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祖廟邀書法家揮毫贈墨寶

鄭成功祖廟六日下午邀書法家舉行現場揮毫贈墨寶活動。 (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中西區鄭成功祖廟今年適逢三百五十九周年,廟方連續第八年辦理「府城成功燈會」,六日下午在廟內邀書法家現場揮毫贈墨寶,不少民眾也排隊索取。 鄭成功祖廟表示,新春期間,為讓遊客能夠在古蹟區內增加行春的樂趣,結合中西區區公所、消防局第七大隊中正分隊等共同舉辦「府城成功燈會」,於一月十八日至二月廿八日展出。 活動包括點燈祈福、元宵提燈吃湯圓、書法家限量揮毫贈墨寶等活動,藉以提供及市民及遊客,於新春期間有一處代表城市傳統文化的行春場所。 今年燈會最大特色,在鄭成功祖廟周邊掛起二0二二盞傳統紅色潤餅燈籠形成燈海,供民眾於春節期間走春。其中,六日下午二至四時,邀請楊玉秀、翁資雄、張峻榮、鄭有懋、吳文凱、林育賢等南市書法家現場揮毫贈墨寶。

Read More

遊潟湖嘗鮮蚵 下山漁港旅遊夯

七股區下山漁港魚市場興建完成,護岸也改善完工。 (記者林相如攝) 記者林相如∕七股報導 市府為打造下山漁港為優質觀光漁港,每年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改善漁港整體環境,去年獲農委會漁業署四千五百餘萬元經費補助,辦理魚市場重建工程及改善南岸碼頭工程,希望透過魚市場及港區環境改善,帶動漁港及周邊經濟繁榮發展。 近年來船筏遊潟湖觀光活動興起,七股潟湖又是台灣最大內海,擁有豐富的自然與生態資源,讓下山漁港成為台南重要生態旅遊據點之一。 但市府表示,因港內魚市場及航道護岸老舊毀損,水域品質不佳,阻礙漁港整體發展。在中央及地方支持下,去年完成魚市場重建工程及航道護岸工程,提供在地魚貨交易場所,同時營造高品質觀光漁港環境,搭配周邊道路拓寬,整體帶動地方經濟與觀光產業發展。 農業局長李建裕指出,下山漁港主要停泊潟湖漁撈及牡蠣養殖漁民使用的動力舢舨及漁筏計約兩百三十艘,鄰近龍山宮廣場市集,配合魚市場重建及拍賣潟湖生產新鮮魚貨,帶動觀光人潮;同時修繕港區南側護岸長約四百公尺及搭船設施兩座,不僅提供遊潟湖民眾舒適安全的搭船空間,還可在周邊商家選購豐富的漁產品。   七股區下山漁港魚市場興建完成,護岸也改善完工。(記者林相如攝) 農業局表示,近年來生態旅遊風潮盛行,下山漁港具備多功能觀光景點,鄰近有龍山宮廟廣場、黃昭堂紀念公園、黑面琵鷺賞鳥區及鹽博物館等遊憩據點,是親子旅遊的好選擇,更可搭乘娛樂漁筏遊潟湖、烤鮮蚵體驗,歡迎民眾前來體驗不一樣的漁村風光。

