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發局推工業區事廢多元對策 確保去化量能促進發展

經發局推動工業區事業廢棄物多元處理對策,確保去化量能,促進工業區發展。(經發局提供)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台南的事業廢棄物去處引發關切,市府經發局十五日表示,已全力推動工業區事業廢棄物多元處理對策,確保去化量能,讓工業區發展無後顧之憂。 經發局說,因應廢棄物清理法第卅二條,新設工業區需在「區內」或「區外」規劃設置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為確保台南工業發展無後顧之憂,推估包含已開發之柳營科技工業區、永康科技工業區、樹谷園區、新吉工業區、開發中七股科技工業區及報編中之綠能產業園區,未來十年之事業廢棄物產出及去化量能,同時,參考未來台南焚化爐興建計畫,預先盤整可用量能、備援措施以提出因應措施,以確保未來產業發展,不受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限制。 經發局長陳凱凌表示,為避免台南工業區廢棄物處理量能不足隱憂,已多次協調南科管理局及工業局增加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包括南科園區除原有每日八十公噸,規劃再增加每日一百六十公噸,最終處理量能為每日二百四十頓。 經濟部工業局台南科技工業區,將新設每日可處理二百五十五公噸之焚化爐;柳營科技工業區亦規劃新設每日可處理八十公噸之焚化爐(目前辦理環差審查中),三處焚化爐預計至一一四年每日可增加四百九十五公噸,事業廢棄物處理量能由現有每日三百卅公噸,提升到每日八百廿五公噸。 經發局說,目前市府開發的工業區每日事業廢棄物產生量為五十二點三六公噸,加上開發中的七股科工及報編中的綠能園區,十年後每日事業廢棄物總量約為七十九點三二公噸,由柳科工規畫設置焚化爐,優先處理南市自行開發工業區之事業廢棄物,在焚化爐興建完成前(一一一年至一一四年),以打包暫存方式先行因應。 經發局表示,目前保留約四點七七之公共設施用地,約可暫置八點五萬公噸事業廢棄物,以因應未來經濟發展成長,事業廢棄物處置量需求增加時,仍可逐步暫存事業廢棄物,緩衝事廢處理量能。 至於廢清法修法前之工業區,依廢清法卅二條第二項規定,應於九十三年底前完成設置事業廢棄物處理設施者,現階段多以經濟部工業局所轄工業區及都市計畫工業區為主,市府將積極協助及輔導。

Read More

張豪澤批競爭對手文宣合影陳時中未經授權 蔡宗翰不予回應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民進黨台南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黨內提名初選內鬨,參選人張豪澤十五日批評另一參選人蔡宗翰文宣合影衛服部長陳時中與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未經授權,可能涉及偽造文書與盜用肖像權;市議員沈家鳳亦砲轟蔡宗翰與另一參選人王宣冒稱她民調已過關,是負面宣傳。對於黨內兩名同志的批評,蔡宗翰說暫時不予回應。 張豪澤出示他求證衛福部長室的回覆內容。(張豪澤提供) 張豪澤說,他發現蔡宗翰的文宣引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衛服部長陳時中的照片及簽名,並用上唯一推薦的字樣。經他本人親自向衛服部長室及農委會主委辦公室查證,均表示未曾提供或授權任何單一候選人使用照片及簽名,也不曾表態支持或推薦單一候選人。蔡宗翰這樣的行為已經違反民進黨公職人員提名條例第十一之一的規定,同時也可能涉及偽造文書、盜用肖像權的刑責。他已經將蒐集的證據提交台南市黨部具名檢舉,希望市黨部盡快查證,制止不公平的競爭行為,維護黨的名譽。 沈家鳳說,大新營街頭巷尾最近出現「沈家鳳民調已過關,搶救蔡宗翰、王宣貿」的布條文宣,這種不敢署名,混淆視聽的做法,她深深不以為然。她呼籲及要求「應立即下架誤導文宣」,並用公平民主的方式讓選民做出正確的選擇。她也希望鄉親,不要受到某些有心人士的負面宣傳手法影響,懇請鄉親下週接到民調電話時,能喊出唯一支持沈家鳳。

