法用手術切除。老菸槍,是小細胞肺癌的最愛,長期接觸石綿、苯、焦油等致癌物質的工作者,罹癌機率也高。然而,怡妹不抽菸,也沒有工作環境的問題,不知是否與家族的遺傳基因有關?因為病情影響到呼吸,怡妹很快就轉進加護病房,雖有良好的醫療照護,但虛弱的病體仍不敵癌細胞的迅速蠶食,病情急遽惡化,僅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告別人間。人的生命是如此脆弱,誰料盛開的花朵竟會一夕凋零! 最後一次見到怡妹是2024年6月4日,「海外華文女作家協會」在台北的讀書會有一場演講,由我主講「路邊的野花不要採–漫談常見的有毒植物」。我請怡妹過來幫忙拍照,以留紀念,她精神奕奕的從新竹趕來當攝影師,為會場所有嘉賓留下美照,唯獨她自己沒有入鏡。會後,我們共進晚餐,相談甚歡,我邀她在台北住一晚,她說JR會等她回家,就趕回新竹了。 這幾天,我不斷翻閱當日留下的照片,真的找不著怡妹的身影。記得當天演講,我雖忙著測試電腦及投影片,忙碌中卻沒忘記要她過來拍張合照,她卻笑著說:「大嫂,我們合影的機會多得很呢!我今天當攝影師就好。」誰料到再也沒有合影的機會,再見面已是天人永隔。 怡妹!陪妳最後一程,送妳晉塔,我告訴自己別再哭泣,妳已在此安息!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就開了海產店

■李柏欣 船塢邊水退了又來 等你等到後來 纜繩都鏽了。太陽與鹽 每天的太陽每天的鹽。 還有埋進水泥的輪胎 繫著我在港邊徘徊 等你等到後來 終於願意守一些漂亮的喪 穿了黑紗打著繡邊的傘 魚群在黑影子下聚集 繼續這樣也不是辦法 就有了魚缸。堅固繁複的魚缸 水從上層滿溢,幾道銀色簾幕垂掛下來 擁有一個微縮的港 感覺一切開始運轉多麼充實── 將魚放上砧板剖開。 牠瞪大眼睛流出臟器 日復一日我從忘記的縫隙孵育你 也只得不動聲色 將你剜去 於是有了客人和夜夜乾澀的歌聲 牆角待退的空酒瓶 我慢慢菸了酒了的嗓音 夜晚煙霧蒸騰矮杯與玻璃瓶交錯 紅色塑膠布捲起免洗筷和紅色衛生紙 在紅色與紅色之間當一個寡婦 應著點唱機的音樂哼著歌 甚或被哄上台跳起了舞 錯愕地流下兩行淚 忽焉記起水幕深處日漸消瘦的龍蝦 等你等到後來拉上鐵門 愛也只能是我悶悶地肢解那隻龍蝦。 當一個寡婦這樣可好 唱歌、敬酒、殺魚 你死了又死我也不小心死了幾次 「這樣就很好了」有人說 請了幾個雜工照料了幾個家庭 晨起點收漁獲每天的太陽, 夜裡刷洗地磚每天的鹽。 不禁有點悵然心想這該不會就是安慰 老客人送來一幅匾額寫著「近悅遠來」 現在你看看我 甚至有了一些遠近馳名的魚── 我一直很努力 不讓人知道那是你。 (第27屆臺大文學獎新詩組首獎作品)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日會築心園記