Read More

山光水色曾文水庫春節吸2萬人

曾文水庫的山豬具野性,是水庫另一自然風景。(記者張淑娟攝) 賞景釣魚看山豬 遊客如織 虎頭埤、水道博物館人氣旺 記者張淑娟∕綜合報導 曾文水庫風生水起財源滾滾來,今年春節年假至今已吸引兩萬人以上進入風景區,尤其除夕至大年初五計有一萬五千多人進入,較去年同期多三千一百多人。另外,新化虎頭埤風景區、山上水道博物館,新春連假也都是人氣超旺。 曾文水庫截至今容量達五成七,近三億立方公尺,水庫風光宜人,吸引眾多家庭扶老攜幼探訪風景區,除了陸域動線,還可遊覽水庫山光水色,尤其可近觀水庫山豬島上的山豬。成群山豬只要聽到「公主夜未眠」的歌劇聲,就會往水庫邊移動,遊客可隔著船艇近距離與山豬對望。 曾文水庫的釣魚平台可垂釣,又可觀看群鳥爭食。(記者張淑娟攝) 看完山豬還可到釣魚平台享受釣魚之樂,並觀賞著群鳥臨空而下刁起魚兒,甚至在空中攔劫獵物的場景,尤其老鷹俯衝而下的聲勢更是壯觀,大自然生態景象最是吸引全家同遊。 曾文水庫的釣魚平台有機會看到群鳥爭食。(記者張淑娟攝) 水庫統計,今年春節連假開始,一月廿九日就吸引千人入園,年初一近達四千人,年初二也近達三千人,年初三則近達四千三百人,初四也近達三千五百人,整個年假每日進入曾文水庫風景區的遊客均較去年農曆年增加。 另,新化虎頭埤風景區農曆年期間日日遊客如織,遊客數較前兩年增加。風景區指出,今年是虎年,遊客們喜愛到虎頭埤走走,並與門前的大老虎合影留念。 至於山上水道花園博物館也是人山人海,初一至初六創下三萬人次以上的遊客數,尤其水博館在櫻花盛開的加持下,許多遊客都是慕櫻而來。

Read More

山城新貌 關子嶺前瞻建設啟動

碧雲公園是新年度關子嶺觀光前瞻建設優先施作的三處重要觀光景點之一。  (記者翁聖權攝) 記者翁聖權∕白河報導 台南市觀光旅遊局向中央爭取前瞻計畫六千八百萬元,作為發展關子嶺觀光的建設經費,其中溫泉老街、水火同源及碧雲公園為工程施作重點。市府工務局及水利局也投入多項道路改善及護坡水保工程,共同壁劃溫泉山城好願景。 觀旅局長郭貞慧表示,這項觀光前瞻建設計畫在關子嶺優先施作三處重要觀光景點,包含溫泉老街、水火同源及碧雲寺前公園。溫泉老街將藉由空間清整及景觀設計手法,將舊時記憶環境重現,並於復古懷舊中注入新生命,打造「霧氣氤氳,山城靜好」的新風貌與舊氛圍場域。 水火同源商店街及地景區,則是透過「之」字型的設計手法引導遊客動線,並輔以植栽及地被增加視覺層次,透過延伸行進路線促使遊客悠閒漫遊。結合簡約清爽的風格,透過低彩度的色彩配置,營造現代設計手法的懷舊山城風貌。 碧雲公園透過滯洪草坪及植栽配置的設計,創造彈性景觀,使生態、滯洪、美學帶動周圍景觀,輔以自然曲線的動線與地面材質的設計,打造漫遊的人文廣場公園。 郭貞慧說,觀旅局將關子嶺視為一個會說故事的山城,希望創造一種時空回憶,透過空間美學打造彷彿走入復古的歷史場景,讓關子嶺成為最具特色也是來台灣必遊的溫泉區。

Read More

濃醇新鮮 產銷履歷黑豆漿進校園

  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與學甲區農會契作生產產銷履歷黑豆,開發產銷履歷黑豆漿。 (農糧署南區分署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與學甲區農會契作生產產銷履歷黑豆,開發產銷履歷「漿究黑豆漿」飲品,推廣進校園,帶動學校響應訂購國產產銷履歷豆漿,提供學生濃醇新鮮,安全且安心的健康飲品外,也以實際行動力支持台灣在地農產品。 農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羅正宗表示,台灣春、夏、秋季都可生產大豆。國產大豆(黃豆、黑豆)主要由各農改場育種研發,皆為非基因改造、新鮮又安全,而且大豆不含膽固醇且熱量低,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等營養,很適合成長中的學童飲用。 農糧署指出,市售豆漿多以進口大豆製造,進口大豆從國外到台灣須經過長時間運輸且相當高比例經基因改造。國產大豆屬非基改品種,新鮮度、口感、香味等皆優於進口大豆,因為縮短大豆產地到餐桌的哩程,減少碳排放量,有助於生態維護且安全。 嘉農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所開發產銷履歷「漿究黑豆漿」,是使用學甲區農會契作生產產銷履歷黑豆,以全豆研磨,無添加消泡劑,蛋白質濃度高達六以上,濃郁口感外讓身體更無負擔。該產品除了產銷履歷標章也獲得校園食品標章認可,並搭配學校營養午餐豆奶試飲暨食農教育宣導飲、團膳或乳品經銷商推薦給學校等作法,提高學校訂購國產豆漿的意願。