Read More

「假如能重回南一中」 大咖校友翁啟惠、王金平等人返母校與學弟座談

台南一中邀請大咖傑出校友翁啟惠、王金平、賴明詔、呂桔誠、林健男、陳耀昌與學弟座談。(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台南一中十五日下午舉辦百年校慶講座,邀請醣分子科學界的世界權威翁啟惠回母校開講,並與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前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台灣金控暨台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台灣塑膠公司董事長林健男、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暨知名作家陳耀昌,以「假如能重回南一中」為主題與學弟座談,暢談個人的學習初衷與人生志業。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現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的翁啟惠,在全球醣分子科學界地位崇高,去年還獲得美國威爾許化學獎,也是取得該殊榮的首位華人科學家,日前更榮獲美國化學家協會「化學先驅獎」。 翁啟惠說,他是在就讀南一中時愛上化學,每當他實驗成功時,平常很嚴格的化學老師都會公開稱讚他,讓他受到鼓舞,加深對化學的好奇心和興趣,開啟他化學之路的契機。 他表示,因常一個人煮吃的,為了方便,習慣把所有的菜都丟進大同電鍋裡去煮,化學實驗也像做菜,有天他突然靈機一動,心想合成醣類何必一步一步來,因而研發了「醣分子一鍋式合成法」。他希望透過醣分子,能發展出治療傳染病、癌症和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藥物和廣效疫苗,像新冠病毒、乳癌、阿茲海默症等,這也是他目前的研究重點。 在翁啟惠講座結束後,接著又由楊惠郎教授策劃了「假如能重回南一中」座談會,邀請翁啟惠、王金平、賴明詔、呂桔誠、林健男、陳耀昌六名知名傑出校友,與一中學弟座談。翁啟惠勉勵學弟要有好奇心,好奇心引發興趣,有了興趣,就會產生動力;王金平也強調定靜的重要,心要靜得下來,才能站得穩,走得更遠;賴明詔談到,人生不要太一帆風順,有挫折才能造就精彩豐富的人生。

Read More

新營高中老師確診 學校緊急停課十天改為線上教學

記者翁聖權/新營報導 國立新營高中一名女老師十四日晚上確診新冠肺炎,由於同辦公室的二、三十名老師都是密切接觸者而被匡列隔離無法到校上課,校方緊急宣布全校卅三班近千位學生十五日起停課十天,改為線上教學。 學校有老師確診,新營高中從十五日起緊急停課十天。(記者翁聖權攝) 全國疫情持續延燒,新營高中一名英文女老師十四日晚上確診。該名女老師出現感冒症狀後,很有警覺性的自行快篩呈現陽性,再進一步到醫院做PCR檢測結果確診,趕緊通知學校。校方十四日深夜緊急於官網公告全校十五日起全校停課進行環境清潔消毒,並自十五日起停止到校上課十天,改採居家線上學習。各科線上教學相關訊息,請學生至班級群組查看,或與導師聯繫。如果線上教學到四月廿六日疫情沒有再擴大,廿七日再恢復正常上學。 據了解,該名女老師四月八、九日到台大參加研討會,十一日返校上課。十四日上午發現有感冒症狀以後,就趕快到醫院篩檢,結果確診。因女老師在十一日至十四日期間有到校上課,她任教的四個班級以及辦公室接觸人員,台南市衛生局已進行疫調匡列及足跡調查中。 校長楊輝杰說,除環保局派員在校園四周清消外,學校也加派人力在校園消毒,學生在家自主健康管理。另與國教署連繫後,校方採取比最新停課標準更嚴格的標準,全校停課十天,改為遠距教學,以避免影響學生課業。