■胡爾泰 在新山之陽,夢湖之畔,有人用心構築了一座園林,取名「築心園」。這是一塊夢土,在青山綠水之間,閃著春天的光。 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左轉上了短坡,一棟中西合璧的房子就矗立在眼前:西式的洋房別墅搭配著中國傳統的窗櫺,一下子就吸引了目光。精雕細琢的漏窗,透出古典的風華;柚木的櫃子裏,典藏了古人的智慧;牆壁上懸掛的字帖「山靜松聲遠,秋清泉氣香」,反映了別墅主人的品味。門前仙桃樹結出的金黃的果實,閃閃發亮,真令人垂涎三尺。南天竹護衛著屋宇的雙翼,南側的桂花和樹杞則引向更寬闊的園圃。那兒,茄子和瓠瓜正開著繁花,等待豐收。 往山谷望去,澳洲茶樹張開白色的網,捕捉陽光,一如我們張著大眼,吸納著春光。坡下是蜿蜒的北港溪,潺潺地往南流,在遠方匯入大河之後,應該轉向西,跟著太陽流向大海吧!古人詩裏說:「門前流水尚能西」,看來是經過一番轉折的。雖然已經是暮春三月桃金孃開花的季節,溪邊的油桐依然飄著白雪,隨著春風,融入清澈的溪流。這不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而是宇宙萬物自然的契合。 有朋自遠方來,就以茶代酒,一飲三百杯吧!從紫砂壺溜出的香氣,不斷地述說著翠葉的歷史。凍頂烏龍是鹿谷山上雲霧產生出來的寶物,焙火味摻雜著茶農的手瀋,琥珀色澤透出的清香,有著青春之戀的回憶。龍井茶的黃金芽保留了南朝的風流,葉浮水上,如扁舟畫舫,「不是畫而勝於賞畫,不是詩而勝於吟詩」。甘甜的沈香,真的讓人「三咽不忍漱」。橙黃明亮的大紅袍,則有著濃郁的蘭花香,在陽光下閃著貴氣的紫紅色的光澤。茶,的確是口腔的聖品、心靈的伴侶和靈魂的洗滌劑啊! 蝴蝶追逐著春光,雅客嚮往著詩情。掬取一些桂花,和著茶飲下,詩興逐漸在胸腹之間發酵,等著噴湧而出千古的幽情。吟一首唐詩,唱一闋宋詞,彷彿古人翩臨,給這場盛會添了流風餘韻。而主人的臉上開出了這個季節最美麗的花,花香在茶几上、眼簾間瀰漫著。當茶香還在鼻腔與味蕾之間縈繞的時候,陳年的往事早已在紅唇與青瓷杯之間,千迴百轉了。 光陰在歡情與指縫之間溜走,黃昏的簾幕正逐漸從屋內拉向前庭的春夜。落日啣著遠山,是故人依依不捨的情懷。暫時的分手,應該是另一次聚會的開始吧!也許,那時不僅飲茶、飲著春光,還啜飲著夏日的風華,在絲竹之音的迴盪之下……

Read More

〈中華副刊〉推動書香的人

■蔡明裕 從外島來台北的顏國民老闆,已經營多年的大元書局,以勤儉的精神,薄利多銷的買賣紫微斗數和相命方面的書,和請老師來教命理方面的一些課程,也收一些出租場所費,才能賺一些錢,這樣讓他立案的純文學的文創達人誌,能繼續生存下去。 現代的報章雜誌,很多是以網路出版的,顏老闆堅持用實體的文學雜誌,他認為人跟書相處,才有書香氣。一個人老闆「就是書局裡的工作全部自己做」,每個月下旬,又辛苦忙碌的編輯,尤其月初出書後,又忙著寄送給訂購的客戶與作者,包含免會贈送給學校,或各家圖書館,數量也很多,他總是想不惜賠錢,想讓更多人能養成讀書的風氣,雖然有接受補助款,雜誌也是每個月賠錢,顏老闆卻做的心甘情願,只要是他認為能傳承文學界的一些使命。 顏老闆為了繼續充實學識,考上大學的研究所後,他想專心的讀書,文創達人誌幾年前才不忍的停刊,從此顏老闆不用煩惱文創達人誌的編輯,和寄送書本的繁雜事務,身心就輕鬆了不少。 其實顏社長還是很關心文學的,他早期就在書局外面擺放二手書,用三個書櫃放置各類書籍,文學類佔多數,那都是顏老闆,用心收買來的,大部分都還是新書。 顏老闆為了鼓勵人們讀書,也是薄利的銷售,都是銅板價,小學生也買得起,顏老闆也相信人心本善,有時他出外辦事,書局的玻璃鋁門鎖起來,他放置一個買書投錢箱,買書的人只要投入書的價錢,就可以把書拿走,到目前為止,顏老闆從錄影帶觀看後,拿書不付錢的只有二、三位而已,他還是很有信心的出售二手書,顏老闆總是希望人們多看書,能營造一個書香的社會,顏老闆一直呈現著,外島人來臺的刻苦耐勞的精神。

Read More

〈中華副刊〉春天似乎遲到了!