Read More

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修復15年完成

歷經十五年直轄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修復完成,該祠為台南現存少數具規模的傳統宗祠建築之一。 (記者吳孟珉攝) 建祠80餘年 將延續原有祭祀用途 部分空間陳列文物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歷經十五年漫長努力,位處昔日府城鎮北坊一帶、與多處古蹟為鄰的直轄市定古蹟「王姓大宗祠」宣告修復完成。該祠迄今已八十餘年,為台南現存少數具規模的傳統宗祠建築之一。 王姓大宗祠與開基玉皇宮、直轄市定古蹟台南興濟宮、大觀音亭相鄰,始建於一九三五年,二00三年依《文化資產保存法》審議公告為古蹟。 宗祠空間由外而內分為「門廳及左右房」、「內埕與左右廂房」、「正堂」三部分,建築形制以傳統漢人合院為主要格局,揉合日式及近代建築特徵之折衷風格。裝飾語彙精美多元,如門廳屋脊飾以花草鳥獸瓷碗剪黏,正堂有豐富的木構雕刻,彩繪與水墨圖畫由潘春源、蔡福松主筆,搭配名家林茂生的書法,別具鮮明特色。 王姓大宗祠修復工程經費計三千五百餘萬元,其中由文化部與市政府共同補助三千萬元,所有權人王姓宗親會負擔五百餘萬元。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表示,配合宗親會籌措經費進度,第一期宗祠「正堂」修復,於二00七年十月進行設計,二0一四年九月修復完成;第二期宗祠「門廳左右房暨左右廂房」修復,於二0一四年五月進行設計,去年十二月完成。 修復工程中,包括門廳的壁面題詩、木構件彩繪、門板上人物彩繪等裝飾項目均進行清潔加固及局部全色,細膩彰顯王姓大宗祠的文化資產價值。修復完竣後,王姓宗親會將延續原有祭祀用途,規劃部分空間陳列宗祠祭儀文物以及修復過程中保留的舊有構件,並接續規劃進行正堂內的彩繪修復工作。

Read More

學生創作護你之家繪本拍成影片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將鹽水國中鄭天立(左)創作的繪本《護你之家》拍成宣導短片。(教育局提供)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將「一一0年深耕學校家庭教育學生主題創作」國中組繪本特優作品,也就是鹽水國中學生鄭天立創作的繪本《護你之家》製作成家庭教育宣導短片,並邀請作者原音重現,全家人獻聲共同配音並重製腳本,希望藉由影片及發人深省的內容,喚醒陪伴家人的重要性。 教育局局長鄭新輝表示,台灣家庭人口組成結構逐漸改變,能四代同堂是求之不得的福氣,然而老寶貝的照護是現代家庭糾結的難處,護理之家是其中一個選項,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特別挑選獲得深耕學校家庭教育學生主題創作特優繪本作品來拍成影片。 鄭新輝表示,陪伴有很多的形式,九十七歲的阿祖與家人間相互體貼與濃厚愛意是這本繪本最想傳達的心情。本部以學生靜態繪本為藍圖,讓對家人的愛真的「動」起來,建構起極富創意性的作品,是嶄新的嘗試。 作者全家透過每次「相會」的通勤時光,感受到與阿祖相處的美好與幸福,「因為距離讓愛變得更深刻」,《護你之家》就是來自這樣的發想,帶給觀看者的真摯體會,提醒大家及時珍惜與家人陪伴的時光。 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張冰嫈表示,未來也將持續推廣,規劃把獲獎的小書繪本以家庭教育為主題,配合有關家庭教育的素養教育,製作動畫宣導影片,讓具有獨特性及分享價值的作品,提供民眾線上自學的管道,民眾只要到Youtube,輸入關鍵字「護你之家」即可上網觀看。