Read More

單日確診21例 南市申請居家照護 關懷服務中心4醫院先上路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全台疫情升溫,台南市確診個案高達21例,為疫情發生以來,台南市最多案例;因應人數恐增加,市府強調準備好了,除充足的快篩劑,並向中央申請居家照護計畫,設置關懷服務中心,與台南市十四家醫院合作,第一批由4家專責醫院先行上路,由醫師提供專業諮詢。 因應疫情升溫,台南市提出居家照護政策,規劃設置關懷服務中心。(記者林雪娟攝) 疫情急速升溫,全台單日破1200例,台南市15日也高達21例(中央22例,1例誤植);分別為宜蘭進香團行程相關7名個案、小琉球旅行團衍生4名病例、台南市某日商確診者相關3名、某學校教職員衍生相關個案1名、阿妹演唱會相關個案2名及疫調中4案。 衛生局也傳出員工確診,因居住地於高雄,歸為高雄個案,衛生局長許以霖強調同棟辦公室員工全數採檢完畢,擴大匡列及採檢329人。衛生局長許以霖表示,未和確診者接觸和足跡重疊,屬自我健康監測,市長黃偉哲更無和確診者接觸,無須進一步自主管理。 因應疫情升溫,台南市也提出居家照護政策,設置關懷服務中心;黃偉哲強調,台南市病床可收治1千多床,目前占床率約1成,專責病床近滿額,才會正式啟動。關懷服務中心和14家醫療院所合作,第1批先由奇美、成大、安南和市醫合作,居家照護者,由專業醫師以電話、視訊方式提供諮詢和診斷,方案希望能夠備而不用。而市府辦公大樓除實施防疫相關措施,清消也從一日2次提高至一日4次。市府是否規劃暫時停辦各類大型活動?黃偉哲回應,中央未宣布進入3級警戒,各類活動目前照常舉辦。

Read More

南市衛生局員工確診匡列260人 局長採檢陰

南市衛生局一名員工染疫,林森辦公室全面清消、匡列260人快篩。(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疫情燒到衛生局,一名員工到花蓮出差染疫,PCR採檢陽性確診,Ct值16.3,確診者住高雄直接在高雄收治,歸為高雄個案;南市衛生局林森辦公室15日全面清消並暫停臨櫃服務,同棟辦公室人員中午前全數採檢完畢,局長許以霖PCR採檢陰性,目前衛生局匡列260人,持續疫調作業。 衛生局說,確診人員於11日、12日公務出差前往花蓮,14日出現症狀,自行使用家用快篩結果呈陽性,立即到醫院作PCR採檢陽性確診。由於衛生局為防疫第一線,因此局長許以霖要採取PCR高規格採檢,謹慎以對,,而因林森辦公室所有人員即日起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在工作環境、公用空間如洗手間、茶水間等處全面加強清消;另外,執行疫調作業的工作人力則做必要彈性調整,確保防疫工作不停頓。 衛生局長許以霖經採檢陰性後,也親自為全局的員工部屬採檢,確保局內員工健康無虞。 南市疫情燒到衛生局有員工確診,醫師出身的局長許以霖親自逐一採檢。(衛生局提供)

Read More

全球百大陶藝家 羅紹綺雲想個展

曾被茶藝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陶藝家的羅紹綺,推出「雲想」個展。(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曾被茶藝雜誌評選為全球百大陶藝家的羅紹綺,即日起於安平區丹橘人文藝術空間推出「雲想」個展,展出上百件作品,其中快絕版的茶壺是此次展出亮點。羅紹綺的創作顯得多元又獨特,從土質、釉料、窯場,乃至於茶道、裝置藝術,展現藝術文人的豐富多彩性。 美勞教育系畢業的他,不像一般同學從事教職,喜性淡雅恬靜的他,棄教從創,除陶藝外更接觸多類型藝文活動,更為中埔建構陶藝地標。 羅紹綺說,目前陶藝創作者大都採用礦石釉,大多屬科技化學釉,他以自然為師,將農業植物,如在中埔常見的檳榔樹、荔枝樹燒製運用,因採用東方釉,展現方式和西方釉截然不同;「雲想」為題,主要是深居在中埔,每天看山、看天和看水,遙看雪山、阿里山的雲海千變萬化,更增添他的創作豐富度。展期至五月一日,當日下午二時也將舉辦紫砂壺講座。