■溫小平 她坐在美容院裡,等待設計師幫她吹出美麗的髮型,今天她生日,要和他共度特別的夜晚。他對待她用心體貼,每年她的生日更是特別設計,包括禮物、晚餐,總能帶給她驚喜。不久前,他才捎來訊息,稍後會把晚餐地址發過來。 他這樣的陪伴已經三年了。三年前,為了慶祝她的生日,爸媽特地從國外趕回來,未料,搭乘的飛機意外失事,她的生日卻成了爸媽的忌日,她痛不欲生,怪責自己是害死爸媽的兇手。當時擔任爸爸特別助理的他,義不容辭負責照顧她,把肩膀借給她哭泣,耐心傾聽她訴說爸媽的點滴,當她想念爸媽時,開車送她去山上的墓園……,他的手機為她24小時開機,只要她有任何需要,他從不拒絕。 甚至為了就近照顧她,轉任公司企劃經理的他,也讓她成為企劃部的一員。 當初爸爸見他年輕有為,做人處事都贏得讚賞,就有意撮合她和他交往,可是她卻拒絕了,強調要自己尋找愛情,不要爸媽的安排,甚至刻意跟他保持距離。 沒想到,這三年來的相處,她逐漸對他產生好感,可是,又怕他只是基於爸爸的緣故對她照顧有加,也擔心說出心中的喜歡,會連朋友都做不成。 當設計師拿著鏡子讓她欣賞做好的髮型時,身側的座椅突然閃過一個紅色的身影,是公司的企劃副理彤姐,揚起下巴地問她,「怎麼?要跟秦經理一起過生日?哼,秦經理沒告訴妳吧,這是他最後一次陪妳過生日了。」 彤姊邊說邊伸出她的左手,無名指上閃爍著一枚鑽戒,「他昨天已經跟我求婚了,我答應他借妳最後一晚。」 她整個人驚獃了,腦袋嗡嗡作響,還以為他會永遠陪在身邊,他卻像完成任務般準備離去。她雙手緊抓著扶手,強自平順呼吸,不想被彤姐看出自己的慌亂。恰在此時,他傳來生日約會的餐廳地址,她藉此轉身付帳離開,推門的時候,她都能感覺到自己手的顫抖。 走出一段距離後,她拿出手機,想跟他取消約會,她實在無法接受他親口說出無法再陪伴她的話。她緊咬著嘴唇,幾乎咬出血來,玻璃櫥窗裡映出她的面容,如此的狼狽蒼白。 也不過只是短暫的思考,她卻改變主意,轉身走向百貨公司,打算買一件漂亮衣服,即使告別,她也要留下美麗身影。 於是她回復了他,「好,我會準時赴約,謝謝安排。」 她按下心中的起伏,將食物一口口送入嘴中,即使味同嚼蠟,依然神態自若地跟他聊天,父母離世的陰影,也在他一次次的陪伴中,逐漸淡去,哪能料到這卻是他們的最後晚餐。 他準備了她喜歡的6吋藍莓蛋糕,點燃燭火時,他溫柔地望著她說,「妳先許願,再吹蠟燭。」她輕輕閉上眼睛,在心底問自己,這時候許願他永遠陪在她身邊,是否來得及? 強忍住淚水,做了幾個深呼吸,她決定搶在他前面表態。 「秦大哥,謝謝你這三年的陪伴與照顧,我不能一直依賴你,所以我決定辭職,去別的公司上班。聽說你已經訂婚了,所以,以後你也不用陪我過生日了。」她以迅快的速度說完,正想起身離去,腦中閃現彤姐那張傲氣十足的面容,心有不甘,決定說出已經萌芽的情意,「雖然已經來不及了,我還是要告訴你,她推開座椅,儘量擺出從容儀態,卻還是忍不住掩面,背對著他,錯亂著步伐走離,愈走愈快,到末了幾乎是用跑的。 站在餐廳門口等待計程車,陣陣冷風捲過腳背,今年的春天似乎遲了許多,想到以後他的肩膀再也不屬於她,半夜失眠也沒人聽她傾訴,淚水緩緩滑過面頰。 淚眼矇矓間,只見彤姐挽著他走過來,她慌忙側過臉掩飾自己的尷尬,未料,彤姐卻將他推向她說,「瞧,人家哭得這麼傷心,你還不快去安慰她。事成了,別忘了包個大紅包給我。」 她一臉問號的望著他,他溫柔地抹去她眼角的淚水說,「對不起,我怕被妳拒絕,只好拜託彤姐出馬……。」 她恍惚有絲明白,自己被設計了,雖然懊惱又羞窘,卻暗自慶幸,幸好一切都還來得及。