Read More

維冠重建出運 出雲居農曆年後啟用

永康維冠大樓原址重新建造的「出雲居」。 (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六年前的0206地震,造成永康區維冠大樓倒塌,如今原地已蓋好新大樓取名「出雲居」,諧音為「出運」,預計農曆年後由社區居民決定正式啟用日期,目前已有部分住戶先行搬入。 「出雲居」是地上十五層、地下三樓的新大樓,有四十八戶,一至三樓為診所,其餘是住家,是永康區永大路上最新的大樓。如今已有車輛進出大樓地下室,部分住戶也已先搬入。 有關「出雲居」正式啟用日期,市府表示將由社區住戶決定,至於新大樓名為「出雲居」,則取其台語「出運」,也象徵著「撥雲見日,登高望遠,前途光明」的吉祥之意。 市府指出,二0一六年二月六日的大地震,至今六年了,當年永康維冠金龍大樓倒塌,一百一十五人不幸罹難,上百人受傷。如今,部分住戶擬重回舊地,市府也歷經五年重建,在原址蓋新大樓,這將是台南最安全的大樓,結構堅固,外觀氣勢宏偉,希望帶給住戶最安全的居住環境。

Read More

左鎮化石園區新春體驗套票熱賣

左鎮化石園區年節吸引親子共遊,套票受歡迎。(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左鎮化石園區今年推出的吉祥物KOKO限定口罩和百元新春套組,新春連假大熱賣,另在龍飛鳳舞特展中找尋羽暴龍身影,拍照打卡兌換竹蜻蜓材料包,成功吸引老中青三代參與。 化石園區表示,農曆年假期間推出的新春活動體驗套組及一系列參觀體驗活動,搭配劍齒虎為主的春節布置與龍飛鳳舞特展,讓整個園區更具活力與吸引力。 左鎮化石園區年節吸引親子共遊,套票受歡迎。(記者張淑娟攝) 其中,在龍飛鳳舞特展中,遊客只要找尋羽暴龍身影,並拍照打卡完成任務,就可兌換竹蜻蜓材料包,最能吸引老中青三代族群動手組裝,滿天飛翔的竹蜻蜓,讓化石園區天空滿溢著年節的氛圍。 此外,也有遊客選擇跟著「石光旅行」AR遊戲的腳步,闖關攻略博物館,並帶著戰利品「小恐龍」回家,讓遊客直呼值回票價。 化石園區指出,今年春節連假期間,以展示體驗代替群聚性活動,同時考慮到入園遊客近半數都是親子共遊,將展覽融入闖關遊戲、AR互動體驗及DIY小獎品,讓親子在觀展時可互動。 另,園區設計的吉祥物口罩,巧克力蒙布朗的配色很受歡迎,熱銷二百組。包括新春體驗套組、3D電影票券、彩繪體驗活動等,也成為春節期間熱銷商品。

Read More

南市資訊教育連8年全國特優

台南市教育局推動資訊教育成果亮眼。(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市教育局推動資訊教育表現亮眼,獲得教育部一一0年度縣市資訊教育特優,連續八年蟬聯全國特優。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預定二月將率先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以提升全市數位教學與學習品質及成效。 鄭新輝表示,隨著AI人工智慧的普及化,南市首創全國機器學習AI程式設計競賽,一一0年有四百八十八名學生組隊參與,並成立AI人工智慧教師社群,於創課坊網站建置AI程式教學課程模組七十九本電子書,提供各校使用,以增加教師教學資源及提升學生AI人工智慧基本知能。 台南市在綠能雲端機房及數位學習深耕等項目上也表現亮眼,建置全國第一座向上集中管理的雲端虛擬機房,除達成綠色節能減碳標準,同時轉移各校重要服務至教育局資訊中心雲端伺服器,降低學校維護成本、節省整體教育資源,並提升與強化重要網路服務品質;海東國小、西門實小及大成國中還獲選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第一期」優良學校。 鄭新輝表示,因應教育部「數位學習精進方案」,教育局預定在二月率先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整合數位學習相關資源、邀請數位學習專家與學者、聘用具數位學習經驗之教師、導入數位學習教學策略,來提升數位教學與學習品質,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動機,達成深度學習。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