Read More

府連地下道 今10時起解封

東區府連地下道預計十五日上午十時起開放。(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鐵路地下化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工程進度也挺進市區,府連地下道一一0年十月封閉,因碰上多項工程因素,開放日期一再延期。交通局表示,地下道預計十五日上午十時開放通行,十六日上午九時起,進行林森路(大同)地下道地下隧道結構基礎施工,請駕駛依道路標誌標線行駛,維護用路安全。 交通局表示,地下道工程影響交通甚鉅,市府要求施工單位妥善規劃各項交維措施,希望降低施工衝擊,並要求鄰近橫交結點,如路口、地下道、陸橋,不可同時施作,以利用路人改道。府連地下道完工開放後,林森路(大同)地下道將進行下一階段施作。 交通局提醒,府連地下道現階段雖開放通行,但鄰近鐵路沿線仍有工程進行中,請駕駛行經鄰近區域應減速慢行,遵守導引牌及現場指揮人員指揮行駛。

Read More

投入上億用者寥寥 贏地成效不彰

西市場周邊牽涉古蹟和攤商營運,該處因位於精華地,備受各方注目。(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南市議會十四日舉辦台南贏地創新育成基地和西市場未來規劃專案報告,贏地投入超過上億元,使用人數寥寥可數,議員痛批成效不彰;西市場規劃案,希望在文資和攤商營運間取得平衡。 蔡育輝表示,設於新營民治議會的育成基地,當年投入上億元,每年編列六百萬元,營運成果不彰。根據經發局資料,成立一年半來,使用及參訪人數,平均每月約一百五十人,這點讓許多議員搖頭,痛批育成想孵蛋成小雞,結果小雞無法破殼而出;經發局長陳凱凌回應,基地協助青年創業,未來將結合其他場域,吸引更多業者進駐。 西市場的未來,也深受議員關注,究竟是重視文資修復的古蹟西市場還是強調常民生活的「大菜市」,也引發議員間不同意見。議員陳怡珍送交西門市場攤商連署書給陳凱凌,指西市場三排賣店因改建修復計畫暫停封閉,工程規劃設計遙遙無期,嚴重影響攤商生計,要求文資評估與審議雙頭並行,文資審查順利,讓工程進度明朗化。 包括議員邱莉莉、呂維胤、沈震東、周麗津、蔡筱薇等人也都關心該案,市府日前舉辦「暫別國華街三排感恩紀念活動」,希望在文資和攤商回歸間取得平衡。文資處強調,遮蔽或影響整體古蹟風貌,文資審議大會提供諮詢與建議,協助市場處擬定設計原則,該地興建,需經過都計審議。 西市場周邊街廓,早年在水流處另有一排攤商,後衍生出三排,雖曾建議全數拆除,配合「市場」概念,許多專家學者建議可保留一排攤位,保持生活感,並建議配合淺草市場、周邊活動中心一併規劃,留下廣場、綠地,提供民眾休憩。經發局指日後外廓賣店二樓、古蹟本體二樓和香蕉倉庫,未來將採OT委外,讓西門市場能夠早日風華再現。

Read More

永康鐵路地下化 郭國文促整體規劃

立委郭國文(左)及市議員擬參選人黃肇輝提出改善永康交通願景。(郭國文服務處提供) 記者黃文記∕永康報導 立委郭國文及永康市議員參選人黃肇輝十四日邀集台鐵局及台南市政府交通局人員共同會勘,爭取相關單位整體規劃,在永康區未來鐵路地下化,加上捷運雙鐵共構,配合拆除三個平交道及三座陸橋,將可有效改善永康的交通問題。 郭國文表示,未來鐵路地下化將能縫合永康,消弭永康南北之地理及心理隔閡。鐵路地下化後將多一條替代道路;未來捷運藍線自永康大橋出發,雙鐵共構,並且移除三平交道與三陸橋,解決永康交通問題。 針對新增「康橋站」,郭國文提出質疑,大橋站未來延伸康橋站時是否有預留延伸空間,未來爬坡設計及永久軌的保留在工程上需向民眾說明清楚。

Read More