Read More

〈中華副刊〉悠悠薄荷香

■張元麗 盛夏的午後,陽光如金色綢緞般灑落,給這個繁忙的世界披上了一層耀眼的華服。先生泡了杯薄荷茶香氣瀰漫了整個屋子。瞬間讓我穿越時光的隧道,回到了那個簡單而純粹的童年時光。 記憶中的薄荷味辛、性涼、喜濕,多生長在靠近水域的陰涼處。每當清晨,陽光還未完全灑落,我便迫不及待地跟隨奶奶去河道溝渠邊摘薄荷。奶奶,那位總是穿著藍色布裙,頭髮梳成一個小髻的老人,她的手,如同經年的古樹,皺紋裡藏著歲月的智慧。 野生的薄荷,自由生長,不受拘束。它們或隱匿於雜草叢中,或獨自傲立於水畔,清新的香氣隨風飄散,令人心曠神怡。但奶奶總是能輕而易舉的辨認出薄荷,奶奶輕輕地指著一片薄荷教我如何分辨:「元元,看這片葉子,葉片的邊緣是呈鋸齒狀,顏色鮮綠,一走近它就能聞到一股濃郁的清香,這就是我們要摘的薄荷。」我學著她的樣子,小心翼翼地採摘著,生怕弄傷了這些嬌嫩的生命。在採摘的過程中,奶奶不時地向我娓娓道來薄荷的種種用途。她告訴我,薄荷不僅可以泡茶飲用,有清涼解暑之功效,還能用來驅蚊,讓夏日的生活更加舒適。更神奇的是,薄荷還能提神醒腦,提高工作效率。在奶奶口中,薄荷的每一片葉子都彷彿蘊含著蓬勃的生命力,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盡的清新與活力。 「奶奶,薄荷用途這麼多,為什麼會生活在溝渠呢?」我好奇地問。奶奶笑了笑,撫摸著我的頭說:「孩子,薄荷雖然用途廣泛,但它並不嬌貴。它能在溝渠中生長,正是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薄荷不需要太多的陽光和肥料,只要有一點土壤和水,它就能茁壯成長。這種隨遇而安、頑強生存的精神,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 她頓了頓,繼續道:「就像人生一樣,有時候我們會遇到困難和挫折,環境可能並不如我們所願。但是,只要我們擁有像薄荷一樣的適應能力和頑強精神,就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存下來,並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奶奶的話深深印在了我心中。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那片生長在溝渠中的薄荷,想起奶奶的教誨。採摘結束後,我和奶奶坐在田埂上稍作休息。她拿出常用的小籃子,開始熟練地處理新採的薄荷。每一片葉子都被她輕柔而仔細地洗淨,然後晾乾,最後被一一裝進一個精緻的小布袋裡。這些小綠葉,一部分將被帶到市場去換取一些小錢,以補貼家中的開支;而另一部分,奶奶則特意為我留下來,用來泡製清涼的薄荷茶。 隨著太陽緩緩西下,我們滿載著薄荷踏上了歸途。夕陽的餘暉輕輕灑在奶奶的臉龐上,為她披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在那一刻,我由衷地覺得她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那些與奶奶一起度過的簡單而純真的時光,如同一首動人的田園詩篇,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記憶之中。 如今,奶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然而薄荷的綠意依舊盎然如初。每當我嗅到那獨特的清香,奶奶那慈祥的笑容和那些溫馨的往日時光便浮現在眼前。這些珍貴的記憶,如同薄荷那持久的香氣,始終縈繞在我的生活之中,為我帶來綿延不絕的溫暖與力量。 此刻,先生為我泡的薄荷茶已經失去了溫度,但那獨特的清香卻依舊揮之不去,我輕輕地端起茶杯,深吸一口那淡淡的香氣,彷彿穿越時空,重回那個盛夏,與奶奶共度那段難忘的時光。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渺光之律 李康莉俳句

七層寶龕前的荷花 朝聖 平安夜 金猗角懸掛白鈴鐺 枝頭喧鬧的梅花 遊子歸 冬霧環繞的回憶 初吻 迷途的阿拉斯加馴鹿 期末成績未送 俯瞰湄公河的夕陽 告別 夜裏冰山碎裂的響聲 南極探險 主管臉上凍結的笑容 冷氣團 厚被窩裡凍僵的腳趾頭 冷氣團 在河中央開演唱會 白鷺鷥 時間窸窣的細語 吊鐘花 (華文俳句社供稿)

Read More

〈中華副刊〉桃花結

■聞春麗 拈一束桃花,指尖幾許芳華? 花兒易碎,留不住眼中陣陣清明;清淺回眸,窸窸窣窣,彷若舊時人兒在塘邊回望。 「妮兒,你看,這桃花紮成小辮子可美?」外婆喜歡我們這群孫女兒,更喜歡在我們的身上花心事,這不,外婆將這朵朵桃花紮在我們的髮間,對著水波似的小鏡子點頭稱讚自己技術非凡,豈不知我和姊姊模樣生得好,就是不紮這桃花一樣是小仙女般的人兒? 外婆一雙不大的手也確實巧得很,今兒個給我們姊妹紮點兒小辮子,明天將這偌大的桃花編成花環鑲嵌在髮間,照著鏡子的我彷彿覺著這些花兒天生就是為我們而生的,而今看這小臉兒也越發嬌豔了。 桃花的花期並不長,比不得月季和臘梅花,還沒到正是盛開的天,外婆將桃枝往近了一拉,大拇指和中指輕輕一拈,往籃子裡一放,不大一會兒的功夫,一小籃子的桃花就摘好了,我們家是用竹篾做的花盤子蒸各式的花兒的,曬乾之後,一般用作泡茶或者煮酒。 一開春就有桃花,過不久還有蒲公英和金銀花,都是泡茶的好物什,外婆常常教導我們:「綿長的山裡有了這碧波蕩漾的水就有了靈氣,你們可要將山下的這水兒看得嬌貴一點。」我和姊姊年歲尚小,尚不懂得何為嬌貴,但是看到外婆這般對待桃花,心下也了然,這開不到半個月的花兒儼然就是外婆的另一個小孫女兒呢! 昨日,剛剛下過小雨,花枝上面沾滿了露水,用手一彈就能看到下雨時候的樣子,雨若是下得大,落在花枝上面的雨珠就大而且密集,反之,雨珠則小,若是小雨過後天就放晴,那你是看不到落下的雨兒的,大多都隨著陽光而消逝了。 剛剛摘下的桃花,蒸過之後,需得遇上好天氣,才能做得成桃花茶,許多人只喝過玫瑰花茶、菊花茶,殊不知桃花茶也是好東西,看看我們家這些如水的人兒,也就能夠明瞭幾分桃花茶的妙用了呢!自是美容養顏又不失口感的,不過市面上很少有賣桃花茶的,也須得我們這樣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才有桃花茶賣的。 除了這桃花茶,外婆最愛做的就是桃花糕了,不過做桃花糕的工序頗為複雜,外婆去世之後,我也曾試著買過桃花糕來吃,但是卻再也不是過去外婆做的味道了,可能桃花糕裡面的就是外婆的味道:甜甜的像極了外婆的吻,雖然簡單,可就是我最喜歡的味道。 外婆去世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意識不是很清楚,正是桃花盛開的時節。那段時間裡,陪在外婆身邊的不再是小表姊而是我小妹。但是在外婆心目中,仍然只記得我和小表姊,她時常絮叨著過去給我們紮小辮子時候的事情。 如今,我們看不到邊的水上漂浮著桃花的花瓣兒,一片一片,手執花瓣兒,我開始告訴她,她有一個喜愛桃花的曾祖母,如若祖母還在,定會給她紮帶有桃花的小辮子,這不,自己拿著小花兒往自己頭上戴呢?殊不知她這幾根短頭髮辮子都紮不了還怎麼紮花兒呢?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給我姑娘也許一個《桃天》的命,命中註定她美好、嫣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思樹風情

■楊森永 不曾想過,樹木,竟能叫我醉心。欒樹是台灣四季常見的行道樹,一年有兩次花期,擁享一樹風華。 每年春天,欒樹會從光禿禿的枝條上長出鮮嫩的綠葉,夏天則以濃綠的樹葉為過往的人們提供遮蔭,夏天即將結束時,微小的黃花,施展花海戰術衝擊路人視野,在一片茂綠上覆了一層紗。 漫步於林蔭小徑,伴著葉子,顏色微亮,卻不至十分動人的地步,突然一陣微涼的風撫面而來,構成一波波耀眼的黃金花浪,我的視線卻被懾服了,讓人忍不住舒服的閉眼,沉浸這久違的清爽,發出陣陣的讚嘆。 轉秋時,碩果滿滿掛樹冠,如盞燈籠,絢麗多彩繽紛,與秋風撞個滿懷。入冬後,嫩紅的蒴果轉為暗紅色,膨脹成氣囊狀,像似千萬個小燈籠掛在樹梢,因而又有「燈籠樹」之稱。內心不禁思索著,完全不同於初次的綻放,以絕美的顏色璀璨著。那究竟是什麼顏色呢?如此不鮮明卻勾人心魄的色彩,或許來自相思的顏料抹上,鉅細靡遺勾勒記錄下來。 作家蔣勳在《只為一次無憾的春天》一書中的一篇文章〈欒樹〉,有著對欒樹的歌頌與禮讚!凝望久了,我竟也對它升起一股美麗的情思。在春回大地舞台上,如模特兒般忙著換裝,以豐富的色彩抓住我心。其自然適應與遊戲規則的生命史中,與來往城市的旅人們,交織出一個個簡單卻不凡的故事,此刻,仍堅毅蔓延著。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